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常见知识点
呼吸系统知识点归纳

大纲:A 鼻1.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2 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3 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各窦的形态特点并了解其临床意义B 喉1.掌握喉的位置、主要体表投影2.了解喉的软骨、连结、肌肉及其功能3.掌握喉腔的形态结构C 气管及支气管1.气管的位置、毗邻2.了解气管的构造3.掌握左右支气管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D 肺1.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2.掌握肺段的概念3.掌握肺的体表投影E 胸膜1.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2.掌握胸膜的分部及胸膜窦3.掌握胸膜的体表投影要点:1.鼻腔的分部:每侧鼻腔又分为.鼻阈为皮肤与粘膜的交界处,鼻前庭壁由皮肤覆盖 ,生有鼻毛,有滤过和净化空气功能,因其缺少皮下组织且富有皮脂腺和汗腺,所以它不但是疖肿的好发部位而且发病时疼痛剧烈。
Little 区: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丰富、位置浅表,外伤或干燥刺激均易引起出血。
90% 左右的鼻出血发生于此区,故称为 Little 区或 Kiesselbach 区。
3. 鼻中隔:犁骨和鼻中隔软骨构成支架,表面覆盖粘膜而成,位置通常偏向一侧。
:最上鼻甲或上鼻甲的后上方与蝶骨体之间的凹陷为鼻粘膜分两部分,位于上鼻甲与其相对的鼻中隔及二者上方鼻腔顶部的鼻,富有感受嗅觉刺激的嗅细胞。
6.鼻旁窦的位置与开口起自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呈扇形向后、向下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和环状软骨上缘。
其上缘游离增厚,紧张于甲状软,较前庭韧带厚而短。
声韧带连同声带肌及覆盖于其表面的喉救病人生命可在环甲正中韧带处进行穿刺,以建立暂时的通气道。
当紧急切开弹性圆锥进行抢救时,注意勿伤及环甲动脉吻合弓9.喉腔分部:借前庭襞和声襞将喉腔分为前庭襞上方的喉前庭,声襞下方的声门下腔,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喉中间腔。
10.喉的位置及体表标志: A 位于颈前部,喉咽的前方,向上借喉口通喉咽,向下与气管相接 B 甲状软骨的喉结,环甲软骨弓(平第六颈椎):由声韧带、声带肌和喉粘膜构成。
:是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底和声带突之间的裂隙,比前庭裂长而窄,是喉腔最狭窄之处。
呼吸系统学知识点

呼吸系统学知识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是由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的。
其中,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通过鼻腔可以使空气先经过滤、加热和湿润等处理,然后进入喉咙。
喉咙是一个位于口腔与气管之间的通路,它不仅参与呼吸,还是发声和吞咽的重要器官。
气管是连接喉咙和支气管的管道,它内部覆盖有纤毛和黏液,可以起到清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病菌的作用。
支气管是气管分支出来的两支管道,分别进入左右肺。
而肺则是位于胸腔内的呼吸器官,主要承担气体交换和调节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二、呼吸系统的功能1. 氣體交換:呼吸系统通过气体交换的过程,将新鲜的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在肺泡中进行,氧气经过肺泡膜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经肺泡膜排出体外。
2. 维持酸碱平衡:呼吸系统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当体内酸性增加时,呼吸系统会增加呼气的量和速度,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使体内酸碱平衡恢复正常。
3. 发声功能:呼吸系统在喉咙中包含了声带,通过空气的流经和声带的振动,我们才能发出声音。
通过调节声带的张紧程度和声门的开合,我们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量。
4. 温湿调节:鼻腔中的毛细血管和黏膜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和湿润的处理,使其满足肺部吸入的条件。
这样的处理可以避免肺部受到太冷或者太干燥的刺激。
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1. 咳嗽: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由于感冒、过敏、支气管炎等引起的。
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病原体,但如果咳嗽持续时间过长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2.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
哮喘发作时,支气管会因为炎症和痉挛而收缩,导致空气流通受阻。
哮喘的诱因包括过敏原、感染、气候变化等。
3. 肺炎:肺炎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
肺炎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呼吸系统知识点总结

4.左主支气管细而长,走行方向较垂直。( × )
5.右肺前缘下部有一弧形凹陷称心切迹。( × )
6.出入肺门的主支气管称肺根。( × )
7.每一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所属的肺组织构成一个肺小叶。(√ )
8. 肺的实质可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两部分。( √ )
9.终末细支气管壁平滑肌可形成完整的环形层。( √ )
30.纵隔前界为_________,后界为___________,两侧界为_____________,上
界是___________,下界是____________。(胸骨、脊柱胸部、纵隔胸膜、胸廓上
口、膈)
31. 上、下纵隔的划分以___________平面为界,下纵隔又以________为界分为
10.构成气体交换广大面积的是Ⅱ型肺泡细胞。( √ )
11.弹性纤维使肺泡具有良好的回缩力。√
12.尘细胞是指吞噬了灰尘颗粒的肺泡上皮细胞。( × )
13.肺下界体表投影在腋中线与第 10 肋相交。( × )
14.胸膜腔男性是密闭的,女性可与外界相通。( × )
15.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点。( √ )
17. 左肺( A )
A.分两叶 B.粗而短 C.只有水平裂 D. 前缘无心切迹
18.关于肺的描述何者错误( D )
A. 左肺细长,右肺粗短
B. 肺尖可突入到颈根部
C.左肺分两叶,右肺分三叶 D.前缘和下缘都较圆钝 1/3 以上 2~3cm B. 高出锁骨外侧 1/3 以上 2~3cm
6. 血-气屏障 肺泡与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进行氧和二氧化碳交换所经过的层次称血-气屏障。
7. 胸膜腔 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两者之间围成一个密闭的潜在性腔隙,称胸 膜腔。
呼吸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呼吸系统解剖学知识点呼吸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负责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健康和医学领域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 呼吸道:主要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鼻腔是空气进入呼吸系统的起始点,咽喉连接鼻腔和气管,气管分支为两支支气管。
2. 肺部:左右两个肺通过支气管与气管相连,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
3. 供血和神经支配:肺部由肺动脉和肺静脉供血,同时受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控制。
二、呼吸系统的功能1. 气体交换:肺部通过气体交换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声音产生:声带在喉部振动产生声音,呼吸系统参与了人类语言和交流。
3. 清洁和湿润:呼吸道会清洁和湿润空气,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肺部。
三、1. 鼻腔:包括鼻甲、鼻中隔、鼻孔等结构,通过粘膜分泌物和毛细胞过滤空气。
2. 喉部:主要是喉结、声带、杓状软骨等结构,是通往气管的必经之路。
3. 气管:由软骨环支撑,内有纤毛上皮,可将粘液和异物排出呼吸道。
4. 支气管:分为主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通过分支形成肺泡。
5. 肺部:分为左右两个肺叶,具有肺叶间隔、支气管树状分支等结构。
6.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最终场所,通过毛细血管和肺泡壁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通过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初中呼吸系统知识点

初中呼吸系统知识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呼吸道鼻: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也是嗅觉器官。
鼻腔内有鼻毛,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鼻粘膜能分泌黏液,湿润空气并粘住灰尘和细菌。
咽: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
喉: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器官。
喉由多块软骨组成,其中会厌软骨可以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气管:由 C 形软骨支撑,管壁上有纤毛和黏液腺,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形成痰。
支气管: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形成支气管,逐级分支,越分越细,最后形成细支气管。
2、肺位置: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结构:肺由许多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功能: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呼吸运动1、吸气过程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
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
2、呼气过程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缩小。
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三、气体交换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部位:肺泡与血液之间。
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过程:氧气从肺泡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扩散进入肺泡。
结果: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部位: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
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过程:氧气从血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扩散进入血液。
结果: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四、呼吸的意义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2、维持体内气体平衡呼吸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吸入新鲜的氧气,维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五、常见呼吸系统疾病1、肺炎病因: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
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治疗: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
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呼吸器官1. 呼吸器官包括呼吸道和肺部。
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口腔、咽部和喉部,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
肺部主要由两个肺叶组成,左右肺各有一个,上面有膈膜和胸腔腔膜围绕。
二、呼吸道1. 呼吸道的功能是将外界空气引入肺部,同时将体内废气排出体外。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其内壁有黏膜,能够净化、湿润和温暖空气。
气管和支气管的壁上有纤毛和粘液,能够将进入呼吸道的灰尘和颗粒物排除体外。
三、肺部结构1. 肺部的结构是由气管分支为支气管,支气管再分支成支气管末梢,最终形成肺泡。
肺泡内壁有一层薄膜,称为肺泡上皮细胞,与纤维血管上皮细胞组成了气体交换的薄膜。
肺泡内的毛细血管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和体内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
四、呼吸作用的机制1. 呼吸作用的机制包括呼吸运动、气体交换、呼吸中枢和呼吸肌。
呼吸运动是指肺部膨胀和收缩的过程,由膈肌和肋间肌等肌肉组成。
气体交换是指肺部内外气体及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互转换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肺泡中。
呼吸中枢是指位于脑干和延髓的调节中枢,能够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呼吸肌主要由膈肌、肋间肌和腹肌等组成,是呼吸运动的主要执行器。
五、呼吸系统的调节1. 呼吸系统的调节包括外部呼吸和内部呼吸。
外部呼吸是指肺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吸气和呼气。
内部呼吸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氧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以上就是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呼吸系统是人体内外环境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它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引入机体,排出二氧化碳,维持体内气体平衡,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能量供给。
对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生命活动。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笔记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笔记(一)生理1.肺通气肺泡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肺通气的动力●原动力:呼吸肌的节律性收缩●直接动力:肺泡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胸内压=-肺回缩压●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静态阻力70%)●肺的弹性阻力(主要)●肺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肺泡液-气表面张力(最主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二棕榈酰卵磷酯●胸廓的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主要)支哮长期最有效治疗:糖皮质激素●惯性阻力●黏滞阻力●肺通气的功能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内更新气体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通气血流比值=肺泡通气量/心输出量2.肺换气肺泡与肺CAP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气体的扩散单纯扩散●分压差:是气体扩散的动力和决定气体扩散方向的因素Co2的扩散系数是氧气的20倍●呼吸气体的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膜的厚度(反比)●呼吸膜面积(正比)●通气血流比值●正常:0.84●过大:通气过度或血流相对不足→Ⅰ型呼衰●过低:通气不足或血流相对过多→支哮→动静脉短路→Ⅱ型呼衰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气:氧合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碳酸氢盐(主要)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发绀不一定缺氧(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缺氧不一定发绀(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氧解离曲线“S”右移↑左移↓●上段>60mmHg(>90%)●影响因素:PH、温度、2,3-DPG、二氧化碳分压4.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神经调节●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脑脊液,局部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外周化学感受器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氢离子↑●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主动脉体:主要调节循环升压反射(二)肺炎1.细菌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致病菌:肺炎球菌●病理变化: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性炎●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临床表现:青壮年(30-40岁)+受凉淋雨后+寒战高热+铁锈色痰+口角鼻周单纯性疱疹+胸片示肺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并发症●肺肉质变(机化性肺炎):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肺脓肿和脓胸:金葡菌感染●感染性休克●治疗:首选青霉素,不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致病菌:化脓性细菌●病理变化: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临床表现:老年人+寒战高热+砖红色胶冻样痰+胸片示蜂窝状脓肿、叶间隙下坠●治疗:首选氨基糖苷类●金葡菌肺炎:婴幼儿/糖尿病老年人+寒战高热+痰中带血丝/脓痰带血+圆形透亮影,液气囊腔空洞半合成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菌素2.非典型病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军团菌肺炎●致病菌:嗜肺军团杆菌●病理变化:急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临床表现:青壮年(30岁)+外出旅居史+高热(39-40℃)呼吸道症状+斑片状阴影+低钠血症●支原体:青少年(16岁)+外出旅居史+低热(37.3-38℃)咳嗽(阵发性剧烈干咳)痰少,可伴有咽痛,头痛+胸片斑片状阴影+β内酰胺类无效●衣原体3.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致病菌:流感病毒●病理:间质性肺炎,可见病毒包涵体,炎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发热+阵发性剧烈咳嗽,痰少+SaO2早期下降+磨玻璃影(三)肺脓肿1.吸入性(最常见):口咽鼻(厌氧菌)●好发部位:右肺●临床表现:寒战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分三层)慢性病人可有杵状指,胸片大片浓密炎性阴影,其中可有圆形透亮区及气液平面●治疗:首选青霉素2.血源性:皮肤疖痈(金葡菌)●临床表现:转移性脓肿●治疗:万古霉素/头孢3.继发性(四)慢性支气管炎1.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且症状每年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2.病理●黏液-纤毛排送系统受损纤毛柱状上皮变性、坏死,再生的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并发生鳞状上皮化生●黏膜下腺体增生肥大和浆液性上皮发生黏液腺化生●管壁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断裂、萎缩●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周围炎(五)支气管哮喘1.是一种由呼吸道过敏引起的以支气管可逆性发作性痉挛为特征的慢性阻塞性炎性疾病。
人体呼吸知识点总结

人体呼吸知识点总结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1鼻腔和咽喉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它通过滤除空气中的粉尘、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保护了肺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鼻腔内的纤毛和黏液能够帮助清除空气中的杂质,同时,鼻黏膜上的微血管还可以将冷却并湿润的空气传递给肺部,有助于保护呼吸道。
咽喉是气道和食道的交汇处,它通过软腭和喉头等结构,将空气和食物进行分开,并向下传输。
1.2气管和支气管气管是连接咽部与支气管的管道,它有着软骨环支撑,以防止气管塌陷。
气管内部有粘液和纤毛,能够帮助清除异常物质,保护呼吸系统。
气管分支为两支支气管,分别通往左右肺。
1.3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它由左右两个肺叶组成,内部充满了肺泡。
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它通过膜上的毛细血管,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与氧气进行交换。
这种气体交换过程是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
1.4呼吸肌呼吸肌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肌。
膈肌是呼吸运动的主要肌肉,在吸气时,膈肌收缩,使得胸腔扩大,从而导致气压降低,空气自然流入。
在呼气时,膈肌放松,胸腔收缩,从而使得气压升高,空气被排出。
肋间肌则通过肋骨的上抬和下降,在呼吸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
1.5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向体内引入氧气,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在描述呼吸系统的功能时,必须提到气体交换这一重要的生理过程。
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中,氧气在呼吸过程中通过膜上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中,二氧化碳则相反地由血液中排出。
这种气体交换保证了细胞的氧气供应,同时也防止了体内二氧化碳的积累。
二、呼吸的生理机制2.1肺泡通气肺泡通气是指肺泡内外气体交换的过程。
在通气时,空气通过气道进入肺泡,与肺泡内的血管交换气体。
氧气进入肺泡,而二氧化碳则从肺泡排出。
这种气体交换是呼吸系统最基本的生理过程。
2.2呼吸中枢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丘脑,它负责调节人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在静息状态下,呼吸中枢会自动调控呼吸频率,保持良好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常见知识点
1.小细胞肺癌最具特征性的细胞--燕麦细胞。
2.肺弥散功能障碍最常出现--Pa02下降,PaC02正常或下降。
3.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于--后纵膈。
(助理不要求)
4.支气管哮喘确诊检查首选--支气管激发试验。
5.仰卧位时吸入性肺脓肿的最可能的部位--上叶后段。
6.COPD患者病情加重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控制感染与改善呼吸功能。
7.支气管扩张确诊首选检查--胸部CT。
8.张力性气胸的首选治疗措施--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减压。
9.小细胞肺癌首选治疗方式--化疗。
10.烟草对人体产生的成瘾的成分是--尼古丁。
11.烟草烟雾中,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的物质---一氧化碳。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咳嗽咳痰+双肺过清音+桶状胸+肺功能FEV1/FVC <70%。
13.支气管哮喘诊断:反复喘息、气急+过敏原+肺部广泛哮鸣音+夜间、凌晨加重+可自行缓解或药物缓解。
14.支气管扩张X线示双下肺多个囊状透亮区,部分可见液平。
15.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
16.肺癌确诊:中央型肺癌→支气管镜+活检,周围型肺癌→经皮穿刺+活检。
17.血源性肺脓肿=体表有脓肿感染灶+发热不退伴咳嗽+X线双肺多发小脓肿。
(助理不要求)
18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诊断:中老年人+砖红色胶冻样痰+X线叶间隙弧形下坠。
19.闭合性气胸患者肺压缩量<20%的首选治疗措施是--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
20.肺脓肿体征:发热、盗汗、乏力、咳大量脓臭痰。
(助理不要求)
21.支气管扩张最常用的诊断方法--胸部高分辨率CT。
22.Ⅰ型呼吸衰竭:
(1)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
(2)弥散功能损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肺动-静脉分流等。
23.Ⅱ型呼吸衰竭:
(1)PaO2<60mmHg,PaCO2>50mmHg。
(2)通气功能障碍。
(3)慢阻肺等。
24.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确定溶栓治疗的主要依据指标是右心功能。
(助理不要求)
25.对放疗最敏感的肺癌是--小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