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场景的拍摄
不同场景的机位布置、拍摄技巧

基本技巧一、反映镜头当一个机位拍摄某一个场景或某一主持人讲话时,观众需要了解现场的反映,就需要另一个表现对前一个场景的响应的镜头。
因为总是把镜头对准说话的人,会使画面显得单调无味,也完全没有必要,电视观众也希望看到参与节目的其他人的反应。
在很多节目中经常采用当一个场景中某人说了什么话,马上转入另一个场景就是对前一个场景的应。
台上歌手唱歌,台下跟唱或鼓掌。
二、在双人镜头之间的切换当只有两台摄象机时,在进行现场切换时,一般是一台先拍摄一个以记者为主的双人镜头,然后另一台拍摄嘉宾的单人镜头,接着是记者的单人镜头(反应镜头),最后是一个以嘉宾为主的双人镜头。
三、拍摄中的变焦当节目(采访)接近高潮时,通过变焦改变场景,实现对一个事件的感情高潮的描写,可以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
第二节多机位布置一、一对一的访谈在演播室里经常制作访谈类节目,访谈类节目经常是现场制作(录播或直播),需要用有限的尽量少的机位来完成。
意义不言而喻。
制作中,首先是根据采访风格进行场景布置,场景中可以是咖啡桌、会议桌、椅子和沙发等。
1、正面摄影:正面摄影就是指画面中能够看到人物的双眼。
2、交叉摄影:机位位置和被摄人物位置相互交叉的摄影。
如图:1号机拍摄嘉宾正面,3号机拍摄主持人,2号机则可以移动拍摄画面用于转场。
摄象机的排列方式是从左到右,1、2、3号。
两台摄象机就可以完成一对一访谈节目的拍摄,当然3台更好、更方便。
在拍摄中最常用的镜头是中景和中近景。
选择哪些镜头应根据节目的不同风格而定。
有时也经常拍摄双人镜头和过肩镜头。
二、一对二的访谈一对二和一对一的访谈节目拍摄有一些共同的点。
嘉宾的位置可以灵活安排,采访者可以在中间,也可以在一边。
1、主持人在一侧/两台摄象机机位安排。
如图:1号机拍摄主持人,可以拍摄主持人的中景或中近景,也可以向右移动拍摄3人;2号机可以单独拍摄任一嘉宾,也可以拍摄嘉宾的双人镜头,或者3人的画面。
当2号机进行重新构图时,1号机拍拍摄主持人的反应镜头。
不同场景的穿梭拍摄技巧

不同场景的穿梭拍摄技巧穿梭拍摄是一种影视拍摄技术,通过将摄像机从一个场景穿越到另一个场景,以建立场景之间的联系和连贯性。
它可以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流畅的电影体验,并能够将不同场景的情节和角色之间的联系展现出来。
以下是一些常见场景的穿梭拍摄技巧。
1. 室内到室外穿梭拍摄:在这种场景下,要注意室外和室内的光线差异,以及摄像机从室内到室外时的过渡。
可以通过在室内的一个窗户外设置拍摄点,将摄像机穿梭到室外,并在室内和室外之间进行切换,以展示出不同环境的对比。
另外,使用反光板可以控制室内和室外的光线差异,使过度更加平滑。
2. 户外到户外穿梭拍摄:在不同户外场景之间进行穿梭拍摄时,可以利用自然过渡元素,如树木、建筑物等,来隐藏镜头切换。
使用广角镜头可以增强整个场景的连贯性和流动感。
此外,保持镜头的稳定性和角度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
3. 车内到车外穿梭拍摄:在车内和车外之间进行穿梭拍摄时,可以使用车窗作为过渡元素。
摄像机可以从车内拍摄车窗外的景物,然后穿梭到车外拍摄环境。
为了保持一致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使用色彩分级和调整车内车外的白平衡等手段来进行后期处理。
4. 室内到室内穿梭拍摄:在不同室内场景之间进行穿梭拍摄时,可以使用门作为过渡元素。
摄像机可以从一个房间的门拍摄进入另一个房间的景象。
为了保持画面的稳定,可以使用摄像机稳定器或轨道来进行拍摄。
5. 运动场景的穿梭拍摄:在运动场景中,可以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多个摄像机来进行穿梭拍摄。
例如,在足球比赛中,可以设置多台摄像机来拍摄不同角度的镜头,然后将它们穿梭在场上的不同位置。
6. 追逐场景的穿梭拍摄:在追逐场景中,可以使用手持摄像机进行穿梭拍摄,以跟随主角的动作。
使用广角镜头和快速移动的镜头可以增加动感和紧张感。
此外,适当使用缓慢运动拍摄或补间动画等技术也可以增强穿梭拍摄的效果。
总之,穿梭拍摄是一种常用的影视技术,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情节,并增加观影的流畅感。
活动场景拍摄技巧

活动场景拍摄技巧活动场景拍摄是摄影师经常面临的挑战之一。
无论是婚礼、音乐会,还是户外体育赛事,如何捕捉到瞬间的美丽瞬息万变,是每位摄影师都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活动场景拍摄的技巧,帮助您在各种活动中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活动场景拍摄之前,充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建议:1.了解场地:在活动开始前,尽可能地熟悉活动的场地。
这样可以帮助您决定最佳的拍摄角度和位置。
2.合理规划设备: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所需的摄影设备。
例如,如果是在室外进行的活动,可能需要防水、防尘的相机和镜头。
3.熟悉摄影设备:在活动开始前,确保您熟悉并能够熟练操作所使用的相机和镜头。
这样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控制拍摄效果。
二、捕捉瞬间活动场景中,瞬间的抓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帮助您捕捉瞬间的技巧:1.快门速度:在活动中,人物或物体的移动速度通常较快。
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来冻结运动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1/250秒或更高的快门速度可以有效冻结大多数运动。
2.连拍模式:对于快速移动的目标,将相机设置为连拍模式可以增加捕捉瞬间的机会。
通过连续拍摄,您可以选择最佳的瞬间照片。
3.预焦和追焦:预焦是指事先将焦点锁定在某个特定的地方,等待适当的时机按下快门。
追焦是指在目标移动时,持续跟踪焦点,并保持焦点锁定。
这两种焦点技巧可以帮助您捕捉到清晰的瞬间画面。
三、巧用光线光线是拍摄活动场景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利用光线的技巧:1.了解场地的光线条件:在活动开始前,了解光线的来源和强度。
这样可以帮助您选择合适的曝光参数和使用辅助光源。
2.利用自然光:自然光往往是最好的照明条件之一。
根据活动的时间和天气状况,选择最佳的拍摄时机,利用自然光线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3.使用闪光灯:在某些情况下,使用闪光灯可以帮助补充光线,减少阴影。
然而,在使用闪光灯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曝光和产生不自然的光线效果。
四、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决定照片的观感和表达力。
场景拍摄技巧

场景1:使背景美丽虚化的人像摄影常用技巧拍摄数据EOS 50DEF 70-200mm f/2.8L IS USM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2.8,1/800秒)曝光补偿:+1/3EVISO 100白平衡:自动要点要点选择明亮的部分作为背景,并进行大幅虚化选择光线能够照到的较为明亮的部分作为背景,这样可以避免画面给人以沉重的印象。
需要注意的是常绿树的色彩较浓,即使被虚化了看起来颜色也不会太美丽。
被拍摄者的背景并不一定要是植物,也可以选择色彩鲜艳的墙壁。
利用逆光让头发产生高光效果在让被拍摄者站位的时候位置必须精心揣摩,选择合适的位置,使头发出现高光,看上去很闪亮。
头发一旦显得有光泽,被拍摄者的表情也会给观者以特别的印象。
如果头发看起来很黑,画面整体就会显得较暗,所以拍摄者需要有意识地加入高光。
使用反光板让较暗的脸部变得明亮有效使用反光板可以让逆光造成的昏暗脸部变得明亮起来,让皮肤富有质感。
在拍摄人像时,原则上应当使用逆光或者侧光,而不适合用会让脸部出现明显阴影的顺光。
所以在室外拍摄人像时反光板是必须携带的拍摄工具。
在构图时可以将手臂裁剪掉有时被拍摄者的姿势会让其肩部或者手腕部分处于构图范围之外,这完全不会有问题。
反而能让画面产生变化,给人以大胆的感觉,所以不要犹豫继续拍。
如果勉强将被拍摄者的全部都收入画面,照片反而会显得平庸。
试着大胆地构图吧。
回顶部技巧1-选择明亮的镜头选择最大光圈明亮的镜头是拍摄背景虚化的照片最简单的方法。
还有,焦距越长,虚化效果就越强。
这张照片是采用EF 70-200mm f/2.8L IS USM所拍摄的。
它的明亮光圈和焦距都适合拍摄人像。
技巧2-将自动旋转功能关闭拍摄人像时大多采用竖拍,所以应当将“自动旋转”选项设置为不在相机液晶监视器上自动旋转。
特别是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竖拍的话,回放照片时自动旋转90度会让拍摄者难以确认画面,而且画面本身会被显示得较小,这一点需要注意。
技巧3-将照片风格设置为人像如果被摄体是女性或者孩子的话,应该将照片风格变更为“人像”,使肌肤的质感更加柔滑。
最新各场景拍摄技巧篇

各场景拍摄技巧篇各场景拍摄技巧篇LESSON 32 风光摄影技巧用光影表现出山脚下错落有致的街道偶然的邂逅加上一定的技术,拍摄出让人印象深刻的照片拍摄风景照片和在一张空白画布上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眼前是一整片壮丽的景色,但是如何截取,如何表现就是创作者本人的自由了。
在决定画面构图之后,再使用必要的摄影技术就能拍摄出和构思一致的照片了。
和绝美的景色邂逅有可能只是一种偶然,但将其忠实记录在照片上则需要冷静的判断能力。
在拍摄风景时,除了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进行拍摄以外,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也非常重要。
一天中因为光线不断变化,同样的风景在不同时间拍摄,效果会不同。
要抓住一天中特定的时段才能拍下最美的风景。
如果是不能再来第二次的地方那就没有办法,但如果日程相对较为宽松的话,不光可以白天拍,光线斜射的清晨或傍晚也可以来拍。
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风景照片有很多都是在此时拍摄的。
拍摄本身并不需要太难的技术,但是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想把远处的风景拍得非常锐利时,就应该选择能发挥镜头分辨力的光圈值,将相机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最常使用的拍摄模式就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因为拍摄者可以自由选择光圈值,与那些由相机自动确定光圈值的拍摄模式相比,它留给了拍摄者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所以很受用户欢迎。
虽然不同镜头的性能各不相同,但是想将远景拍摄得比较锐利时,一般来说将镜头的光圈值设置在F5.6-F8之间最能发挥出镜头的性能。
拍摄者可以首先确定光圈值,再考虑快门速度来进行拍摄。
例图拍摄于西班牙的马洛卡岛,光圈值为F7.1。
在当地,夏天白昼很长,这张照片拍摄于晚上9点半,我利用画面右侧的夕阳,拍出了美丽的阴影。
拍摄条件使用机身 EOS-1D Mark II N曝光补偿 -2/3级白平衡日光使用镜头 EF 70-200mm f/2.8L USM ISO感光度 100拍摄模式光圈优先自动曝光(F7.1,1/125秒)照片风格标准技巧要点解说要点1 决定主体,用变焦调整构图拍摄风景照片时要牢记在心的是,不要茫然地随便乱拍,而要在风景之中找到画面主题。
自然美丽视频拍摄脚本

自然美丽视频拍摄脚本六个字自然美丽视频拍摄脚本第一场景:山水画卷镜头:大片山脉的鸟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声音:优美的自然音乐。
画面切换至山脚下,一个小溪悠然流淌。
镜头:小溪旁边是翠绿的草地和各种野花。
声音:鸟儿轻柔的鸣叫声。
紧接着,画面切换至一个瀑布。
镜头:水流湍急,水花四溅,瀑布下面是碧绿的湖泊。
声音:水流的声音更加明显。
第二场景:动物乐园镜头:一群羊在青草地上悠闲地吃草。
声音:羊的咩咩声。
画面切换至一群鹿跳跃的画面。
镜头:鹿在草地上互相追逐,优美的舞动。
声音:鹿的轻快奔跑声。
紧接着,画面切换至森林中的一只小熊。
镜头:小熊扑闪着大眼睛,可爱的表情。
声音:小熊发出欢快的呼噜声。
第三场景:海洋奇观镜头:广阔的海洋,平静的海面上有几艘渔船。
声音:海浪拍打船体的声音。
画面切换至海岸边的珊瑚礁。
镜头:五颜六色的珊瑚,在潮水中摇曳。
声音:风吹过珊瑚,发出轻柔的响声。
紧接着,画面切换至一群海豚。
镜头:海豚跃出水面,欢快地游玩。
声音:海豚的愉悦鸣叫声。
第四场景:夜空星辰镜头:漆黑的夜空,点缀着闪烁的星星。
声音:夜风吹拂树叶的声音。
画面切换至一颗明亮的流星划过天际。
镜头:流星划过璀璨的星空,美丽而神秘。
声音:流星划过天空的轻响。
紧接着,画面切换至一轮明月。
镜头:明亮的月光洒在宁静的湖面。
声音:虫鸣、蛙声弥漫在夜空中。
第五场景:四季之美镜头: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交替。
声音:季节更替时的音效过渡。
画面切换至春季,繁花盛开的花海。
镜头:鲜花绽放,春意盎然。
声音:蜜蜂忙碌采蜜的嗡嗡声。
紧接着,画面切换至夏季的沙滩。
镜头:海滩上人们嬉戏玩耍,享受阳光。
声音: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
画面切换至秋季的枫叶林。
镜头:红叶飘舞,美丽的秋景如画。
声音:秋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
紧接着,画面切换至冬季的雪景。
镜头: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大地。
声音:脚步在雪地上留下的吱吱声。
第六场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镜头:人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声音:和谐、宁静的音乐。
不同场景的穿梭拍摄技巧

不同场景的穿梭拍摄技巧
穿梭拍摄是一种将相机从一个场景平滑移动到另一个场景的摄影技巧。
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以下是一些常见场景的穿梭拍摄技巧:
1. 自然风景:在拍摄自然风景时,可以使用穿梭拍摄技巧来跟随行进中的车辆或行人。
例如,在山脉边缘拍摄时,相机可以从一个角度移到另一个角度,捕捉到多个不同的景观。
2. 城市街景:在城市街景拍摄中,穿梭拍摄技巧可以用于将相机从一座建筑物移到另一座建筑物,或者通过展示整个街区的方式展示城市的繁忙活力。
3. 室内场景:在室内场景中,可以使用穿梭拍摄技巧在不同的房间之间移动。
例如,在一个豪宅中拍摄时,相机可以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展示出整个房子的布局和装饰。
4. 运动比赛:在体育比赛中,穿梭拍摄技巧可以用于跟踪球员或比赛中的动作。
例如,在足球比赛中,相机可以从一个球员移到另一个球员,并在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平滑。
5. 音乐演出:在音乐演出中,穿梭拍摄技巧可以用于在不同的乐器或演员之间切换。
例如,在一场交响乐音乐会中,相机可以从一个乐器组移到另一个乐器组,以展示每个乐器的独特声音和表演。
总之,穿梭拍摄技巧在不同的场景中可以产生出各种创意和有趣的效果,但需要摄影师的熟练操作和精准控制。
短视频拍摄中的八个场景选择

短视频拍摄中的八个场景选择在短视频拍摄中,场景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决定视频的观赏性和冲击力。
合理选择拍摄场景,能够增加短视频的质感和吸引力,让观众更愿意停留观看。
以下将介绍八个常见的短视频拍摄场景选择。
1.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短视频拍摄中最常见的场景之一。
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不仅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传递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比如山水、草原、海滩等都是非常适合作为短视频拍摄的场景选择。
2. 城市夜景城市夜景给人以繁华、梦幻的感觉,能够给短视频增添一种现代感和时尚感。
尤其是繁华的商业区、灯火辉煌的摩天大楼,是表现城市生活和都市魅力的极佳选择。
3. 室内空间室内空间适合展示人物情绪、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等。
例如咖啡店、书房、办公室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室内场景,能够创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
4. 街头巷尾街头巷尾的人物、建筑和街头艺术都能为短视频增添一份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透过摄影师的镜头,能够捕捉到忙碌的人群、传统建筑或是有趣的街头表演,呈现生活的多样性。
5. 文化遗址文化遗址象征着历史和传统的积淀,能够为短视频带来一种古老、神秘的氛围。
例如寺庙、城堡、古镇等地都能为短视频增加历史渲染的效果。
6. 体育场馆体育场馆拥有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特殊的氛围,能够为短视频带来活力和竞技感。
例如足球场、篮球馆、赛车场等场所都是非常适合作为短视频拍摄的场景。
7. 艺术展览馆艺术展览馆不仅展示了艺术作品,还能为短视频提供别具一格的视觉享受。
透过艺术作品的展示,能够反映出社会和人性的多重层次。
8. 特色建筑特色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外观,能够为短视频增加一份独特的风情。
例如传统建筑、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等,都能为短视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
短视频拍摄中的场景选择能够为视频带来丰富的视觉冲击力和人文内涵。
合理运用不同的场景,能够让短视频更具吸引力和观赏性。
当然,在选择场景时也要考虑到拍摄目的和主题,以及观众的喜好和情感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什么是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
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
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拍摄人像,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大光圈,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拍摄风景时,采用小光圈,景深大,同夜景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
2.怎么拍好人像?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
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
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
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0.618处)。
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曝光补偿怎么用?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a、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
b、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c、当你在一个很亮的背景前拍摄的时候,比如向阳的窗户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或使用闪光灯。
d、当你在海滩、雪地、阳光充足或一个白色背景前,拍摄人物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并使用闪光灯,否则主体反而偏暗。
e、拍摄雪景的时候,背景光线被雪反射得特别强,相机的测光偏差特别大,此时要增加曝光量,否则白雪将变成灰色。
f、拍摄黑色的物体,在照片里看和色变色发灰的时候,应该减小曝光量,使黑色更纯。
g、当你在一个黑色背景前拍摄的时候,也需要降低一点曝光量以免主体曝光过度。
(夜景拍摄需要通过加大曝光补偿来获得足够的曝光量)h、夜景拍摄,应该关闭闪光灯,提高曝光值,靠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来取得灯火辉煌的效果,这一点对于没有手动调整模式的自动型数码相机特别重要。
很多使用数码相机的人感觉夜景拍摄能力很差,其实没有正确使用相机的曝光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i、阴天和大雾的时候,环境仍然是明亮的,但是实际物体的照度明显不足,如果不加曝光补偿则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适当的曝光补偿,加0.3到0.7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
j、在某些艺术摄影中,比如拍摄高调的照片,要增加曝光补偿,形成大对比度的照片,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拍摄意图。
同样的,在某些时候,需要刻意降低照片亮度的,就应降低曝光补偿。
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画面清晰,亮度合适,观看舒适的照片,提高拍摄质量。
如果总结的不全,请补充4.开启屏幕上的网格线有何用途?(兼谈构图)首先说怎么开启屏幕的网格线显示,按MENU键,按下方向键数次到网格线,用左右方向键选择开,按MRNU键确定退出,就开启了网格线显示。
我们知道,0.618的黄金分割比例能给人美感。
所以安排片中的兴趣点在4个焦点上,或在分割线上,就会给人视觉的美感。
网格线就方便的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
除了以上注意黄金点构图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a、避免贯穿两边的直线,尤其要避免将照片分割成两部分的贯穿横线或竖线。
b、地平线的处理。
在风光作品里,地平线是经常出现的,为避免上下分割的效果,应设法打破地平线的平直,如利用云彩、远山、日出、日落或其它建筑物。
此外,地平线的位置也应安排在趣味中心的分割线上,并且应保持水平(有特殊创意另当别论)。
c、拍摄运动的物体要给运动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间。
当被摄体是运动的,观赏者的目光会习惯性地沿被摄体运动方向移动,如果运动的前方没有空间会给人压迫感。
此外,通常被摄体注视的方向也应留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当然除了重视构图基本原则外,还应注意:a、突出主体在拍摄之前,心里要像绘画前那样首先“立意”,考虑照片画面中,主要表现什么,被摄主体安排在什么地方。
然后通过光线、色彩、线条、形态等造型手段,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b、视觉平衡一幅构图达到视觉平衡的照片、能给人以稳定、协调的感觉。
平衡有对称平衡及非对称平衡两种、非对称平衡的构图,往往比对称平衡的构图更富有动感。
景物的大小、形状、重量和方向、以及色彩等都对视觉平衡有重要影响。
c、虚实相映虚实是指被摄主体与空间前、后景的清晰、模糊的程度。
运用的手法不外乎藏虚露实、虚实相间、虚宾实主、以虚托实。
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渲染气氛,增强空间纵深感。
实,主要是表现被摄对象的主体;虚、主要是表现被摄对象的陪体,以衬托主体,它是构成画面意境的重要环节。
讲究节奏与旋律摄影构图,被摄对象以相同或近似的形式交替出现,有条理地重复,便形成节奏;节奏如果表现出线条、舒畅、和谐、起伏等动态变化,就成为旋律,从而使画面优美、抒情而流畅。
节奏与旋律是深化主题的重要环节,它们包含在线条、色彩、光线的反差与色调中。
d、线条运用线条是构图的骨架。
任何形象化的作品,都离不开线条。
通常起线条作用的有树、草、电线杆、河流、波浪等,不同的线条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形象,如水平线能表示稳定和宁静,垂直线能表示庄重和力量,斜行线则具有生气,活力和动感,曲线和波浪线显得柔弱、悠闲,富有吸引力;浓线重,淡线轻,粗线强,细线弱,实线静,虚线动,构图时可灵活地加以运用。
1、5.怎么让我的照片更漂亮?(兼谈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方法)请参看这儿:/Article/photops/可能大家已经看过连接的地址了,想必也已经读完了关于后期处理的方法了。
我只说几个原则,方便大家理解。
1、调整色阶对于佳能相机,成像感觉偏软,主要原因是色阶宽,容度大,有人说是缺点,大部分人认为是优点,利于后期处理。
所以,当我们拍完片后,第一步要作的就是调整色阶。
但自动调整色阶后,颜色会变化,一般手动调整。
不过我比较懒,我的做法就是在PHOTOSHOP中调一次自动颜色就够了。
如果不满意,可以再调整曲线。
2、对于人像接下来,可以点选人像,反选,然后高斯模糊背景。
用图章工具将脸部色斑修掉,然后必要时可以作磨皮。
磨皮,可以用Turbo picture的皮肤优化功能。
3、对于微距和风景可以根据情况增加一点锐度,会使得图像更清晰锐利。
还可以根据情况,选用正片效果。
6.太阳落山前或者阴天怎么拍摄?白天或者夜晚,都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自动白平衡很准确。
但只有太阳落山前后那段时间,或者阴云天气下,拍出的片子雾朦朦,很不理想。
经过试验得到如下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调节白平衡,先扳到P档开始的手动档,按功能键,下方向键,选到AWB,然后选到阴天,按功能键确定退出。
再试试,是不是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如果还仍然不理想,请设置手动白平衡。
12、怎么将测光或对焦的方框调到我们想要的位置?很简单,按动两次左上角的+-键,就会出现一个绿框,调节上下左右方向键到我们想要的位置,然后再按一次+-键确定退出就行了。
.点测光就是测定绿框中的一个点吗?其实这是对点测的误解。
1、点测光。
点测的面积大约占整个片的2-3%,基本就是绿框内的部分。
点测光基本上不受测光区域外其它景物亮度的影响,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点测光对被摄体或背景的各个区域进行检测。
点测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
但不管怎样,一定要记住,要想实现准确曝光,测光对象应该适合18%灰的要求。
2、中央重点平均。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主要是测量取景屏画面中央长方形或圆形(椭圆形)范围内的亮度,画面其它区域则给以平均测光,长方形或圆形(椭圆形)范围外的亮度对测光结果的影响较小。
至于中央面积的多少,因相机不同而异,约占全画面的20-30%。
由于是依据画面中央最重要主体的光亮度来读取合适的曝光值,显然,这种测光系统的精度高于平均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系统一般用于中档小型数码相机,这种测光模式较适用于人像写真拍摄。
3、智能测光。
九点智能就是分区测光,然后通过相机内的微电脑对各个区域的测光信息进行运算、比较,并参照被摄主体的位置,推测出被摄体的受光状态是逆光还是一般光照,从而决定每个区域的测光加权比重,全部衡量后,计算出合适的曝光值。
8.怎么做才能将背景虚化?消费类数码相机对于背景的虚化都做的不是特别理想。
不过,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仍然可以有所为。
首先光圈优先,光圈调整到最大(即F后面的数值最小,比如F2.8);焦距调大,越大虚化越好;安排前景的人或物离的背景远一些,越远虚化越好;如果以上仍然不理想,可以通过后期处理的方法做的直到满意,在PS中点选背景,然后用模糊滤镜设定参数处理就行了。
现在背景虚化最好的ps技术是这样的,用knock out滤镜扣图,然后背景虚化用模糊镜头,效果逼真,据说相当于单反镜头。
9. 怎样拍电视上的图?有时,我们看到电视上有精彩的图,自然想拍下来,怎么拍才能拍好呢?电视的影像是由525根光线--扫描线,以大约1/25秒扫描全屏一遍的速度形成的(大约每秒25桢的速度刷新)。
所以,在拍摄电视画面的时候,如果选用的快门速度不当的话,就会出现黑带,那是因为在曝光的一瞬间那里没有被扫描到。
为了不出现黑带,拍摄的时候选用的快门速度以1/8~1/15为宜,曝光应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
另外,如果不使用TVCC滤镜的话,拍摄下的照片颜色会偏青、偏冷。
可以通过后期处理的方法得到调整。
10.怎样给婴儿拍片?拍摄婴儿要记住,用婴儿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可以拍摄到更自然的表情。
对初生的婴儿的眼睛来说闪光灯的光太强了,所以最好不使用闪光灯,可以调整感光度到200,并在顺光的情况下拍摄。
最好把孩子抱到光线好的地方,如果天气不好,可以用台灯布光。
如果一定要使用闪光灯,也不能让闪光灯直接对着孩子的眼睛,而最好在闪光灯上蒙上一块薄纸或纱布。
婴儿的衣服以白色、浅色居多,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如果用的是智能测光或中央平均,需要做曝光修正(+1),或者就用点测光测孩子的脸。
而拍摄对焦的焦点应该在孩子的眼睛上。
拍摄的距离,50厘米到150厘米为宜,最好用长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