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简单易理解的解析

合集下载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解析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自然界中一对相互联系的气候现象,它们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进行详细解析,并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温异常上升,往往伴随着气候异常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在每2-7年间发生,并持续数月至一年左右。

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特征如下:1. 海温异常上升: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温升高,有时可达到2-3摄氏度以上。

2. 降雨分布异常:厄尔尼诺期间,太平洋赤道东部地区的降雨增多,而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降雨则减少。

3. 气候异常: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如影响气温、风力、湿度等。

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与太平洋海表温度、大气环流以及海洋生物生态等因素相关。

科学家利用各种观测和模拟手段,对厄尔尼诺现象进行研究和预测,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机制和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其影响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异常: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如干旱、洪涝、风暴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2. 生物多样性: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会改变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生物的繁殖和迁徙产生重要影响,增加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风险。

3. 农业生产: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各地的农业产量产生重要影响,如降雨分布异常导致农作物减产。

为了应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气候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预测和准确预警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加强灾害风险管理,提高抗灾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和减缓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温异常下降的现象,通常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对立面。

拉尼娜现象的主要特征如下:1. 海温异常下降:拉尼娜现象使得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温明显下降,有时可低于正常水平。

2. 降雨分布异常:拉尼娜期间,太平洋赤道东部地区的降雨减少,而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降雨增多。

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都是影响全球气候的重要现象。

它们的出现和演变对于气候的预测和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别介绍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探讨它们的形成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一、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东部海表温度异常偏冷的气候现象。

它通常会伴随着太平洋海表面风异常的变化,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海洋深层冷水上涌异常增强,导致赤道太平洋东部海表温度下降。

拉尼娜现象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拉尼娜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通常出现干旱天气,而南美洲西海岸则偏冷多雨。

此外,拉尼娜现象还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进一步影响全球气候格局。

例如,北半球的冬季风会变得更强,并且副热带地区的降雨量会减少。

为了应对拉尼娜现象带来的气候影响,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对拉尼娜现象的监测和预测能力,以便及时预警和对应对措施。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也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东扩的异常温暖事件,常常伴随着东太平洋上的西风异常减弱。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大气环流和海洋温度的异常变化,其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海洋深层暖水的向东混合有关。

当这些暖水向赤道太平洋东部的表层水移动时,会导致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在厄尔尼诺年份,太平洋赤道地区通常出现异常降雨,并且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较大影响。

同时,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影响全球温度分布,使得某些地区的温度偏暖。

为了应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监测和预测,及时提供预警信息。

此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是重要的举措。

结语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是两种全球气候变化现象,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现象,主要由太平洋上的海温变化引起。

本文将介绍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定义、成因以及对全球气候的不同影响。

一、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又称“拉尼娜事件”或“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水表面温度异常偏冷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与正常的海温分布相比,表现为赤道东部海域反常下沉冷水的较强异常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在每3至7年发生一次,持续数月至一年半不等。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是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

当东太平洋表面风力偏强时,它会引起表面水流的聚散,进而导致深层水由海底上升并替代热波流。

这导致了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异常偏低,形成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广泛而重大的影响。

一方面,它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域降雨量减少,可能引发干旱和水资源短缺。

另一方面,拉尼娜现象通常与全球温度升高的趋势相反,可以缓解全球变暖的影响。

此外,拉尼娜现象还会对渔业、农业等地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二、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水表面温度异常偏暖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相当于拉尼娜现象的相反,即赤道东太平洋海域表面温度高于正常情况。

与拉尼娜现象类似,厄尔尼诺现象同样每隔3至7年左右发生一次。

厄尔尼诺现象主要由大气环流和海洋表面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

当赤道东太平洋风力偏弱时,海水聚集,表面温度升高。

这种情况下,厄尔尼诺现象即发生。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也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导致赤道东太平洋降雨量增加,可能引发洪灾和飓风等自然灾害。

在全球范围内,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导致温度异常升高,对农作物生长、渔业资源等产生不利影响。

三、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的相互关系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是两种相对的现象。

它们通常交替出现,形成所谓的厄尔尼诺-拉尼娜(EN)事件。

在EN事件中,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相互转变,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两种自然变化现象。

它们对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定义、形成机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等相关内容。

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并伴随着大规模热带海洋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

它一般以2-7年的周期出现,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重要的年际变化现象之一。

1. 形成机制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赤道东太平洋上的温度异常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该区域海水较凉,热带东风从东向西刮,推动温暖的海水向西流动,结果导致赤道东太平洋上升温带(常称为厄尔尼诺升温带)的温度相对较高。

但当异常的东风减弱或逆转时,温暖海水不能向西流动,导致东太平洋上升温带异常升温,从而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

2.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降水量明显下降,而南美沿海、美国加州等地的降水量增加。

这种异常的降水分布会造成旱灾和洪灾的发生。

(2)风暴活动: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大规模热带海洋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从而对热带风暴的生成和路径产生影响。

东太平洋地区的风暴活动减弱,而西太平洋地区的风暴活动增强。

(3)海洋生态系统:厄尔尼诺现象引起浅层海水的异常升温,导致珊瑚礁白化、渔业资源减少等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

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并伴随着大规模热带海洋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

它一般以2-7年的周期出现,是全球气候系统中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的现象。

1. 形成机制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与赤道东太平洋上的温度异常降低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东风会将冷海水推向西太平洋,导致赤道东太平洋下沉冷却带的温度相对较低。

但当异常的东风增强时,冷海水向东流动,导致赤道东太平洋下沉冷却带温度异常降低,从而形成了拉尼娜现象。

2.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同样有重要的影响。

热点06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解析版

热点06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解析版

热点06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解析版研究表明,气候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起因、过程以及对气候模式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形成原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由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变化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东太平洋与西太平洋水温差异明显。

东太平洋表面水温低,而西太平洋表面水温高。

然而,当大气环流和海洋运动发生异常时,这种状况会发生变化,使太平洋出现异常的水温分布。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表面水温异常升高,而拉尼娜现象则是指东太平洋表面水温异常降低。

这些异常温度的变化原因复杂,通常与太平洋海洋运动中的压力、热量传输以及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过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通常以几年为周期,其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良好条件期:在这一阶段,东太平洋的海水温度下降,正常的东西太平洋海气压差形成,大气环流和海洋运动趋于正常。

2.异常变化期: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太平洋表面水温上升迅速,拉尼娜现象则恰恰相反,表面水温降低。

这些异常现象将搅动和扰乱海气运动,并导致一系列的气候变化。

3.巅峰期:在巅峰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达到最严重的状态。

正常的大气环流和海洋运动几乎完全被搅乱和扰乱。

4.消退期:在这个阶段,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会逐渐减弱并恢复到正常状态。

海洋和大气重新调整平衡。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1.全球气候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会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导致全球的温度升高,而拉尼娜则导致温度下降。

这些气候变化会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洪灾、干旱和风暴。

2.影响生态系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还对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包括珊瑚礁的白化和鱼类迁徙模式的改变。

3.影响农业和渔业:良好的农业和渔业依赖于适宜的气候条件。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引发的干旱和降雨异常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渔业资源损失。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解读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解读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一、沃克环流
30℃
22℃
温度高
温度低
同一水平面产生温度差
一、正常年份沃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洋西岸:盛行上升气流,气候湿润 大洋东岸: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
多数科学家认为:东南信风减弱可能是引发厄尔尼诺的主要赤道逆流增强
1)大气环流:沃克环流减弱,甚至逆转 2)气候:①大洋西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干 燥少雨,甚至出现旱灾;②大洋东岸: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和智利北 部地区降水增多,甚至出现洪涝灾害。 ③全球气候异常。 3)洋流:信风减弱—赤道暖流减弱,赤道逆流增强并向南、东流— 秘鲁寒流(上升流)减弱 4)渔业资源:秘鲁附近的上升流势力减弱,饵料缺乏;表层海水增 温,冷水鱼类不适应环境,鱼类大量死亡,秘鲁渔业严重受损。
与厄尔尼诺的关联性:一般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及我国气候的影响
1、台风减少 2、夏季风偏弱雨带位置偏南,南方长江中下游暴雨 成灾、北方干旱少雨 3、暖冬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及我国气候的影响
1、台风增多 2、冷冬热夏,大范围的暴雪
(2012· 上海)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 着大量且复杂的水、热交换,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 气、海洋相互作用而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三、拉尼娜现象
1、定义:与厄尔尼诺相反的现象 ,指赤道附近
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太平洋东西岸的温度差异增大
沃克环流增强
思考:拉尼娜现象发生后,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东、西两 岸地区,分别会引发水灾还是旱灾?为什么?
2、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影响
太平洋东岸:旱灾加剧----增强的下沉气流控制而成 太平洋西岸:引发洪涝灾害---增强的上升气流控制而成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解析

三、拉尼娜现象
1、定义:与厄尔尼诺相反的现象 ,指赤道附近
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太平洋东西岸的温度差异增大
沃克环流增强
思考:拉尼娜现象发生后,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东、西两 岸地区,分别会引发水灾还是旱灾?为什么?
2、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影响
太平洋东岸:旱灾加剧----增强的下沉气流控制而成 太平洋西岸:引发洪涝灾害---增强的上升气流控制而成
4。岸高大1海。量(. 说水由死1明2上于亡分厄涌南。)减美同尔弱太时尼或平,诺停洋表形止沿层成,岸海发水温水展中度温过营升度程养高的物和变,质海化并大水对据量营热此减养带概少物太述;质平大另减洋气一少东方,西圈面导两、使致岸水太浮的圈平游气、洋生候生东物带物部骤来圈表减严层、重的海鱼影相水类响互温与。作度鸟热用升类带
1)大气环流:沃克环流减弱,甚至逆转 2)气候:①大洋西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干 燥少雨,甚至出现旱灾;②大洋东岸: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和智利北部 地区降水增多,甚至出现洪涝灾害。 ③全球气候异常。 3)洋流:信风减弱—赤道暖流减弱,赤道逆流增强并向南、东流— 秘鲁寒流(上升流)减弱 4)渔业资源:秘鲁附近的上升流势力减弱,饵料缺乏;表层海水增 温,冷水鱼类不适应环境,鱼类大量死亡,秘鲁渔业严重受损。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一、沃克环流30℃Fra bibliotek22℃
温度高
温度低
同一水平面产生温度差
一、正常年份沃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洋西岸:盛行上升气流,气候湿润 大洋东岸: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
多数科学家认为:东南信风减弱可能是引发厄尔尼诺的主要原因
东南信风减弱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 岸上升流减弱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简介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简介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简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现象。

它们是由于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变化引起的,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定义、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进行简要介绍。

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最初被发现于19世纪。

它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往往在几年的尺度上出现。

厄尔尼诺现象与气候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水温度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东太平洋水温较低,而赤道附近的厄尔尼诺暖池水温较高。

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升高,导致厄尔尼诺暖池向东扩张。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的影响。

其引发的气候异常包括极端降水、干旱、洪涝等气候事件。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东南亚地区出现干旱,而南美洲沿海地区则可能面临洪涝灾害。

此外,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渔业等产生重要影响。

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的发生通常会在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的数年内出现,两者往往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气候变化周期。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机制与厄尔尼诺现象相似,同样受到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

当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东太平洋海水再次变冷,导致拉尼娜现象的发生。

拉尼娜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的冷水区向东扩张。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它会引发一系列的气候异常事件,如降雨偏少、干旱、风暴频繁等。

例如,在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南美洲西海岸地区通常会经历干旱和沙尘暴,而东南亚地区则可能遭受强降雨和洪灾。

三、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交替和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在地球气候系统中交替出现,形成了所谓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简称ENSO。

ENSO事件通常持续数年,周期约为2-7年左右。

ENSO事件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拉尼娜现象----反厄尔尼诺
• 1、含义: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降低
沃克环流:增强
2、影响:
大洋东岸:(气候)降水减少,甚至出现旱灾 (洋流)秘鲁寒流水温降低 大洋西岸:洪涝加剧 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3、与厄尔尼诺的关联性:一般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关于2008年冬春出现50年不遇大雪灾与拉尼娜的关系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 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 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 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 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 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 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 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 如何变化?为什么?
海水的盐度
1、盐度: 单位质量的海水所含的盐类物质的质量。 2、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淡水汇入、洋流等 3、分布规律: (如图所示) 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影响:
沃克环流:减弱,甚至相反
大洋东岸:(气候)降水增多,甚至出现洪 涝灾害
(洋流)秘鲁寒流---- 减弱 大洋西岸:干燥少雨,甚至出现旱灾 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3、成因: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逆流增强,暖海水输送到
东 太平洋,南美洲的寒流被暖流取代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产生严重影响
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 (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 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 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 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 分明显。 第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 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 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 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 暖冬。
“坏小子”厄尔尼诺
“坏女孩”拉尼娜
一、沃克环流
• 1、含义:赤道附近大洋东西两岸之间东西方向的热力环流
2、成因: 信风
海水向西运动 东岸冷海水补充 西岸暖流堆积
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
3、意义: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
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
热力环流
沃克环流(正常状态)


二、厄尔尼诺现象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 • 1、含义:
我们今年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 常年偏低负0.5度以下,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拉 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 于我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今年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 拉尼那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形成大雪的原因如下: 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 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 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 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 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 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 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 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 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世界最高盐度:红海 4.1﹪
4、世界盐度极值区 世界最低盐度:波罗的海 不超过1﹪
A
E
C
B
D
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 1、读出A、B、C三点的盐度大约是多少? 2、对照三圈环流图,分析A、B、C盐度高低的原因? 3、说一说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