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疗糖尿病的论文
糖尿病饮食护理治疗的论文(共2篇)【护理医学论文】

第1篇:分析糖尿病中饮食护理的作用糖尿病为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大,容易并发各种并发症,目前,随着社会生活条件提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药物治疗为首要控制措施,但饮食护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该研究对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与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选取该院年2月一年2月150例糖尿病患者。
患者分组方法:住院号尾数奇偶法。
15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饮食护理组两个组别。
75例饮食护理组患者中: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27例;年龄低至34岁,高至79岁,年龄平均值(50.53±5.29)岁。
病程短至1年,长至25年,病程平均值(15.67±3.32)年;体质量指数低至19.02,高至32.91,平均值(28.17±1.38)。
75例常规组患者中: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29例;年龄低至35岁,高至79岁,年龄平均值(50.31±5.41)岁。
病程短至1年,长至26年,病程平均值(15.52±3.02)年;体质量指数低至19.41,高至32.26,平均值(28.42±1.25)。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较强的可行性。
1.2方法所有患者给予常规降糖药物口服,如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瑞格列奈、诺和锐等,并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2]。
常规组行糖尿病常规护理,主要为用药护理和生活注意事项说明,说明糖尿病发病知识和自我监护要点,瞩患者禁烟、避免剧烈运动等,给予有氧运动指导,并瞩患者循序渐进;饮食上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少食多餐,戒酒,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含糖饮料,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控制总热量[3]。
饮食护理组增加饮食护理。
①宣教。
对患者强调饮食控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对常见食物成分、热量、含糖量进行分析,说明合理膳食搭配的重要性。
②饮食个体化制定。
糖尿病综述论文(两篇)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它被认为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良引起的高血糖症。
本文将在上一篇论文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糖尿病,具体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和分类、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发症及其治疗、糖尿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和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正文内容:一、糖尿病的病因和分类1.1遗传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1.2环境和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的影响1.3糖尿病的分类和病程二、预防和控制措施2.1健康饮食和合理营养摄入2.2适量运动和体重控制2.3控制血糖和监测血糖水平2.4应用药物治疗糖尿病2.5心理辅导和支持三、并发症及其治疗3.1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3.2大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3.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的处理3.4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的防治3.5肾脏和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防治四、糖尿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4.1生活质量的降低4.2心理健康问题4.3婚姻和家庭的影响4.4与工作和社交的关系4.5产生的经济负担五、糖尿病的研究进展5.1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的改进5.2胰岛素治疗的进展5.3综合干预措施的研究5.4基因治疗及干细胞治疗的研究5.5具有潜在治疗潜力的新药的开发总结: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和分类复杂多样。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降低发病率和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
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严重问题,及时的治疗和预防可减轻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对患者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家庭和社交关系等。
虽然目前对糖尿病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中,但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如早期诊断方法的改进、胰岛素治疗的进展以及新药的研发等。
通过深入研究糖尿病的病因和分类、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及其治疗、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以及研究进展,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全球性健康问题。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数以亿计的患者。
糖尿病论文15篇

糖尿病论文15篇糖尿病论文1[1]文江平.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xx,36(18):2711-2713.[2]王娇,张如意,罗金花,等.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现状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2(7):606-609.[3]师正坤.郭佳.中国糖尿病风险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xx,18(20):2368-2372.[4]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8(1):5-6.[5]王德志.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xx,10(10):74-75.[6]毛佳丽,叶山东,洪海鸥.HbA1c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探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0(10):728-731.[7]苏伟,王莉,尚有全.空腹血浆葡萄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代谢异常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xx,21(2):154-156.[8]陆玲钦.糖尿病联络在非糖尿病病区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天地(临床),20xx(03):118-119.[9]步红兵,刘艳艳,尹卫.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模式及效果[J].护理研究,20xx(35):3293-3294.[10]陆晔,谢雯俊,刘彦.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xx(19):3-5.关于糖尿病的论文参考文献:[1]熊学勤,罗碧霞,郑晓玲,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xx,25(7):1095-1097.[2]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27-29.[3]黄庆娟,韦翠英,王菊廷,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方法和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xx,34(8):1096-1097.[4]张亚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xx,9(21):231-232.[5]李惠.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xx,30(22):143-143,145.[6]李霞.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xx,14(1):95-96.[7]白羊,章永垒,黄奋飞,等.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xx,13(6):105-108.[8]薛艳艳.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xx,35(30):6798-6799.[9]朱丽.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xx,34(15):48.[10]程俊玲,陈俊瑜.糖尿病护理小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xx,34(17):3482-3483.[11]李德霞,赵淑坤,吕英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xx,47(11):974-976.关于糖尿病的论文参考文献:[1]张晓丽,赵洪霞.当议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xx,06(06):174-176.[2]郑媛媛,马秋芳,任艳芳,等.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中句版),20xx,8(6):282.[3]吴国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究[J].现代养生,20xx,30(7):203-203.[4]黄淑华,阳爱芳,张翠娟,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xx,04(04):1895-1898.[5]白昆霞,潘桂琼,谭丽君,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开展专科护理服务实践与效果[J].现代医院,20xx,04(04):94-95.[6]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xx,29(1):27-29.[7]杜虹,刘凯,陈有信,等.贫血相关视网膜病变[J].中华眼科杂志,20xx,51(10):789.糖尿病论文21资料与方法1.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基本知识教育基本知识教育主要有: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运动、药物、饮食、病情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足部护理的相关指导知识。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10篇【论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10篇第一篇: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以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延续护理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糖尿病知识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提升了糖尿病小组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糖尿病;延续护理;自我护理能力;血糖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WHO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约有3亿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期间的宣教内容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该病的认识不完全,同时也缺乏自我保健能力,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
传统的医疗照护服务无法满足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延续护理作为一种延伸性、开放性的护理服务,是一种教练式管理的护理模式,能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2],有效解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问题。
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分组观察以探讨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在21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44.18±3.54)岁;病程为1年~14年;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5.52±1.63)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值为(22.91±1.41)mmol/L。
中医学治疗糖尿病论文

中医学治疗糖尿病论文中医学治疗糖尿病论文糖尿病在中老年阶段属于常发、多发疾病,由于其归属慢性疾病,大多伴随患者终身,严重困扰着患者心理,也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重,我国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
第1篇: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方案[关键词]2型糖尿病;消渴;中医药疗法;综述,学术性糖尿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
目前西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透彻。
中医学将糖尿病归于“消渴”范畴,认为本病是一种虚实夹杂的复杂疾病,一般认为病因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对于本病根源于何脏,发展于何脏,一直存在争议。
越来越多的医家对本病的发生发展、论治、方药提出了新观点、新认识,现笔者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1.1劳欲过度房事不节,劳伤过度,肾精耗损,肾水不足,虚火内生,消灼津液,久而发为消渴。
《济生方》载:“消渴之疾,皆起于肾,盛壮之时,不自保养,快情纵欲,饮酒无度……遂使肾水枯竭,心火燔炽,三焦猛热,五脏干燥,由是利生焉。
”不仅古人认为劳欲过度与消渴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今人对此观点依然很重视。
如张兆蓬等[1]认为消渴发病主要责之于肾,并贯穿消渴病的始终。
劳欲过度,相火妄动,肾水耗伤,终致肺胃肾3脏虚热俱现,发为消渴。
可见,消渴发病与房劳伤肾密切相关。
1.2饮食失节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嗜酒无度,火热内盛,致使三焦积热,津损液枯,发为消渴。
《备急千金要方》载:“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
”此外,饮食无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谷津液难于正常输布,反直趋而下化为小便,亦为消渴之因。
高玉芳认为很多2型糖尿病以肥胖为突出表现,其主因为脾虚湿盛,膏脂聚积。
嗜食辛辣滋腻,或损伤脾胃,失其转输,湿阻中焦,或气郁化火,或邪热内传胃腑,胃热炽盛,灼伤津液,阴虚燥热,发为消渴。
肖永华等通过对消渴病案病因分析,认为过食厚味是糖尿病前期的发病因素之一,也是糖尿病发病期最重要的病因,饮食因素贯穿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故糖尿病的治疗应注意调节饮食。
糖尿病论文范文大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糖尿病论文范文大全篇一:糖尿病论文前言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呈上(:糖尿病论文范文大全)升趋势,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
目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一切治疗方法都是对症治疗。
因此一旦患病,往往伴随终身。
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的各种并发症是影响糖尿病人健康乃至生命的主要问题。
在各种疾病当中,糖尿病是最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毅力的一种疾病。
它需要患者长期不懈地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自我调理饮食和生活起居,才能达到控制病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据报道,全球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中国至少有4500万人之多。
由于病因的复杂性,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变得十分困难。
除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防治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真正关注自身健康,讲究科学营养,改变不和理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防控病情。
本文从糖尿病定义、典型症状、分类、饮食原则、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原则运动?1、糖尿病的定义:是由于体内缺乏或是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而引起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性病症。
?2、典型症状:临床上所说的“三多一少”指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3、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除幼年型病人外,一般起病徐缓,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发病早期病情轻或无明显症状,但发展下去往往有并发症,而并发症致死致残率极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3.1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低血糖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
?3.2慢性病法症:糖尿病性眼部病变、肾病病变、神经病变、皮肤病变、心血管系统合并症、糖尿病足感染等。
?4、糖尿病分类?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Dm)的临床分类:?(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约占病人总数的5%—10%。
糖尿病论文6篇

糖尿病论文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中人体无法利用血液中的糖(葡萄糖)含量,从而导致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
我们血液中存在的糖是由一种称为胰岛素的激素携带到细胞中的,并被存储或用作能量来源。
当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无法有效地将产生的葡萄糖转移至人体组织时,就会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是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定期的医疗护理。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体重异常减轻,食欲增加和渴望食用甜食。
关于糖尿病的简短文章–对人类的无声威胁–文章1(200字)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血中糖(葡萄糖)过量引起的。
它也被称为糖尿病(DM)。
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种激素-胰岛素,它主要负责将血液中存在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中进行储存和用作能量来源。
当胰腺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所产生的胰岛素无法将葡萄糖从血液有效转移到细胞时,就会出现问题。
持续升高的血糖水平是对人体重要器官和其他部位的潜在威胁。
糖尿病的最初症状是尿频,头晕,体重减轻,饥饿感增加等。
糖尿病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意识丧失,肾衰竭,脑中风,足溃疡和眼睛损伤。
糖尿病已成为最常见的疾病,全球约有4.25亿人患有糖尿病。
其中8200万属于东南亚地区。
印度也是东南亚的一部分,每年记录的糖尿病病例超过7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体育锻炼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糖尿病的影响。
据估计,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东南亚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总数就将增加到1.51亿。
糖尿病和糖尿病日论文-论文2(300字)介绍糖尿病是由于人体血糖水平过高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血液中过量的糖会损害其他重要器官,例如肾脏,心脏和大脑。
虽然这是由于胰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但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而引起。
糖尿病对健康的影响糖尿病对人体和健康有广泛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血液中存在的葡萄糖以某种方式无法用作能量来源。
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激素的生产不足,胰岛素将糖从血液输送到细胞,也可能是由于细胞对糖的反应迟钝。
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论文(共2篇)

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研究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临床始终对糖尿病进行积极的研究。
在2000年,全球共有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据估计,到2025年,将有3亿人患有糖尿病,在全球亚洲人比其他人种更容易患有糖尿病[1]。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由1999年的%猛增至2009年的%,糖尿病作为全球性疾病,受到了各国政府与医疗卫生工作机构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借以唤起公众对糖尿病的关注与重视[2]。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出现了以血中胰岛素出现不足而产生的全身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患有糖尿病后,血中胰岛素会产生绝对或相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等问题,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3]。
以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为主,能够占糖尿病发病率的90%以上,两种疾病占糖尿病患者中的绝大多数。
糖尿病的危害不仅仅是患者血糖异常,长时间的高血糖会引起患者其他部位的病变或异常,造成患者出现继发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肾、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残疾[4]。
目前临床针对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分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胰岛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是那汇总类型。
其中以胰岛素的使用量最多。
该文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药厂每年的药物出售情况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5]。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该市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83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年限分为3组。
其中2012—2013年组患者950例,其中男409例,女541例。
年龄38~89岁,平均年龄(±)岁,病程~12年,平均病程(±)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人注意饮食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其患病率在我国逐渐增高,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严重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的糖尿病发病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应激状态增多,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病率在逐渐上升,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我国虽属世界上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但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增加速度惊人。
那么糖尿病的基本概况是如何的呢?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通常用紫灵芝来调养糖尿病,以恢复血糖平稳状态,防止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临床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在我国患病率以北京、辽宁、宁夏、甘肃、云南、福建较高,而致病的原因有哪些呢?哪些危险因素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呢?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
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
因此
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
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
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
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
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
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 岁以后发病。
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
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3、与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激素异常: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
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遗传基础: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将来出现2型糖尿病的危险很大(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
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关。
肥胖症:肥胖症不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样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
为了防止我们患糖尿病,那在生活中我们应遵循怎样的防治原则呢?
一、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
二、性生活有规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
三、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四、“一个平衡,三个兼顾”,即平衡饮食,兼顾对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的控制,兼顾并发症的防治,兼顾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爱好。
五、“避轻就重”,根据糖尿病的病情和并发症的有无和程度,优先控制或解决主要问题,例如,并发糖尿病肾病时,饮食上应首先考虑控制糖尿病肾病,在可能的情况下,兼顾解决其他问题如血脂紊乱、高血压等。
糖尿病人饮食禁忌
不适宜吃精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水果、土豆、芋头、甘薯、藕、淀粉、荸荠等。
烹饪方式最好是清炖、水煮,凉拌等,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忌辛辣;戒烟限酒。
忌咸食。
糖尿病的饮食建议
1、菜肴少油少盐
2、“多吃肉、少吃饭”并不科学
3、进餐定时定量
4、无糖糕点也要控制
5、多食用粗粮
为了更好的治疗糖尿病,可以服用一些药膳以及药品来加强治疗!
1. 下消双耳汤
成分:白木耳10克,黑木耳20克,瘦肉丝二两,枸杞子十颗,嫩姜、葱适量。
制法:先将肉丝放入水中煮滚,然后添加黑木耳,汤滚后再加白木耳,最后加上枸杞子和适量的盐、葱花及姜即可。
说明:糖尿病患常常会口渴,并伴随肾虚,这道药膳中的黑木耳具有补肾的作用,同时对于高血压及润肺也有帮助。
2. 黃耆炖炉鱼
成分:黑皮黄耆一两,红枣20颗,鲈鱼一条,鲜香菇四朵,胡萝卜一条,姜葱适量。
制法:先把黄耆和红枣放入水中煮滚,再把香菇及红萝卜切好放入锅中,等汤再次滚了之后,再放入鲈鱼同煮,最后添加适量的姜、葱花及盐就可以了。
说明:糖尿病患常有伤口难以愈合的困扰,这道药膳中的黄耆对伤口的排脓有所帮助。
3.竹乌梅茶
材料:玉竹半兩/北沙參半兩/石斛半兩/麥門冬半兩/烏梅五顆
作法:在水壺中放3到4杯的水,再將各項藥材一一放入壺中煮沸即可
說明:糖尿病患常常會口渴,玉竹烏梅茶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其中的玉竹有補益作用,北沙參能滋陰潤燥。
4. 耳聪目明粥
成分:山药20克,兔丝子10克,覆盆子10克,枸杞子20克,良质米半杯。
制法:1.首先把白米熬成粥,再利用免丝子和覆盆子煮成高汤;2.将高汤加作煮得黏稠的粥中,盖上锅盖用大火煮到沸胜;3.滚了以后改用小火,再添加枸杞子及山药。
说明:长期的糖尿病常会造成视力退化,耳聪目明粥不但能明目,还具有壮阳补精,健脾益肾的功能,不但适合糖尿病患食用,也适合青少年补眼力。
可以治疗糖尿病的药品有磺醯尿素类的格列甲嗪、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及格列美脲、氯茴苯酸类的瑞格列奈及那格列奈兩種、双胍类的甲福明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类的罗西格列酮、匹格列酮以及肤氨肤酶肽酶4抑制剂的磷酸西。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但是糖尿病患者也随之增多,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让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健康奋斗,做好糖尿病的饮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