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生态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生态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地区生态保护工程,旨在恢复和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水资源、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
工程范围包括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生态拦截、水源涵养等四个方面。
工程总面积约为2000公顷,预计工期为两年。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根据工程特点和需求,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调研和论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同时,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确保施工方案与设计要求相符。
2. 施工现场准备:对施工区域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源等情况。
根据勘查结果,制定施工区域划分、施工道路布局、施工设施摆放等方案。
3.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求,提前采购合格的施工材料,包括苗木、种子、肥料、农药等。
同时,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设备准备:根据施工需求,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喷灌设备、植保设备等。
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5. 施工人员准备:组织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技能和注意事项。
三、施工过程1. 水土流失治理: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坡面治理、沟道治理、护坡等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梯田、梯地、沟道衬砌等;生物措施包括种植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
2. 植被恢复: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植被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植被恢复。
采用人工造林、封禁抚育、种子繁殖等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3. 生态拦截:在关键区域设置生态拦截设施,如生态沟、生态塘、湿地等,提高水质,减少泥沙流失。
4. 水源涵养: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同时,开展水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水源保护意识。
四、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量和施工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确保各个施工阶段按计划进行,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五、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我们制定了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旨在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水体污染治理等,以改善地区的生态条件。
二、施工内容1.水土保持为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壤侵蚀,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架设固定护坡和锚固杆,以防止坡面坍塌。
-建造山间排水沟,导流下坡水流。
-种植护坡植被,增强土壤的保持能力。
-覆盖裸露的土地,以减少风化和流失。
2.植被恢复为恢复植被的生长,保护生态系统,我们将进行以下工作:-进行种子扩散和植物的重新引种。
-种植草坪,增加绿化覆盖率。
-种植乔木和灌木,以增加树木的密度。
3.河流水体修复针对水体污染,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对水体进行定期监测,了解水质情况。
-将废水排放口进行改造,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对水体进行梯度调治,减少富营养化现象。
-推动周边居民和企业采取环保措施,降低污染物的产生。
4.生态保护措施为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我们将采取以下工作:-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调查和保护。
-确定珍稀植物的分布区域,并进行种植保护。
-设立生态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施工安排1.前期准备-进行工程勘察和设计,制定详细施工方案。
-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招募工程队伍,安排人员培训。
2.施工阶段-先进行土地平整和清理工作。
-再进行护坡和排水沟的建造。
-同时进行植被恢复和种植工作。
-在不同阶段进行水体检测,根据结果调整治理方案。
-实施生态保护措施。
3.后期维护-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定期维护和监测。
-对工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制定进一步改进措施。
四、施工安全措施-工程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隔离带。
-严禁在危险区域施工,如悬崖边缘等。
-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度。
-进行定期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以上就是我们的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我们将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土方明挖包括本合同砂石路、湿地、垃圾清运等永久工程和暂时工程的基础开挖、土料场、砂砾料场以及其他监理人指明的土方明挖工程。
1.1.1 施工准备工作1、查勘现场,摸清沿线实地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运输道路、邻近建造、地下埋设物、地面上障碍物和堆积物等,以便研究制订施工方案和绘制施工总平面图。
2、按设计施工要求整平场地,清除或者施工区域内地面上及地下的所有障碍物。
3、做好排水工作,在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排水沟、疏通原有排水泄洪系统,保证场地不积水。
4、设置测量控制网。
放线时按要求放出边坡线、底脚线等,标高、轴线经复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挖土施工。
1.1.2 土方开挖接到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后,即将展开施工:准备安排 4 个施工小组,每一个施工小组各负责一段土方开挖任务。
各施工队根据工程需要可设置若干施工小组,方便管理,确保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1、采用挖掘机挖甩、装载机装运的施工方法施工。
挖掘机开挖方法采用立采、后退法开挖。
开挖时按照“先中间,后两侧”,“先水下,后水上”的开挖原则。
2、开挖过程中,时常校核测量开挖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3、机械开挖土方后,边坡应留有一定的保护层,再辅以人工修整达标。
4、实际开挖轮廓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误差应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5、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土层的变化,挖掘机距边坡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确定每次的挖装深度,避免浮现异常情况,保证设备安全。
6、所有削坡开挖除监理人另有指示外均为旱地开挖,开挖前挖好截水、排水设施,并对开挖施工中的地下水和施工用水排除;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设置的暂时排水设施与截水设施;开挖过程中准备 2 台 7.5kw 排污泵用来排水。
施工中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由于排水不畅而引起边坡失稳。
7、实际开挖轮廓线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所示或者监理人现场指定的开口线、水平尺寸和高程的要求。
开挖最终轮廓线均不得欠挖。
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1. 项目概述 (2)1.1 工程概况 (2)1.2 工程目标 (4)2. 工程设计 (4)2.1 生态修复方案设计 (5)2.2 综合整治方案设计 (7)3. 工程施工组织 (8)3.1 施工准备 (9)3.1.1 前期工作 (10)3.1.2 现场布置 (10)3.2 施工实施 (11)3.2.1 土方工程 (13)3.2.2 绿化工程 (14)3.2.3 水系工程 (16)3.2.4 硬质路面工程 (17)3.3 质量控制 (18)3.3.1 材料质量控制 (19)3.3.2 施工质量控制 (20)3.4 安全管理 (21)3.4.1 安全教育培训 (22)3.4.2 安全防护措施 (23)3.5 环境保护 (24)3.5.1 噪声污染控制 (26)3.5.2 扬尘污染控制 (27)3.5.3 废水废气处理 (28)4. 工程进度计划 (29)4.1 总进度计划 (30)4.2 各阶段详细进度计划 (30)5. 工程造价管理 (31)5.1 预算编制 (32)5.2 成本控制 (34)6. 工程验收与移交 (35)6.1 自检与互检 (36)6.2 监理验收 (37)6.3 移交与运营维护 (38)1.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旨在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修复和整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项目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土地整理、植被恢复、水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打造一个生态优美、环境和谐的绿色家园。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各项工程任务、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内容,以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成本的合理控制和工期的合理安排。
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项目在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方面的合规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旨在改善和保护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
河道景观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道景观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河道景观生态治理工程是为了改善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河道景观品质,使其成为城市绿色生态廊道而进行的一项综合工程。
该工程在治理范围内,主要包括水生植被恢复、沉积物清淤、水质提升、沿岸景观改造等方面的改善与调整。
本次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河道岸线两侧的环境逐步得到整治和改善,对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服务市民生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单位本工程分段实施,每一段均由专业的团队进行建设。
各分段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前提前提出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人员名单、施工报告等,报经建设单位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工。
2.施工人员施工人员的数量及资质需要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施工期限等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安排。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资格认证方可上岗作业。
施工单位需要严格管理和监督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和质量。
3.安全保障施工单位需要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稳定,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如警示牌、路障、防护网、安全带等。
施工人员操作必须符合安全规范,严谨、细致、质量合格交验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4.机械设备施工单位需要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符合要求,质量可靠、工作效率高,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障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5.分段施工本工程的分段施工的模式,可以让施工单位对每段工程进行集中施工,便于施工计划、工程质量的管理,并使得该工程可以分阶段、分时段、分路段进行施工,充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施工时间过长而影响市民正常出行。
6.现场管理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现场管理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好安全、质量、环境等各项监测工作,检查施工现场的压实度、铺设厚度、接口均匀度、并避免超过规范要求的作业深度和边坡倾斜角度。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噪音、施工污水和粉尘的排放,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植被恢复与水体净化)精选3篇

《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植被恢复与水体净化)》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许多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水体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退化。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特实施本次生态修复工程。
该项目旨在通过植被恢复和水体净化,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二、施工目标1. 恢复受损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景观。
2. 净化水体,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水质。
3. 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三、施工步骤(一)植被恢复1. 场地清理对施工区域内的垃圾、杂物、石块等进行清理,为植被恢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 土壤改良对土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土壤改良。
可采用添加有机肥、腐殖土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3. 植被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需求,选择适宜的植被品种。
优先选择本地乡土树种和草本植物,以提高植被的适应性和成活率。
4. 植被种植采用人工种植和机械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植被种植。
种植密度应根据植被品种和生长特性确定,确保植被能够充分生长和发育。
5. 养护管理加强植被的养护管理,定期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确保植被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二)水体净化1. 污染源调查对水体的污染源进行调查,确定主要的污染来源和污染物种类。
2. 截污工程建设截污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截流并进行处理,减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3. 生态护坡在水体岸边建设生态护坡,采用植被护坡、石笼护坡等方式,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体。
4. 水生植物种植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芦苇等,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吸附和降解作用,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
5. 水体曝气采用曝气设备对水体进行曝气,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水体的自净能力。
四、材料清单(一)植被恢复材料1. 苗木:根据植被选择方案确定的苗木品种和数量。
2025年生态恢复工程施工方案(植被恢复与水体治理)

《生态恢复工程施工方案(植被恢复与水体治理)》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许多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水体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退化。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实施生态恢复工程成为当务之急。
本生态恢复工程位于[具体地点],该区域曾经是一片生态优美的自然区域,但由于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工业污染等原因,植被大量减少,水体质量恶化。
本次生态恢复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植被恢复和水体治理,提高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施工步骤1. 植被恢复(1)场地清理对施工区域内的垃圾、杂物、杂草等进行清理,为植被恢复创造良好的场地条件。
(2)土壤改良对土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土壤改良。
可以采用添加有机肥、腐殖土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3)树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生态环境需求,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植被恢复。
优先选择本地树种,以提高树种的适应性和成活率。
(4)苗木种植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确保苗木的成活率。
种植时要注意苗木的间距、深度和方向,保证苗木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
(5)养护管理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2. 水体治理(1)污染源调查对水体的污染源进行调查,确定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2)截污工程根据污染源调查结果,实施截污工程,将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3)水体清淤对水体进行清淤,清除底泥中的污染物,改善水体的水质。
清淤可以采用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相结合的方法。
(4)生态修复采用生态修复技术,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
可以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构建水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5)水质监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水体的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理措施。
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部分)一、技术方案概述在本生态治理工程的施工方案中,我们致力于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本次方案旨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方案流程1. 前期准备阶段• 1.1 方案评审:对项目整体目标进行评估,制定施工计划;• 1.2 人员配备:确定项目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 1.3 资源准备:准备必要的设备、工具和材料;• 1.4 现场调研: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气候等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2. 施工过程• 2.1 土地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平整;• 2.2 生态植被修复:根据实地状况,选择合适的植被种植方案;• 2.3 水资源调控:建立合理的水源供应和排水系统,确保生态系统正常运行;• 2.4 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监测;• 2.5 施工质量监督:设立专职质量监督人员,保障施工质量。
3. 施工完成阶段• 3.1 施工总结: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3.2 现场清理:清理施工现场,确保环境整洁;• 3.3 交接验收:与委托方进行最终验收,确保工程顺利交付。
三、安全措施为保障施工人员和环境安全,我们将严格执行以下安全措施:•穿着合适的工作服和防护装备;•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体系,随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四、施工效益通过本次生态治理工程的施工,我们期望实现以下效益:•提高周边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护濒危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生态旅游价值。
五、总结本施工方案将以高水准、高效率、高品质的工作标准投入工程中,不断提升我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贡献。
以上为生态治理工程施工方案的技术部分内容,衷心希望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生态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东南部引提调水及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二期工程(四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第2章施工总体规划第3章施工总平面布置第4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第5章施工进度及工期安排第6章主要设备、机具安排第7章劳动力、主要材料配置计划第8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第9章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第10章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第11章文明施工措施第12章环境保护保证措施第13章附件第1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市东南部引提调水及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二期工程(四标段),建设单位为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建设地点市。
工程建设容主要包括:从世纪大道至清水沟一号液压升降坝段边坡整治及新建清水沟一号液压升降坝。
1.2合同项目和主要工程量主要施工项目:一号液压升降坝段边坡整治及新建清水沟一号液压升降坝;主要工程量如下:1、一号液压升降坝段边坡整治:土方开挖55663.5m3,土方回填12238m3;2、水闸工程:土方开挖6552m3,土方回填9420.84m3;M10浆砌石219.672m3,格宾石笼挡墙233.28m3,中粗砂贴坡50.76m3,C25混凝土(中抗硫酸盐水泥、W6、F200)2325.12m3,C15混凝土垫层180.23m3,C30二期混凝土5.7m3,管理房建筑39.5m2,金属埋件1.17t,挡水闸闸门(6×5.0-5)3扇,钢筋制作与安装175.84t,土工格栅648m2,土工布2095.85m2,橡胶止水带185.76m,闭孔泡沫板148.61m2;第2章施工总体规划2.1编制依据(1)市东南部引提调水及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二期工程招标文件及已提供的施工图纸;(2)有关现行行业标准及规;(3)标前会及现场考察情况;(4)本单位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成熟的施工技术及经验;(5)本单位可调动的设备、人员等资源;(6)目前国较先进的类似工程施工设备及工艺、技术等。
2.2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总目标(1)施工进度目标抓住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加强与其它投标段的配合协作,统筹兼顾组织好项目施工;以确保工期为目标,优化施工方案,制定切实有效的工期保障措施,合理安排好施工程序;新购一批先进的施工设备,强化成龙配套的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进度保证率,确保实现关键项目施工控制性工期目标。
(2)工程质量目标认真贯彻执行GB/T19001-2000质量体系文件和质量计划,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规施工,无施工缺陷。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工程标准。
(3)施工安全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施工生产的规程、规和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第一责任人制度,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监测及支护,注重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确保人员、设备及工程安全,杜绝特大、重大安全事故,杜绝人身死亡事故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发生,各项安全监控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创建安全施工样板工地。
(4)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以“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为指导思想,在合同实施的同时,同步实施相应的环保措施。
施工过程中加强地下工程施工的通风、除尘,加强弃土场的维护管理,注重水土保持工作,使施工现场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国标和地方标准、满足合同要求。
施工作业人员一律挂牌上岗,工地做到整洁、清爽、有序,施工标志齐全、美观,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推进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创建安全文明样板工程。
2.3施工难点、重点及主要措施2.3.1施工难点、重点(1)科学合理地布置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减少相互间施工干扰,是保证整个工程施工总体进度目标的必要条件。
(2)本工程开挖面积较大,开挖时边坡稳定和支护措施问题始终是工程的重点。
(3)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高,确保重要部位及的成型精度是本工程质量控制重点。
(4)本工程工期非常紧,各分项工程施工存在干扰,以本标关键线路以液压升降坝工程施工为中心,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程序和严密的进度控制网络计划,是确保本合同工期目标实现的关键。
2.3.2主要措施(1)汇集我公司有丰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按项目法组织本工程施工。
同时,由我公司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在该领域享有盛誉的老同志成立专家组,定期或不定期指导施工,超前研究解决施工技术难题。
(2)配置先进高效和配套的施工设备,其它设备数量充足,性能优良,满足高峰施工强度要求并有一定的备用量,以保证改线工程的快速开挖,快速支护,快速浇筑。
(3)紧紧抓住关键项目施工,结合工程布置特点,合理施工,以保证关键项目通道畅通,快速施工,减少各项目施工干扰,保证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2.4施工总体程序(1)充分利用业主提供的施工通道,合理进行施工布置,制订科学的施工程序和方法。
及时支护以控制边坡坍塌。
(2)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总体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积极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和优选施工工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平面多工序、立体多层次”的施工方法,缓解工期紧的矛盾。
(3)所有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均以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合同质量、安全要求、合同控制工期和合同总工期为基础,并保障各阶段工程形象进度如期顺利实现,满足总体工序的合理搭接,协调平衡。
(4)施工总布置设计充分利用现场已有条件,因地制宜,在满足施工要求前提下,节约用地,合理布局。
(5)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贯彻执行各项劳动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程,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创建文明工区。
(6)统筹安排,合理计划,科学组织,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努力实现均衡生产。
(7)采用先进的配套设备,组织高强度机械化施工,施工设备全部选用性能优良的施工机械。
另外还将按各单项工程高峰期的平均施工强度需要考虑一定数量的各型设备以作备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种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出勤率和完好率,确保本合同优质安全按期建成。
(8)为确保工程供水目标实现,顾全大局,服从发包人统一协调指挥,处理好本标工程与其它标段施工之间的关系,发掘部潜力消化施工干扰,并尽力为他人提供方便。
第3章施工总平面布置3.1布置原则及条件3.1.1布置原则(1)在招标文件规定和经业主同意、指定的围布置本合同工程所需的临建设施;(2)合理利用业主为本合同工程提供的场外交通、场地、通讯及能源供应等施工条件;(3)充分利用我处在施工现场现有的设施;(4)有利于生产、生活的集中管理与协调,并符合我国相关安全、环保等法律法规及招标文件的要求;(5)充分考虑本合同工程项目间及与其它合同间的关系;(6)积极响应招标文件,满足招标文件的各项要求。
3.1.2布置条件(1)利用招标文件和业主现场指令所指示的位置、围及条件,进行本合同工程的施工总平面布置;(2)布置时,将充分利用当地的加工、物质供应、修配及劳务、运力等有利条件;(3)严格执行技术条款和有关规程、规;(4)充分利用我处以往及现在类似工程的经验、装备水平、科研及工法成果等。
3.2施工道路布置在本工程施工期间,我方将指派专人负责管理、维修,配置专用设备、养护临时施工道路。
做好路基和道路的排水,进行路面的洒水除尘、维护好道路两侧的开挖和填筑边坡,搞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并服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协调。
3.3机械停放场施工机械停放场主要承担施工土方机械、运输机械的停放和维护、保养。
设土方机械修理车间,以满足需要。
具体设置在业主指定的生产场区。
3.4仓库及材料堆放场(1)钢筋、木材库:钢筋库设在钢筋加工厂;木材库设在木工加工厂。
(2)综合仓库:为满足本标段施工需要,除在各专项加工厂设置的专项仓库外,在本标生产场区设置专用综合仓库,综合仓库主要存放各类施工机械零配件、五金交电材料、劳保用品等。
3.5施工供电与照明施工用电就近接入现场即可,另外配备2台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
施工现场照明安装移动金卤灯,供大面积照明,工作面另配备碘钨灯和自镇流水荧灯,道路照明采用荧光灯。
第4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4.1施工测量1、测量控制系统拟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基准点为基础,建立闭合导线控制网,再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各个细部。
开工前测量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和复核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和水准点、建立控制网、复测原地形、施工放样。
施工测量的精度按《工程测量规》。
2、土石方施工测量根据己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放出边界桩,并在各边界设置横向及纵向控制桩,每1OOm设置一个,控制桩用混凝土浇筑,埋深在地面以下20cm,以控制边界以及控制高程。
测设40m×40m的方格网来实施施工放样,并且测出方格桩点的地面高程和设计高程,如果地面高程大于该点的设计高程则为挖方,反之则为填方。
将每一个桩的挖填高度用红铅笔写在桩上(侧面),填土用“+”号,挖土用“-”号。
为便于挂线找平,在方格网再增设加桩,将方格分成1Om×10m的小方格。
如为填方时,则根据填方的高度在桩上挂好线填土;如为挖方时,在桩点四周挖至所需深度。
根据现有场地标高,本工程土方以挖方为主。
在填挖过程中,以桩点为准,用尼龙线来检查,校正整个方格围标高,如下图所示:施工过程中,应对控制点进行保护,并经常进行复测,做到准确无误。
3、测量仪器平面测量的主测仪器为日产“拓普康GTS-602全站仪”,该仪器技术规格为:测角精度±2″,测程3000米,测距精度±(2mm+2ppm)。
可满足本项目的平面精度要求。
高程测量主测仪器为S3级自动安平水准仪。
4、放样方法使用拓普康GTS-602全站仪,仪器提供了极坐标放样等多种功能,因此可计算或从设计文件查出各待定特征要素的坐标值后,输入全站仪进行测量定位。
A.架设仪器于导线控制点,输入控制点坐标值;B.照准后视控制点,输入后视控制点坐标值或方位角;C.输入待定点坐标值;D.按照仪器所显示的角度和距离放样定位。
4.2土方工程4.2.1.1开挖方法根据有关施工规以及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对开挖的要求进行土方施工,在开挖的过程中采用机械开挖为主,辅助以人工开挖,开挖前,应根据测量资料用白灰撒出开挖线位置。
施工注意要点(1)土方开挖必须符合图纸规定。
(2)开挖过程中,必须经常测量和校核施工开挖区域的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土方开挖严禁超欠挖,如发生超挖,则按监理工程师的批示,对超挖部分进行认真的处理;如遇新的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合时,由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等人员研究处理。
(4)实际开挖轮廓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误差应在规要求的围之。
(5)基础开挖完成后,及时校对桩号,座标高程等并作出醒目的标记。
(6)开挖过程中符合设计要求的土方置于现场渠道12米之外指定的弃土场上,用于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