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简答题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指示剂?A. 硫酸铜B. 氢氧化钠C. 酚酞D. 硝酸银答案:C2. 标准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为:A. %(w/v)B. mol/LC. g/mLD. ppm答案:B3. 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溶液颜色的突变B. 溶液pH的突变C. 溶液体积的突变D. 溶液温度的突变答案:A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元素的灵敏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原子化效率B. 光源的强度C. 元素的原子量D. 光谱仪的分辨率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色谱分析?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薄层色谱法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分析化学中,________是用来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式,它表示每升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

答案:g/L2.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确定可以通过使用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指示剂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________是分析元素的灵敏度和检出限的决定因素。

答案:原子化效率4. 色谱分析中,根据固定相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色谱和________色谱。

答案:柱;平面5.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________是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

答案:吸收光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什么是标准溶液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标准溶液是具有准确已知浓度的溶液,它在分析化学中用于校准仪器、制备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等,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2. 描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的分析方法。

当元素的原子从基态吸收能量跃迁到激发态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通过测量这种吸收,可以定量分析元素的含量。

3. 解释什么是色谱分离原理,并举例说明。

答案:色谱分离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通过流动相的移动,实现不同物质的分离。

分析化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相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分析化学中,下列哪种方法不用于分离混合物?A. 蒸馏B. 萃取C. 过滤D. 光谱分析答案:D2. 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B. 使用容量瓶定容C. 直接将试剂加入容量瓶中溶解D. 摇匀后贴上标签答案:C3. 在酸碱滴定中,下列哪种指示剂最适合于强酸滴定强碱?A. 酚酞B. 甲基橙C. 溴酚蓝D. 甲基红答案:A4.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元素含量时,下列哪种操作是必要的?A. 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B. 直接读取样品的吸光度C. 仅使用空白样品进行校准D. 不需要任何校准答案:A5. 在色谱分析中,下列哪种色谱属于液相色谱?A. 气相色谱B. 薄层色谱C. 高效液相色谱D. 离子色谱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分析化学中,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测物质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颜色或荧光的物质,其颜色的深浅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答案:比色分析2.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确定可以通过_________或_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指示剂变色;电位突跃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___是样品中待测元素被激发产生的光谱线。

答案:共振线4.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_________是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答案:流动相的选择5. 质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样品分子在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按照质荷比的大小进行分离。

答案:质谱仪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什么是标准溶液,以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标准溶液是指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它在分析化学中用于校准仪器、制备标准曲线和进行定量分析,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关键。

2. 解释什么是滴定分析中的空白试验,并说明其在实验中的作用。

答案:空白试验是指在没有加入待测样品的情况下进行的滴定,其作用是确定试剂、溶剂等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背景值,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分析化学简答题

分析化学简答题

一,基准物质具备的条件NaOH标准溶液能否直接配制?①试剂组成与它的化学式严格相符。

②试剂纯度足够高(一般主成分含量在 99.9%以上),且所含杂质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准确度。

③试剂性质稳定,干燥是不分解;不挥发;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并且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④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可减少称量的相对误差。

⑤参加滴定反应时,按反应式(或按化学反应计量关系)定量地进行,不发生副反应。

二,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①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

②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

③减小偶然误差。

④减免系统误差:对照试验、回收试验、空白实验、校准仪器三,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要求①沉淀的溶解度小,沉淀溶解损失量不超过 0.2mg。

②沉淀必须纯净,尽量避免其他杂质的玷污。

③沉淀应易于过滤和洗涤,应尽可能获得较大颗粒晶形沉淀,无定形沉淀,掌握好沉淀条件,以改善沉淀性质。

④沉淀式要易于转化为称量式。

四,称量形式的要求①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否则无法定量计算。

②必须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不受空气中水分、CO2 和 O2 等的影响。

③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较大,被测组分在称量形式中所占的百分比要小,可减少称量的相对误差,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

五,.红外线吸收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有什么异同点?相同点:都是分子吸收光谱不同点:①起源不同:紫外吸收光谱属于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虽然伴随着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但因后者能级差小,常被紫外曲线所淹没),又称电子光谱。

吸收紫外辐射,波长短、频率高、能量大。

红外吸收光谱分子中由振—转能级跃迁引起,又称振—转光谱。

吸收红外辐射,与紫外比较波长大,频率低、能量小。

②适用范围不同:紫外吸收光谱只适用于芳香族或具有共轭结构的化合物及某些无物的分析,不适用于饱和有机化合物。

而红外光谱几乎适用于所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析。

(2 分)③特征性不同:紫外光谱主要是分子的π电子与 n 电子的跃迁(π→π*,n →π*),光谱比较简单,特征性差,主要用于含量测定,鉴定化合物类别(官能团)等。

分析化学简答题

分析化学简答题

分析化学简答题(聂红明整理仅供参考)1.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2)天平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1)引起系统误差,校正砝码;(2)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3)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4)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5)引起偶然误差;(6)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或提纯试剂。

2.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在一定测定次数范围内,适当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采用选择标准方法、进行试剂的提纯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以消除。

如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样做对照试验,找出校正值加以校正。

对试剂或实验用水是否带入被测成分,或所含杂质是否有干扰,可通过空白试验扣除空白值加以校正3. 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试简要地进行比较。

答: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法和电位滴定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

用酸碱指示剂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使用范围广泛;其不足之处是各人的眼睛辨别颜色的能力有差别,不能适用于有色溶液的滴定,对于较弱的酸碱,终点变色不敏锐。

用电位滴定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需要特殊设备,操作过程较麻烦,但适用于有色溶液的滴定,克服了人为的因素,准确度较高。

4 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答:化学反应很多,但是适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反应定量地完成,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而且进行完全(99.9%),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反应速率要快。

对于速率慢的反应,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其反应速率。

(3)能用较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凡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反应,都可以用于直接滴定法中,即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5.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终点?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分析化学简答题

分析化学简答题

一.简答题(15分)1.在吸光光度法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原则是什么?答;吸收最大(3分),干扰最小(2分)。

2.碘量法中,能否用标准K2Cr2O7溶液直接标定Na2S2O3?为什么?答;不能(2分)。

因为K2Cr2O7和Na2S2O3反应无确定的化学计量比关系。

(3分)3.简述分光光度法中标准曲线的制作答;配制已知浓度的待测离子的标准溶液(1分),测定吸光度值(1分),以浓度为横坐标(1分),以吸光度为纵坐标(1分),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1分),为标准曲线。

4.影响沉淀的因素有哪些?哪种因素使沉淀的溶解度减小答;同离子效应(1分);络合效应(1分);酸效应(1分);盐效应(1分);同离子效应(1分)5.测量吸光度时,如何选择参比溶液?答;待测溶液和显色剂无颜色,水做参比溶液;(1分)待测溶液无颜色,显色剂有颜色,显色剂溶液为参比溶液;(1分)待测溶液有颜色,显色剂无颜色,待测溶液为参比溶液;(1分) 待测溶液和显色剂有颜色,掩蔽待测离子(1分),待测溶液和显色剂为参比溶液;(1分)6.已知E0Cu(II)/Cu(I)=0.16V,E0I2/I =0.534V,CuI的溶度积K sp=1.0X10-12。

试讨论碘量法中过量I- 能定量还原Cu2+的原因。

7.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各有哪些特点?.8.对照试验和空白试验在定量分析中各有什么作用9.简述重量分析法的实验过程。

沉淀(1分)、过滤(1分)、洗涤(1分)、烘干灼烧(1分)、称量(1分)。

10.络合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的钙镁含量时,用EBT 为指示剂,加入Mg-EDTA 盐 的作用是什么?.答;溶液中钙、镁离子含量小,钙与EBT 显色不灵敏(1分),终点颜色变化不敏锐(1分),加入Mg-EDTA 盐,生成Mg-EBT 和Ca-EDTA ,浓度增大(1分),终点生成Mg-EDTA 和EBT ,颜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1分),终点颜色变化灵敏(1分)。

分析化学简答题

分析化学简答题

分析化学简答题简答1. 基准物质的条件之一是摩尔质量要大,为什么?答:摩尔质量大,称样量大,降低了由于称量而引入的相对误差。

2. 什么是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①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该溶液的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也可以用滴定度表示。

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和标定法。

③基准物质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非基准物质只能用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3. 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两者有什么区别?在滴定过程中当所加人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映完全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在滴定过程中根据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停止滴定时,称为滴定终点。

在实际分析中指示剂不一定恰好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即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常常不一致。

4. 标准溶液浓度过大或过小,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各有什么影响?标准溶液的浓度过大时稍差一滴就会给结果造成较大的误差;而过小时终点变色不灵敏,一般分析中标准溶液常用浓度0. 05~ 1 . 0 mol /L为宜。

5.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有什么要求?⑴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无副反应发生,并且能进行完全(完全程度》99.9% ),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⑵反应速度要快。

⑶反应不受其他杂质的干扰。

⑷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6. 滴定分析的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滴定分析的方法有哪些?仪器〜0. 2%。

滴定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7. 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反应物的基本单元?在确—目等的原则进行计算。

一般酸碱反应以提供一个H+或相当结合一个H+为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则以给出或接受一个电子的特定组合为依据。

8 滴定分析误差的来源主要有哪些?如何消除?滴定分析的误差可分为测量误差、滴定误差及浓度误差。

⑴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不准确或观察刻度不准确所造成的误差。

测量仪器不准确是指刻度不准和仪器容积随温度而发生变化。

分析化学简答题题库

分析化学简答题题库

分析化学简答题题库分析化学简答题总结一、绪论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1.请简述影响峰强和峰位的因素.2.质谱中分子电离的方式有哪些及用于何类化合物的电离.3.化学位移相同的氢为什么会出现磁不等同,请举例说明.1、简述分析化学的分类方法答:按分析任务:①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组成;②定量分析:测定某一组份某些组分的含量;3: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价态,晶态,结合态等存在状态及其含量;按分析对象①无机分析:分析分析无机物,定量定性;②分析有机物,定性定量按测定原理①化学分析:利用化学反应及计量关系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及其含量②仪器分析:利用特殊仪器进行分析。

如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等。

④根据试样量多少,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超微量⑤根据试样中北侧祖坟含量高低,分为常量组分,微量组分,痕量组分。

2、分析过程和步骤答:①分析任务和计划:明确任务,制定研究计划②取样:组分测定的实际试样,必须能代表待测定的整个物质系统③试样准备:使试样适合于选定的分析方法④测定: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测定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⑤结果处理和表达: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分析测定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形成书面报告。

第二章误差分析数据处理1、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答:误差主要来源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为了减少随机误差,需要仔细地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结果。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产生的,是由规律性的,因此首先要知道误差来源,再用适当方法校正。

如何检验:2、简述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来源特点,及消除方法答: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实验设计不当,仪器试剂误差:仪器为校准,试剂不合格引起。

如砝码生锈,试剂不纯等。

操作误差: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不包括过失。

如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等。

特点:有固定的方向,大小可测,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消除:修改实验方案;校准仪器,更换试剂;做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回收实验以及多加训练,规范操作等。

(word完整版)分析化学简答题

(word完整版)分析化学简答题

简答1.基准物质的条件之一是摩尔质量要大,为什么?答:摩尔质量大,称样量大,降低了由于称量而引入的相对误差。

2.什么是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①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该溶液的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也可以用滴定度表示。

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和标定法。

③基准物质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非基准物质只能用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两者有什么区别?在滴定过程中当所加人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映完全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在滴定过程中根据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停止滴定时,称为滴定终点。

在实际分析中指示剂不一定恰好在化学计量点时变色,即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常常不一致.4.标准溶液浓度过大或过小,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各有什么影响?标准溶液的浓度过大时稍差一滴就会给结果造成较大的误差;而过小时终点变色不灵敏,一般分析中标准溶液常用浓度0.05~1.0 mol/L为宜.5.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有什么要求?⑴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无副反应发生,并且能进行完全(完全程度≥99。

9% ),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⑵反应速度要快。

⑶反应不受其他杂质的干扰。

⑷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6.滴定分析的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滴定分析的方法有哪些?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且准确,相对误差可达0.1%~0.2%。

滴定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7.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反应物的基本单元?在确定基本单元后,可根据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滴定剂的物质的量相等的原则进行计算。

一般酸碱反应以提供一个H+或相当结合一个H+为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则以给出或接受一个电子的特定组合为依据。

8.滴定分析误差的来源主要有哪些?如何消除?滴定分析的误差可分为测量误差、滴定误差及浓度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简答题(聂红明整理仅供参考)
1.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砝码被腐蚀;(2)天平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
(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
溶液。

答:(1)引起系统误差,校正砝码;(2)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3)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4)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5)引起偶然误差;(6)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或提纯试剂。

2.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
答:在一定测定次数范围内,适当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采用选择标准方法、进行试剂的提纯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
加以消除。

如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
样做对照试验,找出校正值加以校正。

对试剂或实验用水是否带入被测成分,或所含杂质是否有干扰,可通过空白试验扣除空白值加以校正
3. 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试简要地进行比较。

答: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法和电位滴定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

用酸碱指示剂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使用范围广泛;其不足之处是各人的眼睛辨别颜色的能力有差别,不能适用于有色溶液的滴定,对于较弱的酸碱,终点变色不敏锐。

用电位滴定法确定酸碱滴定的终点,需要特殊设备,操作过程较麻烦,但适用于有色溶液的滴定,克服了人为的因素,准确度较高。

4 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化学反应很多,但是适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反应定量地完成,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而且进行完全
(99.9%),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反应速率要快。

对于速率慢的反应,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其反应速率。

(3)能用较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凡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反应,都可以用于直接滴
定法中,即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
5.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终点?
答: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在待测溶液中加入指示剂,当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
答:作为基准物,除了必须满足以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应具备的三个条件外,最好还应具备较大的摩尔质量,这主要是为了降低称量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7.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有哪些特点?
答:(1):配位比1:1,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配位反应完全。

(2):带电荷,水溶性好,反应速度快。

(3):无色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仍为无色容易用指示剂判断滴定
终点。

但有色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颜色加深。

以上三个特点刚好符合滴定分析
要求,适合滴定。

8.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加速反应的进行?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 温度, 催化剂, 诱导作用;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升高溶液的温度,或加入正催化剂,或有诱导反应存在等都可加速反应的完成。

9 Fe2+的存在加速KMnO4氧化Cl-的反应。

答:在反应 5 Fe2+ + MnO4 + 8 H+ = 5 Fe3+ + Mn2+ + 4 H2O中,有Mn(Ⅵ) 、Mn(Ⅴ)、Mn(Ⅳ)、Mn(Ⅲ)等不稳定的中间价态离子,它们均能与Cl 起反应,从而加速KMnO4氧化
Cl 的反应。

10.要获得纯净而易于分离和洗涤的晶形沉淀,需采取些什么措施?为什么?
答:欲得到晶形沉淀应采取以下措施:(1)在适当稀的溶液中进行沉淀,以降低相对过饱和度。

(2)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地加入稀的沉淀剂,以免局部相对过饱和度太大。

(3)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使溶解度略有增加,相对过饱和度降低。

同时,温度升高,可减少杂质的吸附。

(4)陈化。

陈化就是在沉淀完全后将沉淀和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

在陈化过程中,小晶
体逐渐溶解,大晶体不断长大,最后获得粗大的晶体。

同时,陈化还可以使不完整的晶粒转化为较完整的晶粒,亚稳定的沉淀转化为稳定态的沉淀。

也能使沉淀变得更纯净
11. 酸碱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主要区别。

答:酸碱滴定法: 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滴定剂为强酸或碱。

指示剂为有机弱酸或弱碱。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滴定法:以电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滴定剂为强氧化剂或还原剂。

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和惰性指示剂。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氧化还原电对电位值发生变化
12、简述吸光光度法显色反应条件。

1)溶液的酸度;2)显色剂用量;3)显色反应时间;4)显色反应温度;5)溶剂;6)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13 什么是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①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该溶液的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也可以用滴定度表示。

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和标定法。

③基准物质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非基准物质只能用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14.什么叫缓冲溶液?举例说明缓冲溶液的组成。

缓冲溶液是一种对溶液的酸度起稳定作用的溶液。

该溶液的酸度不因加入或反应产生少
量酸或碱,也不因将溶液稍加稀释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缓冲溶液一般由浓度较大的弱酸及
其弱酸盐或弱碱及其盐组成。

如HAc-NaAc NHa-NH4Cl
15.什么叫混合指示剂?举例说明使用混合指示剂有什么优点?
混合指示剂是由一种酸碱指示剂和一种惰性染料或两种酸碱指示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物。

其优点是:变色范围窄,终点变化敏锐,这是利用了它们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而
使滴定终点更加敏锐的。

16、氧化还原滴定法分哪几种方法?写出每种方法的基本反应式和滴定条件。

主要有高锰酸钾法(强酸性)、重铬酸钾法(酸性)、碘量法(中性或弱酸性)。

(注意:半反应、测定条件、滴定操作要领、终点的判断)
17.绝对误差和绝对偏差的区别何在?
答:绝对误差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相接近的程度,此差值越小,表示准确度越高;而精密度是指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以偏差表示。

偏差越小,说
明测定结果彼此之间越接近,精密度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