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系统定压和循环压力
2019年国家地暖规范实验压力

2019年国家地暖规范实验压力
一、地暖打压的规范标准
地暖打压的标准为,地暖打压在稳压1小时后,补压至规定试验压力值,15分钟内的压力降不超过0.05兆帕,而且没有发生渗漏情况就为合格。
二、地暖打压的详细流程
1、中间环节地暖打压步骤
(1)地暖打压应清洗加热管并查看铺设固定情况,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
(2)打压时水是由分水器注入,注水速度应缓慢并注意将加热管中的气体排出,系统充满水后首先要检查各环路密封性。
(3)搬动打压机缓慢升压,当压力提升至工作压力时,稳压5分钟再次检测各环路是否有渗漏,检测无误后观察压力表,10分钟内压力表压力降压小于等于0.03MPa为合格。
(4)冬天进行水地暖压力测试时一定要做好管道防冻保护。
2、结尾验收地暖打压步骤
(1)气压测试通常采用空气压缩机,与水压一样也是通过分水器逐渐加压往里灌气,当环路气体充满时检测管道密封性。
(2)当空气压缩机压力提升至规范要求压力时,稳压5分钟,同时查看压力表,55分钟内压力表降压小于等于0.05MPa 为合格。
(3)压力测试完毕后泄压将水放出,同时做好相应的打压记录并归档,若在打压测试中发现压力不正常或掉压严重等情况,应尽快找出故障并解决。
三、地暖打压的注意事项
1、冬季进行打压测试时一定要采取防冻措施。
2、压力值正常与否,压差是参考的关键,压差越大循环越快,热量也才能源源不断地供应。
3、打压测试注入水时,注水速度要缓慢,当系统充满水后一定要仔细检查各环路的密封性,避免数据不准确。
4、压力测试完毕后泄压将水放出,同时要做好相应的打压记录并归档,以备以后参考。
地暖水压的工作标准

地暖水压的工作标准一、引言地暖系统是一种通过地面散热板进行采暖的方式,其稳定的水压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为了确保地暖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使用,特制定本工作标准,以规范地暖系统水压的管理和维护。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地暖系统的水压管理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地暖、商业地暖、公共建筑地暖等。
三、术语和定义1. 地暖系统:采用散热板、地暖管、水泵等组成的采暖系统。
2. 水压:指地暖系统中水的压力,通常以巴(bar)为单位表示。
3. 液压平衡:地暖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水压达到均衡状态。
4. 环境温度:指地暖系统所处环境的温度。
四、水压管理1. 设计水压:地暖系统的设计水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不低于1.0巴。
2. 出厂水压:地暖系统的出厂水压应符合设计水压要求,厂家应在出厂前进行测试确认。
3. 定期检查:地暖系统水压应定期进行检查,建议每季度至少一次。
4. 水压调节:如果地暖系统水压不稳定,应及时进行水压调节,确保系统处于液压平衡状态。
五、水压维护1. 环境温度调节:地暖系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水压会有所波动,应根据环境温度调节水压。
2. 水泵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地暖系统中的水泵,确保其正常工作,保持系统水压稳定。
3. 漏水处理:发现地暖系统有漏水情况,应及时修复,以保持系统的水压。
六、安全保障1. 超压保护:地暖系统中应配备超压保护装置,当水压超过设计范围时能够自动断开水源。
2. 保护阀门:地暖系统中应设置适当的阀门,以便在需要时进行紧急处理和维护。
3. 定期检查:建议定期对地暖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七、记录和报告1. 记录管理:地暖系统的水压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水压检查时间、水压数值、调节情况等。
2. 异常报告:如发现地暖系统水压异常,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八、培训和交流1. 人员培训:负责地暖系统管理和维护的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2. 交流学习:建议地暖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活动,学习其他单位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
高层地暖正常压力和流速

高层地暖正常压力和流速高层地暖正常压力和流速是确保地暖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
地暖系统是一种通过地面散热进行室内供暖的系统,它的正常运行需要保证一定的压力和流速。
首先,地暖系统的正常压力是指系统内的水压,它是保证地暖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地暖系统通常采用循环水来进行热传递,循环水的压力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般来说,地暖系统的正常压力范围在1.5-2.5大气压之间,这是通过地暖系统的泵以及水箱来控制的。
如果地暖系统的压力超出了正常范围,就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出现故障,所以地暖系统的正常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地暖系统的正常流速是指系统内循环水的流速。
地暖系统的正常流速需要满足室内供暖的需要,同时也要保证系统的热效率。
地暖系统的正常流速一般在0.1-0.3米/秒之间,这是通过地暖系统的循环泵来控制的。
如果地暖系统的流速过低,会导致室内供暖效果不佳,而流速过高则会增加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所以地暖系统的正常流速同样至关重要。
要保证地暖系统的正常压力和流速,首先需要做好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工作。
地暖系统的设计应当考虑室内供暖的需求,合理确定系统的管道布局和泵的参数,以保证系统可以满足室内供暖的需要。
安装时,需要注意保证系统的密封性和泄漏问题,避免压力损失和流速不稳定。
同时,要选用质量可靠的设备和材料,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其次,地暖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清洗系统内的循环水以及泵和阀门等设备,保证系统的畅通和正常运行。
检查系统内的压力和流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定期对系统进行整体检查和测试,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除了以上的措施外,还可以通过安装一些辅助设备来提高地暖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比如安装自动排气阀、水箱水位控制器等,可以有效对系统进行排气和水位调节,保证系统的正常压力和流速。
安装温度、压力传感器和自控阀门等设备,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调节,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浅谈采暖水力失调

浅谈采暖水力失调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设计经验,分析了暖气不热主要原因,介绍了防止暖气不热采取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暖气;设计采暖系统一般在北方地区比较普遍,是保障居民生活条件的基本要求,广受国家和民众的重视。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采暖系统不热,或者室内达不到居民要求的温度时常发生,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暖气不热的真正原因。
遇到暖气不热时,一定要找出不热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如某异程系统末端几根立管不热。
一般认为是堵塞或缺少调节,花了很长时间清洗并进行调节也无济于事。
最后通过入口供回水压力表发现是供回水压差不足,其实异程系统末端几根立管不热时分析原因是有先后步骤的。
第一:看定压是否满足系统要求,是否有集气,造成系统循环不利;第二:看系统入口供回水压差是否能克服系统阻力;第三:看供回水上是否有短路地方,导致近端过热,远端循环不利;第四:从设计图纸分析是否存在水力不平衡(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水力不平衡时,需要设置调节阀予以调节,使系统重新平衡。
通常情况我们水力计算时首先确定各环路的流量,为了平衡我们让各环路到采暖入口水流经过管段的总阻力相等,以确定S值(即确定管长及管径)。
但是以上水力计算产生错误时,S值错误,阻力相同时,系统流量不能为原设计的流量,这样容易使流量达不到的房间不热。
为了满足当初设计流量,需要改变S值,通常做法是增设平衡阀,这样增加造价。
也有不合理的处理方式,那就是阻力跟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加大各环路的流量Q,使Q2趋于足够大,忽略S值错误带来的影响,最终使各环路的总阻力相同,并使各环路的流量也满足原设计的最小值,这样造成极不节能,通常是不采用的手段。
以上是分析是建筑物内局部暖气不热的分析。
下面分析一下整栋建筑物暖气不热以及小区大面积暖气不热的原因。
所谓大面积暖气不热,是指整个建筑或小区的暖气不热或室温达不到舒适要求。
从设计角度来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锅炉或换热站容量不够突出表现为运行后锅炉或换热站水温无法升温,经过很长时间供回水温度任达不到设计要求。
系统定压和循环压力

系统定压和循环压力《地暖月刊》首发文/安建新摘要:系统定压、循环压力是暖通专业中的重点难点。
本专题请朋友们和安安一起探讨学习这个问题。
关键字:系统定压循环压力正文:曾经有个秦皇岛的朋友给我打电话,问我是否可以把现有的一个12层住宅,接在一个都是6层的小区热网上。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明白系统定压和循环压力两个概念。
系统定压的基本要求是不超压、不倒空、不汽化。
不超压指的是底层的采暖设备(散热器或地暖盘管)不能超过的允许承压能力。
不倒空指的是与热水网路连接的用户系统,不管是在运行还是停止时,该点的实际压力都必须大于系统的充水高度,防止系统吸入空气,破坏正常的运行和腐蚀管道。
不汽化指的是高于100℃的高温热水供热系统,供水管道的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得低于介质的气化压力,并应有30~50kPa(3~5米水柱)的富裕压力。
假设楼层为3米,6层楼为18米,加3~5米富裕压力,定压需要21~23米;12层楼为36米,加3~5米富裕压力,定压需要39~41米。
循环压力指的是用户循环所需的资用压力,用来克服系统的循环阻力。
请注意,资用压力并不完全等同于系统阻力,也就是说外网提供的循环压力要有10%的余量,用以克服不可遇见的损失。
提供个经验数据工朋友们参考:采暖系统的阻力一般在10~40kPa.。
我们一起来帮这个朋友分析下是否可以直接连接。
第一步,首先考虑热源,可能是小区换热站或者区域锅炉房。
判断热源是否可以带的起这个新建的楼房。
如果热源在设计时就考虑了这个建筑的负荷,那么可以考虑可以直接连接。
否则需要给换热站或者区域锅炉房增容。
第二步,要看看热源的定压。
假定原来是按12层定压考虑的,那么管网可以考虑直接连接;否则,需要进一步判断。
如果原来的管网是按6层考虑定压的,很可能需要提高定压(提高至不小于39米)。
提高定压,不仅仅是提高机房顶压水泵运行参数那么简单。
我们要考虑整个采暖系统是否超压。
首当其冲的是底层采暖系统的压力。
高层集中供暖压力标准

高层集中供暖压力标准一、压力稳定标准高层集中供暖系统中,压力稳定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为了确保供热管道的稳定运行,压力波动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供热管道的压力波动应不超过0.1MPa。
二、供热管道压力供热管道的压力应保持在1.0-1.5MPa之间,以满足正常的供热需求。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压力,确保供热效果和管道安全。
三、循环泵工作压力循环泵是供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压力应保持在0.3-0.5MPa 之间。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循环泵的工作压力,以实现更好的供热效果。
四、补水泵工作压力补水泵是用来稳定系统压力的设备,其工作压力应保持在0.2-0.3MPa之间。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水泵的工作压力,确保系统压力稳定。
五、排气压力标准在供暖系统中,排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排气压力应控制在0.3-0.4MPa 之间,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在排气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压力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异常情况。
六、设备选型与配置在选择供暖设备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型和配置。
设备应满足供热需求,同时具备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
在配置设备时,应注意考虑设备的性能、维护保养、使用寿命等方面的问题。
七、调试与验收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对供暖系统进行调试和验收。
调试过程中,应检查各设备的工作状态、系统压力、温度等参数是否正常。
在验收时,应确保供暖系统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
八、维护与保养为了确保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在保养过程中,应注意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紧固件是否松动、管道是否有泄漏等情况。
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同时,应定期清洗管道和散热器等设备,以保持系统的清洁和卫生。
采暖空调循环水系统的补水、定压、膨胀计算表(设置气压罐定压-但不容纳膨胀水量)1

基本数据,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按实际情况填写选型参数公式计算基本数据,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按实际情况填写选型参数公式计算基本数据,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按实际情况填写选型参数公式计算基本数据,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按实际情况填写选型参数公式计算冷却水系统基本数据,需要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按实际情况填写选型参数公式计算备注技术措施6.9.1——查表技术措施6.9.1,系统水容量的1%红宝书2030,系统水容量的2%技术措施6.9.3,系统水容量的5%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技术措施6.9.5\6.9.7.3,系统最高点标高+15KPa 技术措施6.9.7.2,“P4+循环水泵扬程”不得大于设备工作压力技术措施6.9.7.1,α宜取0.65~0.85技术措施6.9.6,表6.9.6-2技术措施 公式6.9.6-2技术措施6.9.7.1技术措施6.9.7Vb(30~60min的补水泵流量)+Vp技术措施6.9.3.1,补水泵扬程宜比P1高30~50KPa需校核比P1至少高5m扬程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参考样本红宝书2034,表26.8-9或03R401-2第10页表格备注技术措施6.9.1——查表技术措施6.9.1,系统水容量的1%红宝书2030,系统水容量的2%技术措施6.9.3,系统水容量的5%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技术措施6.9.5\6.9.7.3,系统最高点标高+15KPa 技术措施6.9.7.2,“P4+循环水泵扬程”不得大于设备工作压力技术措施6.9.7.1,α宜取0.65~0.85技术措施6.9.6,表6.9.6-2技术措施 公式6.9.6-2技术措施6.9.7.1技术措施6.9.7Vb(30~60min的补水泵流量)+Vp技术措施6.9.3.1,补水泵扬程宜比P1高30~50KPa需校核比P1至少高5m扬程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参考样本红宝书2034,表26.8-9或03R401-2第10页表格备注技术措施6.9.1——查表技术措施6.9.1,系统水容量的1%红宝书2030,系统水容量的2%技术措施6.9.3,系统水容量的5%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技术措施6.9.5\6.9.7.3,系统最高点标高+15KPa 技术措施6.9.7.2,“P4+循环水泵扬程”不得大于设备工作压力技术措施6.9.7.1,α宜取0.65~0.85技术措施6.9.6,表6.9.6-2技术措施 公式6.9.6-2技术措施6.9.7.1技术措施6.9.7Vb(30~60min的补水泵流量)+Vp技术措施6.9.3.1,补水泵扬程宜比P1高30~50KPa需校核比P1至少高5m扬程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参考样本红宝书2034,表26.8-9或03R401-2第10页表格备注技术措施6.9.1——查表技术措施6.9.1,系统水容量的1%红宝书2030,系统水容量的2%技术措施6.9.3,系统水容量的5%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技术措施6.9.5\6.9.7.3,系统最高点标高+15KPa 技术措施6.9.7.2,“P4+循环水泵扬程”不得大于设备工作压力技术措施6.9.7.1,α宜取0.65~0.85技术措施6.9.6,表6.9.6-2技术措施 公式6.9.6-2技术措施6.9.7.1技术措施6.9.7Vb(30~60min的补水泵流量)+Vp技术措施6.9.3.1,补水泵扬程宜比P1高30~50KPa需校核比P1至少高5m扬程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参考样本红宝书2034,表26.8-9或03R401-2第10页表格备注技术措施6.9.1——查表技术措施6.9.1,系统水容量的1%红宝书2030,系统水容量的2%技术措施6.9.3,系统水容量的5%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技术措施6.9.5\6.9.7.3,系统最高点标高+15KPa技术措施6.9.7.2,“P4+循环水泵扬程”不得大于设备工作压力技术措施6.9.7.1,α宜取0.65~0.85技术措施6.9.6,表6.9.6-2技术措施 公式6.9.6-2技术措施6.9.7.1技术措施6.9.7Vb(30~60min的补水泵流量)+Vp技术措施6.9.3.1,补水泵扬程宜比P1高30~50KPa需校核比P1至少高5m扬程两台,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水泵同时运行参考样本红宝书2034,表26.8-9或03R401-2第10页表格。
地暖供暖水压标准

地暖供暖水压标准地暖供暖是一种现代化、环保、舒适的供暖方式。
在地暖供暖系统中,水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本文将探讨地暖供暖的水压标准,包括合适的水压范围及其重要性。
一、水压标准的定义地暖供暖中的水压标准指的是供暖系统中的水压大小及其变化范围。
这个标准决定了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暖效果。
二、合适的水压范围地暖供暖的水压一般控制在0.8-1.0兆帕(MPa)之间,具体数值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水压过低,可能导致地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影响供暖效果;如果水压过高,可能造成管道爆裂等安全隐患。
三、保持水压稳定的重要性保持地暖供暖系统的水压稳定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非常重要。
若水压不稳定,可能会引发以下问题:1. 供暖效果下降:不稳定的水压会导致供暖效果不均匀,部分地面温度过高,部分地面温度过低,影响居室的舒适度。
2. 管道损坏:水压过高会增加管道的负荷,可能造成管道爆裂、漏水等问题,严重损坏供暖系统。
3. 能耗增加:不稳定的水压可能会导致水泵频繁启停,增加能耗,降低供暖效率。
四、保持水压稳定的措施为了保持地暖供暖系统的水压稳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供暖系统的水压,确保在合适的范围内。
如发现水压异常,及时进行维修和调整。
2. 正确使用水泵: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水泵,保持水压在合适的范围内。
3. 安全阀的设置:在供暖系统中设置安全阀,当水压过高时可以自动减压,保护系统安全。
4. 定期排气:地暖供暖系统中存在气体,容易造成水压不稳定。
定期进行排气,可有效保持水压的稳定。
五、总结地暖供暖的水压标准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水压范围是0.8-1.0兆帕(MPa),保持水压稳定可以提高供暖效果、防止管道损坏和降低能耗。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正确使用水泵、安全阀的设置以及定期排气等措施可保证供暖系统水压的稳定性。
只有在水压稳定的前提下,地暖供暖系统才能提供我们所需要的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暖系统定压和循环压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05 浏览:25次
∙地暖系统定压和循环压力——《和安安学地暖》之专业重点
摘要:地暖系统定压、循环压力是暖通专业中的重点难点。
本专题请朋友们和安安一起探讨学习这个问题。
关键字:地暖系统定压;循环压力
正文:
曾经有个秦皇岛的朋友给我打电话,问我是否可以把现有的一个12层住宅,接在一个都是6层的小区热网上。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明白地暖系统定压和循环压力两个概念。
地暖系统定压的基本要求是不超压、不倒空、不汽化。
不超压指的是底层的采暖设备(散热器或地暖盘管)不能超过的允许承压能力。
不倒空指的是与热水管路连接的用户地暖系统,不管是在运行还是停止时,该点的实际压力都必须大于地暖系统的充水高度,防止地暖系统吸入空气,破坏正常的运行和腐蚀管道。
不汽化指的是高于100℃的高温热水供热地暖系统,供水管道的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得低于介质的气化压力,并应有30~50KPa(3~5米水柱)的富余压力。
假设楼层为3米,6层楼为18米,加3~5米富余压力,定压需要21~23米;12层楼为36米,加3~5米富余压力,定压需要39~41米。
循环压力指的是用户循环所需的资用压力,用来克服地暖系统的循环阻力。
请注意,资用压力并不完全等同于地暖系统阻力,也就是说外网提供的循环压力要有10%的余量,用以克服不可遇见的损失。
提供个经验数据供朋友们参考:采暖地暖系统的阻力一般在10~40kPa。
我们一起来帮这个朋友分析一下是否可以直接连接。
第一步,首先考虑热源,可能是小区换热站或者区域锅炉房。
判断热源是否可以带得起这个新建的楼房。
如果热源在设计时就考虑了这个建筑的负荷,那么可以考虑直接连接。
否则需要给换热站或者区域锅炉房增容。
第二步,要看看热源的定压。
假定原来是按12层定压考虑的,那么管网可以考虑直接连接;否则,需要进一步判断。
如果原来的管网是按6层考虑定压的,很可能需要提高定压(提高至不小于39米)。
提高定压,不仅仅是提高机房顶压水泵运行参数那么简单。
我们要考虑整个采暖地暖系统是否超压。
首当其冲的是底层采暖地暖系统的压力。
户内地暖的设计阻力可能达到3米(地暖规程最高限值30kPa),定压是39~41米,运行压力可能
达到41~44米(实际定压余量可能不只5米水柱),如果6层部分地暖盘管的设计按照0.4MPa(40米水柱)选材,那么直接提高管网,地暖盘管可能就不能承受了,出现供暖事故。
第三步,要核算现有热力管道的承载能力。
核算原来的主干管是否能带起新建的小高层部分。
如若不行,需要从热源处另外跑一路管线直接供给小高层。
一般来说,应选择经济比摩阻。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CJJ34-2010)相关规定:7.3.2条主干线比摩阻可采用30Pa/m~70Pa/m。
14.2.4用于采暖、通风、空调地暖系统的管网,确定主干线管径时,宜采用经济比摩阻。
经济比摩阻数值宜根据工程具体条件计算确定。
主干线比摩阻可采用60Pa/m~100Pa/m。
14.2.5用于采暖、通风、空调地暖系统的管网,支线管径应按允许压力降确定,比摩阻不宜大于400Pa/m。
7.3.3条支干线比摩阻不应大于300Pa/m。
这位朋友还问我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直接连接超压的话,可否从热源单独跑一路管线供给这个12层的小高层?
这个问题涉及到超压部分管户连接方式的选择。
有换热器、双水箱、无水箱(断流器、阻旋器)直连技术。
建筑内部没有分区,不加换热器隔断,即使单跑管线接到热源,管道也是直接联通的,12层和6层均是一个地暖系统定压值。
如果真的超压,便要在机房或者楼宇前设置换热站了。
其实换热站没我们想像的那么复杂,楼宇换热站可以选用成套机组,有一个十几个平米的小房间就放下了。
需要指出的是,换热站的水泵运行是有噪音的,如果设置在建筑内,必须对建筑进行防噪音、防振处理,以免扰民。
那么6层和12层接在一起,会不会导致小高层的部分不热呢?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不有很多小平房和6层楼房接在一起吗,可不见楼房不热啊?道理是一样的吧?我们要尊重知识,认真计算并执行。
理论不完全等同实践,但可以指导实践。
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工程:整个小区的每栋建筑都是组合体,根据甲方要求,多层(6层)部分采用地暖,小高层部分(11层)采用散热器连接。
甲方是这样说的,他们倾向于选用地暖,但是怕多层、小高层都用地暖相互影响……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只要设计的时候进行了水力平衡计算,并且确实按图施工,应该没有问题。
在设计的时候,我们的设计师应遵循并联节点环路之间的不平衡率小于15%的原则。
如果变换管径不能满足要求,要使用水力平衡阀消耗点多余的压力。
否则,水会优先向阻力小的支路分流,出现供大于求的形式,
从而导致个别用户过热。
热源的热量是一定的,这边用的多了,其余的肯定就相对少了,出现局部用户热量不够用的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局部不热。
在设计整个采暖地暖系统的时候,一般来说,外网的经济比摩阻要比室内的小,这样容易减少水力平衡的发生。
室外的比摩阻为30Pa/m~70Pa/m,室内为80Pa/m~120Pa/m。
比如说1500平米的话,室内需要DN50的管子,外网就应该用DN70的,室外管径一般要比室内大一号。
某个周末正在家里学习,小区的物业经理打来电话,问我一两千平米的地暖需要多粗的管子。
原来他负责的另外一个新建小区不热了。
经过核算,1500平米外网应使用DN70的外网管线。
而外网图纸直接用DN50的外网管线,接的DN50的出户管。
这个楼在小区的末端,到末端压力不够用了,肯定就不热了。
朋友们切记室外管径一般要比室内大一号。
特别是最不利环路(建筑在整个热力管线的最末端)。
再谈谈热力机房水泵的选择。
循环水泵一般要按设计负荷计算流量。
这里我们要注意:热负荷要考虑5%的外网热损失,也要考虑10%的余量。
循环水泵的扬程就是整个采暖地暖系统的阻力,并考虑10%的余量。
定压一般选用变频补水,其正常补水量应为地暖系统水容量的0.5~1%,扬程应该比定压点压力(水压图中的静水压线)高3~5米。
水泵的选择安安在这里做了些简化,详尽的说法请参阅设计手册。
这里请朋友们注意:循环水泵的扬程和建筑的高度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并不是建筑越高,循环水泵的扬程越大。
建筑越高,采暖地暖系统所需的地暖系统定压越大,补水泵的扬程也就越大;采暖地暖系统的阻力取决于整个热力管线的规模(最不利环线长度)和比摩阻;阻力越大,循环水泵所需提供的循环动力也就越大,扬程也就越大。
建筑高度和采暖阻力有直接关系吗?没有。
循环水泵的扬程和建筑的高度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即使是科班出身,很多朋友也不容易搞清楚这两个概念。
举例说明:某小区建筑最高为12层,其所在换热站的补水定压水泵的扬程是50米,而循环水泵的扬程只有32米。
最后感谢您陪安安这么久,希望您从中得到启示。
如果您在工作或学习遇到什么问题,欢迎发邮件到《北京地暖杂志》编辑部,让我们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作为北京地暖杂志的一员,安安诚挚欢迎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