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介绍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徐志摩介绍》课件

徐志摩的其他方面来自徐志摩的翻译工作01
02
03
翻译作品
徐志摩翻译了大量英美文 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 和戏剧,如哈代的诗歌、 梅瑞狄斯的戏剧等。
翻译风格
他的翻译风格注重语言的 优美和表达的准确性,力 求传达原作的艺术魅力。
翻译思想
徐志摩认为翻译是文化交 流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 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 和沟通。
徐志摩小说的主题和风格
01
徐志摩的小说主题主要涉及社会问题和人性探索。他的小说风
格简洁明快,语言质朴自然,情节紧凑。
徐志摩的重要小说作品
02
《春痕》、《一个流浪人的新年》等。
徐志摩的小说对后世的影响
03
徐志摩的小说对后世产生了影响,他的小说风格和主题被后来
的作家广泛借鉴和发扬。
CHAPTER 03
CHAPTER 04
徐志摩的影响和评价
徐志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 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位。
他的诗歌和散文深受读者喜爱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徐志摩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和思想,表现了他对人生、爱 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父亲是实业家,母亲 乡绅世家,从小受过 严格的上等教育。
徐志摩的教育经历
徐志摩先后就读于上海浸信会小 学、杭州府中学堂、上海浸信会
学院暨神学院和北京大学。
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受到新文 化运动的影响,开始从事文学创
作。
留学英国,先后就读于伦敦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和剑桥大学国王学
院。
徐志摩的职业生涯
01
徐志摩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徐志摩的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家和 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 歌和散文风格影响了许多后来的
02
03
翻译作品
徐志摩翻译了大量英美文 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 和戏剧,如哈代的诗歌、 梅瑞狄斯的戏剧等。
翻译风格
他的翻译风格注重语言的 优美和表达的准确性,力 求传达原作的艺术魅力。
翻译思想
徐志摩认为翻译是文化交 流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 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 和沟通。
徐志摩小说的主题和风格
01
徐志摩的小说主题主要涉及社会问题和人性探索。他的小说风
格简洁明快,语言质朴自然,情节紧凑。
徐志摩的重要小说作品
02
《春痕》、《一个流浪人的新年》等。
徐志摩的小说对后世的影响
03
徐志摩的小说对后世产生了影响,他的小说风格和主题被后来
的作家广泛借鉴和发扬。
CHAPTER 03
CHAPTER 04
徐志摩的影响和评价
徐志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 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位。
他的诗歌和散文深受读者喜爱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徐志摩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和思想,表现了他对人生、爱 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父亲是实业家,母亲 乡绅世家,从小受过 严格的上等教育。
徐志摩的教育经历
徐志摩先后就读于上海浸信会小 学、杭州府中学堂、上海浸信会
学院暨神学院和北京大学。
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受到新文 化运动的影响,开始从事文学创
作。
留学英国,先后就读于伦敦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和剑桥大学国王学
院。
徐志摩的职业生涯
01
徐志摩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徐志摩的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家和 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 歌和散文风格影响了许多后来的
徐志摩简介 ppt课件

徐志摩
“再也没有比研究徐志摩更容易的了, 因为他把什么都写了下来;然而,再也 没有比研究徐志摩更难的了,因为他把 什么都写了下来,你还要写什么呢!” ——韩石山《徐志摩传》
PPT课件
1
一、生平简介
徐志摩(1897.1.15~
1931.11.19),现代诗
人、散文家。汉族,浙
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
18
1928年《新月》月刊创刊,徐志摩一席 担任主编,是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由上海乘飞机 到北京,因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遇难, 时年35岁。
人们感叹“一位想飞的诗人终于带着雨 天的彩霞而去。”
PPT课件
19
二、《再别康桥》分析
诗人与康桥的关系 康桥(剑桥),在伦敦郊外,英国文
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写于1926年, 再次游玩欧洲,这是诗人阔别深情的回忆。
诗歌《再别康桥》是第三次倾诉,时间是 1928年11月,他第三次重返欧洲,回国途 中顺道去印度(见泰戈尔),回来在快近中 国南海的轮船上表达了对康桥的感情。
PPT课件
27
康桥情结
第一、剑桥大学有自由的学术环境, 美丽的自然风光。如在《我所知道的 康桥》中,他详细地描绘了美丽的风 景和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康桥的 灵性全在一条美丽的河上,康河我敢 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河”。
PPT课件
13
在短短一年间,他修完了硕士课程。并通过硕 士论文《论中国妇女的地位》。1920年获文学 硕士学位。
PPT课件
14
这时,他最崇拜的作家是英国的罗素。 1920年,他违背父愿,留到英国剑桥大 学改学哲学。
PPT课件
15
徐志摩在伦敦结识了林长民和他十七岁的 女儿林徽因。
“再也没有比研究徐志摩更容易的了, 因为他把什么都写了下来;然而,再也 没有比研究徐志摩更难的了,因为他把 什么都写了下来,你还要写什么呢!” ——韩石山《徐志摩传》
PPT课件
1
一、生平简介
徐志摩(1897.1.15~
1931.11.19),现代诗
人、散文家。汉族,浙
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
18
1928年《新月》月刊创刊,徐志摩一席 担任主编,是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由上海乘飞机 到北京,因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遇难, 时年35岁。
人们感叹“一位想飞的诗人终于带着雨 天的彩霞而去。”
PPT课件
19
二、《再别康桥》分析
诗人与康桥的关系 康桥(剑桥),在伦敦郊外,英国文
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写于1926年, 再次游玩欧洲,这是诗人阔别深情的回忆。
诗歌《再别康桥》是第三次倾诉,时间是 1928年11月,他第三次重返欧洲,回国途 中顺道去印度(见泰戈尔),回来在快近中 国南海的轮船上表达了对康桥的感情。
PPT课件
27
康桥情结
第一、剑桥大学有自由的学术环境, 美丽的自然风光。如在《我所知道的 康桥》中,他详细地描绘了美丽的风 景和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康桥的 灵性全在一条美丽的河上,康河我敢 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河”。
PPT课件
13
在短短一年间,他修完了硕士课程。并通过硕 士论文《论中国妇女的地位》。1920年获文学 硕士学位。
PPT课件
14
这时,他最崇拜的作家是英国的罗素。 1920年,他违背父愿,留到英国剑桥大 学改学哲学。
PPT课件
15
徐志摩在伦敦结识了林长民和他十七岁的 女儿林徽因。
徐志摩介绍说明-PPT课件

畢業後,徐志摩到北京求學。 民國四年(二十歲)回家與張幼儀結婚。 民國七年,拜梁啟超為師。在恩師的建議 下,他遠赴美國克拉克大學歷史系學習, 成績優異,畢業時還獲得一等榮譽獎。 接著,他以一年的時間獲得哥倫比亞大學 經濟學碩士學位。 自許:「我父親送我出洋留學,是要我將 來進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 一個中國的漢密頓。」 (Alexander Hamilton是美國偉大的政治家, 建國後第一任財政部長。)
↑1916 林徽音與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林長民 →1922~1925 前後林長民訪歐 回國後,住在北京景山後街雪池。 這是林徽音在雪池家中,當時正在和 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戀愛。 雪池是梁思成經常去看望林徽音的地方。
←1928年3月 梁思成與林徽音在加拿大渥太 華結婚。 婚禮在中國駐加拿大總領事館 中舉行。 這是他們的結婚照。 林徽音不願穿西方式的婚紗, 而穿了由她自己設計的帶有東 方色彩的結婚禮服。這張結婚 照片當時曾引起當地新聞界很 大興趣。
離婚後,張幼儀仍繼 續侍奉公婆,撫養他 們的孩子,兩人仍有 通信往來,始終維持 良好的友誼關係,甚 至在徐志摩不幸遇難 後,還出面處理後事。
幼儀穿著黑色綢衫 於上海拍下這張肖像(約一九三七年), 當時她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
生平簡介─浪漫愛情,戲劇結局
(二)第一才女─林徽音 林徽音的父親林長民曾任 民國司法總長,和徐志摩 是忘年之交。 林徽音與徐志摩相識時, 才十五歲,丰姿綽約、多 才多藝,印度詩人泰戈爾 甚至稱她為「中國第一才 女」。
婚後回上海生活,民國十六年任教上海光華大學, 並籌辦新月月刊,於十七年三月創刊;同時也兼 任大夏大學英語系教授。 民國十八年,兼任南京中央大學外文系教授,上 海南京兩地奔波。 民國十九年八月任光華大學英文系主任,應胡適 之邀去北大任教,其間去瀋陽探林徽音病。 民國二十年一月,主編詩刊、季刊在上海創刊。 二月辭去光華、大夏及南京中央等大學教職。 同年,十一月十九日上午八時持前北大同學贈送 的免費機票搭「濟南號」郵機,從南京飛往北京, 不幸在濟南附近黨家莊遇上大霧,飛機誤觸開山 失事,遇難身亡,英年三十六。
徐志摩生平、感情经历介绍 ppt课件

徐志摩介绍
PPT课件
1
生平背景
徐志摩, 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 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其父是当地 有名的富商徐申如。徐志摩是徐家 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 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 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 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 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中国著名新月 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 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创作丰 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 才”和“奇才”。
PPT课件
6
贤淑妻子——张幼仪
1920年冬,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此时,徐志摩正在向林徽因 展开疯狂追求。 后来,在张幼仪怀次子两个月后,徐志摩对此置之不理,反倒要 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把其一人撇在沙士顿。 1921年,张幼仪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她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 她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 去向,却不予理睬。直到1922年要办理离婚手续时,才找到柏林。 在徐志摩的逼迫下,张幼仪只好答应结束这段婚姻,徐志摩当时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 条新闻,徐志摩成为了现代文化界离婚第一人。
PPT课件
16
婚后,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过着纸醉 金迷的生活,最后又染上了毒瘾。父亲 也断绝了对徐志摩的所有经济资助。于 是,为了妻子奢侈的生活,他不得不同 时担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大学 的教授工作,还每天夜以继日的创作, 用来维持俩人的生活。诗人困苦不堪, 一度创作枯竭。
PPT课件
17
1931年,林徽因在北京举办个人学术演 讲会,徐志摩为了去捧场,在匆忙中坐 飞机赶往北京,飞机在济南市的上空失 事,诗人在这次意外事故中死亡,年仅 34岁。
PPT课件
1
生平背景
徐志摩, 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 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其父是当地 有名的富商徐申如。徐志摩是徐家 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 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 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 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 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中国著名新月 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 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创作丰 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 才”和“奇才”。
PPT课件
6
贤淑妻子——张幼仪
1920年冬,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此时,徐志摩正在向林徽因 展开疯狂追求。 后来,在张幼仪怀次子两个月后,徐志摩对此置之不理,反倒要 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把其一人撇在沙士顿。 1921年,张幼仪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她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 她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 去向,却不予理睬。直到1922年要办理离婚手续时,才找到柏林。 在徐志摩的逼迫下,张幼仪只好答应结束这段婚姻,徐志摩当时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 条新闻,徐志摩成为了现代文化界离婚第一人。
PPT课件
16
婚后,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过着纸醉 金迷的生活,最后又染上了毒瘾。父亲 也断绝了对徐志摩的所有经济资助。于 是,为了妻子奢侈的生活,他不得不同 时担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大学 的教授工作,还每天夜以继日的创作, 用来维持俩人的生活。诗人困苦不堪, 一度创作枯竭。
PPT课件
17
1931年,林徽因在北京举办个人学术演 讲会,徐志摩为了去捧场,在匆忙中坐 飞机赶往北京,飞机在济南市的上空失 事,诗人在这次意外事故中死亡,年仅 34岁。
徐志摩精美演示 ppt课件

例不足取法,
•
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 你这个人性情浮躁, 以至於学无所成,
做学问不成, 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
曼, 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
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 希望你们
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 不要以荒
PPT课件
15
相逢若只如初见
陆小曼(1903年-1965 年),近代女画家, 江苏武进人。1915年 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 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 文。
徐志摩与陆小曼
胡适说:“北京城里有
一道不可不看的风 景。”这就是陆小曼,
PPT课件
16
他与陆小曼
• 梁启超在为徐志摩及陆小曼证婚时所说的证婚词
•
梁启超: 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
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
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
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 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 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 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 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 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 的光亮。”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
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 纯情。
PPT课件
14
• 1931年11月上旬,陆小曼由于难以维持在上海的排场,连续打电报催 促徐志摩南返。11月11日,徐志摩搭乘张学良的专机飞抵南京,于13 日回到上海家中。不料,夫妇俩一见面就吵架。11月17日,徐志摩晚 上和几个朋友在家中聊天。陆小曼依然是很晚才回家,而且喝得醉眼 朦胧。朋友们先后走了,徐志摩窝了一肚子的火。第二天,徐志摩悉 心劝导陆小曼。据郁达夫回忆说:“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 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 掉在地上,玻璃碎了。”因此徐志摩彻底地绝望了。..而后一怒之下, 负气出走。18日,徐志摩乘早车到南京,住在何竞武家。徐志摩本来 打算乘张学良的福特式飞机回北京,临行前,张学良通知他因事改期。 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协和小礼堂向外宾作的关于中 国古代建筑的讲演,才于第二天,即1931年11月19日,迫不及待地 搭乘了一架中国航空公司京平线的济南号飞机,飞往北平。登机之前, 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信件,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 准备返沪。”但最终他还是走了。因大雾影响,飞机于中午12时半在 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机毁人亡,徐志摩手脚烧成焦炭,死状极 惨。机上连同徐志摩共三人,都刚届36岁,无一生还。----当时陆小 曼29岁。
徐志摩简介ppt课件

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琅琅上口,错落有 致,都是音乐美的体现。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4
一、关于徐志摩
• 徐志摩是20年代著名的 诗人,也是20世纪最重 要的诗人之一。在20年 代的文坛上,他以一种 飘逸灵动、潇洒优美的 风格,获得了巨大的声 誉和广泛的影响,甚至 成为青年男女的偶像。 但是,由于政治原因, 在建国以后的文学史上, 却没有他的名字。
1
徐志摩的家世背景
•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 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 垿,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徐申如 给另取的名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 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 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 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 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2
胡适之友,梁启超之徒。
•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 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 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 有南湖、诗哲等。
•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 •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
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 研究政治经济学。 •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 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25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林徽因
26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4
一、关于徐志摩
• 徐志摩是20年代著名的 诗人,也是20世纪最重 要的诗人之一。在20年 代的文坛上,他以一种 飘逸灵动、潇洒优美的 风格,获得了巨大的声 誉和广泛的影响,甚至 成为青年男女的偶像。 但是,由于政治原因, 在建国以后的文学史上, 却没有他的名字。
1
徐志摩的家世背景
•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 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 垿,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徐申如 给另取的名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 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 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 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 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2
胡适之友,梁启超之徒。
•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 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 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 有南湖、诗哲等。
•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 •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
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 研究政治经济学。 •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 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25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林徽因
26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徐志摩简介ppt

于是,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 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 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张幼仪
林徽因
陆小曼
其实他一生的风格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 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 陆小曼。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 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 名流。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两人虽然相知很深, 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 学家梁思成。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 的一个完美身影。
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因此开始转移,终落在社交名 媛陆小曼身上。陆小曼是有名的美人加才女,与徐志摩 相恋时已是有夫之妇。两人的恋情成为当时最轰动的社 会新闻之一。他们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终成眷属, 而婚礼上还遭到证婚人梁启超声色俱厉地训斥:“希望 勿再做一次过来人。”婚后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他 父亲始终不承认陆小曼这个儿媳,而陆小曼整日沉浸在 上海的社交场上使徐志摩痛惜她浪费才华,她挥金如土 的习性也使诗人入不敷出。在种种矛盾中,徐志摩形容 自己的创作陷入了“穷、窘、枯、干”的境地
1920年秋季,徐志摩到了英国。本来是准备去那里 拜剑桥大学的罗素为师。但他到了英国才知道罗素 已不在英国,而到中国讲学去了。而且,罗素反对 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剑桥大学除名。后来,徐志摩 经英国作家狄更生介绍,才得以进入剑桥大学读书。 此间,徐志摩认识了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林长民及其 女儿林徽因,他开始苦苦追求这位美貌年轻的才女。 为此,徐志摩解除了与前妻张幼仪的婚姻。但不幸 的是,后来的林徽因还是与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结 成了婚姻。
休学在家。
1920年9月,赴英国伦敦剑桥大学为 研究生。受英国十九世界浪漫主义诗 歌和西洋文学的影响,自1921年开始 新诗创作。1922年10月回国,和胡适、 陈西滢等人,组建早期的新月社,围 绕这一杂志形成“新月派” 。
张幼仪
林徽因
陆小曼
其实他一生的风格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 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 陆小曼。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 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 名流。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两人虽然相知很深, 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 学家梁思成。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 的一个完美身影。
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因此开始转移,终落在社交名 媛陆小曼身上。陆小曼是有名的美人加才女,与徐志摩 相恋时已是有夫之妇。两人的恋情成为当时最轰动的社 会新闻之一。他们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终成眷属, 而婚礼上还遭到证婚人梁启超声色俱厉地训斥:“希望 勿再做一次过来人。”婚后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他 父亲始终不承认陆小曼这个儿媳,而陆小曼整日沉浸在 上海的社交场上使徐志摩痛惜她浪费才华,她挥金如土 的习性也使诗人入不敷出。在种种矛盾中,徐志摩形容 自己的创作陷入了“穷、窘、枯、干”的境地
1920年秋季,徐志摩到了英国。本来是准备去那里 拜剑桥大学的罗素为师。但他到了英国才知道罗素 已不在英国,而到中国讲学去了。而且,罗素反对 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剑桥大学除名。后来,徐志摩 经英国作家狄更生介绍,才得以进入剑桥大学读书。 此间,徐志摩认识了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林长民及其 女儿林徽因,他开始苦苦追求这位美貌年轻的才女。 为此,徐志摩解除了与前妻张幼仪的婚姻。但不幸 的是,后来的林徽因还是与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结 成了婚姻。
休学在家。
1920年9月,赴英国伦敦剑桥大学为 研究生。受英国十九世界浪漫主义诗 歌和西洋文学的影响,自1921年开始 新诗创作。1922年10月回国,和胡适、 陈西滢等人,组建早期的新月社,围 绕这一杂志形成“新月派” 。
徐志摩。文学作品介绍。PPt

6
文学作品
◆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 诗歌集著有: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云游》 集》、《云游》共四集 ◆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散文集有: 落叶》 巴黎的鳞爪》 自剖》 共四集 ◆ 小说集:《轮盘》 小说集: 轮盘》 ◆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日记: 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志摩日记 ◆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 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 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 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 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 》《想 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 》《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 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 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 的名篇。 的名篇。
3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林徽因
4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你穿上 一件蓝布抱,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 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不可名 状的欢喜。朴素是真的高贵。你穿戴 齐整的时候当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 寻常的,人人都认得的,素服时的眉, 有我独到的领略。 “玩人丧德,玩物 丧志”,这话确有道理。 我恨的是庸凡,平常,琐细,俗;我 爱个性的表现。
文学作品
◆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 诗歌集著有: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云游》 集》、《云游》共四集 ◆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散文集有: 落叶》 巴黎的鳞爪》 自剖》 共四集 ◆ 小说集:《轮盘》 小说集: 轮盘》 ◆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日记: 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志摩日记 ◆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 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 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 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 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 》《想 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 》《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 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 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 的名篇。 的名篇。
3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林徽因
4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你穿上 一件蓝布抱,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 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不可名 状的欢喜。朴素是真的高贵。你穿戴 齐整的时候当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 寻常的,人人都认得的,素服时的眉, 有我独到的领略。 “玩人丧德,玩物 丧志”,这话确有道理。 我恨的是庸凡,平常,琐细,俗;我 爱个性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胡适
❖ 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 胡适
❖ 张幼仪: 万里快鹏飞,独撼翳云遂失路。 一朝惊鹤化,我怜弱息去招魂。
❖ 陆小曼: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
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是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文编就答君心。 ❖ 蔡元培: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 ,随遇自有乐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里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 ,不必视为畏途。
志摩的诗
❖ 诗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云游》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林徽因
林徽因、泰戈尔与 徐志摩
徐志摩和林长民在伦敦相识,一见如故,成了忘 年交。林徽因是林长民的长女,当时和父亲一起居住 。
1928年春,林徽因同梁思成结婚。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 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 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 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 是那样的人。”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 散文家,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等。
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并于同年与张幼仪成婚。 1918年赴美学留学。 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爱 恋林徽因,并于1922年与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 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金霖
徐志摩与 陆小曼
陆小曼
❖ 认识徐志摩后,与丈夫离婚。
❖ 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
❖ 《爱眉小札》,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诞辰 40周年而出版的。
志摩的死
❖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礼堂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 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往北京。登机之前 ,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短信,信上说:“徐州有大 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但最终他还是走 了。因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 ,徐志摩身亡。
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
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 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志摩之情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
徐志摩与张幼仪
1900年出生江苏宝山,比志摩小4岁。1912年7月,入江 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三年后,尚未结业的张幼仪就被接 回家与徐志摩成亲了。1918年生长子。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恋情 传出后,张幼仪于1920年到英国陪徐志摩。1922年生次子。 徐志摩提出离婚,遂与徐志摩在柏林签字离婚。
徐志摩对他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
晚年张幼仪,有人问她爱不爱徐志摩,她答道:“你晓得 ,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 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 ,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 ’。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 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