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乙烯》教案-新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教学内容:乙烯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2. 乙烯的工业生产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验;2. 案例分析;3. 课堂讨论。

四、教学内容:1. 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乙烯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化学式为C2H4,结构式为CH2=CH2。

乙烯的键长度较短,键能较高,稳定性较弱。

2. 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易燃。

其密度小于空气,可以溶解在水中。

乙烯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3. 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是一种具有不饱和双键的烃类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特殊的活性。

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卤素加成反应等。

4. 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生产乙烯聚合物、合成橡胶、合成衬里等。

此外,乙烯还可用于制备醋酸乙烯酯、氯丙烯等有机化合物。

五、教学过程:1. 讲授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实验演示乙烯的物理性质;3. 分析乙烯的化学性质;4. 讨论乙烯的工业生产和应用;5. 案例分析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人教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乙烯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乙烯教学设计

《乙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烯的组成和结构,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

3、了解乙烯的主要用途。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的特点。

难点:体会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二、教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对比归纳法等。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盛有乙烯的集气瓶、学案、任务卡。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教师:多媒体展示几张亲自拍摄的图片以生活中的实例境,激发兴——青香蕉和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香和图片,吸引学趣,引入乙蕉变熟的过程。

并解释香蕉变熟的原烯。

因,引出乙烯及其用途。

学生:观看图片,聆听教师的讲授。

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学习兴趣。

环节一:讲授乙烯的用途及来源让学生认识到乙教师:讲授并以多媒体文字及图片形式烯的重要性,并展示乙烯的用途及来源。

并以一组乙烯结合我国乙烯的的全球产量区域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咱们国家的乙烯产量情况。

产量,对学生进行爱国德育教学生:聆听教师的讲授,观看相应图片育。

二、认识乙烯的用途、来源、结构、性质环节二:观察思考乙烯的物理性质让学生了解乙烯教师:由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引出的物理性质,锻对乙烯性质的学习。

展示盛有乙烯的集炼学生通过观察气瓶,提问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及收法研究物质物理集方法性质的能力,以学生:观察、思考、回答乙烯的物理性及利用知识解决质及收集方法。

环节三:自主学习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验证化学性质问题的能力。

认识乙烯的化学性质,锻炼学生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任务1相关资自主学习、阅读料,预测乙烯的化学性质,学生完成后资料并提取信息提问。

然后乙烯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的能力。

并提问实验现象。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1,思考回答预测结果,观看视频,回答实验现象。

环节四:小组合作,探究乙烯结构特点让学生认识乙烯教师:师生共同对比乙烯和乙烷的化学的结构特点。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案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备方法
3. 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一、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1.介绍乙烯的结构和化学式
2.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乙烯的性质
二、乙烯的制备方法
1.介绍乙烯的主要制备方法:热裂解法和蒸气裂解法
2.讲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进行相关的实验,制备乙烯并观察结果
三、乙烯的应用及环境问题
1.介绍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聚乙烯、乙烯树脂等
2.讲解乙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讨论如何减少乙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评估:
1. 考试:期末考试包含乙烯相关知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乙烯相关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分考虑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对乙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此外,要引导学生关注乙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学设计(新课)

高中化学必修2《乙烯》教学设计(新课)

[教学设计]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

而在讲解乙烯的化学性质时,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对有机化合物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

乙烯和苯的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乙烯分子结构模型增加感性认识,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乙烯分子结构的有序推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乙烯和乙烷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探究乙烯结构的推理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四、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五、教学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六、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多媒体辅助等。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石蜡油、试管、水槽、碎瓷片、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酸性KMnO4溶液、溴水。

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另外两种来自石油和煤重要的化工原料,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工业的血液指的是什么?工业的粮食指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工业血液是指石油,工业的粮食是指煤从常识引入,提起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内容起点。

高中化学教案乙烯

高中化学教案乙烯

高中化学教案乙烯
课程内容:乙烯
课程目标:
1.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掌握乙烯的结构和制备方法。

3.了解乙烯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及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乙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乙烯的结构式、性质及制备方法的相关资料和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化学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教师通过举例引入乙烯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教师讲解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乙烯分子的构成和特点。

第三步:乙烯的制备方法
教师介绍乙烯的制备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

第四步:乙烯的反应与应用
教师讲解乙烯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并介绍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五步:课堂讨论
学生们针对乙烯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展开讨论,解答疑问。

第六步: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乙烯知识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乙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了乙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高二化学下册《乙烯》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下册《乙烯》教案、教学设计
d.课后拓展:布置与乙烯相关的拓展任务,如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
b.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乙烯知识的掌握程度。
c.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之处,促进自我成长。
4.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分析方面的不足,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分组实验、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2.各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3.教师点评: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纠正错误观点,深化学生对乙烯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乙烯的知识点,如分子结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工业应用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字迹清晰,表述准确,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前,请互相检查,确保答案正确,避免低级错误。
3.小论文题目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
4.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一下午放学前。
2.利用多媒体展示乙烯的实物图片和应用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乙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分子结构与性质:通过模型和动画演示乙烯的分子结构,讲解双键的特点及其对乙烯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如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高中化学乙烯新版说课教案

高中化学乙烯新版说课教案

高中化学乙烯新版说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乙烯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掌握乙烯的结构、制取方法以及主要用途;
3. 理解乙烯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烯的制取方法;
3. 乙烯的主要用途。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化学教科书乙烯相关内容;
2. 实验器材及试剂:乙烯气体、石蜡燃烧装置、化学玻璃仪器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乙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
讲解乙烯的结构、性质、制取方法和主要用途,并展示相关实验现象。

3. 实验演示(20分钟)
进行乙烯气体的制取实验,并观察乙烯的性质及其反应现象。

4. 小组讨论(10分钟)
让学生分组讨论乙烯的应用领域和对环境的影响,并总结归纳。

5. 师生互动(10分钟)
回顾乙烯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环保意识。

6.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书面作业,拓展学生对乙烯的了解。

六、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乙烯的概念、性质、制取方法和主要用途有了初步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意识。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设计
教案主题:乙烯及其应用
学科:化学
学段:高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烯的结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分析乙烯的反应机理并解答相关习题。

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和分子式。

2. 乙烯的性质及其化学反应。

3. 乙烯的制取方法和工业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实验或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介绍乙烯的结构和性质。

2. 讲解乙烯的制取方法及其工业应用。

三、实验或示范(20分钟)
教师进行乙烯的制取实验或者展示乙烯在工业中的应用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或观察。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
1. 学生进行乙烯化学性质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总结。

2. 学生讨论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五、练习与作业(10分钟)
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乙烯的结构、性质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教师需要通过实验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乙烯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的内容-乙烯,在学习乙烯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饱和烃)的有关知识,通过甲烷和烷烃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到结构决定性质,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讲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们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也为以后学习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用途-结构-性质”的思路,先介绍乙烯的用途,通过介绍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在有机化学中既是敲门砖,又是铺路石。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
·学生已经了解了甲烷、烷烃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烷烃在物理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学习了某一类烃的方法;
·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
·能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烷烃的性质,初步了解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存在障碍:
·刚开始接触有机化学,对一些有机名词不了解,有机分子结构也比较陌生、难理解,无法建立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的联系;
·对有机反应方程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都存在困难。

待建构发展能力:
·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利用分子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能力
教学目标
1. 利用乙烯的分子式和球棍模型探究乙烯分子的结构。

通过对结构的推理,对学生对其微观结构有三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中体会到严
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观看视频和分组实验,小组分析实验现象并解析乙烯的化学性质,利用球棍模型和视频动画分析并说出加成反应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有机物性质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生活小妙招—水果催熟的解密,了解乙烯在生活中的作用;图片展示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乙烯分子的结构
·乙烯的特征反应—加成反应及其原理
【教学难点】
·乙烯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加成反应的原理
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
环节
乙烯的化学性质1. 对比乙烷的组成,乙烯燃
烧有黑烟说明了什么(从含
碳量角度分析)?试写出乙
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已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反应,自身生成CO2
和H2O。

请推测该过程中乙
烯碳碳双键的变化。

结合反
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的变
化,试分析乙烯发生了什么
类型的反应?
3. 乙烯与溴反应的产物为
CH2Br-CH2Br,结合双键特
性,利用球棍模型尝试从化
学键角度分析断键情况,写
出乙烯与溴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讲述】
双键的特征反应:加成反应
【课堂练习】写出乙烯与氢
气,氯气,氯化氢,水的加
成反应
【思考】给一个喜欢的条件,
巨大数量的乙烯分子会有怎
样的行为?猜想一下,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游戏分析原理
1. 回忆实验现象,写出化
学方程式并配平。

燃烧反应
C2H4+3O2→ CO2+ 2H2O
乙烯含碳量高(85.7%)
2. 氧化反应
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为
CO2
3. 利用球棍模型展示乙
烯与Br2反应的动态过
程,并书写反应方程式
尝试给出加成反应的定

【随堂练习】
加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乙烯自身加成聚合
的反应方程式
熟悉程度,学
会有机化学
方程式的配
平方法以及
分析实验现
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信
息提取能力
和知识整合
能力,动手操
作能力。

化难为简,
形象直观
培养学生对
知识的总结
能力
培养学生的
知识迁移能
力,体会有机
物结构与性
质的关系
环节四【提出问题】制取氯乙烷,
是采取CH3-CH3与Cl2取代
【小组讨论】
列表对比取代反应和加
通过两类重
要有机反应
寻找制取氯乙烷的最优方案反应好,还是采用CH2=CH2
与HCl加成反应好?
成反应的比较,进一
步理解加成
反应的原理,
并为后续的
学习做好铺

课后作业回归生活根据本节课所学乙烯的有关
性质,思考生活中如何让鲜
花保鲜?
回顾所学有关乙烯的性

培养学生整
理,归纳能力
联系实际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通过任务牵引,问题驱动,动手操作,多条线索并进,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体验和学以致用。

设计中突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核心科学思想,暗藏“由生产生活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回到社会生活”的情景线索,渗透“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应用物质”的化学学科价值理念。

本节课在难点的突破上有创新之处:
①通过球棍模型的拼接,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结构特点,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以及乙烯加成反应的断键方式。

②通过趣味活动,理解乙烯的加聚反应
不足之处:
①视频中乙烯燃烧黑烟不明显,且未进行小组实验,学生缺乏对乙烯燃烧现象的直观感受。

②部分学生对于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水的结构以及发生加成反应时断键位置产生迷茫;
③学生自主思考、讨论时间不太充分,对学生放手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