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防治知识问答

合集下载

布病知识问答

布病知识问答

布病防治知识问答一、什么是布病?答: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

二、布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哪些?答:传染源:染疫的家畜和野生动物。

如:羊(山羊和绵羊)、牛、猪、鹿、犬和其它家畜居次。

啮齿动物如:豚鼠、小白鼠、家兔也可作为传染源。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羊、牛是主要传染源;南方猪是主要传染源。

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染。

传播途径:①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常发生于下列场合:1、处理病畜难产、流产及正常产;2、检查牲畜;3、饲养放牧病畜;4、接触病畜的尿、粪,如清扫羊圈;5、屠宰病畜、剥皮、切肉、分离内脏;6、剪羊毛或从事皮毛加工;7、挤奶或加工病畜奶制品;8、采取病畜、病人的血液和病理材料;9、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土、草料、棚圈、工具用品等。

②经消化道感染。

主要通过食物或饮水,吃生拌肉、未熟的肉、生奶及奶制品或手不洁拿食物吃等,均易感染。

③经呼吸道感染。

常见于吸入布氏菌传染的飞沫、尘埃。

皮毛加工过程中。

三、布病有哪些临床症状?答: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低热)、多汗、肌肉酸痛、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症状和体征。

四、布病的病程和预后如何?答:病程长短不一,3——12个月居多,只要治疗及时、治疗方法得当,预后良好。

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形成隐性病灶,反复发作,迁延数十年,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能力。

五、怎样预防布病?答:加强病畜检疫,屠宰、隔离病畜。

不吃不洁和被布氏菌污染的食物和水,家庭食用畜肉应小块煮熟,生熟分放。

减少人与牲畜的接触,加强个人防护。

六、得了布病该怎么办?答:及时到县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检测,并进行积极治疗。

等症状消失,停药后间隔半个月至一个月到疾控中心复诊,连续两次复诊结果均为阴性者为治愈。

咨询电话:0912——8731710。

对可能被病畜污染的家庭环境、物品疾病畜粪便进行消毒处理。

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密切接触者中,发现发烧、多汗、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病者,应及时到疾控中心确诊并治疗。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策略参考答案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策略参考答案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策略一、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1、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包括()C、隔离2、不同疫区具有不同的流行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牛种布氏菌疫区主要传染源是牛,牛种菌毒力较弱,但有较强侵袭力,易造成牛发生布病暴发流行,对人致病较轻,感染率高发病率低,散在发病,症状不典型,病程短3、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具有()A、空间分布4、下列关于布鲁氏菌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布病是甲类传染病5、我国人畜间布病疫情,在20世纪50-60年代较重,70年代下降,90年代初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但在()全国布病疫情又快速上升D、90年代后期二、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治1、下列临床表现中属于布病的临床表现的是()A、布病急性期的患者,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2周2、布病的主要体征的不包括()B、呼吸过缓3、布病是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方案因人而异,下列治疗方案中,选取不恰当的是()A、急性期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下列疗效中属于好转的是()D、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正常;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劳动能力基本恢复5、关于布病的主要症状说法中错误的是()C、无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三、布鲁氏菌病健康教育1、语言教育不包括()D、标语2、下列选项中关于布病的描述错误的是()B、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3、布病急性期首选抗生素治疗,WHO推荐的是()并用多西环素A、利福平4、下列核心信息中只属于面向领导及关键人物的是()C、当前布病防控策略及措施5、布病健康教育中存在诸多困难比如()E、以上都是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处理1、试管凝集实验对人的阳性判定标准是大于或等于()C、1:100+2、自治区每年几月定位布病宣传月()A、9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布病列为()B、乙类4、关于布鲁氏菌感染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C、可以经过体表皮肤黏膜接触传播5、布鲁氏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A、试管凝集实验。

布病防治知识

布病防治知识

布病防治知识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羊杆菌”。

)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乙类传染病。

2、布病有哪些主要传染源?感染布病的家畜(羊、牛、猪等)是人间和畜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3、人是怎么患布病的?主要是人在没任何防护下接触病畜的分泌物、代谢物、接产、剪毛等、布鲁氏菌可以经过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侵入机体而引起感染或发病。

4、布病对人体有哪些损害?布氏菌侵入机体、能引起几乎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损害,其中最常见的有肝、脾和淋巴结等器官,以及运动、生殖、血管和神经等系统损害较为明显。

人患此病常因误诊误治而转成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

少数患者导至死亡的结局。

5、人患布病后有哪些表现?感染布鲁氏菌后,经过1—3周的潜伏期后开始发病。

起病缓慢者岀现全身困倦,四肢无力、头疼、失眠、食欲不振、关节肌肉疼痛、微热等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

起病急剧者发病一开始就表现得较为碘型:发热、多汗、疼痛、神经痛、乏力、骨关节痛、肝、及睾丸肿大。

6、如何判断是否患了布病?对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并伴有关节、肌肉疼痛及全身乏等表现,且用药不见效者,要警惕布病的可能,要及早到县疾控中心检查。

依据国家制定的诊断标准,凡具备牲畜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有上述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阳性者,即可确诊为布病。

布病病例多不典型,因此易误诊感冒、肝炎、结核、风湿和肿瘤等疾病。

7、怎样避免感染布病?(1)、消灭传染源:在未感染畜群中,控制布病传入的最好办法就是自繁自养;必须买入时,要进行严格检疫,检出的病畜已没有治疗和利用价值,应一律屠宰做无害化处理,不得外卖。

(2)、切断传搏途径:要注意饮食卫生,各种乳和乳制品,要加热消毒后食用,切记不要生食拌肉或未熟透的肉;从事畜牧饲养、兽医、乳肉皮毛加工、收购人员等、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时应穿戴工作服、口罩、手套、围裙、胶鞋等,并配有脸盆、肥皂、消毒药品、毛巾等。

布病防治知识试题

布病防治知识试题

布病防治知识试题一、多选1---7题,单选8---20题(每题4分)1.(多选)布病的危害( )A.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正确答案)B.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正确答案)C.影响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正确答案)D.影响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正确答案)2.(多选)布病疫情上升的原因( )A.对布病防控工作重视不够(正确答案)B.牲畜调运频繁,流通环节监管困难(正确答案)C.防疫体系不完善,监测覆盖面小(正确答案)D.饲养方式落后,防护意识淡薄(正确答案)3.(多选)布病目前主要开展的防控工作( )A.开展联防联控(正确答案)B.加大人间布病防治工作力度(正确答案)C.落实动物布病防治工作措施(正确答案)D.做好人畜布病监测(正确答案)4. (多选)可导致人类患病布病菌种有( )A.羊种(正确答案)B.牛种(正确答案)C.猪种(正确答案)D.犬种(正确答案)5.(多选)布病的传播途径有( )A.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正确答案)B.经消化道传播(正确答案)C.经呼吸道传播(正确答案)D.经血液传播6.(多选)布病的传播因子( )A.病畜流产物(正确答案)B.病畜的乳、肉、内脏、皮毛(正确答案)C. 水(正确答案)D.土壤、尘埃(正确答案)7.(多选)布病监测的目的( )A.了解布病模式,确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正确答案)B.发现异常情况,查明原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正确答案)C.预测布病流行,估计卫生服务需求(正确答案)D.确定布病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正确答案)E.评价干预效果(正确答案)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布病列为()传染病。

A、甲类B、乙类(正确答案)C、丙类D、以上都不是9、布病的种型说法正确的是()A、4个种16个生物性B、5个种18个生物性C、6个种19个生物性(正确答案)D、7个种20个生物性10、对于布鲁氏菌病的人群易感性说法正确的是( )。

A、老人和儿童易感染B、男性易感染C、身体衰弱或有慢性疾病的人易感染D、人群对布鲁氏菌病普遍易感(正确答案)11、试管凝集实验对人的阳性判定标准是大于或等于 ( )。

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问答

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问答

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问答1.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答: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叫马耳他热、地中海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在牛、羊、猪中常发,且可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

2. 布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吗?答:它不是新发传染病,早在1861年就有该病描述,1887年英国的军医Bruce首次分离到羊种布鲁氏菌。

目前,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除少数国家和地区消除布病外,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该病。

3. 布病的传播因子是什么?答:布病的传染源是患病及带菌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其在流产和分娩时,布鲁氏菌随病畜流产的胎儿、胎水和胎衣大量排出;病畜阴道分泌物,排泄物和皮毛及布鲁氏菌污染的水、土壤也是传播布病的媒介物。

4. 家畜感染后有什么症状?答:家畜感染布病后,无明显临床症状。

一般雌性动物发生流产、空怀、胎衣不下,特别是第一胎易流产,1-2次后可以正常生产;雄性动物一般发生睾丸炎、附睾炎;临床还偶见关节炎。

5. 布病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给人?答:布病有多种传播给人的途径,通过皮肤、粘膜,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都可以进入人体。

如当感染的怀孕母畜分娩或流产时,人们经常用手帮助其产仔或处理各种流产物,病菌即可经擦伤的皮肤进入体,使人感染;食用感染的生奶或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也会感染。

6.人感染布病后有什么症状?答:人感染布病后没有明显症状,其表现颇似重感冒。

在急性期,表现为波浪热、驰张热,多汗、乏力、盗汗、肌肉疼痛、游走性关节疼痛、全身不适。

在慢性期表现多样,长期低热、乏力、关节疼痛,一般局限某一部位,有的也会表现生殖系统炎症。

7. 人感染布病后是否能治疗?答:在早期、急性期用药可以彻底治愈。

治疗应以抗菌治疗为主,一般多采用抗菌素联合治疗,多疗程治疗,同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疗效。

抗菌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利福平、多西环素等。

8. 什么人容易得布病?答:主要是职业人群,如兽医、屠宰人员、养殖人员、皮毛加工人员,频繁接触牲畜的人更易感染,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该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布病防治知识问答

布病防治知识问答

布病防治知识问答1.什么是布病?布病的一些别称。

布病是布鲁氏菌侵入人、畜机体,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出汗、乏力、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

布病其实早就存在,是因为英国军医发现了他的致病菌,才以他的名字命名。

布病还有许多别称,最早称为马尔他热、地中海热、直布罗陀热,都是以发现布病的地名命名的。

人的布病后发热,疲乏无力,整天无精打采,看上去懒洋洋的,有些地方老百姓就给起了一些别名,例如懒汉病、蔫吧病、爬床病、千日热等。

另外布病表现为发热,早上轻,下午重,体温象波浪一样忽声忽降,又被称为波状热。

2.布病传染源是什么?布病的传染源是羊、牛、猪等家畜。

首先是家畜患病,然后再传染给人。

在陕西省布病主要传染源是羊,其次是牛。

羊、牛患布病主要表现是流产、死胎、不孕、不育、睾丸炎、附睾炎、乳腺炎、关节肿大等。

3. 布病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给人?羊患布病出现流产,人通过直接接触流产羊羔、胎盘、羊水等流产物,细菌可通过皮肤侵入人体而感染发病。

食用未经熟透的羊内脏,如羊肝、羊腰子、羊睾丸等,或者喝了生羊奶,也可以感染人。

羊的流产物、粪、尿等排泄物,污染环境,人在抵抗力低下,比如患感冒时,呼吸道抵抗力降低也可以通过空中悬浮的含有细菌的尘埃而感染。

4.布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吗?布病一般通过牲畜传染给人,牲畜流产物、内脏等含有细菌。

但人与人之间的传染罕见。

一般认为,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5.那些人容易得布病?与家畜及畜产品经常接触的人,容易受到布氏菌的感染。

家中养羊、羊牛的养殖户,贩卖养只的羊贩子、屠宰户、兽医等,经常与养只打交道,如果不注意个人防护,很容易受到布氏菌的感染。

6.人患布病后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人患布病后,主要的表现是发热、乏力、出汗、关节疼痛,还可以出现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肝脾肿大等体征。

患病初期类似感冒,出现发烧、头痛、不想吃饭、浑身没劲等表现。

典型的布病发热有一定特点,表现为高热、寒战,午后发热较重,晚间体温下降,并伴有大量出汗。

布氏杆菌病防控知识及政策问答

布氏杆菌病防控知识及政策问答

布氏杆菌病防控知识及政策问答一、什么是布氏杆菌病?可通过哪些途径感染人?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羊牛猪等多种动物和人对布鲁氏杆菌易感;人可经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而感染,尤其以感染羊种、牛种布鲁氏杆菌最为严重。

从最近两年情况看,我市养羊人员感染发病较多。

二、人得了布氏杆菌病有哪些表现?发热:最常见症状。

多汗:以急性期患者居多。

关节肌肉痛:类似风湿病,疼痛十分剧烈,急、慢性期患者都可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疼痛。

其他症状体征:乏力、精神不振、头疼、腰疼、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关节肿大、皮下结节等,严重者可导致不孕不育、流产、丧失劳动能力等。

三、牲畜感染布鲁氏杆菌病主要有哪些症状?感染布病的羊、牛等牲畜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流产、睾丸炎、附睾炎、乳腺炎、子宫炎、关节炎、久配不孕、后肢麻痹或跛行等。

四、怀疑自己得了布氏杆菌病后应该怎么办?首先立即到当地正规医院进行诊疗,如需确诊,须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血清学确诊,目前我市可以进行血清学确诊的疾控机构为日照市疾控中心(咨询电话:8816528)和莒县疾控中心(咨询电话:6221537)。

五、得了布氏杆菌病后能否治好?确诊后必须全程、足量、规范治疗,绝大多数病例均可治愈。

切不可因症状减轻而终止治疗,一旦转变为慢性,治愈将变得困难。

六、高危人群如何预防布氏杆菌病?从事接犊(羔)助产、兽医、屠宰、皮毛加工等人员是布氏杆菌病感染的高危人群。

1.一旦发现病畜或布病监测阳性者,应当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经调查核实并经实验室诊断确诊的,应按照规定立即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补偿。

2.每年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患有布病者应调换岗位,及时规范治疗。

3.在工作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胶靴等,工作后应对场所和防护品进行消毒处理。

严禁赤手接触家畜流产物、皮毛、肉制品等。

布病防治知识问答

布病防治知识问答

布病防治知识问答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老乡们称之为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

2、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主要是由患了布病的羊、牛、猪等家畜传染给人的,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3、人们是怎么被传染的?①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

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②经消化道传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③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④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

但重要性不大。

4、那些人容易患布病?人类对布病普遍易感。

但畜牧业、屠宰业、养殖业、皮毛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群,是布病的高危人群。

尤其是儿童、老人及与患病羊群有密切接触人群,儿童吃煮沸不彻底羊奶的易感。

5、得了布病有哪些表现?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后,经过1-3周或更长的时间才发病,少数可达数月或一年以上才发病。

发病时全身困倦、四肢乏力,全身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40,午后加重,次日早晨逐渐下降;多汗,特别是晚上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个别人会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和睾丸肿大,女性有卵巢发炎、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症状。

不管是牛,羊,猪种布病,还是人的布病,基本症状都是发烧,乏力,出汗,关节游走性疼痛。

严重者可以出现人体八大系统的渐进性病理损伤,比如肝脏,脾脏肿大,胆囊炎,男性睾丸炎,女性月经不调,附件炎等,布病最先侵犯的系统是运动系统,其次是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还有血液循环系统等。

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38~40℃,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

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波动于37~38℃之间,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有的人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反复多次,所以布病又称“浪状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病防治知识问答1、什么是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老乡们称之为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

2、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主要是由患了布病的羊、牛、猪等家畜传染给人的,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染。

3、人们是怎么被传染的?①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

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②经消化道传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③经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④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

但重要性不大。

4、那些人容易患布病?人类对布病普遍易感。

但畜牧业、屠宰业、养殖业、皮毛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群,是布病的高危人群。

尤其是儿童、老人及与患病羊群有密切接触人群,儿童吃煮沸不彻底羊奶的易感。

5、得了布病有哪些表现?布鲁氏杆菌侵入人体后,经过1-3周或更长的时间才发病,少数可达数月或一年以上才发病。

发病时全身困倦、四肢乏力,全身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40,午后加重,次日早晨逐渐下降;多汗,特别是晚上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个别人会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和睾丸肿大,女性有卵巢发炎、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症状。

不管是牛,羊,猪种布病,还是人的布病,基本症状都是发烧,乏力,出汗,关节游走性疼痛。

严重者可以出现人体八大系统的渐进性病理损伤,比如肝脏,脾脏肿大,胆囊炎,男性睾丸炎,女性月经不调,附件炎等,布病最先侵犯的系统是运动系统,其次是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还有血液循环系统等。

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38~40℃,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

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波动于37~38℃之间,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有的人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反复多次,所以布病又称“浪状热”。

还有的体温忽高忽低,早晚变化大,病情凶险,呈弛张性发热等等,常被误诊为感冒。

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晚上汗更多,汗质粘稠,多出现在头胸部等。

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发病初期不明显,体温逐渐下降时骨关节症状相继出现。

疼痛或骨关节活动障碍的部位多见于大关节。

如,腰、骶、髋、肩、肘、膝等关节,常易误诊为风湿病。

给布病患者查体时还可看到某些部位淋巴结肿大(部、腋下、鼠蹊部等),肝、脾肿大等。

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失眠、头痛、睾丸肿疼、性功能低下等等。

总之,布病无明显特征性表现,症状是多种多样的。

还有尿频,拉稀,遗精等。

6、布病有哪些危害?人得了布病后,布鲁氏杆菌可以侵入人体各个部位,引起各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严重的可造成终身劳动力丧失。

牲畜患病后,可导致大量母畜不孕、流产,同时患病的牲畜可造成周围环境污染,使得更多的牲畜患病,这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更对乳、肉、皮、毛加工带来无穷危害,而且还会影响人群的健康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7、布病的治疗原则有那些?得了布病不可怕,关键是要早发现,及时治疗。

治疗布病至少要3个疗程,每个疗程21天,必须按医生的要求完成治疗的时间,按时的吃药、打针。

发病后3个月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一治、停一停,一但转成了慢性布病,就很难治愈。

8、如何预防控制布病的流行?布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预防布病的主要措施有:①积极配合乡兽医站春秋两季的布病检测,尤其是公羊、不产仔羊、数胎产仔不活母羊、不发情的肥羊。

②引进牛羊时,一定要搞好检疫,防止引进患了病的牛羊。

如果牛羊已经得了布病,就要及时进行依法严格处理,对患病羊进行电击后焚烧深埋。

并对病畜用过的棚圈进行严格的消毒,净化。

打扫牛羊圈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了含有布氏菌的灰尘。

③患布病的牛、羊最常见的表现是流产,对牛、羊流产的胎儿、胎盘,要深埋或焚烧,不能随地丢弃,更不能用手直接去拿。

接羔、处理流产胎羔时,要带上胶手套,处理完要用消毒剂洗手,并对流产物污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④皮毛和屠宰病畜所污染的场所,也应严格消毒;加强对水源、粪便、牲畜的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⑤对布病患者的排泄物、污染物也要进行消毒。

病人的碗筷,也要用开水煮沸消毒。

⑥喝牛奶、羊奶时,要煮沸后饮用。

病畜肉应高温处理,吃涮羊肉时,要把肉煮的熟透了再吃。

⑦饭店、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案,也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

洗碗用的抹布,如果擦了切肉的刀、案,再去擦碗,就能传染布病。

所以,抹布也要有两块,一块擦生肉刀案,一块擦熟肉刀案。

⑧饲养牛羊、接羔、挤奶时,必须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随穿随脱,定时消毒。

挤奶后必须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一、人患布病的传染源所谓传染源就是指患传染病的根源(或来源)。

虽然人患布病是因布氏菌侵入人体内造成的,但布氏菌从何而来呢?现在人们都知道了,不仅人能得布病,许多家畜最易得布病,尤其是羊、牛、猪、犬、梅花鹿等。

因此,布病不仅被我国列为人间的法定传染病,而且还是重要的人兽(畜)共患病。

人得布病就是因患布病的家畜国将布氏菌再传给人,人通过接触患布病的动物而感染了此病。

所以染疫(感染布氏菌)的家畜就是人患布病的传染源。

因受布氏菌感染的羊(山羊或绵羊)、牛(黄牛、水牛、牦牛、等)、猪、犬等家畜可能出现症状,也可能不出现症状(隐性感染),但他们都能从不同途径(从奶、尿、便、精液、阴道分泌物)向外排出布氏菌,尤为重要的是怀孕母畜在正产时或流产时排出大量布氏菌。

人接触到这些物质时就可被感染。

尤其流产的动物羔,被人们成为“布鲁氏菌的囊袋”。

二、布病传播(感染)途径所说的传播途径就是指布氏杆菌通过什么方式或称通过哪个途径进入人体的。

在一般情况下,布氏菌可以从呼吸系统(从鼻、咽、气管、肺)进入机体,也能从消化系统(经口、食道、胃肠)进入体内,布氏菌也能从皮肤、粘膜直接侵入机体。

所以,布氏菌可从多种途径传播。

例如,当染疫的怀孕母畜(羊、牛、猪等)分娩或流产时,人们用手帮助产仔或处理各种流产物时,因这些流产物上含大量布氏菌,它可以经擦伤皮肤进入体内使人感染,如果用带布氏菌的手拿东西吃,布氏菌就经口进入体内。

含布氏菌的流产物落到地上,细菌可随尘土飞扬,被人们吸入体内发生感染。

简单地说,布鲁氏菌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黏膜等途径来感人接触的人群。

三、哪些人容易得布病(易感人群)所谓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性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指某些人对某种传染病比其他人容易得。

例如,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在儿童中最易患此病,成年人几乎不得此病,这就是说儿童对灰质炎病毒易感性高。

第二层意思是指某些人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接触机会多,患病者就多,不是人群易感性差别,而是决定接触机会多少,不是易感性高低。

到底哪些人易得布病呢?一百多年实践证明,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地区等)对布氏菌都易感。

就是说不同类别人群都可能得布病,不同类别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无任何区别。

但是在不同人群中布氏菌感染率,患病率等有很大差别。

如,在兽医、牧工、家畜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这个现象不是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差别,而是不同职业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机会不同,所以布病有一定职业性。

四:布病是怎样被传染的?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正常人如果接触了患布病的羊,牛等动物(包括动物的流产物)就很容易被感染。

所以布病也叫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疾病。

一般这样的人群基本是在牧区、半农半牧区、其次是农村,再次是城市,比如兽医、放牧人、乳肉加工、或是皮毛加工等人群。

五:人和人之间传染吗?一般人和人之间传染性很小,比如在一起吃饭、握手、聊天甚至拥抱等都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夫妻之间,一般性生活具有传染性,比率一般是1。

01%,而且是在潜伏期和发病期间,通过性生活传染,所以男女双方,一方得了布病,必须经过正规治疗后,再修养半年后就可以正常生活。

六:布病是如何检测出的?特别提醒的是,如果自己家养羊,在母羊产羔期间,如果遇到难产和流产以及死胎的羔羊,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接触,因为这样的流产羔被称为“布鲁氏菌的囊袋”,也就是说,流产羔对人的传染性更强,主要是通过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感染,一般布鲁氏菌在人体内的潜伏期是1--3周,平均2周。

如果出现了发烧、乏力、出汗、关节游走性疼痛等症状,就要及时到当地的防疫站(现在叫疾病控制中心)做布病的化验,检查的项目是平板试验PAT,试管化验SAT两项,24小时出结果。

如果PAT(0.01++),SAT (1:100++)就被确诊为布病。

七、布病好治疗吗?布病不好治疗,按我们国家现在的医学水平,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复发率,所以很多人都对布病的不根治产生了紧张和恐惧感。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五六十年代沿用的四环素配合链霉素(儿童布病就不适合这样的方法了);八十年代又研究出了利福平和强力霉素配合治疗,也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率,而且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所以我们采用了现代西药和可调配的中药来治疗急性期和慢性期布病患者,经过临床观察和动物试验,得到很满意的临床效果八、布病会引起死亡吗?布病本身不会轻易引起死亡,但是如果在急性期间,如果感染的布鲁氏菌的菌量多,毒力大,而且又没有及时确诊,更没有及时治疗,是机体产生了合并症,如:脑膜炎、心肌炎、贫血、血小板低等其它系统的改变,也会引起死亡。

所以必须把布病的治疗的任务放在急性期(三个月之内)。

三个月和六个月之间是亚急性期布病,超过六个月就是慢性期布病。

慢性期布病病人的治疗,面临着恢复缓慢的问题,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不去根。

所以要想彻底根治布病,必须避免合并症的发生。

布病的临床表现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表现颇不一致,许多疾病的临床症状在布病患者身上均可见到。

病情轻重的差别也很大,除重症病例外,有的轻症病例只能用细菌学或免疫生物学方法能确诊。

临床症状(一)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

其长短与侵入机体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及机体抵抗力等诸多因素有关。

如布氏菌数量大、毒力强,而机体的抵抗力又弱,则潜伏期较短,反之潜伏期较长。

一般情况下,为1--3周,平均2周。

(二)发病和前驱期症状: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发病急聚者约占10%。

起病缓慢者,常出现前驱期症状,起临床表现颇似重感冒,全身不适、乏力倦怠、食欲减退、肌肉或大关节酸痛、头痛、失眠、以及出汗等。

个别病例出现精神症状,如抑郁淡漠、狂躁不安、易于激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