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学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
1.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乙醇的制备方法;
3. 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 介绍乙醇的结构式和分子式;
- 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溶解性等;
- 探讨乙醇的化学性质,包括能与酸、碱反应,能氧化成醛、酸等。
2. 乙醇的制备方法
- 以发酵和合成两种主要的制备方法为例,详细介绍乙醇的制备过程;
- 引导学生理解制备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和条件。
3. 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 简要介绍乙醇在医药、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 分析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和前景。
四、教学方法:
1. 集中讲解结合学生实际,生动形象地介绍乙醇的各项性质和制备方法;
2. 设计实验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乙醇的理解与掌握;
3. 开展讨论和交流环节,激发学生思考和探讨乙醇的用途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练习、实验操作和文献查阅,检验学生对乙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利用课堂讨论和综合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乙醇使用与发展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总结乙醇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的学习成果。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苏教版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苏教版
1. 了解乙醇的结构与性质。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与性质,乙醇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
乙醇的生活应用和环境影响。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剂瓶等。
教学过程:
一、乙醇的结构与性质
1. 展示乙醇分子结构,让学生了解乙醇的基本结构。
2. 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探讨乙醇的溶解性、燃烧性等性质。
二、乙醇的制备方法
1. 用示范实验展示乙醇的制备方法,如葡萄酒发酵制酒精等。
2. 讲解其他乙醇的制备方法,如乙烯水合制酒精等。
三、乙醇的生活应用和环境影响
1. 介绍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酒精消毒、酒精燃料等。
2. 引导学生讨论乙醇在环境中的影响,如酒精污染等问题。
四、实验操作
1. 进行乙醇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五、课堂讨论与小结
1. 引导学生讨论乙醇的各方面知识,并进行总结。
2. 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确保学生掌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乙醇的结构与性质,乙醇的制备方法,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等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学生对乙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避免乙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乙醇及醇类学案

乙醇(酒精)及醇类设计老师:班级:姓名:一、乙醇1、乙醇的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官能团:乙醇的球棍模型:2、乙醇的物理性质色味状态,密度为 g/cm3,比水,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
3、乙醇的化学性质A.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实验操作提示:(1).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2ml无水乙醇。
(2).用镊子取用一小粒金属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3).将钠放入无水乙醇中,并观察现象。
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反应中键的断裂位置:B.乙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②.乙醇不仅能被弱氧化剂氧化,还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如:被溶液或溶液等强氧化剂,直接生成乙酸。
(P74:资料卡片)③.催化氧化:【实验】:教材P74的实验3-3(1).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
(2).将铜丝烧热,迅速伸入乙醇中,反复三次,观察并感受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思考与讨论】:(1).铜丝先变黑发生了什么反应?请写出方程式。
(2).伸入乙醇中的铜丝变红又说明什么?请写出方程式。
(3)本实验中铜丝的作用是什么?请写出总方程式。
反应中键的断裂位置:C.乙醇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D.乙醇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e.与氢卤酸反应f.与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4、乙醇的用途1.作燃料——飞机、汽车、火锅、酒精灯等2.作消毒剂——医用酒精等3.饮料——各种酒精饮料5、乙醇的工业制法(1).发酵法用含淀粉的农产品;废蜜糖;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的茎杆发酵产生乙醇。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是生产乙醇的唯一方法。
(2).乙烯水化法二、醇类1.定义:醇是分子里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化合物。
结构:官能团:通式:2.醇的分类:根据烃基的种类可分为、、和。
根据据含烃基是否饱和可为、和。
根据羟基数目:、和。
3.物理性质:溶解性:①.C1~C3醇类,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②.C4~C11醇类,可以部分地溶于水。
③.含C12以上醇类,为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不溶于水。
乙醇 学案 同课异构 2版

选修 5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之乙醇(学案)【说明】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中预习和课前准备内容。
1、乙醇的用途(查资料,总结)【过渡】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关注一下乙醇有哪些性质?3、乙醇的结构分析4、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与钠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延伸】是否所有的醇都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饱和一元醇与钠反应通式乙醇钠溶液酸碱性?乙醇、水谁的-OH更活泼?#还有那些物质中含有羟基:CH3COOH、苯酚、HO-NO2【练习】下列能与乙醇反应置换出氢气的是()A 、K B、Mg C、Fe D、Cu【练习】某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与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醇可能是A.甲醇 B.乙醇 C.乙二醇 D.丙三醇(2)乙醇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延伸】是否所有的醇都能催化氧化产生醛?为什么??总结醇的催化氧化规律【练习】催化氧化产物是的醇是()乙醇的其它氧化反应【实验】乙醇与重铬酸钾(K2Cr2O7)酸性溶液反应(操作:向盛有1mL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水酒精,边滴加边振荡,观察现象)(注意:重铬酸钾酸性溶液中含硫酸,按操作规范,小心)实验现象【实验】乙醇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操作:向盛有1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水酒精,边滴加边振荡,观察现象)(注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含硫酸,按操作规范,小心)实验现象说明:(3)乙醇的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注释(合作讨论,类比推导,查阅资料)*①乙醇与浓硫酸的比例*②乙醇与浓硫酸怎样混合*③碎瓷片的作用*④实验加热注意*⑤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分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⑥若收集产生的乙烯可用的方法⑦浓硫酸的作用⑧为什么试验后反应物变黑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杂质气体,用什么试剂除杂⑩产生杂质气体的反应方程式【延伸】所有的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吗?醇消去都是产生烯烃吗?醇类消去反应的条件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举例(4)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化学方程式【练习】今有组成为CH4O和C3H8O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脱水反应,可能生成的有机物的种数为(提示:分子内脱水,分子间脱水)()A.3种B.4种C.7种D.8种*(5)乙醇的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6)乙醇与HX的反应乙醇与HBr反应方程式(此反应可用于制溴乙烷)【总结】在乙醇的化学性质中,各反应的断键方式可概括如下:⑴与金属反应:;⑵催化氧化:;⑶消去反应:;⑷分子间脱水:;⑸酯化反应:;⑹与HX反应;什么反应能使所有化学键全断?【作业】1.理解记忆基础知识,完成习题。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怎么写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怎么写
主题:乙醇及其性质
课时:1课时
目标:
1. 了解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3. 理解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乙醇的结构和命名;
2. 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乙醇的制备方法;
4. 乙醇在酒精饮料、药物、消毒液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乙醇常见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对乙醇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介绍乙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 实验演示:进行乙醇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乙醇的制备过程。
4. 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乙醇的用途和意义,总结乙醇的性质和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乙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乙醇的结构和应用;
2. 实验演示:进行乙醇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增强学习体验;
3. 讨论研究:引导学生围绕乙醇展开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教学评价:
1. 学生态度:观察学生对乙醇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学生成绩: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乙醇的掌握情况;
3. 教学效果: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和理解情况。
扩展内容:
1. 对乙醇的氧化反应进行深入探讨;
2. 探究乙醇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机制;
3. 讨论乙醇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附注:本教案仅作参考,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灵活调整。
乙醇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一、教材分析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学生感觉亲切、熟悉。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模块的乙醇应该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学生借助乙醇这种熟悉的有机物,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之——烃的含氧衍生物,认识到有机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初步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初中化学知道了乙醇的组成、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用途,但是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只是在烯烃的学习中开始从微观结构认识物质。
因此在乙醇的教学设计中,回避了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而是借助水分子与乙醇分子、氢氧化钠和乙醇钠的对比,渗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科学分析方法。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乙醇化学性质的教学采用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1)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列举出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2)通过实验探究,能完成乙醇与氧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操作,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通过师生共同归纳,初步学习羟基、官能团等概念,并能解释羟基对乙醇化学性质的影响;(4)通过阅读、交流加深对酒驾、乙醇汽油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的认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2.教学重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3.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四、教学指导思想新教材特别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为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借鉴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主要采用认知同化的学习模式,即先探明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知识进行拓展、加深。
五、教学过程教学第一环节——讨论、交流,激活已有知识学生依据学案,分组(4-6人)交流关于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已有知识,最早完成学案的小组到展示台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质疑和和补充,教师参与总结。
【教案】乙醇+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题7.3乙醇和乙酸第一课时乙醇.课型新授课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依据乙醇的组成、结构,预测乙醇的化学性质,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而且能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学科德育通过乙醇的学习,了解乙醇对人体的危害,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调酒后驾驶的危险性,深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材分析《乙醇》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继烃类—甲烷、乙烯之后,学习的第一种烃的衍生物,它是联系“烃”与“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学习这一课,既稳固了前面所学的烃的性质,又对下一课时,生活中的另外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以及其它烃的衍生物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也为有机化学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而且它也是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典型的烃的衍生物。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从学生心理情况看,由于乙醇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十分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从学生学习能力上看,经过高一半年多的学习,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维创造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学生对乙醇的认识主要还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还没有从微观构造角度来认识乙醇;虽然前面已经学习了甲烷、乙烯两种有机物,但还没有关于有机物官能团的认识,也没有建立起“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摸式。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强调乙醇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以及性质对用途的决定作用,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起“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学习目标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学习重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学习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学法指导以“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方式,从乙醇的结构出发,学习乙醇的性质,进一步拓展到乙醇的用途,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方法。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板书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板书第一节:乙醇的物理性质
一、物理性质概述
1.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2. 气味:有特有的刺鼻气味
3. 沸点:78.3℃
4. 密度:0.789 g/cm³
5. 溶解性: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6. 燃烧性质:可燃,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二、实验操作
1. 观察乙醇的外观和气味
2. 测定乙醇的沸点
3. 测定乙醇的密度
第二节:乙醇的化学性质
一、化学性质概述
1. 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氧气→乙醛+水
2. 乙醇的酸碱性:乙醇能和碱反应生成乙醇钠
二、实验操作
1. 观察乙醇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2. 利用乙醇和碱进行酸碱中和实验
第三节:乙醇的应用与环境影响
一、乙醇的应用
1. 工业上应用于有机合成和溶剂制备中
2. 医药行业中用作药物溶剂和消毒剂
3. 饮料行业中用作酒精饮料成分
二、乙醇的环境影响
1. 乙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增加大气温室气体含量
2. 乙醇生产中可能产生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应用和环境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乙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了解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1.官能团的概念; 2.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1.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2.乙醇的氧化反应的实质;
【学习过程】
【问题引导】生活中乙醇有多方面的应用,请同学们举例。
【自主学习】阅读P-73填空
一、乙醇
1、物理性质乙醇是色、有味的液体,密度比水,沸点,易,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
【思考交流】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醇分子比乙烷多一个O,那么乙醇的结构可能有几呢?试写出结构式
【实验3-2】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观察现象,对比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完成下列表格项目
金属钠的变化气体燃烧现象检验产物物质
烧杯内壁上有____,澄清石灰水水
________
烧杯内壁上有_____,澄清石灰水乙醇
_______
【合作交流】(2) 已知1 mol 乙醇与过量钠反应时收集到H2为0.5 mol ,乙醇的结构是怎样的?与金属钠反应断裂的是哪一个化学键?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及名称比例模型
3、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钠(反应类型: )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醇与氧气(反应类型: )
① 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3】乙醇催化氧化反应
(1)向试管中加入3-5ml 乙醇,将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现象。
(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 。
观察铜丝的变化,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②催化氧化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被强氧化剂氧化:
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鉻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现象
CH 3CH 2OH CH 3COOH (乙酸) (
溶液褪色 ) CH 3CH 2OH CH 3COOH (乙酸) (橙色的K 2Cr 2O 7变为绿色)
※ 此反应可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_______被 _____________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如C 2H 5Br 中的Br 原子,C 2H 5OH 的—OH 等都是官能团。
常见的官能团
※ 乙醇、乙酸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均属于烃的 。
生活小常识: 常用酒中乙醇的含量:
工业酒精:95% 无水酒精:99.5%
医用酒精:75% 啤酒:3%—4% (啤酒瓶商标上所标的度数是酒麯的含量)
白酒:高度:45%—70% 低度:30%—44% 红酒(黄酒):10% 左右
【拓展应用】
1.若要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生石灰
B 金属钠
C 浓硫酸
D 无水硫酸铜
K 2Cr 2O 7(H +) KMnO 4(H +) KMnO 4(H +)
2.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3.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于水,所以酒厂可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4.如果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
加的是()A硝酸B无水乙醇C石灰水D盐酸
5.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
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
说明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填写字母),然后,再通过________(填操作名称)。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