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的性质教案(精品篇)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乙烯性质的教案

高中化学乙烯性质的教案

高中化学乙烯性质的教案
主题:乙烯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乙烯的结构和命名方法;
2. 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能够根据性质预测乙烯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
1. 乙烯的结构和命名方法;
2. 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内容
1. 乙烯的结构和命名方法;
2. 乙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易燃、不溶于水;
3. 乙烯的化学性质: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导学生探讨乙烯一词的来源,并询问乙烯的结构和命名方法;
2. 学习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进行实验演示;
3. 深化: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总结乙烯的特点,并讨论乙烯的用途;
4. 练习:设计习题,让学生加深对乙烯性质的理解;
5. 总结:总结乙烯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乙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乙烯气体、氯气、溴水等;
2. 课件、教材和习题。

六、作业布置
1. 自主学习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2. 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七、教学反馈
1.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
2. 对学生在探究和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至此,乙烯性质的教学已圆满结束,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乙烯的基本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3.2.2乙烯的性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3.2.2乙烯的性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4.题目:请描述乙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乙烯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许多重要化学品和塑料的原料。例如,乙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和日用品的材料。此外,乙烯还可以通过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环己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
5.题目:请解释乙烯的聚合反应机理。
2.在批改学生设计的关于乙烯性质的实验作业时,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建议学生加强对实验步骤的描述,或者建议学生考虑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结果的预测是否合理。
3.在批改学生关于乙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的小论文作业时,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论文的论述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对于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建议学生加强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或者建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论述。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乙烯的性质。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如下:
1.学生已经学习了乙烯的结构,知道乙烯是一种含有双键的烃类化合物。
2.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3.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进行化学实验,包括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深入了解乙烯的性质,包括乙烯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及乙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学生将通过实验观察乙烯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过程,并学会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运用已有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高中乙烯教案

高中乙烯教案

高中乙烯教案一、引言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等工业中。

作为高中化学的一部分,乙烯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将着重介绍乙烯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乙烯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乙烯的性质1. 化学式和分子结构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是一个无色、无臭的气体。

乙烯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存在双键结构。

2. 物理性质乙烯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为-104°C和-169°C。

它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相溶,在常温下的密度为0.93 g/cm³。

3. 化学性质乙烯是一种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如氧、氯、溴等。

其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乙烯的主要燃烧反应。

三、乙烯的制备方法1. 石油制乙烯石油是乙烯的主要原料之一,乙烯可以通过石油提炼工艺中的裂化反应得到。

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石油中的长链烃化合物裂解成乙烯。

2. 乙烯制氯乙烯乙烯还可以通过与氯反应制备氯乙烯。

在该反应中,乙烯和氯气在高温下通过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氯乙烯。

3. 乙醇脱水乙醇中也含有乙烯,可以通过脱水反应制备。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乙醇中的水分子被去除,生成乙烯。

四、乙烯的应用领域1. 塑料制品乙烯是塑料的重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制造。

如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用于制作塑料袋、瓶子等。

2. 橡胶工业乙烯可以聚合成高弹性的合成橡胶,用于制造轮胎、密封件等橡胶制品。

3. 纺织品乙烯在纺织品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合成纤维的制造上。

通过聚合乙烯单体可以制备出聚乙烯醇纤维等纤维材料。

4. 其他应用领域乙烯还被广泛应用于化肥制造、医药领域以及能源领域等。

五、课堂教学活动与学习方法1. 实验演示:乙烯的燃烧反应通过实验演示乙烯的燃烧反应,让学生亲眼观察乙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

2. 小组讨论:乙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乙烯的应用领域进行讨论,并准备简短的汇报。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doc教学内容:乙烯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乙烯的结构和性质;2. 乙烯的工业生产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验;2. 案例分析;3. 课堂讨论。

四、教学内容:1. 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乙烯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化学式为C2H4,结构式为CH2=CH2。

乙烯的键长度较短,键能较高,稳定性较弱。

2. 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易燃。

其密度小于空气,可以溶解在水中。

乙烯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3. 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是一种具有不饱和双键的烃类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特殊的活性。

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卤素加成反应等。

4. 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生产乙烯聚合物、合成橡胶、合成衬里等。

此外,乙烯还可用于制备醋酸乙烯酯、氯丙烯等有机化合物。

五、教学过程:1. 讲授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实验演示乙烯的物理性质;3. 分析乙烯的化学性质;4. 讨论乙烯的工业生产和应用;5. 案例分析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乙烯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掌握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乙烯-教案

乙烯-教案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乙烯
高雪梅
教学目标
1.探究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

2.掌握乙烯的典型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

3.了解乙烯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
刚刚摘下不久的香蕉和成熟的香蕉,掺在一块放置几天的结果是香蕉已经全部变黄。

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乙烯的功劳。

一、乙烯的物理性质
二、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2H4,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2=CH2结构决定性质,乙烯的性质与甲烷的差异是由其不同的结构决定的,乙烯与烷烃的结构有何差异呢?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反应方程式:C2H4+3O22CO2+2H2O
【思考】乙烯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会有黑烟?
(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紫红色退去。

视频
【思考】鲜花保鲜原理?
2、乙烯与溴水反应,视频+动画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 = CH2 + H2O
CH2 = CH2 + H2
CH2 = CH2 + Cl2
CH2 = CH2 + HCl
【思考】
1、如何鉴别甲烷和乙烯气体,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
2、如何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四、乙烯的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乙烯的性质教学设计

乙烯的性质教学设计

乙烯的性质教学设计
范庆美
九、作业
十、教学反思
通过系列探究实验来加强学生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了解。

充分利用乙烯与乙烷结构的对比,使学生理解正是由于“碳碳双键”导致了乙烯与乙烷性质的不同,使学生掌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关系。

将乙烯的用途及性质等学习内容设计成为一系列具有相互了解和逻辑关系的问题,并保证教学问题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构建平台。

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景,诱发学生不断激起认知冲突,主动自发进行探究性学习。

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分析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现象。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完整版)乙烯的性质教案

(完整版)乙烯的性质教案

(完整版)⼄烯的性质教案⼄烯的性质各位评委⽼师好!我叫XXX,我申请的学科是⾼中化学,我抽到的说课题⽬是《XXXXXX》。

下⾯是我的说课内容。

《⼄烯的性质》是选⾃⼈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制普通⾼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册第五章第三节《⼄烯》第⼀课时。

本节内容是继烷烃之后,向学⽣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烯的分⼦结构、实验室制法和⼄烯的化学性质。

在⼄烯的化学性质中,⼜介绍了另⼀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本节内容是学⽣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法的情况下学习的⼜⼀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且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烯是⼀种重要的化⼯原料和产品,在⼯农业⽣产、⽇常⽣活、能源、药物等⽅⾯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烯的性质和⽤途的学习,可以进⼀步使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教学⽬标(1)知识⽬标初步掌握⼄烯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了解⼄烯的主要⽤途①使学⽣掌握⼄烯分⼦的组成、结构式,重要的化学性质和⽤途。

②使学⽣学会⼄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法。

(2)能⼒⽬标①培养学⽣观察能⼒、思维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②对学⽣进⾏科学抽象能⼒的指导。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烯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烯的加成反应。

五、教学程序【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烯的结构,现在我们来复习⼀下。

【讲述】我们知道,⼄烯具有平⾯结构,六个原⼦在⼀个平⾯内,这是它的第⼀个特点;第⼆,键⾓为120°;第三,碳与碳之间以双键的形式存在。

⼀、⼄烯的物理性质(学⽣阅读课本)⼄烯是没有颜⾊、稍有⽓味的⽓体,密度为1.25g/L,⽐空⽓密度略⼩,难溶于⽔。

(⽤排⽔法收集)【讲述】好,这就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烯的结构。

我们知道,⼄烯的双键是不稳定的,它的⼀根键容易断裂,那么,这种结构会对⼄烯的性质产⽣怎样⼀个影响呢?会不会使得它与甲烷的性质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烯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乙烯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乙烯的性质》教案

《乙烯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结构式;2.了解乙烯的氧化反应;3.了解乙烯的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掌握分析芳烃化学性质的能力;2.学生能通过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联系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乙烯的结构式;乙烯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难点】乙烯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模型展示法,多媒体展示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生活中往往会将成熟的水果和不成熟的水果放到一起,这样能催熟不成熟的水果,引入乙烯。

学生回答:成熟的水果会散发出乙烯,能够催熟水果。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乙烯的结构式。

教师引导:展示乙烷的球棍模型和乙烯的球棍模型,比较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乙烷两个碳原子之间是通过单键连接,且呈现四面体的结构;乙烯两个碳原子之间是通过碳碳双键连接,呈现平面结构。

教师讲解: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烃,在书写结构式时,碳碳双键不能省略。

(二)乙烯的氧化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燃烧后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请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乙烯燃烧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教师讲解:乙烯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教师引导:乙烷无法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思考乙烯能否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反应?教师演示实验: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请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逐渐退去。

教师小结:乙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能够在空气中燃烧,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该方法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

(三)乙烯的加成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请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教室讲解:乙烯能够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氢气、氯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环节三:巩固提升教师引导:请同学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烯的性质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新课程标准教科书(苏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中“石油炼制乙烯”的第二课时。

乙烯是烯烃的代表物,本节内容的安排与原人教版教材相比有较大不同,教材内容特别强调从实验、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回避类别性质的归纳。

根据探究实验----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的反应现象推断乙烯与烷烃分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

根据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从结构角度适度深化学生对甲烷、乙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结构(组成)-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思维方法,养成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对有机物、化学燃料、淀粉、维生素、油脂、蛋白质等有了非常粗浅的了解,但对乙烯和不饱和烃是初次接触,学习兴趣较高。

本节内容不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知识,不强调按官能团分类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乙烯的有关知识的同时,体会化学源自生活,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

3.设计思想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教师启发”、“阅读自学”、“课堂练习”等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给学生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帮助学生了解乙烯的主要性质。

通过引导学生“玩”乙烷、乙烯的球棍模型,使他们形象直观地了解乙烷、乙烯结构的区别。

再通过讨论、分析、归纳,让学生认识饱和烃与不饱和烃成键特点的不同。

以“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认识: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溴发生加成反应。

从动手书写乙烯与溴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抽象出加成反应的概念。

通过和乙烯的类比,认识乙炔的结构特点,了解乙炔与溴、氯化氢的加成反应,从而加深对加成反应的认识。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饱和烃与不饱和烃概念。

(2)了解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加成反应的概念。

(4)认识乙炔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乙烯性质的科学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从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到单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推导分析,初步学习用官能团分析有机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相互联系的分析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催熟水果等实践活动,了解乙烯的用途;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5.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难点:加成反应原理。

6.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布置]
1.水果催熟实验:青桔子和熟苹果放在同一个塑料袋里。

2.调查塑料用品明确乙烯用途
[创设情景] 让学生讲述课前准备的有关催熟实验的情况,
[新课导入]
把青桔子和熟苹果放在同一个塑料袋里,系紧袋口,一段时间后青桔子就可以变黄、成熟。

说明乙烯对水果有催熟作用。

[提出问题]
1.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
[板书] 一、乙烯的结构特点和组成
[学生活动] 提供球、棍模型,引导学生“玩”甲烷、乙烷的球棍模型。

[多媒体展示]
[讨论、分析]
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板书]
[提出问题]
2.乙烯、乙烷组成、结构上有哪些差异?性质会有差异吗?
[板书] 二、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展示乙烯样品,观察颜色、状态,并嗅气味,小结物理性质。

[板书] 2.乙烯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在必修2中不作要求。

但在下面的演示实验中需要直接使用乙烯,因此使用 Flash演示动画来模拟乙烯的实验室制取过程。


实验1:将事先用气囊收集好的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实验2: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学生活动] 描述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3.乙烯为什么能使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乙烯为什么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思考上述两个问题,完成课本P59 表3-2。

[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回忆分析:
(1)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
(2)烷烃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与烷烃的成键特点区别在哪里。

[归纳、小结] 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是因为高锰酸钾能氧化C=C双键。

[板书] (1)氧化反应
①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视频资料] 乙烯的燃烧
[提出问题]
5.乙烯燃烧时为什么会产生较多的黑烟?
[讨论、分析] 乙烯中含碳量较高
[板书] ②乙烯的燃烧
[学生活动] 书写乙烯燃烧的方程式。

[设疑]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因是什么?与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一样吗?
[阅读课本] 了解加成反应。

[讨论、分析]
乙烯分子与溴反应时,C=C双键中的一个键容易断裂,溴分子中的Br—Br键也会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与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结合,生成1,2一二溴乙烷。

这样的反应叫做加
[flash演示]乙烯加成反应原理
[学生活动]根据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CH2═CH2+Br2—→CH2Br-CH2Br 1,2-二溴乙烷(无色)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
[归纳、小结] 加成反应定义
[板书]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讨论、分析] 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区别
[讲述] 常见的加成试剂有:H2、HCl、H2O等等。

[学生练习]
CH2=CH2+H2
CH2=CH2+HCl
CH2=CH2+H2O
[归纳、小结]
乙烯加成反应的实质是C=C双键容易断裂,能分别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结合成新的共价键,说明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提出问题]
6.如何鉴别甲烷和乙烯?
[讨论、分析] 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鉴别方法。

[过渡] 根据加成反应的定义,除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外,碳碳叁键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板书] 三、乙炔
[学生活动]完成 P60[问题解决]
[提出问题]
7. 乙烯有哪些用途?工业上如何生产乙烯?
[学生活动]
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乙烯的用途、聚乙烯产品、聚氯乙烯产品、塑料图片。

[讲述] 介绍获得乙烯的主要途径,乙烯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等。

[课堂练习]
1.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天然气的产量 D.汽油的产量
2.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可依次将其通过下列哪组试剂的洗气瓶()。

A.澄清石灰水,浓H2SO4 B.溴水,浓H2SO4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H2SO4 D.浓H2SO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退色的是()。

A.乙烯 B.二氧化硫 C.NaOH溶液 D.丙烷
[课堂小结]
[作业]
1.课本P64第5、7
2.查找乙烯产品的应用和怎样防止乙烯产品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有关资料。

6.教学反思
必修模块中有机化合物知识只要求认识典型的代表物,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度”,不能上升到类别、官能团层面。

点评:教材分析透彻,“三维目标”完整,媒体应用得当,教学设计注意从实验、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教好地把握教学深广度,不涉及类的性质。

教学过程直观且富有生活气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问题讨论,将学生逐步地引向探究课题的核心,通过学科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南安一中黄文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