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保护方案
轨道交通设施保护方案

编号:AQ-BH-03510( 管理资料)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轨道交通设施保护方案Rail transit facilities protection scheme轨道交通设施保护方案说明:施工方案是根据一个施工项目制定的实施方案;是根据项目确定的,有些项目简单、工期短就不需要制订复杂的方案。
基坑工程施工对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方案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保护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维护乘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以下轨道交通安全防护方案1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设部与国家技术监督局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3)6、《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2项目施工对轨道交通设施安全影响分析及保护方案本项目基坑西侧基坑开挖线距地铁2#线三爻堡村站护坡桩外边线最短距离12.0M;最宽处约15.0M。
根据《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第二十二条(一)规定:十米至五十米内为控制保护区。
本基坑支护设计采用护坡桩加预应力锚索的支护用于南、北、东侧基坑、双排护坡桩加锚杆的支护用于西侧基坑。
该支护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基坑支护方法,是从地面开始做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顶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连梁,从护坡桩桩顶往下做若干道预应力锚杆并用钢腰梁与护坡桩锚固。
此种支护形式在各种不同的土层下均有比较成熟的施工工艺,支护安全可靠,且成桩过程基本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一般大型较深的基坑,邻近有建筑物或构筑物而不容许有较大变形的基坑,安全系数要求较高,以及不容许设内撑的基坑,均可考虑选用此围护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交通拥堵问题逐渐突出。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交通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城市环境,我们需要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方案。
一、加强噪音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污染,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
为了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优化轨道和车辆设计,减少噪音产生;加装隔音设备,降低列车噪音的传播;制定噪音限制标准,加强对噪音的监测和管理;在轨道交通周边设置隔音墙等。
二、减少大气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排放,导致大气污染加剧。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如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加强车辆尾气排放监管,确保车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建设车辆维修和加油站,减少尾气泄漏;加强轨道交通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污染情况。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能效的交通工具,应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优化列车设计,减少能源消耗;改进列车驱动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能源回收利用力度,如通过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回馈到电网中供其他列车使用。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会破坏和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在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对生物活动的干扰;建设生态廊道和绿化带,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加强对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植物和动物的保护,避免物种灭绝或减少。
五、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为了有效保护城市轨道交通环境,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
我们应该加强对轨道交通环境影响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轨道开通安保实施方案

轨道开通安保实施方案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安保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轨道开通安保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一、安全隐患分析。
在轨道交通开通初期,由于乘客对新线路的不熟悉,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例如,乘客在车站候车时可能会出现拥挤、推搡等情况,乘客在车站和车厢内可能会出现违规行为,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不当的逃生行为等。
因此,需要对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安保措施。
二、安保措施建议。
1. 加强宣传教育。
在轨道交通开通前,应加强对乘客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乘客对轨道交通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视频、宣传手册等方式向乘客传达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引导乘客文明出行,遵守乘车规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增设安全提示设施。
在车站和车厢内设置安全提示标识,如紧急逃生通道标识、安全出口标识、安全警示标识等,以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顺利地逃生。
同时,还可以在车站和车厢内设置紧急报警装置,方便乘客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报警求助。
3. 加强安保巡查。
在轨道交通开通初期,应加强安保巡查力度,增加安保巡查频次,加强对车站、车厢和线路的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4. 健全应急预案。
制定健全的轨道交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和保护。
5. 加强安全监管。
加强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提高轨道交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三、总结。
轨道交通的安保实施方案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增设安全提示设施、加强安保巡查、健全应急预案和加强安全监管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应对轨道交通开通初期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
广州市城市地铁保护方案

广州市城市地铁保护方案目录1. 编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1.规范及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工程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1工程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基坑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基坑与地铁关系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3. 地铁设施保护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4. 地铁隧道结构监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4.1.监测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4.2.监测对象及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4.3监测指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5监测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4自动化监测自动化监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4.6变形应急情况处理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4.7地下水位监测及降水监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4.8对于基坑边坡及地铁隧道的目视巡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5. 应急预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6.专项应急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6.1应急小组架构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6.2事故应急救援职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6.3应急处理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6.4应急救援工作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1. 编制依据1.1.规范及标准1.1.1.《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1.1.2(广州市政府对地铁保护相关要求1.1.3(其它的有关规范、规程;2. 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区域地下空间及市政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座落于广州市**北部,西邻佛山陈村,东靠105国道,北至大石水道,南至龙湾村,位于广佛都市圈地理中心,占地面积36.2平方公里。
轨道专项保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全长XX公里,共设XX站。
本方案针对轨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现有轨道交通线路产生的影响,制定专项保护措施,确保轨道交通正常运行。
二、专项保护措施1. 施工前准备(1)制定详细的轨道专项保护方案,明确施工范围、施工工艺、施工时间、人员配备等。
(2)对现有轨道交通线路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线路设施完好。
(3)对施工人员进行轨道交通保护知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施工过程中保护措施(1)施工前,提前与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沟通,了解线路运行情况,确保施工时间避开高峰时段。
(2)施工区域设置隔离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3)采用分段施工,分段设置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区域与运营线路安全隔离。
(4)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振动、噪声等对轨道交通线路的影响,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工艺。
(5)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区域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对轨道交通线路的影响。
(6)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对轨道交通线路产生影响的施工环节,如基坑开挖、地下管线穿越等,采取以下措施:a. 采用分层开挖,降低施工振动。
b. 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避免损坏。
c. 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确保施工精度。
3. 施工结束后恢复措施(1)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2)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对轨道交通线路产生影响的施工环节,进行验收,确保不影响轨道交通正常运行。
(3)与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共同对施工区域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三、监督与评估1. 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轨道专项保护措施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2. 施工结束后,对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检测,评估施工对线路的影响。
3. 如发现施工对轨道交通线路产生严重影响,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轨道交通正常运行。
四、总结本轨道专项保护方案旨在确保轨道交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现有轨道交通线路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轨道交通保护范围专项施工方案

“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迁建工程”有关轨道保护旳措施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迁建工程,工程地址为:沙坪坝区杨公桥和睦村32、33号地,北临都市主干道渝碚路。
紧邻212国道,处在轨道交通一号线杨公桥至烈士墓区间隧道西侧。
原址为一地势高差近20米旳南高北低,不规则地块。
本工程重要由中医医院综合楼(门诊部、急诊部和住院部)、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和多功能综合办公楼构成,均为高层公共建筑。
总建筑面积29830.88平方米,地下2层,住院楼地上14层楼一栋,办公楼15层楼一栋,建筑高度:60米。
本工程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重要构造类型为框架剪力墙构造;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二、建筑物与轨道交通相对关系项目住院楼地下建筑距隧道最小水平距离为24.52米,构造基础底标高距隧道底标高约为11.18米,详附图及建设方提供本工程建筑、构造施工图。
三、编制根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字第393号);3、《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有关沙坪坝区中医院项目与轨道交通一号线有关问题旳意见》(渝轨建办[]37号)4、《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有关沙坪坝中医院迁建项目初步设计旳审查意见》(渝轨建办[]51号)5、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旳《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迁建工程轨道交通控制保护专篇》6、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迁建工程施工设计文献和图纸;四、施工计划安排①工期安排本工程重要分为地基与基础、主体构造、屋面防水、装饰装修、水电安装等五个分部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计划于2月18日开始至7月25日结束;主体工程计划于7月26日开始至12月31日结束;屋面防水、装饰装修及水电安装工程计划于1月1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
(详见进度计划表)②人员安排项目经理1名、技术负责人1名、质检员1名、安全员2名、施工员2名、材料员1名、预算员1名、资料员1名、测量员2名。
地铁管线保护方案

地铁管线保护方案1. 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不断完善,地铁已经成为了很多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为了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地铁管线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钻探、施工等活动对其造成损害,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
因此,制定完善的地铁管线保护方案非常重要。
2. 地铁管线保护方案的目的地铁管线保护方案的目的主要在于:•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行•防止地铁管线遭到损坏•遵循相关安全法律法规3. 地铁管线保护的主要措施3.1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地铁管线保护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如《建筑法》、《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规定》等。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向相关部门报告,获得施工许可证,并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对于未经允许进行的施工,需要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3.2 设置管线保护区为了保护地铁管线的安全,需要在管线周围设置相应的保护区,保障管线不受外部干扰。
保护区可以采用篱笆、路障、标志等方式进行围挡,并设立明确的管线保护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管线安全。
3.3 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为了避免在施工、钻探等活动中对地铁管线造成损坏,可以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对管线进行检测。
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管线的位置、深度等信息,有利于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3.4 加强施工监管对于在地铁管线周边进行的施工活动,需要加强监管,确保施工活动的安全进行。
对于存在风险的施工活动,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保证施工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地铁管线保护是地铁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制定合理的管线保护方案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营。
因此,在进行地铁相关施工活动前,需要对地铁管线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完善的管线保护方案,确保施工活动的安全进行。
地铁保护方案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提高地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地铁运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地铁运营安全,防止和减少地铁事故发生。
2. 快速、高效、有序地应对地铁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提高地铁运营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公众安全意识。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地铁列车故障、脱轨、火灾、爆炸等事故。
2. 地铁车站、隧道、通风等设施损坏事故。
3. 地铁运营相关设备、设施故障导致的事故。
4. 其他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事故。
四、应急预案内容1. 组织机构成立地铁保护方案应急指挥部,负责地铁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处置、救援和善后工作。
(2)应急通信小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告和发布。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救治和救护工作。
(4)交通保障小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交通疏导。
(5)新闻宣传小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2. 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报告:发现地铁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现场处置:现场处置小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置。
(4)信息发布:应急通信小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报告和发布,确保公众及时了解事故情况。
(5)善后处理:事故处置结束后,开展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伤员救治、财产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等。
3. 应急保障措施(1)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需求。
(3)技术保障:加强技术设备投入,提高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河天街·中国西部黄金珠宝国际交易结算中心工程施工对轨道交通十五号线、四号线安全保护方案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保护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维护乘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以下轨道交通安全保护方案一、编制依据、编制依据《金河天街·中国西部黄金珠宝国际交易结算中心施工蓝图》《金河天街·中国西部黄金珠宝国际交易结算中心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轨道交通十五号线、四号线生基堡站区间隧道设计资料《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办法(试行)》(渝建发〔2012〕153 号)国家、市相关法律法规及现行相关施工规范、标准。
、参考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实施指南》;《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范》(CJJ/T 202-2013)。
二、工程项目概况、工程概况金河天街·中国西部黄金珠宝国际交易结算中心工程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镇龙兴组团C标准分区C57-1/03,C58-1/03。
此次方案涉及为C57-1/03地块(1#地块),1#地块由2栋多层商业及3栋高层(3#~5#楼)空中商铺组成。
建筑高度塔楼最高为米,裙房及多层最高为米。
高层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多层商业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基础根据地勘资料采用桩基础及独立柱基础.场地周边基坑已经开挖形成稳定放坡,北侧建筑形成后,采用桩板挡墙支挡岩土边坡,桩身设置锚杆.挡墙基础深度满足轨道交通要求的应力扩散要求.西侧多层建筑远离轨道交通范围,对轨道交通基本无影响。
、轨道交通概况本项目位于轨道交通15号线生基堡站南侧,轨道交通4号线生基堡站西南侧,轨道交通受影响线路相应区段为轨道交通15号线右线SSK48桩至SSK48+3桩之间,轨道结构形式为区间隧道;轨道交通4号线左线AK22+5桩至AK22+6桩之间,轨道结构形式为区间隧道。
结合现场岩芯鉴定,强风化岩层岩芯破碎,多呈块状,属性破碎;钻孔钻入中等风化岩体采取率>80%,中等风化岩体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据声波速度测井成果可知,该场地中风化岩体完整系数为,其岩体较完整。
、建设项目与轨道交通的相对关系(如下图所示)本场地北侧红线外存在轨道交通规划线路15#线,轨道方向与建筑长方向平行,未形成穿越或上跨。
场地东北侧红线与轨道交通4#线路保护线部分重叠,仅景观钢结构金字塔与4#线路保护线存在一定交叉。
本项目先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本项目开工日期为2016年 9 月 10日,待本项目与轨道相邻建筑主体整体竣工后,轨道开工建设。
、剖面位置关系分析根据轨道与项目的平面位置关系,选取四个代表性的位置进行分析:1-1’剖面、3-3’剖面、5-5’剖面及8-8’剖面(剖面位置如下图所示),四个剖面较清楚的反映了项目与轨道空间关系,其他剖面技术参数更能满足安全要求,剖面关系详图及位置关系分析见下图。
(1)、3#楼与轨道交通剖面位置关系分析(1-1’剖面)3#楼与轨道交通横向关系1-1’剖面图如上图所示,1-1剖面15号线轨道中心线距离3#楼结构外边线水平距离为,距离3#楼地下车库结构外边线水平距离为,1-1剖面处的轨面标高为,结构桩基础标高为,轨面与结构基础垂直距离为。
(2)、4#楼与轨道交通剖面位置关系分析(3-3’剖面)4#楼与轨道交通横向关系3-3’剖面图如上图所示,3-3剖面15号线轨道中心线距离4#楼结构外边线水平距离为, 距离4#楼地下车库结构外边线水平距离为,3-3剖面处的轨面标高为,结构桩基础标高为,轨面与结构基础垂直距离为。
(3)、5#楼与轨道交通剖面位置关系分析(5-5’剖面)5#楼与轨道交通横向关系5-5’剖面图如上图所示,5-5剖面15号线轨道中心线距离5#楼结构外边线水平距离为, 距离5#楼地下车库结构外边线水平距离为,5-5剖面处的轨面标高为,结构桩基础标高为,轨面与结构基础垂直距离为。
(4)、营销中心(金字塔)与轨道交通结构剖面位置关系分析(8-8’剖面)营销中心(金字塔)与轨道交通横向关系8-8’剖面图如上图所示,8-8剖面4号线轨道中心线距离营销中心(金字塔)外边线水平距离为, 8-8剖面处的轨面标高为,浅水景观池底标高为,轨面与浅水景观池底垂直距离为。
工程地质概况地形地貌该场地位于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场地北侧、南东侧为已有市政道路,场地南侧、东侧及中部地势较平坦,地形坡角一般约5~10°,场地北西侧为斜坡,斜坡坡角约为5~30°,切坡地段较陡,局部基岩出露,场地最高点高程约,最低约245m,相对高差约,整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
地层岩性场地覆盖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残坡积粉质粘土,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组 (J2s)泥岩、砂岩。
素填土(Q4 ml):杂色,由砂、泥岩碎块石、粘性土等组成,硬质物约占10~25%,粒径10~200mm,局部地段块径稍大,结构松散~稍密,稍湿,均匀性差,随意抛填,填龄约3年。
场地大部分地段有分布,厚度变化较大,钻孔揭露最大厚(ZK85)。
粉质粘土(Q4el+dl):褐色,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为残坡积成因。
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西侧及北侧斜坡地段,分布厚度不均,钻孔揭示最大厚度(ZK1)。
泥岩: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砂质含量不均,局部地段砂质富集成砂质泥岩,零星可见灰绿色团斑及钙质结核,为场地主要岩层,表面风化裂隙较发育,易风化,钻探揭露单层最厚(ZK180)。
砂岩:灰色、灰白色,灰紫色,由长石、石英、云母矿物组成,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局部含泥质重、不均或夹泥岩薄层,钻孔揭露单层最大厚度(ZK25)。
地质构造场地位于大盛场向斜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于场地基岩露头处测得岩层产状为:135°∠14°,岩体结构类型为中厚层状。
通过地质测绘,于场地基岩露头处测得二组构造裂隙:第一组J1:产状32070,表面较平直,间距约3m,张开2~5mm,延展约2m,少量泥质充填,属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该组裂隙发育,为边坡稳定性主控裂隙。
第二组J2:产状210º∠60º,裂面较平,间距2~3m,张开度1~2mm,延长3~5m,无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
层间裂隙较发育,表面含泥及云母碎片,属软弱结构面,结合极差。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场区内未发现断层及活动性大断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
水文地质概况场地北西侧、北侧、北东侧覆盖层厚度较薄,覆盖层中赋存的孔隙水水量微弱,未发现稳定地下水位,但场地岩性、构造、地形有赋存地下水的条件,在雨季或连续暴雨时存在地下水。
特别是地下车库等开挖形成基坑,接受大气降水及周边表层地下水、环境水补给,易造成基坑积水,施工中应修筑排水沟、排水井、及时疏干积水,且应避免雨季施工。
不良地质现象据拟建场地周边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判断,建筑场地处于构造相对稳定地带,场地及周边未见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
围岩级别判定根据详细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中等风化泥岩、砂质泥岩为软岩,中等风化砂岩为较软岩,岩体较完整,由《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判定场地中等风化岩石基本质量等级:泥岩为Ⅴ类,砂岩为Ⅳ类。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工期安排本工程主要分为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防水、装饰装修、水电安装等五个分部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计划于2016年 9月10日开始至2016年 11月 10日结束;主体工程计划于2016年12月 1 日开始至2017年 11月 30 日结束;屋面防水、装饰装修及水电安装工程计划于2017年 5 月 1日开始至2018年5月1日结束。
人员安排项目经理1名、项目生产经理1名,技术负责人1名、质检员1名、安全员2名、施工员4名、材料员1名、预算员1名、资料员2名、测量员1名。
项目测量班控制测量桩位,专业工程师接合现场放样。
工点技术主管组织施工工班长进行图纸学习,了解设计意图,并对各工序进行现场交底。
劳动力及机具配置地基与基础阶段,安排卡特320破碎机三台,圆盘切割机2台,土石方切割班组15组,每组2人,木工班组15人,钢筋工15人,混凝土工5人。
配置冲击回旋钻一台,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罐车运至现场,48米砼泵车泵送砼浇筑。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配置木工班组3组,每组15人,钢筋工2组,每组10人,混凝土工10人、塔吊2台,塔吊工6人、施工电梯3台、电梯操作人员3名。
屋面防水、装饰装修、水电安装阶段配置木工班组30人、泥水工30人、塔吊3台,塔吊工6人、施工电梯3台、电梯操作人员3名。
大型机械设备采用公司现有设备同时购置部分新设备,不足时采用租赁填补备用,为保证设备运输进场安全,将切实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配备足够的安全人员和维修人员。
工程设备一览表表1四、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本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基础土石方作业、基坑开挖、地下水、工程桩等外部作业。
地下管线工程施工涉及土石方作业、排水等外部作业。
基坑支护及边坡支挡工程施工涉及土石方作业、工程桩等外部作业。
、保护区挖方土石方施工技术、工艺、采用人工挖土,挖掘机凿打破碎石头、挖装土方、自卸车运土的施工方案。
、主要施工方法1)、现场踏勘对现场的地下管线等情况进行探查,并根据地理位置、挖方的大小合理确定开挖的方法、出土的路线、弃土的位置、确定管网临时保护方式。
2)、施工测量桩基、独立柱基及管沟土石方开挖前要做好基准控制点、水准点的复测,增设水准点等工作,施工测量的精度要符合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
桩基、独立柱基中心点测量及管沟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止点测量。
根据设计坐标,用全站仪放样各点,并马上报监理工程师。
如发现各桩点与实际不相符,及时查明原因,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解决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