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4)--《物理化学》(下)中期学习测试卷及答案
2022年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附答案

2022年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如图所示,轴沿水平方向,轴竖直向下,在时刻将质量为的质点由a处静止释放,让它自由下落,则在任意时刻,质点所受的对点的力矩=________ ;在任意时刻,质点对原点的角动量=_____________。
2、反映电磁场基本性质和规律的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①②③④试判断下列结论是包含于或等效于哪一个麦克斯韦方程式的.将你确定的方程式用代号填在相应结论后的空白处。
(1) 变化的磁场一定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2) 磁感线是无头无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电荷总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示曲线为处于同一温度T时氦(原子量4)、氖(原子量20)和氩(原子量40)三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其中曲线(a)是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曲线(c)是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4、一个半径为、面密度为的均匀带电圆盘,以角速度绕过圆心且垂直盘面的轴线旋转;今将其放入磁感应强度为的均匀外磁场中,的方向垂直于轴线。
在距盘心为处取一宽度为的圆环,则该带电圆环相当的电流为________,该电流所受磁力矩的大小为________ ,圆________盘所受合力矩的大小为________。
5、若静电场的某个区域电势等于恒量,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____,若电势随空间坐标作线性变化,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为 _______________。
6、一束光线入射到单轴晶体后,成为两束光线,沿着不同方向折射.这样的现象称为双折射现象.其中一束折射光称为寻常光,它______________定律;另一束光线称为非常光,它___________定律。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下)单元测试卷(二)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下)单元测试卷(二)独立子系统的统计热力学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液态理想混合物属于 。
A :独立的离域子系统;B :离域的相倚子系统;C :独立的定域子系统2.晶体中的原子、分子或离子属于 。
A :独立的离域子系统;B :离域的相倚子系统;C :定域子系统 3.以下属于独立的离域子系统是 。
A :绝对零度的晶体;B :理想液体混合物;C :理想气体的混合物 4. 平动能的最低能级等于 。
A :2t 2/33h mV ε=;B :0;C :2t 2/338h mVε= 5. 一平动子处于能量3/2247mVh t =ε的能级上,则该能级的简并度i g t,= 。
A :6;B :5;C :46.NO 分子在转动的第一激发态上的简并度与其基态的简并度之比= 。
A :1; B :2; C :3 7.CO 分子在振动的第k 能级比k -1能级的能量高 。
A :0.2h ν; B :0.5h ν; C :h ν 8.在不同能级中,与系统体积有关的是 。
A :振动能级; B :转动能级; C :平动能级 9. 在不同能级中,能级间隔相等的是 。
A :振动能级;B :转动能级;C :平动能级10. 对于常温下的氮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振动能级间隔最大;B :转动能级间隔最大;C :平动能级间隔最大11. 在相同体积下,子的质量越大,平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2. 体积越大,平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3. 子的转动惯量越大,转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4. 振动频率越大,振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5. 有七个独立的可区别的粒子,分布在简并度为1、3和2的ε0, ε1, ε2三个能级中,数目分别为3个、3个和1个子,问这一分布拥有多少微观状态等于 。
16. 在含大量粒子的系统中,ωmax /Ω 的值很小,ln ωmax /ln Ω 的值接近 。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2)--《物理化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加;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6. 在常温下,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的能级间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平动、转动、振动; B. 转动、平动、振动;
C. 振动、转动、平动; D. 平动、振动、转动
17. 在子配分函数 q t 、 qr 、 q v 中,与系统体积无关的是( )。
C. 中间产物 B 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出现极大值; D. 在反应过程中 B 的消耗速率不变
8. 合成氨反应为 0 N2 3H2 2NH3 ,若氮气的消耗速率用 N 2 表示,则氢气的消耗速率 H2 应为
(
)。
A. H2= N2 ;
B.
H
=
2
1 2
N2
;
C.
H
=3
2
N2
14. 关于最概然分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最概然分布是拥有微观状态数最多的分布;
B. 最概然分布是热力学概率最大的分布;
C. 在含有大量粒子的系统中,最概然分布代表了一切可能的分布;
D. 最概然分布的出现概率 max / Ω 随系统粒子数 N 的增大而增大
15. 在一定温度下,将 1mol 理想气体压缩,则该系统拥有的微观状态数( )。
(选填:
8. 连串反应 A k1 B k2 C 的最显著特点是
。
9. 复合反应的速率系数 k 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 k 2k1k2 / k3 ,则复合反应的活化
能 E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 E1、E2、E3 之间的关系为
。
1
10. 由反应机理建立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常用两种近似方法,它们是
;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9)--《物理化学》(下)考试试卷及答案(A)

四、(14 分)
(1) 在 平 衡 的 独 立 子 系 统 中 , 粒 子 的 两 个 能 级 的 能 量 分 别 为 ε1 = 6.1×10−21J 和 ε 2 = 8.4 ×10−21J ,能级的简并度分别为 g1 = 3和 g2 = 5 。试求 300 K 时此两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
第2页
之比 N2 : N1 。已知玻尔兹曼常数 k = 13.81×10−24 J ⋅ K−1 。(7 分) (2) CO 气体分子的转动惯量 I = 1.45 ×10−46 kg ⋅ m2 ,试求 100℃时 CO 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
{ } { } 1.2307V, Eo Zn2+ Zn = −0.7630 V , Eo Cl− Hg2Cl2 (s), Hg (l) = 0.2676 V , (∂E ∂T )p =
− 4.29 ×10−4 V ⋅ K−1 。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5 分) (2) 求溶液中 ZnCl2的活度 aZnCl2 ;(5 分) (3) 当1mol Zn 发生反应时,求电池反应的 ∆rGm 、 ∆r Sm 、 ∆r H m 。(6 分)
h2 8π 2 Ik
=
(0.6626 ×10−33)2
8π
2
×
1.45
×
10−
46
×
13.81
×
10− 24
K
=
2.777 K
qr
=
T σ Θr
= 373.15 1× 2.777
= 134.4
五、解:(1) σ = σ ∗ − bc , (∂σ / ∂ c)T = −b
Γ (1) 2
⋅ dm3
⋅ s −1
物理化学下册习题答案(全部)(DOC)

第七章化学反应动力学1.以氨的分解反应2NH3==== N2+3H2为例,导出反应进度的增加速率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何者用于反应速率时与选择哪种物质为准无关。
解:∴,,2.甲醇的合成反应如下:CO+2H2 ===== CH3OH已知,求,各为多少?(答案:2.44,4.88mol·dm-3·h-1)解:,3.理想气体反应2N2O5→ 4NO2+O2,在298.15 K的速率常数k是1.73×10-5s-1,速率方程为。
(1)计算在298.15K、、12.0 dm3的容器中,此反应的和即各为多少?(2)计算在(1)的反应条件下,1s内被分解的N2O5分子数目。
(答案:(1)7.1×10-8,-1.14×10-7md·dm-3·s-1 (2)1.01×1018)解:(1)mol·dm-3mol·dm-3·s-1∴mol·dm-3·s-1(2)1.4×10-7×12.0×6.022×1023=1.01×1018个分子4.已知每克陨石中含238U 6.3×10-8g,He为20.77×10st1:chmetcnv UnitName="cm" SourceValue="6" HasSpace="False" Negative="True" NumberType="1"TCSC="0">-6cm3(标准状态下),238U的衰变为一级反应:238U → 206Pb+84He由实验测得238U的半衰期为=4.51×109 y,试求该陨石的年龄。
(答案:2.36×109年)解:每克陨石中含He:mol最开始每克陨石中含238U的量:mol现在每克陨石中含238U的量:mol衰变速率常数:∴5.303.01 K时甲酸甲酯在85%的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其速率常数为4.53mol-1·L·s-1。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2)--《物理化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三、(15 分)
508 ℃ 时 , 反 应 2H I ( g) H2 (g) I2 (g) 在 一 恒 容 容 器 中 进 行 , 以 压 力 表 示 的 速 率 方 程 为
dpHI dt
k
HI,p
p
Hale Waihona Puke HI(kHI,p
为以压力表示的速率系数)。当
HI
的初始压力为105 Pa 时,其半衰期为
A. q r 和 q v ; B. q r 和 q t ; C. q v 和 q t ; D. q t 、 q r 和 q r
18. 下面哪个式子正确表达了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子配分函数的析因子性质。( )
A. q qt qe qn ; B. q qr ; C. q qv ; D. q qe qn
。
11. 链反应机理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它们分别是
。
12. 范德华气体可视为
。(选填:独立的离域子系统、相倚的离
域子系统)
13. 相空间中的任意一点,代表
。(选填:系统的一个微观状态、
处于一定运动状态的一个分子)
14. 对于常温下的氮气,能级间隔最小的能级是
,能级间隔最大的能级
是
。(选填:转动能级、平动能级、振动能级)
C. 中间产物 B 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出现极大值; D. 在反应过程中 B 的消耗速率不变
8. 合成氨反应为 0 N2 3H2 2NH3 ,若氮气的消耗速率用 N 2 表示,则氢气的消耗速率 H2 应为
(
)。
A. H2= N2 ;
B.
H
=
2
1 2
N2
;
C.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 练习题答案

第1章 物质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基本概念1.(1) (3)。
2. (1)分子无体积;(2)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3.气。
4.气液共存区的边界线;不稳定区的边界线。
375.0ccc c ==RT V p Z ,得到普遍化的范德华方程以及对应状态原理。
5.a 气体;b 饱和气体;c 气液共存;d 饱和液体;e 液体。
6.不能,MPa 8.59=p7.状态一定,状态函数的量值一定;状态函数量值的变化仅与系统的初终状态有关。
对于一个均相系统,如果不考虑除压力以外的其他广义力,为了确定平衡态,除了系统中每一种物质的数量外,还需确定两个独立的状态函数。
8. (1) 外p p =,(2) =常数外p p =。
9. (1)封闭系统;(2)封闭系统,恒容过程,非体积功为零;(3)封闭系统,恒压过程,非体积功为零。
10. 压力为0.1MPa 下处于理想气体状态的气态纯物质。
压力为0.1MPa 下的液态和固态纯物质。
压力为0.1MPa 下浓度为3dm mol 1-⋅或1kg mol 1-⋅的理想稀溶液中的溶质。
11. 降低;=。
12.BB B )0(νζn n -=。
从数量上统一表达反应进行的程度。
13.<, =。
14.=, <。
15.=, >。
16. (1)×;(2)×;(3)√。
17. 实验测定;经验半经验方法;理论方法。
18. 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差。
计算题1. 解:mol 1071.6mol )15.27330(3145.8101001021.169363--⨯=⎥⎥⎦⎤⎢⎢⎣⎡+⨯⨯⨯⨯==RT pV n []211122112211 )-(1 M y M y n M n y M y n M n M n m +=+=+= []2211) -( M M M y n +=836.001.4601.30101.461071.6219.0132121=-⋅⎪⎭⎫ ⎝⎛-⨯=-⋅⎪⎭⎫⎝⎛-=∴-M M M n m y 2. 解:以“1”代表空气,以“2”代表H 2O ,()mol 613.0mol 15.273253145.8100.1510325.1013311=⎥⎦⎤⎢⎣⎡+⨯⨯⨯⨯==-RT pV n3.174kPa kPa 01982.0613.001982.0325.10121222=⎪⎭⎫⎝⎛+⨯=+⋅==n n n p y p p331121dm 5.15dm 0.15613.001982.0613.0=⨯+=⋅+=V n n n V3. 解:以“1”代表NO ,以“2”代表“Br 2”,以“3”代表NOBr 开始时,p 1(0) = 23.102kPa9.76kPa Pa 10055.13003145.8)81.159/660.0()/()0(32222=⨯⨯⨯===-V RT M m V RT n p 平衡时,[]3213323132121)0()0(21)0()0(p p p p p p p p p p p p -+=+⎥⎦⎤⎢⎣⎡-+-=++=[]14.25kPa kPa )737.2576.9102.23(2)0()0(2213=-+=-+=∴p p p p 8.85kPa kPa )25.14102.23()0(311=-=-=p p p 2.64kPa kPa )25.142176.9(21)0(322=⨯-=-=p p p 4. 解:()RT b V p =-m , b pRTV +=m ,1,m 2,m kV V = 即kb p RT k b p RT k b p RT +=⎪⎪⎭⎫ ⎝⎛+=+112, ⎪⎪⎭⎫ ⎝⎛-=-=-21121)1(p p k p RT p RT p RT k k b ⎪⎪⎭⎫ ⎝⎛-⋅-=∴21111p p k p RT k b 133mol m 10132.5101.3250.01107510101.325273.15)(08.31450.01107511-⋅⎪⎭⎫ ⎝⎛-⋅⨯+⨯⋅-=135mol m 102.437--⋅⨯=A 3*m 3444N r V b ⋅⋅==π0.134nm m 100.134m 10022.61610437.2316393/12353/1A =⨯=⎪⎪⎭⎫⎝⎛⨯⨯⨯⨯=⎪⎪⎭⎫ ⎝⎛=∴--ππN b r5. 解:(1) I ,液-固;II ,气-液;III ,气-固。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含答案

I 练习题一、填空题电解质溶液1. Pt|Cu 2+,Cu + 电极上的反应为Cu 2+ + e -→Cu +,当有1F 的电量通过电池时,发生反应的Cu 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 同一电导池测得浓度为0.01mol·dm -3的A 溶液和浓度为0.1 mol·dm -3的B 溶液的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Λm (A )/Λm (B )等于________。
3. 已知m Λ∞(Na +)=50.11×10-4S·m 2·mol -1,m Λ∞(OH -)=198.0×10-4S·m 2·mol -1,在无限稀释的NaOH 溶液中t ∞(Na +)等于________,t ∞(OH -)等于________。
4. 25℃时,在0.002mol·kg -1CaCl 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1,在0.002mol·kg -1CuSO 4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2,则γ±1_______γ±2。
5. 已知NaAc 、NaCl 、HCl 水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Λ1,Λ2,Λ3,则HAc的摩尔电导率为________________。
6. 25℃时,1mol·kg -1的BaCl 2水溶液的γ±=0.399,则a ±= 。
7. 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NaCl ,MgCl 2,MgSO 4的稀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的大小是:γ±(NaCl ) γ±(MgCl 2) γ±(MgSO 4)(选填<,=,>)。
8. 电解质的离子强度定义为I = ,1 mol·kg -1的CaCl 2水溶液的I =mol·kg -1。
9. 等量的0.05 mol·kg -1的LaCl 3水溶液及0.05 mol·kg -1的NaCl 水溶液混合后,溶液的离子强度I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q
3.757
N
q
∑ E
=
L
3 i=0
εi
Nj N
=
6.022 ×1023mol−1
×(ε0×0.266来自+ε1
×
0.273 +
ε2
×
0.332
+
ε3
×
0.129)
(3) = 6.022×1023mol−1 × 261.04kK
= 6.022 ×1023 × 261.04 ×13.81
降低一半,则该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kJ ⋅ mol-1 。(假定活化能与温度无关)
6. 将纯 BHF2引入到 292 K 的恒体积的容器中,发生 6BHF2(g) → B2H6(g) + 4BF3(g)反应。
不论起始压力如何,反应 1 h 后,发现反应物均分解 8 %,则该反应为
级反应。
7. 一平动子处于能量 εt = 7h2 / (4mV 2/3) 的能级上,则此能级的简并度 gt=
有一平衡的独立子系统,服从玻耳兹曼分布,粒子的最低四个能级为 ε0 /k = 0 , ε1 / k = 200K , ε2 / k = 350K , ε3 / k = 700K ,它们的简并度分别为 1,2,4,5,这里 k 为玻 耳兹曼常数且 k = 13.80658×10−24J⋅K−1,当系统的温度为 300 K 时,试计算: (1) 子的配分函数 q ;(4 分) (2) 粒子分别在能级 ε 0 和 ε3 上出现的概率;(5 分) (3) 系统的摩尔能量。(5 分)
。
10. 振动频率为ν,则振动能级的零点能等于
。
三、(16 分)
313K 时,N2O5在 CCl4溶剂中发生分解反应,速率方程为: vN2O5 = kcN2O5 。已知初始速率
vN2O5 ,0 =1.00 ×10−5 mol ⋅ dm-3 ⋅ s-1 ,反应 1 h 后速率 vN2O5 = 3.26 ×10−6 mol ⋅ dm-3 ⋅ s-1 。试求:
dt
= 2k3cN2O2 cO2
cN2O2 cN2 O
=
k1 k2
所以= : dcNO2
dt
2= k3cN2O2 cO2
2k1k3 k2
cN2 O
cO2
(2)
dc N2O2 dt
=
k1c
2 NO
− k 2cN2O2
− k3cN2O2 cO2
=0
cN 2 O 2
=
k1cN2 O k2 + k3cO2
所以: dcNO2
三、(16 分) 解:(1)r = kc , r0= kc0 , r0/r = c0/c
k = 1/t × ln(c0/c) = 1/t × ln(r0/r) = 3.11×10-4 s-1 (2)t 1 = ln2/ k = 2.23×103 s
2
(3)c0= r0/k = 0.032 mol·dm-3 (4) ln 1 = kt
1− α ln 1 = 3.11×10−4 × 2× 3600= 2.2392
1− α α = 89.36%
四、(12 分)
解:(1)
t1/ 2
=
ln 2 kA
=
ln 2 k
=
ln 2 4.8 ×10−4 s−1
= 1444.1s
(2)
A(g) → 2B(g) + 0.5C(g)
∑p
=t 0= p0 66.7kPa 0
化能 E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 Ei 间的关系为
。
A:
Ea
=E2
+
2 3
(
E1
−
E3
)
;B:
Ea
=2E2
+
2 3
(
2
E1
−
3E4
)
;C:
Ea
=
E2
+ E1
− E3
5. 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中,以物理量 Y 代替浓度变化的关系中,正确的式子是
。
A: cA0 = Y∞ ;B: cA0 = Y∞ − Yt ;C: cA0 = Y∞ − Y0
。
A: 等于 0;B:等于 1;C:小于 1
10. 在平动、振动和转动能级中,能级属于等间距的是
。
A: 平动能级;B:转动能级;C:振动能级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2A k → B + 2C 为二级反应,当初始浓度 cA0 = 1.00 ×10−2 mol ⋅ dm−3 时,A 的半衰期为 15min,
程。(8 分)
六、(14 分) 已知 N2分子的振动频率ν = 7.065×1013s−1 。试求:
(1)500K 时,N2分子在振动第一激发态能级分布数 N1与基态能级分布数 N0 之比;(8 分) (2)N2分子在 500K 时的振动子配分函数 q0v 。(6 分)
已知 k=13.81×10−24 J ⋅ K−1 ,h= 0.6626 ×10−33 J ⋅ s , Θv = hν / k 七、(14 分)
t1/2 与 t1/4 之比等于
。
4. 反应 2N2O5 → 4NO2+ O2在 328 K 时,O2(g)的生成速率为 0.75×10-4 mol ⋅ dm-3 ⋅ s-1 。如
其间任一中间物浓度极低,难以测出,则 N2O5的消耗速率为
mol ⋅ dm-3 ⋅ s-1 。
5. 丁二烯(A)的二聚反应 2A(g) → A2 (g) 为二级反应。当温度由 326℃降至 306℃时,反应速率
2NO k1→ N2O2 ; N2O2 k2→ 2NO ; N2O2 +O2 k3→ 2NO2 (1)假设前两个基元反应 1 和 2 能快速达到平衡,试用平衡态法建立以 NO2表示的复合反应
的速率方程;(6 分) (2)如 N2O2 的浓度比其它物质小得多,试用恒稳态法建立以 NO2表示的复合反应的速率方
第3 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A; 2— C; 3— B; 4—A; 5— C; 6— B; 7—C; 8—A; 9—B; 10—C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30; 2—0.4; 3—1/3; 4—1.50×10-4; 5—99.98;
6—1; 7—6; 8—7560; 9— 1.104; 10—hν/2
第2 页
(1) 反应的速率系数 k;(4 分) (2) 313 K 时 N2O5的半衰期;(4 分) (3) N2O5的初始浓度;(4 分) (4) 反应 2 h 后 N2O5的转化率。(4 分)
四、(12 分) 300K 时,物质 A 在恒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 A(g) → 2B(g) + 0.5C(g) 反应,其反应速率系
《物理化学》(下)中期学习测试卷
考试形式:闭卷 所需时间:120 分 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零级反应
基元反应。
A:肯定不是;B:肯定是;C:不一定是 2. A k → B + C 为零级反应,A 的半衰期为 40 min,则 A 消耗 3/4 时所需时间为
。
A: 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
7. 质量为 m 的三维平动子的最低能量等于
。
A: 0;B: h2 / (8mV 2/3 ) ;C: 3h2 / (8mV 2/3 )
8. 乙醇和水的液态混合物是一个
。
A: 离域的相倚子系统;B:定域的相倚子系统;C:离域的独立子系统
第1 页
9. 双原子分子在T << Θv 时,振动配分函数 q0v
总分 。
A:20 min;B:40 min;C:60 min
3. 反应 A → 2B ,如 −dcA / dt = kcA ,则 dcB / dt =
。
A: kcA ;B: 2kcA ;C: 0.5kcA
4. 复杂反应表观速率系数 k 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 k = 2k2 (2k1 / 3k3 )2/3 ,则表观活
。
8. 有七个独立的可区别的粒子,分布在简并度为 1、3 和 2 的 ε0 、ε1 和 ε2 三个能级中,数目分
别为 3 个、3 个和 1 个子,这一分布拥有的微观状态数为
。
9. 当两能级差 ε2 − ε1 =kT , 且其简并度 g1=1,g2=3 时,则粒子在两能级上最概然分布时粒子
数之比 N2/N1 为
×10−24J ⋅ mol−1 = 2170.9J ⋅ mol−1
第5 页
数 k = 4.8 ×10−4s−1 。 (1) 求 A 的半衰期 t1/ 2 ;(5 分) (2) 假定容器中刚开始只有 A,其初始压力 p0 = 66.7kPa ,反应 10min 后,系统的总压为多
少?(假设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7 分)
五、(14 分)
2NO(g) + O2 (g) → 2NO2 (g) 的反应机理为:
当 c A0 降低至 0.50 ×10−2 mol ⋅ dm−3 时,A 的半衰期为
min。
2. 2A(g) k→ 2B(g)+C(g) 为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为 15min。假定刚开始只有物质 A,当反应
刚好进行到 15min 时,混合物(假定为理想气体)中物质 B 的摩尔分数等于
。
3. 反应 A → B 为二级反应, t1/2 和 t1/4 分别代表反应物 A 消耗掉 50%和 75% 所需时间,则
dt
= 2k3cN2O2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