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简明(课堂)
第三章教学语言表达

第三章教学语言表达一、名词解释1.教学口语即教学口语表达技能,是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的口头语言对教材内容、学生问题等进行叙述、解释、说明等的行为方式。
2.说明性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事物、解释道理、分析问题、论证原理的语言。
3.叙述性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客观地向学生陈述科学文化知识的语言。
4.描述性语言就是借助一定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形态或再现某种场景的语言形式。
5.抒情式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
6.评价性语言是指教师对教材、客观事物、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质有所认定的语言。
7.教态语言即教态语言表达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体态语言,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二、筒答题(答案要点)1.(1)教育性;(2)科学性;(3)针对性;(4)规范性;(5)口头性;(6)启发性;(7)可接受性。
2.(1)身姿变化。
身姿变化又称身姿语,是指人的躯干动作所发出的信息。
教师的身姿变化主要包括站姿、走姿和手势。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教师通过眼、眉、唇等器官和面部肌肉的活动变化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
其关键是把握眼神和微笑。
(3)外表修饰。
外表修饰主要指教师衣着服饰、发行配饰、化妆等,它也是教师内心修养和品格气质的外部流露、外在表现。
3.(1)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的变化。
适度的语调可以加强口语表达的生动性,体现语言的情感性。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讲解重难点和关键点,在叙述概念、定理时,说话要慢些,语调要高些,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做笔记的时间。
当讲解有难度的内容时,教师的语调要平稳缓慢,同时注意语调对关键词的强调作用。
(2)节奏是指讲话时的快慢变化。
它和语速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变换语调、语速,使之高低相间、快慢交叠,提高信息的接受率。
4.(1)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2)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3)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4)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简明、连贯、得体》 学历案

《简明、连贯、得体》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做到简明、连贯、得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语言简明的方法,删除冗余信息,避免歧义。
(2)学会运用恰当的衔接词和语序,使语言连贯。
(3)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做到表达得体。
2、难点(1)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判断并修改不简明、不连贯、不得体的语句。
(2)综合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
三、知识链接1、简明简明指语言简洁明了,不啰嗦,不冗长,没有多余的词句,同时要表意明确,没有歧义。
2、连贯连贯指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3、得体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要注意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目的的差异,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四、学习过程(一)简明1、删繁就简阅读以下句子,找出冗余的词句并删除,使句子更简明。
例:他大约四十岁上下,身材魁梧。
“大约”和“上下”表意重复,可删除“上下”,改为“他大约四十岁,身材魁梧。
”练习:(1)这篇作文的语言基本上全部通顺。
(2)他的家里有许多的书籍,有古典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
2、消除歧义分析下列句子产生歧义的原因,并修改使其表意明确。
例: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此句可理解为“他行走了一个多钟头”,也可理解为“他离开一个多钟头了”。
可修改为“他行走了一个多钟头了”或“他离开一个多钟头了”。
练习:(1)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2)我要炒肉丝。
(二)连贯1、保持话题统一阅读下面的段落,分析话题是否统一,若不统一进行修改。
例:我们学校的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都积极报名参加。
有的参加跑步比赛,有的参加跳远比赛,还有的参加跳高比赛。
体育老师认真地指导大家训练,希望能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第十一章 语言表达简明课堂练习

第1篇第11章常见的重复啰嗦现象1.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
(“洁”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卫生”重复)2.凯旋而归。
(“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与“归”重复,去掉“而归”)3.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指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教育”重复)4.付诸于实践。
(“诸”,文言兼词,相当于“之于”,故“于”多余,应去掉)5.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
(“及”即“到”,所以“到”多余,应去掉)6.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际”意为“彼此之间”,与“间”重复,应去掉“间的”) 7.“无声”的潜台词。
(“潜台词”都是无声的,意义隐含在字词的背后。
去掉“无声”) 8.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发生”已表出现意,所以“出”“来”多余,应去掉)9.这些莘莘学子。
(“莘莘”,形容众多,与“这些”重复,应去掉“这些”)10.切忌不要违规。
(“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
“不要”与“切忌”连用,意思和原意刚好相反)11.报刊杂志。
(“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后再用“杂志”,语义重复)12.邂逅相遇。
(“邂逅”即偶然遇见,与“相遇”重复)13.学习先进楷模。
(“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故此二词重复,去掉其一) 14.警匪力量悬殊很大。
(“悬殊”意即“相差很远”,与“很大”重复。
去掉“很大”)15.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要发笑”之意,与后面的“笑”重复,去掉“地笑了起来”)16.到会的二十一名与会者。
(“与会者”就是到会的人,与“到会的”重复)17.他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
(“目睹”有“亲眼”之意)18.那人大约二十五六左右。
(“大约”和“左右”都是表示约数的,重复,删去其一) 19.欢迎市委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
(“莅临”有“到某地”之意,再用“到”,重复)20.8月1日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重复)21.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净多了。
(“格外”和“多了”重复)22.人来人往也特别多。
幼儿园教育方法语言类上课

照顾个别幼儿的水平。 (3)问题要有启发性、逻辑性,以引起幼儿步步深入思考。 (4)教会幼儿注意听清问题。 (5)教师要注意耐心倾听幼儿的回答,及时肯定、补充,
做出明确的结论。 (6)鼓励幼儿向教师质疑。
编辑ppt
两个两个放在一起没有多出来的就是双 数,有多出来的就是单数
被2除尽的是双数,反之是单数 单是单,双是双
编辑ppt
11
参考视频
《单数和双数》
编辑ppt
12
课堂练习
试着给幼儿讲解“1和许多”
编辑ppt
13
3、谈话法
定义: 谈话法是指用提问、答问、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的
方法。
运用谈话法的要点是:
编辑ppt
7
讲解法种类:
1、教师对词语、概念、意义进行准确解释。 如什么是社区、什么是超市。
2、描绘和讲述事情的经过、人或物的形象以及 场面的情景气氛。
如讲解花生的特点“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
3、论是非、讲道理。
编辑ppt
8
讲解法运用要点:
(1)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必要 时可适当重复讲解。
14
视频
大班故事活动《父与子》,观摩导入环 节教师对谈话法的运用。
编辑ppt
15
4、描述法
定义: 是教师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讲述所教
授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
运用要点:
(1)语言要绘声绘色、富于感情。 (2)描述要有一定的顺序。
编辑ppt
16
分析P50-P51案例
编辑ppt
17
教案集P141 《我的周末计划》 找出并分析其运用的教育方法
【学习方法】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

【学习⽅法】语⽂教学的常⽤⽅法语⽂教学的常⽤⽅法1.阅读法:课堂上通过反复阅读,逐步加深对课⽂的理解的⼀种教学⽅法。
基本⽅式:朗读(诵读)、默读(速读)、精读、略读2.讲授法:教师借助教学语⾔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智⼒,陶冶性情的⼀种传统课堂教学⽅法。
基本⽅式:讲述、讲解、串讲、评点、评析等。
3.讨论法:课堂中师⽣、学⽣间进⾏多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式。
基本⽅式:提问式(问答式)、谈话式、讨论式。
4.练习法:通过练习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课堂教学活动⽅式。
基本⽅式:复述法、提纲法、抄摘法、作业法5.⽐较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因素集中起来进⾏⽐较分析,探寻规律特点,加深认识理解的⼀种教学⽅法。
基本⽅式:求同⽐较、求异⽐较、相似⽐较。
(点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学指导法、反刍教学法等)各类课⽂的教学课⽂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字、词、句、篇章结构、⽂章主旨、写作技巧1.识字教学:增加识字量,为阅读提供必要的基础。
2.词语教学:掌握、积累词汇,提⾼阅读⽔平。
3.句⼦教学:分析、把握相关句⼦,加深对课⽂的理解,提⾼语⾔表达技巧。
4.篇章教学:探究⽂章思路,分析篇章结构,全⾯理解课⽂内容,提⾼读写能⼒。
5.⽂章主旨教学:分析材料与主题的关系等,把握⽂章精神实质。
(阅读教学的关键)6.写作技巧教学:分析语⾔、⽂风、结构、表达⽅式等⽅⾯,加深对⽂章的理解,提⾼鉴赏⽔平和表达能⼒。
⼀、常⽤⽂体的教学常⽤⽂体的教学是培养学⽣阅读、写作、观察、思维等能⼒的基础,是语⽂阅读教学的基本着眼点。
常⽤⽂体的教学应强调其实⽤性,突出其基础性,加强其实践性,注意引导学⽣分析思想内容(不同的⽂体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其思想内容),掌握结构特点,体味语⾔艺术。
中学语⽂常⽤⽂体⼀般指记叙⽂、说明⽂、议论⽂。
(⼀)记叙⽂的教学记叙⽂是以记事、记⼈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段来反映社会⽣活的⽂章。
(主要是记⼈、叙事、写景、状物)1.记叙⽂教学的内容A.把握记叙⽂的⽂体结构特点:记叙⽂⼀般以线索来结构⽂章。
专题15+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课堂

4.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请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一个帖子,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对 朋友们的中秋祝福。要求:描写生动,语言有感染力,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 左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解析 ①处“完全”与“足以”重复,应删去“完全”。②处可承前一句的主语“历来的研究 者”,删去“他们”。
2.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繁花》标点简单,基本是逗号开始,句号结束,都是 借自传统,少用西式标点,不用问号。古代传统文本,是读者自己圈点,所谓“可圈可点 ”。国人的骨血里面,传统的基因还在,一张传统老桌子,一把传统老椅子,都可以使当 代房间产生复杂美感。《金瓶梅》里的一大段文字,可以讲三四天的经过,走五六个地 方,说话七嘴八舌,集中挤在一起。不习惯读《繁花》的读者,一般都是接受了西方流 行小说叙事深深浅浅的影响。 A.以《繁花》为例,强调我们的当代文学需要回归传统。 B.语段中使用了借代手法,“老桌椅”代指传统文化。 C.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对西方文学的标点用法和叙事方式的批判。 D.《繁花》的语言风格区别于流行小说,有其自身特色。
03 恰当地选用表达方式,灵活地选用句式,巧妙地组接语句,增强 语言的灵动性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真正体现了“注 重能力考查”。“鲜明”“生动”这两点 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文采”,所以主观 试题的解答不单要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 达的文采。
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语言技能

态势语
4、服饰
• 宜:协调和谐、整洁自然、适合年龄 、适
合体型、适合性格
• 忌:不修边幅,头发蓬松杂乱,过于刻意
打扮,浓妆艳抹,奇装异服,发型奇特等。
言语技能常见问题
• 教态:站姿、眼神、手势等。
神情紧张,一走上讲台就满头大汗,有的搔头摸耳,或 下意识地摆弄粉笔头;有的说错了话脸红,吐舌头等。
规范性
国际音标
• 《汉语拼音方案》是1956年拟订,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批准的拼音方案,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 化会议通过以《汉语拼音方案》为中国地名、人名拼写的准 则和依据。《汉语拼音方案》由五部分组成:字母表、声母 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采用 拉丁字母标音。
• (s,sh)
教师普通话——绕口令练习
• 天津和北京,两座兄弟城。津京两字韵,不是一
个音。津字前鼻韵,京字后鼻音。请你仔细听, 发音要分清。
• 陈是陈,程是程,姓陈不能说成姓程,姓程也不
能说成姓陈。禾旁是程,耳朵是陈。程陈不分, 就会认错人。
(前鼻音与后鼻音)
语言的速度
语言的速度是指讲话的快慢。其快慢是否科学合理,对 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
• 普通话:口音、发音、吐字 • 语速与节奏 • 语调升降、重音强调
常见问题
• 问题1:话语重复 • “嗯、啊”不断,几句话,甚至每句话的后面
都带有一个“嗯”或“啊”,
• 频繁使用一个词,如说话之前带上“如果这样
的话”、“我们知道”,说话之后带上“是不 是啊”、“对不对呀”
• 解决方法: • 在反复练习、充分准备之后,讲一段课,或讲一
初一语文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材料一: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无论在哪儿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
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
长年累月地广泛读书,细水长流地做读书摘录,使黑格尔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
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
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即记在笔记本上。
材料三:上海有一位青年,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得不可胜数。
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敞的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最终成为了年轻的小说家。
【答案】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政治家乃至一个普通人,要想将点滴的阅读积累成为浩瀚的知识就必须注重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持之以恒的阅读信念。
②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以上两个方面中任何一方面均可,意思对即可得分)【解析】阅读三则材料,抓住其中关键信息点“读书”“习惯”“成功”概括三则材料共同表达的中心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
请以“爱护地球”为主题写一段话。
(3分)要求:从下面所给词语中任选三个(多选不限),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责任警示和谐居安思危同舟共济水清山秀【答案】示例:我们生长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她无微不至的保护着我们,现在大地母亲受到了伤害,我们应该负起责任!原本山清水秀的家园,已变得满目疮痍,我们要同舟共济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解析】答案不唯一,用上至少三个词语和一种修辞方法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4分)为了研究七年级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随机调查了213名学生,以下是影响阅读名著原因的调查统计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
“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 得意门生”,歧义就可以消除了。
4.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 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 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 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 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 分,就会啰嗦。
①删除或改为“他”就避免语意重复,达到简明的效果; ③改为“合图”使指代明确。“衔接自然”就是要求考 生注意上下文在文法上、结构上、主语上、语势上等保 持前后一致, ⑤改为“苏泽广”或“父亲”使指代明确,使前后文连
(高考题)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 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 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④
动员正在进行准备,慢跑,拉神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
⑤
专业素养。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尚在安排之中,但空气
⑥
⑦
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的紧张。
实用文档
怎样做到简明?
1.三个基本要求
简洁、明确、清晰。
2.力求三个避免
避免啰嗦 避免歧义 避免晦涩
不说废话 防止误解 便于理解
备考方法指导:
1.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实用文档
(2)消除歧义,避免误解
(1)添加语境法。 班长说服了我和王佳一起去爬山。
后边加上“他自己却游泳去了”,歧义即刻消除。
(2)变换词语法。 例:同桌好说话。 “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
(3)加注标点法。
例: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 改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 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
实用文档
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 “简”和“明”两个方面。
“简”即“简练”,就是话语不能 啰嗦,不说多余的话——量的要求;
“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 表达清楚,使对方能准确理解其含 意——效果要求。
简——数量,明——效果
简明
“简明”考查形式
①提供一个语段,修改不简明的地方; ②提供四个选项,判断其中表意简明或 不简明的一项; ③提供多处词语,判断哪些词语可去掉。
A.省略的运用 如:有些植物能长期生活在水中,是因为这
些植物能在水中呼吸,正常取食,不会腐烂, 才增添累赘外,别无他用。
本段文字谈的是自然色彩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问题,把握住了这个方向,就可以发现②句 是游离句,因为它谈的是环保问题,删掉它, 语言就简洁了。
2.删除重复赘余,避免语言啰嗦
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 义包容、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 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 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
例:市场管理员说:“目前,个体户 收入悬殊很大。他们当中的多数是守 法的;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 已经依法给予了法律制裁。同时还要 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 那种坑害顾客的思想任其泛滥。”
解析:产生歧义的是“她”指代不明,可把“她”用具体
的人名来代替。
实用文档
例3.(2003全国卷)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观不管表示愤慨。
例1.(高考真题09全国Ⅱ 卷)下面文字中画线 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 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苏泽广①觉得儿子合 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②是徒劳的,便失望 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他③突然跳下椅子, 合图④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抱住他⑤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 你⑥要是不回来,我⑦管这个家!”
实用文档
【例5 】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在不影
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 除了受到坏的
⑴
⑵
⑶
影响外,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受了
⑷
⑸
坏人的影响, 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
⑹
⑺
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 各种 坏的影
⑻
⑼ ⑽⑾
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⑿
参考答案:⑴或⑵、⑹、⑼或⑽。 实用文档
例6.(2011重庆21.)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 予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 意。 清晨7时,重庆的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
① 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为即将开始
②
③
的 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热身。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
三仙姑对女儿小芹一直管得很严。小芹①长
大后,跟小二黑②好上了,三仙姑说什么也不同意。
她③知道后,就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小二黑
④,恰巧小二黑这时也正要找她。于是两个人就商
量对付她⑤的办法。她⑥把小芹⑦娘怎样装神弄鬼
的事从头至尾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
答:③改为“小芹”;⑤改为“三仙姑”;⑥改为“小
芹”;⑦改为“她”。
2017年高考专题复习
语言表达简明
[考点要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E。
[考点阐释]
“简明”即语言不冗余,无歧义,就是以尽可能 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 佳表达效果。“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就是文字 要尽量的少,不啰嗦;“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 求,就是意思表达得清晰,不含混。
“悬殊” “很大”可删其一;“依法”和“法 律”可删其一;“任其” 有“让”的意思,可 删去。
3.消除歧义,避免误解
(1)歧义产生的原因
①词义(性)不明 这辆车没有锁。
②指代不明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做为今天得分
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③停顿不清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④结构不清
热爱祖国的人。
⑤轻重音不明 我想起来了。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每一 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节外生枝, 游离中心话题的内容应删去。同时, 还应该突出重点。俗话说“简明扼 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 “要”,才能做到简明。
例: ①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 自然的色彩是美好的。②人类应该为永葆大 自然的色彩美作出自己的努力,让大海永远 蔚蓝,让草原永远青翠。③但是人类不以自 然美为满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灵 的加工,注入艺术家的豪情。④色彩只有注 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