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颜六色的古代汉语

合集下载

描写颜色的词语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描写颜色的词语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描写颜色的词语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1.五颜六色[wǔyánliùsè]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引申为各色各样。

原文: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去:“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2.五彩斑斓[wǔyánliùsè]形容色彩繁杂或花样繁多。

引申为各色各样。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3.色彩斑斓[sècǎibānlán]斓〔斑斓〕灿烂多彩:色彩斑斓。

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造句:小朋友总讨厌色彩斑斓的事物。

4.色彩缤纷[sècǎibīnfēn]就是存有许多颜色在一起,十分美丽。

造句:小明才知道彩虹是色彩缤纷的,一直没有见过的他涨了见识。

5.花色斑斓[huāsèbānlán]花色斑斓的解释是形容颜色很多,灿烂多彩。

造句:公园里的花花色斑斓,很迎合人的目光。

五彩斑斓【表述】:五彩:指青、徐、赤、黑、白五色。

斑斓:色彩间或美好的样子。

形容颜色非常漂亮,色彩相当多样。

五彩斑斓:形容多种颜色间或多样夺目。

【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迷人极了。

”五颜六色【解释】: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引申为各色各样。

【出自于】: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花红柳绿【表述】:形容芬芳的春天景象。

也形容颜色艳丽纷繁复杂。

【出自】: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花花绿绿【解释】: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出自于】:金·元好问《又穿鞘二首》:“雁后花掉前日日逍遥,颇恩尊酒慰愁颜。

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绿绿间?”五光十色【表述】: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成语五颜六色的对对子

成语五颜六色的对对子

成语五颜六色的对对子成语五颜六色的意思是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那五颜六色有什么对对子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成语五颜六色的对对子,供大家阅读!成语五颜六色的解释[成语解释] 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

[辨形] 颜;不能写作“彦”。

[近义] 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反义] 色彩单一[用法] 多用来形容鲜花、商品、服装、景物等的花色繁多。

一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五颜六色的对对子五颜六色万紫千红其他成语对对子万事具备一木难支三长两短九死一生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千秋大业万世奇功百年不遇千载难逢五彩缤纷八面玲珑七折八扣十拿九稳五体投地一手遮天冷冷清清轰轰烈烈尽善尽美全心全意津津有味遥遥无期大名鼎鼎小心翼翼先入为主后继有人前思后想上传下达东鳞西爪南腔北调左邻右舍前因后果先声夺人后来居上前途无量后患无穷后起之秀先见之明先天不足后生可畏东奔西走前仆后继东奔西跑前赴后继左顾右盼东拉西扯前清后欠左支右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三番五次千丝万缕千奇百怪三纲五常两袖清风一枕黄粱千头万绪两面三刀一厢情愿百般刁难百废俱兴万马奔腾百花齐放五谷丰登一步登天八仙过海两相情愿三足鼎立一息尚存两败俱伤百家争鸣万马齐喑成语五颜六色的造句1、五颜六色的气球腾空而起。

2、这些五颜六色的鱼长着一层粘膜,保护它们不会被海葵刺痛。

3、有一天,世界上的五颜六色彼此争吵了起来,每一个颜色都声称自己是最好的。

4、我不会包含进全部的JSP,因为它在列表旁边建立了一个选择菜单,一个顶部有图像的很漂亮的表头,还有其它许多有趣的五颜六色的东西。

5、像特工一般潜水,五颜六色的鱼群从身边游过,珊瑚在远处微微发光,你享受着无穷无尽的静谧,探索着不为人知的水下世界神秘梦幻的美。

6、夏季,它那冰冷,透明水晶般的蓝色湖水可见度深达40米(131英尺),沿岸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五颜六色的意思

五颜六色的意思

五颜六色的意思颜六色的意思_五颜六色造句示例篇一五颜六色wǔ yán liù sè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引申为各色各样。

“五颜”指金、银、铜、铁、锡五颜或为童颜、红颜、粉颜、龙颜、鹤颜。

“六色”指三元色和三间色,即红、黄、蓝和橙、绿、紫或为喜色、怒色、哀色、忧色、愁色、伤色。

作谓语、定语;形容品种繁多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一清二白、灰不溜秋、色彩单一、色彩暗淡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万紫千红、多姿多彩、五花八门、花花绿绿、五色缤纷、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他们将房子漆得五颜六色。

五颜六色的气球腾空而起。

园中五颜六色,灿烂华美。

她的衣服五颜六色,金光灿烂。

感染的肺脏坚实、结节状、五颜六色。

一扇大窗的'前面安放着一只养鱼缸,里面有五颜六色的石子和一座封建堡垒的艺术复制品。

这些货物同我们船上载着的五颜六色的花毯,五光十色的宝石以及一串串闪闪发光的珍珠根本就不能相比。

花有五颜六色,人生也是一样的。

我很喜欢画五颜六色的世界。

春天我们的院子里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

我最喜欢鹦鹉是由于它长着五颜六色的羽毛。

情侣们手挽着手走过五颜六色的花丛。

一个咒语可能使某些东西闪烁出五颜六色的光芒。

夏天五颜六色的游泳衣在水里欢快地嬉戏。

那是个大花园。

许多花将花园装扮的五颜六色。

化装舞会里的许多跳舞的人戴著五颜六色的面具。

很喜欢它那五颜六色的布景,喜欢它搞笑的场面,喜欢它的音乐。

他们将变得更加舒适,五颜六色,时兴,和变化。

提起丝绸人们就联想到五颜六色的衣服。

现再打电话预定,获取免费五颜六色的彩色说明介绍解释资料。

颜六色的近义词是什么_五颜六色成语造句大全篇二五颜六色近义词:五颜六色(注释: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引伸为各色各样。

)五光十色(注释: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五彩缤纷(注释: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形容颜色的古风词语大全

形容颜色的古风词语大全

形容颜色的古风词语形容颜色的古风词语大全导语:在古代言情小说里,形容颜色的古风词语运用非常的广泛,使内容变得非常的唯美。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形容颜色的古风词语,欢迎阅读!形容颜色的古风词语:杏红:黄中带红,比杏黄稍红的颜色。

杏黄:黄而微红的颜色。

玄:黑色。

水红:比粉红略深而较鲜艳的颜色。

茜(qiàn):红色。

缁:黑色。

缃:浅黄色。

缇:橘红色。

妃色:淡红色。

嫩红:像初开杏花那样的浅红色。

湖色:淡绿色。

纁:浅红色。

藕色:浅灰而微红的颜色。

皤然:白色。

绯红:鲜红。

玉色:淡青色。

月白:淡蓝色。

雪青:浅紫色。

堇色:浅紫色。

紫花:淡赭色。

(赭:红褐色)青莲色:浅紫色。

茶青:深绿而微黄的颜色。

茶色:茶褐色。

缥:青白色。

缥碧:青绿色。

关于描写颜色的句子:1、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2、清风吹过,一阵阵花雨飘落下来,山野像铺上了一床彩色的大锦被。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4、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5、满天星那素雅的小白花星星点点地缀满在浅绿色的枝叶丛中。

6、花盆里,有一株茂盛的郁金香,绽开的花朵是黑色的,微微四散的花瓣如同黑色的丝绒,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7、喇叭花举起紫红色的大喇叭,好像在吹着一支好听的晨曲。

8、望着色彩艳丽的一大片樱花,我真怀疑是九天仙女把撕碎的彩缎撒向人间。

9、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0、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笔盈盈地竞相怒放。

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3、迎春花,它的色彩没有玫瑰娇艳,它的芳香没有牡丹浓郁,可它不畏严寒,第一个用生命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来临。

14、有的菊花全开了,露出鹅黄的花蕊;有的菊花半开着,像位害羞的小姑娘,尤其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美。

15、看这朵小花两片天蓝色的花瓣舒展,两根细细的花蕊高高地翘起,淡黄色的蕊头微微晃动,多像翩翩起舞的小蝴蝶。

描写颜色形态的词语

描写颜色形态的词语

描写颜色形态的词语万紫千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花花绿绿、斑驳陆离一、万紫千红[wànzǐqiānhóng]【表述】: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自】: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东风飘荡,拂面而来,随处都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风吹得百花对外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就是春天的景色二、五颜六色[wǔyánliùsè]【表述】:形容色彩繁杂或花样繁多。

引申为各色各样。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译文】:只是各人所摔的云彩,五颜六色,形状不一样。

三、五彩缤纷[wǔcǎibīnfēn]【表述】:五彩:各种颜色;缤纷:多样交叠的样子。

指颜色多样,非常漂亮。

【出自】:峻青《地下水晶宫》:“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织成似的。

”四、花花绿绿[huāhuālǜlǜ]【解释】: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出自于】:金·元好问《又穿鞘二首》:“雁后花掉前日日逍遥,颇恩尊酒慰愁颜。

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绿绿间?”五、斑驳陆离[bānbólùlí]【表述】: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

形容色彩大异其趣。

【出自】: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译文】:她态度暧昧使人捉摸不定啊,色彩斑斓上下潇洒翻滚五颜六色、万紫千红、绿肥红瘦等等都是描写颜色的词语。

万紫千红,读音:[wànzǐqiānhóng],造句:夏日里,滨江公园的花都上开了,万紫千红煞是好看。

五颜六色,读音:[wǔyánliùsè],造句:雨后的彩虹挂在天边,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古诗中的五颜六色

古诗中的五颜六色

古诗中的五颜六色————————————————————————————————作者:————————————————————————————————日期:ﻩ古诗中的五颜六色红1.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戴叔伦《宿灵岩寺》2.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姚合《和王郎中召看牡丹》3.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山行》4.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6.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李商隐《无题》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9.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10.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橙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

------.唐彦谦《蟹》黄1.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2.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吕温《送僧归漳州》3.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 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5.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

------杜牧《偶作》6.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李白《古风》7.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王士祯《江上》8.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绿1.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 李白《冬日归旧山》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3.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

------陆游:《新春》4.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来鹄《偶题二首》5.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各种颜色文言文

各种颜色文言文

各种颜色文言文1. 高中语文,文言文,各种表示颜色的字/词,像玄这样的1,黯形声字。

从黑,音声。

本义是:“深黑色”。

《说文》:“黯,深黑色也。

”《广雅》:“黯,黑也。

”《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

”现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等词语。

常泛指黑色。

2,赫会意字。

从二赤。

《说文》:“赫,火赤貌。

”火赤。

本义是“火烧的颜色”,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

如《诗经·邶风·简兮》:“赫如渥赭。

”现在仍有“赫日(红日),赫赤(深红,火红)”等词语。

3,黛形声字。

从黑,代声。

《说文》:“黱,画眉也。

从黑,朕声。

”“黱”也写作“黛”。

锴本作画眉墨。

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

”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后来泛指“青黑色”,如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黑会意字。

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

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

《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

”本义是:“黑色”。

《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后经常表示“黑色”。

如“黑洞洞”“黑暗”等。

5,红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

《说文》:“红,帛赤白色也。

”本义是:“粉红色。

”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释名·释采帛》:“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

”后来也表示各种红的颜色。

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

”现在红色使用极为普遍,结合其他表示红色的词语使用,如“绯红”“绛红”等。

6,绯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

本义是“(帛)红色”。

《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

”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如韩愈《送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

”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7,赤会意字。

甲骨文,从大(人)从火。

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

一说“大火”为赤。

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

《说文》:“赤,南方色也。

”《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

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姹紫嫣红

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姹紫嫣红

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姹紫嫣红
颜色的多样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幸福,是我们装饰一切的基础。

要想作文分数提高,平时就应该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描写颜色的词语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
基本释义
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引申为各色各样。

联合式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近反义词
近义词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描写颜色的词语:绚丽多彩
基本释义
形容色彩华丽。

百科释义
成语“绚丽多彩”用作谓语、定语;指色彩丰富。

示例:春节的文化庙会,各色传统手工艺品摆满店铺的柜台,~,令人眼花缭乱。

描写颜色的词语:姹紫嫣红
姹紫嫣红[chà zǐ yān hó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姹、嫣:娇艳。

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例句
春天到了,漫步在花园里,那~、五彩缤纷的春景,让人赏心悦目。

近反义词
近义词五彩缤纷花团锦簇万紫千红
反义词残花败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颜六色的古代汉语
颜色词是古代汉语中极为特别和重要的义类,除去名实不分、一词多义等特点,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方面。

黑白青赤黄作为古汉语中的五种基本颜色词,在字形和含义等方面都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变化的影响。

标签:颜色词古代汉语黑白青赤黄语言文化
汉语的历史格外悠久,颜色词早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汉语是极重实用性的语言,又是表意语言,古代汉语的颜色词一般名实不分,一般情况下,颜色词既能描绘颜色又能描摹实体,兼有形容词和名词的作用。

比如:“骊”在“四骊济济,垂辔水尔尔”(《诗经·齐风·载驱》)中意为“黑色的马”;在“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在哉?”中意为“黑色的”。

古代汉语的颜色词较之现代汉语而言更为繁杂,由于古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

苍,可以表深蓝色或是深绿色,《诗经秦风黄鸟》中“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谢公行处苍苔没”皆可佐证;也可以表灰白色,例如《庄子逍遥游》中“天之苍苍,其正色也?”
另外,颜色词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最典型的是由中国古代的五行说产生对应的五色说。

最早将五色明确列出的是《周礼·考工记》,其曰:“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自,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由此产生了汉语的基本颜色词——黑白青赤黄。

以下,重点探讨这五种颜色词。

黑,会意字。

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

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

“火所熏之色也”——这是《说文解字》中给黑色的解释,对应到五行中的火,所以为北方之色。

这样的解释,使得中国的很多建筑都受到影响,在粉刷墙壁时常常把北边的墙或是屏障涂为黑色。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字都表示黑色,在颜色上有细微的差别。

黯,形声字,从黑,音声。

《说文》:“黯,深黑色也。

”《广雅》:“黯,黑也。

”《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

”现在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等词语,常泛指黑色;乌,乌黑色,与黑色极为近似。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身披乌衣,手执耒耜”;玄,黑中带红,也可泛指黑色。

《韩非子十过》“有玄云从西北方起”。

《幽风·七月》三章:“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另外还有皂、黝等字。

白,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

《说文》:“白,西方色也。

殷用事物色白。

” 本义是白颜色,如《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所以,根据五行五色说,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古人将白色看做“阴用事”,“白”也常常与丧事相关。

至今,人们还保留着“红白喜事”的说法,丧礼时穿着白色丧服。

“素”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泛指白色的颜色词,本意是指白
色的帛,后发展为抽象色彩词。

《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铊。

”《毛传》:“素,白也。


青,会意字。

《说文》:“青,东方色也,从生丹。

”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

“青”最初当指共生的孔雀石和蓝铜矿。

孔雀石可用作绿色颜料,有翠绿、草绿以及暗绿等色;蓝铜矿可用作蓝色颜料,呈天蓝或暗蓝色。

由于共生矿中两种成分的比例不定,所以,“青”可以表示绿、蓝以及界于蓝绿之间的颜色。

指蓝色时,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指“深绿色”时,如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帘青。

”现在仍有“青山”“青翠”等词语。

碧,形声字。

从玉,从石,白声。

《说文》:“碧,石之青美者。

”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后表示“青绿色”。

如《孔雀东南飞》:“绿碧青丝绳。

”也表示“浅蓝色”,如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的“碧落”是浅蓝色的天空。

现在仍有“碧绿”“碧草”等词语。

蓝,形声字,从艸,监声,本义是蓼蓝。

《说文》:“蓝,染青草也”,蓝在上古汉语中并不表示颜色,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蓝”,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真正用来表示蓝色的形容词是“青”。

“蓝”表示颜色是后起义,指“暗蓝色”。

如杜甫《冬到金华山观》:“上有蔚蓝天。

”现在仍有“蓝天”“蔚蓝”等词语。

黄,象形字。

金文象蝗虫形。

当是“蝗”的本字。

本义是:“蝗虫。

”后常指:“黄色”。

《说文》:“黄,地之色也。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因此,我们常说中国的土地为“黄土地”,将黄色作为民族的象征。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毛传》:“绿,间色。

黄,正色。

” 这里提到间色和正色,其实是将绿色和黄色与古代女子的妻妾尊卑联系到了一起,根据宋朱熹注:“间色贱而以为衣,正色责而以为里,言皆失其所也。

”用间色作上衣,用正色作下裳,上下颠倒,秩序不分。

此时,“黄”、“绿”这两个颜色词,是象征贵贱上下的区别。

最后是赤,即红色。

红色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吉祥之色。

中国人崇尚喜庆热闹,所以红色也渐渐成为中国的代表色。

赤,会意字。

甲骨文,从大(人)从火。

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

一说“大火”为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

《说文》:“赤,南方色也。

”《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

”后指红色,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


古汉语中表示红色的词按照颜色的深浅排列为:绛、朱、赤、丹、红。

后来,红色和赤逐渐合并为同一种颜色,可相互代替。

绛,形声字。

从糸,夅声。

《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大红色,后表示深红色。

如《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为兵作绛衣行縢”。

朱,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

《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

”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大红色。

《韩非子·十过》:“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

”《庄子·达生》:“紫衣而朱冠。

”古代又称“朱”为正色,如“朱门”“朱红”等。

丹,象形字。

《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

象采丹井。

”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

《周礼·考工记》:“染羽以朱湛丹秫。


以上,只从古汉语中颜色词的基本特点和五种基本颜色做了讨论,只是管中窥豹,以求对古代汉语和中国文化意识形态有全新角度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