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三)模拟题

合集下载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3.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3.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31 大肠在“五化”归属于(A)生(B)长(C)收(D)藏2 肝“五声”归属于(A)呼(B)笑(C)歌(D)哭3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客色胜主色,其病为;色脉合参,得相生之脉为,得相克之脉为(A)顺,逆;逆,顺(B)顺,逆;顺,逆(C)逆,顺;逆,顺(D)逆,顺;顺,逆4 关于“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下列关于叙述不正确的是(A)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B)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C)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D)发生相侮时,不可同时发生相乘5 下列关于“以情胜情”,不正确的是(A)“忧胜喜”(B)“恐胜喜”(C)“怒胜思”(D)“悲胜怒”6 下列叙述反映“阳阳偏盛”的是(A)“重寒则热,重热则寒”(B)“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C)“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D)“阴阳离决,精气乃绝”7 下列哪项是“相侮”(A)心病及肝(B)木旺乘土(C)土虚木乘(D)木火刑金8 下列对阴阳的消长平衡描述不正确的是(A)“夏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B)子夜阳气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C)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从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D)如果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则导致阴阳的消长失调9 下列哪句原文不是阴阳相互转化的体现(A)“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B)“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C)“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D)“夏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10 下列哪项属于阴阳学说在中医学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应用(A)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B)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C)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D)“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11 下列哪项不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的内容(A)色泽分阴阳(B)气息分阴阳(C)动静喜恶分阴阳(D)以上均是12 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是指(A)相乘(B)相侮(C)相生(D)相克13 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是指(A)相乘(B)相侮(C)相生(D)相克14 下列关于五行相克不正确的是(A)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B)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C)《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胜”,“我克”者为“所不胜”(D)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15 患者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质红少津,脉象细数。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16.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16.doc
(A)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
(B)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C)参附汤合右归饮
(D)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
(E)柴胡疏肝散合人参养荣汤
3患者周某,女,30岁。平素性情急躁易怒,突然胡乱叫骂,打人毁物,不食不眠,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大滑数,其治法是
(A)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B)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C)清心泻火,涤痰醒神
(D)豁痰化痰,调畅气血
(E)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4患者于某,男,20岁。失恋后精神抑郁,近几天出现性情急躁,精神亢奋,常无缘两目怒视,骂詈,首先考虑属于病证是
(A)郁证
(B)厥证
(C)狂证
(D)癫证
(E)痴呆
5患者李某,女,26岁。患“精神病”日久,神志恍惚,魂梦颠倒,常心悸,体倦乏力,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其辨证分型是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16
1患者于某,男性,46岁。症见胸痛彻背,胸闷气短,心悸不宁,神疲肢冷,舌质淡黯,舌苔白腻,脉沉无力。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当归四逆汤
(B)枳实薤白桂枝汤
(C)瓜蒌薤白半夏汤
(D)参附汤
(E)乌头赤石脂丸
2患者徐某,男性,65岁。心胸刺痛,胸部闷窒,动则加重,伴短气乏力,汗出心悸,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黯淡,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其治疗首选方剂是
(A)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B)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C)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D)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E)补益心肾,潜阳安神
17患者李某,男性,45岁。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能力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懈惰思卧,腰酸骨软,步履艰难,头晕耳鸣,齿枯发焦,言行不经,心烦溲赤,舌红少苔,脉细而弦数,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试卷3

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试卷3

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试卷3(总分:60分,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0,score:60分)1.患者张某,女性,50岁。

症见心悸气短,面色少华,倦怠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淡红少津,边有齿痕,苔少或无,脉结代。

其治法是【score:2分】【A】补血养心,益气安神【B】滋阴清火,养心安神【C】温补心阳,安神定悸【D】镇惊定志,养心安神【E】益气养血,滋阴安神【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2.患者李某,男性,33岁。

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遗精滑泄,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其治疗首选方剂是六味地黄丸合用【score:2分】【A】黄连温胆汤【B】安神定志丸【C】龙胆泻肝汤【D】交泰丸【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归脾汤本题思路:3.患者李某,男性,40岁。

症见心悸不宁,胆小易惊,恶闻声响,稍惊即发,遇劳则重,伴有食少纳呆,舌苔薄白,脉细略数。

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score:2分】【A】归脾汤【B】人参养荣汤【C】安神定志丸【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天王补心丹【E】生脉散本题思路:4.患者李某,男性,65岁。

心胸满闷,胀痛时作,善太息,数日前与人争吵后,心胸疼痛憋闷等症状加重,兼见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舌苔薄白,脉象细弦。

其诊断为胸痹【score:2分】【A】心血瘀阻证【B】痰浊闭阻证【C】寒凝心脉证【D】气滞心胸证【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气阴两虚证本题思路:5.患者于某,男性,38岁。

症见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喘不得卧,伴有手足欠温,冷汗自出,面色苍白,舌苔薄白,脉沉细。

其治疗首选方剂是当归四逆汤合用【score:2分】【A】血府逐瘀汤【B】柴胡疏肝散【C】右归饮【D】栝蒌薤自半夏汤【E】枳实薤白桂枝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患者心痛如绞,且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其疼痛之表现尤为明显,符合寒邪致病的特点,结合其手足欠温,冷汗出,面色苍白等症,可以辨其为胸痹之寒凝心脉证,故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以温经散寒,通脉止痛。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大肠在“五化”归属于A.生B.长C.收D.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肝“五声”归属于A.呼B.笑C.歌D.哭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主色胜客色,其病为,客色胜主色,其病为;色脉合参,得相生之脉为,得相克之脉为A.顺,逆;逆,顺B.顺,逆;顺,逆C.逆,顺;逆,顺D.逆,顺;顺,逆正确答案:D解析:五行学说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五色: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

客色胜主色,其病为川页;色脉合参:得相生之脉为顺,得相克之脉为逆。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4.关于“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下列关于叙述不正确的是A.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B.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C.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D.发生相侮时,不可同时发生相乘正确答案:D解析: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两者之间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

如:木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即可受到木的反侮,又可受到火乘。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5.下列关于“以情胜情”,不正确的是A.“忧胜喜”B.“恐胜喜”C.“怒胜思”D.“悲胜怒”正确答案:A解析:五行学说可以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以情胜情”。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6.下列叙述反映“阳阳偏盛”的是A.“重寒则热,重热则寒”B.“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C.“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D.“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正确答案:C解析:阴阳偏胜即阴胜、阳胜,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3.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3.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3.doc[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心系疾病)模拟试卷31 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移时可自行苏醒,缓解期平如常人,并反复发作者见于(A)厥证(B)郁证(C)痴呆(D)痫病(E)痉病2 痫病与中风的共同点是(A)突然仆倒,昏不知人(B)四肢抽搐,有怪叫声(C)半身不遂,口舌歪斜(D)口吐涎沫,两目上视(E)言语謇涩,偏身麻木3 痫病,猝倒啼叫,面赤身热,平素或发作后有大便秘结,口臭苔黄,病性属(A)风(B)痰(C)热(D)瘀(E)燥4 痫病,来势急骤,神昏猝倒,不省人事,口噤牙紧,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病性属(A)风(B)痰(C)热(D)瘀(E)燥5 痫病,发作时口吐涎沫,气粗痰鸣,呆木无知,发作后或有情志错乱,幻听,错觉,病性属(A)风(B)痰(C)热(D)瘀(E)燥6 痫病,发作时面色潮红、紫红,继则青紫,口唇发绀,或有颅脑外伤、产伤等病史,病性属(A)风(B)痰(C)热(D)瘀(E)燥7 各型痫病在用药时均应适当加入(A)重镇潜阳、平肝化痰之品(B)清泻肝火、豁痰息风之品(C)益气养血、健脾化痰之品(D)滋补肝肾、宁心安神之品(E)开窍定痫、涤痰息风之品8 痫病在发作时应(A)立即鼻饲给药(B)可灌服安宫牛黄丸(C)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D)针刺或搐鼻以促苏醒,再投他药(E)宜补虚以治其本9 “痴呆”的辨证论治范围不包括(A)老年性痴呆(B)脑血管性痴呆(C)中老年性痴呆(D)混合痴呆(E)小儿先天性痴呆10 张景岳所说,证有“千奇百怪”,脉有“变易不常”者,预后“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指何病证(A)癫病(B)狂病(C)痫病(D)痴呆(E)郁证11 下列各项,不属痴呆病因的是(A)年迈体虚(B)情志所伤(C)久病耗损(D)饮食不节(E)脑部外伤12 治疗痴呆虚证必补的脏是(A)心(B)肾(C)脾(D)肺(E)肝13 下列各项,不属痴呆“善忘”的特点为(A)善忘前事(B)不知前事(C)问事不知(D)告知不晓(E)不晓远事14 下列各项,不属痴呆与郁证中的脏躁相鉴别点是(A)年龄、性别(B)人格情感变化(C)智能变化(D)神志异常(E)精神因素刺激15 下列关于痴呆治疗原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以开郁逐痰、通窍活血、平肝泻火为治其标(B)以扶正补虚、充髓养脑治其本(C)为加强滋补作用,常加血肉有情之品(D)宜在扶正补虚、填补肾精的同时,注意培补后天之本脾胃(E)补虚重加滋腻之品以填精益髓16 控制癫痫的首选药物是(A)地西泮(B)氯硝西泮(C)劳拉西泮(D)苯妥英钠(E)戊巴比妥钠17 患者关某,女,40岁。

心系病中医试题及答案

心系病中医试题及答案

心系病中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总分40分)1. 心系病是中医学中对心脏病的称谓,其发病机理与以下哪个脏腑最为密切相关?A. 肺脾B. 肺胃C. 肺肝D. 肺肾答案:C2. 下列哪个临床表现不属于心系病的症状?A. 心悸B. 胸闷C. 咳嗽D. 气短答案:C3. 根据中医理论,心系病可以归属于下列哪个病因?A. 阳亢B. 阴虚C. 痰湿D. 瘀血答案:B4. 心系病的脉象特点是?A. 濡弱无力B. 洪大有力C. 滑数有力D. 细弱无力答案:A5. 下面哪个中药方剂适用于治疗心系病的阴虚证?A. 通心络胶囊B. 复方三七胶囊C. 左归丸D. 补心丹答案:C二、问答题(共5题,每题10分,总分50分)1. 请简述心系病在中医学中的定义和病因?答案:心系病是中医学中对心脏病的称谓,其发病机理与阴虚有关。

中医认为,心脏主宰血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

如果阴虚不足,则会导致心脏失去补养,从而引起心脏病变。

2. 请列举心系病的常见临床症状?答案:心系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心绞痛等。

3. 请描述心系病的脉象特点?答案:心系病的脉象特点是濡弱无力,常出现舌淡苔少、脉细弱等症状。

4. 请介绍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心系病?答案:通心络胶囊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适用于治疗心系病的各种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气短等。

其主要成分有丹参、三七、川芎等。

5. 请简述中医治疗心系病的原则?答案:中医治疗心系病的原则是滋阴补心,调和气血。

主要通过药物调理、针灸、推拿等疗法,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脏病变,从根本上治疗心系病。

同时,也要注意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避免情绪波动等因素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总结:心系病是中医学中对心脏病的称谓,其发病机理与阴虚有关。

其主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气短等。

中医治疗心系病的原则是滋阴补心,调和气血。

通心络胶囊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适用于治疗心系病。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三)模拟题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三)模拟题

[模拟]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三)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女,69岁,素有"脑动脉硬化"病史,近半年逐渐出现善忘,反应迟钝,表情呆滞,有时痛哭不自止,有时大笑不能自控,近3天终日不语,不思饮食。

症见体胖,口流涎沫,舌淡、苔白腻脉滑。

第1题:其辨病辨证为A.癫证、痰气郁结B.癫证、心脾两虚C.痴呆、髓海空虚D.痴呆、脾肾两虚E.痴呆、痰浊蒙窍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2题:治法为A.补肾益髓、填精养神B.补肾健脾、益气生精C.豁痰开窍、健脾化浊D.理气解郁、化痰醒神E.通阳泄浊、豁痰宣痹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题:首选方剂为A.温胆汤加减B.涤痰汤加减C.还少丹加减D.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E.七福饮加减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题:若病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则应A.改用温胆汤B.改用龙胆泻肝汤C.改用黄连温胆汤D.改制南星为胆南星加瓜蒌、栀子、天竺黄等E.加黄柏、栀子、龙胆草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5题:若病人兼眩晕、嗜睡、肢体麻木阵作,脉弦滑应A.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B.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C.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D.加龙骨、牡蛎、地龙E.加地龙、桃仁、红花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患者,女,52岁,近因操劳过度出现,心前区疼痛,症见心痛阵发,心胸憋闷,失眠心烦,腰膝酸软,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而时有间歇。

第6题:辨证为A.心血瘀阻B.气阴两虚C.心肾阴虚D.心肾阳虚E.痰浊闭阻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7题:治法为A.活血化瘀,通脉止痛B.滋阴降火,养心安神C.补血养心,益气安神D.滋阴清火,养心和络E.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8题:代表方为A.血府逐瘀汤加减B.柴胡疏肝散加减C.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D.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E.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某女,20岁,因高考落榜出现情志抑郁不畅,继之性情急躁,无故两眼怒视,时而骂詈号叫,不避亲疏。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习题集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习题集

第二章心系病证一、A型选择题1.心悸的病名首见于( )A、《素问》B、《金匮要略》C、《医学正传》D、《丹溪心法》E、《伤寒论》2.“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载于( )A、《素问·痹论》B、《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C、《伤寒明理论·悸》D、《丹溪心法·惊悸怔忡》E、《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3.《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为( )A、小青龙汤B、炙甘草汤C、桂枝汤D、归脾汤E、天王补心丹4.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为( )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E、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5.心悸心虚胆怯证的治法为(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E、振奋心阳,宁心安神6.心悸心虚胆怯证的代表方就是( )A.安神定志丸 B、归脾汤 C、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场合参附汤E、黄连温胆汤7.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机概要为( )A、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B、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C、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D、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E、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8.心悸心血不足证的治法为( )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滋阴清火,养心安神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E、振奋心阳,宁心安神9.心悸心血不足证的代表方就是( )A.安神定志丸 B、归脾汤 C、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场合参附汤E、黄连温胆汤10.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三)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女,69岁,素有"脑动脉硬化"病史,近半年逐渐出现善忘,反应迟钝,表情呆滞,有时痛哭不自止,有时大笑不能自控,近3天终日不语,不思饮食。

症见体胖,口流涎沫,舌淡、苔白腻脉滑。

第1题:其辨病辨证为A.癫证、痰气郁结B.癫证、心脾两虚C.痴呆、髓海空虚D.痴呆、脾肾两虚E.痴呆、痰浊蒙窍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2题:治法为A.补肾益髓、填精养神B.补肾健脾、益气生精C.豁痰开窍、健脾化浊D.理气解郁、化痰醒神E.通阳泄浊、豁痰宣痹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题:首选方剂为A.温胆汤加减B.涤痰汤加减C.还少丹加减D.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E.七福饮加减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题:若病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则应A.改用温胆汤B.改用龙胆泻肝汤C.改用黄连温胆汤D.改制南星为胆南星加瓜蒌、栀子、天竺黄等E.加黄柏、栀子、龙胆草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5题:若病人兼眩晕、嗜睡、肢体麻木阵作,脉弦滑应A.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B.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C.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D.加龙骨、牡蛎、地龙E.加地龙、桃仁、红花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患者,女,52岁,近因操劳过度出现,心前区疼痛,症见心痛阵发,心胸憋闷,失眠心烦,腰膝酸软,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而时有间歇。

第6题:辨证为A.心血瘀阻B.气阴两虚C.心肾阴虚D.心肾阳虚E.痰浊闭阻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7题:治法为A.活血化瘀,通脉止痛B.滋阴降火,养心安神C.补血养心,益气安神D.滋阴清火,养心和络E.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8题:代表方为A.血府逐瘀汤加减B.柴胡疏肝散加减C.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D.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E.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某女,20岁,因高考落榜出现情志抑郁不畅,继之性情急躁,无故两眼怒视,时而骂詈号叫,不避亲疏。

诊见面红目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第9题:若病人兼骂詈狂躁,打人毁物,苔黄垢腻者应A.改癫狂梦醒汤B.改黄连温胆汤C.加礞石滚痰丸D.加龙胆泻肝汤E.加顺气导痰汤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0题:若病人兼大便燥结、苔黄燥、脉实大者应A.改用大承气汤B.暂用小承气汤C.加用小承气汤D.改用润肠丸E.加用增液汤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1题:若病人日久不愈,症见情绪躁扰不宁,多言不序,妄见妄闻,面色晦滞,舌质紫暗,苔薄黄,脉弦细,宜用A.生铁落饮B.通窍活血汤C.血府逐瘀汤D.癫狂梦醒汤E.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某男,38岁患"精神病"半年,性情急躁,骂詈号叫,时作时止,精神疲惫,睡眠不佳,形体消瘦,面红口干,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数。

第12题:其辨证为A.心脾两虚B.痰热瘀结C.肝肾阴虚D.心肾不交E.火盛伤阴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13题:其治法为A.健脾益气,养心安神B.益气养阴,活血通脉C.镇惊安神,养心安神D.豁痰化瘀,调畅气机E.育阴潜阳,交通心肾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14题:宜用何方治疗A.黄连阿胶汤加减B.天王补心丹加减C.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D.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E.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某男,52岁,平素易怒,面红目赤。

一天前因恼怒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牙关紧闭,面红赤而唇紫,经抢救半小时后清醒,见头痛、头晕。

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红苔少,脉弦有力。

第15题:应辨病辨证为A.痫病B.中风、闭证C.郁病D.气厥实证E.血厥实证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16题:治法为A.通腑泄热,熄风化痰B.清热泻火,化痰开窍C.开窍,顺气,解郁D.补气,回阳,醒神E.平肝潜阳,理气通瘀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17题:宜选何方A.桃核承气汤加减B.羚羊钩藤汤加减C.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D.黄连温胆汤加减E.龙胆泻肝汤和涤痰汤加减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某女,38岁,近20天以来崩漏不止。

于今晨起床时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口唇不华,汗出肢冷,呼吸微弱,舌淡脉芤。

第18题:其辨证为A.气厥实证B.气厥虚证C.血厥虚证D.痰厥E.痫病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9题:其治法首选A.补气养血B.补益心脾C.补气止血D.补血醒神E.收敛止血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0题:宜选何方A.通关散B.四味回阳饮C.通关散合四物汤D.羚羊钩藤汤加减E.急灌独参汤,继服人参养营汤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21题:除以上措施外,同时还应必须采取何措施A.输液补充血容量B.中枢兴奋剂C.人工呼吸D.心内注射肾上腺素E.输血、输液、止血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某男,43岁,有失眠病史2年。

不寐多梦,有时彻夜不眠,伴急躁易怒,头晕脑胀,口苦,大便偏干,尿黄赤,诊见舌红,苔黄,脉弦数。

第22题:其辨证为A.痰热扰心B.肝火扰心C.心胆气虚D.心肾不交E.心血瘀阻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23题:该证首选方剂为A.黄连温胆汤加减B.安神定志丸加减C.天王补心丹加减D.龙胆泻肝汤加减E.归脾汤加减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4题:本证最宜用何药安神A.酸枣仁、柏子仁等B.酸枣仁、朱砂、合欢花C.远志、酸枣仁、琥珀D.生龙骨、生牡蛎、磁石E.以上皆非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5题:若兼胸闷胁胀,善太息,宜加A.党参、黄芪等B.木香、陈皮等C.川楝子、元胡等D.香附、郁金、佛手等E.酸枣仁、柏子仁等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6题:若急躁易怒,大便干燥难解,宜加A.火麻仁、郁李仁B.大黄、芒硝C.当归龙荟丸D.润肠丸E.火麻仁丸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某男,68岁,近年来记忆力,计算力明显减退,继之神情呆滞,语不达意,喜闭门独居,回答问题迟钝,常有口误,伴腰膝酸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

第27题:其辨病辨证为A.心脾不足健忘证B.肾精亏耗健忘证C.髓海不足痴呆证D.脾肾两虚痴呆证E.痰浊蒙窍痴呆证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8题:其治法为A.补肾益髓,填精养神B.补肾健脾,益气生精C.豁痰开窍,健脾化浊D.补益心脾,养血安神E.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9题:应首选何法治疗A.还少丹加减B.七福饮加减C.涤痰汤加减D.归脾汤加减E.六味地黄和交泰丸加减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患者,女,56岁,素有"冠心病"史,但无心胸疼痛,近因过劳出现心胸隐痛,时作时止,活动时易发,伴倦怠乏力,语声低怯,面色咣白,自汗。

诊见舌质淡红,苔花剥,舌体胖大,脉细而有时间歇。

第30题:其证候为A.心血瘀阻B.气滞心胸C.气阴两虚D.心肾阴虚E.心肾阳虚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1题:应首选A.丹参饮B.八珍汤C.血府逐瘀汤D.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E.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2题:若病人伴胸部窒闷、苔厚腻、脉弦滑,治疗应A.改用涤痰汤B.改用导痰汤C.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D.改用枳实瓜蒌桂枝汤E.加用茯苓、白术、白蔻等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3题:若病人兼有胸胁胀满、太息、舌有瘀点,治疗应A.改用柴胡疏肝散B.改用血府逐瘀汤C.加用桃仁、红花等D.加用柴胡、香附等E.加用川芎、郁金等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某女,16岁,其素有"精神病"史。

因与同学不和心情抑郁,闷闷不乐,近5天来逐渐出现语无伦次,时而自喜,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时而喃喃独语太息,饮食极少,舌苔白腻,脉弦滑。

第34题:其宜选何方A.生铁落饮加减B.癫狂梦醒汤C.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D.养心汤合越鞠丸E.以上皆非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5题:若病人出现面黯、舌紫、脉涩应A.改用桃红四物汤B.改用癫狂梦醒汤C.改用生铁落饮D.加用四逆散E.加桃仁、红花、赤芍等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6题:若久治不愈出现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宜用A.归脾汤B.补中益气汤C.香砂六君子汤D.养心汤合越鞠丸E.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某男,45岁。

排尿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全身汗出,四肢发凉,二十余分钟后苏醒,自觉全身乏力。

诊见苔薄白、脉细沉。

第37题:应辨病为A.癫痫B.中风C.郁证D.眩晕E.厥证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8题:辨证为A.气厥实证B.气厥虚证C.血厥实证D.血厥虚证E.痰厥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39题:现病人已苏醒,宜用何方调理A.四味回阳饮加减B.参汤加减C.香砂六君子汤加减D.羚羊钩藤汤加减E.以上皆非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某女,16岁,"癫痫"病史半年。

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

病情较轻时10天左右发作一次,严重时每日发作,现病人易怒心烦,口苦咽干,大便偏干,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腻,脉滑。

第40题:其应辨何证A.风痰闭阻证B.痰火扰神证C.瘀阻脑络证D.痰浊蒙窍证E.痰气郁结证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1题:宜选何方A.定痫丸B.黄连温胆汤C.顺气导痰汤D.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E.以上皆非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2题:若病人久治不愈,频发不止,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眼干涩,腰膝酸软,舌红,脉沉细者,宜辨何证A.心脾两虚B.心肾亏虚C.心肾阳虚D.肝阳上元E.热极生风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某女,16岁,"癫痫"病史半年。

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

病情较轻时10天左右发作一次,严重时每日发作,现病人易怒心烦,口苦咽干,大便偏干,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腻,脉滑。

第43题:首选何方A.知柏地黄丸B.六味地黄丸C.左归丸D.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E.天麻钩藤饮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4题:病人兼心中烦热应A.改用朱砂安神丸B.蚁用酸枣仁汤C.改用左归饮D.加用焦山栀、莲子心等E.以上皆非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5题:病人大便干燥难出宜加A.麻子仁丸B.黄芪汤C.济川煎D.大黄、芒硝等E.玄参、当归、火麻仁等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某男,29岁,半年来记忆力明显减退,丢三落四,影响工作与学习,伴形体疲惫,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并有早泄,舌红,脉细数。

第46题:其病辨证为A.心气不足B.脾气不足C.心脾不足D.肾精亏损E.心肾阳虚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7题:治法为A.养心清热B.填精补髓C.益气养心D.补益心脾E.温肾助阳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8题:宜选何方A.肾气丸加减B.六味地黄丸加减C.右归丸加减D.归脾汤加减E.河车大补丸加减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某男,38岁,两年前因"颅脑外伤"而住院,出院后时有头痛,位于右侧顶部,痛时伴左侧上肢抽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