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及对策
硫酸铜对水产植物的影响及对策[最新]
![硫酸铜对水产植物的影响及对策[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423b37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49.png)
硫酸铜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及对策水产用硫酸铜化学式为CuS04·5H2O,含量96%左右。
它来源广、价格低,能杀死多种细菌、寄生虫、藻类及青苔等水产敌害生物。
其原理是Cu2+使生物体蛋白质变性而死亡。
与双效灵、晶体敌百虫等药物配伍使用具有菌虫双杀的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不少养殖户把它作为常备药物。
但是,硫酸铜客观上也给使用者带来风险,我市每年都会发生数起因使用硫酸铜造成水产动物死亡的事件,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指导者蒙受精神压力。
经现场分析、结合权威报道参考,笔者认为硫酸铜对水产动物主要影响及解决对策有以下几点:一、中毒死亡1. 过量使用例1.1988年6月30日,马桥镇祖师村侯某蟹池泼洒硫酸铜杀青苔,浓度为1毫克/升,用药后,河蟹中毒上岸,死亡10多千克,加水急救后缓解。
由于各养殖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硫酸铜敏感程度不一,淡水白鲳、鳜鱼等鱼类对硫酸铜不敏感,主养鳜鱼的池塘只要溶氧充足,即使饵料鱼全部中毒死亡,鳜鱼却能安然无恙。
治疗淡水鲳原虫病常用浓度1.5毫克/升,青虾池使用浓度一般在0.3毫克/升以下,而中华鳖稚鳖的安全浓度为94.9毫克/升。
一些养殖户不了解这些特殊性,用药过量导致中毒死亡。
例2.2000年7月21日下午5时,斜桥镇灯杆村王某8亩河沟用硫酸铜治中华鳋病和鲢出血病,浓度为0.8毫克/升,22日上午7时,鲢、鲤、鲫、草相继浮出水面,呈严重缺氧状,呼吸节律变快,部分鱼有抽搐现象,鳃片上蒙有一层很淡的氧化膜,鳃丝扭曲。
所幸发现及时,大量进排水稀释,死鱼30千克左右。
硫酸铜毒性受水温、溶氧、pH值、县(悬)浮有机物等因子综合影响。
国内学者曾对白鲢做过试验:水温 16℃--30℃之间,温度每升高5℃,硫酸铜毒性就增强0.85—0.95倍。
对体重12克的鳙鱼试验,温度从22.9℃升至26.7℃,硫酸铜安全浓度从0.71毫克/升降至0.5毫克/升,Ca2+与水体中的游离氨结合生成Cu(NH3)²,毒性增强 1—1.4倍。
硫酸铜养殖

硫酸铜养殖
硫酸铜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治等方面。
作为一种无机化合物,硫酸铜在水溶液中能够分解为Cu2+和SO4^2-两个离子,并具有杀菌、消毒、防腐等作用。
这些特性使得硫酸铜在水产养殖中成为一种有效的水质调节剂和病害防治药物。
在水质调节方面,硫酸铜可以调整海水中的pH值和硬度,从而创造适合海产品生长的环境。
在病害防治方面,由于海水中常常存在着各种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病原体,它们会对海产品的生长和健康造成威胁。
硫酸铜可以有效地杀灭这些病原体,保障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此外,硫酸铜还被用作驱虫和杀虫药,用于杀灭或驱除草鱼、鲢、鳙、鲫、鲤、鲈等的鳃隐鞭虫、车轮虫、斜管虫、固着类纤毛虫等寄生虫。
同时,它也被列在饲料添加剂目录中,可以作为矿物元素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增强抗病能力。
然而,使用硫酸铜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控制好硫酸铜的浓度,避免使用过量或者过低的浓度。
过量的硫酸铜会对海产品造成伤害,而过低的浓度则无法发挥其防治作用。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使用时间和方式。
硫酸铜的使用时间应该与病害的发生时间相吻合,使用方式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喷洒、浸泡
或者添加到饲料中等方式。
最后,要定期检测水质和养殖效果,及时调整硫酸铜的使用量和频次,以确保养殖效果的最大化。
虽然有人担心食用淡水鱼会摄入过多的铜而影响身体健康,但根据相关研究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数据,我国养殖及销售的淡水鱼体内铜离子浓度较低,基本都小于1mg/kg,因此食用淡水鱼摄入铜的风险较低。
用硫酸铜防治鱼病注意事项

详细描述
水产动物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 导致水产动物生长缓慢、死亡等。硫酸铜 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抑制寄生虫繁殖 ,减轻病症。但在使用时,需注意用药方 式和浓度,避免对水产动物造成伤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使用方法
01Βιβλιοθήκη 确定鱼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浓度和用量。
02
将硫酸铜溶液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注意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
根据鱼池大小和鱼群密度,计算所需硫酸铜溶液的量,并准确
03
称量。
使用方法
在晴朗天气下使用,避免在阴雨天气或清晨使用,以 免影响药效。
避免与碱性药物或其他重金属盐类同时使用,以免产 生有害物质,影响鱼群健康。
02
用硫酸铜防治鱼病的适用 范围与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
1
硫酸铜溶液对鱼类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可以有效防治细菌性鱼病,如赤皮病、烂鳃 病、溃疡病等。
2
对于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如小瓜虫、孢子虫等 ,硫酸铜溶液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3
但对于病毒引起的鱼病,如草鱼出血病、鲤鱼 痘疮病等,硫酸铜溶液的治疗效果有限。
硫酸铜使用后的处理与储存
处理水体
使用硫酸铜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养殖水体,避免药物残留对 水体造成持续污染。
储存安全
硫酸铜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避免阳光直射。
04
使用硫酸铜防治鱼病的优 势与局限性
优势
广谱抗菌
硫酸铜对多种细菌和真菌 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有效 预防和治疗常见的鱼类感 染。
度。
A
B
C
D
使用限制
某些国家和地区对硫酸铜的使用进行了 限制或禁止,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
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

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主要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水质调节和鱼类的营养补充。
在水产养殖中,水质是影响鱼类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硫酸铜硫酸亚铁粉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调节水质,提高鱼类的生长率和养殖效益。
硫酸铜硫酸亚铁粉主要由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组成,这两种化学物质在水产养殖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硫酸铜可以抑制水中的藻类生长,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持水质清澈透明。
同时,硫酸铜还能对水中的有害细菌和病毒起到杀灭作用,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
而硫酸亚铁则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鱼类的养殖具有营养保健的作用,可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环节。
首先,使用前需要进行粉末的溶解操作,将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形成溶液。
然后,将溶液均匀地倒入养殖池或水族箱中,控制好溶液的用量。
一般来说,每立方米水体需要添加的硫酸铜硫酸亚铁粉的用量在几十克至百克之间,具体用量要根据养殖的鱼类种类、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质的要求来确定。
在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时,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
首先,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是一种有毒物质,接触皮肤和吸入粉尘都可能引起中毒。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佩戴好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其次,硫酸铜硫酸亚铁粉需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暴露在阳光下。
最后,在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操作工具,并将残余的溶液妥善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一种调节剂,它能够帮助提高水质,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水产养殖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只有合理使用化学试剂,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提高养殖效益。
希望通过合理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水产,能够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水产养殖硫酸铜的应用

硫酸铜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及对策一、中毒死亡1. 过量使用2000年7月21日下午5时,斜桥镇灯杆村王某8亩河沟用硫酸铜治中华鳋病和鲢出血病,浓度为0.8毫克/升,22日上午7时,鲢、鲤、鲫、草相继浮出水面,呈严重缺氧状,呼吸节律变快,部分鱼有抽搐现象,鳃片上蒙有一层很淡的氧化膜,鳃丝扭曲。
所幸发现及时,大量进排水稀释,死鱼30千克左右。
硫酸铜毒性受水温、溶氧、pH值、县(悬)浮有机物等因子综合影响。
国内学者曾对白鲢做过试验:水温 16℃--30℃之间,温度每升高5℃,硫酸铜毒性就增强0.85—0.95倍。
对体重12克的鳙鱼试验,温度从22.9℃升至26.7℃,硫酸铜安全浓度从0.71毫克/升降至0.5毫克/升,Ca2+与水体中的游离氨结合生成Cu(NH3)²,毒性增强 1—1.4倍。
硫酸铜毒性与水体pH值、悬浮有机物、溶氧、硬度呈负相关。
王某的河沟平均水深仅1米,气温35℃以上,池水平均温度较高,加上水质清瘦,0.8毫克/升的用量偏大。
2. 综合中毒八圩镇康兴村陆某5亩新开鱼塘实行鱼蚌混养。
2001年8月13日,用0。
75毫克/升的硫酸铜治疗白鲢出血病和中华鳋病,上午9时用药,下午3时死亡鲤鱼4尾,下午6时出现与例2相同的现象,池水发粘发稠,池鱼对同池水互冲增氧反应。
除三角帆蚌、鳜鱼、乌鳢未见死亡外,其它品种多数死亡。
现场分析,新开淤泥少,当年挂蚌,水中有机质含量低,池水络合螯合Cu2+的能力弱,加上池水最深处达2.8—3米,存在跃温层,低层冷水密度大,硫酸铜在中上层停留时间较长,浓度偏大,导致综合中毒。
3. 误食中毒4尾鲤鱼误食中毒。
据该养殖户事后回忆,由于经验不足,时间仓促,确有少量硫酸铜颗粒混入池中。
国外学者曾报道,鲤鱼吞食硫酸铜400毫克/千克而死亡。
二、缺氧死亡2001年8月16日上午9时,泰兴市七圩镇石某8亩鱼池用双效灵20毫升/亩·米加硫酸铜0.3千克/亩.米,治疗鲢、鲫、鲂出血病与锚头鳋并发病。
硫酸铜在水产中的作用

硫酸铜在水产中的作用一、引言硫酸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化学品,它具有多种作用,可以促进水质净化、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等。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硫酸铜在水产中的作用。
二、硫酸铜的化学性质硫酸铜是一种无色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分子量为249.68。
它可以溶于水和甘油,但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在空气中稳定,在高温下易分解。
三、硫酸铜在水产中的作用1. 促进水质净化硫酸铜可以杀死水中的有害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从而净化水质。
此外,它还可以消除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防止它们过度繁殖导致污染。
2. 预防疾病硫酸铜具有杀菌和消毒作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在虾养殖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铜可以防治白斑病、黄头病、黑斑病等。
3. 促进生长硫酸铜可以刺激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提高它们的抗病能力,从而促进它们的生长。
此外,它还可以增加水中的营养物质,提高水产动物的营养吸收能力,促进它们的生长发育。
4. 调节水质pH值硫酸铜可以调节水质pH值,使其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在水产养殖中,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水产动物造成伤害。
添加适量的硫酸铜可以维持水质pH值稳定。
5. 防止氧化硫酸铜可以防止水中氧化作用的发生。
在水产养殖中,氧化往往会导致水中有毒物质的积累和腐败现象的出现。
添加适量的硫酸铜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问题。
四、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使用方法:将硫酸铜溶解于适量的清水中后加入养殖水中,一般每亩水用量为1~2千克。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用量,以免对水产动物造成伤害。
2. 注意事项:(1)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物质,使用时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2)在添加硫酸铜之前要先检查水质,确保其符合添加条件。
(3)硫酸铜的使用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使用限量。
五、结论综上所述,硫酸铜在水产中具有多种作用,可以促进水质净化、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等。
在使用时要注意控制用量和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
硫酸铜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硫酸铜和水反应

硫酸铜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硫酸铜和水反应硫酸铜(CuSO4×5H2O)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但该药的安全浓度规模小,药效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大。
因而施用历程中孕育发生药害或者用药后效验不较着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普及鱼病防治技术,本文主要介绍硫酸铜的药性、药物医学上的道理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以及不错施用硫酸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并以资供在出产中施用该药时参考。
一.硫酸铜的特性及影响其效用的因素硫酸铜为蓝色透明的形成晶体块或者形成晶体性颗粒或者粉末,有金属味,露置于干燥空气中会缓缓风化,本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
硫酸铜属重金属盐类,其水分解的铜离子(Cu2 )能与卵白质联合成卵白盐,对原活泼物和有胶质的低等藻类有较强的毒杀效用。
影响硫酸铜毒性和安全浓度的主要因素有池水温度、硬度、pH值、有机物含量等。
一般情况下,水温越高硫酸铜的毒性越大,安全浓度越小,炎天杀灭口丝虫用0.5ppm便可,而冬天需1.4ppm才有用;水的硬度越大硫酸铜的毒性越小,因碳酸盐能与硫酸铜天生蓝绿色彩的碱性碳酸盐沉淀。
从而降低了药效;pH值与碳酸盐的含量有关,碳酸盐越多,pH 值越高故毒性越小。
水中的溶解的有机物尤其是卵白质和多羟基化合物能与硫酸铜形成有机复合物,因而降低了毒性;其次是水中的金属化合物能与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使毒性降低,如水中含有盐巴或者氯化钙时硫酸铜的毒性减小。
另外,差别的鱼类品种对硫酸铜的的忍耐水平差别。
据报道鱼类对硫酸铜的敏锐性依次为:鲑鱼类、其次是草鱼、鲢鱼再其次是鲤、鲫、非洲鲫鱼。
据测定水中铜离子(Cu2 )含量为0.012mg/L时,鲑鱼苗摄饭量较着减少,超过0.017mg/L时停食,水中铜离子每一升达5~10微克时,蓝藻等的固氮效用和光互助用受到按捺。
白鲢对硫酸铜的50%的回避浓度是0.3ppm,当硫酸铜浓度低于0.5ppm时对鱼的寄生虫没有杀灭效用,超过0.8ppm时又易引起鱼的中毒死亡,使安全浓度降低。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水产品,如鱼、虾、蟹等。
然而,水产养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水质污染、疾病传播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本文将介绍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一、硫酸铜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硫酸铜是一种蓝色晶体,它在水中可以分解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硫酸铜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消毒杀菌硫酸铜可以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
在水产养殖中,硫酸铜常用于消毒水池、管道和设备等。
2. 防止水质污染水产养殖中,饲料残渣和动物粪便等会导致水质污染,从而影响水生物的生长和健康。
硫酸铜可以促进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从而减少水质污染。
3. 促进生长硫酸铜可以促进水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产量。
硫酸铜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水生物的呼吸和新陈代谢,从而提高生长速度。
二、硫酸亚铁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硫酸亚铁是一种白色晶体,它在水中可以分解成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硫酸亚铁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补充铁元素铁是水生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必需元素,缺乏铁元素会导致水生生物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硫酸亚铁可以补充水中的铁元素,从而促进水生物的生长和健康。
2. 促进光合作用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和二氧化碳,同时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如铁、锰等。
硫酸亚铁可以补充水中的铁元素,从而促进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水中氧气含量。
3. 防止缺氧水产养殖中,缺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水生物死亡和产量下降。
硫酸亚铁可以促进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从而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防止缺氧。
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在水产养殖中有很多作用,但是它们也有一些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先进行试验在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之前,应先进行试验,确定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铜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及对策
水产用硫酸铜化学式为CuS04·5H2O,含量96%左右。
它来源广、价格低,能杀死多种细菌、寄生虫、藻类及青苔等水产敌害生物。
其原理是Cu2+使生物体蛋白质变性而死亡。
与双效灵、晶体敌百虫等药物配伍使用具有菌虫双杀的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不少养殖户把它作为常备药物。
但是,硫酸铜客观上也给使用者带来风险,我市每年都会发生数起因使用硫酸铜造成水产动物死亡的事件,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指导者蒙受精神压力。
经现场分析、结合权威报道参考,笔者认为硫酸铜对水产动物主要影响及解决对策有以下几点:
一、中毒死亡
1. 过量使用
例1.1988年6月30日,马桥镇祖师村侯某蟹池泼洒硫酸铜杀青苔,浓度为1毫克/升,用药后,河蟹中毒上岸,死亡10多千克,加水急救后缓解。
由于各养殖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硫酸铜敏感程度不一,淡水白鲳、鳜鱼等鱼类对硫酸铜不敏感,主养鳜鱼的池塘只要溶氧充足,即使饵料鱼全部中毒死亡,鳜鱼却能安然无恙。
治疗淡水鲳原虫病常用浓度1.5毫克/升,青虾池使用浓度一般在0.3毫克/升以下,而中华鳖稚鳖的安全浓度为94.9毫克/升。
一些养殖户不了解这些特殊性,用药过量导致中毒死亡。
例2.2000年7月21日下午5时,斜桥镇灯杆村王某8亩河沟用硫酸铜治中华鳋病和鲢出血病,浓度为0.8毫克/升,22日上午7时,鲢、鲤、鲫、草相继浮出水面,呈严重缺氧状,呼吸节律变快,部分鱼有抽搐现象,鳃片上蒙有一层很淡的氧化膜,鳃丝扭曲。
所幸发现及时,大量进排水稀释,死鱼30千克左右。
硫酸铜毒性受水温、溶氧、pH值、县(悬)浮有机物等因子综合影响。
国内学者曾对白鲢做过试验:水温 16℃--30℃之间,温度每升高5℃,硫酸铜毒性就增强0.85—0.95倍。
对体重12克的鳙鱼试验,温度从22.9℃升至26.7℃,硫酸铜安全浓度从0.71毫克/升降至0.5毫克/升,Ca2+与水体中的游离氨结合生成Cu(NH3)²,毒性增强 1—1.4倍。
硫酸铜毒性与水体pH 值、悬浮有机物、溶氧、硬度呈负相关。
王某的河沟平均水深仅1米,气温35℃以上,池水平均温度较高,加上水质清瘦,0.8毫克/升的用量偏大。
2. 综合中毒
例3.八圩镇康兴村陆某5亩新开鱼塘实行鱼蚌混养。
2001年8月13日,用0。
75毫克/升的硫酸铜治疗白鲢出血病和中华鳋病,上午9时用药,下午3时死亡鲤鱼4尾,下午6时出现与例2相同的现象,池水发粘发稠,池鱼对同池水互冲增氧反应。
除三角帆蚌、鳜鱼、乌鳢未见死亡外,其它品种多数死亡。
现场分析,新开淤泥少,当年挂蚌,水中有机质含量低,池水络合螯合Cu2+的能力弱,加上池水最深处达2.8—3米,存在跃温层,低层冷水密度大,硫酸铜在中上层停留时间较长,浓度偏大,导致综合中毒。
3. 误食中毒
例3中4尾鲤鱼误食中毒。
据该养殖户事后回忆,由于经验不足,时间仓促,确有少量硫酸铜颗粒混入池中。
国外学者曾报道,鲤鱼吞食硫酸铜400毫克/千克而死亡。
二、缺氧死亡
例4.2001年8月16日上午9时,泰兴市七圩镇石某8亩鱼池用双效灵20毫升/亩·米加硫酸铜0.3千克/亩.米,治疗鲢、鲫、鲂出血病与锚头鳋并发病。
17日下午6时开始缺氧,野杂鱼、草、鲂、鲢、鲫、鲤相继浮头,随着缺氧程度的加深,主要养殖品种扩散到全池,多数鱼靠岸,不怕惊吓。
因补水泵太小增氧效果不明显,累计死鱼2000多千克。
调查发现该池处于埭后,池水波浪作用不强,饵肥使用量大。
隔年没有清塘,池鱼密度高,从花白鲢嘴唇增厚程度可以确定该塘经常缺氧。
用药后大多数浮游生物死亡,耗氧量大增,没有及时注新水,导致泛塘。
三、应激死鱼
例5.马桥镇白衣村朱某9.6亩塘口白鲢、鲫鱼、草鱼少量死亡,诊断为暴发性出血病和草鱼病毒性出血病。
2002年8月12日,用双效灵20毫升/亩·米加硫酸铜0.3千克/亩·米,上午8时用药,下午2时发现大量三龄团头鲂死亡,死亡率70%--80%,而同塘的一龄团头鲂基本未受影响,解剖发现死亡的团头鲂有明显出血病症状。
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环境因子或其它因子的变化往往引
起应激反应。
使用硫酸铜对体弱、患病的鱼刺激较大,用药后短时期内常出现急剧死亡的现象。
一般用药后24小时就会逐渐平息,注水增氧能缓解应激状态并能缩短应激时间,但注水往往影响药效。
四、氨中毒
红光镇老港村周某曾于1996年3月底用 0.7毫克/升硫酸铜杀鲤亲鱼池内青苔,未换水,水中浮沫增多,亲鱼在池边漫游,似缺氧状,3天后亲鱼陆续死亡。
鱼死后鱼体不发生变化,口闭,是典型的氨中毒症状。
使用硫酸铜后,大量浮游生物死亡,有机物在氨化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氨,在缺氧或pH值较高的情况下,使水产动物氨中毒。
据袁宝山(1999)报道,当池水中的氨浓度达0.289毫克/升时,鲤鱼全部死亡。
五、毒副作用
1. 硫酸铜对鱼类的毒副作用主要是破坏鱼的呼吸系统,缺氧条件下毒性更大。
2. 常用硫酸铜引起水生动物骨骼坏死,造血功能下降,降低肠道胰蛋白酶、a-淀粉酶活性。
3. 铜离子能长期残留在水产动物体内,通过生物链浓缩放大。
有学者试验,将扇贝在铜离子浓度为0.005毫克/升和0.01毫克/升的水体中饲养45天,扇贝体内含铜17.03毫克/升和30.81毫克/升,富集浓度3000倍左右,当人或其它动物摄食时,则以更高的倍数富集。
造成食物污染,生物体中毒。
六、硫酸铜用量的确定
1. 针对不同养殖品种,尤其是特水品种对硫酸铜的适应能力确定基本用量。
2. 根据杀灭对象不同及其生活史不同阶段灵活调整。
3. 根据池塘水温、悬浮有机物、pH值、溶氧等情况进行修正。
任云峰(1958)等根据 pH值、水温、有机物耗氧量三项环境因素综合确定常规鱼养殖水体硫酸铜使用量S=K×(H×O)/T。
S为硫酸铜的浓度毫克/升,K为系数=0.62,H为pH值,O为水中有机物耗氧量 (毫克02/升),T为水温(℃)。
根据公式,硫酸铜最高用量为1.9毫克/升。
也有国外学者根据总碱度提出硫酸铜用量S=总碱度(毫克/升)/100。
根据此式,最高用量为2.5毫克/升。
4. 现实生产中要测量上述的数据几乎不可能。
我们只能根据养殖品种、杀灭对象、水温高低、pH值、溶氧状态、增氧条件、天气状况等主要因素综合一个比较合适的用量,对常规鱼养殖而言,冬春季0.7—1毫克/升,夏秋季0.5--0.7毫克/升比较合理,配伍使用浓度宜在0.3—0.5毫克/升。
七、使用注意事项
1. 精确计算池水体积、称准用药总量。
2. 温水溶解,不用金属器具,耐心细致,不将颗粒混入池中。
3. 选择不浮头的晴天早晨作业,用药后开启增氧机,无增氧机的养殖户派专人负责观察24小时,备好水泵,随时准备加水急救。
4. 硫酸铜引起缺氧中毒时间并非在凌晨,用药数小时以后的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
用药24小时后换新水,注新水20—30厘米, 2—3天后施肥培育水质。
5. 平均水深大于2.5米或小于1.2米的池塘,高温季节用药尤应注意安全,深水塘分两次泼洒较科学,上下午各一次;浅水池上下温差不大,用量尽可能偏低。
八、几点建议
1. 纤毛虫等原生动物会形成孢子囊抵御恶劣环境,浓度低虫体不死且会产生遗传的抗药性基因,对以后治疗产生极大的困难。
应胆大心细,浓度略高,用药后增氧,争取一次杀尽,否则要及时换药。
2. 选用螯合铜替代硫酸铜。
配伍使用,减少用量。
3. 7—8月间的高温季节尽量不用,立秋以后的高温天气用量稍高极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险。
一年内使用1—2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