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二)
分一分(二)数学教案

合作结束,立即坐正。
良好习惯,坚持到底。
(请每个小组的3号同学到黑板上完成第一题,标清题号,只写答案,不用抄题。)
胜溪新村小学教学设计
学习流程
教师预设
(学生记录)
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
2、填空:
(1)、把西瓜平均分成8块,姐姐吃了3块,姐姐吃了这个西瓜的(),还剩下这个西瓜的()。
(2)、我们班有()个学生,每个同学占全班的(),男同学占全班的(),女同学占全班的()。
长方形:三角形:圆:
2、完成课后练一练
板
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习重点: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对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流程
教师预设
(学生记录)
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
一、看一看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你提供的线索,仔细观察课本56页试一试的图形,希望今天的你比昨天更优秀。
用心思考想一想环节的问题,并找出你们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做上记号。
胜溪新村小学教学设计
科目
数学
课题
分一分(二)
课时
课时
年级
三
时间
年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学会解释分数的意义。会用涂一涂、圈一圈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技能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物操作,经历由多个个体组成一个整体的实践过程,
情感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说出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密切联系。
胜溪新村小学教学设计
学习流程
教师预设
(学生记录)
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
二、想一想:
分一分(二)教学反思

分一分(二)教学反思分一分(二)教学反思11、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线。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3个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如:复习中自由选择材料表示出一个分数;给正方形涂颜色并表示出各占几分之几;创作分数。
2、以小组合作,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结合进行学习的.。
小组合作有利于解决问题,集体的智慧更有利于学生的多向思维,讨论的结果比较全面,但单纯地进行小组合作,就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产生一种依赖性,所以我认为该合作时合作,该独立思考是独立思考,两种方式搭配使用。
3、提供数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
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氛围,如:比较6个三角形与前面几图的表示有什么不同;讨论九分之三为什么也可以用三分之一表示;三分之一为什么分母写三,分子写一;九分之三与三分之一表示的都是红色的正方形,为什么写法不同,小组合作、创作分数后交流是如何表示出分数的;4、适当评价,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
课堂上多次表扬学生,以表扬为主,使他们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5、不足之处是在用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10只小猪的二分之一时也可以拓展成表示出五分之一、五分之三。
分本子时也可拓展问两个人、整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使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机会。
分一分(二)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一、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时间:课本第-页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故事《一分钟》思考:那个青年人从著名教育家本杰明那里受到了什么教育?懂得了什么道理?二、导入新课《7 一分钟》看配音课件动画片或图片《一分钟》,边看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元元为什么后悔了?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2023年西南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分一分(2)

我会填空。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平均分)。 (2)把 9 个面包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有( 3 )个面包。 (3)把 10 个苹果平均分成 5 分,每份有( 2 )个,如 果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有(5 )个。 (4)把 15 瓶矿泉水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有(5 )瓶。
3 分葡萄。
3.妈妈拿来 12 个粽子,平均发给小朋友们,且不能有剩 余,可以怎样分?(用圆片代表 ,分一分,再填表)
每人分几个
2 43 6
分给几个小朋友 6 3 4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A man is not old as long as he is seeking something. A man is not old until regrets take the place of dreams. 只要一个人还有追求,他就没有老。直到后悔取代了梦想,一个人才 算老。 ►Bad times make a good man. 艰难困苦出能人。 ►Life is a path winding in the mountain, bumpy and zigzagging. 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愿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弃江山。 宁负天下不负你,尽管世人唾千年。容颜迟暮仍为伴,倾尽温柔共缠绵。 ►蜜蜂深深地迷恋着花儿,临走时留下定情之吻,啄木鸟暗恋起参天大树, 转来转去想到主意,便经常给大树清理肌肤。你还在等待什么呢?真爱是 靠追的,不是等来的!
►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 维尔斯特拉斯 ►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 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 ►在现实中,不存在像数学那样有如此多的东西,持续了几千年依然是 确实的如此美好。——苏利文确。 ►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J·H·京斯 ►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华罗 庚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上帝?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分一分(二)》(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分一分(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二和三之间的数;2.掌握分一分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认识二和三之间的数;2.掌握分一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2.熟练掌握分一分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互相交流合作,达到学习目标;2.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观看图片:显示一张两个孩子平分橡皮的图片,向学生问:“你们知道57除以2是多少吗?”2.学生回答:28点5。
3.老师说:“对,57除以2是28点5,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橡皮平均分给两个孩子呢?”4.学生回答:“分一分!”5.老师说:“好,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分一分吧。
”2. 学习过程1.向学生展示一份数学试卷,让他们发现其中有关于分一分的题目。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题目。
3.小组发言:请每个小组轮流发言,汇报他们的解决方案。
4.教师点评:对于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并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5.集体讨论:让全班一起总结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3. 巩固练习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一份练习题。
2.收集作业:教师收集每个小组的作业,进行点评和检查。
3.小组竞赛: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增强合作精神。
4. 课堂总结1.老师归纳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点和方法,并记录到笔记本上。
六、板书设计二和三之间的数分一分的方法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究分一分方法,并且在小组竞赛中增强了合作精神。
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们也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其中一些学生不够积极主动,需要更多的激励和鼓励。
《分一分(二)》(教案)

《分一分(二)》(教案)教学目标:1.能识别出中心对称的图形,了解中心对称线的概念。
2.能够理解将图形沿中心对称线翻转后,两部分重合的概念。
3.能够灵活使用“分一分”的方法,理清思路,分清关键点。
4.能够掌握“分一分”的步骤和顺序,做到认真细心,不出差错。
教学重点:1.中心对称图形的图形特征。
2.将中心对称的图形沿着中心对称线平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分一分”的步骤和顺序。
2.准确把握中心对称图形的重合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已准备好的中心对称图形,并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大家看这幅图,图形有什么特点?”“怎么样连线才能使图形一模一样?”“大家知道这样的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吗?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一条对称线穿过图形的中心,将图形分成两部分是镜像对称的。
”二、新知中心对称图形的重合特点1.出示学生已经熟悉的中心对称图形。
请同学找一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将这幅图形沿对称线折叠到一起,观察两部分是否重合。
3.试着将两个部分分开,在铺开后是否是一样的。
教师提示:中心对称图形分成两部分,每部分颜色和位置都相同,对称线是图形的垂直中心线。
三、新知沿对称线分图形1.展示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如下:2.老师提问:“这幅图形可以被平分成几部分?”3.请学生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用一张透明纸,贴到对称线上,将绘制一个完整的图形。
(2)将透明纸折叠到图形的一半,并使两边重合。
(3)根据透明纸上的图形的位置和形状,将线条描绘在纸上。
(4)用直尺将对称线与图形的中点连线,将图形沿这条线平分成两部分。
(5)检查:两部分是否相同?教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移动透明纸的过程,必须让图形的中心与对称线重合,否则可能导致对称出错。
四、练习请学生拉开龙头,练习“分一分”方法。
每道练习5分钟。
1.请将以下图形沿对称线平分成两部分。
2.请将以下图形沿对称线平分成两部分。
3.请将以下图形沿对称线平分成两部分。
4.请将以下图形沿对称线平分成两部分。
《分一分(二)》(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一分(二)》(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分一分(二)》,这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的一节课。
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两个部分,以及如何用分数来表示这两个部分。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分数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计算分数。
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如何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并能够进行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如何计算分数。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值,以及如何将分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实体物品,如苹果、糖果等,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我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用来巩固学生的学习。
教学过程:我会用实践情景引入,例如,我会拿出一个苹果,让学生看到整体,然后将其分成两半,让学生看到一半。
这样,学生就能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然后,我会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分数。
我会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巩固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分数的概念。
例如,我会让他们自己拿出一堆糖果,然后分成两份,用分数来表示这两份。
板书设计:在板书上,我会写上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公式,例如,分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晰地看到重点内容。
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学习。
例如,我会让他们计算一些分数,并将答案写下来。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课后,我会反思教学效果,看看是否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还会拓展延伸,例如,让学生尝试解决更难的分数问题,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程《分一分(二)》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学生们对于分数的概念理解存在困难,他们往往将分数与整数混淆,难以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二年级数学分一分(二)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分一分(二)教学反思篇一:二年级数学《分一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
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
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了五个环节教学的内容:(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二)动手操作,学习平均分;(三)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五)课堂总结,拓展平均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到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喜洋洋和美羊羊”分五角星的故事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三种分五角星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五角星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
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分法,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引出分两份同样多,通过教师的板演圈一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份数,每份的个数。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平均分。
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2、注重知识的二次利用。
让学生回到不是平均分的分法,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圆片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课的始终,让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次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注重分法的多样化。
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
如“把12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每份的数量是同样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分一分(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分一分(二)》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分一分(二)》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实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6.2《分一分(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以及如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以及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以及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块巧克力,我们要将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份巧克力?2. 讲解概念: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平均分的概念,解释什么是平均分,以及为什么要平均分。
3. 例题讲解:用课件展示例题,讲解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并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5. 巩固知识: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平均分的概念2. 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板书结构:平均分: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每份的大小相等。
计算方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包饼干有12块,我们要将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块饼干?2. 妈妈买了5个苹果,要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能得到几个苹果?答案:1. 每个小朋友能得到3块饼干。
2. 每个孩子能得到1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除了用除法计算平均分,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计算平均分吗?引导学生探索更多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一分(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自己对分数的理解解决生活中与分数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分数同样可以表示它的一部分,理解其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利用分数表示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中的一份或若干份。
教学过程
一、看图案,说分数。
1.出示一块漂亮的地板图案。
2.全班看地板图案后说一说分数。
3.师:彩色部分是整幅图的几分之几。
4.学生用不同的分数:4/9、5/9、9/9,并表达各自的理由。
二、讲授新课。
1.出示附页2图7的小方块。
2.让学生观察将数据填入空格中。
(1)红色部分占图7的();
(2)黄色部分占图7的();
(3)蓝色部分占图7的();
3.把图7剪成9个小方块,得到了9个小正方形。
说一说3种颜色的小方块分别占这些小方块的几分之几?(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分数可以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
三、试一试。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明确蝴蝶、小孩的总数量与各部分数量。
2.在漂亮的蝴蝶谷里,我们可以把哪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呢?从图中能找到哪些分数?
3.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师:你还可以从图上找出哪些用分数表示的吗?(男孩占小孩总数的2/5,女孩占总数的3/5)
四、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每种物体的个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思考把什么看成是一个整体)
2.仿照左图,按分数圈一圈。
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然后根据分数的要求去圈一圈。
(8块糖的4/4,是把8块糖全部圈上)
3.他们拿的铅笔一样多吗?与同伴说一说。
4
()()()
5.根据分数圈一圈
6.递等式计算。
106+23×17 100-175÷5 25×(18+26)
五、总结
请你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一分
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3/7。
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4/7。
男孩占小孩总数的2/5,
女孩占小孩总数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