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科学小品文的语言-主题学习材料-张克慧.docx
科学小品文例文评析

科学小品文例文评析一、引言科学小品文是一种具有轻松幽默风格的科普文体,通过夸张、幽默的手法,生动地讲解科学知识,既能让读者从中获得乐趣,又能增加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通过对几篇优秀的科学小品文进行评析,探讨其独特之处和写作技巧。
二、文学与科学的结合2.1 《科学世界的奇妙之旅》这是一篇以科学知识为主线的小品文,通过描绘一个奇妙的科学世界,将科学知识融入到情节之中,既丰富了故事情节,又引导读者主动学习科学知识。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充满惊奇与美妙的科学世界,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科学的神奇魅力。
2.2 《傻傻分不清的光与电》这篇小品文以揭示人们对光、电的常见误解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对话和情景,让读者感受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夸张的表达和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光与电的区别,并以此引导读者正确认识科学常识。
三、幽默与智慧的结合3.1 《地心吸力的奥秘》这篇小品文以“地心吸力”为主题,通过一位天才科学家和一个呆萌小白谈论地心吸力的对话,巧妙地结合了幽默和智慧。
作者通过天才科学家的讲解,让读者了解到地心吸力的工作机制,并以小白的角色展示了常人对科学知识的普遍困惑,帮助读者理解科学概念。
3.2 《黑洞:宇宙的魔鬼吸嘴》这篇小品文通过对黑洞的描述,将科学知识和幽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以夸张的方式描绘了黑洞的特点,用幽默的语言形象地比喻黑洞为宇宙的魔鬼吸嘴,让读者在欢笑中感受到黑洞的神秘和可怕。
这种结合让科学知识更加易于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四、科学小品文的写作技巧4.1 夸张手法的运用在科学小品文中,夸张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通过夸张科学现象或者人物的形象,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趣味性。
同时,夸张也有助于突出科学知识的特点,让读者易于理解和记忆。
4.2 幽默语言的运用幽默是科学小品文的魅力所在。
通过幽默的语言表达和诙谐的对话,可以增加读者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兴趣。
但是,幽默语言的运用也要注意度,不能过分夸张,以免影响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
科学小品文(课堂PPT)

• 本单元科学小品文的学习已接近尾声,我 们组总结了科学小品文的相关知识,供大 家了解一下。
2
定义
•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 性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部分。它用 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 手法,将科学内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以文 学笔法来写,集科学性、知识性、趣 味性、娱乐性于一体,使读者在文学 欣赏中获取科学知识
• 注重内容的科学性、文笔的生动性、 语言的通俗性。
4
本单元文章文体
• 本单元属于科学小品文,主要类型有 议论性散文、报告文学、科幻小说。
• 《敬畏自然》为议论性散文,作者运 用了正反对比的方法论证中心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 文学,具有新闻与文学的抒情性、真 实性和形象性
5
• 《旅鼠之谜》是一篇兼有记叙和议 论文特点的对话式科学小品文,用 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来介绍科 学知识
• 《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 依靠有趣、生动、形象、 奇妙的 想象创造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6
品析科学小品文的语言-教学设计-张克慧.doc

品析科学小品文的语言--以《松鼠》为主的主题学习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如何品析科学小品文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如何品析科学小品文的语言。
教学用具:一体机、黑板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展讲法、展评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观看一组关于熊猫的图片和一段带有生动文字介绍熊猫的视频,通过对比,大家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导入本节课课题:品析科学小品文的语言。
朗读学习目标。
二、学习《松鼠》1、出示一张松鼠的图片,导入《松鼠》这一课的学习。
检查预习效果:从体裁上看,《松鼠》属于什么?明确:说明文师出示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说明文从对象上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巍巍中山陵》;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如《统筹方法》。
师:从对象上分,《松鼠》属于哪一类呢?这一类有什么特点?明确:事物说明文,主要介绍事物的特征。
2、师:文中松鼠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哪些段落详细介绍了这些特征?要求:快速跳读课文,做到圈点批注。
明确:漂亮、(第2段)驯良、(第3段)乖巧:去(言行2>机灵(第4、5段)其他特征:多胎生、爱干净(第6段)(由主到次介绍了松鼠的特征)3、文中用怎样的语言介绍了松鼠的这些特征呢?为了让大家认识得更加清楚,老师给大家找了一段《辞海》中的“松鼠”条目:松鼠亦称灰鼠。
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
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
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
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5-10仔。
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
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大家比较一下,这一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松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明确:前者语言平实;后者语言生动。
科学小品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一

科学小品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一科学小品文阅读指导与训练一一、阅读方法点拨科学小品文是一种说明文,通常介绍先进的科学技术或产品,或者通过自然现象揭示科学道理。
它能将深奥的科学知识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从而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阅读这类文章,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首先,文章介绍了哪些科学知识;其次,文章用什么方法进行介绍;最后,这些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这是我们阅读科学小品文的基本要求。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23课《新型玻璃》不仅介绍了新型玻璃的种类和特点,还介绍了它的特殊用途。
二、典例分析——太阳风风是空气流动的表现,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
但你知道吗,太阳也会刮风吗?太阳风是一种来自太阳的物质流,由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
虽然这种物质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但它们流动时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非常相似,因此被称为太阳风。
当然,太阳风的密度与地球上的风的密度相比非常稀薄,一般情况下,在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中,每立方厘米只有几个到几十个粒子。
而地球上的风的密度则为每立方厘米有2687亿个分子。
虽然太阳风非常稀薄,但它刮起来的猛烈劲头远远超过地球上的风。
在地球上,12级台风的风速是每秒32.5米以上,而太阳风的风速在地球附近经常保持在每秒350~450千米,是地球风速的上万倍,最猛烈时可达每秒800千米以上。
太阳风虽然猛烈,但它无法到达地球,因为地球拥有自己的保护伞——地球磁场。
地球磁场可以将太阳风阻挡在地球之外。
然而,即使有地球磁场的保护,仍然会有少数漏网分子进入地球,虽然它们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它们会对地球造成一系列破坏。
这些漏网分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的强度发生明显变化;它们还会影响地球的高层大气,破坏地球电离层的结构,使其丧失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从而导致无线电通信中断;它们还会影响大气臭氧层的化学变化,并逐层传递下去,直到地球表面,导致地球气候发生反常的变化,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地壳,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
科普小品文范文

科普小品文范文
摘要:
一、科普小品文的概述
1.科普小品文的定义
2.科普小品文的作用
3.科普小品文的写作特点
二、科普小品文的写作技巧
1.确定主题
2.文章结构安排
3.语言表达
三、科普小品文的实例分析
1.实例简介
2.实例主题
3.实例结构分析
4.实例语言特点
四、如何提高科普小品文的写作能力
1.多阅读科普文章
2.积累科学知识
3.注重实践练习
4.学习借鉴优秀作品
正文:
科普小品文是一种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用轻松、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向大众传播科学信息的文学体裁。
它的出现,对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小品文的写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普小品文的主题应当明确,观点鲜明,突出普及科学知识的核心。
其次,在文章结构上,要注意合理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此外,科普小品文的语言要简洁、生动,易于被大众接受。
为了更好地掌握科普小品文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通过实例分析来学习。
例如,我们可以挑选一篇优秀的科普小品文,分析其主题、结构、语言等特点。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一篇好的科普小品文是如何将科学知识与文学形式有机结合的。
要提高科普小品文的写作能力,首先需要多阅读科普文章,积累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其次,要注重实践练习,多动笔写作,培养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最后,要学习借鉴优秀作品,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科普小品文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学习。
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科技小品文的说明顺序往往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或说明对象的科学特点巧妙安排,通常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揣摩写作技巧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整体揣摩。科学小品的整体布局一般有漫话式、设问式、穿插式、拟人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布局,作者都会根据说明对象的科学特点进行科学的安排。二是局部揣摩。一般有引用材料、讲述故事、设置悬念、留下问题等等,这就要认真思考:作者这样描写所体现的精神及表达的内容。
《苦雨》堪称周作人的代表作——“雨”与“风”一起构成了周作人散文的“基本意象”,以此为文题或书名的就有《雨天的书》、《雨的感想》、《风雨谈》、《风雨后谈》„„等等,《苦雨》即是第一篇,而且似乎成了周作人的传世之作。周作人自己也以“苦雨”题名书斋,称号“苦雨翁”,“苦雨”遂与周作人其人其文混然一体而不可分。文题曰“苦雨”,“雨”是客观景象,“苦’是主观感受,不同的主、客体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意象。文章即由此谈起。于是,就有了:“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的“梦似的诗境”,“一叶扁舟”在“暴风雨”中滚浪行进的“危险极也愉快极”的豪情,以及“胡坐骡车中,在大漠之上,大雨之下„„悠然进行”的快感。
4.品读文章,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执著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可重复和可检验的精神,以及实践精神。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树轮的秘密
□李光烈
在科技考古中,树轮年代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圈木质疏密、颜色深浅相间的同心圆圈,这就是树木的年轮。树轮可谓是一部承载了众多信息的科学“巨著”。
如何读出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文学性、哲学味——以法布尔《昆虫记》为例

名字:雄萤火虫 别名:亮尾巴 食物:蜗牛 特长:一生都在发光 外形:六只短足 种属:甲虫类
昆虫名称
名字:雌萤火虫 别名:亮尾巴 食物:蜗牛 特长:一生都在发光 特点:终生处于幼虫状态
2. 画出思维导图。 指导学生筛选一类昆虫,了解昆虫知识,形成图 谱。例如:
᪽㏥㰮
᪽㏥㰮➥◥
䏗ѿ㏲䪫喏ᕓᗱ⍕ࣆ 㚥䘔ᰵԉ័㜖ጝ⮰ݦ ࠐߟᮦᚓ喏ఎ㏿̬㜠 ᅩᓯᅩ㕸喏☙❝ၼຟ
教研论坛
如何读出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文小品文,因其具有科学性和文学性两大特 征,也称为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借助大量 的比喻、拟人等文学写作手法,不仅向读者介绍正确 的科学知识,而且让读者体会到文学的魅力。它既体 现了说明文的知识性、科学性,又展现出文学的多样 性、思想性。那么,科学小品文应该如何教呢?以什 么为教学重点呢?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 为,科学小品文,既要突出科学性,又要突出文学性, 品出文学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本文主要以《昆虫 记》为例,探讨科学小品文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法。
ѿ侸ⰷ∁
̹ネะκਖ͖Ꭰ咰䭢⃡喏䘩Ꮐ䄑దႴ㕸ѹ 䃕㜖ጝ⮰⩋Уը喏ᓃݜᰬ๓弋Ꮢ⮰⣜
㳟㲮
ᒎ䆍➥◥ ᢁ下䓳弋
䏗ᱼф䯱 ᐮ፤߳⡇ ર⩔ᓯ⤲ᝄᱛ ܢ⠌ᖢ 㘩ᐦ䕌㒺ጎ辰 Ⱋ۲Ԅ㭻 ាᗶᕼᩧڑᄥᓯ□ ⩔ܧᄥ ⩔䩛ၼࢷ㉓ᄥ ᐬব௨ᝄݕ৭
可见,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昆虫有一个直观、 具体、形象的了解,也印证了“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 的道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更能激发学 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主动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3. 研究流程图。 以法布尔探究雌萤火虫不能随意调节光亮的科
06 成功密码·2020 年 1 月
教研论坛
幽默小品文的语用分析

幽默小品文的语用分析幽默小品文是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它经常使用文字、图像或语言技巧来营造一种幽默的氛围。
通过对这一文学形式的语用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幽默效果。
语用分析默小品文中常用的语用语言技巧很多,如谐音、双关语、反语、夸张、暗示等。
其中,谐音是指在句子中使用不同的同音字构成新的句子,从而创造一种有趣的效果,例如“秋天来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天来了,材久留住,你捋个寸头,我捋个把子”。
双关语则是在句子中使用同一个词或短语来暗指两个不同的意思,如“吸烟有害健康”,“希望大家热爱劳动,不要把劳动当做苦役”。
夸张是指在句子中大大放大事实的描述,从而创造意料之外的幽默效果,例如“门口站着一个小伙子,他走来走去,就像飞机上起落一样”,“他们的相爱如此热情,就像火山爆发一样”。
而暗示则是在句子中使用语言的联想来表达一种观点,如“水深无踪,犹如犯罪之人的情节”,“大树绿叶,便是把生活这条船带安稳”。
因此,运用这些语言技巧可以创造出一种有趣的故事爆笑感,往往能够轻而易举地引起读者的欢笑。
不仅如此,运用合理的语言技巧也能从某种层面上表达一些有意义的真理,从而实现传播思想的作用。
《幽默小品文》的风格默小品文的风格以轻松活泼、滑稽诙谐和犀利幽默为特点,语言质朴而富于变化,往往原汁原味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真实场景。
在创作上,作者经常使用普通而细腻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想法,使文章更有深度和感染力。
《幽默小品文》的功能了演绎社会生活,唤醒读者的共鸣之外,《幽默小品文》以其独特的特色也能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如讽刺、宣扬和节操指导等。
其一,《幽默小品文》经常以幽默的方式来讽刺社会弊端或表达对某种现象的不满,例如“社会腐败,上至尊贵,下至庶庄”。
其二,它可以宣扬善良的思想,如“管住嘴,心愿难成,不要太多的故事,就会有好的结果”;其三,它可以引导大家有节操,如“明人不做暗事,事不一会难”,《幽默小品文》反复强调这种价值观以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正派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析科学小品文》主题学习材料
学以致用:
1、快速浏览下列文章(《国宝—大熊猫》选文、《蜂鸟》选文),选
择你喜欢的一篇。
2、文中在说明介绍这些动物时,哪些词语或哪句话吸引了你?请
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品析科学小品文语言的方法)
《国宝大熊猫》选文
叶永烈
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
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
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大熊猫经过训练,还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餐、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与欢乐的笑声。
《蜂鸟》选文
—【法】布丰
在所有动物当中,蜂鸟的体态最艳美,色彩最艳丽。
金雕和玉琢的精品也无法同这大自然的瑰宝媲美。
它属于鸟类,但体积最小,“以其微末来博得盛誉”。
小蜂鸟是大自然的杰作,其他鸟仅仅部分享有
的品质它都兼而有之:轻盈、迅疾、敏捷、优雅、华丽的羽毛——这小小的宠儿应有尽有。
它身上闪烁着绿宝石、红宝石、黄宝石般的光芒,它从来不让地上的尘土玷污它的衣裳,而且它终日在空中飞翔,只不过偶尔擦过草地;它在花朵之间穿梭,永远生活在自由天地里。
它有花的鲜艳,有花的光泽;花蜜是它的粮,它只生活在花儿常新的国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