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铬添加剂无氟铬雾抑制剂
国内外液压缸活塞杆镀层的选择依据

国内外液压缸活塞杆镀层的选择依据国内外液压缸活塞杆镀层的性能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重要的执行元件,用于执行往复运动,在工程机械中应用广泛。
液压缸活塞杆是液压缸的重要部件,它通常采用45#钢做成实心杆或空心管,液压缸活塞杆在使用中会遭受磨粒冲刷,极易产生磨损。
为提高活塞杆表面的耐磨性能,达到延长活塞杆使用寿命的效果,目前国内传统工艺是表面镀硬铬(镀层厚度0.03~0.05mm)并抛光,其表面粗糙度Ra为0.1~0.2μm。
其镀液以铬酸为基础,以硫酸做催化剂,工艺优点为:镀液稳定,易于操作,表面铬镀层质量比较高,赋予油杆光亮、高硬度、优良的耐磨性等优点。
其致命的缺点是:含铬废水和废气严重致癌,属国家一类控制排放物,对环境和生产工人的危害极大。
其他缺陷主要有:(1)阴极电流效率非常低,一般只有18%~20%,镀速相当慢,消耗的能量也相当大。
(2)镀液温度较高,能量浪费大。
(3)镀液的分散和覆盖能力差,需防护阴极和辅助阳极才能得到厚度均匀的镀层。
(4)镀层空隙多,铬镀层对钢铁基体属阴极性镀层,防腐蚀性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国内外电镀界一直致力于改进传统镀铬工艺。
如四川泸州长江液压机厂,采用镀乳白/耐磨双层铬应用在活塞杆,大大地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
华南理工大学刘定福等人,提出一种适用于摩托车后减震器活塞杆的半光亮镍/高硫镍/硬铬电镀工艺。
该镀层经32小时CASS试验耐蚀性达9级以上。
济南泰格化工有限公司研究的镍钴铁镀层经96小时CASS试验耐蚀性达10级以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越来越受到世人重视的今天,各国对六价铬的使用与含铬废水、废气的限制措施越来越严厉。
因此,世界各地的电镀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代铬镀层工艺。
在已报道的代铬技术中,从覆盖层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合金镀层,金属-非金属复合层、无机代铬层和有机代铬层等。
从覆盖层的制备方法来看,有电镀、化学镀、离子气相沉积、热喷涂等。
化学镀镍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表面处理高新技术,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通过自催化化学反应,在钢、铁、铜、铝及塑料等金属、非金属基体表面上生成镍磷合金镀层的。
Dw-032无氟快速镀铬添加剂解析

Dw-032无氟快速镀铬添加剂解析1,工艺规范:铬酐:250-300g/l 最佳值280硫酸:1.8-2.5g/l三价铬:2.5-5g/l添加剂A(DW-032A):10-20ml/l添加剂B(DW-032B):10g/l无氟抑雾剂C(DW-026): 0.05~0.15ml/l温度:45-59°注意温度不要过高电流密度:35-90A/dm2电流效率:30-35KAH消耗 A 50ml/l B 0.25- 0.5g/l 无氟抑雾剂C 0.01ml/l本镀液添加剂不含氟,不会造成工件低电流区腐蚀;以含锡量8%~l0%的铅锡合金板作阳极,不会造成过腐蚀;电流效率显著提高至35%;镀层明显地比标准镀铬的光亮,而且硬度高,抗腐蚀性能好。
添加剂A(DW-032A):是一种液体,从dw-032而来。
主要起光亮作用,提高深度能力。
催化还原作用,使镀层细化,增加光亮度。
添加剂B(DW-032B):是一种粉末,有5种高端材料复配而成,提高镀速,防烧焦。
90A/dm2时也可镀出优质镀层。
电流效率高,可采用大电流密度,沉积速度快,从原来的普铬20-30u m/h提高到45-75 u m/h,并且由于镀层均匀,外观质量提高,实际电镀时间大大减少。
无氟抑雾剂C(DW-026):无氟抑雾,减少铬酐的挥发,表面张力最小,合理抑制铬雾。
DW-026抑制剂成分消除空气传播的辐射,并有助于过程的平滑度,亮度,硬度和耐用性,同时使易铬上镀铬的附着力和耐电流中断。
DW-026采用全无氟技术,泡沫更加细小,持续时间更久,镀层不会产生针孔。
2,工艺流程表1 工艺流程图工序工序名称设备及工具槽液成份工作条件材料牌号数量g/l温度℃电流密度(D k A/dm2)时间1 去油除锈(一步法)耐酸槽硫酸工业纯120~200 ≥60 3-53 min~5min(去净为止)Dw 4~52 清洗冷水槽水提动数次3 清洗流动水槽流动水4 预热热水槽热水55~602 min~3 min5镀铬槽铬酐180~30050~5930~906 镀铬硫酸化学纯100:130~45 视厚度而定三价铬1~27回收槽洗2级回收槽提动数次8 清洗3级流动水槽流动水9 干燥去氢烘箱逐步升温至180~2201-2 h 3,性能阐述DW-032高耐蚀镀铬的PFOS-free润湿剂/抑制剂(waf)装饰和硬铬电镀被设计成环保,高性能的解决方案,解决美国环保署规定使用全氟辛烷磺酸盐(测试)烟电镀过程的药物。
DWCr——最新一代高效镀铬添加剂

DW-1——最新一代高效镀铬添加剂DW--1镀铬添加剂是以有机成分为主的混合液体,是根据国内外镀硬铬的发展动态并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制而成的最新一代高效镀铬添加剂,不含氟和稀土元素。
通过采用DW-1快速镀铬添加剂,可大大降低镀铬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工效,改进产品质量,减少镀铬的大气污染。
其性能优越,质量稳定,性价比远远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广泛应用于冶金铜管结晶器镀铬,薄壁缸套内孔镀铬,建筑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煤炭)、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包装机械、塑料机械、皮革机械、活塞环、活塞杆减振器、液压机械、制版和模具等行业中,适用于在铸铁、钢件等多种基材表面上的硬铬电镀。
一、主要特点⑴高电流效率,最大可达27% (具体数值与电流大小等因素有关)⑵镀层硬度HV1000以上,镀层耐蚀性、耐磨性远优于常规镀铬,按要求还可提高⑶微裂纹在400~1000条/cm2之间可调,防腐蚀能力大大提高,耐盐雾96小时以上⑷镀层结晶细致、光亮,分散能力和深度能力佳,结合力好⑸阴极电流密度宽:20~90A/dm2;镀层均匀,尖端放电减弱⑹无低阴极电流密度区腐蚀,不易产生铁等金属杂质⑺析氢量减少,铬雾排出量亦减少,铬酐利用率高⑻电流效率提高,生产效率亦提高,节能降耗明显⑼无阳极腐蚀,无需特殊阳极;设备与普通镀铬相同,由于添加阳极保护剂,所以不腐蚀阳极,同时三价铬不升高。
⑽镀液稳定,杂质容忍量较高;维护方便,操作简单⑾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易于控制……二、沉积速度沉积速度比普通镀铬快1.5~2倍(普通镀铬电流效率只有13%左右)阴极电流密度(A/dm2) 单面沉积速度(um/hour)阴极电流效率(≈%)30 25~30 19~2240 37~41 20~2350 45~54 21~2460 60~70 22~2570 72~85 23~2680 85~98 24~27三、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允许范围理想范围铬酐(CrO3) 150~300g/L 200~250g/L 硫酸(SO42-) 1.5~3 g/L 2.0~2.5g/L 三价铬(Cr3+) 1~8 g/L 2~4g/L DW-1添加剂10~14 g/L 11~13g/L 金属杂质0~15 g/L工艺温度50~65 ℃55~60 ℃阴极电流密度20~90A/dm250~65A/dm2阳极电流密度10~45A/dm220~35A/dm2——注:建议阳极采用Pb93Sn7合金或或其它PbSb合金,薄壁缸套最好采用含锡20%的合金阳极四、使用与维护⑴新配制镀槽a) 在无油无脏物的清洁镀铬槽中,约加入镀铬槽理论容积的2/3的纯水,并加温至50~55℃;b) 将计算量的铬酐预先溶解后(如铬酐质量较差,则建议将沉渣滤掉),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至上述镀铬槽中;c) 搅拌均匀,补充纯水至接近镀铬槽液面;d) 取样分析镀铬液中组份,并补加相应的硫酸至工艺规定的量(硫酸稀释至50%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槽中);e) 加入工艺规定量的DW-1于镀铬液中,如镀铬液中三价铬小于1.5g/l,则可加入草酸或酒精(1g/l 草酸生成0.4g/l三价铬,1ml/l酒精可以生成1.78g/l 三价铬);f) 加温至工作温度,并适当电解(1小时),以活化阳极和镀铬液;g) 开始正常镀铬⑵老镀槽转化a) 如果老镀铬槽液中不含稀土,而且镀铬质量正常的情况下即可转化;a) 分析老镀铬槽液中铬酐、硫酸和三价铬的含量,并调整至DW-1工艺要求范围;b) 在搅拌状态下加入DW-1添加剂于镀铬液中即可正常生产;c) 以上转化速度快,对正常生产无影响。
乐思化学推荐不含PFOS、无泡铬雾,抑制剂ANKOR Dyne30MS

忠. 超声波 对苯 酚在 N K AⅡ树 脂上 吸附平
衡 的影 响 [ J ] . 高 校化 学 工 程学 报 , 2 0 0 1 , 1 5 ( 4 ) : 3 6 3~ [2] 彭荣华 , 李晓湘. 钠基 累托 石对水 溶液 中镍 ( Ⅱ) 离子 的
吸 附性 能[ J ] . 材料保 护 , 2 0 1 1 , 4 4 ( 2 ) : 1 5 0~1 5 1 .
声波的渗透能力更强_ 4 J 。超声波功率与超声波 的空化 作用大小有关 , 通常超声波 的功率越大 , 局部产生 的高 温高压的强度也就越 大, 会使更 多的吸附质脱 附。但 超声波功率并非越高越好 , 当超声波功率增 大到一定 数值时 , 众多的空化气泡 聚合反而使得空化现象减少 , 使超声波对吸附质脱附减弱_ 5 j 。
对常规条 件下达 到吸 附平 衡 的体 系施 加超声 波
时, 超 声 波超 声 空化 产 生 的极 端 条 件 可 以使 原 有 的相 平衡 关 系发 生 变 化 , 相 平 衡 明 显 向 固相 吸 附 量 减 少 的 方 向移动 , 吸 附质 不 断 地 脱 附 , 直 至 达 到 新 的平 衡 J 。
在超声波场的存在下 , 吸附平衡体系的温度升高 , 即超
声波 场 的热 效应 。同时 超声 波 的空 化 作用 所 产 生 的局
乐思化学推荐不含 P F O S 、 无泡铬雾 抑制剂 A N K O R  ̄D y n e 3 0 MS
乐思化 学 不含 P F O S 、 无 泡 铬 雾 抑 制 剂 A N K O R @D y n e 3 0 MS 能 够消除六价 铬表面处理 工 艺 常见 的气雾发散 问题 , 避免 常见于竞争者工艺的
镀铬添加剂

一般将单独使用硫酸为催化剂的镀铬液称为第一代镀铬液,同时加入二种或两种以上无机阴离子的镀铬液称为第二代镀铬液,这些无机阴离子主要为氟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
其中加入氟化物可以提高电流效率、覆盖及分散能力,但含氟化物的镀液在低电流区对工件腐蚀比较严重,目前比较先进的镀硬铬工艺都不含氟化物。
1 简介Mark Perakh在含100~1 600 g/L铬酸的镀铬液中加入0.3%~15.0%(wt)的氯化物或碘化物,可以使镀液阴极电流效率达50%~70%,但镀层灰暗无光,而且内应力较大。
镀铬的阴极过程相当复杂,1949年F.ogbum奥格本和A.Brenner布伦纳等人用放射性同位素Cr51进行研究,证实了铬酸盐溶液中电沉积是由六价铬直接还原为金属铬的。
但是,六价铬是通过怎样的过程还原的?是如何向阴极表面传输的?为什么CrO3/H2SO4偏离100/1,镀液的电流效率和沉积速度都会下降?等等问题至今都未提出满意的电沉积理论。
对于镀铬及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添加剂在镀液中以何种方式分解或参与阴极反应也都不了解。
镀铬溶液中的六价铬以CrO4 2-,Co2O7 2-,Cr3O10 2-,Cr4O13 2-等阴离子形式存在在时,阴极对它们有很强的排斥作用,使它们很难接近荷负电的阴极表面而发生电还原反应。
因此,可能存在一个化学转化步骤。
曹经倩认为能发生反应Cr2O7 2- + 2H2SO4- = 2CrO3(OSO3 )2- + H2O王先友则认为Cr6+能与H2SO4反应生成Cr(VI)-H2SO4的配合物,实现了Cr6+往电极表面的传输,1979年,美国科学家 J.P.Hoare霍尔提出了HSO4-与三铬酸分子的一端借助氢键封闭一端,裸露另一端的“单端屏蔽学说”。
但是,氢键能很小,容易断裂,依靠氢键形成的配合物是不稳定的。
以上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H2SO4与Cr(VI)生成了某种“配合物”,硫酸起配合剂的作用。
含氟表面活性剂作为铬雾抑制剂的应用

Organo一Fluorine Industry2020年第4期・39・含氟表面活性剂作为诰雾抑制剂的应用钱力波2郭勇'曹伟2(1.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2 ;2,三明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福建三明36520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应用于Cr(VI)电镀工业的锯雾抑制剂PFOS和F-53B在历经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蓬勃发展后,被发现具有严重的生物环境问题。
在保留现有Cr(VI)工艺的基础上,镀锯行业也逐步转变了从发泡阻挡辂雾转向湮灭生成的锯雾泡的思路,力争在形成低泡电镀液的同时能够实现高效抑雾性和环境友好性。
关键词:锯雾抑制剂;含氟表面活性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品0前言化学镀锯技术据考古学家考证已经在中国2200年前用于青铜兵器,电解镀锯技术由德国人Gerther于1856年在其博士论文中报道⑴,至20世纪20年代Sargent和Fink[2-3]进一步开发了使用锯酸盐作为电解质的六价锯镀锯技术,继而使镀洛技术工业化,迄今为止已有近100年的发展历史⑷。
如今许多家庭用品和工业品的金属器件都有表面镀锯,这是因为镀珞表层一方面起到美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表面硬度和减少本体金属腐蚀。
虽然目前有多种表面装饰和防腐技术,但是镀钻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全球仍然有大量的镀鉛工厂,镀铅需求旺盛。
1锯雾机理与危害根据电解质不同,镀锯工艺分为六价洛工艺和三价锯工艺㈤。
发展至今的六价锯Cr(VI)使用的是W(CrO3)作为电解质,加硫酸配置成高浓度铮酸溶液作为电解质(CrO3+H2S04)o槽液的酸度极大,辂酸中锯由Cr(VI)还原为Cr(M),最后为Cr (0),镀锯过程中的阴极阳极电极反应式见图1。
Cr(VI)电镀过程,由于阴极电流效率只有10%~ 15%,而阳极采用不溶性的铅合金,所以在阴极产生大量氢气,在阳极产生大量氧气,这些气体以气泡形式上升到液面并释放到空气中时,携带大量的含锯液滴,形成雾状污染物,如图2左侧所示,俗称“锯雾”同o阴极:Cr2O72-+14H++6e-——<•2C^+7H2O2H++2e---------H2fCr2O72-+H2O—*2HCrO4-2HCrO4-+3H++6e--------»Cr+4OH-阳极:2CJ++7H2O-6e---------Cr2O72-+14H+2H2O-4e--------»4H++O2f图1镀珞过程中的阴极阳极电极反应式这种随常雾排出的锯酸根据工况不同,占到镀锯用锯酸的20%~40%。
乐思化学不含PFOS的无泡铬雾抑制剂面市

Hale Waihona Puke 各种应用领域均 能够 表现优异 ,覆盖 通道 内和蘑 菇状 凸点制备工艺 ,及铜 柱 和 微铜 柱 盖封 工 艺 等运 用 ” K a v a n a g h # F 充道 。
S OL D E R ON B P T S 6 0 0 0 锡 一 银 电
5 %,证 明其 可适用于 大规模生产 。 “ S 0L DE R ONB P T S 6 0 0 0 锡一 银 电镀液最具 吸引力的特点之一是该产
品极 大 的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使其在
朝着 2 . 5 D S U 3 D 封装 技术前 进 ,在 电镀应 用领域 ,针 对高性 能无铅产 品 存在着很 明显的市场需求 ,”陶氏 电子材料事业群 先进封 装金属化全球 业务 总监 R o b e r t K a v a n a g h 博 士说道 。 “ 针对 当今越 来越精 细 的 凸点 尺 寸 ,客户需 要对其材料进行优化 。这种 新 电镀液在性能上取得 了显著 的
工 艺 ,而且该产 品并不限于特定 的光 阻剂 。在 范围宽广 的诸多 晶圆类型
镀 液 已经被证 实在 电解和热性能 方面 均具 有优 良的稳定性 ,这些特性使其 C O0独具 竞争 力 。其 电解 寿命 > 1 D 0 A h / L ,而 且使 用 时间超 过6 个月 ,并 可兼 容在线浓度分析 ,从 而使镀液更 为方便使用 。
乐思化学不含P F OS 的无泡铬雾抑制剂面市
乐思化 学 不含 P F O S 的无 泡铬雾抑 制 ̄ : f J AN K OR ⑩D y n e 3 0 MS 目前 面市 。该抑 制剂能够 消 除
不含氟镀铬抑雾剂dw-026

不含氟镀铬抑雾剂dw-026目前,国内铬雾抑制剂种类繁多,主要以氟化物形式存在,这类铬雾抑制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它的覆盖能力变差,张力减弱,需成倍增加铬雾抑制剂的用量,才能有效控制溶液的挥发,防止铬雾逸出。
若铬雾抑制剂的用量不能超过工艺规定的用量,在施镀过程中,它会放出有毒气体,迅速毒倒操作人员。
其次,这类铬雾抑制剂会跟溶液中的添加剂反应,影响添加剂的功能,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现在,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很好的利用铬雾抑制技术,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
铬雾抑制剂是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不含氟,对铬酸雾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电解条件下不易分解并且具有耐强酸、耐高温、耐强氧化剂等优良特性,本品主要用于电镀液和铬雾抑制,可有效地抑制铬雾逸出,免去排风装置和铬雾回收装置,保护操作工人的健康,此外,也可作为其他酸、碱性镀槽或电解槽的抑雾剂。
技术原理铬雾抑制剂是无色透明、无毒害的粘稠透明液体,加入槽中迅速铺展开来,电镀过程中,随着槽液的翻滚,形成15mm 左右的黄色泡沫,覆盖整个槽面,因其张力很好,铬雾无法逸出,有效控制溶液的挥发,这一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同时又阻断了热量损失,保持槽液温度均匀。
在槽液温度稳定的情况下,实行低电流施镀工艺,把施镀电流由原来的大电流施镀调整到现在的低电流施镀,其它工艺条件不变。
镀铬抑雾剂的优点1,降低镀铬液的表面张力2,产生高度15mm的泡沫层,均匀覆盖在镀液表面防止铬雾进入大气层3,降低物耗成本,提高产品质量4,不含氟,清洁环保。
电镀铬雾抑制剂dw-026性能简介5,低铬工艺深镀能力提高1倍,分散能力提高30-60%。
6,可使空气中的铬雾含量降至0.005-0.002mg/m3,低于国家0.05g/m3标准。
7,低铬工艺电流效率提高60-110%,电流效率一般在20-30%。
,8,中性盐雾试验提高2-3级,耐腐蚀性好。
9,HV硬度提高30-60%,一般在HV1000-12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镀铬添加剂/无氟铬雾抑制剂
1.铬雾抑制剂概述
镀铬与其他镀种最大的不同是其电流效率非常低,且不能使用可溶性阳极。
这就是使其只能在大电流密度下工作,才有可能获得镀铬层。
电流密度通常都在30ASAD以上,在这么大的电流密度下工作,而镀液又主要是浓度高达250g/L的铬酸,电镀过程中由阴极产生的大量气体带出的铬酸雾成为操作工人和周围环境严重的污染源。
因此,镀铬要有强力的排气和铬雾治理装置。
但是,即使有铬雾排气装置,也仍然有一部分会飞溅出来,且排气风机和管道也因为铬雾而呈溶棕色,会很难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烟台电镀研究所开发出了无氟铬雾抑制剂,添加到镀铬液中,这种铬雾抑制剂是对铬酸有良好耐受力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镀铬的表面张力使镀液的飞沫完全得到抑制,对改善操作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成为现在镀铬流行的添加剂。
当然,根本解决的办法是要提高镀铬的电流效率,现在已经流行用三价铬替代六价铬,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电流效率和分散能力,但是三价铬镀铬的硬度不够高,还不能完全取代六价铬镀铬,因此,抑制铬雾仍然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采用铬雾抑制剂是较好的办法,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的电解铬加工业所采用。
2、铬雾抑制剂的优点
在镀铬使用了铬雾抑制剂后,基本上可以不用排气装置,这不仅可以减少一次性的投资,而且节省了动力费用,并可以大大减少飞
溅出的铬酸的损失(达30%左右),同时这种添加剂的使用并不会影响镀铬的质量。
当然,这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不能取消对铬酸水排放的治理。
现在,电镀技术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开发出完全取代镀铬工艺的新工艺。
3、铬雾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在使用了铬雾抑制剂的镀铬槽前,几乎看不到有铬雾的逸出,较好地达到了改善工作环境的目的。
铬雾抑制剂为什么具有抑制铬雾的功能呢?这是因为铬雾抑制剂作为强力表面活性剂,在降低镀铬瘁表面张力的同时,当镀铬进行过程中有大量氢气析出的时候,产生大量的极细密的泡沫,像一层厚厚的海绵一样,覆盖在镀液的表面,合铬雾无法逸出。
研究表明,只要表面活性剂能将镀铬的表面张力从7×10-4N降低到2.5×10-4N,镀铬液的飞沫就几乎全部能被抑制。
由于镀铬工艺还有重要的和价值,而铬雾抑制剂双有明显的抑雾作用,因此,在完全取消镀铬工艺以前,采用铬雾抑制剂已经是重要和基本的环保措施。
4、铬雾抑制剂的组成
由于铬酸具有强氧化性,特别又在加温条件下,一般的表面活性剂是不能用于镀铬不作为抑雾剂的。
经试验得出可以用于镀铬抑制剂的主要是耐高温耐铬酸的表面活性剂。
5、商业铬雾抑制剂 Dw-026 无氟镀铬抑雾剂
目前,国内铬雾抑制剂种类繁多,主要以氟化物形式存在,这类铬雾抑制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它的覆盖能力变差,张力减弱,需成倍增加铬雾抑制剂的用量,才能有效控制溶液的挥发,防止铬雾逸出。
若铬雾抑制剂的用量不能超过工艺规定的用量,在施镀过程中,它会放出有毒气体,迅速毒倒操作人员。
其次,这类铬雾抑制剂会跟溶液中的添加剂反应,影响添加剂的功能,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现在,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很好的利用铬雾抑制技术,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
铬雾抑制剂是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配制而成,不含氟,对铬酸雾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电解条件下不易分解并且具有耐强酸、耐高温、耐强氧化剂等优良特性,本品主要用于电镀液和铬雾抑制,可有效地抑制铬雾逸出,免去排风装置和铬雾回收装置,保护操作工人的健康,此外,也可作为其他酸、碱性镀槽或电解槽的抑雾剂。
铬雾抑制剂是无色透明、无毒害的粘稠透明液体,加入槽中迅速铺展开来,电镀过程中,随着槽液的翻滚,形成15mm 左右的黄色泡沫,覆盖整个槽面,因其张力很好,铬雾无法逸出,有效控制溶液的挥发,这一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同时又阻断了热量损失,保持槽液温度均匀。
在槽液温度稳定的情况下,实行低电流施镀工艺,把施镀电流由原来的大电流施镀调整到现在的低电流施镀,其它工艺条件不变。
由于这类表面活性剂有极稳定的结构,其憎水和亲水两部分基团在强氧化的环境中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强烈析氧和析氢的电镀
铬槽表面生成一层极严密的气泡膜层,将铬雾抑制在镀液面内而不能逸出。
6、铬雾抑制剂会因电火花而爆鸣吗?
电镀铬过程中的阳极与阴极分别要析出氧气和氢气。
在有铬雾抑制剂的场合,有人担心这两种气体届都出不来而聚集在液体表面,遇到电极上打出电火花时,会不会因为氢氧混合气体的存在而发生爆鸣呢?多年的使用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首先,由于氢是易析出的最小分子半径气体,泡沫阻挡了铬雾,但并不能完全阻止氢的析出,使之不能在液面富集。
另外,在镀铬操作中都一个阴极预热的过程,即挂具在与阴极接触前,已经浸入镀液中,再挂上阴极时,打火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因此,不必担心使用铬雾抑制剂会增加打火爆鸣的机会。
7、正确添加铬雾抑制剂的方法
一般配槽时的用量为40mg/L,其消耗量为5~7AH/(mg.L),可以按消耗量补加。
一般正常情况下,表面是一层黄色细泡沫层,当消耗掉一部分后,泡沫的颜色会出现棕红色,且在槽边可以闻到酸雾气味。
另外有电镀工件周围的泡沫会明显变少,这时就要补加铬雾抑制剂了。
镀铬抑雾剂的优点
1,降低镀铬液的表面张力
2,产生高度15mm的泡沫层,均匀覆盖在镀液表面防止铬雾进入大气层
3,降低物耗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4,不含氟,清洁环保。
5,低铬工艺深镀能力提高1倍,分散能力提高30-60%。
6,可使空气中的铬雾含量降至0.005-0.002mg/m3,低于国家0.05g/m3标准。
7,低铬工艺电流效率提高60-110%,电流效率一般在20-30%。
, 8,中性盐雾试验提高2-3级,耐腐蚀性好。
9,HV硬度提高30-60%,一般在HV900-1260。
10,铬酸节约60-85%,铬层耐磨性提高2-3倍。
11,节电节能60-85%,整流器电源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一倍。
12,铬废水浓度只有高铬的10-20%,节约处理费用65%以上。
13,无电镀区腐蚀,无放射性污染,重金属杂质积累速度低。
14,克服含氟抑雾剂加多易起针孔的弊病
8、铬雾抑制剂的工作温度
正常情况下,铬雾抑制剂的使用温度在70℃以下,当超过这个温度后,由于镀液的工作状态发生一些变化,将使铬雾抑制剂的用量加大才能有效抑制铬雾。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镀液的电流效率进一步下降,工作电流增大,酸雾的析出冲击力增强,使铬雾抑制剂的效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