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失眠的症状、病因、治疗方法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
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
病因1、环境原因:常见的有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
2、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
3、躯体原因:广义地说,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4、精神因素:包括因某个特别事件引起兴奋,忧虑所至的机会性失眠。
5、情绪因素:情绪失控可引起的心境上的改变,这种改变特别会在情绪不稳时表现出来,它可以是由某些突发事件引起,如特别的喜事或特别的悲伤、生气等都可导致失眠。
这种因突发事件引起的失眠只是一种现象,可能是偶然发生的、暂时的;而更严重的失眠那么是长期存在睡不好的现象,他们的情绪持续性地处于低落状态,紧张、害怕、担心、怀疑、愤怒、憎恨、抑郁、焦虑等等情感不仅占据他们白天的感觉器官,而且就连晚上也仍然欲罢不能。
6、安眠药或嗜酒者的戒断反应失眠的症状1、入睡困难;2、不能熟睡,睡眠时间减少;3、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4、频频从噩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5、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6、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7、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8、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9、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神经衰弱和抑郁症,而神经衰弱患者的病症又会加重失眠。
失眠治疗现代自然疗法临床研究发现,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对失眠具有较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负离子进入人体后通过促进单胺氧化酶的氧化脱氨基作用,降低大脑组织内5-HT(5-羟色胺)含量,对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调节,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
从而达到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神经衰弱的功效物理治疗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或Physical Therapy)是以一种预防、治疗、及处理因疾病或伤害所带来的动作问题的医疗专业。
失眠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失眠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失眠是指在夜间无法入睡或睡眠质量不佳的情况,长期的失眠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失眠呢?又该如何解决失眠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心理压力过大。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来自工作、学习、家庭等方面的各种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人往往容易出现失眠问题。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晚餐过量或过少,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都会影响到睡眠质量。
另外,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比如嘈杂的环境、光线过强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睡眠。
针对失眠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晚餐过量或过少,晚上尽量避免熬夜。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比如进行适当的运动、听轻音乐、泡热水澡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从而促进睡眠。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善睡眠环境来提高睡眠质量,比如保持安静的睡眠环境、避免光线过强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或辅助手段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比如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入睡,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药物造成依赖。
另外,一些辅助手段如音乐疗法、按摩等也可以帮助缓解失眠问题。
总的来说,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问题,其原因复杂多样。
针对失眠问题,我们需要从调整生活习惯、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睡眠环境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够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失眠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睡眠质量,保持身心健康。
失眠的名词解释

失眠的名词解释失眠,顾名思义,指无法入睡或保持睡眠的状态。
它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可能导致个体在白天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情绪波动等问题。
失眠是一种复杂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涉及身体和心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以较深入的方式探讨失眠的成因、分类、对个体的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疗失眠的方法。
1. 失眠的成因失眠的成因多种多样,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或环境的原因。
生理原因可能包括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荷尔蒙变化和神经系统异常等。
心理原因主要指压力、焦虑、抑郁以及其他情绪问题,这些因素可以干扰个体的睡眠质量。
环境原因包括噪音、光线、温度和睡眠环境的不适等。
2. 失眠的分类失眠可以根据其持续时间分类为短期失眠和慢性失眠。
短期失眠一般持续一周至一个月,而慢性失眠则指持续超过一个月的失眠。
除了时间分类,失眠还可以根据原因分类。
其中,初级失眠指的是没有明显的原因造成的睡眠障碍,而次级失眠则是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
3. 失眠的影响失眠会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广泛的影响。
首先,它会导致疲劳,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持续的睡眠质量不佳还可能降低免疫力,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
同时,失眠还会造成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
失眠还与肥胖、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健康问题相关。
4. 失眠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失眠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特定的干预可能更为有效。
首先,个体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来预防失眠,如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和睡眠环境的准备。
同时,注意饮食、避免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治疗失眠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由医生处方,但应注意潜在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技巧和睡眠环境的改善等,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症状。
总结:综上所述,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保持睡眠的状态,常见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
失眠的成因多种多样,可能涉及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失眠会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广泛的影响,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增加患病风险。
什么叫失眠

1、什么叫失眠?答: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了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的正常需要的一种情况。
2、失眠的症状表现有哪些?答:失眠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浅睡、白天萎靡不振,四肢无力,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低、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失眠绝非睡不着那么简单的,它会带来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并可诱发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精神分裂症等并发症。
3、什么叫抑郁症?答:抑郁的发作临床上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4、答:情绪低落,心情压抑郁闷或诅丧,多疑、心烦,焦虑,自卑,怕见人,整日愁眉苦脸,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易于哭泣,言语减少,思维迟缓,常伴有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重型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悲观绝望、自卑自责幻觉幻想、食欲变差,体重锐减、性欲缺乏,并伴有严重的自杀倾向。
5、5、什么叫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6、精神分裂症临床上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种类型?可根据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将其划分为几个亚型。
这种划分的依据偏重于精神病理学(1)偏执型: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的临床变现以相对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情感、意志、语言、行为障碍不突出。
起病多在30岁以后。
这类病人较少出现显著的人格改变和衰退,但幻觉妄想症状长期的保留。
(2)紧张型: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的表现。
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或自动性顺从与违拗。
典型表现是病人出现紧张综合症。
(3)青春型:多于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多在两周达到最高峰。
以情感改变为突出主要表现,情感肤浅,不协调有时面带微笑却给人傻气的感觉,有时态度高傲,显得不可一世,或喜怒无常,扮鬼脸、恶作剧、不分场合与对象,开一些幼稚的玩笑,思维破裂,言语内容松散。
不连贯,令人费解,有时伴有片段的幻觉,妄想。
行为不可预测,缺乏目地病情紧张迅速,预后欠佳。
失眠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失眠的原因与解决办法失眠的原因与解决办法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保持睡眠的情况,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来改善失眠问题。
一、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1. 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等都会导致失眠。
解决办法是通过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缓解压力,舒缓身心。
2. 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情绪会干扰睡眠。
可以通过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处理负面情绪,同时也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来缓解焦虑和抑郁。
3. 心理刺激:过度兴奋、思绪纷乱、担忧等都会导致失眠。
可以通过进行放松活动,如听音乐、泡澡、阅读等,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帮助入睡。
二、生活习惯导致的失眠1.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不定时的作息时间会破坏身体的生物钟,导致失眠。
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定时上床睡觉,早起锻炼,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2.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在睡前一小时停止使用电子产品,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3. 饮食不当:摄入过多的咖啡因、糖分和辛辣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失眠。
建议避免在睡前饮用咖啡、茶和碳酸饮料,晚餐宜清淡,避免辛辣食物。
三、环境因素导致的失眠1. 噪音:噪音会干扰睡眠,影响入睡和睡眠质量。
可以使用耳塞或噪音机来遮蔽噪音,或者改善睡眠环境,如使用隔音窗帘、静音设备等。
2. 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光线都会影响睡眠。
可以使用遮光窗帘、眼罩等来控制光线,保持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
3. 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睡眠。
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使用空调或加湿器来调节环境。
总结起来,失眠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除了上述提到的方法,还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如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午睡过长、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等。
如果失眠问题持续存在且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寻求更专业的帮助。
失眠的诊断标准

失眠的诊断标准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它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准确地诊断失眠至关重要。
失眠的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睡眠情况、症状和持续时间来确定的。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失眠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睡眠困难,患者需要在入睡、睡眠中或清晨早醒时经历睡眠困难。
这种困难可能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中频繁醒来或者清晨醒来后无法再入睡。
2. 频繁发生,睡眠困难需要在一周内至少发生三次,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3. 影响日常功能,失眠症状需要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例如影响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庭生活等方面。
4. 其他症状,除了睡眠困难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症状。
在进行失眠的诊断时,医生通常会采取综合评估的方法,包括详细询问患者的睡眠情况、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同时可能会进行睡眠日记、睡眠监测等辅助检查。
此外,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例如焦虑、抑郁、药物滥用等。
除了根据症状和持续时间来诊断失眠外,医生还需要对失眠进行分级。
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失眠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轻度失眠通常表现为睡眠困难发生频率较低,对日常功能影响较小;中度失眠则表现为睡眠困难频繁发生,对日常功能有一定影响;重度失眠则表现为睡眠困难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日常功能。
总之,失眠的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睡眠困难症状、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来确定的。
医生在进行诊断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
只有准确地诊断了失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睡眠。
失 眠ppt课件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归属于神经衰弱症及睡眠障碍中。 在临床上除失眠外,还常伴有其他的精神症状及植物神经 系统症状。从病因和临床表现方面亦有较全面的认识。 在临床上一个人是否有正常的睡眠,不能单考虑其睡
眠时间的长短,更要重视其睡眠的质量,客观上,宜以其
精力及体力是否得到了完全的恢复为指标。神经衰弱(失眠) 症患者,除睡眠障碍外,更有精力及体力的疲乏,并兼见
病因病机
西医学认为,引起失眠的原因,大概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心理生理性原因 ① 长期、持续、过度的脑力活动及精神紧张。
② 负性情绪体验(强烈精神刺激)。
③ 生活规律的被动改变。如环境变化人难以适应 ④ 长期生活无规律。 (2)精神疾病引起,如神经症等。 (3)躯体病变引起,如高血压病等。 (4)药物或酒精引起。
2、失眠应与“一过性失眠”相区别。
治疗方案
1、治疗原则:标本兼治 2、治法:调理脏腑,镇静安神。 3、基本手法:以背俞穴的拿捏法和头颈部的指揉法、点法、
指叩法等为主。失眠属典型的功能性疾病,经过按摩治疗
完全可以治愈。 4、加减手法:根据证型不同,进行随证加减。 5、其他疗法:灸法、头针疗法、足底按摩、饮食疗法、药 粥疗法、填脐疗法、敷足疗法、足浴疗法等。
失 眠
基本概念
失眠又称“不得卧”、“不得眠”等,是指无明显诱
因长时间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 醒,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可彻夜不寐,并伴有 头晕、头痛、乏力等症,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为 特征的一种疾病。偶尔短时间内因精神因素影响,或生
心胆气虚:症见失眠多恶梦,易惊醒,心悸胆怯,遇事易 惊,舌淡,脉细。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失眠症名词解释

失眠症名词解释失眠症是指人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无法保持充足睡眠时间的一种病症。
以下是对失眠症相关名词的解释。
1. 失眠症 (Insomnia): 失眠症是指持续难以入睡或难以保持睡眠时间,导致睡眠质量不佳,并且睡眠不足对日常生活产生明显影响的一种病症。
2. 慢性失眠 (Chronic Insomnia): 慢性失眠指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的失眠症。
慢性失眠可能与潜在的生理、心理或环境因素有关。
3. 短期失眠 (Short-term Insomnia): 短期失眠指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几天或几周内就可以得到缓解的失眠症。
常见的引起短期失眠的原因包括应激、环境变化、药物副作用等。
4. 初入睡困难 (Initial Insomnia): 初入睡困难是指入睡时间延长,难以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
5. 失眠夜 (Insomniac Night): 失眠夜指整晚或大部分夜晚难以入睡,或者多次自发醒来难以再次入睡的夜晚。
6. 早醒 (Early Morning Awakening): 早醒是指在早晨醒来,无法再次入睡。
早醒可能是睡眠质量差的指标之一。
7. 睡眠质量 (Sleep Quality): 睡眠质量指评估和衡量一个人的睡眠状态的好坏程度。
好的睡眠质量包括易入睡、连续睡眠时间长、深度睡眠充足等。
8. 睡眠时间 (Sleep Duration): 睡眠时间指一个人一晚上的连续睡眠时间长度。
成年人通常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来保持身体和大脑的正常功能。
9. 睡眠结构 (Sleep Architecture): 睡眠结构指睡眠过程中不同睡眠阶段的组成和排列。
睡眠结构主要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睡眠)两种状态。
10. 睡眠障碍 (Sleep Disorder):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过程中出现异常的睡眠行为或症状的一类疾病。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其他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症、睡眠行为障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眠概述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
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患,因而颇受欢迎。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证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寐,如《素问?病能论》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脏有所伤及,精有所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素问?逆调论》还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是指“阳明逆不得从其道”“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
《难经》最早提出“不寐”这一病名,《难经?四十六难》认为老人不寐的病机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用黄连阿胶汤及酸枣仁汤治疗失眠,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古今医统大全?不得卧》较详细地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机,并对及其治疗原则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张景岳《景岳全书?不寐》较全面地归纳和总结了不寐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施治方法,“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广由营气之不足耳”,还认为“饮浓茶则不寐,心有事亦不寐者,以心气之被伐也。
”《景岳全书?不寐?论治》中指出:“无邪而不寐者,……宜以养营气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顾,只宜培养气血,血气复则诸症自退,若兼顾而杂治之,则十曝一寒,病必难愈,渐至元神俱竭而不可救者有矣”;“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
《医宗必读,不得卧》将失眠原因概括为“一曰气盛,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日水停,一日胃不和”五个方面。
《医效秘传?不得眠》将病后失眠病机分析为“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扰而不眠也。
心藏神,大汗后则阳气虚,故不眠。
心主血,大下后则阴气弱,故不眠,热病邪热盛,神不精,故不眠。
新瘥后,阴气未复,故不眠。
若汗出鼻干而不得眠者,又为邪人表也。
”失眠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以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的一种病证。
由于其他疾病而影响睡眠者,不属本篇讨论范围;.西医学中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以失眠为主要时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1.情志所伤或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或由五志过极,心火内炽,心神扰动而不寐。
或由思虑太过,损伤心脾,心血暗耗,神不守舍,脾虚生化乏源,营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即《类证治裁?不寐》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
”2.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宿食停滞,壅遏于中,胃气失和,阳气浮越于外而卧寐不安,如《张氏医通?不得卧》云:“脉滑数有力不得卧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
”或由过食肥甘厚味,酿生痰热,扰动心神而不眠。
或由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而失眠。
3.病后、年迈久病血虚,产后失血,年迈血少等,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
正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4.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素体阴盛,兼因房劳过度,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火独亢;或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火盛神动,心肾失交而神志不宁。
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说:“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亦有因心虚胆怯,暴受惊恐,神魂不安,以致夜不能寐或寐而不酣,如《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所说:“有心胆惧怯,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寐者。
”综上所述,失眠的病因虽多,但以情志、饮食或气血亏虚等内伤病因居多,由这些病因引起心、肝、胆、脾、胃、肾的气血失和,阴阳失调,其基本病机以心血虚、胆虚、脾虚、肾阴亏虚进而导致心失所养及由心火偏亢、肝郁、痰热、胃失和降进而导致心神不安两方面为主。
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
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
失眠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
但失眠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故清代王清任用血府逐瘀汤治疗。
分类分型1.辨脏腑失眠的主要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但与肝、胆、脾、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相关。
如急躁易怒而失眠,多为肝火内扰;遇事易惊,多梦易醒,多为心胆气虚;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失眠,多为脾虚不运,心神失养;嗳腐吞酸,脘腹胀满而失眠,多为胃腑宿食,心神被扰;胸闷,头重目眩,多为痰热内扰心神;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失眠,多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神不安等。
2.辨虚实失眠虚证,多属阴血不足,心失所养,临床特点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多因脾失运化,肝失藏血,肾失藏精所致。
实证为火盛扰心,临床特点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多因心火亢盛或肝郁化火所致。
临床表现失眠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主要证候特征。
其中睡眠时间不足者可表现为人睡困难,夜寐易醒,醒后难以再睡,严重者甚至彻夜不寐。
睡眠深度不够者常表现为夜间时醒时寐,寐则不酣,或夜寐梦多。
由于睡眠时间及深度质量的不够,致使醒后不能消除波劳,表现为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心悸、健忘,甚至心神不宁等。
由于个体差异,对睡眠时间和质量的要求亦不相同,故临床判断失眠不仅要根据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更重要的是以能否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依据。
诊断依据1.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BR/><BR/>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
<BR/><BR/>3.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治疗原则在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基础上辅以安神定志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实证宜泻其有余,如疏肝解郁,降火涤痰,消导和中。
虚证宜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
实证日久,气血耗伤,亦可转为虚证,虚实夹杂者,治宜攻补兼施。
安神定志法的使用要结合临床,分别选用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等具体治法,并注意配合精神治疗,以消除紧张焦虑,保持精神舒畅。
用药原则治疗原则<BR/>在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基础上辅以安神定志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实证宜泻其有余,如疏肝解郁,降火涤痰,消导和中。
虚证宜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
实证日久,气血耗伤,亦可转为虚证,虚实夹杂者,治宜攻补兼施。
安神定志法的使用要结合临床,分别选用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等具体治法,并注意配合精神治疗,以消除紧张焦虑,保持精神舒畅。
辅助检查治疗原则<BR/>在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基础上辅以安神定志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实证宜泻其有余,如疏肝解郁,降火涤痰,消导和中。
虚证宜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
实证日久,气血耗伤,亦可转为虚证,虚实夹杂者,治宜攻补兼施。
安神定志法的使用要结合临床,分别选用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等具体治法,并注意配合精神治疗,以消除紧张焦虑,保持精神舒畅。
<BR/>用药原则疗效评价?辨证论治<BR/><BR/>尤氏辨证治疗神经衰弱107例,心脾亏损型用党参30g、茯神20g、黄芪20G,淮山药20g、远志10g、白术10S。
枣仁10G、龙眼肉15S。
夜交藤15G,甘草6g;阴虚火旺型用生地20g、山萸肉20g、茯苓20g、泽泻15g、知母15g、淮山药15G,丹皮10G,枣仁10g、参须10g、黄柏8g、麦冬12g、远志6g;脾胃不和型用法半夏10g、枳实10g、川厚朴10S、枣仁10g、太子参10g、陈皮6g、茯苓12S、竹茹5g,水煎送服保和丸和五积散。
治愈82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2.52%[湖南中医杂志19N;(5):38)。
<BR/><BR/>?专方专药<BR/><BR/>(1)从瘀血论治:赵氏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性失眠40例,基本方:当归15s。
生地12g、赤芍12g、川芎10g、桃仁6-10g、枳壳6g、柴胡6g、桔梗6G、川牛膝15g、西红花2g(另煎),日1剂,水煎服。
症状改善后,气虚加西洋参或太子参,阴虚加阿胶、龟板、知母、鹿角胶,脾虚加白术、茯苓、山药,适当选用重镇安神药如磁石、朱砂、琥珀、生龙牡等。
治愈20例,显效16例,无效4例[湖南中医杂志1994;(5):38)。
周氏以活血化瘀为主的基本方(芍药、川芎、当归、生地、丹参、红花)加减治疗老年失眠22例,对照组18例予谷维素、维生素B6及Bl。
治疗期间两组均不给予抗焦虑药和催眠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55%,P专家提示失眠多为情志所伤,久病体虚,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引起阴阳失调,阳不人阴而发;病。
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
病性有虚实之分,且虚多实少。
其实证者,多因心火偏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失和,引起心神不安所致,治当清心泻火,清肝泻火,清化痰热,和中导滞,佐以安神宁心,常用朱砂安神丸、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保和丸等。
其虚证者,多由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引起心神失养所致,治当滋阴降火,补益心脾,益气镇惊,佐以养心安神,常用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归脾汤、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