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字画收藏 小心三个艺术陷阱

合集下载

全民收藏是馅饼还是陷阱_同志们,天上不会掉馅饼

全民收藏是馅饼还是陷阱_同志们,天上不会掉馅饼

凌晨3时开始排队,只为收藏的“宝贝”能得到专家一眼鉴定;肩扛、手提、人抬……众藏友使出全力搬来各路“宝贝”,只求问个明白价值多少。

8月4日,东阳中国木雕城的《寻宝》海选现场异常火暴,等待专家鉴定的藏友队伍一直排到了公路边。

这种人声鼎沸的景象对央视《寻宝》栏目组来说,实在太常见了。

近年来,央视《寻宝》栏目在全国各地寻访鉴宝,每到一地无不受到藏友的热情欢迎和争相“现宝”,鉴定专家的眼睛也不得不经受各路真假“宝贝”的狂轰滥炸。

古典家具、翡翠和玉器、字画、刺绣、精美陶瓷、木雕、彩绘……似乎什么都可以收藏,任何人都可以投资收藏。

收藏演变成大众投资,刮起了一股全民收藏热。

火热背后藏隐忧,专家提醒藏友收藏需持平常心,毕竟藏品“西周的少,上周的多”。

民间藏友“献宝”热情高涨8月4日上午,记者刚到东阳中国木雕城大门口,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数千藏友排着长队,肩扛手提,翘首以待。

专家鉴定桌的四周围满了人,等候区外也是里三层外三层。

“我早上6时多就来了,专家们平时只在电视上见到,我要亲耳听听专家的鉴定。

”一位姓陈的大伯左手提着一只纸箱,右手拎着一只相框,里面是两块床雕,随着长长的队伍缓缓向前移动。

记者看到,有的藏友甚至挑来了满满两箩筐“宝贝”。

“主要是想让专家看一下,自己的这些东西是真还是假,并从中学到更多收藏知识。

”这位挑着箩筐的老兄说出了大多数藏友的心情。

民间藏友“现宝”热情之高,足以让活动承办方东阳中国木雕城相关负责人咋舌。

“参加海选的藏家数量大大超过预期,我们都有些招架不住了,不得不加派安保力量。

”前天,中国木雕城副总经理潘显好对记者说。

据统计,8月4日,参加《寻宝》东阳海选活动的藏友共有3000多人,展示了5000多件藏品。

海选活动藏品按陶瓷、书画、木雕、青铜杂项四个类别设置。

“足足看了5个多小时,过眼的藏品就有2000多件。

”陶瓷评鉴专家丘小君对记者说。

经过单国强、丘小君、陈建明、王注贰4位专家鉴定,共有58件宝贝脱颖而出,最终哪件“宝贝”成为东阳的“民间国宝”还有待最后评选。

书画鉴定家王鸿谈书画艺术品投资

书画鉴定家王鸿谈书画艺术品投资
பைடு நூலகம்
PPT文档演模板
书画鉴定家王鸿谈书画艺术品投资
书画艺术品投资理财的技巧和如何控制风险
•10、艺术品的投资是一流的投资
•“艺术品“具有多重社会属性,投资性即是其重要的属性之一。 •从交易额来说,2003年中国的艺术品拍卖总额仅为25亿元,2008年之前 艺术品拍卖市场全年的成交总额也不足200亿元。但到2009年便增至300亿 元,2010年达573亿元。 •从投资回报率来说,自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26%, 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为20%,已经超过风险系数较高的股票和房地产。 •从艺术品单件价位来说,在2009年4件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成为亿元拍品之 后,2010年又有10余件拍品跨过亿元门槛:2010年6月3日,宋代书法家 黄庭坚书法作品《砥柱铭》更是拍出4.368亿元天价,2010年11月12日, 一件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在英国一家拍卖公司以约5.5亿元人民 币成交……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文物艺术品已悄然进入了“亿元时代”, 成为投资领域一种新的选择。
•六、忌坐井观天。对书画艺术品投资的起点要高,眼光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人。
•七、忌人云亦云。眼下书画市场假画、假证书泛滥,画家自吹自擂、画托儿胡乱忽悠司空见惯。
•八、忌急功近利。书画收藏本是雅事,但现在已变味,以赚钱为目的。近几年艺术品投资回报率极高,
书画作品价格飙升,致使不少人产生投机心理。
PPT文档演模板
• •
保投 值资 增字 值画 靠靠 眼财 力力
PPT文档演模板
书画鉴定家王鸿谈书画艺术品投资
书画艺术品投资理财的技巧和如何控制风险
•13、打眼很容易,捡漏却很难
• 捡漏 •不打假、不三包、出手赝品不算骗人

中国画收藏投资的误区

中国画收藏投资的误区












笪L —
4职位之 随
目 前 内 许 多 收 藏家 尚 以画 家 职 位 高 低采 决 疟 作
品 价 悄
为官 职 大 名 气 自 然太 作 品价 值 必高 一 时 间
各 地
在 文 化部 l 美 术 家 害 l _ 不 营 水准 高 低 奇位 事实上
不 要 抱 侥 幸 之
2 越 日越 值 钱 相信 目前 许 多 ^ 已不 太 相信 7 但 此论 仍 能 迷 惑 部分人士 事实上 艺 术 品 的价 值 始 终 踉 作 品 的 芝 术 高 度 制 作 难
度 和牺 姜 罕 有 程度 挂 钩 . 远 古 的 作 品尽 管 尚有 历 史文 物 研 完 价 值 较 但 低 技 术含 量 的 作 品始 终 不 驶 离 难 度 精 品 . 正 如 远 古 的 简 陋 陶瓷 制 品 远 远 不及 清 代 亩 窑精 品 的收 艘 价 值
品, 美 主欧 其 余 大 多数 在 台 北 故 宫和 北 京故 宫 亦 有 部 分 流 人 中 国
各 地 著 名博 物 馆
过 去十 多年 . 中国 古 字 i 卖 基 本 只 在伦 敦 和 纽 约 拍
举行
困 西 方 当 时 尚 育一 些 货凉
近 年 欧 美 不 再 拍 卖 古 字 画 古 字
的 实 力赢 取 历 史 的 认 同 榴 辰许 多地 位 显 赫 的 画 束
作 品水 准 平 平
却 获得 极 太 的 鼓 咄 和 抬捧 .但 当^ 高 戴 位 或 身 故 主 后
现 大幅 下 趺
作 品 市 值 出
代 大 师 叉 如
傅 抱 石 林 风 眠 等 的 作 品 具 有 筋高 市 场 价 值 . 币代 表 他 们

收藏界五大乱象

收藏界五大乱象

收藏界五大乱象请“对号入座”收藏种类五花八门,有藏书画的,藏陶瓷的,也有藏钱币、古家具、石雕件、玉石、砚台、青铜器、西洋钟、紫砂壶等等不一而足,还有收藏文革纪念章的,连文革时的油印传单也有人收藏,各人各爱,均无可厚非。

这些不同的爱好缘于各人不同生活经历、文化层次、内涵和修养。

其间没有什么孰高孰低的区别,也不应该有谁瞧不起谁的问题。

玩古是陶冶情操,增加乐趣,增长知识,广交朋友,传递正能量的乐事。

而眼下的收藏界却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将江湖低俗的帮派之风侵袭其内,特别是水深的古陶瓷界,山头林立,互相攻击,指鹿为马,黑白颠倒,将假的说成真的,将真的一概叱为仿品。

之所以形成古陶界群龙无首的局面,细细归结,主要由以下五种乱象造成:乱象之一:一切向钱看!把收藏当做投资的唯一手段,根本无心去研究藏品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只关注该藏品现在值多少钱,明天能卖多少钱?如何尽快将它变现?四处找人,打听出路,为让到手的藏品尽快出手,不择手段,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的财路,无论谁的东西都假想成自己的竞争对手,故不用过目就矢口妄断别人的全是仿品。

为给自己的断论找依据,不惜杜撰出连XXX仿自己都清楚,在利益面前,他们没有底线,看重金钱,而且这个钱只跟自己手里的藏品挂钩,其他人手里的不用上眼皆为假货。

乱象之二:树大旗骇人,诳人,骗人。

随意取个名字“什么唐宋高古瓷研究、元青花研究等等”总之越响亮越能唬人,反正没人去深究,也没有审批手术,专忽悠那些尚未入门的外行,有了这自封的名头,仿佛自己已经成了“专家”,也飘飘然以专家自居,像江湖游医般四处为他人作鉴定,非法收取鉴定费,将真的断成假的,将假的说成真的,或者干脆一概断成仿品。

因为实在没有眼力,自己也拿不出像样的藏品,贴个“研究”的标签,勾引涉古玩圈不深的初学者,诳那些尚未开眼的企业家,利用他们急于求成的心理,作局将大量假货推销给他们。

如果不明就里的人请他去鉴定,只要给钱,仿品可以全断为到代的真品。

关于中国字画收藏保护的问题。

关于中国字画收藏保护的问题。

关于中国字画收藏保护的问题。

藏界有两种看法和做法:1、软片收藏:对直接得自书法家、画家本人的软片,取回字画后,不加装裱,小篇幅的软片放在塑料膜袋里,平铺在专制的藏箱里。

隔一定时候,在气候干燥条件下,拿出来透风。

大篇幅的软片,只有折叠起来,然后如上收藏。

2、装裱收藏:根据书画作品,按照中国书法装裱形式需要,装裱好。

也需要在适当时候、适当条件下,悬挂或者摊开(如册页)摆放,透透气。

3、装裱、软片收藏的利弊软片:一是不利于观瞻欣赏,只是当作“宝贝”藏起来。

否则每拿出来一次,几乎都等于损伤一次,尤其是需要折叠起来的大幅软片。

既然喜欢字画,收藏的东西就肯定喜欢常常拿出来品玩学习(我是如此),即使装到塑料膜里的小软片,也会弯、揉(当然装袋时附着到平板上就不会揉了,但是面积、体积大,成本高)。

传统手工装裱,正是为了这些需要,创造出来的。

二是宣纸(其他纸可能也是如此)时间长了性质变脆。

(这也是鉴定老字画一个诀窍,很多假字画表面很旧,但是破裂处不脆,是人为作出来的)字画本身没有了辅助载体(我暂且将装裱物这样称呼),更是不敢动了,动则损坏。

那些折叠存放的大软片,折叠处过些年就损坏,严重的掉渣,出现小洞,再收拾也是补的。

我有几幅珍贵的字画软片,也就是几十年、十几年,观玩的次数不是很多,就是出现这些情况后,才赶紧装裱修复。

虽然修复装裱后看出来了,但是实际上原作已经损坏。

传统装裱以后,即使年久,还可以重新揭裱。

二、我认为还是装裱起来收藏好1、要用传统的手工装裱,机裱应用胶黏剂、热压,肯定对字画不利。

现代人们为了免去机裱的弊端,多是先手工托画心,再用机器热压贴绫子、覆背。

我想在这两次热压过程中,都是对作品的损坏。

而且时间长以后,胶黏剂是化学物质,是否会透过那层托纸,渗透危及作品?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所以我除了应景的东西,决不机裱。

手工装裱工艺,是中国字画收藏上千年已经形成的“成功做法”。

我想应该是经过千人辛苦探索,总结得出来的,就是利于观瞻,利于收藏,利于作品寿命。

法拍字画评估价2元起拍

法拍字画评估价2元起拍

法拍字画评估价2元起拍摘要:1.法拍字画起拍价2 元2.字画拍卖的背景和现状3.法拍字画的价值和收藏意义4.起拍价2 元的法拍字画案例5.法拍字画市场的前景和建议正文:法拍字画评估价2 元起拍近日,一场法拍字画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幅字画起拍价仅为2 元,吸引了众多藏家和投资者。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字画拍卖的背景、现状,以及法拍字画的价值、收藏意义和市场前景。

首先,字画拍卖作为艺术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需求的提高,字画拍卖市场也逐渐繁荣起来。

不少珍贵字画在拍卖会上以高价成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纪录。

然而,法拍字画与普通字画拍卖有所不同,它们通常是因为涉及法律纠纷而进入拍卖市场的。

法拍字画的价值和收藏意义并不仅仅取决于作者的名气和作品的质量,还与作品的传承、历史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投资者来说,法拍字画市场的机会与风险并存。

如果能够独具慧眼,捡漏到价值连城的作品,无疑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然而,由于法拍字画的来源复杂,投资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避免陷入陷阱。

在此次法拍字画中,起拍价仅为2 元的作品引发了热议。

虽然最终成交价尚未可知,但这个价格已经足以说明法拍字画市场的神秘和魅力。

对于这幅起拍价2 元的法拍字画,有专家表示,虽然价格低廉,但它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仍然值得期待。

展望未来,法拍字画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壮大,法拍字画市场的规模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法拍字画的交易和鉴定方式也将更加便捷和可靠。

最后,随着消费者对于艺术品鉴赏能力的提高,法拍字画的价值也会得到更多认可。

总之,法拍字画市场的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既要把握机会,也要规避风险。

字画买卖鉴定流程

字画买卖鉴定流程

字画买卖鉴定流程一、字画买卖前的鉴定。

1. 看来源。

- 要是这字画是从某个私人收藏家手里来的,那得先打听打听这个收藏家的名声咋样。

比如说,这个收藏家是那种特别懂行的老行家,那这字画靠谱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要是来源是那种街边小摊贩,还说是从什么神秘渠道搞来的,这时候就得小心啦。

就像找对象,你得知道人家的出身背景嘛。

- 如果是从拍卖会或者正规画廊来的,一般来说会有一定的保障。

不过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毕竟也有不良商家混在里面呢。

2. 观察字画本身。

- 纸张和墨色很重要哦。

老字画的纸张有它独特的质感,摸起来和现代的纸张很不一样。

如果是宣纸,老的宣纸那种纹理和手感是很特别的。

墨色呢,古代的墨和现代的墨在颜色、光泽上也有差别。

比如说,古代的墨经过长时间的氧化,颜色会更沉稳,不会像新墨那么鲜艳刺目。

这就好比看一个人,从他的皮肤质感和气色能看出很多东西呢。

- 画风和笔法也得好好研究。

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像齐白石的虾画得活灵活现,他的笔法很简洁又很有韵味。

要是一幅号称是齐白石的画,虾画得歪歪扭扭,笔法也很生疏,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这就像你熟悉一个朋友的签名,要是签得不一样,肯定就有猫腻啦。

3. 找专家或者懂行的朋友。

- 有个懂行的朋友在身边就像有个小参谋。

他们可能在这个字画圈里混了很久,见过很多真真假假的东西。

他们能一眼看出一些小细节,比如说某个画家特定时期的印章有什么特点。

专家就更厉害了,不过找专家可不容易,有的专家很忙,而且找专家鉴定可能还得花点钱呢。

但是为了确保字画的真假,这也是很值得的。

就像生病了要找医生,虽然麻烦点,但是能安心呀。

二、字画买卖时的注意事项。

1. 手续要齐全。

- 买卖字画得有个凭证。

如果是从画廊买的,要有正规的发票,上面写清楚字画的名称、作者、尺寸等信息。

要是从私人手里买的,最好也写个简单的协议。

这就像两个人结婚要有结婚证一样,是一种保障。

要是以后有什么纠纷,这些东西就是证据呢。

- 对于字画的传承记录也要关注。

金融骗局招式

金融骗局招式

帝都金融圈骗局大揭密:那些金融精英们的杂耍套路马路牙子宽无边,免费茶座吹破天。

编个项目当法人,画张存单装财神。

百亿千亿信口来,银行好比自家开。

百万千万算个啥,佣金都能上亿拿。

空手欲套白脸狼,头破血流撞南墙。

见到棺材梦不醒,前赴后继是精英。

本来,投融资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是政府、银行、企业的高官、高管们玩的“游戏”,不知啥时变成民间杂耍啦,而且还成了社会热点,一时间,男女老少齐奔波,熙熙攘攘弄潮忙,真有点把钱酹淘淘,心潮逐浪高的味道。

还是让我们看看这民间杂耍都有哪些内幕吧。

一、戏班子人员构成基本是三块五方。

哪三块?投资(财团)、用款(项目法人)、居间各为一块,其中居间人又可一分为三方,即靠财团一方、纯居间一方、靠法人一方。

这就形成了三块五方。

在这个戏班子里,居间方最活跃,遇到财团,他说他手中有法人;遇到法人,他说他身后有财团。

他就是不能自己跟自己耍。

财团和法人的身份相对稳定一点,可也不尽然,真有忽而是法人,忽而又是财团的人。

只是他们的生活档次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

二、杂耍的套路套路1:不还本,不付息,白给的钱。

居间人B对某项目法人A说:“我身后是海外回来的**大财团,有一种不还本,不付息,白给的款,款到你企业账上,返回30%,剩下70%给你白使。

人家还是上打款。

你的项目需用款300亿,他打给你333亿,你只返回33亿,保证你项目全额用款。

”法人A:“真有这等好事?那300亿他一分也不要啦?”居间人B:“你看我啥时说过假话?人家光美金就有3万多兆亿,回来就是支援国家建设的,给你300亿人民币算个啥。

你快把《可研报告》、《申贷书》给我,我让银主看看,如没问题,下周一就放款。

不过,你得先把《居间承诺书》签了,引资成功,你得给居间人3%,共9.9亿。

”法人A:“给你5%,要不8%,10%都行。

”居间人B:“俺可不贪,9个多亿足矣!那你就等着和银主签合同接款吧。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法人接到银主的《放款确认函》;法人找工程公司包工头,以给工程为条件借款100万;再以天上人间的高规格接待银主、居间人代表进行项目考察、游玩;最后就是永无止境地等待放款;一直等到包工头起诉法人,法人被冠上诈骗罪服刑还没见到一分“不还本,不付息,白给的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字画收藏小心三个艺术陷阱
对于想投资字画收藏的朋友来说,在市场上可以见到的假字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临摹仿制的名人字画,就是“依葫芦画瓢”,照着模仿,其中“高仿”字画最热门;第二种是假冒,就是干脆自己写、自己画,然后署上名人名家的姓名;第三种更厉害,就是非法复制印刷。

不用动手,直接开动机器大批量地印就是了。

总结这些临摹的、假冒的、印刷的字画作品的制假售假过程,又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专业化。

现在是“制假专业化、造假一条龙”。

有的是艺术院校师生临摹或者仿冒的,水平比较高,据说常常是专家也看不出来,甚至连作者本人都看不出真假。

有的作品在专业鉴定师经手之后,从假的变成真的,大摇大摆地流入市场。

二是普遍化。

现在假的字画作品,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到全国的旅游景点,从拍卖行、画廊画店到古玩市场、路边小摊,几乎随处可见。

以北京为例,在传统文化街区、古玩市场、建材市场、旧货市场、宾馆饭店、机场和字店都有。

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琉璃厂文化街、北京古玩城、潘家园旧货市场等地方。

此外,在淘宝、京东等网上商城和一些专业字画交易网上,字画交易也很活跃,鱼龙混杂的假字画占了很大比例。

就在我刚才说到的座谈会上,一位代表字法家沈鹏参会的人士就说,拍卖公司拿了很多准备拍卖的沈鹏作品请他们鉴定,结果95%都是假的。

三是公开化。

现在如果你走进这类字画交易场所,卖方再也不象以前那样遮遮掩掩了,而是大大方方地告诉你这个是临摹的、那个是印刷的。

如果仿冒的是已经过世的名人名家作品,他还会跟你说“你就买吧,人都死了,谁知道是真是假?”在有的店里,你只要说出名字,他甚至可以像图字大厦卖字一样,在数据库里给你用拼音检索出来。

这样的仿冒字画作品大行其道,且不说收藏的人花几千几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买来的很可能是假货,它的负面影响其实还要深、还要广。

从近处来说,它侵犯了收藏者和原作者权益,扰乱了艺术品市场秩序,损害了艺术家乃至整个国家的声誉。

从远处来说,它只会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大批号称艺术品的赝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纷纷掉进“伪艺术”的陷阱。

要治理这样的乱局难不难?确实很难。

最大的难点是,其他产品有行业规范、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产地、认证标志、防伪标志等等,一旦有制假售假的,查起来相对容易。

但字画作品没有这些。

在这个领域,如果鉴定师说假话、其他参与市场的各方说假话,就算你是作者本人、作者亲属,都说了不算。

局面很混乱,影响很恶劣,再难也得治。

怎么治?有几个方面可以做。

首先是文化、版权、工商、司法等多个部门要形成合力,抓住典型案例,大张旗鼓地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形成声势和威慑力,打出示范效应。

其次是通过字画作品登记制度保证来源合法,通过正版授权建立规范的销售渠道。

第三是探索建立为民间艺术品鉴定真伪的专门机构。

通过这些措施,就算不能让假字画绝迹,至少也能大大减少流通数量。

完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舆论引导、普及诚信理念。

在有些国家,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制假的很少,买假卖假的也很少。

反过来,买假卖假的少了,制假也就没了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