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数学计算和力学分析方法。
3.熟悉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和工艺。
4.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
2.机械设计的数学计算和力学分析:包括尺寸计算、强度计算、运动学分析等。
3.机械设计中的材料和工艺:包括材料的选用、加工方法等。
4.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学习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5.创新设计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中的材料和工艺。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5.CAD软件:为学生提供CAD软件,方便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机械设计说明书.docx

一、设计任务书设计谷物清选机斗式升运器的传动装置:(1)工作条件:单班制,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室外工作,料斗允许速度误差±5﹪(2)使用年限:10年(3)生产条件:中小型规模机械厂,批量生产。
(4)动力来源:电力。
三相交流(220/380V)(5)原始数据:驱动轮工作功率Pw=2.1kW,料斗升运速度V=1.3m/s,驱动轮直径D=200mm二、总体方案设计1.提出方案:(1)带传动+二级齿轮传动(2)齿轮传动+二级齿轮传动(3)链传动+二级齿轮传动2.确定方案:(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由此可以画出大齿轮的受力图2、计算轴承支反力 水平面受力由公式 Ft 2×56.5+Ft 3×138=FR 2’×204FR 1+FR 2=Ft 2+Ft 3得 FR 1’=1.897kN,FR 2’=2.433kN垂直面受力M 2=Fa 2×d 2/2=0.253×163.05/2=20.63Nm M 3=Fa 3×d 3/2=1.108×69.12/2=38.28Nm由公式 Fr 2×56.5-Fr 3×138+M 2+M 3+FR 2×204=0 FR 1+FR 2+Fr 2=Fr 3得 FR 1=0.308kN , FR 2=0.34kN3、画出水平弯矩H M 图(图d )和垂直面弯矩v M 图FR 1’=1.897kN FR 2’=2.433kNFR 1= 0.308kN FR 2=0.34kN4.合成弯矩图由公式 M =√M H 2+M v2,画出下图 5.画出转矩图6. 按下式求当量弯矩()22T M M e α+=在这里,取α=0.6,由图并计算可知,在小齿轮处的当量弯矩最大,并求得()()()mN T M M CR C ⋅=⨯+=+=9.18218.1056.067.1712222α7、选择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机械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设计、制造和维护各种机械设备的知识。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新型机械设备的设计方案,并详细说明其结构、工作原理、参数以及使用方法。
2. 设计方案概述本设计方案是基于某特定需求而开发的一种机械设备。
该设备主要用于处理特定材料,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于其他生产过程的形态。
3. 设计方案描述3.1 结构该设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进料系统:用于将原材料送入设备进行加工。
- 加工模块:使用特定的加工方式将原材料进行处理。
- 出料系统:将加工后的材料从设备中取出。
-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设备的运行和监测各项参数。
3.2 工作原理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将原材料通过进料系统送入设备。
2. 设备启动后,原材料经过加工模块的处理。
3. 经过特定的工艺过程,原材料转化为特定形态。
4. 完成加工后的材料通过出料系统从设备中取出。
5. 控制系统对设备的整个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
3.3 参数说明该设备的关键参数如下: - 加工能力:表示设备每小时能够加工的原材料数量。
- 加工精度:表示设备能够达到的加工精度范围。
- 功率消耗:表示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
- 外形尺寸:表示设备的整体大小。
- 重量:表示设备的总重量。
4. 使用方法4.1 准备工作在使用该设备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 确保设备接入稳定的电源。
2. 检查设备的各个组件是否安装正确且完好。
3. 确保设备的周围环境整洁,并无杂物堆放。
4.2 操作步骤使用该设备的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设备电源,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将需要加工的原材料放入进料系统。
3. 根据设备的加工参数,设置控制系统相应的参数。
4. 启动设备,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
5. 加工完成后,关闭设备电源。
6. 取出加工后的材料,并进行必要的后续处理。
5. 维护与保养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 清洁设备的各个部件,防止杂物堆积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009-2010学年第3学期
学院:工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生姓名:龙绪安
学号:08328030
起至日期:2010-7-13至2010-8-1
指导教师:高群
目录
A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B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5)
一、传动方案拟定 (5)
二、电动机的选择 (5)
三、运动参数的计算 (6)
四、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6)
五、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7)
六、轴的设计计算 (8)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10)
八、键的选择计算 (10)
九、联轴器的选择 (11)
十、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11)
十一、箱体设计 (11)
十二、总结 (12)
十三、参考文献 (12)
C
老师批点 (13)。
机械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说明书机械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机械设计说明书是对机械产品进行详细描述和说明的文档,旨在提供给相关人员了解机械设计方案的必要信息。
本说明书介绍了一个新型的机械设备的设计思路、参数、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等内容,以便于用户了解并正确使用该机械设备。
2. 设计背景本机械设备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中对xxx方面需求的要求而设计的。
传统的设备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效率低下、精度不够、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我们开发了这种新型机械设备,旨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质量、降低操作难度以及减少人力成本。
3. 设计目标本机械设备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优化结构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周期。
- 提高精度:使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提高机械设备的定位和控制精度。
- 简化操作: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和智能化的操作界面,减少操作人员的负担。
- 降低成本:通过简化结构,降低材料成本,减少能耗和人力成本。
4. 技术参数本机械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功率:xxx kW- 转速:xxx rpm- 最大负载:xxx kg- 控制精度:xxx mm- 工作温度:xxx °C- 外形尺寸:xxx mm × xxx mm × xxx mm注:以上技术参数仅供参考,实际参数以最终产品为准。
5. 结构设计本机械设备的结构主要包括底座、机架、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
底座是设备的基础支撑结构,采用高强度、高稳定性的材料制作,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架是设备的骨架,采用整体焊接或铸造的方式制作,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传动系统采用多种传动组件,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定位控制。
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电气控制技术,包括PLC控制、伺服控制、触摸屏操作等,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6. 使用要求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延长,以下是对使用人员的一些要求:- 在操作机械设备之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
大三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阐明书设计题目: 带式输送机旳传动装置设计任务序号 2-3专业班学号设计者指导教师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传动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装配草图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轴旳计算与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轴承基本额定寿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键旳挤压强度校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箱体构造旳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设计任务设计题目: 带式输送机旳传动装置设计1 。
传动系统示意图方案2: 电机→带传动→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斜齿或直齿)减速器→工作机1—电动机;2—带传动;3—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输送带;6—滚筒2. 原始数据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旳二级圆1 2 3 4 5 6 7 柱齿轮减速器, 原始数据如表所示:皮带旳有效拉力F4000 4500 3000 4000 3000 3200 4200 N输送带工作速度v0.8 0.85 1.20 1.00 1.40 1.30 1.00 m/s输送带滚筒直径d315 355 400 400 355 300 375 mm3. 设计条件1.工作条件: 机械厂装配车间;两班制, 每班工作四小时;空载起动、持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2.有效期限及检修间隔:工作期限为8年, 每年工作250日;检修期定为三年;3.生产批量及生产条件:生产数千台, 有铸造设备;4.设备规定: 固定;5.生产厂: 减速机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门机械设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轴承应用、机械结构设计、焊接技术与结构分析、机械应用与传动机构综
合设计等,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课程,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机械设计能力,使
学生具备从设计、制造到利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到机械设
计的方法和流程,对机械设计和制造有深入了解。
二、课程目标
1、教会学生如何实现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软件应用,并熟悉软件工具
的使用;
2、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流程,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元件及材料
等的选择和应用;
3、学习机械设计制造中的焊接技术及结构分析,理解机械传动机构
的工作原理及其各种组件;
4、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够独立或小组设计
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
行机械结构参数化定义、机械结构能力仿真与验证;
2、轴承应用:了解轴承的类型及应用,学习轴承选型、轴承安装、
润滑、清洁与检测等;。
机械制造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机械制造是一门涵盖众多领域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其设计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
本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阐述一款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目标、设计方案、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二、设计目标本次机械制造设计的目标是开发一款新型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用于提高某特定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具体要求包括:1、设备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的生产运行,生产节拍达到每小时____件。
2、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在±____毫米范围内。
3、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降低劳动强度。
4、设备易于维护和保养,使用寿命不低于____年。
三、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标,经过多轮方案论证和比较,最终确定了以下设计方案:1、总体结构采用框架式结构,由机身、工作台、输送装置、加工单元等部分组成。
2、动力系统选用____电机,通过____传动方式将动力传递至各个执行机构。
3、控制系统采用基于____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和监控。
四、结构设计1、机身设计机身采用优质钢材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同时,在机身内部设置了加强筋,进一步提高了机身的结构强度。
2、工作台设计工作台采用高精度平面导轨,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精度和运动平稳性。
工作台上设置了多个定位夹具,以适应不同规格产品的加工需求。
3、输送装置设计输送装置采用链条传动方式,链条上安装了特制的夹具,用于抓取和输送工件。
输送速度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调节,实现了工件的连续输送。
4、加工单元设计加工单元由刀具、主轴、进给机构等组成。
刀具选用高性能硬质合金刀具,主轴采用高精度滚珠丝杠驱动,进给精度达到____微米。
五、材料选择1、机身材料机身选用 Q235 钢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机械性能。
2、工作台材料工作台选用 HT250 铸铁,经过淬火处理后,表面硬度达到HRC____,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侧盖零件工艺规程设计和铣顶面工序铣床夹具设计说明书设计者:张翠翠指导教师:四平职业大学2012年6月25日目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 (3)一.零件的分析 (3)(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3)二.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 (4)三.工艺规程设计 (5)(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5)(二)制定工艺路线 (6)(三)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7)(四)加工工序设计 (8)(五).夹具设计 (10)四.设计总结 (11)五.参考文献 (1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工艺分析侧盖是齿轮泵的一个零件,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应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该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为A面,C面,和2-φ80K6孔。
A面的平面度为0.01mm,C`轴线相对于B基准的平行度要求为0.025mm,A面,C面及2-φ80K6内孔的表面粗糙度为0.8μm。
二.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已知零件的生产纲领为4000件/年,其设备品率为1%,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现制定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8160%)1%11(24000%)%1(==+⨯=++=βαn Q N 通过计算,该零件的质量约为15kg ,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1-2可知,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
毛坯的制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制造型,由于盘体零件的2-φ80K6mm 孔均需要铸出,故还应安 放型芯。
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
根据表1.3-1毛坯尺寸公差等级CT 为8-10级,加工余量等级MA 为G 级。
故取CT 为10级,MA 为G 级。
表2-1各加工表面总余量表2-2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三.工艺规程设计(一)定位基准的选择:侧盖A面和2-φ11孔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
用它们做精基准,使加工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实现“一面二孔”的定位方式,其余各面和孔的加工也用它定位,使工艺路线遵循“基准统一”的原则。
A面较大,定位比较稳定。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考虑到盘类零件的重要孔(2-φ80孔),这时可有一种定位夹紧方案:方案一:用一浮动圆锥销伸入φ80mm毛丕孔中,限制二个自由度,用三个支承钉支承在与P面相聚30mm并平行于C面的毛坯面上,限制三个自由度,再以C面本身找正限制一个自由度。
这种方案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类型中,加工面及面上各孔。
(二)制定工艺路线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A,C平面:粗铣——半精铣——精铣2-φ80孔:粗镗一次——精镗二次——精铣Ra12.5未注出孔:钻因A.C面有较高的平行度要求,2-φ80mm孔与A面有很高的垂直度要求。
它们的加工宜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三)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粗铣A 面,采用立式铣床X53,根据表2.5.1,选择直径D 为φ200mm 的组合圆柱形铣刀。
精铣A 面,X53.面铣刀粗镗2-φ80K6孔,采用卧式双面组合镗床,原则ITA20镗削头。
选择镗通孔的镗刀,专用夹具,游标卡尺。
工序140钻4-M12螺纹底孔至φ10.2,,钻12-φ11孔,钻8-M8深16螺纹底孔至φ5mm,选用摇臂钻床Z3025.选用锥柄麻花钻,钻柄扩孔复合钻。
选用锥柄机用铰刀,专用夹具,游标卡尺及塞规。
4-M12,8-M8螺纹选用摇臂钻,采用机用丝锥,丝锥夹头,专用夹具和螺纹塞规。
(四)加工工序设计1.工序30粗铣C 面平面加工余量,精加工余量1.0mm ,半加工余量1.5mm ,已知C 面总余量6.0mm ,故粗加工余量为6-1.5-3.5=3.5mm 。
精铣C 面工序中以A 面及外表面定位,A 面与C 面的工序尺寸即设计尺寸581.0±mm ,则粗铣C 面工序尺寸为60.5mm 。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粗加工公差等级为IT11~IT14,取IT11级,其公差T=0.019mm ,所以精加工C 面工序尺寸60.5095.0±。
取粗铣的每齿进给量f z 为0.2mm/z ,取精铣的每转进给量f=0.5mm/r ,粗铣走刀一次,mm a p 5.3=,半精铣走刀一次mm a p 5.1=,精铣走刀一次mm a p 0.1=。
取粗铣的主轴转速为150r/min,取精铣的主轴转速为300 r/min ,取半精加工的主轴转速为200 r/min ,前面以选定铣刀直径D 为φ200mm ,故相应的切削速度分别为min /2.94min /100015020014.31000m m Dn=⨯⨯==πυ粗min /.6.125min /100020020014.31000m m Dn =⨯⨯==πυ半精min /4.188min /100030020014.31000m m Dn =⨯⨯==πυ粗校核机床功率(一般只校核粗加工工序): 切削功率P m =15-pm e zpznk a f a 74.09.0取z=10个齿,n=1,2.0,5.3,5.260150====pm z p k z mm f a s r 将它们代入式中,得:kw p m 62.615.21682.05.3109.16774.09.05=⨯⨯⨯⨯⨯⨯=-由机械加工工艺人员设计手册机床功率为10kw ,若效率为0.85,则10x0.85=8.5kw ,6.62kw 〈10kw 故机床功率足够。
5.时间定额计算根据本次设计,只计算工序30工时。
下面计算工序30的时间定额。
切削速度: min 2.94m铣刀转速:n d c s πυ1000==min 299363100109410003r =⨯⨯π 取299300=w n min r实际切削速度:min 11310002993001201000m dn ws =⨯⨯==ππυ当切削速度m i n 100r n w =时,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min 226113102.0mm zn f f w z m =⨯⨯==切削工时:t=i f l l l m21++ t=min 37.1122643.2428221=⨯++=++i f l l l m 根据记协加工工艺人员设计手册得43.2421==l l 。
(五).夹具设计本次设计的夹具为第30道工序----铣顶面夹具。
该夹具适用于X53铣床。
1.确定设计方案这道工序所加工的是C 面,以A 面为定位面。
从对工件的结构形状分析,若工件以A 面朝下放置在支承板上,定位夹紧比较稳定,可靠,也容易实现。
夹具以夹具体安装面,固定V 形块,活动V 形块定位,有T 形槽螺栓连接。
工件以A 面在夹具上定位,限制了三个自由度,其余三个自由度也需要被限制。
下面两种设计方案哪种比较合理?方案一:在2-φ80K6的B 孔内插入削边销,限制一个自由度;另一孔内插入一个圆柱销,限制二个自由度。
这种定位方案从定位原理上分析是合理的,夹具结构也很简单。
但由于B 孔未经加工是毛面,夹紧力不宜施加在这样的元件上,故工件定位面和定位元件之间很有可能会接触不好,使定位不稳定。
这个方案不宜采用。
方案二:零件外表面一侧用固定V 型快,限制二个自由度;另一侧用一活动V 型块,限制一个自由度。
定位简单,直接利用活动V型块手动进行夹紧。
使夹具简单,操作方便。
2.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可得螺旋夹紧机构的夹紧力Q 为:Nr R PL Q z 13950tan 10)75.53tan(935.1330100tan )tan(211=++⨯⨯=++=ϕϕαP-螺旋所受的源动力为100NL-手柄长度30mmz r -螺旋中径的一半13.935mm1r -压紧螺钉端部的当量摩擦半径10mm.1ϕ-螺杆与螺母间的摩擦角,5.75单位(0)2ϕ-工件与螺杆头部(或压块)间的摩擦角,0单位为(0) α-螺旋升角,3单位为(0),通常取004~2。
四.设计总结紧张而又辛苦的二周课程设计结束了.此时心情放松了许多。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必不可少的过程。
这次设计过程,也是真正的检验自己能力的过程。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很累,确实付出了很多,然而,当我看着自己的设计成果,慢慢回味这二周的辛苦历程时,没有成功的喜悦,而是那种执着于工作,认真工作,努力完成好工作的信念在心头。
其实我并不聪明,但是我肯努力!看着改过成百上千遍的图,心中有许多感想:我们的基础薄弱,老师教授的知识没有融化掉,变成自己的东西;独立思考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很弱,不能很好的通过手中的资料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还要请老师帮助;做事太不细心,往往不应该出现的错误通过画图都体现在了图纸上,如此日后怎么能做好工作呢。
还有就是我一直存在的问题,计算能力差,这些都是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的缺点和不足。
本次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
课程设计过程中,我的图总有一些本不该出错的地方出现错误,有一次居然能把同一个件的剖面线打成二个方向,结果当然是被老师批评喽,当时我感到无地自容,有个地缝都想钻进去了!还有许多结构工艺性的问题,当老师提出来时我根本没有想到,脑中一片茫然。
这说明我们在这方面还很欠缺,应该好好向老师学习。
课程设计中在老师那里学到了好多东西,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在设计中最易出错而且很重要的知识;当然还学习了好多人生道理!我不害怕错,能积极改正错误,也不怕老师批评,在批评声中成长让我虚心求教,不放弃,不骄傲。
想起平时院长对我们耐心的教导,联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因为自己的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事故,必须时时刻刻提示自己,一定要养成一种高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工作态度。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是您严厉批评唤醒了我,是您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是您的教诲启发了我,是您的期望鼓励了我,我感谢老师您今天又为我增添了一幅坚硬的翅膀.今天我为你们而骄傲,明天你们为我而自豪。
五.参考文献1.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李益民主编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3.机床夹具设计手册4.孙巳德主编机床夹具图册机械工业出版社5.张耀宸主编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航空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