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母亲河》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3最新-《黄河,母亲河》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4篇】

2023最新-《黄河,母亲河》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4篇】

《黄河,母亲河》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4篇《黄河,母亲河》的优秀教案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黄河,母亲河》的优秀教案设计篇一一、目的要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黄河文化的情感,关注母亲河的现状,树立环保意识。

2、结合初一学生的`特点,将环保意识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

3、尝试让学生从生活中,从互联网上自主搜集黄河文化资料,并与同学合作制成PowerPoint 演示文稿,配合活动在课上展示。

二、主要方法:谈话法、表演法。

三、会前准备:1、两位主持人做好组织准备工作。

2、提前四周让学生从书报、影视、网络多种渠道查找,收集与黄河文化有关的资料。

3、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共同制成一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

4、五位同学准备一个“专题新闻”(综述篇)5、六位同学准备一个配乐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综述篇)6、准备一个有奖问答(有关黄河的诗句)7、八位同学准备一个小品“壶口之旅”(风景篇)8、十位同学准备一个小品“道德法庭”(忧思篇)9、八位同学准备一个小品“与黄河的较量”(忧思篇)10、十位同学准备一个综合剧“黄河幻想”(治理篇)11、大合唱《保卫黄河》四、班会过程:⑴引言:主持人自我介绍,致欢迎辞,明确班会主题(保护黄河)⑴有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

可大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接下来请看我们的记者从黄河源头发来的报道。

多媒体配合展示。

⑴作为专题新闻片尾节目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

⑴游戏:黄河的诗句。

⑴黄河三日游为世界游客中意,看,又是一批……请欣赏小品《壶口之旅》⑴黄河变了,变得遍体鳞伤,黄河母亲把人类告上了法庭。

⑴小品:“与黄河的较量”⑴我们人类觉醒了,你看杜博士的黄河大会。

请欣赏综合剧《黄河幻想》⑴最后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高唱“保卫黄河”。

《黄河,母亲河》的教案设计

《黄河,母亲河》的教案设计

《黄河,母亲河》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黄河简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全长等基本信息。

2. 培养学生对黄河这条母亲河的初步认识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全长。

2. 难点:黄河的特点和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面貌。

2. 地图解读:引导学生查看中国地图,找出黄河的流经省份和全长。

3. 视频资料:播放关于黄河的纪录片,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2. 讲解:详细讲解黄河的全长以及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3.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黄河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尊重和保护母亲河。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黄河流经省份的地图,加深对黄河地理位置的理解。

2. 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表达对母亲河的敬畏之情。

第二章:黄河的起源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对黄河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黄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难点:黄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黄河起源和发展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黄河历史的兴趣。

2. 图片展示:展示黄河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变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黄河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历史变迁。

3.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黄河历史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黄河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图,加深对黄河历史的理解。

2. 写一篇关于黄河历史的短文,表达对黄河的敬仰之情。

第三章:黄河的生态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黄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积极参与保护黄河的行动。

《黄河,母亲河》上课教案

《黄河,母亲河》上课教案

《黄河,母亲河》上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活动: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黄河,母亲河》,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这条著名的河流。

1.2 学生活动:学生倾听教师的介绍,对黄河产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1.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如流经省份、全长等,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黄河的起源与发展2.1 教师活动:向学生讲解黄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古籍中的记载和现代科学研究。

2.2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听讲和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起源和发展,对黄河的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2.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第三章:黄河的地理特征3.1 教师活动:向学生介绍黄河的主要地理特征,如流域面积、流域地形等。

3.2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对黄河的地理位置有更直观的认识。

3.3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黄河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第四章:黄河的生态环境4.1 教师活动:向学生讲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包括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等。

4.2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听讲和阅读教材,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章:黄河的文化底蕴5.1 教师活动:向学生介绍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蕴,包括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

5.2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听讲和阅读教材,了解黄河流域的文化底蕴,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5.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第六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6.1 教师活动:向学生介绍黄河自古以来的人类治理与开发活动,如大禹治水、水利工程等。

6.2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听讲和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历程,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6.3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

《黄河,母亲河》的教案设计

《黄河,母亲河》的教案设计

《黄河,母亲河》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引导学生认识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内容黄河的概况介绍黄河对我国的影响1.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黄河的壮观景象。

引导学生讨论黄河对我国的意义,如灌溉、发电、防洪等。

第二章:黄河的起源与演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起源,以及其流经省份和重要城市。

引导学生理解黄河的演变过程,认识人类活动对黄河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黄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黄河的主要支流和流域面积2.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地图和图片,介绍黄河的起源和流经省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类活动对黄河的影响。

第三章:黄河的治理与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治理历程,认识治理黄河的重要性和困难。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黄河,提出自己的建议。

3.2 教学内容黄河的治理历程和成果当前黄河治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3.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视频资料,展示黄河治理的历程和成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黄河。

第四章:黄河文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文化特色,认识黄河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引导学生欣赏黄河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2 教学内容黄河流域的主要文化遗址和文化特色黄河对我国文化的影响4.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址和文化特色。

引导学生讨论黄河对我国文化的影响,进行文化鉴赏。

第五章: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认识生态环境对黄河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

5.2 教学内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措施和方法5.3 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第六章: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认识黄河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及设计说课稿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及设计说课稿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学习了光未然的诗歌《黄河颂》之后,我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搜集相关黄河的资料。

旨在加深对诗作的理解理解,用更多的知识填补诗歌语言的空白。

为了上好这节综合性学习课,我自己也花了一周时间在网上搜集资料(其中有黄河图片、黄河断流、水土流失、黄河泥沙、黄河水情、黄河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制作课件,设计教学过程。

我将整个过程设计为三个环节:第一篇章:溯源—感恩母亲河,主要让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第二篇章:忧患—拯救母亲河。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通过一组图片和几则文字材料,理解黄河的忧患,唤起注重黄河、保护黄河的意识,引申开来也是培养一种环境保护意识。

第三篇章:祈福—展望母亲河,旨在通过黄河治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唤起学生对黄河的感情。

二、活动目标1.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感受黄河文化,深入理解黄河精神的内涵。

2.理解、注重母亲河的现状,反思环保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锻炼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的的水平,培养创新水平。

4.激发热爱黄河、热爱祖国之情。

三、活动重点理解黄河知识,增强忧患意识。

四、活动过程1.上课前,先播放《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幻灯片展示的是相关黄河的图片,让学生从感官上、心理上走进黄河。

2. 出示课题后,先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第一环节,黄河知识擂台赛。

我让第二小组的同学分别充当考官,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分别从黄河知识、黄河故事、谚语俗语、成语、诗词五方面实行检查。

出题类型有必答、抢答、书写三类。

一人专门负责计分。

老师提问黄河流域的著名石窟和历史上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朝代。

结束后,老师公布成绩,表扬优胜小组。

4.第二环节,出示题目后,我先让学生通过一组图片,理解黄河被污染的现状,然后展示以下几则材料:湟水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在青海省境内流长约300公里,流域集中了青海省60%以上的人口和绝大部分的工、农业生产。

《黄河,母亲河》上课教案

《黄河,母亲河》上课教案

《黄河,母亲河》上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全长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历史文化内涵,如成语、诗歌等。

3. 培养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特点。

2. 采用小组讨论、PPT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黄河的文化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黄河作为母亲河的敬仰之情。

2.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黄河的基本情况。

2. 黄河的历史文化内涵。

难点:1. 黄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黄河对我国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黄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与黄河相关的成语、诗歌等文学作品。

3. 黄河保护的相关政策及实例。

学生准备:1. 预习黄河的相关知识。

2. 搜集与黄河有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黄河有什么了解?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情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流经省份、全长等基本信息。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黄河的地理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黄河的保护措施,总结出可行的建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黄河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2. 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成语、诗歌等文学作品,进行交流分享。

3. 家庭作业:深入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价值,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活动设计6. 黄河地理知识问答目的:通过问答形式,巩固学生对黄河地理知识的掌握。

方式:学生分组,进行抢答比赛。

内容: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份、全长、流域面积等。

7. 黄河文化展示目的: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方式:学生分组,进行PPT展示。

内容:与黄河有关的成语、诗歌、历史故事等。

8. 黄河保护讨论目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黄河,母亲河》的教案设计

《黄河,母亲河》的教案设计

《黄河,母亲河》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引导学生认识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概况介绍2. 黄河对我国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面貌。

2. 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意义。

四、教学步骤1. 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丽与壮观。

2. 教师讲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如发源地、流经省份等。

3. 讲解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如提供水资源、滋养大地等。

4. 学生分享自己对黄河的了解和感受。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让学生对黄河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黄河的兴趣。

第二章:黄河的源头与流经省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源头及其流经的省份。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源头介绍2. 黄河流经的省份及其特点三、教学方法1. 地图展示法:通过展示黄河流域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流经省份。

2. 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黄河的源头及其流经省份的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展示黄河流域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流经省份。

2. 教师讲解黄河的源头,如扎陵湖、约古宗列等。

3. 讲解黄河流经的省份及其特点,如青海的高原风光、河南的平原地貌等。

4. 学生分享自己对黄河源头和流经省份的了解。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了黄河的源头及其流经省份,培养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第三章:黄河的水文特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水文特点,如含沙量、汛期等。

2. 培养学生对水文知识的认识。

1. 黄河的水文特点介绍2. 黄河汛期的成因及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黄河的水文特点及其汛期的成因。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黄河汛期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汛期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黄河的水文特点,如含沙量、汛期等。

《黄河,母亲河》上课教案

《黄河,母亲河》上课教案

《黄河,母亲河》上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

(2)让学生了解黄河对我国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3)培养学生保护黄河、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特点。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

(3)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情况。

(2)黄河对我国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3)保护黄河、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

(2)黄河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2)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设计教学活动及实践操作环节。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黄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景。

(2)提问:你们对黄河有哪些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2)分析黄河对我国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4.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黄河、珍惜水资源?(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实践活动(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保护黄河、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2. 调查身边的用水情况,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母亲河》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黄河,母亲河》,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黄河,母亲河》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综合性学习课,目的是探寻黄河文明。

这是一节跨学科的综合性活动课,涉及到历史、地理、文学等各个方面,内容非常丰富。

我们可以穿越历史的天空,走近远古的黄河,了解黄河的历史,倾听母亲河远古的澎湃;我们可以思接千载,在诸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境中陶醉;我们可以视通万里,随黄河从巴颜喀拉山一路奔腾东下,感受母亲河的壮美,痛惜污染和掠夺给母亲河造成的累累伤痕……所以说,引领学生完成好这一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引领学生畅游传统文化海洋的一个过程,是引领学生感受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一个过程,是引领学生辩证思考,提高认识的一个过程。

根据本节活动课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2、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在综合性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
1、感受黄河文明,激发爱国热情
2、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我将这堂活动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通过自主与合作的方式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课堂成果展示,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唤起学生对黄河的感情,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的难点是培养学生在综合性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特别是综合性活动课,更应该注重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由此,我把这堂活动课的教学思路确定为:课下分组搜集资料,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达到资源共享。

在单元学习之初,我就对本次活动做了安排。

我和学生共同探讨明确了活动的目标,研究制定出了活动的计划。

全班分为了五个活动小组,分别是:历史组、地理组、文学组、记者组、环保组。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和喜好报名参加不同的小组。

接下来,根据分工,各小组成员开始在课外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资料来源可以是书报杂志,也可以是网络。

每个人对搜集到的资料都要进行整理,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

各小组内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把小组成员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确定本组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

这样就把繁杂的学习内容化整为零,避免了一一查阅资料而产生的疲于奔命之感,同时,每个小组承担一项任务,小组内又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课堂上通过成果展示又将分工综合起来,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相互受益。

三、说学法
在这节综合性活动课的学习中,主要采取了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相结合,个体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能力,在本次活动展示中,我还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来主持。

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们的热情极高,很多同学都想主持,怎么办呢,他们想出了高招,纷纷在我面前“献艺”,过关的成为主持就理所当然了。

就这样,两位主持人脱颖而出。

在我的指导下,他们写出了非常精彩的串联词,演绎了精彩的课堂。

成果展示的过程其实也是多种学法综合运用的一个过程,比如诵读法、讨论法、竞赛法等等。

四、说教学环境
可以说,信息技术为本节综合性活动课插上了翱翔的翅膀,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同时,我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借助直观的黄河图片,图文并茂的史料、声像丰富的调查材料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屏显黄河背景图片)
师导入语: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

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屏显课题黄河,母亲河)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借助图片、音乐和充满激情的导入语,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调动起学习热情。


接下来,我通过一段过渡语把课堂教给学生,我的过渡语是:为这次活动,同学们课下作了大量的工作,分组合作搜集了很多的资料。

这节课就是为同学们搭建的一个展示成果、展现风采的舞台。

好好把握,大胆表现吧!舞台是大家的,主角就是你我他。

下面有请桑潇、刘玉囡同学为我们主持本次活动。

(这段过渡语是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调动起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的激情)
二、成果展示
(两位主持人上场)
1、颂黄河女主持词:大家好。

欢迎老师同学们跟我们一起踏上黄河文化巡礼之旅。

开始前,先让我们再次跟随诗人光未然到黄河边去,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齐诵《黄河颂》)
(这一环节是通过慷慨激昂的诵读进一步激发学生胸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
2、说黄河
男主持词:“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下面让我们有请历史组的同学带领我们穿越时间隧道去追溯远古的黄河。

(历史组同学讲述黄河的历史及传说)
女:历史组的同学带我们神游了远古的黄河,现在让我们把神思拉回,跟随地理组的同学们去认识黄河的地貌。

(屏显地图。

地理组同学指地图讲解黄河发源,黄河全长,流经省区等)
(本环节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知识储藏,认识黄河在历史、地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黄河文化积淀。

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感)
3、黄河知识竞答
男主持词:黄河,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在她面前,谁不激情荡漾,历代文人墨客为她写下的不朽诗篇数不胜数,由她而来的成语、俗语也不计其数。

请文学组的同学们为我们展示他们的成果。

(屏显黄河风光)
(文学组同学将收集的成语、俗语及古诗词设计成竞赛题,小组间抢答。

教师适时调控,穿插讲述姜太公钓鱼、鲤鱼跳龙门的故事,绘声绘色,使学生沉醉其中。


(屏显黄河之歌:黄河背景,相关名句)
(这一环节使知识学习变成了一种快乐的享受)
4、黄河之忧
女主持词:有关黄河的诗词雄浑豪迈,让我们对黄河又多了一份崇敬。

可是大家知道吗?黄河不仅带给我们欢乐和幸福,也带给我们灾难和痛苦,历史上黄河曾经多次决口,每一次都造成洪水横流,千里泽国的人间惨象。

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河淤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黄河又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

下面有请记者组的同学向我们展示他们的调查报告。

(屏显:黄河之忧)
(记者组同学展示水断流、水污染图片、资料、汇报调查结论)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母亲河,增强忧患意识)
5、保护黄河,人人有责
男主持词:听了小记者们的调查报告,我相信每个同学的心情都是很沉重的,那么,面对触目惊心的现实,你想说些什么,我们该为黄河做些什么呢?请环保组展示他们的成果。

(环保组同学宣读公益广告词、展示自己设计的公益广告图、唱自编的公益歌曲)
(这一环节旨在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环保意识)
三、演绎精彩(师生共同创作,演绎课堂精彩瞬间)
师:刚才环保组的同学为我们演唱了他们自编的公益歌曲,听了之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也有一种要创作的冲动,下面我们一起把奥运会主题歌改编成一首保护黄河的公益歌曲,好吗?
(师生共同讨论,改编歌词)
师生同唱:你和我,心连心,都是中国人。

保护好母亲河,你我的责任。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为黄河,献一份爱,让黄河更美丽!
四、余音绕梁(教师小结,升华感情,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
总结:这节课,五个小组的成果展示带领我们完成了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历史小组带领我们穿越了时空,追溯了远古的黄河;地理小组引领我们认识了黄河的地貌;文学小组让我们在古典诗歌中感受了黄河的魅力;记者组让我们了解了黄河的现状;环保小组则让我们认识了保护黄河的重要性;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我们肩上的责任。

我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行动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日,伟大的母亲河——黄河,她一定能重焕昔日光彩;那么,今日的炎黄子孙,将无愧于时代,将无愧于后人。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不足,恳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