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笔画和写意画的认识

合集下载

对中国绘画的认识和理解

对中国绘画的认识和理解

对中国绘画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绘画,简称“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它使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在绘画技法上,中国画以其富于传统特色的技法区分,大致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中国画强调“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这种强调“意”的绘画理念,使得中国画更注重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与感悟。

同时,中国画也具有显著的艺术特征。

首先,中国画强调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

其次,中国画追求“气韵生动”,即追求画面整体的气势和韵味。

此外,中国画还注重“虚实相生”,即画面实处见虚,虚处见实,形成一种独特的空间感。

总的来说,中国绘画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绘画技法、深刻的内涵和寓意,以及鲜明的艺术特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工笔画与写意画视觉差异的感悟

工笔画与写意画视觉差异的感悟

物的, 是根据事物在轮廓和外表上 的明确特征来 获得信息 、 知晓对象。这种感知着重于事物的界 限 , 形体 的外部 轮 廓 和 内部结 构 出发 去 观察 是从 和表现。观察时 , 画者的眼睛有如一 只“ 无形 的 手 ”“ 摸 ” ,触 着形 象 , 着 事 物 的边 界 流转 并 且 沿 沿 着边缘摸索 , 体会和感受形体的起伏变化和来 龙
去脉 ,在物 象 的轮 廓 上 寻找 事 物 的美 , 询事 物 “ 探 的意义 , 找线 条 的程式 , 寻 旨在 用事物 固体 的 、 明
觉观察方式 、 视觉感受 、 视觉审美意义上亦有所不
同。 比较 和分 析两种 艺术形式 在 视 觉 上 呈 现 出的 差 异 , 有 助于我 们 了解 两种 各 具 特 色 的艺 术 形 将 式所 具有 的相对独立 的表现规 律 和 审 美 特 征 。
确的边界轮廓 ; 细腻精微 、 清丽典雅的渲染 , 刻画
成为画面的统领者 , 其视觉观察 的方式是客观而
确的关 系 来 理 解 和 表 达 事 物 。 l细 密 均 匀 而 连 ”l j
都表 现 清晰 , 充满 生气 盎 然 的意趣 。清 晰 明朗 、 粗 细均 匀 的线 条 , 造 出形 体平 静 而光 滑 、 塑 坚实而 明
绵不断的线条 , 贯穿着整个事物形体 的始终 , 表现
出蓬 勃灵 动 而 精工 逼 真 的视 觉 外 貌 。 因此 , 条 线
工笔 画 与 写 意 画视 觉差 异 的 感悟
高 定 昆
( 州 职业 大学 , 扬 江苏 扬州 2 50 2 0 9)

要 : 画是 以视 觉为基础 的 。工笔 画和写意画这 两种表现形式在视 觉观察方 式上 、 觉感受上 以及 绘 视

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

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

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春江花月夜童丽- 对话II古筝与童丽的故事DSD国画包括工笔和写意两种。

也就是说工笔是国画的一种。

工笔是用熟宣(宣纸的一种,画上去后不会晕开)来画,非常精细和费时,上色时需要一层一层地过渡,对轮廓的勾勒也很讲究。

写意使用生宣(同为宣纸,画上去会有晕染开的效果)来画,讲究传神和生动,不常使用勾轮廓的方式,绘画方法灵活。

简单地来说,工笔以写实为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密体画法。

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工笔画的技法有描、分、染、罩。

所谓描指的是白描,画者分别用浓墨,淡墨瞄出底稿;分是指用墨色上色,用清水分蕴开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染和分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用的不再是墨色,而用彩色来分蕴画面;罩色指的是整体上色,比如整片叶子上的绿色。

工笔画的特点: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

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

一般用中锋笔较多。

(2)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写意俗称“粗笔”,是指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的画法。

与工笔对称。

写意画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

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故得写意之名。

如南宋法常,明代徐渭,清初朱耷等,均擅长此法。

大写意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

大写意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

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实是相统一的。

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画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磅礴的艺术发扬光大。

写意画的特点:(1)改变传统线的用笔方式,追求新的形式趣味,追求总体上线的节奏感与造型的整体感。

(2)以勾勒、皴擦、渗染等手法为主,画面扎实与虚松相结合,实而不板、松而意到。

绘画技法的分类

绘画技法的分类

绘画技法的分类中国绘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科,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

写意画用简练、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熟练,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从唐代起就有这两种绘画风格。

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兼工带写,如在一幅画中,松行用写意手法,楼阁用工笔,使两者结合起来,发挥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

按世界性文化艺术进程,中国绘画广义地包涵传统中国画和当代水墨画两大画种,既狭义地相互独立,也有广义地与西方美术融合融汇,其主要表现为艺术构思和图画寓意的显著不同。

工笔画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

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

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

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

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

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

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

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的《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

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

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
中国画可以根据不同的绘画技法、表现寓意和主题等因素进行分类。

具体分类如下:
一、工笔画:工笔画是用细密的线条和均匀的色彩来描绘具体形象和表现细节的一种绘画形式。

它所描绘的内容通常是具体的景物、人物或花鸟等,形象逼真,具有精细、细致、严谨的特点。

二、写意画:写意画是以意境为主,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个性,通过抒发画家的思想、情感、审美感受来表现形象的绘画形式。

它所描绘的内容通常是山水、花鸟或人物等,注重意境和意象的表现,表现出画家的个性和思想。

三、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的综合画:综合画是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绘画形式。

它既注重形象的细腻和准确,又强调意境和气韵的表现,综合了工笔与写意两种画法的优点。

特点:中国画具有以下特点:
一、笔墨意蕴:中国画注重笔墨,笔墨意蕴是画家的思想、情感、审美和艺术境界的综合反映。

墨色深浅、笔画轻重、变化繁复等,都能表现出画家的意境和风格。

二、意境表现:中国画讲究意境,注重画家的思想、情感和气韵的表现。

通过画家的笔墨技法和创造力,表达出独具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韵味。

三、提炼形象:中国画以简洁、凝练的笔墨表现形象,尽可能地提炼出物象的本质特征,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四、注重空间:中国画注重表现画面的空间感,通过墨色的深浅和笔墨的运用,创造出逼真的空间感。

以上就是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区别

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区别

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区别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开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根底,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

表现在造型上,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

在画法上,花鸟画因对象较山水画具体而微,又比人物画丰富,所以工笔设色更具写实色彩或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而写意花鸟画那么笔墨更加简练,更具有程序性与不可更易性。

编辑本段形成和开展〔1〕花鸟形象比人物、山水出现要早,如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出现的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

这些作品或是常有较多的装饰性,或是主要表现人物生活环境。

〔2〕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豪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都有新的要求〔此期间出现不少花鸟画高手,如画鹤的薛稷,画马专家曹霸、韩干,还有如韦偃画龙,戴嵩画牛等〕。

〔3〕五代时期,出现了两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形成了“黄家珍贵,徐熙野逸〞的两大流派,标志着花鸟画已进入成熟阶段。

黄筌:西蜀宫廷画家,重视写生,专写宫中奇珍异石,珍禽异兽,风格华丽工巧。

徐熙:南唐布衣,专画山野花鸟草虫,其画法“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

主张笔墨为主,设色为辅,墨迹与色彩互不相遮盖。

徐黄二体的不同风格遂形成五代以后花鸟画工整和粗放的两种风貌。

〔4〕进入北宋,因皇家画院独钟“黄家珍贵〞之风,工笔花鸟画在此期间得到很大开展。

直到北宋中叶,崔白、吴元瑜等创造了与黄家浓艳重彩大异其趣的“放笔墨以出胸意〞的风格,才使宋初埋没多年的徐派画风得以光大。

〔宋徽宗赵结是北宋花鸟画的集大成者,使工笔花鸟画到达顶峰〕。

自此以后,工笔花鸟画便开始走向衰落,这与文人画出现不无关系。

〔5〕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宋代文人画的标志是水墨梅竹成为独立的画科,其代表人物是文人画理论的倡导者文同、苏轼等。

他们主张“不专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

浅论“工笔”如何“写意”——以苏百钧工笔花鸟为例

浅论“工笔”如何“写意”——以苏百钧工笔花鸟为例

书画评介Painting and C alligraphy Review浅论“工笔”如何“写意”—以苏百钧工笔花鸟为例刘瑞儿近年来工笔绘画发展势头强劲,而写意绘画则 在画坛赛事中颇受冷落,两者对比之鲜明在代表中 国美术最高水平的全国美展中尤为凸显。

此一现象 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不乏对于工笔绘画 的质疑与争论。

有人认为,工笔画的盛行从某种程 度上看是当代画坛血液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轻 视与流失,毕竟在历史语境中,写意绘画由于受到 文人精神加持,曾一度引领中国传统美术创作风骚。

有关“工笔”与“写意”技法特性的著述已浩如烟 海,此处笔者无意加以赘述,下文谨以苏百钧工笔 花鸟为例,着意探讨“工笔”绘画应当如何“写意”,试论两者在艺术创作中的矛盾统一。

本文所论述的 “写意”,可以从广义上理解为艺术作品中对画家 主观意识进行表达的创作,也可在此基础上将其解 释为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能够呈现画家创作观念的写 意性功能。

苏百钧是当下国内享有盛誉的花鸟画家。

他的 工笔花鸟画不仅以自然美的咏叹表现出对生活的热 爱,更以意象造型及高超的艺术技巧享誉画坛。

应 该说,苏氐在工笔花鸟领域之成就斐然,与其能够 深刻领会和驾驭工笔绘画的写意性功能是密不可分 的。

中国画的“写意”,追求运用有限笔墨表现诗 意万象,不仅再现自然形态的外在的活泼生动,同时还对自然与人文相互映射的深邃世界进行探索。

绘画之“意”的确立和表达,往往决定作品的雅俗 高下。

立意在中国花鸟画创作过程中相当重要,正 所谓“作画须先立意,若先不能立意而蓮然下笔,则胸无主宰,手心相错,断无足取”。

111立意是作 者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提炼和确定,而写意则正是将 这种思想感情进行有效表达的必由之路。

画家通过 立“意”和写“意”,把自己的精神情感、气质修 养、品格性情与自然界相互融合,创作出富有意境 的作品,形成自己的特色。

苏百钧的工笔花鸟作品 具有品位高雅、立意深刻的特点。

工笔画和写意画的论述

工笔画和写意画的论述

工笔画和写意画的论述工笔画和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两种表现形式。

工笔画以细腻、精密的表现技法和写实的细节描绘为特点,注重画面的工细和形象的传神。

而写意画则以简练、概括的笔墨表现和意境的抒发为重点,追求形神兼备的效果。

两种画风各有千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工笔画最早出现于中国金代,形成于南宋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工笔画的主要技法是用线条勾勒轮廓,然后一点一捺地填充细节,运用水墨和颜料进行色彩的细腻表现。

这种绘画方法既要求画家有良好的绘画功底,也要求画家对要表现的对象有准确的观察和揣摩。

工笔画的线条勾勒清晰、细致入微,色彩鲜艳明快,呈现出具有鲜明特点的画面。

工笔画对于人物形象的表达非常重视,注重形象的真实性和细节的刻画。

画面中的人物面容、服饰、姿态等都要求准确传神,所画的人物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给人以鲜明的个性特征。

工笔画多用于绘制山水、花鸟、人物、静物等,广泛应用于中国绘画的各个领域。

工笔画的表现手法细腻而精巧,擅长描写精细、复杂的事物,以及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题材,给人以沉静内敛、典雅高贵的艺术享受。

与工笔画不同,写意画强调笔墨的简练和意境的抒发。

写意画在宋元时期开始兴起,表现手法上更重视笔墨的造型和笔势的浓郁。

写意画以点、线、面的结合,通过笔触的灵动和变化传达出主观感受,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写意画强调意境的抒发,更加注重画家个人的表达和思想感悟,尤其是对自然界的把握和对人生哲理的阐述。

写意画大胆的笔触和自在的构图给人以宽广和自由的感觉。

通过简练的笔墨表达,画家能够更加直接地表达画中景物的神韵和情感。

写意画常常用象征性的形式和构图去表现富有哲理性的意境,具有深远的生活内涵和情感表达。

写意画多用于表现山水、花鸟等自然界的景观,以及人物形象的抒发,能够给人以奇特、深沉的审美感受。

工笔画和写意画在绘画形式和表达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潮流。

工笔画追求形象的真实和细节的刻画,而写意画强调笔墨的简练和意境的抒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工笔画和写意画的认识
说起工笔画和写意画,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工笔画是写实的,静止的,反映现实的,而写意画是抽象的,运动的,引人遐想的。

打个比方,如果要表现一幅猫吃鱼的情景,那工笔画就会将猫吃鱼时的表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并将其身上的每个细节都描绘得很到位,时间在那一秒定格了,但是写意画可能就只是画一只简笔的猫和一条鱼骨头,画面生动,让人产生联想,这就是我认为的两者的不同。

当然我的认识的不全面的……
唯美的工笔画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上写,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

工笔,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

我的读后感想:工笔画是唯美的写真集,好不好就看制作者,工笔画最能反映的就是笔者的思想,是笔者将看到的与自己抽象后的东西融为一体之后的产物。

打个比喻,在我看来这是人工PS的产品,而PS的工具就是笔者的手与脑。

另一角度看工笔画代表着东方绘画的原始因素。

在我国漫长的绘画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绘画体系,在艺术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这就说明了工笔画是成熟的。

或许因为经过这几节课的欣赏,我觉得工笔画是理性的,他不像写意画,是冲动的,感性的。

工笔画让人有心静如水的感觉。

欣赏他有种真实感。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唯美的工笔画。

唯情的写意画
写意画是与工笔画相对而言的一种画法。

它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

如果说工笔画是形似,那么写意画就是神似。

我觉得中国写意画有点像西方的印象派画风。

他表现的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景。

如上课老师举得例子:唐代,玄宗命令画家李思训和吴道子,一起在大同殿描绘嘉陵江的山水。

李思训是擅长工笔重彩的,他用了几个月的工夫完成这幅壁画。

吴道子则在一天之内就画成三万余里的嘉陵山水,可以想象,他不可能用工笔重彩的技法来画,一定是比较粗放、简练的描绘。

写意画不仅反映了笔者的思想,他更给了观赏者思考的空间。

而这种思考的空间在于他的残缺美。

这与我们学建筑的做设计有点类似,设计如果将所有精彩的因素都放在一起就凌乱了,特点多了就没特点了,要的就是大实大虚,有紧有松的感觉,缺了的是由观赏者自由的补充的。

欣赏他有种轻松、自由的感觉。

写意画的还有个特点就是随意与无规则。

没有拘束感,天马行空,思想跨越大,在外人看来是无因果、无逻辑的一幅画或许已经包含了笔者所有思维的转变过程。

我认为他有着无序中的有序。

这些就是一个非专业人士眼中的工笔画和写意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