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和第四课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集锦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盛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我们的社会生活富丽多彩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盛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4.在例外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例外的身份。

(二)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塑造康健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盛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便当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当和丰盛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盛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二)合理利用网络1.警惕网络中的陷阱(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网络中个人隐私简易被侵犯,个人信息简易被泄露。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和第四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和第四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和第四课知识点八上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知识点带★为相对重要的知识点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种类有哪些?(P23)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秩序的作用?(P23)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哪些?(P25)道德、纪律、法律等4、★社会规则的作用?(规则与秩序的关系)(P25)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易错陷阱】“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不能写成“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选择题常考】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X)违反社会规则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X)第二框遵守规则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P27-P28)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注意】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

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P29)①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P30)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P31)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5、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规则?(P31)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重点复习知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重点复习知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重点复习知识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点一在社会中成长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P7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P8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知识点一网络改变世界1、为什么说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意义)?P10-12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网络对社会进步的意义)?P12-13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族形式,拓宽了民族渠道。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重要作用。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3、为什么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P15-16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呗侵犯,会给被侵犯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重点笔记【全】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重点笔记【全】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点1:我与社会1.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1)对社会生活感受越来越丰富的原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发展。

(2)对社会生活感受变化的表现①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知识点2: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教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参考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素养1:养成亲社会行为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①要学谦让,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还要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

②要学会分享。

分享就是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和劳动成果。

分享和交流,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③学会帮助他人。

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其次还要注意方式。

(2)积极参考社会公益活动。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是否受到他人尊重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理体验?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②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3.如何理解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治?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4.怎样做到尊重他人?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5.怎样做到关注、重视他人?①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②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6.怎样做到平等对待他人?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7.怎样做到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样尊重他人。

8.怎样做到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9.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10.我们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文明有礼的重要意义)①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对国家: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11.如何理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道德及法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及社会一.感受社会生活2.随着成长,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入。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2.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都会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主动的生活看法,关注社会,理解社会,效劳社会。

〔2〕谦让、共享、扶植别人,关切社会开展。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1〕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安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别人和社会的接纳及认可。

〔3〕只有主动关切社会,主动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理论中养成〔2〕主动理解社会,关注社会开展变更,主动投身于社会理论。

〔3〕遵守社会规那么和风俗,热心扶植别人,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变更世界〔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变得便利快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1〕网络为经济开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淌,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晋级,提升了经济开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及权、表达权、监视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进步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及共享。

3.网络的弊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网络上充溢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网络中个人隐私简单被侵扰,个人信息简单被泄露。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的含义是什么?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哪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3.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重要性)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4.社会正常运行为什么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5.如何理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6.社会规则的含义是什么?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

7.生活中有哪些社会规则?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8.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9.社会规则是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的?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10.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1.社会规则是怎样划定自由的边界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核心观点:1.青少年要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青少年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做法】3.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影响】4.合理利用网络,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做法】5.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途径。

①阅读图书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查询;②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③参观博物馆,观光旅游,观看升旗仪式;④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

2.我们在社会交往中有哪些收获?(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2)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4)我们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个人在社会中成长。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在社会中成长(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1)含义: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2)主要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2.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重要性: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②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④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和第四课知识点八上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知识点
带★为相对重要的知识点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框维护秩序
1、社会秩序的种类有哪些?(P23)
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2、★社会秩序的作用?(P23)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哪些?(P25)
道德、纪律、法律等
4、★社会规则的作用?(规则与秩序的关系)(P25)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易错陷阱】“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不能写成“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选择题常考】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X)违反社会规则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X)
第二框遵守规则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P27-P28)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注意】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

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P29)
①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P30)
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②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P31)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5、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规则?(P31)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6、如何对待规则?(P28-P31)
①自觉遵守规则。

②坚定维护规则。

③积极改进规则。

八上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知识点
带★为相对重要的知识点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一框尊重他人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P34)
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怎样尊重他人?(P35-P36)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

3、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P33)
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
感、成就感等。

②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4、怎样积极关注、重视他人?(P35)
①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②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5、为什么要平等待人?怎样平等待人?(P35)
(1)原因: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2)做法:①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②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2023年秋新教材在此处删除“、智能、性别”)
6、怎样换位思考?(P35)
①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②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7、怎样欣赏他人?(P36)
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
②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③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第二框以礼待人
1、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7)
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P37-P39)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3、★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P40)
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4、怎样做到态度谦和,用语文明?(P39)
①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②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③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第三框诚实守信
1、诚信的地位?(P41)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2、★为什么要讲诚信?(P42-P43)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3、★如何践行诚信?(P43-P45)
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4、怎样树立诚信意识?(P43)
①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②我们不要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③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5、怎样正确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如何认识“善意的谎言”?)(P44)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易错提示】不讲诚信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