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复习题
动物学复习题

动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原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细胞和管细胞构成的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作用。
2、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3、外套膜软体动物内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内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
4、书肺节肢动物体壁内陷后突出形成的书页状结构,其功能是呼吸作用。
5、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
国际上统一使用。
6、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7、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
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8、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
9、外套腔指软体动物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外套腔内有鳃、足以及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
10、马氏管11.脊索12.咽鳃裂13.恒温动物14.双重呼吸15.羊膜卵16背神经管17真体腔18原体腔二、选择题1、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C )。
A 浮浪幼虫B 牟勒氏幼虫C 担轮幼虫D 钩介幼虫2、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C )。
A 钉螺B 沼螺C 按蚊D 伊蚊3、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生物学外,还有(B )。
A 体壁突起B 口器C 生殖器D 听器4、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 B )。
A 辐射对称B 两侧对称C 两侧辐射对称D 无对称5、河蚌的生殖孔开口于( C )。
A 身体末端B 身体腹面C 内鳃瓣的鳃上腔D 口附近6、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就可能感染( D )。
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动物界中,以下哪个类群不属于脊椎动物?
A. 鱼类
B. 两栖类
C. 昆虫类
D. 爬行类
答案:C
2. 鸟类的心脏有几个心房和心室?
A. 一个心房,一个心室
B. 两个心房,两个心室
C. 两个心房,一个心室
D. 一个心房,两个心室
答案:B
3.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A. 鸭嘴兽
B. 鸵鸟
C. 蝙蝠
D. 蜥蜴
答案:C
二、填空题
1. 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答案:种
2.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_______。
答案:脊椎
3. 鱼类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
答案:鳃
三、判断题
1. 所有哺乳动物都是温血动物。
()
答案:正确
2. 鸟类的羽毛主要用于飞行。
()
答案:错误
3. 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几丁质构成的。
()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 描述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脊椎动物具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体内有脊椎骨支撑,通常有四肢,具有复杂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
2. 简述鱼类和两栖类的主要区别。
答案: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体外受精,卵生;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体外受精,卵生或卵胎生。
3. 举例说明昆虫的主要特征。
答案: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外骨骼,通常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有复眼和单眼,通过气管系统进行呼吸。
动物学题库

动物学题库一、解释名词1、生物发生律2、伸缩泡3、完全变态4、原肾管5、角质膜6、疣足7、外套膜8、凯伯尔式器9、书肺 10、化性11、双名法 12、刺丝泡 13、皮肌囊 14、不完全变态 15、后肾管16、混合体腔 17、刚毛 18、黄色细胞 19、外套腔 20、鲍雅诺式器21、原口动物 22、生物圈 23、实质组织 24、马氏管 25、后口动物26、外套膜 27、分类阶元 28、混合体腔 29、龄期 30、原生动物31、内骨骼 32、实质组织 33 、完全变态 34 、原肾管 35 、化性二、选择题1、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
A 浮浪幼虫B 牟勒氏幼虫C 担轮幼虫D 钩介幼虫2、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A 海绵动物门B 原生动物门C 腔肠动物门D 扁形动物门3、蝎子和蜱螨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A 多足纲B 甲壳纲C 昆虫纲D 蛛形纲4、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A 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D 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5、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A 钉螺B 沼螺C 按蚊D 伊蚊6、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生物学外,还有()。
A 体壁突起B 口器C 生殖器D 听器7、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
A 辐射对称B 两侧对称C 两侧辐射对称D 无对称8、蝼蛄的前足是()。
A 步行足B 跳跃足C 开掘足D 捕捉足9、河蚌的生殖孔开口于()。
A 身体末端B 身体腹面C 内鳃瓣的鳃上腔D 口附近10、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就可能感染()。
A 球虫病B 钩虫病C 吸虫病D 绦虫病11、家蝇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
A 双翅目B 膜翅目C 半翅目D 鳞翅目12、蝗虫的变态类型属于()。
动物学复习题

《动物学》习题绪论(2)物种: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种群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自然分类的最基本阶元。
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真菌界(Fungi)、植物界(Plantae)、动物界(Animalia) 。
(1)五界系统反映了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原核生物代表了细胞的初级阶段进化到原生生物代表了真核生物的单细胞阶段(细胞结构的高级阶段)再进化到真核多细胞阶段,即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2)五界系统反映了多细胞生物阶段的三个分支:植物、真菌和动物代表了进化的三个方向,即自养、腐生和异养。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Protozoa)1、概念题(1)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单细胞生物及单细胞聚合形成的群体。
作为一种动物,它没有多细胞动物那样的器官和系统,但细胞质分化出能进行感应、运动、营养、呼吸、排泄、生殖等功能的各种细胞器。
(2)包囊:多数原生动物在环境恶化时,分泌形成厚壳将自身包裹起来,既不摄食也不运动,保护其度过干燥、严寒、酷暑等不良环境。
如眼虫等。
(3)伪足:变形运动时,体表任何部位形成的临时性细胞质突起。
既是运动器官,又有摄食功能。
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为叶状、丝状、根状和轴伪足等。
(4)滋养体:指原生动物的摄食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大小滋养体的结构基本相同。
大滋养体:个大,运动活泼,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肠壁组织。
小滋养体:个小,伪足短,运动迟缓,寄生肠壁,但不侵蚀肠壁,以细菌和霉菌为食。
2、问答题(1)原生动物门最基本、最重要的四个纲是什么?其主要代表动物是什么?答: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刚。
鞭毛纲的主要代表动物是绿眼虫,肉足纲的主要代表动物是大变形虫,孢子纲的主要代表动物是间日疟原虫,纤毛刚的主要代表动物是大草履虫。
动物学基础知识试题

动物学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 动物学是研究哪个领域的学科?A. 植物B. 动物C. 地球D. 大气2. 哺乳动物的特点是什么?A. 是卵生动物B. 体温恒定C. 通过皮肤呼吸D. 生活在水中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A. 鱼类B. 鸟类C. 昆虫D. 爬行动物4. 动物的最基本组织单位是什么?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5. 动物为了寻找食物、逃避危险或繁殖等目的,会进行哪种行为?A. 躯体行为B. 繁殖行为C. 恒态行为D. 协同行为二、填空题1. 动物界是指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鸟类?3. 动物的头部有感觉和运动的中枢,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哺乳动物的幼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获取营养。
5. 动物体内的细胞按功能分化形成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请判断以下句子的对错,并将正确的句子补充在下面的空格内。
1. 动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对/错)2. 昆虫是一种无脊椎动物。
(对/错)3. 动物都属于单细胞生物。
(对/错)4. 哺乳动物通过肺呼吸。
(对/错)5. 动物的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对/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A5. A二、填空题1. 动物界是指多细胞生物的一大类,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 蛇不属于鸟类。
3. 动物的头部有感觉和运动的中枢,称为脑。
4. 哺乳动物的幼崽通过哺乳来获取营养。
5. 动物体内的细胞按功能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三、判断题1. 错(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 对3. 错(动物包括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4. 对5. 对。
动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动物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0分)1.双名法2.刺丝泡3.外套腔4.世代交替5.皮肤肌肉囊6.假体腔7.同律分节8.龄期9.血腔 10.后口动物 11.生物学物种 12.体腔囊法 13.生物发生律 14.逆转 15.自然分类法 16.混合体腔 17.细胞器 18.不完全变态 19.适应辐射 20.两侧对称 21.完全变态 22.组织 23.系统 24. 辐射对称 25.接合生殖 26.胞饮作用 27.吞噬作用 28.幼体生殖 29.渐变态 30.昆虫的生活年史 31.保幼激素 32.皮鳃 33.洄游 34.闭鳔类 35.幽门盲囊 36.同型齿 37.新脑皮 38.双重呼吸 39.迁徙 40.开放式骨盆二、填空(每空0.5分,共60分)1.一群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及其相关的非细胞物质彼此以一定的形式连接,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担负一定的功能,称为。
2.昆虫体壁的结构由、外表皮、、和基膜构成。
⒊中胚层的产生是动物由进化到的基本条件之一。
⒋腔肠动物门包括三个纲,分别为水螅纲、和。
⒌杜氏利什曼原虫属于目,寄生于人内脏器官的内使人患,其传播媒介为。
⒍绦虫的身体由、和众多的体节组成,其中后者根据性器官的发育程度分为、、。
⒎软体动物的真体腔发生分散和退缩,成体只剩、、三部分。
⒏中国鲎利用呼吸,圆蛛利用和呼吸。
⒐指出下列昆虫翅的类型:蚊、蝇的后翅 ,蚕蛾的翅 ,金龟子的前翅 ,臭虫的翅。
⒑脊索动物与高等非脊索动物所共有的特征有、、、等。
11.魏泰克的五界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华枝睾吸虫生活史中所经历的虫态变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海绵动物水沟系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鳃是河蚌主要的呼吸器官,它包括______鳃瓣,每个鳃瓣又有______鳃小瓣,每个鳃小瓣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动物学复习题(含答案)

<动物学> 复习名词解释“双命名”法:每个动物都有一个学名,学名由两个词组成,前一个代表属名,后面代表种名。
其中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物种: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出芽:是无性繁殖方式之一。
亲代藉由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
(低等生物或植物)辐射对称:大多数腔肠动物通过体内的中央轴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
浮浪幼虫:腔肠动物生活史中,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原肠胚,在其表面有纤毛,能游动的幼虫。
两侧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马氏管:指一些陆栖类节肢动物的排泄管,如:蛛形纲。
异律分节:身体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形态结构差异显著,并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
同律分节:除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和机能都基本相同。
疣足:是体壁外突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的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纲类的一种附肢。
反刍:反刍动物是偶蹄目中的一个亚目,反刍指进食一段时间后将胃里半消化的东西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羊膜卵:指羊膜动物的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的卵。
生殖洄游:鱼类成熟要产卵时,集合向产卵场地迁移称为生殖洄游。
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下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会促使鱼类集合成群而向产卵场所迁移,称为生殖洄游。
皮肌囊:低等三胚层动物中由单层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紧密相贴形成的囊状体壁。
管牙:牙中央有管的称管牙。
逆行变态:指动物在经过变态后,失去一些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
细胞周期: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
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类,是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构成。
真体腔:是由中胚层的体壁层和肠壁层分离后共同包围的腔。
动物学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题(附答案及解析)

动物学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题(附答案及解析):1.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鳄鱼B.蛇C.鸭嘴兽D.蜥蜴答案:C。
解析: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用乳汁哺育幼崽。
鳄鱼、蛇、蜥蜴都属于爬行动物。
2.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
A.蓝鲸B.大象C.鲨鱼D.恐龙(已灭绝情况下比较)答案:A。
解析:蓝鲸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
大象是陆地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鲨鱼种类众多但体积远小于蓝鲸,恐龙中最大的也比不上蓝鲸的体积。
3.以下哪种动物是卵生的?()A.猫B.狗C.鸡D.兔答案:C。
解析:鸡是鸟类,通过产卵繁殖。
猫、狗、兔都是哺乳动物,是胎生。
4.昆虫的身体分为()部分。
A.两B.三C.四D.五答案:B。
解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5.有“沙漠之舟”之称的动物是()。
A.牦牛B.骆驼C.马D.驴答案:B。
解析:骆驼非常适应沙漠环境,能长时间不喝水等,被称为“沙漠之舟”。
牦牛主要生活在高原地区,马和驴适应能力与在沙漠中的特殊地位不如骆驼。
6.下列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A.蚯蚓B.虾C.青蛙D.鱼答案:B。
解析:虾是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可以保护身体和防止水分散失。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外骨骼。
青蛙是两栖动物,鱼是鱼类,都没有外骨骼。
7.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A.有无脊柱B.体型大小C.运动方式D.生活环境答案:A。
解析: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体型大小、运动方式、生活环境都不是区分两者的关键。
8.以下哪种动物是两栖动物?()A.蟾蜍B.乌龟C.鳄鱼D.水蛇答案:A。
解析:蟾蜍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是两栖动物。
乌龟、鳄鱼、水蛇都是爬行动物。
9.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是()。
A.哺乳动物B.鸟类C.昆虫D.鱼类答案:C。
解析: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数量庞大,分布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学复习题一.无脊椎动物部分第一至四章一、名词解释(21分)1、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2、裂体生殖和孢子生殖3、生物发生律4、胚胎逆转现象5、中央腔二、填空题(20分)1、原肠胚形成在各类动物有所不同,形成的方式有、、、、。
2、端细胞法是在胚孔的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一个细胞分裂成囊状的细胞团,伸入内、外胚层之间,成为中胚层细胞,在中胚层之间形成的空腔即为,又称,这是因为,动物都以此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3、体腔囊法,又叫。
在背部两侧,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称。
中胚层所包围的空腔为。
4、动物的个体发育是指,而动物的系统发育是指。
5、动物界最小的分类单元是。
6、同配生殖是指。
7、间日症原虫的传播媒介是。
三、选择题(10分)1、间日症原虫的有性生殖是在()中进行。
(1)蚊体(2)人体(3)先人体后蚊体2、下列物质不属于细胞形态的有()(1)肌原纤维(2)神经元(3)刺丝胞(4)眼虫3、天气寒冷时许多海绵可形成()度过不良的冬天。
(1)色囊(2)芽球(3)芽体(4)卵囊4、海绵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经过()幼虫期。
(1)浮浪幼虫(2)两囊幼虫子(3)牟劳勒氏幼虫5、眼虫胞口的功能是()(1)摄食(2)体内多余水分排出的通道(3)无任何功能四、问答题:(41分)1、试述变形虫的摄食和消化过程。
(10分)2、什么叫共生、寄生有何不同?(8分)3、试比较原生动物各纲(肉足纲、鞭毛纲、纤毛纲、孢子纲)的运动类器官。
(8分)4、试叙述原生动物排泄类器官的结构、排泄过程及功能(15分)5、在分类上如何将团藻归属于原生动物?(8分)第四、五章(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一、名词解释(5分)1、不完全消化系2、牟勒氏幼虫3、肌旗4、原肾管5、皮层二、是非题:(20分)1、水螅无水母型()2、象薮枝螅那样,其群体由水螅体和生殖体组成,它们在形态和生理上出现了分工,此现象称为多态现象。
()3、石芝(蕈珊瑚)是由一个类螅体的个员分泌石灰质的骨骼而形成。
()4、扁形动物是真正的三胚层无体腔动物。
()5、真涡虫的受精作用是在受精囊中进行的。
()6、所谓感染性卵是指感染人、畜等终宿主的寄生虫卵。
()7、吸虫纲动物均雌雄同体。
()8、日本血吸虫是靠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疾病。
()9、涡虫纲动物有一个幼虫期即牟勒氏幼虫期。
()10、海月水母的感觉器官是平衡囊。
()三、填空题:(15分)1、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称,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称。
2、水螅纲动物的生殖腺是由胚层的细胞分化而成的临时结构。
钵水母纲动物的感觉器官为。
3、华枝睾吸虫的终未宿主是,它的第一中间宿主是,第二中间宿主是。
4、水螅以各种小甲壳幼物,小昆虫幼虫和小环节动物等为食。
触手将捕获物移向口部,由于捕获物受刺丝的吸伤放出,刺激口张开。
在消化腔内,由腺细胞分泌酶进行消化,经消化后形成的食物夥粒由内皮肌细胞吞入进行细胞内消化。
不能消化的残渣再经排出体外。
所以内胚层所包围的腔即有又有功能,故名。
四、选择题:(10分)1、水螅具有()神经网。
(1)位于外胚层基部的一个神经网。
(2)分别位于内外胚层基部的二个神经网(3)不完整的一个神经网。
2、海葵的体制是()(1)不对称(2)左右对称(3)辐射对称(4)两辐对称3、海月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1)外胚层(2)内胚层(3)中胶层4、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的动物是()(1)薮枝螅(2)海月水母(3)蚜虫(4)草履虫5、俗称“海哲头”是指海哲的()(1)伞体部(2)口腕(3)整体海哲6、珊瑚骨骼是由()分泌的。
(1)外胚层细胞(2)内胚层细胞(3)中胶层7、扁虫体内的实质组织来源于()。
(1)中胚层(2)外胚层(3)内胚层8、扁虫为()动物。
(1)假体腔动物园(2)真体腔幼物(3)无体腔幼物9、人体感染华枝睾吸虫引起疾病是因为感染了()。
(1)毛蚴(2)蛲虫(3)丝虫(4)虫绦虫五、绘图(15分)试绘出水螅部分体壁结构图,并标上各种名称。
六、问答题:(25分)1、试以薮枝螅为例,说明什么叫世代交替?2、试比较腔肠动物各纲之主要特征。
第七章原体腔动物门复习题一、填空:1、原体腔动物包括纲(代表动物)、纲(代表动物)和纲(代表动物),原体腔来源于胚胎时期的。
2、皮肤肌肉囊(皮肌囊)由,非细胞结构的和三部分组成。
3、原肾管是外胚层陷入的存在于身体两侧的网状多分支的管状系统,它由、、和组成。
人蛔虫的原肾肾管为管型,它是由衍生而来,这种原肾管的结构无,因此和扁形动物及假体腔动物门中的纲和纲动物不同。
4、焰细胞是一个中空的盲管状细胞,每个细胞向管内伸出一束浓密的能。
5、用电镜和放射性示踪原于研究证明:寄生虫的体表乃由层组成,它是具有代谢活性有生命的细胞质,内含和,故称。
6、雄蛔虫的腹部末端有二根,它由伸出。
7、轮虫的咽又称,其肌肉发达。
有利于研磨食物。
轮虫头前端有能伸缩的,有和之功能。
8、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二是,三是。
9、原(假)体腔又称体腔,位于层的肌肉之内和的消化管壁间的空肠便是原体腔,它来源于胚胎时期的,腔内充满着体腔液,可运输营养。
10、人蛔虫从向前向后各伸出条种经索,其中以2条神经索最为发达,各神经索间有神经相连,因而形成神经系统。
11、人蛔虫的受精卵外有一层,随粪便排出,在潮湿、有氧气温暖的地方发育成感染性卵(卵内有经次脱皮的幼虫)。
12、轮虫的构造和胚胎发生,均与涡虫相似,具有原肾系统,而轮虫细胞及数目恒定,又与线虫相同。
故轮虫和线虫可能是共同的祖先——涡虫类进行而来的二个分枝。
13、线形动物的体腔液起着类似于系统的作用。
14、寄生虫的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终宿主。
15、寄生虫对寄生生活参表现高度适应,譬如:寄生虫的皮肤往往,成体体表及器官消失;退化,寄生在血管和肠道内的种类多数,系统简单或消失;无消化系统的绦虫类,体表有很多,以增加吸收面积,寄生虫多具有和等附着器官,以牢固地附着在宿主体内,使宿主抵抗力降低或出现毒性症状;具有高度发达的系统和能力,以及更换等现象,都是寄生动物对寄生生活的。
二、名词解释:1、原体腔2、原肾管3、终宿主和中间宿主4、完全消化道5、皮层和合胞体第八章节环节动物门复习题一、填空1、参环毛蚓的第1节由与组成,除节,及节外,每节有呈环状排例的刚毛。
刚毛是环毛蚓的器官。
2、性成熟的参环毛蚓,在节内有一光滑、臃肿、颜色较深的环状生殖带,亦称,其上无刚毛节问沟。
雄性生殖孔个,位于,雌性生殖孔个,在,雌孔周围有其上有附着腺的开口。
3、参环毛蚓的受精囊孔在两节节间沟腹面两侧。
4、环带在殖时期期能分泌,有利于交配,并能形成包含精子卵子的蚓茧。
5、从11/12开始,至最末体节的节间沟背中线上各有一条,它直通。
6、在体壁和肠壁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完全由来源于的腹膜上皮包围的空腔,称这真体腔。
腹膜上皮称或。
7、参环毛蚓的第节处侧壁伸出其1对盲囊,称,在肠的背中线还有向肠道内下凹的。
上述两者均能。
8、参环毛蚓的循环系统,是由、及循环其中的三部分组成的式循环系统。
心脏对,分别位于节;一般血流的方向是:背部的血往流,腹部的血往流,与脊索动物刚刚相反。
9、寡毛纲为典型的后肾管,每节都有很多。
这种后肾管有二个开口,一端开口于体腔,叫,另一端直接或间接开口于体外,叫(即)。
肾管将体液中的废物通过肾孔排出体外,后肾管的来源有三:①来源于体腔上皮向外的突起(称体腔管);②由演变而来;③为由与形成的混合肾管。
10、蚯蚓的神经系统包括和。
环节动物神经系统和扁形动物或线形动物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
11、环毛蚓的感觉器官,无,但沙蚕等感觉器官发达。
12、参环毛蚓的运动器官是,沙蚕的运动器官为,沙蚕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幼虫期。
13、蚂蝗的体节数目,无和(运动器官)。
体节上的环纹叫。
14、蚂蝗的咽部有发达的肌肉,咽壁内有单细的腺,能分泌,有抗凝血作用。
15、蚂蝗的体腔常为组织所填塞,故体腔退化消失,一部分消失,形成一种血窦系、背血窦、腹血窦和侧血窦代表缩小的体腔;肾管和生殖腔也是体腔的残余,血液实际上就是。
二、名词解释:1、疣足2、同律分节3、后肾管4、担轮幼虫5、血窦6、闭管式循环第九章软体动物门复习题一、填空1、外套膜是身体背侧向下伸背侧向下伸曲展而成,往往向下包围了整个和,有时连足也包在内,外套膜所包围着的那个空腔就是。
通常孔、孔和都开口于外套腔中。
外套膜内侧的打动,可以帮助水流在体内流动。
陆生种类的外套膜上有血管。
可以进行。
外套膜通常由三层组成,外层和内层都是,中间一层为肥厚的组织及少数纤维所组成。
在头足类中,外套膜富有。
2、贝壳分三层,即层,层和层,它们分别是由分泌的。
3、河蚌的体腔属于裂体腔,但不象环节动物那样宽广,仅限于、和的内腔三个部分。
象原体腔动物那样的,在河蚌体内与裂体腔同时出现,存在于身体各器官组织之间,这些组织之间的原体腔间隙充满的不是而是。
因此称血窦。
血窦无血管壁包围,因而血液循不不完全封闭在血管中成为式循环。
循环系统是由、、和所组成。
4、河蚌的心脏由和组成。
5、河蚌的直肠较长,穿过穿过,最后以肛门开口于管附近。
6、河蚌的胃腔内有幽门盲囊,囊内有几丁质棒状物,称。
7、河蚌的鳃由的内侧壁延伸而成。
8、河蚌的每一鳃小瓣上有许多与身体纵轴垂直的,它们都以许多丝间隔互相连接,丝间隔上有。
9、河蚌的卵在中受精,在孵化,其幼虫称。
10、河蚌的神经系统不发达,神经中枢仅有三对神经节和节间的神经所组成,三对神经节是、和。
11、蜗牛口球之后方膨大,内有角质腭片和带状。
12、腹足纲动物由于在长期史历的发展过程中,身体发生扭转,其结果开口转到内脏团前方,内脏团及某些器、、及等均变成了一个,原来左右并行的侧脏神经边索,亦随扭转过程而变为“”字形;贝壳亦发生了卷曲,卷曲成状。
由于扭转和卷曲的结果,逐形成了腹足纲的体制。
13、瓣鳃纲海产种类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幼虫和幼虫期。
14、河蚌的排泻器官有两种,一为肾脏(一对),又称器,系由和薄壁的构成。
另一为,也称,位于围心腔前端两侧,系由围心腔壁的分化而成。
15、乌贼的足特化成和两部。
16、乌贼口腕5对,第4对称,内侧具吸盘多列,故能捕食;雄性左侧第腕退化为生殖用腕,称为茎化腕。
17、乌贼的漏斗部包括和二部分。
18、头足纲除原始种类保留外壳外,大多数都退化而为,藏于背部外套膜之下。
19、乌贼具有中胚层产生的内骨骼,有、和上的软骨。
20、乌贼的精荚在内形成,储藏于精荚囊内。
二、名词解释:1、同律分节2、疣足3、鳃上腔和外鳃腔4、外套腔5、鲍雅氏器和凯伯氏器第十章节肢动物门复习题一、填空1、蝗虫体壁自外向内由、和所组成。
2、表此层自外向内分为、和。
3、上表皮一般可再分三层,自外向内是、和层,它们均由分泌而成。
最重要的是层,其主要成分是蜡质,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和外界水分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