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损

合集下载

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目录一、定义: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 (1)二、资产减值损失准则 (2)三、资产减值损失损失确定 (2)四、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处理 (2)五、资产减值损失核算 (3)六、资产减值损失计算公式 (3)七、结算方法 (3)八、会计处理 (3)九、商誉减值(了解一下) (3)一、定义: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1、信用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损失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1.1信用减值损失分录:计提坏账准备: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贷:坏账准备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等收回已确认坏账并转销应收款项撤销坏账借:应收账款等贷:坏账准备收回账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等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核算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的减值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不能采用直接转销法。

采用直接转销法时,日常核算中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予考虑,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才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直接冲销应收款项,即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

2、资产减值损失定义:资产减值损失(asset impairment loss;Assets Devaluation)是指因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3、区别: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反映的情况一致,只是对应的事项不同。

对于应收账款一类的对应使用信用减值损失,对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一类的对应使用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处理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处理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处理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由于资产的使用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导致资产价值的下降所产生的损失。

根据会计准则,企业需要对可能存在减值风险的资产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处理。

一、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1.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时机企业应根据资产持有情况和经济实际情况,定期评估其资产是否存在减值风险。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都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此外,在出现明显的减值风险情况下,企业应即时进行减值测试。

2.减值测试方法减值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单项资产减值测试和资产组减值测试。

单项资产减值测试是对单个资产进行评估,判断是否需要计提减值损失。

资产组减值测试是对具有相关风险的资产组进行整体评估,以确定是否可能存在减值风险。

3.减值损失计算减值损失计算通常采用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公允价值是指在交易参与双方知情、意愿和正常市场环境下进行的交易中,买方愿意支付,卖方愿意接受的价格。

当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计提减值损失。

二、资产减值损失的处理1.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企业在确认存在资产减值风险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减值损失的金额应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差。

2.资产减值损失的清理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后,需要进行清理工作。

首先,需要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会计分录,将减值损失从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中扣除,并计入损益表。

其次,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反映减值后的资产价值。

3.资产减值损失减少或恢复的处理如果在后续的会计期间内,由于相关资产的使用价值回升或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资产减值风险减轻或消除,企业可以相应减少或恢复之前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

减少或恢复的金额应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差的变化部分。

4.资产减值损失的披露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信息,包括计提依据、计提金额、清理方式等。

第九章 资产减值 《中级财务会计》PPT课件

第九章  资产减值  《中级财务会计》PPT课件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三、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
第九章 资产减值
(一)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
2.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考虑的因素
(1)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
(2)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 现金流量。
(3)对通货膨胀因素的考虑应当和折现率相一致。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第九章 资产减值
[例9-4]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A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年限为 5年,企业预计未来5年内,该资产每年可为企业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第
1年300万元,第2年200万元,第3年120万元,第4年80万元,第5年20万元。该
现金流量为最有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企业应以该现金流量的预计数为基础计
(3)经济性标准。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就应当予以确认, 确认和计量采用相同的基础。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
第九章 资产减值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 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 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然后将所估计的资产可 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相比较,以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以及是否 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 时,原则上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如果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 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 回金额。有关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处理将在本章第四节中阐述。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 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减损单

【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减损单

【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减损单
固定资产减损单是用于记录和处理固定资产减值的凭证。

在公司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或定期评估时,如果发现某项固
定资产的价值减少或无法恢复,就需要填写固定资产减损单。

固定资产减损单通常包括以下信息:
1. 资产编号:每个固定资产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用于识
别和追踪资产。

2. 资产名称:指该固定资产的名称或描述。

3. 资产原值:指该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或初始价值。

4. 减损金额:指该固定资产的减值金额,即资产价值减少
的金额。

5. 减损原因:说明该固定资产价值减少或无法恢复的原因,例如损坏、老化、技术过时等。

6. 减损日期:指该固定资产减值的日期。

填写固定资产减损单后,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般来说,减损金额将在利润表中计入损失,同时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将相应减少。

固定资产减损单的作用是帮助公司及时记录和处理固定资产减值情况,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此外,减损单还可以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依据,用于监控和控制公司的固定资产损耗情况,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资产减值损失与折旧

资产减值损失与折旧

资产减值损‎失逾与折旧‎两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样。

累计折旧是‎“资产价值损‎耗的计量”,它把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标准‎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的期限‎内,以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属于成本的‎分配手段或‎分摊过程。

折旧表示的‎固定资产价‎值的减损,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价值转移‎,它可以从商‎品销售中得‎到补偿。

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质上是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可收回金‎额与帐面价‎值进行定期‎比较。

当可收回金‎额低于帐面‎价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以使帐面价‎值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际‎价值。

固定资产减‎值所表示的‎价值减损,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不大‎,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计提折旧是‎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分摊‎,并不表示固‎定资产价值‎的实际减少‎。

折旧不能及‎时反映与调‎整可收回金‎额与帐面价‎值的偏差;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正‎是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基础上‎,以一种更灵‎活、更及时的方‎式,确保固定资‎产现时价值‎计量信息的‎有用与相关‎。

因此,计提减值准‎备是对历史‎成本的修正‎,反映固定资‎产当前价值‎,是一种计价‎手段。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帐‎的土地。

”而计提减值‎准备的核算‎范围则规定‎:“企业应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发现存在‎下列情况,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1)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2)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3)同期市场利‎率等大幅度‎提高,进而很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折现率,并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发‎生实体损坏‎时;(5)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企业计划‎终止或重组‎该资产所属‎的经营业务‎、提前处置资‎产等情形,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6)其他有可能‎表明资产已‎发生减值的‎情况。

固定资产减损单

固定资产减损单

固定资产减损单关键信息项:1、固定资产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2、资产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3、减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4、减损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5、资产原值:____________________6、累计折旧:____________________7、净值:____________________8、预计残值:____________________9、减损处理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10、审批部门及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11 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规范和记录固定资产减损的相关事宜,确保减损处理符合公司的财务政策和管理规定。

111 定义1111 固定资产:指公司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1112 减损:指固定资产因损坏、技术陈旧、市场价格下跌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112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公司所有固定资产的减损处理。

12 固定资产减损的认定121 当固定资产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认定为减损:1211 资产实体损坏且无法修复,或修复成本过高不经济。

1212 技术进步导致资产已被淘汰或性能大幅下降,无法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

1213 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资产闲置且预计未来难以重新利用。

1214 其他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

122 减损的评估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方法应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公司规定。

13 减损的申报与审批131 发现固定资产可能存在减损情况的部门或人员,应填写固定资产减损单,并详细说明减损原因、资产现状等信息。

132 减损单应依次提交给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管理层等进行审批。

133 审批人员应根据公司的财务政策和实际情况,对减损申请进行认真审核,并签署审批意见。

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摘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是企业会计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资产减值损失发生在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上,而信用减值损失则指的是企业认为债务人无法按时按约还款导致债权价值下降。

本文将详细介绍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的概念、会计处理和相关因素。

一、资产减值损失的概念和会计处理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特定的会计期间内,由于出现了长期资产的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相符合的情况而引发的损失。

长期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无形资产等。

当长期资产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

会计处理资产减值损失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资产减值测试:企业需要对长期资产进行全面的减值测试,判断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减值迹象包括外部因素(如市场环境变化)和内部因素(如资产的物理损坏或技术陈旧等)。

2. 计算减值金额:如果资产减值测试结果显示资产存在减值迹象,企业需要计算减值金额。

减值金额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预计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之差。

3. 计提减值损失:根据计算得出的减值金额,企业需要在资产减值准备中计提相应的减值损失。

4. 会计确认:计提减值损失后,企业需要将减值损失确认为损益,同时通过减记资产账户来反映资产减值的影响。

资产减值损失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减值法和逐步减值法。

直接减值法是将减值金额直接计提为损益,而逐步减值法则是通过逐年摊销减值损失。

二、信用减值损失的概念和会计处理信用减值损失是指企业持有的债权价值下降的情况。

当企业认为债务人存在无法按时按约还款的可能性时,需要进行信用减值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计提相应的信用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信用减值测试:企业需要对其持有的债权进行信用减值测试,判断债务人是否存在无法按时按约还款的风险。

信用减值测试需要考虑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以及与债权相关的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与处理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与处理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与处理在企业会计中,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与处理是一个重要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资产减值损失的概念、计提方法以及处理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资产减值损失的概念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持有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变化、衰退、技术过时等因素导致资产价值下降,不能实现其预期收益的损失。

减值损失是一种反映资产实际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差异的会计处理。

二、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方法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计提方法。

常见的计提方法有以下几种:1.个别计提法:根据每个独立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单独计提。

这种方法适用于个别资产减值明显、易于估计的情况,如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等。

2.组合计提法:将相似性质或发生准确时点相近的资产进行合并计提。

这种方法适用于资产较多,无法逐一计提的情况。

3.分类计提法:按照资产类别进行计提,例如按照产品线进行分类计提。

这种方法适用于资产种类较多,且可以按照某种分类方式进行划分的情况。

4.按比例计提法:根据资产总额或某项指标,按照比例计提减值损失。

这种方法适用于资产综合情况较为稳定,不易单独计提的情况。

三、资产减值损失的处理流程资产减值损失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初步确认:企业应及时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根据资产的使用价值、市场价值和未来经济利益等因素,初步确认是否存在资产减值迹象。

2.详细评估:对于初步确认的减值迹象,企业需要进行详细评估和测算。

通过对资产的实际收益、折旧、行业前景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减值损失的金额。

3.计提减值损失:根据评估结果,按照选择的计提方法进行适当的计提。

计提减值损失需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计提额度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会计处理: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后,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一般情况下,将减值损失计入利润表,同时将相关金额冲减相应的资产账户。

5.后续跟踪:企业应定期对计提的减值损失进行评估和追踪。

如果减值迹象消失或减轻,企业可以进行减值准备的逆向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使用價值-未來現金流量估計的組成( 使用價值-未來現金流量估計的組成(續)
因係就資產的現時情況估計,故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不得 不得包括因 不得 下列事項所產生的估計未來現金流入或流出: 尚未承諾的未來重組 為提升資產現有績效水準所作的改良或加強(若提升資產現有 績效水準的現金流出業已發生則包括因該支出所產生的預計未 來現金流入) ★若承諾將進行重組,未來現金流入及流出的估計係反映因重 組所節省的成本及所獲得的其他利益,並應考量重組的未來 現金流出
10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資產分類
本公報資產分類 個別資產 現金產生單位 共用資產 商譽 資產負債表分類 固定資產 累計折舊 累計減損 商譽 權益法投資
11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名詞定義
現金產生單位:係指可產生現金流入的最小可辨 認資產群組。其現金流入與其他個別資產或資產 群組的現金流入大部分獨立。 淨公平價值:係指對交易事項已充分瞭解並有成 交意願的雙方於正常交易中,經由資產的銷售並 扣除處分成本後所可取得的金額。 使用價值:係指預期可由資產所產生的估計未來 現金流量折現值。
27
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使用替代方法估計折現率
當類似資產於當時市場交易所隱含的報酬率無法由市場直接取得
評估時,宜將下列報酬率或利率納入: 用以決定業主權益要求的報酬率 增額借款利率 其他市場借款利率 調整前述比率,並排除無關的風險 考量各項相關的風險,例如國家風險、匯率風險、市場價格風險 及現金流量風險
29
商譽- 商譽-分攤商譽至現金產生單位
商譽應自取得日起分攤至現金產生單位 商譽分攤最晚應於合併次一會計年度內完成 該現金產生單位應為可以合理一致基礎分攤商譽的最小 現金產生單位群組(簡稱商譽所屬現金產生單位,係管 理當局監管含商譽資產的投資報酬下的最小層級單位) 最小現金產生單位群組通常包含數個與商譽有關但無法 以合理一致基礎分攤的現金產生單位(簡稱次現金產生 單位)
12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現金產生單位
辨認
資產所屬現金產生單位的辨認: 管理當局如何監督企業的營運 管理當局如何作成繼續或處分企業資產及營運的決策 資產或資產群組的產出(產品或服務)若有活絡市場,即使該 產出係部分或全部供內部使用,仍應將其視為現金產生單位 現金產生單位不應大於財會公報20號「部門別財務資訊的揭露」 所劃分的部門
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估計資產使用價值的步驟
估計經由資產的持續使用及其最終處分,所產生的 未來現金流入及流出 就前述未來現金流量使用適當折現率 折現率予以折現 折現率
21
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未來現金流量估計的基礎
基於合理且有根據的假設 評估相關假設的合理性 依據最近期的(不超過五年)財務預測或財務預算予以估計 現金流量的估計超出上述的期間時,超出的年度應以持 平或遞減的成長率予以外推
25
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未來外幣現金流量
依其相關幣別估計未來現金流量,並以適用該幣別的折 現率予以折現 於資產負債表日以即期匯率 即期匯率換算現值 即期匯率
26
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折現率
應為反映市場當時對下列事項評估後的稅前比率: 貨幣時間價值 未用以調整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數的資產特定 風險
19
使用價值
資產使用價值的計算需反映下列要素 預期由資產所產生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 對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及時點可能變動的預期 貨幣時間價值(市場當時無風險利率為代表) 承擔資產固有不確定性的代價 其他要素,例如不具流動性 第、及所述要素,可藉由調整未來現金流量或折現率 予以反映。
20
就資產負債表日可得的最佳 資訊估計(應考慮同業的類似 資產於近期交易的結果)
18
淨公平價值 (續)
處分成本:係指排除融資成本及所得稅費用後,可直接歸 屬於處分資產的增額成本。 尚未認列為負債的資產處分成本,於決定淨公平價值時宜 予以扣除。例如: 律師費、印花稅、類似交易稅、資產移 除成本及使資產可供銷售的直接增額成本等 資產處分後的員工離職給付及業務縮減或重組成本非屬資 產處分成本 處分資產時,若要求買方承受負債,且併同資產及負債以 決定淨公平價值,則於考慮是否產生減損時,應將資產帳 面價值減除該負債帳面價值
6
適用範圍- 適用範圍-排除項目
存貨(依照公報第十號「存貨之評價與表達」處理) 工程合約所產生的資產(依照公報第十一號「長期工程合約之會
計處理準則」處理)
遞延所得稅資產(依照公報第二十二號「所得稅之會計處理準則」
處理)
退休辦法下的資產(依照公報第十八號「退休金會計處理準則」處
理)
適用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 適用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的金融 資產(惟投資於 資產 惟投資於 子公司 採權益法評價之被投資公司及 合資,仍適用本公報) 3合資,仍適用本公報 放款及應收款
資產所收取(或支付)者
23
使用價值-未來現金流量估計的組成( 使用價值-未來現金流量估計的組成(續)
不包括:
避 免 重 複 計 算
所評估資產以外的其他資產的現金流入,例如應收款等金 融資產的現金流入 已認列為負債的現金流出, 例如應付款、退休金或準備的 現金流出 因融資所產生的現金流入或流出 因所得稅所產生的現金流入或流出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五號
資產減損之會計處理準則
主講人: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 日 期:2004年9月
目錄
前言 適用範圍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 衡量資產的可回收金額 淨公平價值 使用價值 減損損失的認列與衡量 商譽
2
共用資產 減損損失的分攤順序 減損損失的迴轉 揭露 適用日
前言- 前言-目的
目的:確保資產帳面價值不超過可回收金額 資產減損:資產帳面價值超過可回收金額
4
前言- 前言-與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比較
本國公報規定
減損測試 以折現的未來現 金流量評估是否 減損
美國公報規定
採二階段處理 1. 1.以未折現的未來現金流量 評估是否減損 2.若有減損,再以折現的未 來現金流量衡量減損金額 不得迴轉
減損損失的 迴轉 商譽減損損 失認列範圍
可迴轉(商譽商譽-部分處分及重組
處分商譽所屬現金產生單位內的部分營運 以分攤商譽後的該部分營運帳面價值計算處分損益 商譽分攤方法→通常以該部分營運的售價與現金產生單位 未處分部分可回收金額的相對價值予以分攤 商譽所屬現金產生單位重組 依上述分攤方式重新分攤商譽至各相關現金產生單位
31
商譽- 商譽-減損測試
13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 帳面價值及可回收金額
帳面價值包括可直接歸屬或以合理一致的基礎分攤至現金 產生單位的資產帳面價值 帳面價值所應包括或排除的資產或負債,應與其可回收金 額的決定方式一致 方式一致 通常不宜減除任何已認列負債,但例如處分現金產生單位 時,若要求買方承受負債,宜同時減除負債
9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
於資產負債表日 資產負債表日評估是否有跡象 跡象顯示資產 資產可能 資產負債表日 跡象 資產 發生減損 減損。若有減損跡象存在,應即估計 估計該資 減損 估計 產的可回收金額 可回收金額 商譽無論是否有減損跡象 每年定期進行 商譽無論是否有減損跡象,仍應每年定期 無論是否有減損跡象 每年定期 減損測試
減損損失 帳 面 價 值 可 回 收 金 額 較高者: •淨公平價值 •使用價值
3
前言- 前言-與國際接軌
主要參考依據
國際會計準則No.36“Impairment of Assets”(包含 2004年新修訂的條文)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配合IFRS 3“Business Combination”,修改IAS 36及IAS 38“Intangible Assets ” )
減至商譽的公平 價值為限
5
前言- 前言-目前我國財會公報與商譽相關的條文
25號公報第22、23段規定: 商譽應採直線法攤銷 應持續評估商譽的效益年限 總攤銷年限不得超過20年 若評估商譽的價值或未來效益有大幅減損時,應認列損 失,並依其性質列為營業外費用或非常損失 1號公報第77段有相似規定
【25號公報未改,35號公報生效後,商譽既攤銷又評估減損】 25號公報未改,35號公報生效後,商譽既攤銷又評估減損】 號公報未改 號公報生效後
16
衡量資產的可回收金額
可回收金額:係指資產的淨公平價值及其使用價 值,二者較高者 若無跡象顯示資產使用價值係重大超過其淨公平 價值時 以淨公平價值作為可回收金額(例如: 待處分資產) 若無法確定淨公平價值時 以使用價值作為可回收金額
17
淨公平價值
資產的市價通常以現時要價衡量為宜,如無現時要價, 且在交易日與估計日間經濟情況無重大變動時,可以最 近期交易價格估計淨公平價值 情況 具約束力銷售合約 無具約束力銷售合 約但有活絡市場 (股票市場) 無具約束力銷售合 約亦無活絡市場 淨公平價值 出售價格 減 處分成本 資產市價 減 處分成本
14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 辨認可能減損的資產-資產減損的跡象
外來資訊
資產的市場價值下跌幅度於本期顯著 顯著大於因時間經過或正 顯著 常使用所預期的折損 企業產業的技術、市場、經濟或法律環境,或資產所屬市 場,已於本期或將於近期對企業產生不利的重大 重大變動 重大 市場利率或其他市場投資報酬率已於本期上升,且因而重 重 大影響用以計算資產使用價值的折現率,並使資產的可回 收金額重大減少 企業淨資產帳面價值大於其總市值
若有跡象顯示次現金產生單位可能發生減損,應先就其不含 若有跡象顯示 商譽的帳面價值與可回收金額比較,並認列減損損失 商譽所屬現金產生單位除有跡象顯示可能減損外,應每年就 帳面價值(包括商譽)與可回收金額比較,並認列減損損失
商 譽 所 屬 現 金 產 生 單甲 位 商譽 次現金產生 次現金產生 單位A 單位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