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
对工笔画和写意画的认识

对工笔画和写意画的认识说起工笔画和写意画,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工笔画是写实的,静止的,反映现实的,而写意画是抽象的,运动的,引人遐想的。
打个比方,如果要表现一幅猫吃鱼的情景,那工笔画就会将猫吃鱼时的表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并将其身上的每个细节都描绘得很到位,时间在那一秒定格了,但是写意画可能就只是画一只简笔的猫和一条鱼骨头,画面生动,让人产生联想,这就是我认为的两者的不同。
当然我的认识的不全面的……唯美的工笔画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上写,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画更多地关注“细节”,注重写实。
工笔,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
我的读后感想:工笔画是唯美的写真集,好不好就看制作者,工笔画最能反映的就是笔者的思想,是笔者将看到的与自己抽象后的东西融为一体之后的产物。
打个比喻,在我看来这是人工PS的产品,而PS的工具就是笔者的手与脑。
另一角度看工笔画代表着东方绘画的原始因素。
在我国漫长的绘画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绘画体系,在艺术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这就说明了工笔画是成熟的。
或许因为经过这几节课的欣赏,我觉得工笔画是理性的,他不像写意画,是冲动的,感性的。
工笔画让人有心静如水的感觉。
欣赏他有种真实感。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唯美的工笔画。
唯情的写意画写意画是与工笔画相对而言的一种画法。
它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
如果说工笔画是形似,那么写意画就是神似。
我觉得中国写意画有点像西方的印象派画风。
他表现的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景。
如上课老师举得例子:唐代,玄宗命令画家李思训和吴道子,一起在大同殿描绘嘉陵江的山水。
李思训是擅长工笔重彩的,他用了几个月的工夫完成这幅壁画。
吴道子则在一天之内就画成三万余里的嘉陵山水,可以想象,他不可能用工笔重彩的技法来画,一定是比较粗放、简练的描绘。
故宫的传统绘画艺术:工笔与写意

故宫的传统绘画艺术:工笔与写意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之一,举世闻名。
然而,除了宏伟壮丽的建筑外,故宫还以其珍藏的传统绘画艺术而著名。
在故宫的传统绘画作品中,工笔与写意是两种主要的绘画风格,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特点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工笔画,顾名思义,注重细致入微的工笔描绘。
它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被视为中国绘画技法的巅峰之作。
工笔画主要运用细腻的笔触、清晰的勾线和丰富的彩色表现,着重描绘细节和色彩的层次。
作品细腻精确,形象逼真,给人以重重叠叠的视觉感受。
工笔画的题材广泛,常常描绘花鸟、人物和山水等传统题材,以及历史事件和宫廷故事。
在故宫的工笔画中,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绝伦的作品,如《清明上河图》等。
这些作品用细腻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对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与工笔画不同,写意画注重意境和表现手法的自由。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但在明清时期才得到充分发展。
写意画通过简洁而灵活的线条勾勒和富有表现力的笔墨运用,力求捕捉事物的精神和气氛。
写意画通常更加注重笔墨的神韵和意境的营造,具有一种抽象和象征的美感。
在故宫的写意画作品中,流露出作者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观念。
例如,《清·吴昌硕山水轴》以简洁而有力的笔墨表现了山水的壮丽与广漠,给人以纯粹的艺术享受。
写意画的艺术追求在于通过简约和意象的表达,使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产生联想和共鸣。
工笔和写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两种重要表达方式,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和对立的关系。
工笔注重细腻和精确,写意追求意境和表现;工笔侧重于描绘,写意更注重意象。
然而,尽管两种绘画风格有所不同,它们在故宫的展览和珍藏中却和谐共存,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体验。
通过对故宫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我们能深入了解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和深厚的传统底蕴。
工笔与写意这两种绘画风格的交汇,既展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又彰显了故宫博物院作为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绘画技法的分类

绘画技法的分类中国绘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科,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
写意画用简练、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熟练,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从唐代起就有这两种绘画风格。
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兼工带写,如在一幅画中,松行用写意手法,楼阁用工笔,使两者结合起来,发挥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
按世界性文化艺术进程,中国绘画广义地包涵传统中国画和当代水墨画两大画种,既狭义地相互独立,也有广义地与西方美术融合融汇,其主要表现为艺术构思和图画寓意的显著不同。
工笔画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
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
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
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
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
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
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
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的《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

⼯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春江花⽉夜童丽 - 对话II古筝与童丽的故事DSD国画包括⼯笔和写意两种。
也就是说⼯笔是国画的⼀种。
⼯笔是⽤熟宣(宣纸的⼀种,画上去后不会晕开)来画,⾮常精细和费时,上⾊时需要⼀层⼀层地过渡,对轮廓的勾勒也很讲究。
写意使⽤⽣宣(同为宣纸,画上去会有晕染开的效果)来画,讲究传神和⽣动,不常使⽤勾轮廓的⽅式,绘画⽅法灵活。
简单地来说,⼯笔以写实为主,着重线条美,⼀丝不苟,属于⼯整细致⼀类的密体画法。
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物画清代沈铨的花鸟⾛兽画⼯笔画的技法有描、分、染、罩。
所谓描指的是⽩描,画者分别⽤浓墨,淡墨瞄出底稿;分是指⽤墨⾊上⾊,⽤清⽔分蕴开来,表现出画⾯的层次;染和分是⼀个意思,只不过⽤的不再是墨⾊,⽽⽤彩⾊来分蕴画⾯;罩⾊指的是整体上⾊,⽐如整⽚叶⼦上的绿⾊。
⼯笔画的特点:⼯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了⼀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形成这⼀画体的独特风格⾯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笔画的基础和⾻⼲。
⼯笔画对线的要求是⼯整、细腻、严谨。
⼀般⽤中锋笔较多。
(2)以固有⾊为主,⼀般设⾊艳丽、沉着、明快、⾼雅,有统⼀的⾊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彩审美意趣。
写意俗称“粗笔”,是指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的画法。
与⼯笔对称。
写意画属于简略⼀类的画法。
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故得写意之名。
如南宋法常,明代徐渭,清初朱耷等,均擅长此法。
⼤写意⼤写意画以草书⼊画,体现了中国⼈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
⼤写意画既是⾼度⾃我的艺术,⼜是⾼度忘我的艺术。
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盾,其实是相统⼀的。
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写意画这⼀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磅礴的艺术发扬光⼤。
写意画的特点:(1)改变传统线的⽤笔⽅式,追求新的形式趣味,追求总体上线的节奏感与造型的整体感。
(2)以勾勒、皴擦、渗染等⼿法为主,画⾯扎实与虚松相结合,实⽽不板、松⽽意到。
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区别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
表现在造型上,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
在画法上,花鸟画因对象较山水画具体而微,又比人物画丰富,所以工笔设色更具写实色彩或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而写意花鸟画则笔墨更加简练,更具有程序性与不可更易性。
编辑本段形成和发展(1)花鸟形象比人物、山水出现要早,如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出现的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
这些作品或是常有较多的装饰性,或是主要表现人物生活环境。
(2)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豪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都有新的要求(此期间出现不少花鸟画高手,如画鹤的薛稷,画马专家曹霸、韩干,还有如韦偃画龙,戴嵩画牛等)。
(3)五代时期,出现了两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形成了“黄家宝贵,徐熙野逸”的两大流派,标志着花鸟画已进入成熟阶段。
黄筌:西蜀宫廷画家,重视写生,专写宫中奇珍异石,珍禽异兽,风格富丽工巧。
徐熙:南唐布衣,专画山野花鸟草虫,其画法“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
主张笔墨为主,设色为辅,墨迹与色彩互不相遮盖。
徐黄二体的不同风格遂形成五代以后花鸟画工整和粗放的两种风貌。
(4)进入北宋,因皇家画院独钟“黄家宝贵”之风,工笔花鸟画在此期间得到很大发展。
直到北宋中叶,崔白、吴元瑜等创造了与黄家浓艳重彩大异其趣的“放笔墨以出胸意”的风格,才使宋初埋没多年的徐派画风得以光大。
(宋徽宗赵结是北宋花鸟画的集大成者,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顶峰)。
自此以后,工笔花鸟画便开始走向衰落,这与文人画出现不无关系。
(5)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宋代文人画的标志是水墨梅竹成为独立的画科,其代表人物是文人画理论的倡导者文同、苏轼等。
他们主张“不专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
可以说水墨梅竹是文人画理论的实践。
中国中的写意与工笔风格比较

中国中的写意与工笔风格比较在中国绘画传统中,写意与工笔是两种重要的绘画风格。
写意注重表现意境和情感,追求自由、潇洒的艺术效果;而工笔则注重细致入微的描绘,追求精确和细腻的绘画效果。
本文将比较写意与工笔这两种绘画风格在中国绘画中的应用和艺术特点。
一、绘画风格的起源与发展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写意和工笔这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写意绘画起源于唐代,当时的画家追求自由表现和意境的描绘;而工笔绘画则起源于宋代,画家们注重形象的描绘和细节的表现。
二、写意与工笔的技法与表现手法1. 写意的技法与表现手法写意绘画注重的是意境的表现,更加强调画家的主观创作。
在写意画作中,画家可以运用各种技法和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常见的技法包括泼墨、拓印、点染等,这些技法能够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独特的感受。
2. 工笔的技法与表现手法工笔绘画注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细节的表现,更加强调对于事物形态的准确把握。
在工笔画作中,画家们运用细笔触、细腻的线条,通过层层精细的描绘传递出事物形态的美感。
工笔绘画通常要求画家精确地描绘事物的形象和细节,并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着色,以此达到尽可能真实且细腻的效果。
三、写意与工笔在题材选择上的不同1. 写意的题材选择写意画作中的题材比较广泛,画家可以选择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各种不同的题材进行创作。
写意画作更加注重对于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表现,注重画家对于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写意画作可以通过运用寥寥几笔、留白和虚实结合等技法,来表现出主题的韵味。
2. 工笔的题材选择工笔绘画在题材选择上相对较为局限,常以花鸟、人物、赏石、宫廷等为主要题材。
工笔绘画更加注重细致入微的描绘,对于各种细节都要求非常准确。
工笔画作通过运用明暗、色彩和细节的表达,来展现出题材的华美和精致。
四、写意与工笔风格的应用与发展1. 写意风格的应用与发展写意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但同时也一直存在争议。
中国画的表现方式

中国画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工笔画,写意画,这种画作里面还包括很多不同的类型,有动物画,植物画,风景画,景物画。
引言: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国画作为国粹之一,一定拥有其独特的技法和色彩等。
中国画的造型一般是用笔和墨组成的,因此在用笔的时候需要讲究顿挫,转折,方圆,粗细等变化,而在用墨的过程中比较在于浓淡相生。
接下来下面就跟大家聊一聊中国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那么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一、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之工笔画在绘画景物的过程中,工笔画是比较精谨细腻的笔法,同时又称为细笔画,是属于中国画系类别的一种。
工笔画与写意画是对称的,都是属于工整细致类的画法,工笔画要求比较高,而且对于水墨,青绿、金碧、界画等形式都可以用工笔画来进行表现。
可以参考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唐代《牡丹图》。
二、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之写意画协议话就指的是要跟师和书画印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艺术形式,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而慢慢形成的,很多文人对于绘画和写意画的形成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唐代王维,后人都称王维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其实写意画也是用比较简练的笔法来描绘景物,一般是在生宣上进行挥洒墨彩,飞扬整体就是为了体现描绘景物的神韵,从而更好的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
三、小结在民国之前都统称为古画,而国画在古代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明确称呼,一般情况下都称为丹青,中国画一般讲究神似,而且都是通过散点透视法来进行创作,注重意境而不是场景,包括现代中国画的发展,也在吸收西方绘画上的一些技巧。
1、笔墨笔墨是中国画以文载道的表现手段,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
什么是笔墨呢?清人刘熙载有云:“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书者,心画也。
若不懂笔墨,何谈以文载道,中国画又有何内涵之说?2、气韵“气韵生动”大凡中国之艺术,中国之文学、武术、医学,都离不开“气韵”。
“气韵生动”亦不只是一个文学概念,它已然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存理念。
中国传统绘画的传统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的传统技法中国传统绘画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技法而闻名于世。
这些传统技法经过千百年的演化和发展,如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当代绘画创作中。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些主要传统技法,包括水墨、设色、写意、工笔等。
一、水墨画技法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
它以墨、水、纸为主要材料,通过运用墨色的淋漓尽致,追求意境的深远和艺术的极致。
水墨画的技法主要有:1. 破墨点染: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墨汁,以点染的方式在宣纸上勾勒出不同的线条和形状,以表达画面中的空间和谐。
2. 接墨重山:以深墨重彩的方式,追求墨与彩的相互衬托和协调,通过叠加多层墨色的交替,创造出浓郁的山水意境。
3. 干笔勾勒:运用独特的用笔技法,以中锋笔的尖端或者压平的笔坡勾勒出线条的纤细和流畅,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
二、设色画技法设色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设色即是在绘画中使用颜料进行上色,丰富了画面的色彩表现力。
在设色画中常用的技法包括:1. 润染法:通过调整颜料的浓淡、水的用量以及局部晕染的技巧,使画面色彩鲜艳而不失清新。
2. 刻画法:以笔刷或者画材直接绘画的方式,模拟自然界中的光影变化,表现出真实的色彩和质感。
3. 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色调和色彩的运用,创造出画面中的色彩层次感,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三、写意画技法写意画是一种以表现画家的情感为主,追求意境和思想传达的绘画形式。
它注重对事物的精神特质和造型结构的准确把握。
写意画的技法主要包括:1. 线条表现力:通过线条的轻重、浓淡、快慢等变化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2. 快速勾画:运用简洁有力的笔触进行快速勾勒,以捕捉瞬间的形象和情感。
3. 空白留白:在画面中留下适当的空白,使观者能够在无形中感受到画家留给他们的思考空间。
四、工笔画技法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以工笔勾画为特点的绘画形式。
它以细致的线条和精细的色彩层次为主要特点。
工笔画的技法主要有:1. 线描勾画:通过用笔轻重的变化,刻画出物体的形态和纹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
春江花月夜童丽- 对话II古筝与童丽的故事DSD国画包括工笔和写意两种。
也就是说工笔是国画的一种。
工笔是用熟宣(宣纸的一种,画上去后不会晕开)来画,非常精细和费时,上色时需要一层一层地过渡,对轮廓的勾勒也很讲究。
写意使用生宣(同为宣纸,画上去会有晕染开的效果)来画,讲究传神和生动,不常使用勾轮廓的方式,绘画方法灵活。
简单地来说,工笔以写实为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密体画法。
如宋代的院体画
明代仇英的人物画
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
工笔画的技法有描、分、染、罩。
所谓描指的是白描,画者分别用浓墨,淡墨瞄出底稿;分是指用墨色上色,用清水分蕴开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染和分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用的不再是墨色,而用彩色来分蕴画面;罩色指的是整体上色,比如整片叶子上的绿色。
工笔画的特点: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
(1)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
骨干。
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
一般用中锋笔较多。
(2)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
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写意俗称“粗笔”,是指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
对象的意态风神的画法。
与工笔对称。
写意画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
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故得写意之名。
如南宋法常,明代徐渭,清初朱耷等,均擅长此法。
大写意
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
大写意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
有我与忘我看似相矛盾,其实是相统一的。
只有有意识地追求大写意画这一独特的境界,才能真正将这门磅礴的艺术发扬光大。
写意画的特点:
(1)改变传统线的用笔方式,追求新的形式趣味,追求总
体上线的节奏感与造型的整体感。
(2)以勾勒、皴擦、渗染等手法为主,画面扎实与虚松相
结合,实而不板、松而意到。
(3)笔简而意繁。
勾勒洗练,必要时勾勒重新按需组合,精取大舍,甚至改变物象的原本形态。
注重每一笔功力的体现,笔与笔之间的刚柔、曲直、浓淡的对比,互相之呼应与韵律。
(4)各种技法的结合使用,枯、湿、皴、擦、点、厾、渗、染的有机组合以更充分地表现物象;线、点、面的安排,画面整体自然、丰富。
(5)采取总体统一而局部对比的手法。
写意画是传统中国画里令人赏心悦目的画种,它以淋漓的水墨,纵横的笔法、弥满的气势,使观者赞声鼎沸叹为奇观,并拥有广泛众多的欣赏者。
通过画的立意叩动欣赏者的情意,产生回味不尽的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