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第2阶段在线作业

《公共政策分析》第2阶段在线作业
《公共政策分析》第2阶段在线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答题要求: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5.0分)

下列四种前后对比方法,精确程度最高的是()。

?A)

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

?B)

“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

?C)

“有——无”对比分析

?

?D)

“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

参考答案:D

收起解析

解析:

2(5.0分)

下列政策迁移方式,其中迁移程度最高的是()。

?A)

复制

?

?B)

效法

?

?C)

混合

?

?D)

启发

?

参考答案:A

收起解析

解析:

3(5.0分)

从评价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公共政策评价可分为()。

?A)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

?B)

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

?C)

操作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1操作系统概述自测题 1 选择题 1.以下_____操作系统中的技术是用“时间”来换取“空间”的。 A.虚拟存储器 B.缓冲技术 C.SPOOLing技术 D.快表 2.设计实时操作系统必须首先考虑系统的______。 A.效率 B.可移植性 C.可靠性 D.使用的方便性 3.一个作业第一次执行时用了5min,而第二次执行时用了6min,这说明了操作系统的______特点。 A.并发性 B.共享性 C.虚拟性 D.不确定性 4.下述操作系统类型中,哪个操作系统一定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 A.实时 B.批处理 C.分时 D.分布式 5.操作系统中,以下______采用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技术。 A.终端技术 B.缓冲技术 C.通道技术 D.虚拟存储技术 6.按照所起的作用和需要的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属于_______。 A.支撑软件 B.用户软件 C.应用软件 D.系统软件 7.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和______。 A.进程管理 B.用户管理 C.信息管理 D.操作系统管理 8.操作系统的最基本的两个特征是资源共享和_______。 A.多道程序设计 B.程序的并发执行 C.中断 D.程序顺序执行

9.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______。 A.稳定性 B.可靠性 C.利用率 D.兼容性 10.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_______。 A.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 B.处于硬件之下的底层软件 C.处于应用软件之上的系统软件 D.处于系统软件之上的用户软件 11.操作系统是对_____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 C.计算机资源 D.程序 12.从用户的观点,操作系统是______。 A.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B.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 C.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 D.是扩充裸机功能的软件,是比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方便的虚拟机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是_____。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多任务系统 B.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批处理系统 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和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 14.为了使系统中的所有用户都得到及时的响应,操作系统应该是___. A.实时系统 B.批处理系统 C.分时系统 D.网络系统 15.如果分时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____会使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 D.内存越多

国培第二次作业

一、通过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第一次作业提出的问题:“如何针对个别具有“特色”的学生的因材施教。” 2、本次作业设置的具体问题:对农村留守寄宿生儿童夜里爬墙出校上网,以及窃取别人财物的问题处理。 二、问题生成过程反思、原因分析及本次解决问题思路 1、第一次作业提出的思路: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个人独立的思维方式,他们拥有个人的知识结构,他们拥有个人的性格特点。要怎么样才能激发那些“特色”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戳伤其个性的发展呢? 学生的个性,首先来自于他的生活环境。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环境。所以,对于一些特别具有“个性”的学生,需要独立地了解他的家庭环境,加强家校合作,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老师需要对有必要的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让家庭与学校一起参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2、针对本次作业提出的具体问题的思路: 部分留守学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教育学生,思想有一些孤单、造成一些散漫的习惯、对社会缺乏责任心。需要学校与家庭给予这些学生爱的感化,驱散其自私的性格,唤起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心。

对于留守寄宿生儿童夜间外出上网、窃取他人财物等行为问题,需要从心灵上排解孩子的孤单,找到正确的方式,予以解决。进行适当量的家访是很有必要的(电话家访或者与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者——爷爷奶奶进行谈话交流)。 三、此次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 第一次作业提出的预期目标:分析、了解“特色”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达成家校合作,共同教育的目的。 本次作业的具体预期目标:改变这些“特色”学生夜间爬墙出去上网的行为,唤起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生活具有更多的热爱之情。 四、解决问题的路径、计划与举措 1、第一次作业提出的计划:(1)研究对特色学生家访的时间、方式与提问设置。(2)对“特色”学生家庭进行第一次家访,提成家校合作的要求。(3)观察学生的变化。(4)进行第二次家访,总结上段时间家校合作的成绩,并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5)继续观察学生的变化。(6)进行第三次家访。总结学生的变化,提出改进建议。 2、本次作业提出的改进计划:(1)1、在周末对发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第一次家访,可以当着学生的面,也可以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家访。要求家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让孩子体会到正确的爱(非

大学英语(二)第2阶段测试题及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大学英语(二)》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此部分共有5个未完成的对话,针对每个对话中未完成的部分有4个选项,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选项。 1.- Good morning, John . How are you doing? - _________ A:I’m pleased. B:Good night. C:Not so bad. And you? D:How do you do? 2.- How do I get to the cinema? - _________ A:It's very far. B:Yes, there is a cinema near here. C:It's well known. D:Go down this street and turn left. 3.- This is a challenging job. Who wants it? - _________ A:I'll take it. B:It's a good idea. C:You bet! D:No sweat! 4.- I hope you have a most happy and prosperous new year! - _________ A:You are welcome! B:How smart you are! C:The same to you!

D:Nice going! 5.- Would you like to see a film? - _________ A:Yes, I'd love to. B:Do it, please. C:No, you like it? D:How do you do?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此部分共有2篇短文,第一篇短文后有5个问题。请从每个问题后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选项。第二篇短文后有5个正、误判断题,请选择T或F. Passage One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in college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the daytime serial drama known as the soap opera has suddenly become "in". Between the hours of 11 a.m. and 4:30 pm, college television lounges are filled with soap opera fans who can't wait to see the next episode in the lives of their favorite characters. Actually, soaps are more than a college favorite; they're a youth favorite. When school is out, high-school students are in front of their TV sets. One young working woman admitted that she turned down a higher paying job rather than give up watching her favorite serials. During the 1960's, it was uncommon for young people to watch soap operas. The mood of the sixties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now. It was a time of seriousness, and talk was about social issues of great importance. Now, seriousness has been replaced by fun. Young people want to be happy. It may seem strange that they should turn to soap opera, which is known for showing trouble in people's lives. But soap opera is enjoyment. Young people can identify with the soap opera character, who, like the college-age viewer, is looking for happy love, and probably not finding it. And soap opera gives young people a chance to feel close to people without having to bear any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problems. 6.What is soap opera? A:Plays based on science fiction stories. B:Plays based on non-fiction stories. C:The daytime serial dramas on TV. D:Popular documentary films on TV. 7.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操作系统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4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1 一、判断题: 1.资源共享是现代操作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 2.信号量机制中,P、V操作必须成对出现。() 3.若进程资源分配图中含有环,则一定有进程处于死锁状态。() 4.绝对装入方式需要对内存地址进行重定位。() 5.“分页对换”和“分段对换”是为了支持虚拟存储系统。() 6.通道没有自己的内存,通道所执行的通道程序是放在主机的内存中的。() 7.程序的并行执行是现代操作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 8.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重新占有了CPU。() 9.进程在运行过程中,请问和释放资源顺序不当,同样可以引起死锁。() 10.分段存储管理的引入是为了满足用户(程序员)在编程和使用上多方面的要求。() 11.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如CPU、存储设备等的连接都是由总线设备来实现的。() 12.在文件的索引存取方法中,允许随意存取文件中的一个记录。() 13.程序在并发执行时会失去封闭性。() 14.由于用户的响应时间要求,因此要求设置大的时间片长度。() 15.预防死锁是指在资源动态分配过程中,用某种方法去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 16.内存的单一连续分配模式只能用在单用户、单任务的OS中。() 17.虚拟存储器的“虚拟”是指用户可使用的内存容量比实际的内存容量大的多。() 18.在文件系统支持下,用户也需知道文件存放的物理地址。() 19.在单CPU环境下可以实现“多道程序系统”。() 20.程序与进程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程序是静态实体,而进程是动态实体。() 21.死锁与程序的死循环一样。() 22.内存固定分区分配模式只能用在单用户、单任务的OS中。() 23.采用LRU置换算法时,当驻留集增大时,页故障率一定不会增加。() 24.通道与CPU共享内存。() 二、填空题: 1.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是( )。 2.从资源分配的角度看,P(wait)操作意味着向系统( )一个资源,V(signal)操作意味着( )一个资 源。 3.一个批处理型作业,从进入系统并驻留在外存的后备队列上开始,直至作业运行完毕,可能要经历下 述三级调度()、()、()。 4.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和()。 5.()称之为“页内碎片”。 6.文件按其用途可分为:用户文件、()和()。 7.分时系统的四个主要特征是()、()、()、()。 8.进程调度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9.死锁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互斥”,该条件是指()。 10.根据链接时间的不同,可把链接分为()、()、()三种。 11.I/O控制方式主要分为()、()、()。 12.直接存储器DMA方式是专对()设备进行I/O控制的。 13.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主要有()、()、()。 14.程序的并发执行的特征有()、()、()。 15.调度队列模型分为()、()、()。 16.程序的装入分为()、()、()。 17.缓冲区可工作在()、()、()和提取输出四种工作方式下。

国培学习阶段性总结(二)

国培学习阶段性总结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慢慢渗透了各个行业,也慢慢融入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慢慢方式改变,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已经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5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本次国培学习包括为五个线上学习阶段以及一个线下学习阶段。到目前为止,国培学习已经进入到了第四阶段,我校教师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参训率达100%。同时,每位教师都能及时度登陆国培学习平台,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合格率为100%。在前一段的学情通报中我校以平均分50.07的成绩处于全区第四的位置。这一切都离不开我校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认真部署以及各位教师的积极参与。 当然,国培学习平台中,并不只是观课学习,完成作业这几项简单的任务,在那里,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提升:上传资源、借鉴好的资源进行资源下载、发表问答、专家答疑、发布活动、参与活动等等。在这里,可以实现与专家的直接对接,更可以实现疑难问题的发布与探讨解决。这些活动,我校教师都一直在积极地参与着,在学习期间,有许多优秀教师不断的涌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教师在电脑操作方面不熟练导致没有及时的登陆学习平台,没有及时的发表问答,上传资源等。 虽然这只是第四阶段的学习,但是各位教师的学习成绩已经出现合格的字样,但这不是最终的学习结果,因为,我看到各位教师的学习热情,他们都在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着。因为,这个学习平台真的给我们提供了切实有用的学习内容。而每位教师也深切的体味到这一点,都在积极认真的学习着。所以我坚信,在全体参培教师的努力下我校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等数学Ⅱ(本科类)第2阶段练习题及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二阶段练习题 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 下列函数中在给定区间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条件的是 ( B ). (a) ,[2,1]y x =- (b) cos ,[2,6]y x = (c)23 ,[2,1]y x =- (d)1 ,[2,6]3 y x = - 2. 曲线 3 81y x x =-+ 的拐点是 A (a) (0,1) (b) (1,0) (c) (0,0) (d) (1,1) 3. 下列函数中, ( D ) 是 2 2x xe 的原函数. (a) 2 2x e (b) 2212x e (c) 2234x e (d) 2 214 x e 4. 设()f x 为连续函数, 函数 2 ()x f u du ? 为 ( B ). (a) ()f x '的一个原函数 (b) ()f x 的一个原函数 (c) ()f x '的全体原函数 (d) ()f x 的全体原函数 5. 已知函数()F x 是()f x 的一个原函数, 则 9 8 (7)f x dx -?等于( C ). (a) (4)(3)F F - (b) (5)(4)F F - (c) (2)(1)F F - (d) (3)(2)F F -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8分) 6. 函数 3 33y x x =--的单调区间为____(,1), [1,1],(1,)-∞--+∞_____ 7. 函数 3 33y x x =-- 的下凸区间为____(,0)-∞_____ 8. x xe dx -?=______21 (tan ),(为任意实数) 2x C C +_____.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简答题(50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如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操作系统复习题含答案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你都用过什么操作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DOS系统都是以命令的方式运行指令,有的也支持鼠标,甚至也可以做成菜单方式,但跟windows的亲和性相比是无法相比的。windos系列的操作系统主要特点就是简单,图形操作,不需要死记命令,适合非专业人士使用。unix系列由于是开源的,所以操作复杂,功能强大,可以按自己的需求设计与改造,适合专业人士,不适合初学者。 二、试说明操作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及其主要任务? 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 进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已结束进程,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换。 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进程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处理机调度: (1)作业调度。从后备队里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分配运行所需 的资源(首选是分配内存)。 (2)进程调度: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 它,并设置运行现场,使进程投入执行。 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能,置换功能等。 设备管理主要功能有: 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主要任务: 完成用户提出的I/O 请求,为用户分配I/O 设备;提高CPU 和I/O 设 备的利用率;提高I/O速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 文件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文件的共享与保护。主要任务是对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进行管理,以方便用户使用,并保证文件的安全性。 三、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试叙述多道程序运行的特征。 所谓多道程序设计指的是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启动进行计算的方法。也就是说,计算机内存中可以同时存放多道(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程序,它们都处于开始和结束之间。从宏观上看是并行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中,并且都没有运行结束;从微观上看是串行的,各道程序轮流使用CPU,交替执行。多道程序技术运行的特征: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 四、在一个分时操作系统中,用户提交了一个作业,作业的内容包括:①请求内存(memory);

国培第二次作业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品味“她的生命艰辛而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等两个比喻句的含义,并组织语言恰当表达出来。 2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 精彩的人生。 学习过程: 一、直接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齐读课题。 二、举一 :由“逆”字引读全文,品读句子:“像一朵”比喻句 的含义。 1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一处对夏洛蒂个人事迹高度概括的句 子,它也是文章的一个中心句。 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 2找出这句话中表现夏洛蒂坚强不屈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关键词 -----“逆境成才”。 3理解“逆境”。 4为了说明夏洛蒂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作者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 比喻句对她进行了一生经历的赞美。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一)仙人掌的“逆境”。 说说你对仙人掌的了解?(生存环境?) (二)夏洛蒂的“逆境”。 1、自主学习。 师:那么夏洛蒂又是处于什么样的逆境之中艰辛地生活呢?请同学 们快速默读课文,把有关夏洛蒂在逆境中艰辛生存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反馈,品读句子 . (1)家庭不幸的逆境。 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 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根据下列句式展开想象,进行 说话练习。(出示) 夏日炎炎,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寒冬腊月,别的孩子(),而夏洛蒂()。 指名交流。 (2)遭遇训诫的逆境。 等待夏洛蒂的不仅仅只是家庭不幸带来的逆境,还有更多的不 幸。

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寄给当 时鼎鼎大名的桂冠诗人,希望得到前辈的指导,没想到的是得到的是 一盆冰冷的水从头浇到脚,让她冷到了心里。 师:是的,我们看课文这样的描写。(出示)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等到一封远不止她失望的 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冰冷冷的口吻训诫她:“在 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 ----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哪些字眼让你觉得刺心的痛?指名交流,读出自己的感受。(同情、不满、气愤) 夏洛蒂遇到了如此不可思议的逆境,骚塞的回信像是一把利剑, 把她的心刺得鲜血淋淋。在骚塞看来,妇女应当服从上帝的安排甘心 去做小草,而不应去追求大树的事业,妄想当什么文学家。命运继续 捉弄夏洛蒂,“逆境”还依然与她相伴 ----[ (3)出版失败的逆境。板 书:生活,遇不幸写 诗,遭嘲讽 出版,又失败 【感受成功】:这些就是夏落蒂三姐妹的逆境,然而,她们最后 取得的成功是?(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 一年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 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最终 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三姐妹的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师:我们为她们创造的成绩而兴奋,大家把那份喜悦送进自己的 朗读中。(生先自由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个别学生展示 朗读) 3、准确表达比喻句的含义。 师:我们再回到课文的第一个比喻句,齐读――― 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最后,她取得了令世界文坛刮目相看的成绩,这个比喻句中有两 个词语浓缩了她们的成绩,就是 ----“壮丽”、“傲放”。 师: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我们学习语文重要的就是学习恰当的 表达,谁能够对照着板书,把这个形象准确的比喻句的含义说给大家听。 (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把语言组织通顺、清楚) 【知方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习得了一种学习的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18年秋《哲学与人生》第二阶段在线作业及答案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1.( 2.5分)下列名言属于法家的是: ? ? ? 2.(2.5分)下面哪个观点是孔子的? ? ? ? 3.(2.5分)孔子的“仁”指的是: ? ? ? 4.(2.5分)“推己及人”是哪一家的观点: ? ? ? 5.(2.5分)关于通用的伦理规范,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

6.(2.5分)关于神话,下面理解错误的是: ? ? ? 7.(2.5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是哪位哲学家一生的写照? ? ? ? 8.(2.5分)以人为本位,认为人的全部价值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是: ? ? ? 9.(2.5分)关于儒家与道家的区别,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 10.(2.5分)道家认为,宇宙间的最高实体是: ? ? ? 11.(2.5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哪一家的观点 ?

? ? 12.(2.5分)下面不属于超越界的是: ? ? ? 13.(2.5分)宗教的五个条件的是: ? ? ? 14.(2.5分)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但是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他们的后代也因此负有“原罪”,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这说法来源于: ? ? ? 15.(2.5分)人类三千年来的思想历程依次是: ? ? ? 16.(2.5分)下面不属于启蒙主义者的是: ? ? ? ?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和皇室文集,又被称为“上古之书”的是: ? ? ? 18.(2.5分)关于中国哲学中“永恒”与“变化”两个主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 19.(2.5分)强烈反对“仁政”,认为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础上的是: ? ? ? 20.(2.5分)名家最关注的是: ? ? ? 多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21.(2.5分)下列属于尼采著作的是: ? ? ?

公共政策分析(含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政策分析》 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政策法律化:就是政策执行组织和成员根据相应的政策执行职责,凭借着公共权力,配置政策资源,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 2.政策执行:是指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公共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政策相应的法律效力和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3.政策方案的评估和论证:是对备选政策方案的手段措施、有效性、将产生的后果等方面所作的一系列分析、证明和综合评定,从不同的角度为方案抉择提供科学依据。 4.评估主体:是指政策评估者的主体构成,包括决策者和执行者、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以及政策的目标群体等。 5.政策效果:是指在一定成本投入基础上的执行结果。 6.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和评估内容不做硬性规定,对评估的最终结论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团体和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和信息,对政策的各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评价。 二、简答题(每空10分,共50分) 1.什么是损益分析? 答:损益分析是将政策过程中准备付出或已经付出的代价与已经取得或准备取得的收益的大小相比较,衡量其得失的一种方法。 2.什么是线性规划? 答:线性规划就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考虑如何最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使政策效益达到最大化的方法。 3.政策监控的目的在于哪两个方面? 答:(1) 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此为其一般性目的或政治意义所在。公共政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政治活动,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合法性是它的必然指向。 (2)保证政策结果的有效性,此为其特定目的或管理意义所在。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一

操作系统作业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课程作业 (2013年春)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学校: 日期:

作业一:作业管理 1、有三道程序A、B、C在一个系统中运行,该系统有输入、输出设备各1台。三道程序 A、B、C构成如下: A:输入32秒,计算8秒,输出5秒 B:输入21秒,计算14秒,输出35秒 C:输入12秒,计算32秒,输出15秒 问:(1)三道程序顺序执行的总时间是多少? (2)充分发挥各设备的效能,并行执行上述三道程序,最短需多少时间(不计系统开销)?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2、假设一个单CPU系统,以单道方式处理一个作业流,作业流中有2道作业,共占用CPU 计算时间、输入卡片数和打印输出行数如下: 其中,卡片输入机速度为1000张/分钟,打印机输出速度为1000行/分钟,试计算:(1)不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两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从第1道作业输入开始到最后一个作业输出完毕)。 (2)如采用spooling技术,计算这2道作业的总运行时间(不计读/写盘时间),并给出相应的示意图。

作业二:进程管理 1、 请写出两程序S1和S2可并发执行的Bernstein 条件。 2、 有以下5条语句,请画出这5条语句的前趋图。 S1:y=x+1 R(x) W(y) S2:c=f-w R(f,w) W(c) S3:d=r-y R(r,y) W(d) S4:x=a+b R(a,b) W(x) S5:r=c+y R(c,y) W(r) 3、 设在教材第62页3.6.4节中所描述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其缓冲部分为m 个长度相等 的有界缓冲区组成,且每次传输数据长度等于有界缓冲区长度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可对缓冲区同时操作。重新描述发送过程deposit(data)和接收过程remove(data)。 P P P i P .. .. 1 2 i k 4、 设有k 个进程共享一临界区,对于下述情况,请说明信号量的初值、含义,并用P ,V 操作写出有关互斥算法。 (1) 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2) 一次允许m (m

刑事诉讼法学第2阶段练习题江大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刑事诉讼法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15题,总分值15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在审判阶段,法院认为被告人某甲有毁灭证据的可能,遂决定逮捕某甲。关于该案逮捕程序,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 分) A. 法院可以自行执行逮捕 B. 异地执行逮捕的,可以由当地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C. 执行逮捕后,应当由法院负责对某甲进行讯问 D. 执行逮捕后,应当由公安机关负责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所在单位 2. 拘传只适用于( ) (1 分) A. 自诉 B. 犯罪嫌疑人 C. 证人 D. 辩护人 3. 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多长时间以内讯问?()(1 分) A. 24小时 B. 48小时 C. 12小时 D. 72小时 4. 被告人又聋又哑,受审判前要求其懂哑语的胞妹当辩护人或翻译人,法院应当 ( ) (1 分) A. 准当辩护人 B. 准当翻译人 C. 既准当辩护人又准当翻译人 D. 都不准 5. 鉴定意见属于( ) (1 分) A. 言词证据 B. 实物证据 C. 书证 D. 物证 6. 下列人员中,不能作证人的是( ) (1 分) A. 生理上有缺陷的人 B. 与被告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C. 与被害人有亲属关系的人 D. 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7. 下列人员中,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是( ) (1 分) A. 犯罪嫌疑人 B. 自诉人 C. 公诉人 D. 刑事被告人 8. 辩护律师乙在办理甲涉嫌抢夺一案中,了解到甲实施抢夺时携带凶器,但办案机关并未掌握 这一事实。对于该事实,乙应当如何处理? ()(1 分) A. 应当告知公安机关 B. 应当告知检察机关 C. 应当告知人民法院 D. 应当为被告人保守秘密 9. 被告人刘某可能被判死刑。法院审理过程中,被告人刘某当庭拒绝法院为其指定的辩护人为 其辩护,要求自行委托辩护人。重新开庭后,如果刘某再次拒绝自行委托的辩护人为其辩护,合议庭应当如何处理?()(1 分) A. 人民法院不应当准许 B. 人民法院可以准许,但被告人刘某只能自行辩护 C. 人民法院应当先审查,被告人有正当理由的应当准许 D. 人民法院准许后,被告人需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为其另行指定辩护人 10. 指控耿某犯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首先应当承担证明其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 且差额巨大的证明责任的是()(1 分) A. 人民检察院 B. 举报人 C. 耿某本人 D. 耿某的所在单位 11. 在杨某被控故意杀人案的审理中,公诉人出示了死者女儿高某(小学生,9岁)的证言。 高某证称,杨某系其表哥,案发当晚,她看到杨某举刀杀害其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1 分) A. 因高某年幼,其证言不能作为证据出示 B. 因高某对所证事实具有辨别能力,其证言可以作为证据出示 C. 高某必须到庭作证,否则其证言不能作为证据出示 D. 高某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其证言不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12. 被告人的供述一般是( ) (1 分) A. 直接证据 B. 间接证据 C. 传来证据 D. 实物证据 13.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只能是( ) (1 分) A. 法人 B. 自然人 C. 非法人组织 D. 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14. 依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文书的送达主体是( ) (1 分) A. 公安司法机关 B. 被告人 C. 辩护人 D. 自诉人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类(按章节顺序) 1、公共政策:是指公共权力机关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经由政治过程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方法、办法、条例等的总称。 2、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及其相关部门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3、公共利益: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或特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主体利益相一致的方面。它不同于国家利益和集团(体)利益,也不同于社会利益和共同利益。 4、政策工具:是指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机制、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 5、公共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和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 6、政策议程: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等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将其纳入政策讨论,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7、公共政策制定:指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针对政策问题,依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拟订、评估、选择、决定政策方案的过程。 8、公共政策目标:指为解决公共政策问题而制定的政策方案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9、政策方案规划:指政策议程确立后,为实现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拟定和评估政策措施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10、政策方案抉择的合法化:指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进行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 11、公共政策执行:指政策主体(或机构)为实现政策目标,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将政策内容贯彻落实于政策对象的行动过程。 12、公共政策的监控:指对公共政策过程(制定、执行等)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纠偏的过程。 二、简答题(按章节顺序,或与论述题在类型区分上有所偏差) 1、公共政策的本质——1)公共政策是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2)公共决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的目标或目的,政策主体尤其是执政党和政府总是试图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3)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互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4)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2、公共政策的特征——具有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是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具有针对问题的回应性与对同类问题的普遍适用性;兼具稳定性与变动性;体现公平性与效率性。 3、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横向形式构成分为: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纵向形式构成分为: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4、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依据政策的层级性或涵盖性划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5、公共政策的功能——引导与管制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促进发展的功能。 6、公共政策有哪些系统——主体系统;客体系统;支持系统;环境系统。 7、从市场的角度看政府能力是什么——从市场角度看,政府能力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协调,实质上是公共政策如何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8、公共利益确定的原则——具有公共性;确定主体的公共性;内容确定具有合理性;确定程序具有正当性;损益的补偿性。 9、公共利益形式有哪些——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现实利益与未来利益;形式利益与内容利益。 10、怎样看待公共政策利益代价——公共利益与代价之间的关系有四种类型:1)利益范围宽,代价范围宽(教育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国防政策)。2)利益范围宽,代价范围窄(环保政策、反垄断政策)。3)利益范围窄,代价范围宽(残疾人政策)。4)利益范围窄,代价范围窄(最低工资保护政策、强制医疗保险政 策)。 针对利益与代价,关键的问题是相关的利益群体是否认可, 力争做到动态的平衡。 11、基本的政策工具有哪些——一般理解的政策工具包括行 政命令、法律、经济、说服、教育等。陈振明认为政策工具分为: 市场化工具,包括民营化、用者付费、管制与放松管制、合同外 包、分权与权力下放、公私伙伴关系、内部市场、产权交易;工 商管理技术,包括战略管理技术、绩效管理技术、顾客导向技术、 目标管理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技术、标杆管理技术、企业流程再 造技术;社会化手段,包括社区治理、个人与家庭、志愿者服务、 公私伙伴关系、公众参与听证会。 12、西方决策过程理论模型有哪些——分为认识论模型和社 会本质理解的模型两大类,认识论模型主要有理性决策模型(包 括完全理性决策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渐进决策模型、政治系 统模型;社会本质理解的模型主要有政府机构—制度模型、集团 模型、精英模型。 13、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模型是什么——“上下来去”模型。 1、政策的元认识过程,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从 实践获得认识,提炼理论的过程。2、政策的社会认识过程,1) (政策制定)从群众中来,由民主到集中。2)(政策执行)到群 众中去,由集中到民主。3、政策的社会操作过程,1)(政策制 定)调查研究,总结一般。2)(政策执行)试验与推广,由一般 到具体 14、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1)公共性与关联性,具体指 公共政策问题总会影响很多人的生活,并需要公共力量加以解决; 一个公共政策问题的出现与解决会牵涉到相关的其它问题。2)客 观性与主观人为性,公共政策问题发生于日常社会生活中;公共 政策问题的认定又受到决策者的价值观、利益关联性的影响。 15、公共政策问题的分类——(课件中主要谈了两类)1) 按问题发生的社会领域分为:自然灾害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 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外交问题、民族问题等。2)按问题发 生的区域分为:全国性问题、区域性问题、地方性问题等。 16、公共政策问题提出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政治领 袖、政党组织、大众传媒、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17、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与分析的实质是什么——1)界定 政策问题,即弄清政策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2)分析现实与利益 主体的价值理念、期望值、固有规范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利益主 体的不满足感。3)在方法上问题分析强调问题的界定、分类、溯 源等。4)为决策议程做准备。 18、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的方法有哪些——1)边界分析法; 2)多角度分析法;3)类别分析法;4)原因层次分析法;5)头 脑风暴法;6)德尔菲法(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7)假设分析法。 19、政策议程的类型——公众议程;传媒议程;公共部门议 程(政府议程)。 20、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1)问题必须明朗而 严重,或出现突发性危机事件。2)利益群体(集团)的诉求。3) 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的预测性发动。4)要有正常民主和开 放的觉察机制,特别是大众媒体对政策问题的强烈反应。5)民意 代表的呼吁或者以议案的形式提出。 21、公共政策目标分类——1)基本的公共政策目标,是最 基础的或叫元目标;2)具体的政策目标(政策目标的指标化), 指标分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政治指标、幸福指标。 22、政策规划方式有哪些——1、单一方式,政策规划的主 体只有政府;2、多元方式,主体有政府组织、利益集团、社会公 众、政策研究咨询组织、信息支持组织等。 23、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信息完备;系统协调,包括协 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新政策与旧政策的关 系;科学预测;现实可行性;政府主导与民主参与;稳定可调; 多重方案,且相互独立。 24、政策方案评估的方面——1)价值评估:为什么设计这 一方案? 为了谁的利益?期望达到什么效果?2)效果评估:正面效果、 负面效果。3)可行性评估: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政治可行 性、行政可操作性。4)风险评估:灾害风险、社会风险。 25、政策执行的原则——1)忠实性原则。2)民主性原则。 3)实现政策执行的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4)将原则性与灵 活性相结合,创造性执行政策。5)效益原则。 26、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1)行政、组织手段。2)法律手 段。3)经济手段。4)思想政治教育手段。5)技术手段。 27、公共政策执行的资源——1)财物资源,主要是经济支撑。 2)人力资源,必需的人力以及人力的政治、道德和业务素质。3)信 息资源,执行状况的信息、政策客体的反馈信息。4)权威资源,权 威的大小、权威的影响力。5)制度资源,有相应的制度配套,制度 是否完善。 28、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1)政策执行主体。执行组织 结构合理、权责明确。执行人员的利益因素、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 知识水平、个人能力、执行方式。2)公共政策对象。政策对象的利 益需求,文化心理、思想道德因素,文化教育程度。3)公共政策环 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区域位置。4)政策 本身。政策问题的复杂性,政策的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清晰性, 政策执行方案的完善性。5)政策执行资源。执行经费、人力资源、 信息资源、权威资源。 29、公共政策执行机制有哪些——1)信息沟通机制。健全政策 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优化信息传播和反馈的渠道,广播、 电视、报纸、市长电话、协商对话机制、信访制度等。2)公民参与 机制。公民参与制定执行计划,公民参与执行监督,公民参与执行评 估。3)共政策的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人才选拔的竞 争机制、政策执行的功绩制、创新职务晋升制。责任追究机制(行政 问责制),首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 任制、违法行政的法律追究制。监督机制,完善各种监督机制,运用 审计手段加强监督。 30、公共政策监控要素——政策监控的主体是从事政策监控的个 人和组织,包括立法、行政、司法、政党和传媒、利益团体和公民等 主体;政策监控的对象广义上是各级政府组织和公务员,狭义上是从 事某一项政策过程的个人和组织;政策监控的目的是确保政策过程的 合法、合理和有效性,并及时纠偏;政策监控的过程是静态和动态的 结合。 31、公共政策监控类型——以实施监控的时间先后为标准,分预 防性、过程性和结果监控;以监控的经常性为标准,分为经常性监控 和引发性监控;以监控的参与程度为标准,分为单方面和抗辩性监控。 三、论述题(按章节顺序) 1、公共政策与法的关系 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的,相同点是:两者的制定和执行主体 都是公共权力机关;两者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是国家统治和社 会管理的工具;两者的制定可以具有相同的程序,即方案的提出、审 议、通过、公布。不同点是:法具有相对稳定性;法更具强制性;两 者适应性、灵活性不同;法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政策对象的权利与 义务则往往不对称。 2、为什么公共政策的职能具有二重性? 国家权力具有二重性,即兼具政治统治的职能和社会管理的职 能。国家权力的行使体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因此公共政策具 有双重职能,其二重性主要体现在:公共政策是推行国家政治统治的 工具;公共政策是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3、怎样理解政府能力 从政策主体的角度看,是指政府将自己的意志、偏好和目标转化 为现实的能力,包括汲取财政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强 制能力。从政策客体角度看,是指政府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的能 力,即制定并执行政策,维持公共秩序与合法性的能力。从政策科学 的角度看,是指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的制定并 有效的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 4、怎样理解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法律 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反之则是“无限政府”。有限政府思 想源自于三个理论:1)自然权理论:天赋人权,人有追求生存、自 由的权利,强调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2)功利主义论:认为自爱自 利是人的本性,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把“最大快乐原则”作为每 一行为、机构或社会制度的唯一和最高原则,政府是个人达到目的的 手段。3)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公共选择的个人性,因 为每个人都具有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人都是经济人;政治活动 遵循市场法则,同样存在交易,因此必须限制官员的权力。 5、治理理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治理理论强调政府的调控能力;强调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多元 化,以汇集多方面的智慧;强调公共决策权力运行的双向性,不是单 向的发号施令过程,而是双向的互动管理过程;强调政府的政治责任,认 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并不降低政府的责任。公共政策是政府组织、社会团体 以及个体公民之间互动合作的方式,是提高治理能力的手段。 6、公民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公民作为政策客体时,1)公民个体缺乏政策知识和能力。2)公 民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容易忽视社会利益。3)公民参与成本过高,效 率低下。4)公民参与后利益得不到实现,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2、公 民作为政策主体时,1)公民应当参与政策过程,政策的运行过程以公民 为基础;公民参与政策过程可以认识政策,提高政策效力;政策过程的民 主化、法制化要求公民的参与;社会的知识化、信息化会提高公民的政策 素质。2)公民参与政策的途径:参与投票或推举代表的方式;参与政党 或利益团体;信访、举报;制造舆论;消极抵抗或不合作。 7、公众社会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公众社会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个领域或空间。这一领域的主体就是 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自愿性社团、协会、社 区组织、利益集团。 1)社会团体在国家与公民个人之间进行政策信息沟通。2)社会团 体影响并制约公共政策,主要通过利益聚合、利益表达、政策传递、政策 监督来实现。3)角色替代,即行使政府所让渡的管理职能。预防角色替 代过程中的自利性问题。 8、政党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现代国家的突出特征是实行政党政治,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政 党来实现的。2)因此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成是政党的政策。3) 在竞争性政党制国家,政党要通过获得国家权力而推行其政策。4)我国 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二者不是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5)共产党的政策方式:提出政治主张 或纲领,通过人大变为国家意志,领导监督国家机构中共产党员的行为, 协商民主 9、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政策制定会引起利益集团间的冲突;2)利益集团影响政策制定的 方式,一是利益表达,游说、宣传、政治捐款、抗议等,二是监督政策的 执行。 10、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大众传媒指在传播路线上用机器做居间以传达信息的报纸、书籍、广 播、电视、因特网等形式。决策中的信息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体才能传播, 大众传媒则是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信息传播载体。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执行进行监控,为政策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支 持,监督和控制政策执行过程。大众传媒能够对公共政策进行评估,促进 政策调整:及时收集和反馈公众对政策的意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政策 进行评估;推动政策的及时调整。 11、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 素的影响,其行为偏离政策目标而产生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象征性执行。二是附加式政策执行。三是残缺 式政策执行。四是替代式政策执行。五是观望式政策执行。六是照搬式执 行。七是规避式执行。 造成执行偏差的主要原因是,1)主观方面,执行者的原因,自身的 利益需求,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缺乏,对政策理解的偏差。执行机构管 理缺陷,组织结构不合理,层次多,机构重叠;内部沟通不畅;规范执行 的制度不健全;政策关系处理不当。执行组织的政策宣传不到位,得不到 政策对象的支持。2)客观方面,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使政策执行比较困 难。政策质量问题,政策目标模糊不清,政策不可行,政策缺乏稳定性、 连续性。政策环境的变化,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目标群体的影响,利 益集团的压力、目标群体的文化心理。政策资源的匮乏,如人、财、物的 匮乏,使政策无法执行。法律、制度监督不力。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一是加强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二 是加强对政策的学习认知。三是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四是加强对执行 的监控。五是加强执行的制度建设。 12、公共政策监控机制公共政策监控机制是由政策监控主体、政策监 控对象、政策监控主体发生作用的内容和方式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分 为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监控机制。1、内部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1)内部 政策监控机制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2)内部政策监控机制的运行路线包 括:自下而上的监控和自上而下的监控。2、外部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1) 立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2)司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3)政党组 织对公共政策的监控;4)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监控;5)大众传播媒介 对公共政策的监控;6)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监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