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案《围绕观点 恰当叙例》
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

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观点阐述:观点一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是中考作文题型的一种,要求考生在限定的字数范围内对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观点阐述和论证。
以下将从观点一为切入点,详细讨论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观点一:全面介绍观点在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中,首先需要全面介绍自己的观点。
在文章的开头,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简要概括全文要点。
接着通过逻辑结构清晰的段落,展开对观点一的分析和阐述。
可以从事实、数据、案例等方面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其更加具有说服力。
观点一的论证在针对观点一进行论证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增强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1. 统计数据:引用相关的统计数据,用数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
2. 事例举证:引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以前的某某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证明了……”。
3. 专家观点:引用权威专家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例如“据教育专家指出,……”。
4. 对比分析: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他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优劣之处,例如“相比于传统的做法,我的观点更具可行性,因为……”。
观点一的反驳与回应在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中,除了对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进行论证,还需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反对意见进行反驳与回应。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反驳:1. 消除误解:将对方可能存在的误解进行澄清,确保对方正确理解自己的观点。
2. 弱化论点:找出对方观点的漏洞,通过论证来证明对方观点的不合理性。
3. 对立证明:提出事实或者数据来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观点。
4. 反证法:通过打破对方观点的前提条件,从而推翻对方的论证。
观点一的总结在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的结尾部分,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一个总结。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全文的主旨进行再次概括,强调自己的观点并展示其重要性。
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期望或者建议,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九年级上册习作:《观点要明确》写作指导+例文分析

习作:《观点要明确》写作指导+例文分析一、习作内容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合理的论证来支持该观点。
可以选择社会热点问题、道德伦理话题、文化教育现象等作为议论的主题。
示例(来自课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不少于600字。
二、习作要求1、明确观点:在文章开头就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让读者一目了然。
2、内容充实:运用具体的事例、数据、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充分论证观点。
3、逻辑严密:论证过程要有条理,层次分明,各个论据之间要形成有机的联系。
4、语言准确:使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
三、审题1、抓住“议论性文章”:明确这是一篇以论证观点为主要目的的文章,要突出逻辑性和说服力。
2、明确“观点明确”:确定一个具体、明确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
3、注意“话题选择”:选择一个有讨论价值、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话题。
四、选材和构思1、选材:事例论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真实事件,来说明观点的正确性。
数据论据:引用可靠的数据,增强观点的可信度。
名言警句:引用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等,为观点提供权威性支持。
对比论据:通过对比不同的情况或观点,突出自己观点的优势。
2、构思: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可以用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个生动的事例或一句名言警句引出观点。
例如:“在当今社会,诚信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品质。
正如古人云:‘人无信不立。
’”中间:运用各种论据进行论证。
可以采用并列式、递进式或对比式等结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观点。
每个论据都要紧扣观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观点。
可以对未来提出展望或发出呼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让我们都坚守诚信,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五、习作技法1、运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
例如:“商鞅立木取信,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从而顺利推行变法。
中考议论文写作——围绕观点分析论据

例二、欣赏下面2个作文片断,探究运用了什么论据分析法?
1.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文豪高尔基在 他的房间失火时,他没有象一般人一样顾及衣物、家具、 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 籍。因为他舍弃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 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可见,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 独具魅力,所以他是智者。 2.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仁者。安徽桐城有一条 “六尺巷”,起因是张、叶两家争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 相,张老夫人写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 现在的“六尺巷”。正因为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 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之气概,化干戈为玉 因果分析 帛,才成就了“六尺巷”这段千古佳话。所以,没有超出 法 常人的高风亮节,又怎会做出如此舍弃?(《学会舍弃》)
练习8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明代徐霞客年轻时 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 一直旅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 记》。 。 (请用条件分析法续写相关论证文字。)
中考经验:纵观近几年来的中考议论文作文,凡是
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道理 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 缜密。“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 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 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 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话:议论,必须 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即“事实更需雄辩”。
温馨提示:议论分析不是单一的,可综合运用上述 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可使文章议论分析更全面,更 深入,富有思辩性,令人信服!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论据和论点-——根据观点叙述论据-讲义

论据和论点----根据观点叙述论据第一部分记叙文中的叙述与议论文中的概述文段一:有一个人,他以自己的游历为基础,写了一本书,这是一本“奇书”。
他在敦湟县内沙漠地上独自一人爬入茫茫沙山,细细地观察,静静地体验,然后又一个人跌跌撞撞地走下山去。
然后,他用他生花的妙笔为你描绘——“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缓慢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
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这只是《沙原隐泉》中的一段精妙文字。
这本书,处处令你驻足流连,时时会令你扼腕长嘶。
它的名字是《文化苦旅》,当年,这本书的销量出奇地好,甚至一直畅销至今。
这个人就是余秋雨。
文段二: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余秋雨写作《文化苦旅》一书,我们不必说他要游历无数山川的艰辛,单以仅两千五百字的《沙原隐泉》为例,他在敦煌的沙漠地上独自一人爬入茫茫沙山,在炎炎烈日下、茫茫大漠中去寻找自然之奇观,然后又一个人跌跌撞撞地下山。
这样,余秋雨描绘出了鸣沙山壮观而又细腻的美。
试想如果他不亲自走进沙漠爬上沙山,怎能写出那富有生命色彩的独特文字?他不去体验游历的艰辛,怎会有那振聋发聩的撼人心声?他的《文化苦旅》所表现出的强大的思想力度,丰厚的文化内涵,深沉凝重的历史感,都是他辛苦付出、呕心沥血的杰作!思考:这两段文字有何异同?文段一:叙述详细,具体展现如何付出,收获了什么。
文段二:简要概述,以写《沙原隐泉》为例,简明扼要地叙述如何付出,收获了什么;重在议论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如何围绕论点进行概述示例一:阅读《诚信》,请从下面两个文段中选择合适的填回原文横线处,简要示意理由。
①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
诚信是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②先哲孔子早就提醒人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民无信不立。
中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复习教案

中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复习教案
窗外的雨丝声音轻柔地蹁跹扬了扬,像是在轻声倾吐着什么。
我翻着发皱的试卷,目光落在了那个什么熟悉的“中考话题作文”上。
记忆的闸门缓缓地启动后,一些那一次的困扰,一些有过的的思考,像是潮水般涌来。
“立意”,倒是是太抽象的词语。
它恍若是远处的灯塔,意念着我疾奔的方向,却依旧是与君相识相恋一百次。
我曾经的幻想破灭在字海中,手足无措,笔尖在纸张上沉吟地游弋。
“读题目”,是另一条通道立意的桥梁。
它像一块石头,甸甸地地压在我的心头,嘱咐着我,那绝对那肯定不能不能很的确冲破主题,估计也不能浮于表面,要探索开掘。
但他,写作每天都再练习,不是是仅仅很简单道道技巧和方法。
它像是一场心灵的旅行,要我用心体会,满怀真情去整样怎么才能能表达。
每一次的起笔,也一次与文字的对话,一次与自我的对话。
“中考话题作文”,它继续仅仅一个考试的科目,它蓝月帝国了我生命进阶的注脚,有记录着我思想的轨迹,也镂刻着我的情感。
窗外,雨势渐小,天空中又又又会出现了暌违已久的彩虹。
我合上试卷,心中蕴满着希望。
我知道了,到时用心感受,真情真心去表达,我一定能请写出了什么了什么都一类自己的很很不精彩文章,那像那架彩虹,绚烂而透着希望。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 第三单元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设计说明学生已经学习了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议论文,对论据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分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在材料的选取上,大多数学生能做到从日常生活的体验中经过思考、辨析,筛选出一部分内容证明观点,但选择的材料有些内容不真实,经不住推敲;有些内容与观点并不一致。
由此可见,学生选材不准是一个普遍现象。
因此,在议论文写作中,引导学生充分、严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是这节课要训练的重点。
学习目标1.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丰富材料。
2.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3.注意材料使用的丰富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议论要言之有据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写作素材并运用一定的技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什么是“空口无凭”?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强调口头陈述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可信度,常用于反驳那些没有实际证据支持的言论。
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也不能无凭无据来表达观点,要做到“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议论文如何做到言之有据。
二、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课文,明确论据要求。
1.回顾《敬业与乐业》,每人摘出一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2.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论据的类型及论据的使用要求。
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1.(1)《敬业与乐业》中的道理论据示例:①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②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③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引导学生巩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的相关知识,并明确论据的使用要求。
3.从以下三则材料中选出与“爱国”有关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郭沫若曾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材料二:茅以昇临危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材料三:两弹元勋邓稼先肩负起开拓祖国核事业的重任,离开自己的妻儿和双亲,毕生为祖国奉献,这样的爱国情怀让人由衷敬重。
中学九年级语文《议论文写作 围绕观点叙例》课件

选例 典型 新颖 叙例 简明 定向 议例 深刻 透彻
2011年10月23日傍晚5点多钟,烟台市的刁娜和爱人隋美正开 车经过通海路富龙搅拌站附近时,看见前方一名女子倒在路中,头 上、身上都是血,同时痛苦的呻吟声时断时续的传来。 刁娜的心一下子被揪住了,因为这里往来车辆很多,过往的司 机一不留神很可能会再次撞到这位女子,那样后果就太可怕了。担 心女子会有危险,心急如焚的刁娜和爱人隋美正毫不犹豫,立即下 车营救。两人站在受伤女子前方,使劲儿打手势、大声喊话,指挥 过往的车辆绕开受伤女子,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指挥的过程 中,一辆飞驶而过的小轿车躲闪不及,车辆反光镜将刁娜挂倒,使 她重重的摔在地上。 最终,受伤女子得到救治。而经医院诊断,刁娜右小腿两处骨 折,其中一处是粉碎性的。刁娜用“一条腿换一条命”的义举传开 后,被网友冠以“最美女孩”的称号。
素材主题:用勇气和善良温暖道德寒冬
去年8月,上海一名年轻女子疑因感情纠纷坐在五楼窗台 上试图跳楼轻生,警方与消防部门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放置 安全气垫。同时在该楼周围拉起警戒线,救护车也在该楼层门 口停下。在此过程中警方在楼底通过扩音喇叭不断劝告女子退 回房内。警方只能从602室探出头劝告女子注意安全并向该女 子送去面包和水,但被其拒绝。 此时,在底楼围观多时的一些好事者拍照起哄,认为该女 子“在作秀”,有人不时向女子高喊:“跳啊,快跳啊。”还 有人称,“她哪是在跳楼嘛,要跳就不会等到警察来。”“她 怎么还不跳啊?” 最终在16时41分左右,该女子挪动了一下位置,从五楼 纵身跳下。就在她跳下后,又有人大声议论:“死不了的,才 多高。” 该女子跳下后落在安全气垫上,随后整个人翻进靠墙的排 水沟,急救人员迅速将其抬上救护车,并送往长宁区中心医院 救治,暂无生命危险。
中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复习教案

中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复习教案
今天,语文老师讲了“中考话题作文理解题意立意”这种话题。
我听得头昏脑涨,脑袋里像一团乱麻,全是“读题目”“立意”“中心”那些词语。
我偷偷地瞄了一眼旁边的小明,他正聚精会神地记笔记,好象对那些个内容很很有兴趣。
可惜,我一点也不想记笔记,我只想玩游戏,玩滑滑梯,去吃好吃的冰淇淋。
“中考”这个词语对我来说,竟像一个那巨大的黑洞,使得着我,又让我胆怯。
我只有努力地想象自己坐在考场里,握着笔,对付一张小方框的试卷,大脑一片空白。
老师说:“要学会从材料中提炼中心,可以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可是,我根本不可不知道什么是“中心”,什么是“切入点”,我的脑海中只有考试、分数、压力。
下课铃声远远传来,我再一次也可以逃出这间教室,逃进这个令我困惑的词语。
我跑到操场,阳光下急速奔跑,感觉上自由极了。
不过,当我回到自己家,看着书桌上的语文课本,我心里又又开始不安过来。
中考,这个那巨大的黑洞,一直都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才不会在中考的时候“掉”进黑洞里。
我攥紧拳头,暗自发誓!我要认真学习,很认真天天练习写作方面,我要用我的努力,去能够战胜中考,去招待充满希望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代起因)
刁娜的心一下子被揪住了,因为这里往来车辆很多,过往的司机一不留神很可能会再次撞到 这位女子,那样后果就太可怕了。担心女子会有危险,心急如焚的(此处的心理描写,可以 表现刁娜急人之所急的高尚品质)刁娜和爱人隋美正毫不犹豫,立即下车营救。两人站在受 伤女子前方,使劲儿打手势、大声喊话,指挥过往的车辆绕开受伤女子,同时拨打 120 急救 电话。(具体的行动描写展现营救的过程)在指挥的过程中,一辆飞驶而过的小轿车躲闪不 及,车辆反光镜将刁娜挂倒,使她重重的摔在地上。
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经常把相反的例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正反叙例,以突出观点,请将第 1 题中的材料与修改后的“片段一”联系起来,围绕“用勇气和善良温暖道德寒冬”,写一 个正反对比的议论段。
参考示例:2011 年 10 月下旬,上海一名年轻女子试图跳楼轻生,在警方与消防部门迅速展 开救援的情况下,楼下大批围观群众,非但不协助救助,反而拍照、起哄,使该女孩在一片 冷漠的语言中纵身跳楼。一时,人们似乎忽视了轻生者,而围观者的冷漠却让世人透彻心骨。 幸亏,时隔不久的“最美女孩”刁娜在寒冬中及时给我们带来了暖意。她为了救一名倒地的 陌生女子,用“一条腿换一条命”的义举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赞誉。同样面对素不相识 者,前者幸灾乐祸,后者奋不顾身。我们期盼,冷漠能在善良与勇气面前烟敛云散。
(修改后,增加了一段突出“最快的速度”的文字,做到了围绕观点叙例。)
对应训练
2
1.模仿“片段一”的修改,围绕“用勇气和善良温暖道德寒冬”,写一个反面的议论段。
2011 年 10 月下旬,上海一名年轻女子疑因感情纠纷坐在五楼窗台上试图跳楼轻生, 警方与消防部门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放置安全气垫。同时在该楼周围拉起警戒线,救护车 也停在了该楼门口。在此过程中警方在楼底通过扩音喇叭不断劝告女子退回房内。救援警察 只能从 602 室探出头劝告女子注意安全并向该女子送去面包和水,但被其拒绝。
(陈述经过。)
最终,受伤女子得到救治。而经医院诊断,刁娜右小腿两处骨折,其中一处是粉碎性的。刁 娜用“一条腿换一条命”的义举传开后,被网友冠以“最美女孩”的称号。
(说明结果。)
【总体诊断】
这个片段抓住了议论文中叙述的核心要素,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很有条理, 叙事扣住了分论点中的关键词“勇气和善良”。
参考示例: 2011 年 10 月下旬,上海一名年轻女子试图跳楼轻生,在警方与消防部门迅速 展开救援的情况下,楼下大批围观群众,非但不协助救助,反而拍照、起哄,使该女孩在一 片冷漠的语言中纵身跳楼。事后,该女子虽然得救了,但围观者的冷漠,却让人感到“小悦 悦”事件的阴霾未散;围观者的起哄,警示着我们烘暖“道德寒冬”仍需我们不断提高全民 的道德素养。
参考示例:“最美女孩”刁娜奋不顾身保护受伤的女子,用自己的身躯诠释着善良;“最美妈 妈”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儿童,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勇气;山东汉子牛作涛舍生取义搭救轻 生女子,用自己的生命点燃道德寒冬中的人性之火。
3
【材料 2】2011 年 10 月,山东汉子牛作涛和朋友散步时,突然听到“扑通”一声,有人喊 “有人跳江自杀了”。牛作涛把手机和钱包塞到朋友手上,脱下皮鞋,说了句“我去救人”, 就一跃跳入水中。目击者说,当时周围大约有十几个人,一直在想法救人。有市民脱下外套 希望伸到江面将两人拉起,但距离太远。有不少人试图向往来船只呼救,也无效果。等附近 餐厅服务员拿来长水管救人,两人已沉入江中
病例分析
【病文呈现】
片段一
(说明:“小悦悦”事件在 2”)
中心论点:用勇气和善良温暖道德寒冬。
2011 年 10 月 23 日傍晚 5 点多钟(具体的时间),烟台市的刁娜和爱人隋美正开车经过 通海路富龙搅拌站附近(准确的地点)时,看见前方一名女子倒在路中,头上、身上都是血, 同时痛苦的呻吟声时断时续的传来。(外貌及神态描写)
(叙事角统一为刁娜,删掉多余的外貌、神态、行动描写,将笔力调整到关注刁娜的善良和 勇气上,这样使叙述紧扣分论点)
片段二
中心论点:母爱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曾有一篇新闻讲述了一位少妇在下班回家路上,看见一个男婴突然失足,从九楼高空坠下。 男婴像石头似地加速坠落。万分危急时刻,一位少妇看到了,她以超乎寻常的速度飞奔至楼 下,伸展双臂接住了急速下落的男婴,就着惯性,两人顺势倒地,男婴居然几乎毫发无损。 有位记者恰好捕捉到了这段影像,通过研究发现,这位少妇竟然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 任务”(既突出了爱也强调了速度)。倘若把她的奔跑速度拿到奥运赛场上,她很可能问鼎男 子百米竞赛的金牌!(突出了快的程度,而且这个“快”是具体可感的)少妇惊人的速度是 怎样爆发出来(通过问句将叙述与议论衔接起来)的呢?答案只有一个:这是爱激发出来的 超级速度!(回扣观点)
但,该段的叙述似乎与一般记叙文中的叙事没有什么区别:六要素完整,有生动具体的 外貌、神态、心理、行为的描写,给人以很强的现场感。这种现场感淹没了作者要表达的观 点。
语言不简洁,未紧扣分论点(关键词)叙述是这个片段最大的问题。
片段二
中心论点:亲情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曾有一篇新闻讲述了一位少妇在下班回家路上,看见一个男婴突然失足,从九楼高空坠下(过 程写得很简洁)。少妇看到后,她以超乎寻常(突出最快)的速度飞奔至楼下,伸展双臂接
中考作文复习案《围绕观点 恰当叙例》
议论文中的叙例首先要高度概括。记叙文中的叙述可作详尽的描写、铺陈。但议论文中 的叙述则不然,如果像记叙文那样详尽、细致地叙述,论点就会被掩盖在叙述之中,从而凸 现不出来。其次,议论文的叙例要选准角度。一个材料有时隐含多种意义,可用来证明多个 论点。我们叙述论据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围绕观点、抓住一点展开,使论点与论据水乳 交融。再次,议论文中的叙述论据与展开议论是紧密相连的,叙述例子既要为议论选好角度, 还要为议论作好铺垫。
此时,在底楼围观多时的一些好事者认为该女子“在作秀”,有人不时向女子高喊:“跳 啊,快跳啊。”还有人称,“她哪是在跳楼嘛,要跳就不会等到警察来。”“她怎么还不跳啊?” 最终在 16 时 41 分左右,该女子挪动了一下位置,从五楼纵身跳下。就在她跳下后,又有人 大声议论:“死不了的,才多高。”
该女子跳下后落在安全气垫上,随后整个人翻进靠墙的排水沟,急救人员迅速将其抬上救护 车,并送往长宁区中心医院救治。
1
住了急速下落的男婴,就着惯性,两人顺势倒地,男婴居然几乎毫发无损。事后,少妇都惊 叹于她当时的速度,因为实在太快了(只知道快,但不能具体体会怎样快)。我想,她之所 以能使出那样的速度,是因为对男婴本能的爱,这场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呢?)的命 名就是大爱无敌。(整句扣住了分论点)
【总体诊断】
这个片段,较之“片段一”最大的进步是叙述做到了简明。而且也有围绕观点中的关键 词叙述的意识,但观点中的“最快”仍未体现出来,读后,我们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这个速 度是“奇迹”?所以整个片段未突出“最快的速度”,即未定向叙例是主要问题。 解决办法
3.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经常把相类似的例子集合在一起,形成排比叙述,从而气势磅礴地 证明观点。请将下面的两则材料和修改后的“片段一”结合起来,还是围绕“用勇气和善良 温暖道德寒冬”,写一个排比叙述的议论段。
【材料 1】2011 年 7 月,杭州一小区内,两岁女孩突然从 10 楼高空坠落,眼看一出悲剧即 将上演。刹那间,刚好路过的吴菊萍毫不犹豫冲过去,徒手抱接了女孩,自己的左臂瞬间被 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但是,由于她奋不顾身的这一接,女孩妞妞稚嫩的生命得救 了。
定向叙述例子。所谓定向叙述例子就是在叙述例子的时候,有机渗透观点和关键词或直 接扣住观点和关键词来叙例。主要方法有:“炼字法”,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渗透;片言 居要,就是直接用一言半语,围绕观点或关键词点明本质等。
修改示例
片段一
中心论点:用勇气和善良温暖道德寒冬。
2011 年 10 月,烟台市的刁娜开车时,看见一名倒地的陌生(与自己无关,却出手相救,突 出其善良)女子,刁娜的心一下子被揪住了,因为这里往来车辆很多,过往的司机一不留神 很可能会再次撞到这位女子。刁娜和爱人毫不犹豫(突出他们的勇气)地下车营救了受伤女 子,而刁娜在营救过程中,却被一辆行驶的小车撞倒,不幸身负重伤。刁娜用“一条腿换一 条命”的义举温暖了这个“道德寒冬”,人们期盼:“冬天已经来临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