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新材料开发研究及应用

合集下载

建筑新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建筑新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建筑新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行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新型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新型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科学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和水平。

因此,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合理选择原材料,保证使用的质量和稳定性,为项目的良好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新型材料;建筑工程;应用措施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也开始取得进展。

项目建设中合理使用新原材料,可以节约资源,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要重视新原材料在建设项目中的合理应用,制定完善的计划,全面提高建设项目的建设水平。

1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发展现状建筑工程中的传统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玻璃、沥青等。

然而,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原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程建设的发展需求。

因此,在工程原材料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新的原材料被开发并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与传统原材料相比,新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材料行业中的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防水密封等原材料,以及装饰材料。

新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有助于防止资源浪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新型材料新材料主要是具有一定环境效益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增强建筑材料的生态效益,而且由于新材料的生产往往是合成的,这就导致了目前新材料在美观性方面的良好表现,自然可以受到目前人们的追捧。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传统材料由于油漆和一些有害因素,对建筑材料的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的建筑材料很多都是复合材料,长期使用会造成各种问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目前人们对新材料的需求远远大于以前,尤其是在目前的市场上,许多新材料都是由一些环保材料制成的,所以人们基于健康考虑对新材料有很大的需求。

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新材料应用

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新材料应用

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新材料应用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建筑领域,地下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从地铁隧道到地下停车场,从地下商场到地下储库,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不断拓展。

而在地下工程施工中,新材料的应用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施工方式和工程质量。

一、新型防水材料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水是地下工程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传统的防水材料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老化、开裂等问题,导致渗漏。

新型防水材料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高分子防水卷材,如 TPO 防水卷材和 PVC 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和低温柔韧性。

它们能够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大大延长了地下工程的使用寿命。

另外,防水涂料也有了新的发展。

水性防水涂料具有环保、施工方便等优点。

它们能够渗透到基层内部,形成整体的防水膜,有效阻止水分的渗透。

还有一种新型的防水密封材料——遇水膨胀止水条。

当遇到水时,它会迅速膨胀,填充缝隙,起到止水的作用。

这种材料在地下工程的施工缝、变形缝等部位的防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高性能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混凝土是地下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

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为地下工程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良好的工作性能。

在地下工程中,高强度可以减小构件的尺寸,增加地下空间的利用率;高耐久性能够抵抗地下水的侵蚀和化学物质的腐蚀,延长地下结构的使用寿命。

自密实混凝土也是一种在地下工程中广泛应用的高性能混凝土。

它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填充性,无需振捣即可自流平并填充模板的各个角落,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了施工中的质量隐患。

此外,纤维增强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纤维材料,如钢纤维、玻璃纤维等,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增强了地下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三、新型支护材料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在地下工程施工中,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新型支护材料的应用为保障施工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工程施工中的新材料应用研究

工程施工中的新材料应用研究

工程施工中的新材料应用研究在当今的工程建设领域,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正在引领着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这些新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为工程施工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空间。

新材料的出现通常是为了满足工程施工中对于更高性能、更环保、更经济等方面的需求。

例如,高强度、高耐久性的新型建筑材料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则有助于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而环保型材料的应用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建筑领域,新型的复合材料表现出色。

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为例,它具有高强度、重量轻、耐腐蚀等优点。

在桥梁建设中,FRP 可以用于加固桥梁结构,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与传统的钢材相比,FRP 不仅强度相当,而且重量更轻,运输和安装更为便捷,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同时,FRP 的耐腐蚀性能使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更长,减少了后期的维护费用。

在墙体材料方面,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逐渐受到青睐。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与传统的实心砖相比,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重量更轻,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此外,其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较少,对环境的压力也相对较小。

在防水工程中,新型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崭露头角。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耐候性和柔韧性。

与传统的沥青防水材料相比,高分子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更长,施工更加方便,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

例如,在地下工程中,高分子防水卷材能够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的渗透,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在道路工程中,橡胶沥青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橡胶沥青是将废旧轮胎加工成橡胶粉后与沥青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它不仅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够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废旧轮胎的再利用,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然而,新材料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地下管道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地下管道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地下管道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下管道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等,它们在城市的正常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地下管道施工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时间长、对现有道路和建筑物的影响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地下管道施工技术得到了一系列创新与应用。

首先,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地下管道施工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

比如,激光测量技术能够精确测量地下管道的位置和深度,避免了传统施工方式中频繁挖掘的问题。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激光探测仪直接测量出地下管道的坐标,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其次,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也为地下管道施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施工方式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地下管道的勘测和布置工作,而无人机可以通过航拍技术快速获取地下管道的详细信息。

利用无人机航拍的数据,施工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规划地下管道的布置路线,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另外,新材料的应用也为地下管道施工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传统的地下管道多采用铸铁、钢材等材质,容易生锈和腐蚀,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而现在,一些新型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玻璃钢等,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老化性能,能够有效延长地下管道的使用寿命。

与此同时,这些新材料的使用还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地下管道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传统施工方式中,人工挖掘地下管道需要大量劳动力,工程周期长,效率低。

而现在,一些机械化设备的出现,如隧道掘进机、管道铺设机等,使地下管道施工更加高效快速。

这些机械设备能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也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

总之,地下管道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无人机和新材料的使用以及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地下管道施工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也减轻了对城市环境的损害。

这些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市民生活质量。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新型材料和新机具的使用和技术创新,是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任务,创造过程精品、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极其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完全实现建筑物设计风格使用功能的关键所在。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在施工过程中广泛推广使用科技成果,计划将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中的绝大部分应用到本工程上。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结合本工程的施工实践,努力探索新的施工技术,总结新的施工工艺,应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新机具。

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的内容,将综其所述,予以摘要性的说明。

科技创新及技术攻关项目管理组织机构:1、主要新技术项目应用如果我公司有幸中标,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大力开展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努力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将本工程建成质量精品工程和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科技开发将由总承包总工程师负责,分包单位设专职工程师分管科研工作,并成立科技小组,重点推广应用建设部推荐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

1.1、应用推广绿色、环保建材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始终贯彻以安全、环保为原则选择工程材料,工程所用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后均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工程建设中全部采用符合环保标准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物资采购过程中,选择环保达标的生产厂家和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确保材料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产生污染,并通过此举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2、建立行之有效的审核管理体系并配备相应的检测手段,对于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器具、设备等绿色环保建筑工程物资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害物及放射性的含量、释放量、限量进行检测。

1.2、结构施工综合技术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1)本工程地下车库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是本工程技术难点和控制重点。

(2)混凝土的抗裂缝设计构造和施工工艺两方面进行控制。

(3)设计方面通过钢筋构造、设置结构变形缝和施工后浇带等措施对裂缝进行有效控制。

地下空间工程中的新材料应用研究

地下空间工程中的新材料应用研究

地下空间工程中的新材料应用研究要说这地下空间工程啊,那可真是个神秘又充满挑战的领域!就像一个巨大的地下城堡,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建设。

而在这个城堡的构建过程中,新材料的应用就像是给城堡注入了神奇的魔力。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正在建设的地下停车场。

那个地方以前是一片荒地,如今要被改造成能容纳数百辆车的大型停车场。

工人们在忙碌地施工,各种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

我好奇地凑近去看,发现他们正在铺设一种看起来很特别的材料。

这种材料不像我们常见的水泥或者砖块,它有着特殊的纹理和质感。

我忍不住问了一位工人师傅,这到底是什么新奇玩意儿。

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跟我说:“这可是咱们地下空间工程里的新材料,叫‘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师傅接着给我详细介绍,说这种材料强度高、重量轻,还耐腐蚀,用在这地下停车场里,能大大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而且,它施工起来也比传统材料方便不少,能节省不少时间和人力成本。

这让我不禁想到,地下空间工程可不就像是一场材料的大冒险嘛!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依赖传统的建筑材料,比如钢筋混凝土。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材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比如说,有一种新型的防水卷材,它的防水性能那叫一个厉害。

在地下这种潮湿的环境中,防水可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新型防水卷材就像是给地下空间穿上了一层密不透风的雨衣,有效地阻止了地下水的渗透,让地下空间保持干燥舒适。

还有一种隔热材料,在地下空间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家都知道,地下的温度相对比较稳定,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靠近地热资源或者受到外界气温影响较大时,隔热就变得很关键了。

这种新型隔热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挡热量的传递,让地下空间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

另外,还有一些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材料。

想象一下,假如地下空间的某个部位出现了细微的裂缝,传统材料可能需要人工去修补,费时费力。

但这种自修复材料就神奇了,它能够自动感知到裂缝的存在,并通过内部的化学反应进行自我修复,就好像它有了生命一样,能够自我疗伤。

四新技术在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四新技术在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四新技术在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四新技术是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四个领域的新兴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四新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四新技术的有效应用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地下建筑工程的施工更加高效。

传统的地下工程施工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远程监控。

施工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时获取工程进度、质量情况和安全状况等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用于地下工程的虚拟仿真,通过三维模型和模拟软件进行工程预测和风险评估,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事故。

生物技术的应用使得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传统的土方开挖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而生物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资源进行土壤修复和生态保护,减少施工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此外,生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地下水的净化和回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地下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使得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更加安全和耐久。

地下工程常常面临地下水、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材料往往难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而新材料技术可以提供更加优良的材料性能,例如耐腐蚀、抗压、抗渗透等特性,从而保证地下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新材料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地下工程的隧道、管廊等结构的施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使得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更加节能和环保。

地下工程施工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传统的能源消耗方式不仅浪费资源,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而新能源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地下工程施工的能源供应,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此外,新能源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地下工程的通风、照明等系统,提高工程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四新技术在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采矿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研究

采矿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研究

采矿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采矿工程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提高了采矿效率和安全性,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新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1、数字化矿山技术数字化矿山技术是将矿山的各种信息,包括地质、采矿、设备、人员等,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整合和管理。

利用三维建模、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实时监测系统等技术,实现对矿山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决策。

例如,通过建立精确的矿山地质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为采矿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及时获取井下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等信息,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自动化采矿技术自动化采矿技术是指通过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远程操作,实现采矿过程的无人化或少人化。

例如,无人驾驶的矿用卡车、自动化凿岩台车和铲运机等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作业时间。

此外,自动化采矿技术还可以降低人为因素对生产的影响,提高作业的精度和稳定性。

3、智能通风与安全监测技术在采矿过程中,通风系统和安全监测至关重要。

智能通风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算法,实现对通风系统的自动调节,确保井下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如瓦斯监测、火灾监测和地压监测等,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发出预警信号,为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争取时间。

二、新材料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1、高性能支护材料在采矿过程中,为了保证巷道和采场的稳定性,需要使用支护材料。

高性能的支护材料,如高强度锚杆、锚索和新型喷射混凝土等,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有效提高支护效果,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2、耐磨材料采矿设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容易磨损,使用耐磨材料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例如,在选矿设备中使用耐磨的衬板和叶轮,在输送设备中使用耐磨的输送带和托辊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工程新材料开发研究及应用曾景琮1,2魏锦铭(1. 荣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 荣工公司台北捷运第二施工处,台北)摘要:目前进行中工程面临各项原物料短缺,钢价节节高涨的因素下,工程界戮力寻求替代可行方案。

本研究针对构件需求性能,顾虑交通安全,进行复合式构件结构设计、仿真分析、原型制作、静态承载实体实验。

并透过自动化生产理念,研究出一套拌合生产机具,设法产制超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拌合均匀度以及质量效率、降低工时成本,以符合工安环保要求目标。

黑色复合式覆工版已进行量产,扫纹、吊耳、扣件部份也有两项专利,并已使用本专利处理改善,使覆工版更趋完善、坚固、安全、美观。

复合式轴向支撑、围苓及中间柱不仅可节省传统钢制构件材料成本,有效降低自重,赴捷运工地开挖最深处现场实作,监测结果证实现场试验及铺设时亦适用传统吊放、安装系统。

关键词:地下工程,新材料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for InfrastructuresABSTRACTTo meet the demands of MRT construction projects which require a large quantity of covering deck, strut and waling, alternative methods should be studied to prevent the shortage of the above members This research carried out structural design, simulations and analyses, prototype manufacture, and static loading tests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of the members and traffic safety. A set of mixing equip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members using supe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was designed to reduce carbon-dioxide production, to increase the uniformity and quality of concrete mixing, to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time and cost,and to fulfill th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The black-overlay hybrid covering decks with pattern accepted have been mass produced and applied in MRT construction sites. Another two patterns named grooving and hanger which related to the accessory parts of the covering deck were also accepted. These patterns make the black-overlay covering deck more perfect, robust, safe, and beautiful.A new hybrid retaining structure system consisting of strut, waling and post was developed and mass produced with pattern accepted. This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MRT construction sites;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be installed by traditional equipments and it is cost-effective and light-weighted. After prototype experiment,the yield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terial used in this research is similar to traditional steel members; thus the system will not fail abruptly and equips with the function of structural safty and precaution..Keywords: underground work, new material.一、前言捷运工程明挖覆盖段,使用传统覆工版由钢构件组成,磨擦力低,常出车祸,遇雨车辆更易打滑,屡造成交通事故,危及财产及生命安全。

加上交通建设朝深基础开挖,而挡土支撑与中间柱断面面积需求增大(如H498型钢),大型钢构价昂、稀有不具市场性,须订制方可交货。

为配合特殊之捷运工程需求,顾虑交通安全,黑色复合式覆工版需求甚殷,均须立即妥善因应。

传统钢制构件易生锈腐蚀降低使用寿命,价格昂贵,又须进口且受制于人,增加成本。

面临全球各项资源短缺,钢价高涨的因素下,寻求上述数项可行替代方案。

本文针对构件性能需求,进行复合式构件结构设计、仿真分析、原型制作、静态承载及实体实验。

二、复合式覆工版、复合式中间柱、支撑与围令等结构设计有关地下工程新材料开发研究,首先进行复合式覆工版、复合式中间柱、支撑与围令结等构设计与应力检核,荷重-弯矩关系图如图1。

2.1、覆工板及支撑结构分析设计荷重覆工板及支撑结构分析设计为依据AASHTOH20-44之规定,依序进行(1MX2M)版厚20cm、15cm复合式覆工版结构设计、仿真分析。

混凝土材料性质如下:抗压强度fc’=562.36 kg/cm²;弹性模数Ec=355711.773 kg/cm²;单位重rc=0.0024 kg/cm3钢筋降伏强度 fy=4200 kg/cm²;钢筋弹性模数Es=2040000 kg/cm²;箍筋降伏强度fy=2800 kg/cm²;挠曲强度折减因子ψ=0.9;剪力强度折减因子ψ=0.85;混凝土应力参数β1 =0.652.2、复合式中间柱、支撑与围令结构设计复合式中间柱、支撑与围令结构设计主要参考设计规范 ACI-318-99[1],基本设计参数如下:混凝土强度值, Fc = 0 kg/cm2混凝土弹性模数, Ec = 2000000 kg/cm2混凝土最大应变= 0.003 in/in钢筋降伏强度, Fy = 2500 kg/cm2钢筋弹性模数, Es = 2000000 kg/cm2钢筋保护层= 3.82 cm图1荷重-弯矩关系图Fig.1 Load-Moment interaction复合式围令计算之材料性质如下:混凝土抗压强度 Fc’=632.65kg/cm²混凝土弹性模数 Ec=377289.31kg/cm²钢筋弹性模数Ec=2100000kg/cm²型钢降伏强度F y=2500kg/cm²H498型钢H=49.8 cm b=43.2 cmt w=4.5 cm t f=7 cmH350型钢 H=35 cm b=35 cmtw=1.2 cm t f =1.9 cmH300型钢 H=30 cm b=30 cmt w =1 cmt f=1.5 cm转换断面惯性矩 I=1196521.7 cm 4转换断面面积一次矩Q=31612.7886 cm 3 至拉力侧型钢外缘距离 C=20.5607cm 至压力侧混凝土外缘距离C= 27.3393cm最大拉应力、混凝土最大压应力、型钢最大剪应力、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最大剪应力等应力检核结合规范规定。

果符3.2主拌合机建构 三、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开发公共工程施工质量之良窳,除先进规划设计外,混凝土质量对结构安全占有决定性之影响,然而混凝土的产制,仍然沿用早期的生产模式及生产机器设备,无法制造高优质预拌混凝土,因此提升混凝土拌合机构为当务之急。

本文由标准化相关知识与作业程序深入探讨,以了解影响混凝土之质量因素及机械设备对产制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藉此改善因应。

3.1影响混凝土厂制质量之因素:A.在机械方面,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之因素: 1.转动组件润滑失当,混凝土当中如有油料掺入,其质量当然不良。

2.主拌合机搅拌刀臂松动或磨损,造成刀臂间隙不整或刀臂与桶身间隙过大,无法均匀搅拌,降低质量。

3.主拌合机马力不足:高强度混凝土黏稠度高,拌合机需提高动能,始能达成目标。

B.在原料方面,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因素: 1.骨材含水量之多寡影响混凝土强度。

每第一盘,含水量经常不合测值,有效的解决方式为前三盘的骨材舍弃不用。

2.骨材含泥量不定造成质量差异影响强度。

3.泥料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因。

4.拌合水之纯度,也会影响质量。

5.AE 添加剂利用活化界面达成减水效应和输气效应。

应用得宜才能发挥。

6.炉石与飞灰与水泥水化产物CH 在一起时具有波索兰反应效果。

使混凝土增加抗硫酸盐作用,适当添加飞灰、炉石具有非常好抗硫酸盐作用。

C.储槽设备之干净度,对质量亦有影响 综合上述认知影响混凝土质量因素之先后排序,首先对拌合机就刀臂间隙不整、刀臂与桶身间隙过大,无法均匀搅拌以及主拌合机马力不足等因素进行改善,了解正确之机械设备后,研制乙台拌合心脏0.06、0.1立方米试验用主机(如照片1),实拌效益良好,为量产需求再研制0.5立方米主机,以利开发本案复合式构件混凝土。

经实际拌合试验,印证材料均能达到要求,可防止不当机械因素衍生机械设备故障停车、工时延误、不良品弃置浪费、重拌耗时费料等重大损失,以下是主机构造照片。

混凝土是一种特殊复合材料,基本上由水泥、水、粒料及掺料(卜作岚材料、强塑剂、减水剂)等不同性质材料组成。

其中,水泥为一种胶结材,具水化胶结功能,水泥加水后水化硬固,将坚固碎石、石头、砂等固态粒料粘在一起,形成人造石材。

卜作岚材料为飞灰、炉石、稻谷灰或类硅质材料总称,转换易溶解之氢氧化钙成为稳定细致的C-S-H 胶体,使界面更为坚实,并增进其工作性、可塑性、低透水性、降低水化热及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与抗海水侵蚀性能。

照片1 0.06、0.1M3拌合机Picture1 0.06、0.1m3 mixers传统上,粒料填充料在水泥浆体中进行胶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