轮胎产量分析

合集下载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2022年下半年轮胎市场分析^p 报告轮胎后市可能继续下滑轮胎市场1~4月大幅上涨,5月出现下降拐点,6月后下降趋势明显,轮胎企业出现限产现象。

据介绍,山东广饶地区全钢胎企业普遍减产30%左右,轮胎的价格已较最高峰下降15%左右。

尽管按目前价格轮胎企业难有利润,但供大于求的矛盾只能使价格向下寻求支撑。

轮胎后市价格在目前价位小幅下滑的概率较大。

首先,产能过剩和库存增加是轮胎价格走低的主因。

今年年初因市场普遍预计世界经济将继续呈复苏态势,各轮胎市场均处于补库存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厂家得到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市场非常,大部分都想当然地加快生产,经销商补货也非常积极,导致目前生产商和经销商轮胎库存大幅上升。

1~5月我国主要43家轮胎企业库存比上年同期增长23%。

其次,轮胎尤其是全钢胎生产能力快速增长。

金融危机后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相当多资金投入到见效快的轮胎项目中。

初步统计,近期我国轮胎新上或扩产项目达40个,仅素有“轮胎窝”之称的山东广饶就有项目10多个,子午胎在建规模在5000万套,预计在今明两年形成规模。

待这些项目全部完工后,我国全钢胎能力将新增4000万套,半钢胎能力新增1.3亿套,将大大超过我国目前需求。

产能的过度过剩将加剧轮胎行业价格竞争。

再次,需求减少是轮胎价格下降动力。

去年9月,XX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

今年出口XX半钢胎不及正常水平的20%。

欧盟也对中国制造的轮胎竖起了reach“环保壁垒”。

当出口受阻的时候,大部分轮胎企业都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国内。

而这种转身困难重重,在五六月后国内市场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

汽车上半年的库存量已高达128.69万辆,将再次面临去库存化。

七八月份往往是汽车的销售淡季,高企的汽车库存已经足够市场消化一段时间。

经销商面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选择停止采购和去库存化,市场的需求明显减少。

2022_年韩国轮胎市场综述

2022_年韩国轮胎市场综述

13综述SUMMARY 韩国轮胎制造商协会(KOTMA )成立于1956年,现有包括韩泰、锦湖、耐克森、Hung-A 、Shin Hung 在内的5家正式会员,以及3家普通会员。

一、2022年韩国汽车产销量根据韩国汽车制造商协会(KAMA )数据统计,2022年,韩国汽车产量同比(下同)增长8.5%至375.7万辆,位列全球汽车产量第5位,但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其中,轿车产量增长8.7%至343.8万辆,商用车产量增长6.3%至31.9万辆。

KAMA 统计,2022年韩国汽车销量下降2.9%至168.4万辆。

其中,轿车销量下降3.3%至142.0万辆,商用车销量下降1.0%至26.3 万辆。

2018~2022年韩国汽车产销量见图1。

作者 裴雨飞2022年韩国轮胎市场综述二、2022年韩国轮胎产量2022年,韩国轮胎产量增长9.3%至8837万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其中,轿车、轻型卡车和卡客车轮胎产量,分别增长9.6%、9.0%和5.7%。

2018~2022年韩国轮胎产量见表1。

三、2022年韩国轮胎销量2022年,韩国轮胎销量增长1.5%至8651万条。

其中,韩国国内原配胎、替换胎和出口的销量,分别下降0.2%、下降1.9%和增长2.6%。

2018~2022年韩国轮胎销量见表2。

1. 原配胎市场2022年,韩国原配胎市场销量微降注:数据来源于韩国汽车制造商协会(KAMA)。

图1 2018~2022年韩国汽车产销量14综述SUMMARY 表1 2018~2022年韩国轮胎产量轿车轮胎万条7123.46817.05935.56280.76885.0万吨74.672.362.765.470.9轻型卡车轮胎万条1430.71377.91274.01386.61511.0万吨20.519.718.219.821.5卡客车轮胎万条388.4389.5377.1366.6387.6万吨21.821.420.519.620.7其他万条51.450.444.154.253.5万吨 1.2 1.2 1.1 1.4 1.4合计万条8993.98634.87630.78088.18837.1万吨118.0114.6102.4106.1114.4注:数据来源于韩国轮胎制造商协会(KOTMA),其他类别包括非公路用轮胎、工业车辆用轮胎和农业轮胎。

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

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

中国轮胎行业发展前景与预测摘要近几年,轮胎制造行业的进展速度高于GDP的进展速度。

中国轮胎制造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分析我国轮胎工业的进展现状,我国轮胎市场状况,指出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入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轮胎工业的进展思路。

引言备受轮胎行业关注的2004年度世界轮胎75强〔以2003年销售额计〕排行榜被美国«橡塑新闻»周刊推出。

中国入围的轮胎企业共21家,其中内地企业16家。

2003年美国、中国和日本的轮胎产量分别为2.37亿条、1.88亿条和1.7亿条,中国轮胎产量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但进入世界11强的轮胎公司美国有两家,日本有4家,而中国无一家公司问鼎,差距一目了然。

2004年7月国内技术装备最先进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在济宁银河工业园正式投产,首批陆通轮胎顺利下线。

陆通轮胎项目年生产能力160万套,总投资20亿元。

项目核心设备全部从德国、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引进,生产线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均居世界领先水平,项目达产后可新增产值30亿元。

2005年3月17日,青岛双星〔000599〕正式托管东风轮胎,这次的战略重组被业界称为〝中国轮胎业国企重组第一案〞。

此次青岛双星宣布并购东风金狮轮胎,即宣告了我国轮胎行业新一轮整合大潮已不期而至。

事实上就在去年,新加坡佳通轮胎集团收购了*ST桦林〔600182〕,也印证了这一点。

如何说,商机的无限扩大,外资轮胎巨头争夺中国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剧烈。

在如此市场环境下,国内轮胎行业并购活动亦会喧闹专门。

能够预期,国内轮胎行业的要紧企业,如黄海股份〔600579〕、风神股份〔600469〕、黔轮胎〔000589〕、轮胎橡胶〔600623,900909〕等企业估量亦会有类似的举动,或并购国内其它企业,或与外资巨头加强合作。

一、轮胎行业的进展现状与存在问题2004年全球轮胎市场变化纷呈,中国轮胎行业在2003年连续进展的基础上,2004年全行业连续出现连续、平稳的增长态势,包括斜交线轮胎和子午线轮胎在内的整个轮胎替换市场连续快速健康成长,中国子午线轮胎替换市场的进展势头超过了国际市场。

轮胎行业报告数据分析(3篇)

轮胎行业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轮胎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通过对轮胎行业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况1. 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轮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轮胎总产量达到9.75亿条,同比增长6.2%。

其中,子午线轮胎产量占比超过90%,成为市场主流。

2. 产业链分析轮胎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轮胎制造、销售与服务三个环节。

原材料方面,橡胶、炭黑、帘子布等是轮胎生产的主要原料;制造环节涉及轮胎成型、硫化、检验等工序;销售与服务环节则包括批发、零售、售后服务等。

3. 竞争格局我国轮胎行业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中策橡胶、三角轮胎等。

其中,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外资品牌凭借技术、品牌和渠道优势,在我国市场份额较高。

三、数据分析1. 产量分析(1)产量趋势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轮胎产量逐年上升,尤其在2010年后,增速明显加快。

这与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品种结构我国轮胎品种结构逐渐优化,高性能轮胎占比逐年提高。

其中,SUV轮胎、高性能轿车轮胎等市场需求旺盛。

2. 出口分析(1)出口趋势近年来,我国轮胎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

2019年,我国轮胎出口量达到1.25亿条,同比增长6.2%。

(2)出口地区我国轮胎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

其中,亚洲市场占比最高,达到50%以上。

3. 价格分析(1)价格走势近年来,我国轮胎价格波动较大。

受原材料成本、汇率等因素影响,轮胎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

(2)价格结构我国轮胎价格结构呈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

高端轮胎价格较高,低端轮胎价格较低,中端轮胎价格相对稳定。

4. 品牌分析(1)品牌集中度我国轮胎行业品牌集中度较高,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超过50%。

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报告

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报告

轮胎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报告国内外轮胎行业发展现状(1)国际轮胎市场现状①轮胎市场持续增长,世界轮胎工业重心正逐步向亚洲转移全球轮胎市场除2021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短暂回调外,过去几年均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据2021年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统计,2021年全球轮胎市场销售额为1,870亿美元,2021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05%。

轮胎工业属于劳动、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相比之下亚洲地区具有低成本、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且亚洲地区在轮胎产业链上的原料供应、技术开发、人员培训等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全球轮胎工业的重心和投资正向亚洲地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工业转移的重点之一。

总部所在地在中国的轮胎制造商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7.46%提高到2021年的18.64%,预计未来几年亚洲地区轮胎制造业仍将保持增长。

2021年世界轮胎制造商,按总部所在地计算的销售收入分布图如下: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②轮胎行业集中度较高据美国《橡胶与塑料新闻》周刊统计,2021年世界轮胎75强排名(根据所统计企业2021年度与轮胎制造有关的轮胎销售额进行排名)前三位的日本普利司通、法国米其林、美国固特异的销售额合计达到705.21亿美元,占全球轮胎市场的37.71%;排名前十位的轮胎制造商销售额合计达到1,177.31亿美元,占全球轮胎市场的62.96%,虽然近几年排名前十位的轮胎制造商市场份额占比有所下降,但由于轮胎行业固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可以预见未来轮胎企业的大型化和集团化趋势将会持续,轮胎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③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轮胎市场竞争的重点受美国次贷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期,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正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由此带动的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该区域正逐步成为全球轮胎市场竞争的重点。

我国轮胎出口数据分析

我国轮胎出口数据分析

我国轮胎出口数据分析随着轮胎产量的增长,我国轮胎出口量也增长迅速,除2008、2009年经济危机时期外,我国轮胎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均保持了逐年增长的态势。

2012年,我国充气轮胎出口量为4.14亿条,同比增长4.08%。

我国轮胎出口率长期在50%左右,2009年开始,受到美国轮胎特保案的不利影响,我国轮胎出口率较前几年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

图1:我国充气轮胎出口数量及增速图2:我国充气轮胎出口金额及增速表1:我国轮胎出口率长期在50%左右2012年我国轿车胎出口数量为150.68万吨,卡客车胎出口233.41万吨,这两类轮胎的出口数量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1%和13.1%。

图3:2011-2012年全国轮胎出口量图4:2011-2012年全国轮胎出口额美国是我国轿车胎第一出口大国,其次为欧盟7国(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

2012年,美国占我国轿车胎出口市场的25%,欧盟7国约占我国轿车胎出口市场的22%。

近几年来,我国轿车胎的出口更加多元化,向美国和欧盟7国的出口比例在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6l%下降为2012年的47%,但美国和欧盟的市场总需求比较稳定,每年需求在69万吨左右。

图5:2012年我国轿车轮胎主要出口国家美国也是我国卡客车胎第一出口国,占比18%。

第二名则是阿联酋,占7%。

我国对欧盟的卡客车胎出口很少,占总出口2%左右,但出口数量非常稳定。

图6:2012年我国卡客车轮胎主要出口国家根据美国RMA(轮胎制造商协会)数据,2012年美国轮胎需求量为2.84亿条,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原配胎需求有所上升,但替换胎需求小幅下降。

原配胎中轿车胎需求同比增长12.1%,轻卡胎需求同比增长1.5%,卡车和公交车胎同比增长2.4%。

2013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个人平均行驶距离增加,预计轮胎需求将达到2.9亿条,同比增长2.1%。

美国轮胎特保案于2012年9月到期,预计今年起我国轮胎的出口形势将有所转好。

2023年中国乘用车轮胎产量、销量、竞争格局及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图]

2023年中国乘用车轮胎产量、销量、竞争格局及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图]

2023年中国乘用车轮胎产量、销量、竞争格局及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图]1590158共研浅析:2023年乘用车轮胎市场供需现状及需求前景[图]标签:乘用车轮胎描述:乘用车轮胎市场为轮胎行业主导市场,当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提升,轮胎需求量依然稳步提升,2023年国内乘用车轮胎需求量约3.12亿条乘用车轮胎指适用于各式轿车、SUV、越野车、城市多功能车等车型的轮胎,乘用车轮胎包括经济型乘用车轮胎、高性能乘用车轮胎及特殊性能轮胎。

在国内市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我国乘用车市场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乘用车行业产量为2383.61万辆,同比增长11.15%,乘用车销量为2356.33万辆,同比增长9.50%。

2016-2022年我国乘用车行业产销量走势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目前我国乘用车轮胎竞争格局主要分为四大梯队,第一梯队包括: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马牌、倍耐力等;第二梯队以邓禄普、固铂、韩泰、锦湖、优科豪马、佳通、玛吉斯等为代表;第三梯队为内资知名品牌,以玲珑、朝阳、赛轮、金宇、三角、双星、万力、路航等为代表:第四梯队为以恒丰厂海福莱品牌为代表的广饶县周边的几十家轮胎新兴企业。

乘用车轮胎市场为轮胎行业主导市场,当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提升,轮胎需求量依然稳步提升。

轮胎的需求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新车的轮胎需求,对应的配套轮胎,第二就是旧车更换轮胎的需求。

目前我国是全球主要的乘用车车胎产销国,乘用车轮胎需求与国内乘用车产量呈正比例关系,2020年我国乘用车轮胎产量4.58亿条,需求量2.6亿条,乘用车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拉动下,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乘用车产量约5.23亿条,需求量约3.12亿条。

2015-2023年中国乘用车轮胎产销量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乘用车胎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2021年全球及中国轮胎行业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1年全球及中国轮胎行业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1年全球及中国轮胎行业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轮胎的分类汽车轮胎的结构日趋复杂,通常包含胎冠、胎侧、胎肩、帘布层和内胎(气密层)等部分。

按照帘布层的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将轮胎分为斜交胎和子午胎。

其中,子午胎按照胎体的材质不同又可细分为全钢子午胎和半钢子午胎。

二、绿色轮胎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随着绿色轮胎的研发和生产,白炭黑(二氧化硅)也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炭黑具有加强橡胶强度、降低滚阻的作用,相比于传统的炭黑,白炭黑能够额外降低滚阻,并且能够减小污染,因此受到各大轮胎企业的青睐。

欧盟等推出的轮胎标签法案,对轮胎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了白炭黑对炭黑的替代。

在传统炭黑价格上涨和绿色轮胎需求提升的背景下,白炭黑对传统炭黑的替代效应更加明显。

三、轮胎行业产业链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配套产业,上游主要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钢丝帘线、橡胶助剂等原材料,上游原材料普遍都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轮胎生产企业的成本影响较大。

四、全球轮胎销售现状分析轮胎行业发展与汽车工业高度相关,汽车行业受宏观经济、下游需求景气度影响而存在产销周期,但轮胎作为必选消费品(汽车是可选消费品,轮胎的需求刚性大于汽车)的特殊消费属性又使得轮胎行业景气度相对独立于汽车行业。

根据米其林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轮胎总销量1726.6百万条,同比增长7.95%。

2021年全球乘用车轮胎实现总销量15.1亿条,其中配套市场和替换市场分别实现3.56亿条和11.54亿条,分别占比23.6%、76.4%;2021年全球商用车轮胎实现总销量2.2亿条,其中配套市场和替换市场分别实现0.51亿条和1.66亿条,分别占比23.6%、76.4%。

五、中国轮胎行业市场现状分析1、重点生产企业产量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统计,我国38家重点企业(含海外工厂)2021年综合外胎产量52857万条,其中全钢胎产量12238万条,同比增长4.1%,半钢胎产量37777万条,同比增长14.1%,斜交胎产量2842万条,同比增长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胎产量分析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7年1-11月中国轮胎产量分析
汽车轮胎是天然橡胶最大消费源,以占天然橡胶 70%需求的轮胎行业为例,中国的轮胎消费占全球轮胎消费的三分之一,而中国的轮胎生产量超过了全球轮胎生产量的一半。

因此,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数据显示,2017年11月,中国橡胶轮胎外胎行业产量7933.4万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

2017年1-11月,中国橡胶轮胎外胎行业累计产量8.7亿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轮胎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轮胎外胎累计产量为9.47亿条,累计增长8.6%;预计2017年中国轮胎外胎累计产量近10亿条,累计增长约3.7%。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
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

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

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

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
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

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发布的各类数据、年度报告、行业年鉴等资料信息。

中商的产业研究服务优势
中商的影响力
国家政府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与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结论
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及国家政府部门大量引用中商数据及研究结论,如央视财经、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