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郑和下西洋优选PPT课件

“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给我个理由好吗?”她猛的抬起头,含泪的双眸压迫着我,使我不敢注视她 “恩这个..我觉得我不想再骗你了,我觉得我不爱你,我怕越到后来,我就越难受,我也不希望你受到伤害,我不能这么对你……”我显然也很激动。 “那你就能这样对我?你这样就不伤害我?你难受?难受当初为什么要接受我?” “这个……….”被她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说真的,我也不想说,真的不想说,无论我说什么,只能是对她更大的伤害,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她走了,就这样流着泪走了,走时只留下一句:不管以后我遇到什么样的男朋友,我都不会象这次一样付出我的全部,你们都是一样的,……我恨你! 10月1日,又是一个应该让我永远都记得的日子,我一个人站在20路终点站,看着手挽手走在一起的情侣,心里有种感觉。“我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接二连三的伤害她们……” 2年前,我20岁,在一所名声还不错的职校读书,显然已经消除了没有考进高中的阴影的我过的还不错,身为班干部,整天忙于班级的工作,很少去想什么感情的事情,可是,却又偏偏让我陷入其中。 那是我们班的班花(至少我和我的几个朋友是这么想的),不知是什么原因,她竟然和我同桌,要知道,当时是很少有男女生同桌的,面对男同学门羡慕的眼光,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为什么老师要让她和我坐”我有时也会自言自语。 她真的很漂亮,上课时,我的思想总是会被她给带过去,我不想看,但又偏偏控制不住,那时我才突然领悟到异性相吸的强大能量。“这毕竟是科学真理,我也没法改变”我常想。她好象也被我吸引,虽然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接受我(我长的也不帅,身材也算不上标准),我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这或许就是日久生情。 往后的日子,我们很快乐,我的状态也特别的好,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也在校艺术节上获得歌唱一等奖。同学们都说我们是被爱给催化的,我也欣然接受。我真的很怀念那些日子,说实在的,我觉得爱在某些时候的确是种催化剂,能让人焕发斗志,正如有些人为了爱而改变了一生。 可是,生活往往不会都那么如意,就象港台片里拍的一样,总有些事情会发生…… 随着她在学校的崭露头脚,她的追求者也就越来越多,有长的很帅的,有才华横溢的,有很有钱的,还有在外面混的.这无形中给了这些每样都差一点的我很大的压力,虽然我知道,她最爱的还是我,可是,我仍然难以解开心中的结,太完美的女孩总是难以让人接近,更谈不上相处了,相比较自己,就显得非常平庸,或许我真的和她不配…….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都要毕业了。一天,她对我说:“你说我们要不要去一个地方工作?”“不要吧,在一起上班不太好”我考虑后说,突然,我愣住了,我感到我这一年来有多么的痛苦,在学校我们每天都坐同一张桌子都这样,要是到了社会上而且还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那样的话………..我都不敢保证今后会发生什么,毕竟我还是太小,我不能接受以后的更大的痛苦,亦没有对我们将来的信心。“我该怎么办?”我几乎要崩溃了,我突 然好想马上离开这些她,一个人有多么自由,不需要为这些事而犯愁,可是我偏偏不能忘记她的笑,她挽着我的胳膊听我说笑话的情景。这一晚,我睡不着,直到凌晨3点,我终于在下了决定后昏昏睡去…… 这是我第一次做出这么大的决定(比中考还大),也是我最后悔的一个决定。就这样,我们分手了,我的理由是我太小。虽然我知道这是个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可我还是用了,她哭了。 那年的情人节,也是我又开始独身的第一个情人节,我收到了她给我的贺卡,她说她很怀念那些日子,希望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我在矛盾和痛苦中给她回了信,告诉她,不要再给我写信…… 又过了三年,在这三年中,我长大了,也成熟了,我也曾多次尝试接受别的女孩,试图去忘记她,可是每一次都伤害了她们。因为在潜意识中我常常拿她们和她做比较,而她们只是她的影子,我无法再去接受别的女孩子,因为我的确太爱她了。 三年后的我,很后悔,不,应该是非常的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会放弃?因为自己怕伤害?可是结果呢,正是自己去不断的伤害了别的女孩子的感情,或许也包括了当初的她,为什么我就不能勇敢的接受呢,因为我真正爱的就是她呀。 爱她,就应该真心的爱她,不该让她受伤害,更不要害怕被伤害,因为一旦你怕被伤害,而她却真正的在被你伤害。爱她就不该放弃。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能始终都不出错。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4张ppt)

小提示:民族英雄是指维护
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 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 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 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 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动脑时间: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 义战争,得到沿海一带 爱国军民的支持; 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 战英勇; ③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 支持。 ④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 能和治军严明。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
三、葡萄牙㨦取在澳门居住权
1、原由
随着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 民者相继来到东方,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2、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骗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1573年,葡萄牙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
3、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课堂小结
明 交往 -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
达·加马
到达 地点
下“西洋”,最远 到红海沿岸和非洲
东海岸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到 达印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船数
共百余艘
17艘
4艘
船只 大宝船长151.8米, 旗舰100吨,长 120吨、100吨、
大小
宽61.6米
24.5米,宽6米
物品用途 用来慷慨送礼,或用于贸易。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 到达范围 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南亚国家、阿拉伯地区国家、非洲国 家欢迎郑和船队。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 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 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 兽麒麟。
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 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 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 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 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动脑时间: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 义战争,得到沿海一带 爱国军民的支持; 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 战英勇; ③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 支持。 ④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 能和治军严明。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
三、葡萄牙㨦取在澳门居住权
1、原由
随着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 民者相继来到东方,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2、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骗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1573年,葡萄牙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
3、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课堂小结
明 交往 -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
达·加马
到达 地点
下“西洋”,最远 到红海沿岸和非洲
东海岸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到 达印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船数
共百余艘
17艘
4艘
船只 大宝船长151.8米, 旗舰100吨,长 120吨、100吨、
大小
宽61.6米
24.5米,宽6米
物品用途 用来慷慨送礼,或用于贸易。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 到达范围 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南亚国家、阿拉伯地区国家、非洲国 家欢迎郑和船队。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 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 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 兽麒麟。
《明朝的对外关系》ppt课件3(30张PPT)

•
出示明北京城的图片。
•
三、小说和戏剧
•
学生概括古典小说的成就,并通过这些古典小说概括明清文化的时代特征。
•
年代 著作 作者 题材 价值
•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大家知道光饼的来历吗?
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2.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1.郑和下西洋
郑和
郑和(1371—1433年),云南昆阳人,回 族。明代航海家、地理学家。本姓马,小字三 保,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提升为内宫太监,并 赐他姓郑。1405—1433年他所率领的船队,7 次出航远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行程数万里 许。向南,到达爪哇;向西,到达波斯湾、红 海以及麦加;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每次出航,船舶之大,船数之多,载人之众, 世界均数空前,成为当时举世规模最大的远洋 航行。根据航行记录所绘制的《航海图》,被 称为我国最早的航海地图。
(1)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①永乐皇帝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 ②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③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皇帝。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①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②造船技术的发达; ③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④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郑和七下西洋
西洋的位置: 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地区以及印度洋沿 岸地区
每个天才的产生,必是热忱的产物。 ——本杰明·狄斯拉里
•
一、科技名著
•
作者 著作 价值
【历史课件】郑和下西洋

颂的 了 倭 平 台 事 后 身将 戚 。抗 福 名 了 州 务 又 高领 继 倭建将浙之。考 强。光 业、俞江战他中 武自, 绩广大的中训武 艺幼明 ,东猷倭九练举 。刻朝 至 的 密 寇 战 “ , 17 苦 中 今倭切。九戚负 岁好期 为寇配后捷家责 承学著 人。合与,军山 袭,名 们戚,福迅”东 父练的 所继剿建速,防 职就抗 称光灭抗荡在这是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英勇无畏 的气概。世界航海历史上的无数先辈 正是秉承这一传统而不懈努力,最终 实现宏伟计划的。实际上我们今天的 改革开放,也是需要在探索中奋进。
明代抗倭图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 武士、商人和海盗,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 赃。他们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 命财产损失。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郑和远航PPT课件.pptx

古代
人民
精神
和
技术。
第6页/共38页
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 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 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 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第7页/共38页
默读课文,思考: 这是一次怎样的远 航?标画相关语句, 写出自己的感受。
第8页/共38页
学习任务:
1、这是一次怎样的远航? 从中你认识到怎样的郑和?
第26页/共38页
资料:
郑和第四次远航在印度洋里遇到了 飓风的袭击,船员们被掀得东倒西歪, 船有的断杆,有的漏水,有的被打散, 船员们都很恐惧、绝望,但郑和沉着镇 定,鼓励船员和士兵不要畏惧、退缩, 终于度过了危机。
第27页/共38页
你体会到郑和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1)险恶的风浪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
114年之后,麦哲伦3只 小船300多人发现了好望角 。
第33页/共38页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 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 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 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 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 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第22页/共38页
友好交往
第23页/共38页
大明宣德炉
瓷器
青花龙饰罐
景泰蓝
第24页/共38永页乐窑景德镇甜白釉暗花壶
丝绸
第25页/共38页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 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 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 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 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 一次次化险为夷。
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 课件(23张PPT)

知识记忆
内容
不同 点
开始时间 目的
性质 规模
影响
共同点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1405年
1492年
宣扬国威,发展与海商业利益 利益驱动、暴力掠夺
大
小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 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 的友好关系,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 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 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B.玄奘 C.迪亚士
D.郑和
练一练
有学者认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
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联系成为可
能。世界走向一体,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美洲大陆被发现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现
者是( A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迪亚士
二、航海的影响
2.哥伦布航 海的影响
(3)不同的评价:
①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 后的美洲走向文明,是一个功臣。 ②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把欧洲的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了他们的文 化,掠夺了他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
拓展提升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进行这样 的远航;统治者的支持;政治的稳定。 (2)先进的航海手段与工具:应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拥有罗盘针、航海图和大海船。 (3)合适的人选:郑和具备出使西洋的条件。
二、航海的影响
1.郑和下西 洋的影响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 各国的友好关系,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 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航海的影响
2.哥伦布航 海的影响
1492年到1502年间,哥伦布 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 4次出海远航,开辟了横渡 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在帕 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 陆,成为了名垂青史的航海 家。
明朝的对外关系 PPT课件5 人教版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
明朝国力强盛和政府的支持 造船技术的发达 明朝前期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 广泛运用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
勇于探索的精神 和平外交政策
……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
“倭寇”是指?
日本的武士、经过
光 抗
3、结果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 东南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
心力)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旗舰 大福船
戚继光抗倭 舰队的船只
侦察敌情 的渔船
开浪船
戚继光抗倭
4、意义
(1)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捍卫了 我国的主权,保障了东南沿海地区人 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戚继光是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 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史册。
戚继光雕像
评价
戚继光抗倭是我 国历史上第一次 反对外来侵略并 取得成功的正义 战争,它是我国 的民族英雄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
【精品历史课件】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课件(共21张PPT)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 海的比较
一、人物简介
郑和简介
郑和(1371—1435), 本姓马,云南人,回族。祖 父和父亲都从海路到过伊斯 兰教圣地天方(今沙特阿拉 伯),郑和自幼受家庭探险 精神熏陶。后来他入宫做了 太监,被派往燕王府。朱棣 即帝位后,赐他姓郑名和, 人称三宝太监。1405—1433 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现代史
(1917年)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 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 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 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 问题进行论述。
郑和远航路线示意图
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满剌加(今马来西 亚)、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 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
最远到达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哥伦布航海路线图
一、人物简介
郑和简介
郑和(1371—1435), 本姓马,云南人,回族。祖 父和父亲都从海路到过伊斯 兰教圣地天方(今沙特阿拉 伯),郑和自幼受家庭探险 精神熏陶。后来他入宫做了 太监,被派往燕王府。朱棣 即帝位后,赐他姓郑名和, 人称三宝太监。1405—1433 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现代史
(1917年)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到来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代化道路的探索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二)目标 (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 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 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4)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 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 问题进行论述。
郑和远航路线示意图
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满剌加(今马来西 亚)、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 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
最远到达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哥伦布航海路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为此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
1405年—1433 1492年— 年 1504年 4 出航次 7 数 船只数 200艘 17艘 最大船 长151.8,宽 只 61.6,载1000 吨
相当于11倍多
长24.5米, 载重相当于10 宽6米,载重 倍 100吨
活 动 探 究:
中新社北京郑和下西洋六百 年周年,为纪念其先后七次远渡西洋的壮举,新 近成立的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今天在此间表示: 中国将从今年开始至二00五年七月举办一系列纪 念活动。
满剌加—( 马来西亚 )
苏禄——( 菲律宾 )
天方—( 沙特阿拉伯 )
郑和下西洋需要哪些条件
明朝国力强盛,能够提供强大的人 力、物力、财力
明朝执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具有一定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 郑和个人的才识和胆略
郑和航海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项目 时间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比较 早87年,长16 年 多 3次
郑和是谁? 郑和为什么要去西洋? 西洋在哪里?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是怎样的? 郑和下西洋带去了什么?
郑和是谁? 郑和为什么要去西洋? 西洋在哪里?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是怎样的? 郑和下西洋带去了什么?
占城——( 越南 暹罗——( 泰国
) )
古里——( 印度 ) 锡兰—( 斯里兰卡 ) 榜葛剌—( 孟加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