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表示体系
色立体与色相环.

四.CIE表色体系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此体系用三个参数, 一个是亮度L(luminance),另两个是颜 色分量,分别为a,代表从绿(green)到 红(red) ,另一个是b,代表从蓝 (blue)到黄(yellow)。在电视工业中, 为了配色方便,CIE制定了 XYZ计色制。
[重点与难点提示:]
HV/C = 色相、明度值/纯度值.
图4-18蒙氏色彩体系中的色相环
图4-19,蒙塞尔色立体示意图
蒙塞尔颜色立体示意图
蒙塞尔色立体的Y-PB垂直剖面
蒙塞尔颜色立体的明度值5水平剖面.系的色相环以红、黄、绿、蓝四色为基 础,由此在临近的两色间增加橙、蓝绿、紫、黄绿 成八个主要色,各色再话成三等份,扩展成24色相 环。每一色相以中间2号为正色。在奥氏色彩体系 中,c代表纯色,w代表白色,b代表黑色,纯色量 (c)+白量(w)+黑量(b)=100%。(p090) 奥氏色立体由复圆锥体构成,垂直中心轴南北两极 分别为黑色(B)和白色(W)。
色立体与色相环
一、色立体概念与色彩结构
所谓色立体,就是借助三维的空间模式将 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进行系统的排列
与组合,而构成立体的色彩体系,简称色 立体,它是色彩的一种科学的表示方式。
色立体结构示意图
赤道部分表示纯色相环; 南北极连接成中心轴表示 无彩色的黑白灰系列,分 11个明度等级,黑色为0级, 白色为10级。南极表示黑 色,北极表示白色;南半球 为深色系,北半球为明色系; 球表面为清色系,球心到球 表面之间为含灰色系;纯度 序列与中心轴相垂直,表示 纯度序列,与中心轴相垂直 的圆直径两端表示补色关系。
色彩与光的关系。 色彩的生理特征及在实际设计应用中特点。 色彩的三大属性及各自特点, 色彩表示体系的理解与应用。
五色观的色彩体系

五色观的色彩体系五色观是一种源于古代中国的色彩体系,被广泛应用于艺术、文化和哲学领域。
它将颜色分为五种:金、木、水、火、土。
首先是金色,代表着贵族、富贵和权力。
在中国古代,黄色常被用作皇室标志,表示皇权至高无上。
这种颜色的特性是光亮、瑰丽、耀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色象征着富贵、光明和祥瑞。
在艺术创作中,常用于装饰华丽的建筑、绘制富丽堂皇的画作等。
其次是木色,代表着生命力和健康。
这种颜色的特性是温暖、舒缓、自然。
在中国文化中,木色常被用于形容春天的万物复苏,是一种充满希望和生机的颜色。
在设计中,木色往往被应用在与自然有关的场合,如装饰花园、庭院等。
第三种颜色是水色,代表着清澈和纯净。
这种颜色的特性是晶莹透亮、儒雅清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色常被用于象征着洁净、纯洁和悠远。
在艺术创作中,这种颜色常常被用于描绘清泉、池塘、湖泊等水体场景。
第四种是火色,代表着热情和活力。
这种颜色的特性是鲜艳、热烈、有力度。
在中国文化中,火色常被用于表达对生命和努力的热情追求。
在艺术中,火色经常被用于描绘耀眼炽热的太阳、风景中的红花等。
最后是土色,代表着安稳和可靠。
这种颜色的特性是实在、厚重、稳固,与大地的稳定性紧密相连。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土色象征着坚实、落实和安全。
在设计中,土色可用于营造稳重、务实的氛围,如用于家具、建筑等场合。
五色观的五种颜色,除了其本身的特性,还代表着五行理论。
在中医、风水等方面,五行理论被广泛应用,如金色属于金行,木色属于木行,水色属于水行,火色属于火行,土色属于土行。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对于影响人们的生活新颖的理解和把握意义重大。
色彩学_颜色显色系统表示

• 明度 ( 8 级 ) ac e g i l n p
含白量 89.0 56.0 35.0 22.0 14.0 8.90 5.60 3.50 含黑量 11.0 44.0 65.0 78.0 86.0 91.1 94.4 96.5
a/c=c/e=e/g=g/i=i/l=l/n=n/p=常数
四、孟塞尔颜色标号 • 彩色 HV/C=色相、明度/彩度
例: 5 Y 8/8
•低彩度 N V/(H,C) 例: N 8/( Y,0.3)
•中性色 非彩色的黑白系列中性 色用N表示。 NV/=中性色、明度值/
第四节 自然颜色系统
对于任何一个具有正常色视觉的人,瑞典的 自然色系统(NCS)都将是进行颜色评价的最有 用的工具。人们无需使用测量仪器测量,也不需 使用颜色样品去进行比较,就可以用NCS的方法 直接去评价物体的颜色。
奥 斯 瓦 尔 德 系 统 的 等 色 相 三 角 形
4.奥氏体系颜色标号:
由数字(或数字和大写字母)和两个小写字母组成
色彩表示法:色相号 含白量 含黑量 纯色含量 C = 100 - 含白量 - 含黑量
例:14 p l 指色调是 14 的蓝,含白量为 3.5%,含黑量为 91.1%,蓝的含量为 5.4%
j 表示颜色的黄-蓝度 ( - 6~+11 ) 对于偏黄的颜色 j 为正值, 对于偏蓝的颜色 j 为负值;
g 表示颜色的绿-红度 ( -10 ~+6 ) 对于偏绿的颜色 g 为正值, 对于偏红的颜色 g 为负值。
OSA-UCS系统色空间分布示意 图
三、日本实用颜色坐标系统和色彩大全5000
(一) 日本实用颜色坐标系统
φ= 100 g/( b + g) = 100 . 24/( 36+24)
[设计]色彩表现形式及步骤方法
![[设计]色彩表现形式及步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ab58d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c.png)
色彩表现形式及步骤方法一.1固有色。
光源色。
环境色是形成色彩关系的三大因素,是认识色彩关系的前提。
2固有色:指日光下,人们对物体色彩关系特征的基本颜色特征。
3光源色:指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的颜色。
4环境色:指一个物体的周围无题反射的光色,他也会引起物体固有色的变化。
二.水粉画的表现1.性能与特点:可覆盖性,有水彩画润泽。
明丽。
活动的特点也有油画的厚重感。
能产生色彩上饱满强烈,浑厚,鲜明有柔和的效果。
局限性:干湿效果有明显差异,水分的多少,颜色薄厚难以掌握,底色的重要性。
2.水粉画的用色a.调色大致分为三种方法1.在调色板上或调色盒上,调准后着色。
2.在调色板上把颜色条的不太均匀,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处于半调和状态,在画面上通过不同的手法对颜色进行二次调和。
3.点彩法:将所需的不同色彩直接以点状或条状放置在画面上,拉开一定的距离后,在视觉上进行调和,从而产生闪烁,飘动的色彩效果。
b.用笔方法:拖,扫,点,飞白c.基本画法: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综和法,平涂法d.步骤:起稿,构图,铺大色块,深入刻画,最终调整。
三.油画的表现1.颜料。
矿物质颜料,有机颜料,无机颜料,透明颜料(深红,翠绿,普蓝,象牙黑),不透明颜料(白,土黄,柠黄,湖蓝)2.性能与特点:色彩丰富,稳定,干湿不发生变化,可以控制块的形状,大小,方向,薄厚都可以提到,具有极强的覆盖力和黏着力。
3.用笔方法:挫,扫,擦,刮,涂,揉四.色彩基础原理1.色彩的形成1)人类感知色彩的三要素:光线,眼睛,物种2)光和色:牛顿“色彩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人类可以感知的光线范围36光与色的关系:光的波长长短决定色彩色相不同,波长长偏向于红,波长越短,越偏向于蓝紫光的振幅高低决定色彩的明暗区别3).眼睛与色4)物体色与光色,物体固有色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a.物体随光源色的变化而变化b.物体色随光源的高度变化而变化c.物体色随环境色的影响产生相应的变化五.色彩的历史走向原发性(原始)直觉性(文艺复兴)自由性(现代)1.第一时期:原发性色彩的两个因素1)主观:原始先民对色彩本身的认识2)客观:生产力的低下(他们所能得到的颜色和使用颜色的方式)2.第二时期:自觉性色彩1)自然规律的认识(科学和理性成为社会思潮)2)物质基础的稳定3.第三时期:自由性色彩(光学科学发展观)表现性色彩成为主流六.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的历史演变1.本土色彩。
色彩体系一)PCCS体系

二、色彩三属性
二、色彩三属性
二、色彩三属性
二、色彩三属性
3、纯度区域及纯度印象 以“高、中、低”三种纯度感觉概括。
色彩中比较鲜艳的为“高纯度”,比较浑 浊的为“低纯度”,介于中间纯度者用 “中纯度”。 1) “高纯度”呈现“纯净、鲜艳、动感、 开放、华丽”的印象; 2) “中纯度”呈现“温和、中庸”的印象; 3)“低纯度”呈现“浑浊、灰暗、朴素、 知性、内敛”的印象。
三、色彩体系
一)PCCS体系
1、色相 色觉基础的主要颜色有红、黄、绿、蓝四
种色相(又称心理四原色),PCCS以这四色相 的色彩为基准组成了色相环的基本结构,然后 将这四种色相的心理补色(蓝绿、紫罗兰、红 紫、黄橙 )配置到其相对的位置。在上述8个 色相中,等距离地插入4种色相,成为12种色 相。再将这12种色相进一步分割,成为24种色 相。
二、色彩三属性
二、色彩三属性
二、色彩三属性
三、色彩体系
一)PCCS体系
日本色彩研究所于1964年发表的色彩表色系, 实用色彩配色体系(简称为PCCS)。
PCCS主要是以色彩调和为目的的色彩体系。 明度和纯度在这里结合成为色调,PCCS就是用 色调和色相这两个系统来表示色彩调和的基本 色彩体系。合计有199色色票。PCCS体系最大 的特点就是利用色调调和配色即明度和纯度的 混合概念。PCCS体系也称色相.色调体系。
二、色彩三属性
二、色彩三属性
二、色彩三属性
二)明度
1、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又称深浅程度。
反映年龄感程度。
2、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的 明暗变化,同一颜色加黑、白以后产生不同 的明暗层次;二是各种颜色的明暗变化,每 一纯色都有其相应的明度,如黄色明度最高, 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
蚂蚁庄园 古代的色彩体系

中国古代的色彩体系是五色体系,包括白、青、黑、赤、黄,分别对应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也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以及一年的不同时节:春青(蓝)、夏朱(红)、季夏黄、秋白、冬黑。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
中国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有用朱砂(硫化汞)。
用它们染色,牢度较差。
周代开始使用茜草,它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
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
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
南北朝以后,黄色染料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
黑色,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柏叶等。
这种色彩体系不仅代表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界的认知,也承载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此外,儒家的色彩观和道家的色彩观也对这一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需更多中国古代色彩体系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历史学家。
中国颜色体系

中国颜色体系中国颜色体系中各种不同颜色在空间的排列也是依据颜色的三属性即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来标定排列和标定的,并规定观察条件用标准光源D65照明和在10o视场以及0/45o的观察下来察看颜色和标定颜色,使中国颜色体系与CIE色度系统相匹配。
1、中国颜色体系的色相(H)主色:红色(R)、黄色(Y)、绿色(G)、蓝色(B)、紫色(P),间色:红黄色(YR)、黄绿色(GY)、蓝绿色(BG)、紫蓝色(PB)、红紫色(RP) 。
中国颜色体系的明度以字母V表示。
从0到10共分出11个等级。
规定:明度小于2.5的中性颜色为黑色,明度大于8.5的中性颜色为白色,介于明度2.5和8.5级之间其他中性颜色为灰色。
中国颜色体系的饱和度以字母C表示。
颜色样品离开中央轴的水平距离代表饱和度的变化。
在颜色立方体上,不同色调、不同明度的颜色,其最大饱和度是不一样的。
4、中国颜色体系的标定方法中国颜色体系将颜色分为彩色和中性色(非彩色)两类。
彩色以H V / C 标示。
例如5 R6/10是中等亮度、颜色鲜艳纯正的红色。
中性色以NV / 标示,例如N2.5/是一个明度很低的近似黑色。
奥斯瓦尔德系统奥斯瓦尔德色空间是用一个正三角形围绕其一个边长WB旋转而成的。
色相( 1 - 24 编号)2 5 8 11 14 17 20 23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明度( 8 级)a c e g i l n p含白量89.0 56.0 35.0 22.0 14.0 8.90 5.60 3.50含黑量11.0 44.0 65.0 78.0 86.0 91.1 94.4 96.5奥氏体系颜色标号:由数字(或数字和大写字母)和两个小写字母组成色彩表示法:色相号含白量含黑量纯色含量C = 100 - 含白量- 含黑量例:14 p l 指色调是14 的蓝,含白量为3.5%,含黑量为91.1%,蓝的含量为 5.4%中性色表示法:含白或含黑量奥斯瓦尔德色彩立体的不足在于用三角形把色彩限制了,新的、更饱和的颜料发现后在图上难以表示出来,并且色彩的分级也是不符合视觉心理的。
色彩印象——色相 色调116色体系

色彩印象——色相& 色调(Hue & Tone)116色体系美术素养 2010-08-13 10:37:59 阅读6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的最初来源是根据人的语言对颜色的描述:对偏白的颜色人们通常会使用“浅”、“柔”等形容词来描绘,而对作为三原色的红色(Red)、黄色(Yellow)、蓝色(Blue)等颜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鲜明”、“强烈”等形容词。
而色调(Tone——结合明度和纯度的概念)就是人们对可以利用同一形容词描述的颜色进行的汇总。
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是结合颜色的三种属性并根据人类心理的角度对颜色进行分类的科学的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对颜色的分类和使用。
下面的图像是10色相环与色调(Tone)表,其中色调(Tone)表示以红色(Red)为基准的。
在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中,10种色相分别是指:图0色调表红色(Red)、橙色(Yellow Red)、黄色(Yellow)、黄绿色(Green Yellow)、绿色(Green)、青绿色(Blue Green)、蓝色(Blue)、蓝紫色(Purple Blue)、紫色(Purple)、紫红色(Red Purple)。
色调表在色相 & 色调(Hue & Tone)体系中,11中色调分别是指:鲜明(Vivid)、高亮(Strong)、明亮(Bright)、清澈(Pale)、苍白(Very Pale)、灰亮(Light Grayish)、隐约(Light)、浅灰(Grayish)、阴暗(Dull)、深暗(Deep)、黑暗(Dark)。
其中“鲜明”和“高亮”色调的彩度很高,所以会给人一种华丽而又强烈的感觉;“清澈”和“隐约”的亮度和彩度都比较高,所以会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灰亮”和“浅灰”以及“阴暗”会给人一种朴素而又冷静的感觉;“深暗”和“黑暗”的亮度很低,所以会给人一种深沉而又凝重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的表示体系
全世界自制国际标准色的国家有三个,他们的代表机构是美国的蒙塞尔(MUNSELL)德国的奥斯特华德(OSTWALD)及日本的日本色研所(P.C.C.S)
蒙赛尔色彩体MUNSELL
MUNSEL:蒙塞尔的色相分为10个,每色相再细分为10,共有100个色相,并以5为代表色相,色相之多几乎是人类分辨色相的极限。
蒙塞尔的明度共分为11阶段,N1、N2、N3……N10,而彩度也因各纯色而长短不同,例如5R纯红有14阶段,而5BG只有6阶段,其表色树状体也因而呈不规则状。
蒙塞尔所创建的颜色系统是用颜色立体模型表示颜色的方法。
它是一个三维类似球体的空间模型,把物体各种表面色的三种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全部表示出来。
以颜色的视觉特性来制定颜色分类和标定系统,以按目视色彩感觉等间隔的方式,把各种表面色的特征表示出来。
目前国际上已广泛采用蒙塞尔颜色系统作为分类和标定表面色的方法。
蒙塞尔颜色立体如图3-4所示,中央轴代表无彩色黑白系列中性色的明度等级,黑色在底部,白色在顶部,称为蒙塞尔明度值。
它将理想白色定为10,将理想黑色定为0。
蒙塞尔明度值由0-10,共分为11个在视觉上等距离的等级。
蒙塞尔颜色立体示意图
在蒙塞尔系统中,颜色样品离开中央轴的水平距离代表饱和度的变化,称之为蒙塞尔彩度。
彩度也是分成许多视觉上相等的等级。
中央轴上的中性色彩度为0,离开中央轴愈远,彩度数值愈大。
该系统通常以每两个彩度等级为间隔制作一颜色样品。
各种颜色的最大彩度是不相同的,个别颜色彩度可达到20。
蒙塞尔颜色立体水平剖面上表示10种基本色。
如图3-5所示,它含有5种原色:红(R)、黄(Y)、绿(G)、蓝(B)、紫(P)和5种间色: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
在上述10种主要色的基础上再细分为40种颜色,全图册包括40种色相样品。
图3-5蒙塞尔色相的标定系统
任何颜色都可以用颜色立体上的色相、明度值和彩度这三项坐标来标定,并给一标号。
标定的方法是先写出色相H,再写明度值V,在斜线后写彩度C。
HV/C=色相明度值/彩度
例如标号为10Y8/12的颜色:它的色相是黄(Y)与绿黄(GY)的中间色,明度值是8,彩度是12。
这个标号还说明,该颜色比较明亮,具有较高的彩度。
3YR6/5标号表示:色相在红(R)与黄红(YR)之间,偏黄红,明度是6,彩度是5。
对于非彩色的黑白系列(中性色)用N表示,在N后标明度值V,斜线后面不写彩度。
NV/=中性色明度值/
例如标号N5/的意义:明度值是5的灰色。
另外对于彩度低于0.3的中性色,如果需要做精确标定时,可采用下式:
NV/(H,C)=中性色明度值/(色相,彩度)
例如标号为N8/(Y,0.2)的颜色,该色是略带黄色明度为8的浅灰色。
《蒙塞尔颜色图册》是以颜色立体的垂直剖面为一页依次列入。
整个立体划分成40个垂直剖面,图册共40页,在一页里面包括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值、不同彩度的样品。
如图3-6所示,是颜色立体5Y和5PB两种色相的垂直剖面。
中央轴表示明度值等级1-9,右侧的色相是黄(5Y)。
当明度值为9时,黄色的彩度最大,该色的标号为5Y9/14,其它明度值的黄色都达不到这一彩度。
中央轴左侧的色相是紫蓝(5PB),当明度值为3时,紫蓝色的彩度最大。
该色的标号:5PB3/12。
蒙塞尔颜色立体的Y-PB垂直剖面
又如图3-7所示,是明度值为5的水平剖面,在明度值为5的条件下,红色(R)的彩度最大,黄色(Y)的彩度最小。
蒙塞尔颜色立体的明度值5水平剖面.
奥斯特瓦尔德体系OSTWALD
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体系:奥斯华德色相以8色相为基础,每一色相再分3色,共24色相,明度阶段由白到黑,以a、c、e、g、i、l、n、p记号表示,所有色彩均为C纯色量+W白色量+B黑色量=100。
并以无彩色阶段为一边,纯色在另一顶点,每边长依黑白量渐变化排成8色,形成等色相的正三角形。
由于奥斯华德表色系的秩序严密,是配色时极方便的表色系统。
奥斯特瓦尔德(1853-1952),是德国的物理化学家,因创立了以其本人为名字的表色空间,而获得诺贝尔奖金。
该颜色体系包括颜色立体模型(如图3-1所示)和颜色图册及说明书。
奥斯特瓦尔德色系的颜色立体
奥斯特瓦尔德颜色体系的基本色相为黄、橙、红、紫、蓝、蓝绿、绿、黄绿8个主要色相,每个基本色相又分为3个部分,组成24个分割的色相环,从1号排列到24号。
奥斯特瓦尔德色相环
奥斯瓦尔德的全部色块都是由纯色与适量的白黑混合而成,其关系为“白量W+黑量B+纯色量C=100”。
消色系统的明度分为8个梯级,附以a、c、e、g、i、l、n、p的记号。
a表示最明亮的色标白,p表示最暗的色标黑,其间有6个阶段的灰色。
这些消色色调所包含的白和黑的量是根据光的等比级数增减的,明度是以眼睛可以感到的等差级数增减决定的。
a c e g i l n p
89563522148.9 5.6 3.5
114465788691.994.496.5
表:奥斯瓦尔德的白黑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作为色标的白(a)比理想的白色含有11%的黑量;而作为色标的黑(p)则比理想的黑含有3.5%的白。
并且还有如下关系:
将分级的数字代入则得:
从这种明度分级的方法即可看出并不是按照视觉特征来分级的,这是该系统的一大缺点。
把这个明度阶梯作为垂直轴,并做成以此为边长的正三角形,在其顶点配以各色的纯色色标,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色相三角形。
奥斯特瓦尔德等色相三角形
奥斯瓦尔德颜色系统共包括24个等色相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共分为28个菱形,每个菱形都附以记号,用来表示该色标所含白与黑的量。
例如某纯色色标为nc,n是含白量5.6%,c是含黑量44%,则其中所包含的纯色量为:100-(5.6+44)=50.4%
再如纯色色标为pa,p含白量为3.5%,a含黑量11%,所以含纯色量为:100-(3.5+11)=85.5%
这样做成的24个等色相三色形,以消色轴为中心,回转三角形时成为一复圆锥体,也就是奥斯瓦尔德颜色立体。
奥斯特瓦尔德色系通俗易懂,它给调配使用色彩的人提供了有益的指示。
在做色彩构成练习中的纯度推移时,奥斯特瓦尔德色系的色相三角形不啻可以视为一种配方的指导,此外,色相三角形的统一性也为色彩搭配特性显示了清晰的规律性变化。
奥斯特瓦尔德色系的缺陷在于等色相三角形的建立限制了颜色的数量,如果又发现了新的、更饱和的颜色,则在图上就难以表现出来。
另外,等色相三角形上的颜色都是某一饱和色与黑和白的混合色,黑和白的色度坐标在理论上应该是不变的。
则同一等色相三角形上的颜色都有相同的主波长,而只是饱和度不同而已,这与心理颜色是不符的。
目前采用混色盘来配制同色相三角形,以弥补这一缺陷。
CIE表色体系
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法文全称为“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clairage”)体系是1931年建立的一种色彩测量国际标准,1976年修正为CIE L*a*b*。
此体系用三个参数,一个是亮度L(luminance),另两个是颜色分量,分别为a,代表从绿(green)到红(red),另一个是b,代表从蓝(blue)到黄(yellow)。
在电视工业中,为了配色方便,CIE制定了XYZ计色制。
日本的日本色彩研究所(P.C.C.S)
日本色彩研究所即p,c,c,s表色系,其色相分为24个,明度则以垂直阶段为九个,由黑(1,0)到……8.5,白(9.5)。
彩度阶段由无彩色到纯色共10个阶段0s,1s……9s。
日本色研把明度和彩度的变化综合起来成为色调的变化,无彩色有5个色调:白、浅灰、中灰、暗灰、黑,有彩色则分为鲜色调、和加白的明色调、浅色调、淡色调、以及加黑的深色调、暗色调、加灰的纯色调、浅灰调、灰色调、暗灰色调,其色票并以色调分类,很容易依色彩感觉来使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