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自闭症练习题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试题答案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20 分)1.A2.D3.B4.C5.D6.C7.C8.D9.A 10.C11.B 12.A 13.B 14.B 15.C 16.C 17.D 18.D 19.A 20.B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 √22. ×;相较美国的情况,我国儿童受到躯体虐待的发生率更高。
23. ×;心理年龄不适合用于估算老年人智商。
24. ×;亚斯伯格症不是孤独症,它和自闭症的主要区别在于患儿在学龄前普遍具有正常的语言能力。
25.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26.是没有特定指向物的一种弥散性情绪,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曾把焦虑看作人生存的一部分——存在性焦虑。
27.是重复的、有目的的、有意图的行为(如洗手)或心理活动(如不断默读某些词句),这些行为或活动对应于强迫观念。
28.又称儿童孤独症,发病年龄在30个月前,是以精神和心理发育的广泛性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病。
29.是指一种病因未明、发生于青春期前,以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觉异常、情感与环境不协调及孤独性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是儿童期最严重的一类精神病。
30.又名药物耐受性,指重复使用某种药物,其药物效率逐渐减低,如欲得到与用药初期的同等效力,必须加大剂量。
四、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31.1. 医学检查;2. 心理与教育方面的检查;3. 评估方法的新发展。
(每个要点应适当阐释,答对一点2分,直至得满分)。
32.1. 丹佛智能筛查法(发育筛查法);2. 画人测验;3. 简易儿童智力筛查法(“40项”测验);4. 50项测验(学前儿童入学测验)。
(每个要点应适当阐释,答对一点1.5分,直至得满分)。
33.1.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2. 盖塞尔量表;3. 贝来婴儿智力量表;4. 卡特尔婴儿智力量表;5. 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6. 儿童韦氏智力量表;7.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8. 成人智能评定量表;。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章节测试 第六章

第六章认知领域的早期干预一、单项选择题1.揭露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的是A.认知B.思维C.意志D.记忆【解析】(P151)A 认知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
2.有关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3岁儿童的短时记忆容量为A.一个左右B.3个左右C.6个左右D.5~9个【解析】(P153)B 有关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成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5~9个,3岁儿童的短时记忆容量为3个左右,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岁可以达到6个左右。
3.人类获得信息的途径中,大约占到了总信息量的80%的是A.思维B.认知C.视觉D.听觉【解析】(P154)C 视觉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大约占到了总信息量的80%。
4.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直观形象的反映是指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第一信号系统D.第二信号系统【解析】(P155)C 第一信号系统是指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直观形象的反映。
5.对视力障碍儿童的干预主要从记忆和思维两方面着手,下列不属于视力障碍儿童记忆的早期干预的是A.多采用直观教学B.采用强化、比较法C.适当的体育训练D.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解析】(P156-157)D 培养视力障碍儿童的记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多采用直观教学;2.采用强化、比较法;3.发挥视力障碍儿童想象力;4.适当的体育训练。
6.发展儿童智力的核心任务是A.培养儿童动手能力B.培养儿童思维能力C.培养儿童观察能力D.培养儿童记忆能力【解析】(P161)B 培养儿童思维能力是发展儿童智力的核心任务,也是听力障碍儿童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7.思维最直接、最便利的表达形式和工具是A.意识B.记忆C.口语D.书面语【解析】(P162)C 口语无疑是思维最直接、最便利的表达形式和工具。
因此,在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思维训练时,应充分利用口语这一工具,鼓励儿童用口语交流,同时引导他们学习书面语表达,这些都是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与干预考核试卷

4.以下哪种干预方法适用于儿童孤独症患者的语言训练?()
A.情感引导法
B.应用行为分析(ABA)
C.认知行为疗法
D.药物治疗
5.关于儿童孤独症,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是由父母教养方式引起的
B.孩子长大后自然会痊愈
C.是一种终身发展的障碍
D.只有男孩会患上
6.儿童孤独症患者通常在以下哪个方面有特殊的天赋?()
A.环境变化
B.生理状况
C.家庭压力
D.学校教育方式
6.儿童孤独症患者在语言使用方面可能表现出以下哪些特点?()
A.语言延迟
B.语调单一
C.使用非文字的沟通方式
D.语法结构的混乱
7.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
A.家庭教育和支持
B.专业的家庭咨询
C.父母间的互相交流和支持
D.让孩子独立完成所有日常事务
A.正性增强
B.负性惩罚
C.模仿训练
D.渐退测试
11.以下哪些因素可能有助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发展?()
A.与同龄人互动的机会
B.成人的引导和支持
C.角色扮演和社交故事
D.强迫孩子在社交场合中表现
12.孤独症儿童可能因为以下哪些原因出现挑战性行为?()
A.沟通困难
B.感觉处理问题
C.对环境变化的抵抗
A.社交技巧
B.语言能力
C.数学计算
D.艺术或记忆能力
7.以下哪种情况不是儿童孤独症患者可能出现的特征?()
A.重复某些动作或语言
B.对某些物品或活动有异常的兴趣
C.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强
D.对声音、光线、触觉等感官刺激反应异常
早期干预模拟试卷[精品文档]
![早期干预模拟试卷[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ec89ed65ef7ba0d4a733b91.png)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模拟试卷(A)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患有疾病或体质差的儿童被称为。
2、盖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数是和。
3、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将小动物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称为。
4、智障儿童运动领域训练包括和。
5、早期干预的模式可分为三种:、和。
6、定向行走训练要注意、、。
7、学龄前期多动症儿童主要表现为时间极为短暂,多不足10分钟;在学龄期,主要表现为。
8、在听障儿童语言训练机构中,每天训练时间应不少于,以分钟为训练的基本单位。
9、自闭症儿童流行率表明:男孩显著女孩,女孩一旦患上自闭症往往。
10、失语症表现为儿童虽然言语正常,且可自由运动,但。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听力障碍(残疾)2、脑瘫3、地板时光法4、多动症5、视力障碍(残疾)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如何理解智力残疾。
2、简述维果斯基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点及其对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意义。
3、简述家长在早期发现特殊儿童中的职责。
4、特殊儿童家庭早期干预应注意哪些事项?5、简述脑瘫儿童训练中的引导式教育。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分析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意义。
2、试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内容。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儿童的发音时表现出替代、歪曲、省略和添加等现象,这属于障碍。
2、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创建了理论。
3、是指在分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儿童时,没有贯彻完全随机的原则,两组基线水平不同。
4、判断一个儿童是否智力障碍主要有三个标准,即、和。
5、多动症是指儿童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不相称的,以、和为主要特点的行为障碍。
6、对多动症儿童训练时运用综合干预主要是采用、和三种方法的结合。
7、按听力发生时间,可分为和。
8、特殊儿童的诊断应是多方位的,包括、和诊断。
9、脑瘫儿童异常行为表现为和。
10、由于遗传、怀孕、分娩或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具有较大风险产生发育迟缓或缺陷的儿童被称为儿童。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早期预防2、自闭症3、多重干预4、物理疗法5、言语残疾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在特殊儿童早期发现中的职责。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试题5

1.学前特殊儿童是指( )A.0-6岁的特殊需要儿童B.6-8岁的特殊需要儿童C.0-3岁的特殊需要儿童D.6-8岁的特殊需要儿童 2.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为五大类( )A.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B.心智偏异、思维障碍、沟通异常、情感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C.心智偏异、感觉障碍、思维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D.心智偏异、反应障碍、沟通异常、行为异常和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 3.学前教育机构中生理发展障碍儿童除了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外,还包括部分( )A.病弱儿童B.弱智儿童C.自闭症儿童D.多动症儿童 4.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语言障碍主要指( )A.流利障碍B.语义障碍C.音质障碍D.清晰度障碍 5.当孤独症儿童上下挥动手臂时,教他认识“上”和“下”的概念;当他摆弄玩具时,教他给玩具命名,认识玩具的形状、颜色特征等。
教师采用的干预方法是( )A.行为矫治训练B.多种感官学习训练C.体验性认知学习训练D.感知觉统合训练 6.近代对特殊才能测验的编制,首推( )A.瑞文B.桑代克C.韦克斯勒D.西索 7.关于“游戏治疗中的限制” ,正确的观点是( )A.在游戏治疗室里,重点在于设立限制本身,而不是限制的过程B.限制的目的是对儿童进行保护C.允许幼儿从游戏时带走玩具D.游戏治疗应尽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不应有任何限制 8.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这种不良行为的再现,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A.消退法B.隔离法C.塑造D.代币制 9.回归主流教育模式中的教育配对模式的代表是( ) A.英国 B.丹麦C.德国D.法国 复核总分复核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试题2

`1.学前特殊儿童是指( )A.学前病弱儿童B.学前认知障碍儿童C.学前超常儿童D.以上三种儿童2.以下选项中,不符合近年来学前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是( )A.实行一体化融合教育B.把特殊需要儿童安置到特殊学校C.重视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D.实行整合教育3.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的训练,要经常的进行、反复的进行,不能一蹴而就。
这就是 ( )A.量力性原则B.反复性原则C.个别性原则D.整合性原则4.以下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的有(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访谈法5.情绪障碍一般不表现在以下哪个系统?( )A.呼吸系统B.生理系统C.认知系统D.行为系统6.以下哪些不是自闭症儿童行为上的表现:( )A.行动刻板、兴趣范围狭窄 B .感知觉异常C.注意力不能集中 D .智力或认知缺陷7.适用于婴幼儿的自闭症筛选工具不包括( )A.CHATB.PDDSTC.STATD.韦氏幼儿智力量表8.以下关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发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存在性别差异 B.女孩发生率等于男孩C.男孩发生率高于女孩D.不存在性别差异9.以下最为普遍的导致畸形婴儿的母亲是:( )A.酒精烟草B.咖啡C.毒品D.过度疲劳10.以下哪个不是超常儿童应具备的一些特征:( )A.智力的高度发展B.较易获得成功C.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D.取得较好的成绩11.目前常用的智力量表或测验有:( )A.CPIB.16PFC.MMPID. WPPSI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章节测试 第五章

第五章语言与言语领域的早期干预一、单项选择题1.自然成熟说的提出者是A.巴洛夫B.斯金德C.乔姆斯基D.勒纳伯格【解析】(P118)D 自然成熟说是由勒纳伯格提出的一种儿童语言发展理论。
他以生物自然成熟的观点来说明先天语言能力。
他特别强调语言发展的先天基础,认为生物的遗传素质是语言获得的决定因素。
2.强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斯金德强调“()”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
A.强化依随B.自主学习C.选择性模仿D.传递性反应【解析】(P119)A 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解释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德。
他认为,言语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习得的。
他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说话是对环境中语言或非语言刺激做出语言反应。
3.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主要内容是A.知觉与意志能力B.听说与读写能力C.语言与言语能力D.聆听与行走能力【解析】(P125)C 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听觉系统受到损伤而导致言语发展出现缺陷,对语言与言语能力的干预就成为其早期干预的主要内容。
语言与言语能力的早期干预对听力障碍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是否能够顺利与健听者进行正常的交流。
4.在听能训练的方法中,听觉系统对听觉刺激的感受能力指的是A.听觉观察B.听觉注意C.听觉定位D.听觉识别【解析】(P130)A 听觉观察。
所谓听觉观察是指听觉系统对听觉刺激的感受能力。
听觉训练首先是从听觉观察训练开始,目的是让听力障碍儿童了解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
5.舌尖运动主要是训练智力障碍儿童口腔肌肉运动的A.灵活性B.协调性C.连贯性D.功能性【解析】(P137)B 舌尖运动主要是训练智力障碍儿童口腔肌肉运动的协调性。
舌尖运动的训练比较困难,一般需要等到儿童会模仿发音后才开始做。
6.在智力障碍儿童语言与言语能力训练的原则中,给智力障碍儿童创设良好的言语环境体现了哪一原则A.情境性原则B.反复性原则C.持久性原则D.激发兴趣原则【解析】(P141)A 情境性原则要求给智力障碍儿童创设良好的言语环境,良好的言语环境同时也是智力障碍儿童语言与言语训练的关键。
儿童孤独症早期居家自测

儿童孤独症早期居家自测
测试题:
1、平常与其他宝宝一起做玩耍和交往感到困难,怪癖孤独,不情愿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2、对于声音和语言反应迟钝。
3、对于学习新东西表现出厌恶。
4、生活中缺乏对各种危险,如玩火,攀高,在街上乱跑的熟识。
5、一旦养成了某种习惯,就难以让他再发生转变。
6、平常不爱说话。
自己的意愿或要求宁愿用手势表示也不愿用语言表达。
7、平常常常表现出不会对亲人微笑,即使亲人要抱他,宝宝也不会向要抱他的亲人伸手,常常无缘无故地独立微笑。
8、睡觉时不像其他宝宝一样蜷着身体睡,而是很僵硬地伸直腿和脚。
9、有时精力特殊充分,如半夜醒来始终玩到天亮,而且其次天不知疲乏。
10、不愿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触。
11、假如对某件事产生特殊的好感和依恋,就总是没完没了地抓住不放。
12、宠爱玩旋转的圆形东西,总是重复,持续地玩一些单调玩耍,如撕纸、摇动铁盒的东西。
13、孤独怪癖,不爱和小朋友一起玩。
妈咪记分:
每题用“是”或“否”回答,答“是”的题可以记1分,答“不是”的题只能记0分。
向您提示:
这只是对儿童孤独症倾向的一种简易居家测试。
假如累计分数达到8分以上,说明宝宝有孤独症的倾向,应立刻去专科医生那里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准时实行治疗。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自闭症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美国教育部门认为,自闭症通常在岁前症状已显现,广泛地影响儿童的教育成绩。
2、自闭症儿童的评估工具有、、儿童孤独症筛查表和。
3、广泛性发展障碍主要包括四个亚类型:、艾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及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
4、对于自闭症的成因,现在的诸多研究开始越来越多地指向的探讨。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孤独症的特征?( )
A.言语发展迟缓
B.仪式性行为
C.记忆力低下
D.极度退缩
2、“鹦鹉学舌”是哪一类儿童语言的常见现象?( )
A.多动症
B.孤独症
C.弱智
D.恐惧症
3、一个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之后,受到教师的表扬,以后其类似行为的发生率提高。
这反映了以下何种理论?( )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观察学习理论
D.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4、下列属于孤独症儿童特征的是( )
A.鹦鹉学舌、刻板性行为、缺乏交会性注意
B.缺乏交会性注意、超常的意义记忆能力、不拒绝环境变化
C.鹦鹉学舌、刻板性行为、超常的意义记忆能力
D.缺乏交会性注意、不拒绝环境变化、鹦鹉学舌5、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正确的态度是:()
A.用药物治疗 B.进行教育训练
C.以药物治疗为主,教育训练为辅;D.以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6、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时即得到一种强化物,如这种强化物满足了行为者需要,则以后在同样的情境或刺激下这一行为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的现象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7、对榜样的作用十分重视的理论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认知行为矫正理论D.观察学习理论
8、有社会交往功能损害、言语及语言功能损害、重复刻板性的行为兴趣三大核心特征即是()
A.孤独症
B.多动症
C.语言发展障碍症
D.智力落后
9、“某一行为过去曾得到强化,若此时这一行为之后并不跟随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景时,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这指的是()
A.区别强化
B.正强化
C.消退法
D.间歇强化
10、孤独症儿童的最大问题是( )
A.交流障碍
B.社会化障碍
C.心理障碍
D.刻板行为
11.母亲忙于家务,女儿在哭叫,试图得到母亲的注意,几分钟后孩子停止哭叫并开始与布娃娃玩,这时母亲立即坐下来与女儿一起玩一小会,以后孩子就可能与布娃娃玩而不打搅母亲了,这是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的_________方法的具体运用。
( )
A.正强化
B.间歇强化
C.区别强化
D.消退
三、简答题
1、简述孤独症儿童的概念和表现。
2、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