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练习题【三篇】-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练习题【三篇】-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练习题【三篇】: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初一网权威发布七年级上册练习题【三篇】,更多七年级上册练习题【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初中一年级网。

【导语】课后巩固练习很重要。

下面是大范文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练习题【三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1.“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A.庞涓B.孙武C.韩非D.孙膑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A.孔子B.荀子C.墨子D.孟子3.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来源于()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4.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来源于()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这种辩证思想出自于()A.《论语》B.《离骚》C.《道德经》D.《孙子兵法》6.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着后人起来推翻残暴的统治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7.下列重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

其中完成于秦朝的有①都江堰②万里长城③灵渠④京杭大运河()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8、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主要动力。

首先领导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人是()A、周文王周武王B、陈胜吴广C、项羽刘邦D、蒙恬李斯 9.小明想了解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情况,你会向他推荐()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0、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最有可能是()A.甲骨文B.小篆或隶书C.楷书D.草书傲视群雄,兼并六国,统一了文字、11、货币、度量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帝王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成吉思汗1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B、正确的军事策略C、正确的外交策略D、重视水利,发展生产13、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初一上册数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的起点,涵盖了许多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一学生的数学练习题及答案,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练习题1. 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下列各题:(a) \( 3 - 7 \)(b) \( -5 + 8 \)(c) \( 4 - (-3) \)2. 有理数的乘除法计算下列各题:(a) \( (-2) \times (-3) \)(b) \( 7 \div (-3) \)(c) \( (-4) \times 8 \div 2 \)3. 绝对值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a) \( |-12| \)(b) \( |0| \)(c) \( |-\frac{1}{3}| \)4. 代数式求值已知 \( a = 2 \),\( b = -1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a) \( a + b \)(b) \( a - b \)(c) \( ab \)5. 一元一次方程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a) \( x + 3 = 10 \)(b) \( 2x - 5 = 15 \)(c) \( 3x + 4 = 2x + 11 \)# 答案1. 有理数的加减法(a) \( 3 - 7 = -4 \)(b) \( -5 + 8 = 3 \)(c) \( 4 - (-3) = 4 + 3 = 7 \)2. 有理数的乘除法(a) \( (-2) \times (-3) = 6 \)(b) \( 7 \div (-3) = -\frac{7}{3} \)(c) \( (-4) \times 8 \div 2 = -32 \div 2 = -16 \)3. 绝对值(a) \( |-12| = 12 \)(b) \( |0| = 0 \)(c) \( |-\frac{1}{3}| = \frac{1}{3} \)4. 代数式求值(a) \( a + b = 2 + (-1) = 1 \)(b) \( a - b = 2 - (-1) = 3 \)(c) \( ab = 2 \times (-1) = -2 \)5. 一元一次方程(a) \( x + 3 = 10 \) 解得 \( x = 10 - 3 = 7 \)(b) \( 2x - 5 = 15 \) 解得 \( 2x = 20 \) 从而 \( x = 10 \)(c) \( 3x + 4 = 2x + 11 \) 解得 \( x = 11 - 4 = 7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能够帮助初一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初一上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某数的 1/3 是6.这个数是多少?A) 18 B) 21 C) 24 D) 272. 下面哪个数是 12 的约数?A) 2 B) 3 C) 4 D) 53. 下图是一条数轴。

哪个数对应点 X 的位置?(请参考文章插入一个有标注的数轴图)A) -3 B) -2 C) 0 D) 24. 一辆汽车从 A 地出发,以每小时 60 公里的速度行驶,求 2 小时后汽车行驶的距离。

A) 100 公里 B) 120 公里 C) 150 公里 D) 180 公里5. 在 |m-3| = 5 中,m 的值是多少?A) -8 B) -2 C) 2 D) 86. 假设一张电影票的原价为 80 元,打折后的价格是原价的 0.8 倍,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A) 40 元 B) 60 元 C) 64 元 D) 80 元7. 如图所示,一个正方形 ABCD,若相邻顶点间的距离为 1,求线段 EF 的长度。

(请参考文章插入一个有标注的正方形图)A) 1 B) 2 C) 3 D) 48. 线段 AB 的长度是 3,线段 BC 的长度是 4,求线段 AC 的长度。

A) 1 B) 2 C) 3 D) 49. 把一个分数 4/5 化成百分数是多少?A) 40% B) 45% C) 50% D) 80%10. 某数的 3/5 是 45,这个数是多少?A) 25 B) 45 C) 50 D) 7511. 已知∠A + ∠B + ∠C = 180°,且∠A = 60°,求∠B 的度数。

A) 30° B) 60° C) 90° D) 120°12. 根据如图所示的长方形 ABCD 和线段 EF,求线段 EF 的长度。

(请参考文章插入一个有标注的长方形图)A) 6 B) 7 C) 8 D) 913. 5.5 ÷ 0.5 = ?A) 10 B) 11 C) 12 D) 1314. 若 x = 3 ,y = 4 ,z = 5 ,求 x * y + z 的值。

初一上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正整数?A. -3B. 0C. 5D. -12. 如果a = -2,b = 3,那么a + b的值是多少?A. 1B. 5C. -1D. 43. 哪个选项是最小的负数?A. -1B. -2C. -3D. 无法确定4. 绝对值是5的数有几个?A. 1个B. 2个C. 3个D. 无数个5. 下列哪个表达式等于0?A. 3 - 3B. 2 + 2C. 5 - 2D. 4 × 06. 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乘法分配律应用?A. (a + b) × c = a × c + bB. (a + b) × c = a × c + b × dC. (a + b) × c = a × c + b × cD. (a - b) × c = a × c - b × c7. 哪个选项表示了有理数的加法?A. 2 + 3 = 5B. 2 - 3 = -1C. 2 × 3 = 6D. 2 ÷ 38. 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因式分解?A. x^2 - 1 = (x + 1)(x - 1)B. x^2 - 1 = (x - 1)(x + 1)C. x^2 - 1 = (x + 1)^2D. x^2 - 1 = x - 19. 下列哪个是完全平方数?A. 16B. 17C. 18D. 1910. 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因式分解?A. a^2 - b^2 = (a + b)(a - b)B. a^2 - b^2 = (a - b)(a + b)C. a^2 - b^2 = a^2 - b^2D. a^2 - b^2 = (a + b)^2 - b^2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4,这个数是________。

12. 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________。

初一数学上册练习题

初一数学上册练习题

初一数学上册练习题初一数学上册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一个正数?A) -5B) 0C) 2D) -32. 计算:25-17=?A) 8B) 12C) 6D) 183. 一个矩形的长是6cm,宽是4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10B) 16C) 24D) 304. 小明去菜市场买了4斤苹果,每斤5元,他给了店主多少钱?A) 20元B) 15元C) 25元D) 10元5. 如果a,b是正数,且a>b,那么下面哪个数是最大的?A) a-bB) a+bC) a×bD) a÷b二、填空题1. 100÷10=?答:102. 16-8=?答:83. 已知一个矩形的长是12cm,宽是8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964. 鸡蛋一盒有6个,小明买了3盒,他一共买了多少个鸡蛋?答:185. a=3,b=2,计算a的平方减去b的平方。

答:5三、计算题1. 小明和小华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小明买了三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

小华买了两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

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解:小明的花费= 3 × 2 = 6元小华的花费= 2 × 3 = 6元他们一共花了 6 + 6 = 12元。

2. 计算25 × 4 + 15 ÷ 3 = ?解:25 × 4 + 15 ÷ 3 = 100 + 5 = 1053. 如果每人分2把剪刀,共有6个人,那么一共有多少把剪刀?解:每人分2把剪刀,共有6个人,所以一共有 2 × 6 = 12把剪刀。

4. 小明有20元,他买了书花了8元,买了一件衬衫花了7元,他还剩下多少钱?解:小明一共花了 8 + 7 = 15元。

剩下的钱 = 20 - 15 = 5元。

5. 小华和小明一共拥有300个篮球,小明比小华多30个篮球,那么小华有几个篮球?解:设小华拥有的篮球数量为x,根据题意,有 x + (x + 30) = 300。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在数学中,正数有无穷多个,负数也有无穷多个。

2、如果水位升高5m时水位变化记作+5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0m。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D)向西行进30米。

6、零上13℃记作+13℃,零下2℃可记作(B)-2℃。

7、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10℃。

1.2 有理数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零和负数统称为非正数,零和正数统称为非负数。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2000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

5.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集合中:正数集合:{1.325.0.618}负数集合:{-0.20.-789.-23.13.-2004}非正数集合:{-0.20.-789.-23.13.-2004}非负数集合:{0.1.325.0.618}6.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正数集合:{5.3.7}负数集合:{-2.-3.4.-21}整数集合:{-2.5.-3.-21}有理数集合:{-2.5.-3.4.-21.3.7}1.2.2 数轴1.(2012江苏泰州市,10,3分)如图,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数是-1,将点P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则点P’表示的数是2.2.(2012山东莱芜,1,3分)如图,在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可能是负数。

3.数轴上点A表示数a,那么A到原点的距离是什么?4.数轴上距离原点为3的数是什么?1.3 相反数、绝对值和倒数1.-2的相反数是什么?A。

B。

-。

C。

-2.D。

22.3的相反数是什么?A。

-3.B。

C。

3.D。

3.-2012的相反数是什么?A。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数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整数?A. -3B. 0C. 5D. 2.5答案:D2.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能是:A. 5B. -5C. 5或-5D. 以上都不是答案:C3. 下列哪个选项是偶数?A. 3B. 7C. 8D. 11答案:C二、填空题4.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8,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85.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36,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6. 一个数的立方是-27,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3三、计算题7.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1) (-2) × (-3)答案:原式 = 6(2) 12 ÷ (-3)答案:原式 = -4(3) 5 - (-3)答案:原式 = 5 + 3 = 8四、解答题8. 一个数的3倍加上5等于22,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3x + 5 = 22,解得 x = (22 - 5) ÷ 3 = 17 ÷ 3 = 5.67(保留两位小数)9.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如果宽增加2米,长不变,面积就增加12平方米,求长方形原来的长和宽。

解:设原来宽为w米,长为3w米,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w) × (w + 2) - 3w × w = 12,解得 w = 2,所以原来的长为3 × 2 = 6 米,宽为 2 米。

五、应用题10.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如果每名学生平均分得的书本数增加2本,那么班级总共需要增加80本新书。

求原来每名学生平均分得的书本数。

解:设原来每名学生平均分得的书本数为x本,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40x + 80 = 40(x + 2),解得 x = 2,所以原来每名学生平均分得的书本数为2本。

本练习题旨在帮助初一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如有不懂之处,请及时向老师请教。

初一上册数学考试题目

初一上册数学考试题目

初一上册数学考试题目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分数是最简分数?A. 2/4B. 3/6C. 5/10D. 3/5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cm,宽是8cm,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20cmB. 32cmC. 40cmD. 48cm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等式?A. 2x + 3 = 7x - 1B. 4x - 5 = 3x + 2C. 5x - 1 = 2x + 7D. 3x + 4 = 7x - 24.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女生占60%,那么男生有多少人?A. 16B. 24C. 26D. 285. 一个数除以4的结果是6,这个数是多少?A. 24B. 36C. 48D. 60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cm,它的面积是________cm²。

7. 如果a + 5 = 10,那么a等于________。

8. 一个圆的半径是7cm,那么它的直径是________cm。

9. 一个班级有45%的学生喜欢打篮球,如果有30名学生,那么喜欢打篮球的学生有________人。

10. 一个数的3倍加上8等于26,这个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它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行驶300公里?12. 一个水果店有苹果和橙子,苹果每公斤8元,橙子每公斤5元。

如果小明买了3公斤苹果和2公斤橙子,他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四、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小华和小刚进行跑步比赛,小华每分钟可以跑200米,小刚每分钟可以跑180米。

如果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那么小华跑完800米所用的时间比小刚少多少?14.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18米,宽是15米。

现在要在花坛周围种上一圈花,每株花之间相隔1米。

问一共需要种多少株花?注意:请同学们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在解答过程中,尽量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以便老师批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中,正数有_______,负数有_______。

2、如果水位升高5m时水位变化记作+5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__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__m。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___的意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5、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A、向东行进30米B、向东行进-30米C、向西行进30米D、向西行进-30米6、零上13℃记作+13℃,零下2℃可记作()A、2B、-2C、2℃D、-2℃7、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1.2.1有理数1.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数,_____________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2.零和负数统称为_________,零和正数统称为________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负有理数就是正有理数 B.零表示没有,不是自然数C.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14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c.-2000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 D.O是非正数5.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集合中:1,-0.20,,325,-789,0,-23.13,0.618,-2004.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非正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 …}.6.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2,+5,,0,-3.4,-21,,3.7.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有理数集合:{ …}.1.2 .2 数轴1.(2012江苏泰州市,10,3分)如图,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数是-1,将点P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则点P’表示的数是:.2. (2012山东莱芜, 1,3分)如图,在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可能是()A. 1.5 B.-1.5 C.-2.4 D.2.4A3.如图,数轴上的点A所表示的数是a,则A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4.在数轴上,离原点距离等于3的数是。

1.3 相反数、绝对值与倒数1.(2012贵州铜仁,1,4分)-2的相反数是()A.B. -C. -2D. 22. (2012福州,1,4分,)3的相反数是()A.-3 B.C.3D.3.(2012湖北随州,1,3分)-2012的相反数是()A.B.C.-2012 D.20124. (2012浙江省义乌市,1,3分)-2的相反数是( )A.2 B.-2 C. D.5.(2012四川内江,1,3分)-6的相反数为A.6 B.C.-D.-66.(2012四川成都,1,3分)的绝对值是()A.3 B.C.D.7.(2012四川省资阳市,1,3分)的相反数是()A.B.C.D.8.(2012年四川省德阳市,1,3)实数的相反数是A.3B.C.D.9. (2012浙江省绍兴,1,3分)3的相反数是( )A.3B.-3C.D.10.(2012浙江省湖州市,1,3分)-2的绝对值是()A.2B.-2C.D.±211.(2012湖南益阳,1,4分)的绝对值等于()A.B.C.D.12.(2012广州市,1, 3分)实数3的倒数是()A.-B.C.-3D.313. 1.(2012广东汕头,1,3分)﹣5的绝对值是()A.5 B.﹣5 C.D.-14. (2012湖北省恩施市,题号1分值 3)5的相反数是()A.B.-5 C.±5 D.-15.(2012·哈尔滨,题号1分值 3)一2的绝对值是( ).(A)一(B)(C)2 (D)-216.( 2012贵州遵义,,3分)﹣(﹣2)的值是()A.﹣2 B.2 C.±2 D.417.(2012呼和浩特,1,3分)–2的倒数是A.2B. –2C.D. –18. (2012广安中考试题第1题,3分)—8的相反数是()A.8 B.-8 C.D.19.(2012湖北咸宁,1,3分)-8的相反数是().A.-8 B.8 C.-D.20.(2012深圳市 1 ,3分)的倒数是()A.B.C.D.21. (2012四川泸州,1,3分)-3的相反数是()A .-3 B.C.3D.22. (2012贵州黔西南州,1,4分)-1的倒数是( ).A.―B.C.―D.23.(2012山东东营,1,3分)的相反数是 ( )A.B. -C. 3 D. -324. (2012江苏省淮安市,9,3分)|-3|= .25.(2012河北省,13,3分)13、-5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26. (2012湖北黄冈,9,3分)-的倒数是__________.1.3.1有理数的加法练习题1.+(—5);(2)(+2)+(—2.2);(3)(—)+(+0.8);(4)(—6)+8+(—4)+12;(5)(6)(7)1.3.2有理数的减法练习题(―12)―(―18) 6.25 ―(―7)(―1)―(+)(―2.24)―(+4.76)1.4.1有理数的乘法练习题(1)(-13)×(-6)(2)-×0.15(3)(+1)×(-1)(4)3×(-1)×(-)(5)-2×4×(-1)×(-3)(6)(-2)×5(-5)×(-2)×(-7)1.4.2有理数的除法1、填空:(1);(2)=;(3);(4);(5);(6).2、化简下列分数:(1);(2);(3);(4).3、计算:(1);(2). (3).1.5.1有理数乘方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1.12.13.14.1.5.2科学记数法1. (2011江苏无锡,12,2分)我市去年约有50 000人参加中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人.2. (2011江苏徐州,2,2分)2010年我国总人口约为1 370 000 000人,该人口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B.C.D.3. (2011江苏扬州,9,3分)“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462元,将数据946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4. (2011江西乐平,2,3分)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广东省常住人口约为10430万人.这个数据可以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 1.043×人 B. 1.043×人 C.1.043×人 D. 1043×人5. (2011江西南昌,2,3分)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中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江西南昌省常住人口约为4456万人;这个数据可以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4.456×人 B.4.456×人 C.4456×人 D.4.456×人6. (2011山东济南,3,3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包括的海域面积共159500平方公里.159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595×B.159.5×C.15.95×D.1.595×7. (2011山东菏泽市,2,4分)为了加快3G网络建设,我市电信运营企业将根据各自发展规划,今年预计完成3G投资2800万元左右,将2800万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多少元时,下列记法正确的是()A.2.8×B.2.8×C.2.8×D.2.8×8.(2011,山东德州)温家宝总理强调,“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 000 000套,用于解决中低收入和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住房的需求.把36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A)3.6×(B)3.6×(C)36×(D)0.36×9.(2011,山东东营)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

本次地震导致地球当天自转快了0.0000016秒。

这里的0.0000016秒请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秒.10. (2011山东烟台,13,4分)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半导体材料的精细加工尺寸大幅度缩小.某种电子元件的面积大约为0.000 000 7平方毫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平方毫米.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 (2011内蒙古呼和浩特,4,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0.0504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A、0.1(精确到0.1)B、0.05(精确到百分位)C、0.05(精确到千分位)D、0.050(精确到0.001)2. (2011湖北天门,3,3分)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 339 724 852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A、1.33×1010B、1.34×1010C、1.33×109 D、1.34×1093. 2011山东青岛,5,3分)某种鲸的体重约为1.36×105kg.关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精确到百分位,有3个有效数字 B.精确到个位,有6个有效数字C.精确到千位,有6个有效数字 D.精确到千位,有3个有效数字二、填空题1. (2011?玉林,14,3分)近似数0.618有个有效数字.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整式考点一:什么是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1、由和的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2、单项式的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即是单项式的部分。

3、单项式中叫做单项式的次数.4、下列那些式子是单项式,并指出他的系数和次数例如:3x2是单项式,它系数是3,次数是22007 a 2b 7/(a+b) 7/xy (x+y)/2009 0 -10 π 12X1024x2y5、下列那些式子是单项式12π -4yxz x2-y2 5-6 2a-b+8c 5x4y 0 2010/(x2-y5+z) 1X1024a2b36、下列那些式子是单项式()x2+x3+x4 0 4-2π 9 x 4y (x-y)/(a+b) 6ab+4 2 (a+b)7、若abxc是关于b,c的单项式,且系数为10,次数为6,则a= ,x= .8、若-axyc是关于x,y的单项式,且系数为2009,次数为12,则a= ,c= .9、若abac是关于b,c的单项式,且系数为12,则a= ,单项式的次数是10、(m+1)x2yn+1是关于x,y的四次单项式,则m= ,n= .11、如果axyb是关于xy三次单项式则a= b=12.如果(a+2)xyb-1是三次单项式则a= b=考点二:什么是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项、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