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ppt课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ppt课件

当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强地位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地
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了!
• 表达了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
朗读文本,回首历史, 圈画信息,梳理脉络。
• 第1段的“现在开幕了” • 第3、4段中的“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三年以前” • 第5、6段的“现在”“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 第7段的“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 第9段的“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 • 第10段的“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
开头 ➢ 宣布大会开幕,介绍会议人员 (与会者代表性、广泛性)
(1-2)

(介绍历史背景)

主体 ➢ 回顾历史,论证革命胜利历史必然性
(总结革命意义)

(3-4)
(点明会议意义)民ຫໍສະໝຸດ (制定基本国策)站
➢ 立足当下,指明当下问题及斗争策略
(鼓干劲明方向)

(5-8)

(始终保持警惕) (对内对外策略)
的高潮” • 第11段的“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
大的海军。”
朗读文本—梳理脉络任务一
壹 1~2 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贰 3~4 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叁 5~8
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指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 发展,革命心态,发展策略。
二.拓展阅读
(三)任务二:分析重点语句,感受语言风格
请同学们借鉴上节课鉴赏的方法,找找这篇文章是否有类似的感染 力强的句子或词语,看看是否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三、析文体,品语言
1.作为重要会议的开幕词,本文在开头语、结束 语和主体部分的内容构成或表达效果上有何突出特 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答:(1)开头两段宣布大会开幕并简介与会人员的组成特点,显示其代表性和 广泛性,体现了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2)结束语鼓舞人心,颇具感染力。作者对未来的预见抒发了强烈的自信心和 自豪感,特别是最后三个“庆祝”句独立成段,形成排比,使情感的抒发达 到高潮。 (3)主体部分以“背景—任务—意义—要求”四个核心词构成了开幕词主体内 容的基本框架。开幕词往往具有宣告性质,大会的“意义”部分向全世界发 出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庄严宣告,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资料]1946年11月15日,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同盟的反对, 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在南京强行召开“国民大与会代表1381人, 绝大多数是国民党党员。大会中心任务是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该究法共14章,175条其特点是取消人民民主自由的保障,总统有 权以法律限制人民的权利;违背政协决议的联合政府责任内阁制原则、 实行总统独裁制,立法委员不由选长直接选举、改由法律定之,行 政院受总统指挥,违反政协决议的地方自治、少数民族自治原则, 实行中央集权。
感谢观看
小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人身——思想——政治 •自由——觉悟——做主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所谓“站起来”就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这里为 什么不用这样的表述而用“站起来”?
所谓“站起来”是很直白、很形象的语言,它形象地揭示出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生动地告知全世界: 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自主 和自由的新生活。它表明这次革命胜利与以往的政权更迭相比完 全不同,是人民“站了起来”,而不仅仅是更换了政权。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在1949年9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所说的,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文原文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

我们的会议包括600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这就说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

在3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

现在,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

在3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获得了基本的胜利。

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本日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3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

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可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

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役反对人民。

那次会议的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这些敌人,或者被这些敌人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

中国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之下,在3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
第一单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0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观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史纪录片。
1.品读文本,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感悟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毛泽东同志讲话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3.了解开幕词的相关知识,学习开幕词的一般结构及基本写法。 4.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明水平,“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思考4】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毛泽东主席的高瞻远瞩。
简介
4.冷静客观的时局观。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
文字,更改文字坚的颜定色“或者枪大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方针。未来的新中国,必
小属性。 须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保卫业已取得的政权,保卫
的是“人民”二字。“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
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
续努力”。我们建立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
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
【思考4】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毛泽东主席的高瞻远瞩。
简介
3.长远的大局观、发展观。
毛泽东不仅将辣椒作为一种美食,而且尽力发掘其药用潜能。 长征时期缺医少药,毛便差人到处收购辣椒并将其分发给干部 战士,嘱咐他们寒冷时嚼几个辣椒驱寒,受伤时煮一点辣椒水 清洗伤口。连排班长的特权,只是能多分得几个辣椒。红军长 征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肯定认为应该给他的辣椒记上一笔功 劳。
50年代末,有一个毛泽东让猫吃辣椒的故事在上海广泛流传。 传说毛给刘少奇和周恩来出了一道难题: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 刘的办法是硬塞,周的办法是先让猫饿三天,然后将辣椒裹在 肉里面骗猫吃下。毛对此二者都不以为然,他开出的办法是将 辣椒涂在猫的屁股上,猫会自己去舔,而且会为能舔干净而兴 奋不已。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PPT课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PPT课件

4 新时代
脱贫攻坚战
目标: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政策措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 等 成果: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明 显改善 意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进步
5G技术:高速、 低延迟、大容 量,推动万物 互联
01
生物科技:基因 编辑、生物制药 等技术,提高人 类健康水平
教育体制改革: 推进教育体制改 革,提高教育质 量
科技体制改革: 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科技进步
经济特区建设
1
深圳经济特区: 1980年设立,是中 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3
汕头经济特区: 1981年设立,是中 国第三个经济特区
5
海南经济特区: 1988年设立,是中 国第五个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 1980年设立,是中 国第二个经济特区
03
工业发展:大力发展重工业,提高国家工业实力
04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体制改革: 打破计划经济体 制,实行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民主法制建 设,推进政治体 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文化软实力 建设,推动文化 产业发展
社会体制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学习、自然语言 处理等技术,助 力各行各业发展
04
新能源:太阳能、 风能、电动汽车 等,推动绿色低 碳发展
国际地位提升
经济实力:中国 经济持续增长, 成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
科技进步:中国 在科技领域取得 一系列突破,如 5G、人工智能等
国际影响力:中 国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推动全球
治理体系改革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唯有在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传承文化基因,筑牢精神家园,就能在 深刻变革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B.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南方局带领干部坚持自学马列和毛泽东著作,通 过《群众》周刊向广大党员发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号召。 C.村庄改造在保护“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传统民俗、民居得到了保护, 农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接受熏陶。 D.每个人都有“垃圾”情绪,都有心理暗角,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将心 理的暗影移除,阳光、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还真得好好修炼。 答案:B
成语知识窗有关自信的成语 1.志得意满:志向实现,内心满足。 2.稳操胜券:有胜利的把握。 3.志在必得:立志要得到或完成某种愿望。 4.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5.成竹在胸: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 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文脉预览
初读课文•明大意
主旨探微 本文点明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 背景,阐述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 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展望未来,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 向,描绘出中华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
(2)关联内容: ①会议的基础是“完全新的”。有别于曾经和蒋介石国民党 一道开过的那次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我们战胜了美 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全国人民大团结”的 基础上召开的。 ②会议的性质是“代表全国人民”。与会的六百多位代 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 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2.文章第3、4段的内容调换一下顺序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好。(1)从表达的中心主旨来看,首先以第3段分 析“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交代了召开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的基础;然后以第4段的内容,阐述此次会议为什么 被称为“政治协商会议”。这样安排符合人们的认知逻辑。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勤劳善良,历史悠远。“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 家庭,以通用性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 和平和自由。”勤劳善良是这个民族内化的优秀品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更增加了 历史的厚重感。
检(5分钟) 学案(对点练习)
练(情景题)
重温历史,紧跟时代,展望未来。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 来,中华民族正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快速前进,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正逐步 实现。身处这个伟大时代的我们感受到了自豪自信,当然这个伟大的时代 也有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更应该有忧患意识,请选择其中的一种情感, 联系你的所学所知所感谈谈自己的认识,写成 100字左右的文字。
检(5分钟) 完成《同步练习册》课内知识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悟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毛泽 东同志讲话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2.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爱国热情,提升民 族自豪感。

课前检查,回顾上节知识点。
思(8分钟)(完成目标1、 2)
要求:独立思考,边读边圈画,按照段 落顺序有条理回答
任务一 文中有很多句段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请圈点勾划,旁
批作注,指明情感;并能够把握情感,诵读展示。
【1】“渴望”一词强调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得民心、顺民意的。 【2】“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做 出判定,给人以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感觉。 【3】“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与“美国援助的”“数百万军队的”形成对比, 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气概,抒发了革命胜利的自豪之情。 【4】“任何”“一切”“唯一”“决无”,这些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或 是涵盖一切可能性,强调“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的不可信,告诫人民要放弃一 切幻想,抱定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5】“……”

高二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

高二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

高二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原文如下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千百万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勇敢自信,毫不畏惧。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追求梦想,奋斗不止。

几千年来,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悲痛和屈辱,
但中国人民从未低头,
他们从容面对挑战,
并且始终保持着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斗志。

时代的洪流中,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用奋斗和智慧创造了中国的奇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党的革命史中,为什么这三件事 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又经历了哪 些曲折呢?
中国共产党 成立
党的成立燃起了中国革 命的希望,中国的历史 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南昌起义 (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武装斗争的开始。
为建立新中国,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红军长征共进行了380余次的战斗,经 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 走过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1949年 10月 1日
走近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
时间
历史意义
第一次党代会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10月 ――1936年10月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 中共独立创建人民军队和领导武装斗争的开 始。
走上了抗日第一线,中国革命开始出现了 一个新局面。
长征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中国革命开始出现一个新局面。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课后小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哪些行 业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询 问家长等形式查找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