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五岩屑砂岩薄片鉴定

合集下载

学会砂岩薄片鉴定技术并不难(五)

学会砂岩薄片鉴定技术并不难(五)

学会砂岩薄片鉴定技术并不难(五)锥光镜下的观察矿物晶体的轴性(一轴晶还是二轴晶)、光性符号(正光性还是负光性)、光轴角(二轴晶2V)、晶体切面方位,是其重要的光学性质,这些在单偏光和正交偏光下都无法鉴定,只有依靠锥光镜来测定。

在下偏光镜之上、载物台之下,加上一个聚光镜,使透出下偏光镜的平行偏光变成锥形偏光,换上高倍物镜(最好是60倍以上目镜),推入勃氏镜或去掉目镜(去掉目镜干涉图更清楚,但不能照相),上偏光镜继续保留,这样构成一个完整的锥光系统。

射入矿片的锥光束,除中央一条光波垂直入射外,其余光波都是倾斜射入,而且越往外倾斜角度越大,不同方向的入射光同时通过矿片,到达上偏光镜后发生的消光和干涉应不相同,在镜下呈现特殊的干涉图,根据这种干涉图可以测出矿物的一些有用的光学性质。

1、一轴晶矿物的干涉图一轴晶矿物的任何切面都会产生某一种干涉图,可以分为垂直光轴、斜交光轴、平行光轴三种类型。

其中以垂直或接近垂直光轴的切面的干涉图易于观察。

垂直光轴的切面,在正交偏光下无论怎么旋转物台都呈黑色或接近黑色,在锥光镜下,其干涉图由一个黑十字与同心圆干涉色色圈组成,黑十字的臂与上下偏光振动方向平行,插入试板,根据四个扇面(象限)中干涉色的升降变化,就能确定Ne(Ne')与No 的相对大小,从而确定矿物的光性符号。

1 这是一张一轴晶垂直光轴切面中光率体椭圆切面半径的分布及光性正负的测定示意图,(A)表示正光性矿物的椭圆切面长半径呈放射状分布;(B)表示负光性矿物的椭圆切面短半径呈放射状分布;(C)表示从二、四象限插入试板时,二、四象限干涉色降低,而一、三象限干涉色升高,为正光性(注意:试板的伸长方向总是与试板内光率体的短轴半径平行的);(D)从二、四象限插入试板时,二、四象限干涉色升高,而一、三象限干涉色降低,为负光性(自赵敬松等《矿物岩石薄片研究基础》)也就是说,当被测试矿物内部椭圆切面的长半径与试板内光率体的短半径相叠置时,矿物的干涉色就会降低;而当被测试矿物内部椭圆的短半径与试板内光率体的短半径相叠置时,矿物的干涉色便会升高。

实习报告岩石的鉴定

实习报告岩石的鉴定

一、前言岩石是地球的基本构成物质之一,也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岩石的鉴定,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成矿规律等地质现象。

本次实习报告以岩石鉴定为主题,通过对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总结岩石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习目的1. 掌握岩石的基本类型和特征;2. 熟悉岩石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高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岩石标本观察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多种岩石标本,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通过对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等方面的观察,了解各类岩石的特征。

2. 岩石物理性质实验岩石的物理性质是鉴定岩石的重要依据。

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1)岩石密度实验:通过测量岩石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岩石的密度,进而判断岩石的类型。

(2)岩石硬度实验:利用莫氏硬度计测定岩石的硬度,了解岩石的矿物成分。

(3)岩石断口实验:观察岩石断口的形状,判断岩石的成因。

3. 岩石化学成分分析岩石的化学成分是鉴定岩石的关键。

我们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岩石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获取岩石的主要元素含量。

4. 岩石成因分析通过对岩石的观察、实验和分析,结合地质学知识,对岩石的成因进行推断。

四、实习成果1. 掌握了岩石的基本类型和特征,能够识别常见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 熟悉了岩石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实验、分析和推断。

3. 提高了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地质工作打下了基础。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五、实习体会1. 岩石鉴定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基础知识。

2. 观察是鉴定岩石的基础,只有对岩石进行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其特征。

3. 实验是鉴定岩石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获取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4. 分析是鉴定岩石的关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岩石的成因。

5. 团队合作是实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实习任务。

学会砂岩薄片鉴定技术并不难(一)

学会砂岩薄片鉴定技术并不难(一)

学会砂岩薄片鉴定技术并不难(一)在野外条件下研究岩石,只能凭借手中的放大镜简单确定岩石的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

岩石的很多特点都因为组成岩石的组分太小,不能精确鉴定,而从研究者手中滑过或被遗漏。

岩石的薄片研究弥补了这一缺憾!在岩石薄片中可对岩石进行全面的研究,如岩石的物质成分、生物遗体、结构、构造、矿物的次生变化,等等。

并且,薄片除了能够确定岩石现有的成分和组构特点外,还能查明岩石逐步形成的历史。

薄片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能预先决定进一步详细研究整个岩石或岩石中某些部分的物质成分所应采取的方法。

碎屑岩的薄片所提供的资料最丰富。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详尽地研究岩石内部一切主要的矿物组分,空间类型,同时也能解决一系列的成因问题。

如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能够判断供给区的特性;碎屑物质成分中,稳定组分或不稳定组分的存在,它们的风化程度,都能提供有关沉积物堆积时环境的概念,如风化性质,侵蚀和堆积速度,碎屑物质在沉积带中停留的久暂,等等。

所以,很多搞沉积的人非常想能够亲自掌握砂岩的薄片鉴定技术。

当然,也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岩石薄片研究技术很难,或苦于会遇到很多困难无处请教,有畏难心理。

其实,对于一个具备一定地学基础的人,一个有着沉积学、岩石学基础的人,一个渴望能够自己学会在显微镜下观察砂岩微观特征的人,一个能在显微镜前安静坐下来的人,是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掌握砂岩薄片鉴定基本技能的。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些砂岩薄片鉴定资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砂岩薄片鉴定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四项主要内容:1、砂岩的组分及含量;2、砂岩的结构特征;3、砂岩的空间类型及可见孔面孔率;4、岩性描述及砂岩的定名。

这是一张空白的砂岩薄片鉴定原始记录其次,让我们来逐一解剖这张砂岩薄片鉴定表中所涉及的内容。

学习砂岩薄片鉴定,让我们先从这张鉴定表开始。

1、砂岩的组分:(1)碎屑组分(骨架颗粒),通常包括:石英类(石英、燧石)、长石类、岩石碎屑及其他陆源组分。

其他陆源组分包括云母、绿泥石、重矿物(含量小于1%时不作统计)。

岩屑砂岩鉴定报告

岩屑砂岩鉴定报告

岩屑砂岩鉴定报告1. 引言岩屑砂岩是一种由岩屑粒子组成的沉积岩石。

通过对岩屑砂岩的鉴定,可以了解其成因和特征,从而对地质环境进行推测和解读。

本报告将介绍岩屑砂岩的鉴定步骤和主要特征。

2. 鉴定步骤2.1 取样从岩屑砂岩的露头或岩芯中取得代表样品。

在取样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2.2 宏观观察使用肉眼对岩屑砂岩样品进行宏观观察。

注意观察样品的颜色、构造、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等特征。

2.3 细观观察将样品制成薄片,并使用显微镜进行细观观察。

观察样品中的矿物组合、岩屑粒子的成分以及结晶度等特征。

2.4 矿物鉴定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的形态、颜色、折射率等特征,结合矿物鉴定手册或数据库,确定岩屑砂岩中的主要矿物类型。

2.5 成因分析根据岩屑砂岩的特征和矿物组合,结合地质背景,进行成因分析。

常见的岩屑砂岩成因包括破碎岩屑砂岩、风成岩屑砂岩、水成岩屑砂岩等。

3. 主要特征岩屑砂岩具有以下主要特征:3.1 颗粒组成岩屑砂岩的颗粒主要由岩屑粒子组成,岩屑粒子的大小和形状多样。

3.2 颗粒排序岩屑砂岩中的颗粒排序可以反映其沉积环境,一般分为均一排序和不均一排序两种。

3.3 粘结物岩屑砂岩中的粘结物可以是碳酸盐、黏土矿物等,粘结物的类型和含量也可以提供岩石的成因信息。

3.4 孔隙度岩屑砂岩的孔隙度会影响其物理性质和储层特征,孔隙度的大小和分布可以通过孔隙度测定仪器进行测试和分析。

3.5 断层与节理岩屑砂岩中的断层和节理可以影响岩石的稳定性和工程性质,需要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4. 结论通过岩屑砂岩的鉴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岩屑砂岩的成分主要由岩屑粒子组成,颗粒排序不均一,粘结物为碳酸盐。

•根据矿物组合和成因分析,岩屑砂岩可能是由水成岩屑砂岩形成的。

•岩屑砂岩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断层节理特征。

5. 参考文献[1] 丁晓, 岩石学.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2. [2] 邓小新, 王昌龙. 地质样品取样与制样技术.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薄片鉴定实习

薄片鉴定实习

照片7 照片7 闪长玢岩 示斜长石斑晶具环带构造 L=4.4mm,正交偏光, L=4.4mm,正交偏光,D047
照片8 照片8 安山岩 斑状结构, 斑状结构,斑晶斜长石具麻点结构和聚片双晶 L=4.4mm,正交偏光, L=4.4mm,正交英(六方晶系),α-石英(三方晶系)。No=1.544,Ne=1.553, Ne-No=0.009(照片11、12)。 ♥ 观察内容:无色透明、正突起低、切面形态、最高干涉色(一级黄白色)。 寻找全消光切面,观察光轴干涉图形,并测光性。在看干涉图时,注意有无光性 异常现象。
照片5 照片5 黑云母安山岩 照片示黑云母斑晶呈红褐色, 照片示黑云母斑晶呈红褐色,具完全解理 L=4.4mm,单偏光, L=4.4mm,单偏光,D050
照片6 流纹— 照片6 流纹—英安岩 照片示黑云母的暗化褪色现象 L=4.4mm,单偏光,D051L=4.4mm,单偏光,D051-1 6
五、钾长石
提示:单斜晶系,Ng-Np=0.005~0.007(照片9、10)。 观察内容:负突起(看贝克线),看表面分解物的颜色是否为黄褐或褐红色, 干涉色,双晶种类。找全消光或近于全黑的切面观察二轴晶光轴干涉图,并测其 光性符号。
照片9 照片9 花岗岩 照片示微斜长石所具有的格子双晶 L=4.4mm,正交偏光, L=4.4mm,正交偏光,D045
照片3 照片3 橄榄岩 其中斜方辉石近八边形的 横切面上可见两组近于正 交的解理缝, 交的解理缝,褐黄色者为 金云母。L=2.2mm,单偏光, 金云母。L=2.2mm,单偏光, D053D053-1
4
三、普通角闪石
提示:单斜晶系,Ng-Np=0.019~0.026,C∧Ng=+12~+25°,(-) 2∨=52~85°。 观察内容:颜色及多色性、吸收性,找出垂直c轴的菱形切面,测二组 解理相交角(见照片4);最高干涉色,斜消光切面上测C∧Ng(消光角) 及延长符号。

砂岩荧光薄片鉴定

砂岩荧光薄片鉴定

砂岩荧光薄片鉴定标题:砂岩荧光薄片鉴定的科学方法与应用在地质研究中,砂岩是一种重要的岩石类型,它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

而荧光薄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鉴定手段,可以揭示砂岩内部的微观结构和成分信息,为地质学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本文将详细介绍砂岩荧光薄片鉴定的方法和应用。

一、砂岩荧光薄片鉴定的原理荧光薄片技术是利用某些矿物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特定颜色的荧光效应,从而识别和分析岩石中的矿物组成。

砂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这些矿物在紫外线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荧光反应,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荧光现象来判断砂岩的矿物组成。

二、砂岩荧光薄片鉴定的步骤1.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采集砂岩样品,并将其研磨成厚度约为30微米的薄片,然后将薄片贴在载玻片上。

2. 荧光激发:使用专门的荧光显微镜,通过短波紫外线(约254纳米)或长波紫外线(约365纳米)激发薄片中的矿物。

3. 荧光观察:在激发后的薄片中,不同矿物会产生不同颜色的荧光,通过观察和记录这些荧光颜色,可以确定矿物的种类。

三、砂岩荧光薄片鉴定的应用1. 地质年代学:砂岩中的某些矿物具有放射性,通过测量其放射性衰变产物,可以推算出砂岩的形成年代。

而荧光薄片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定位这些放射性矿物,从而提高测年精度。

2. 矿产资源勘探:砂岩中常常含有各种矿产资源,如金、铀、石油等。

通过对砂岩进行荧光薄片鉴定,我们可以了解其中的矿物组成和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重要线索。

3. 环境科学研究:砂岩是地下水的重要储藏介质,其内部的矿物组成和结构对地下水的运动和化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通过荧光薄片技术,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砂岩的微观结构和矿物组成,从而更好地理解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化学过程。

四、结语砂岩荧光薄片鉴定是一种强大的地质研究工具,它可以为我们提供砂岩的详细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砂岩荧光薄片鉴定,以更深入地探索砂岩的秘密,推动地质科学的发展。

岩石薄片鉴定方法地质学岩石鉴定方法

岩石薄片鉴定方法地质学岩石鉴定方法

岩石薄片鉴定方法地质学岩石鉴定方法地质学岩石鉴定方法:一、鉴定内容和方法: 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煌斑岩、细晶岩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

1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全晶质显晶质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

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隐晶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半晶质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玻璃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

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

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

首先要描述主2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

实习五岩屑砂岩薄片鉴定

实习五岩屑砂岩薄片鉴定

中性喷出岩岩屑(安山岩):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基质伟玻璃质,因含铁质被染成红褐色 甚至不透明,其中分布有透明状长石微晶。有时可见板状斜 长石斑晶。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玻基交织结构,长条形或 针状斜长石微晶呈平行或半平行排列,长石双晶隐约可见。 当有斜长石斑晶时,其钠氏双晶常清晰可见。
碱性喷出岩岩屑(粗面岩):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色较浅,基质有大量板条状长石微晶及 部分玻璃质组成,偶见斑晶。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据粗面结构,长石微晶呈流纹状定向 排列,可见黑云母、绿色角闪石等暗色矿物,但常被绿泥石、 方解石交代。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与安山岩相似,区别在于粗面岩中的长 石以正长石为主,高岭石化明显。基质为典型的粗面结构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由透明的玻璃质组成,表面因铁质风化 或其它杂质浸染,而具有云雾状灰色或红褐色土状物。有时 可见流纹状构造及长石、石英斑晶。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常具明显的霏细结构和放射状球粒结 构。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据霏细结构的岩屑,易与固化的长石相 混,但后者常保留有长石的假象,并常见绢云母化。
实习五 岩屑砂岩薄片鉴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岩屑砂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及命名原则。 2.初步学会分析岩屑砂岩的成因。
二、主要内容 1 物质成分及含量:颗粒、填隙物(胶结物、杂基) 2 结构: 1)颗粒的结构 2)胶结物的结构 3)杂基结构 4)孔隙结构 5)胶结类型 、支撑类型 、颗粒接触关系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当无斑晶时,注意观察暗色基质中的长 石微晶,以便于与磁铁矿区别开。
岩石定名
1、石英砂岩(石英杂砂岩) 2、长石石英砂岩(杂砂岩) 3、 岩屑质石英砂岩(杂砂岩) 4、长石岩屑石· 英砂岩(杂砂岩) 5、长石砂岩(杂砂岩) 6、岩屑长石砂岩(杂砂岩) 7、长石岩屑砂岩(杂砂岩) 8、岩屑砂岩(杂砂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五 岩屑砂岩薄片鉴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岩屑砂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及命名原则。 2.初步学会分析岩屑砂岩的成因。
二、主要内容 1 物质成分及含量:颗粒、填隙物(胶结物、杂基) 2 结构: 1)颗粒的结构 2)胶结物的结构 3)杂基结构 4)孔隙结构 5)胶结类型 、支撑类型 、颗粒接触关系
较光洁,碎屑轮廓较圆滑。
细粒石英岩岩屑: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无色透明,表明较光洁。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具有细粒结构,晶粒较粗,轮廓常为 不规则几何多变形,彼此呈现镶嵌状接触,晶粒大小均匀。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与燧石的区别在于石英晶粒的轮廓清晰, 多变形边缘平直。与变质石英岩的区别在于晶粒均匀,具有 平直的边缘。
千枚岩、片岩岩屑: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褐色、灰色,可呈土状,有时有明显的 突起。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片理明显,石英、鳞片状绢云母、白 云母、绿泥石等呈定向排布,转动载物台时见定向片状矿物 近于同时消光。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千枚岩与泥岩、页岩相似,在正交偏光 镜下利用片状矿物定向排列的特征可将它们区别开。
碱性喷出岩岩屑(粗面岩):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色较浅,基质有大量板条状长石微晶及 部分玻璃质组成,偶见斑晶。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据粗面结构,长石微晶呈流纹状定向 排列,可见黑云母、绿色角闪石等暗色矿物,但常被绿泥石、 方解石交代。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与安山岩相似,区别在于粗面岩中的长 石以正长石为主,高岭石化明显。基质为典型的粗面结构
中性喷出岩岩屑(安பைடு நூலகம்岩):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基质伟玻璃质,因含铁质被染成红褐色 甚至不透明,其中分布有透明状长石微晶。有时可见板状斜 长石斑晶。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玻基交织结构,长条形或 针状斜长石微晶呈平行或半平行排列,长石双晶隐约可见。 当有斜长石斑晶时,其钠氏双晶常清晰可见。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当无斑晶时,注意观察暗色基质中的长 石微晶,以便于与磁铁矿区别开。
凝灰岩岩屑: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岩屑透明,但表面常有红褐色云雾状物 质。常见表面光洁的棱角状晶屑及角状、弯弓状玻屑。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晶屑多为长石,流纹质凝灰岩可见石 英晶屑。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易与酸性喷出岩岩屑混淆,但在结构、 构造方面不同,凝灰岩具有凝灰结构,流纹岩具有流纹构造。
酸性喷出岩岩屑:
外型极不规则,呈镶嵌状接触。石英呈波状或带状消光。
泥岩、页岩岩屑: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表面污浊,呈土褐色,常有黑色碳质混 入物。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由鳞片状绢云母及粘土矿物组成,干 涉色低。页岩具有微细层理构造。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泥岩岩屑常与彻底高岭石化的长石相混 淆,但后者具有一级灰干涉色的背景。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由透明的玻璃质组成,表面因铁质风化 或其它杂质浸染,而具有云雾状灰色或红褐色土状物。有时 可见流纹状构造及长石、石英斑晶。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常具明显的霏细结构和放射状球粒结 构。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据霏细结构的岩屑,易与固化的长石相 混,但后者常保留有长石的假象,并常见绢云母化。
3 沉积后作用 1)物理成岩作用:压实作用 2)化学成岩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及溶蚀、重结晶作用 3)物理化学成岩作用:压溶作用
4 综合命名 5 成因分析 三 、作业
鉴定报告一份(包含素描图) 四、实验重点、难点
1 岩屑种类的识别 (?)
碎屑岩结构组分
➢ 碎屑颗粒
石英 长石 岩屑 云母
➢ 填隙物
硅质 钙质 铁质 粘土质 杂基
➢岩屑
岩浆岩:喷出岩、侵入岩; 沉积岩:燧石、砂岩、泥岩等; 变质岩:石英岩、千枚岩、片岩及片麻岩
等。
燧石岩岩屑: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无色透明,表明较光洁。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隐晶质石英,具有小米粒状结构或放
射球粒状结构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与霏细结构的酸性喷出岩相似,但燧石
石英砂岩: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无色,碎屑结构,有颗粒与胶结物之分。 岩屑边缘常具有氧化薄膜,胶结物为硅质、泥质或钙质,硅 质胶结者有次生加大现象。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次生加大胶结的石英砂岩,加大部分 与原晶粒光性方位一致。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具有典型的碎屑结构
➢石英砂岩
脉石英岩屑: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无色透明。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花岗变晶结构,岩屑中各石英颗粒的
石英:%,光性特征 长石:% ... 燧石岩岩屑:% … …… 2)杂基:有无,%,如何分布? 3)胶结物:钙质/铁质/硅质,%… 3.结构特征: 1)碎屑颗粒的大小,分选,磨圆… 2)胶结物的结构,颗粒支撑类型,接触关系… 4.沉积后作用 压实、压溶、交代、胶结、重结晶、溶解溶蚀 5.定名 6.成因分析 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成岩环境、形成的构造环境、古气候等 7.素描图
岩石定名
1、石英砂岩(石英杂砂岩) 2、长石石英砂岩(杂砂岩) 3、 岩屑质石英砂岩(杂砂岩) 4、长石岩屑石· 英砂岩(杂砂岩) 5、长石砂岩(杂砂岩) 6、岩屑长石砂岩(杂砂岩) 7、长石岩屑砂岩(杂砂岩) 8、岩屑砂岩(杂砂岩)
杂砂岩: 基质含量>15%的砂岩称杂砂岩。
鉴定报告格式
1.薄片号: 2.成分及含量: 1)碎屑颗粒:%?
十字石石榴子石云母石英片岩
花岗岩岩屑:
单偏光镜下的特征:外型不规则。以长石、石英为主,可含 黑云母、角闪石等暗色矿物。颗粒近等轴状,紧密接触。长 石常风化成土状。
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典型的花岗结构,钾长石和斜长石常 见明显的双晶。
与其它岩屑的区别:花岗岩岩屑中的矿物颗粒较粗,易被认 作是单个矿物颗粒。它与矿物碎屑不同之处是颗粒边缘极不 规则(无磨圆痕迹),且晶粒间接触紧密,无胶结物包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