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鉴定报告

合集下载

矿物薄片鉴定报告

矿物薄片鉴定报告

矿物薄片鉴定报告
矿物薄片鉴定报告
本次鉴定的矿物薄片来自于一块未知矿石样品。

经过显微镜观察和化
学反应测试,得出以下结论:
1. 样品为石英石
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呈现出典型的石英石的形态特征,包括六方晶
系的六角柱状晶体、平行排列的双折射和强烈的偏光反射。

此外,经
过酸碱反应测试,样品对酸和碱均无反应,进一步证实了其为石英石。

2.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云母
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中还出现了少量的云母。

云母呈现出片状晶体,具有典型的双折射和偏光反射特征。

经过化学反应测试,云母对酸有
反应,进一步证实了其为云母。

3.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钠长石
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中还出现了少量的钠长石。

钠长石呈现出典型
的三方晶系的六角柱状晶体,具有双折射和偏光反射特征。

经过化学反应测试,钠长石对酸有反应,进一步证实了其为钠长石。

综上所述,本次鉴定的矿物薄片样品为石英石,同时含有少量的云母和钠长石。

这些矿物在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沉积岩薄片鉴定报告

沉积岩薄片鉴定报告

沉积岩薄片鉴定报告一、样品信息:样品名称:沉积岩样品编号:XXX-XXX采样地点:XXX采样时间:XXXX年X月X日二、鉴定目的:本次鉴定旨在通过对沉积岩薄片的观察、测量和分析,明确该沉积岩的岩石成分、岩石结构、岩石组织等性质,并据此判断其岩石类型、分析沉积环境等地质信息。

三、鉴定方法及仪器:鉴定方法:野外采样、薄片制备、显微镜观测、测量和分析鉴定仪器:显微镜、摄影设备、标本夹等四、鉴定结果:1.泥岩:该沉积岩薄片呈黄灰色,呈均质细粒质,颗粒间无孔隙。

显微镜下可见粒度细小的石英砂粒,呈无光泽。

岩石结构为层状结构,各层之间接触良好。

岩石组织为均质细粒质,微结构中包含的颗粒间无孔隙或孔隙极小。

根据显微镜下的观察,泥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

2.砂岩:该沉积岩薄片呈灰黄色,呈均质颗粒状,颗粒间有少量孔隙。

显微镜下可见不同颜色的石英砂粒,部分砂粒呈圆形或半圆形,有少量角砾石粒。

岩石结构为层状结构,各层之间接触良好。

岩石组织为均质颗粒状,微结构中包含的颗粒间有少量孔隙。

根据显微镜下的观察,砂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和长石。

3.石灰岩:该沉积岩薄片呈灰白色,呈均质细粒质,颗粒间无孔隙。

显微镜下可见颗粒细小、均匀分布的方解石晶体,呈无光泽。

岩石结构为均质细粒质,各颗粒之间接触良好。

岩石组织中无孔隙。

根据显微镜下的观察,石灰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方解石。

五、鉴定结论:根据对样品的观察、测量和分析,鉴定结果如下:1.泥岩:该沉积岩属于泥岩,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

2.砂岩:该沉积岩属于砂岩,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和长石。

3.石灰岩:该沉积岩属于石灰岩,主要矿物组成为方解石。

六、鉴定分析:1.根据鉴定结果,可以判断该地区存在泥岩、砂岩和石灰岩三种沉积岩类型。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可能具有不同的形成环境和地质背景,有助于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

2.泥岩与砂岩可能存在着侵蚀过程,通过砂岩中的角砾石粒可以推测该地区可能存在着山地侵蚀作用。

薄片鉴定

薄片鉴定
序号
0013
薄片号
P01-4B
标本号
野外定名
产地
**
矿物成分含量
方解石70%±白云石25%±其它碳质物光点5%±
结构构造
细-粉晶结构
简要描述
岩石主要为粒度在0.1-0.05mm之间的方解石呈晶粒结构组成,粒度在0.1-0.03mm之间的白云石星散分布。碳质光点星散分布。
命名
细-粉晶灰岩
序号
0014
薄片号
命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细-粉晶灰岩
序号
0017
薄片号
P01-6B
标本号
214
野外定名
产地
**
矿物成分含量
方解石98%±其它碳质物光点1%±褐铁矿0.5%±
结构构造
细晶结构
简要描述
岩石主要为粒度在0.05-0.01mm之间的方解石呈晶粒结构组成。碳质光点星散分布。褐铁矿沿裂隙分布。
命名
细-粉晶灰岩
序号
0018
薄片号
D225
结构构造
辉绿结构
简要描述
岩石主要板长在1-0.5mm的钠更长石无规则分布,搭成格架,期间隙充填蚀变的暗色矿物,有绿泥石等矿物,呈残余灰绿结构组成。暗色矿物推测主要为辉石。
命名
弱蚀变辉绿岩
序号
009
薄片号
P02
标本号
P02
野外定名
石英砂岩
产地
**
矿物成分含量
石英95%±白云母4%其他1%
结构构造
辉绿结构
命名
变质含钙石英粉砂岩
序号
028
薄片号
D024
标本号
D024
野外定名

薄片鉴定报告

薄片鉴定报告

鉴定对象为薄片状,呈不规则
形状,长约10厘米,宽约8厘 米。
薄片表面呈灰白色,质地坚 硬,有一定的光泽。
薄片上有人工刻划的痕迹,线
条简单,可能是一种符号或文 字。
鉴定对象的保存状态
鉴定对象保存状况良好,没有明显的破损或变形。
薄片表面有一些污渍和尘土,但可以通过清洗去除。
由于保存环境不佳,鉴定对象存在一定的氧化风 险,需妥善保存。
PART 02
鉴定过程
REPORTING
鉴定方法
肉眼观察
通过观察切片薄片的外观、颜 色、纹理等特征,初步判断其
所属物种或组织类型。
显微镜观察
借助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切片薄 片的细胞结构、组织排列等微 观特征,进行更为准确的鉴定。
特殊染色
对切片薄片进行特殊染色处理, 以突出某些特征,便于观察和 鉴别。
研究利用
02
03
展示教育
对于具有科研价值的薄片,建议 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在地质学、 矿物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可以将薄片用于地质学、矿物学 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和展示,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科学知识。
PART 05
参考文献
REPORTING
引用文献
文献1
该文献提供了关于薄片鉴定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的详细介绍,为报 告提供了理论基础。
薄片鉴定报告
REPORTING
• 鉴定对象描述 • 鉴定过程 • 鉴定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目录
PART 01
鉴定对象描述
REPORTING
鉴定对象的来源
鉴定对象来自某地,具体位置不详。
1
鉴定对象可能来源于考古发掘或民间收藏。
2
3
由于来源不详,鉴定对象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尚不

安山岩薄片鉴定实习报告

安山岩薄片鉴定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本次实习为岩石薄片鉴定实习,主要针对安山岩类岩石进行观察与描述。

安山岩是一种常见的火山岩石,具有中性岩的特征,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

通过本次实习,旨在掌握安山岩的基本特征、分类命名原则及其主要类型,了解安山岩与其他岩石的区别,提高对安山岩的识别和鉴定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方法1.观察安山岩薄片的颜色、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2.对比分析安山岩与其他岩石的差异,掌握安山岩的主要区别。

3.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安山岩的分类命名。

4.总结安山岩的特点,提高对安山岩的认识和鉴定能力。

三、实习结果与分析1.观察结果安山岩薄片呈灰紫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成分主要为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其中中性斜长石含量较高,约占60%左右,角闪石含量约占30%。

此外,还可见少量辉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

斜长石以中长石为主,其次为更长石和拉长石,环带发育。

角闪石常为绿色普通角闪石,在喷出岩中常具暗化现象。

辉石为透辉石或普通辉石。

石英和碱性长石多为他形充填状。

2.分析与讨论安山岩与其他岩石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

与闪长岩相比,安山岩中的斜长石含量较高,角闪石含量相近,且暗色矿物较少。

与 rhyolite 相比,安山岩的矿物成分相似,但安山岩的斑状结构更为明显,且颜色呈灰紫色。

与gabbro 相比,安山岩的矿物成分相似,但安山岩的斜长石含量较高,结构构造更为多样。

3.分类命名根据安山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可将其归类为安山岩。

安山岩是一种中性火山岩石,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具有斑状结构和块状构造。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安山岩的基本特征、分类命名原则及其主要类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了安山岩与其他岩石的区别,提高了对安山岩的识别和鉴定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提高了观察和描述岩石的能力。

石英砂岩薄片鉴定

石英砂岩薄片鉴定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溶蚀型次生孔隙旳辨认标志示意图(据吕正谋,1983) 1.石英;2.长石;3.砂屑;4.碳酸盐胶结物;5.碳酸盐基质;6.孔隙
沉积后作用
2.化学成岩作用
4)重结晶作用
• 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砂岩中旳多种组分都能够经过溶解、 局部溶解和固体扩散等方式,使物质质点发生重新组合, 由非晶质变成结晶质,或由小颗粒集合成粗大旳晶粒,这 就是重结晶作用。重结晶现象多发生于粘土矿物以及早期 充填粒间旳方解石等填隙物中。
• 如高岭石,随埋深旳增长、温度和压力旳升高,可重结晶 成鳞片状或蠕虫状晶形粗大旳高岭石;碳酸盐矿物则经过 重结晶作用由微晶形成细粒、粗粒甚至成连生胶结物;以 及玉髓重结晶成是石英等属于重结晶现象,在转变过程中 仅发生了晶体大小旳变化。
沉积后作用
3 物理化学成岩作用
物理化学成岩作用主要是压溶作用,因为上覆地层压力或构造应力超出孔隙水 所能承受旳静水压力时,会引起颗粒接触点上晶格变形而发生溶解,这种局部 旳溶解即为压溶作用。最常见旳是石英旳压溶次生加大作用 。压溶作用最明显 旳标志是颗粒呈凹凸、缝合接触
• 4.从化学胶结物旳成分、结构、胶结类型、 自生矿物、颗粒接触关系等分析岩石旳成岩 环境及成岩历史。
石英砂岩镜下鉴定报告
• 1 薄片号:S1-001 • 2 成分及含量 • 1)颗粒: • 石英:约占70%,无色透明,粒状,无解理,
表面光滑。干涉色一级灰白, 最高时可达一级 淡黄,平行消光,波状消光。含有包裹体。
石英压溶成缝合接触 陕甘宁盆地,侏罗系,延9砂岩,正交偏光×120
成因分析
• 1.从碎屑颗粒成分分析陆源区母岩旳性质 及大地构造状况。
• 2.从成提成熟度分析风化作用旳强弱和搬 运距离旳远近。

斜长角闪岩薄片鉴定报告

斜长角闪岩薄片鉴定报告

斜长角闪岩薄片鉴定报告一、实习目的1)掌握岩浆岩各种岩石特征。

2)掌握各岩石类型的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特征。

3)学会岩浆岩岩石的鉴定步骤。

二、实习内容及方式1.常见的岩浆岩岩石类型超基性岩类、基性岩类、中性岩类、酸性岩类、偏碱性岩类以及火山碎屑岩类等各类岩石的手标本及对应薄片。

2.实验方式课堂综合型实验。

三、使用仪器设备偏光显微镜、放大镜、小刀、三角板。

四、鉴定步骤(一)手标本(野外露头)观察。

手标本的鉴定主要是观察岩石的宏观特征,通常可以分四步完成,即颜色、组构、矿物成分和命名。

不同的岩石,其特征不同。

第一步,观察颜色,见表11-1。

表11-1 岩浆岩的颜色第二步,观察组构,见表11-2。

表11-2 岩浆岩的组构第三步,观察矿物成分,见表11-3。

表11-3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第四步,岩石定名,见表11-4。

表11-4 岩浆岩岩石定名手标本鉴定岩石时,岩石的具体特征如下。

1.岩石的颜色。

岩浆岩岩石的颜色或色率是鉴定岩石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人们对岩石的第一感观。

如侵入岩主要采用色率描述,一般来讲,橄榄岩的平均色率为90,辉长岩平均色率为50~90,闪长岩平均色率为15~50,花岗岩色率小于15。

暗色矿物含量越高则颜色越深。

喷出岩主要采用颜色描述,如基性、超基性岩呈灰黑色,中性岩呈褐灰色、灰色、紫色,酸性岩呈灰白色、紫红色,玻璃质岩石呈黑色。

根据颜色和色率可以初步判断岩石的类型,即:超基性岩类、基性岩类、中性岩类和酸性岩类。

2.岩石的组构。

岩石的组构特征是鉴定岩石类型的另一个重要依据,也是观察岩石时最易鉴别的特征。

全晶质岩石形成于侵入岩;半晶质岩石形成于浅成岩和喷出岩;隐晶质和玻璃质岩石形成于喷出岩。

中粗粒结构的岩石形成于深成侵入岩;细粒结构的岩石形成于浅成侵入岩。

似斑状结构的岩石形成于深成侵入岩;斑状结构,基质为细粒结构的岩石形成于浅成侵入岩,基质为隐晶质、玻璃质结构的岩石形成于喷出岩。

块状构造、带状构造、斑杂构造等为侵入岩的构造特征,而气孔、杏仁和流纹构造为喷出岩的构造特征。

薄片鉴定3

薄片鉴定3

送样编号:P1-123野外名称:肉红色微细粒斑状碱性长石正长岩检测编号:5-6镜下观察:碎裂结构。

岩石主要由粒径为2-3.5mm大小的构造角砾和部分粒径为0.5-1mm大小的火山岩屑及硅质胶结物等组成,火山角砾和岩屑主要为安山质成分,即由部分长石斑晶和微晶斜长石、玻璃质、铁泥质、金属矿物等基质组成,均呈现圆状及不规则状,胶结物为重结晶石英(硅质)、少量铁泥质、金属矿物等组成。

总体看,岩石为受后期动力变质作用产生的碎斑和碎基。

矿物含量:安山质角砾65%±安山质岩屑5-10%石英15-20%铁泥质1-2%金属矿物2-3%定名:肉红色钾长石化碎裂岩化微粒斑状闪长岩送样编号:P1-134野外名称:黑色板岩检测编号:5-10镜下观察: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

岩石主要由变余铁泥质和部分粒径为0.01-0.1mm大小的变余砂状石英、长石等组成,大部分铁泥质已重结晶成显微鳞片状绢云母、高岭石等粘土矿物,砂状颗粒等常与铁泥质相间呈不等厚的薄层,并构成板状构造。

由于岩石受后期应力作用,岩石中不规则裂纹发育,沿裂纹中填充为后生石英等。

矿物含量:铁泥质85%±石英15%±长石少定名:碎裂岩化含砂质泥质板岩送样编号:P2-001野外名称:灰黑色堇青石板岩检测编号:5-11镜下观察: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

岩石主要由变余铁泥质和部分粒径为0.01-0.03mm大小的粉沙状石英、泥质岩屑、金属矿物及少量粒径为0.2mm±的堇青石假象等组成,大部分铁泥质已重结晶成显微鳞片状绢云母、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并呈定向-半定向排列构成板劈理,粉砂质呈星散分布,堇青石已完全转变成绢云母集合体,仅保留了六边形假象。

矿物含量:铁泥质90%±粉砂质10%±堇青石少金属矿物少定名:含堇青石含粉砂质泥质板岩送样编号:P2-004野外名称:灰绿色硅化正长岩检测编号:5-13镜下观察:斑状结构,基质具微粒状结构,碎裂岩化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品号野外定名灰色生物碎屑结晶灰岩标
本特征
岩石为青灰色,块状构造,粒屑结构,粒屑主要为砂屑、生物碎屑和岩屑,填隙物为亮晶方解石。

显微镜下特征
岩石为粒屑结构,粒屑主要为砂屑、生物碎屑和岩屑,总含量约65%,填隙物为泥晶方解石,含量约35%。

砂屑: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多为圆状-椭圆状,个别呈棒状,闪突起明显,高级白干涉色,两组斜交解理明显,聚片双晶发育,粒度以1~3mm为主,个别大者达8mm,含量约50%。

生物碎屑:可见棘皮类和海百合类等碎屑,含量约14%。

岩屑:黑色不规则状,主要为灰岩岩屑,含量约1%。

填隙物:为亮晶方解石,栉状结构,闪突起明显,高级白干涉色,两组斜交解理明显,聚片双晶发育,含量约为35%。

岩石局部可见白云石化现象。

结构粒屑结构,胶结物为栉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




单偏光镜下(4×,-)正交偏光镜下(10×,+)岩石
定名
青灰色亮晶生物碎屑灰岩
鉴定人:复核人:
样品号野外定名浅灰色中粒岩屑长石砂岩
标本特征
岩石呈浅灰色,块状构造,碎屑结构。

碎屑颗粒占整个岩石的85%,填隙物占15%。

碎屑颗粒为中粒,分选中等,磨圆差,主要为钙质胶结,碎屑颗粒主要为长石、石英和岩屑。

显微镜下特征
岩石为碎屑结构,碎屑颗粒占整个岩石的80%,填隙物占20%。

碎屑颗粒粒度在0.2~0.8mm之间,其中以0.3~0.5mm为主,颗粒多为次棱角状,磨圆差,分选中等。

填隙物以钙质胶结物为主,少量杂基,钙质胶结物发育连生结构。

因胶结物含量较高,颗粒间彼此不接触,为基底式胶结。

碎屑颗粒成分主要有长石、石英和岩屑。

石英:无色透明,无解理,正低突起,一级黄白干涉色,含量约35%。

;长石:有斜长石和钾长石两种,斜长石见聚片双晶,绢云母化,一级灰白干涉色;钾长石土化明显,一级灰干涉色,有的见条纹结构和格子状双晶,长石的含量约35%;岩屑:成分复杂,主要由变质砂岩、细砂岩和火山岩,含量约10%。

填隙物有钙质胶结和杂基两种,钙质胶结物成分为方解石,闪突起,高级白干涉色,含量15%;杂基为粘土矿物,但多数已转变成绢云母,含量约5%。

结构碎屑结构构造块状构造




正交偏光镜下(4×,+)正交偏光镜下(4×,+)岩石
定名
浅灰色中粒岩屑长石砂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