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古诗1 咏鹅
一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和三字经

一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和三字经1、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悯农(一)(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画鸡(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6、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7、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8、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年级上学期必背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一年级语文咏鹅常用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咏鹅常用知识点《咏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一篇诗歌。
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年级语文咏鹅知识点,欢迎阅读!一年级语文咏鹅常用原文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年级语文咏鹅知识点解释: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创作背景: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
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
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
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
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一年级语文咏鹅教案一、读一读,说一说,感知古诗大意1、引趣导读一上课,教师用“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登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
”一则谜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接着通过简介迁移兴趣,引入自读古诗。
并设计这样的谈话:同学们,《咏鹅》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作品,骆宾王十分聪明,7岁就能作诗。
你们今年也7岁了,都很聪明,能读好这首诗吗?2、以读引说,说中感知在读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说,把读中感知的内容交流给大家,让学生从自由广泛的交流中得到比较全面的整体感知。
教师设计问题:在读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 可以同桌说,也可以小组说,谁认为自己说的好还可以站起来说。
二、读一读,听一听,感悟古诗韵律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
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但刚学古诗的一年级小学生不懂这些,靠老师的讲又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因而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提高。
一年级上册古诗汇总

一年级上册古诗汇总《咏鹅》诗题:《咏鹅》作者:(唐)骆宾王诗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江南》诗题:《江南》作者:汉乐府诗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画》诗题:《画》作者:(唐)王维诗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二)》诗题:《悯农(其二)》作者:(唐)李绅诗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朗月行(节选)》诗题:《古朗月行(节选)》作者:(唐)李白诗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风》诗题:《风》作者:(唐)李峤诗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静夜思》诗题:《静夜思》作者:(唐)李白诗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诗题:《春晓》作者:(唐)孟浩然诗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赠汪伦》诗题:《赠汪伦》作者:(唐)李白诗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寻隐者不遇》诗题:《寻隐者不遇》作者:(唐)贾岛诗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9. ◦ ◦ ◦ 10. ◦ ◦ ◦。
一年级的十八首古诗

一年级的十八首古诗1、《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9、《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2、《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3、《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15、《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6、《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7、《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8、《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小学一年级上半年必背古诗

1、咏鹅(鹅鹅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4、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5、梅花(墙角数枝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7、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吕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8、杂诗(君自故乡来)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9、鸟鸣涧(人闲桂花落)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0、长干行(郎骑竹马来)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11、绝句(江碧鸟逾白)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2、遗爱寺(弄石临溪坐)白居易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13、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4、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5、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6、鸟(谁道群生性命微)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身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17、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19、长歌行(百川东到海)汉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古诗《咏鹅》 (部编版)

新知讲解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悟诗情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鹅的什么心情?
喜欢,爱好
诗中描绘了白鹅悠闲自得的模样, 白、绿、红三种颜色的对比,清新艳 丽;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 游水嬉戏的姿态。
新知讲解
《咏鹅》相传是骆宾 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 歌,以清新欢快的语言, 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 征来进行描写。
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 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知作者
新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
咏鹅
解诗题
诗题意思:是小作者看到 一群白鹅之后,写的赞美鹅 的一首小诗。
新知讲解
解词语
曲:弯曲。 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脖子。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浮:漂浮。
拨:划动,拨开。
新知讲解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明诗意
句意:鹅,鹅,鹅,在 水中嬉戏的白鹅,弯曲 着脖子对天唱着歌。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句意:那一身雪白的羽毛 漂浮在绿水上,红掌划动 着清澈的水波。
新知讲解
悟诗情
哪些词语,具体形象的写出鹅的可爱?
曲项,白毛,红掌表示形 态和色彩的词语,和歌,浮, 拨等动词。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古诗《咏鹅》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古诗《咏鹅》 (部编版)
学古诗
一年级(2)咏鹅
导入新知
原诗诵读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新知讲解
luò 骆
记拼音
qū 曲 bō 拨
新知讲解
骆宾王,唐朝著名诗人。“初唐 四杰”之一。 “初唐四杰”:
一年级上册古诗必背

一年级上册古诗必背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年级上册古诗必背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4、《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6、<别董大>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7、《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小学古诗《咏鹅》拼音版

y o ng e
咏鹅
t a ng lu o b in wa ng
(唐)骆宾王x- x- x-
eee
鹅鹅鹅,
q u xi a n g xi a ng ti an g e
曲项向天歌。
b ai m ao f u l u shu i
白毛浮绿水
h o ng zh a ng b o q i ng b o
红掌拨清波
注释:
①咏:用、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②项:颈的后部。
这里代指脖子。
③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拨:戈U动。
④曲项:弯着脖子
⑤歌:长鸣
译文一:大白鹅啊大白鹅,你也就只能变曲着脖子迎天欢叫,活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译文二: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译文三:“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戈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1 咏鹅
教学目标
1.学会“天、白、毛、水”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鹅、歌、绿、红、掌、清”
2.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朗读,背诵课文。
4、使学生懂得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鹅浮水的图片,简介作者及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1.出示挂图,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说说鹅的样子,鹅在干什么
2.简介作者及古诗的特点
(二)学习课文
复习古诗中出现的音节和熟字
(三)看拼音读课文
记住生字字音
1.先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读生字卡片,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了生字字音
(四)讲课课文
理解诗句意思,理解生字词
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一共几句,有几行
2.讲读第一句
(1)读第一行,引导学生理解一连说了三个“鹅”是什么意思
(2)读第二行,第二行是写鹅的头颈,意思是鹅正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
(4)让学生再读第一句,要求读出正确停顿,读出喜爱鹅的感情3.讲读第二句,教师范读第二句
(1)指读第三行对照挂图讨论
“白毛”一词指什么?“浮绿水”又指鹅在干什么?
(2)读第四行,让学生图文对照讨论理解
(3)范读第二句,并指图概括第二句的意思
(4)再让学生读第二句,要求读出正确停顿
4.读全诗,再次强调古诗的读法
(五)指导背诵课文
1.小作者指着鹅说什么?
2.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
3.鹅的羽毛什么颜色?它浮在什么样的水面上?
4.鹅的脚掌什么颜色?它用红掌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