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镀铬设备及镀铬添加剂

合集下载

镀铬添加剂无氟铬雾抑制剂

镀铬添加剂无氟铬雾抑制剂

镀铬添加剂/无氟铬雾抑制剂1.铬雾抑制剂概述镀铬与其他镀种最大的不同是其电流效率非常低,且不能使用可溶性阳极。

这就是使其只能在大电流密度下工作,才有可能获得镀铬层。

电流密度通常都在30ASAD以上,在这么大的电流密度下工作,而镀液又主要是浓度高达250g/L的铬酸,电镀过程中由阴极产生的大量气体带出的铬酸雾成为操作工人和周围环境严重的污染源。

因此,镀铬要有强力的排气和铬雾治理装置。

但是,即使有铬雾排气装置,也仍然有一部分会飞溅出来,且排气风机和管道也因为铬雾而呈溶棕色,会很难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烟台电镀研究所开发出了无氟铬雾抑制剂,添加到镀铬液中,这种铬雾抑制剂是对铬酸有良好耐受力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镀铬的表面张力使镀液的飞沫完全得到抑制,对改善操作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成为现在镀铬流行的添加剂。

当然,根本解决的办法是要提高镀铬的电流效率,现在已经流行用三价铬替代六价铬,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电流效率和分散能力,但是三价铬镀铬的硬度不够高,还不能完全取代六价铬镀铬,因此,抑制铬雾仍然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采用铬雾抑制剂是较好的办法,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的电解铬加工业所采用。

2、铬雾抑制剂的优点在镀铬使用了铬雾抑制剂后,基本上可以不用排气装置,这不仅可以减少一次性的投资,而且节省了动力费用,并可以大大减少飞溅出的铬酸的损失(达30%左右),同时这种添加剂的使用并不会影响镀铬的质量。

当然,这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不能取消对铬酸水排放的治理。

现在,电镀技术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开发出完全取代镀铬工艺的新工艺。

3、铬雾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在使用了铬雾抑制剂的镀铬槽前,几乎看不到有铬雾的逸出,较好地达到了改善工作环境的目的。

铬雾抑制剂为什么具有抑制铬雾的功能呢?这是因为铬雾抑制剂作为强力表面活性剂,在降低镀铬瘁表面张力的同时,当镀铬进行过程中有大量氢气析出的时候,产生大量的极细密的泡沫,像一层厚厚的海绵一样,覆盖在镀液的表面,合铬雾无法逸出。

Dw-043黑铬添加剂

Dw-043黑铬添加剂

Dw-043型高稳定高耐磨黑铬添加剂一、简介:Dw-043黑铬添加剂槽液稳定,操作简单,管理容易,适用于各种机械零件的装饰及电器零件。

镀黑铬黑铬镀层色黑具有均匀的光泽,装饰性好,具有良好消光性;黑铬层可以直接镀覆在铁、铜、镍及不锈钢表面,为提高抗蚀性及装饰作用,也可用铜、镍或铜锡合金作底层,在其表面上镀黑铬镀层。

黑铬镀层常用于镀覆航空仪表及光学仪器的零部件、太阳能吸收板及日用品的防护与装饰。

二、特点:1.镀层色调油黑均匀,可直接镀于铜,铜合金,镍与不锈钢。

2.电沉积速度快,镀层坚硬(HV700~1000),耐磨,高硬度区别于常规黑铬。

3. 本工艺使用硫酸催化剂,省去处理硫酸的繁琐,同时溶液稳定,等同于六价铬装饰铬。

3.镀层耐蚀性强,耐温性佳,在490°C高温下不变色,可用于太阳能吸热板。

三、使用方法:铬酐:250-350g/l硫酸:2.5-3g/l黑铬添加剂:20ml/l黑铬黑化剂:50 ml/l电流密度:20-200A/dm2温度:10-50°四注意事项:1.开缸时,先将铬酸溶于2/3计量的纯水中,慢慢加入,边加边搅拌,待铬酸全部溶解冷却后,分次加入黑铬添加剂,黑化剂,温度不要高于50°C,最后加水稀释到计量体积。

2.阳极使用铅锡合金阳极3.操作步骤:(1)当工件进入镀槽后,开始30秒先使用60A/dm2电流密度冲击,30秒后将电流调回适当电流密度。

(2)镀镍工件时应水洗干净,避免将镍带入缸内。

(3)镀铬工件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进行镀黑铬。

(4)不锈钢工件直接镀黑铬应进行清洗,并在镀黑铬前进行阴极活化,活化工艺条件如下,10%V/V纯硫酸,碘化钾0.8g/L ,9伏电压,室温,90秒。

严重钝化的镍层也需要进行阴极活化。

4.日常维护(1)铬酸按照分析结果进行补充。

添加1公斤铬酸,补充30ml黑铬添加剂。

黑化剂20ml(2)槽液应尽量减少铜、铁等杂质离子的带入。

轧辊镀铬工艺流程

轧辊镀铬工艺流程

轧辊镀铬工艺流程
在钢铁工业中,轧辊是轧机的主要零件,为了提高表面质量,通常用镀铬处理。

然而在镀铬过程中,由于杂质的存在及溶液本
身的化学作用等原因,往往出现镀层发花、发脆、变色等问题。

因此,提高镀铬质量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铬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能与氧化合生成四氯化钛(TiCl)和四氯化铁(FeCl)两种化合物。

在锌合金和铜合金中,由于锌的含量较高(一般为22%~25%),因此铬在锌合金和铜合
金中的活动性较大。

镀铬液中的铬主要是以Cr2O3形式存在,当
溶液温度为100~150℃时,铬离子以Cr3+形式存在。

铬层在常温
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在高温时(高于450℃),铬离
子又转变成Cr3+或Cr6+状态存在。

由于铬层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铁、钛、铝等金属离子都会降低铬层的耐蚀性。

为了提高镀铬
质量,除控制铬离子浓度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为保证铬层与基体有良好的结合力,除采用小电流密度外,还应使铬层均匀。

—— 1 —1 —。

DWCr——最新一代高效镀铬添加剂

DWCr——最新一代高效镀铬添加剂

DW-1——最新一代高效镀铬添加剂DW--1镀铬添加剂是以有机成分为主的混合液体,是根据国内外镀硬铬的发展动态并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制而成的最新一代高效镀铬添加剂,不含氟和稀土元素。

通过采用DW-1快速镀铬添加剂,可大大降低镀铬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工效,改进产品质量,减少镀铬的大气污染。

其性能优越,质量稳定,性价比远远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广泛应用于冶金铜管结晶器镀铬,薄壁缸套内孔镀铬,建筑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煤炭)、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包装机械、塑料机械、皮革机械、活塞环、活塞杆减振器、液压机械、制版和模具等行业中,适用于在铸铁、钢件等多种基材表面上的硬铬电镀。

一、主要特点⑴高电流效率,最大可达27% (具体数值与电流大小等因素有关)⑵镀层硬度HV1000以上,镀层耐蚀性、耐磨性远优于常规镀铬,按要求还可提高⑶微裂纹在400~1000条/cm2之间可调,防腐蚀能力大大提高,耐盐雾96小时以上⑷镀层结晶细致、光亮,分散能力和深度能力佳,结合力好⑸阴极电流密度宽:20~90A/dm2;镀层均匀,尖端放电减弱⑹无低阴极电流密度区腐蚀,不易产生铁等金属杂质⑺析氢量减少,铬雾排出量亦减少,铬酐利用率高⑻电流效率提高,生产效率亦提高,节能降耗明显⑼无阳极腐蚀,无需特殊阳极;设备与普通镀铬相同,由于添加阳极保护剂,所以不腐蚀阳极,同时三价铬不升高。

⑽镀液稳定,杂质容忍量较高;维护方便,操作简单⑾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易于控制……二、沉积速度沉积速度比普通镀铬快1.5~2倍(普通镀铬电流效率只有13%左右)阴极电流密度(A/dm2) 单面沉积速度(um/hour)阴极电流效率(≈%)30 25~30 19~2240 37~41 20~2350 45~54 21~2460 60~70 22~2570 72~85 23~2680 85~98 24~27三、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允许范围理想范围铬酐(CrO3) 150~300g/L 200~250g/L 硫酸(SO42-) 1.5~3 g/L 2.0~2.5g/L 三价铬(Cr3+) 1~8 g/L 2~4g/L DW-1添加剂10~14 g/L 11~13g/L 金属杂质0~15 g/L工艺温度50~65 ℃55~60 ℃阴极电流密度20~90A/dm250~65A/dm2阳极电流密度10~45A/dm220~35A/dm2——注:建议阳极采用Pb93Sn7合金或或其它PbSb合金,薄壁缸套最好采用含锡20%的合金阳极四、使用与维护⑴新配制镀槽a) 在无油无脏物的清洁镀铬槽中,约加入镀铬槽理论容积的2/3的纯水,并加温至50~55℃;b) 将计算量的铬酐预先溶解后(如铬酐质量较差,则建议将沉渣滤掉),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至上述镀铬槽中;c) 搅拌均匀,补充纯水至接近镀铬槽液面;d) 取样分析镀铬液中组份,并补加相应的硫酸至工艺规定的量(硫酸稀释至50%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槽中);e) 加入工艺规定量的DW-1于镀铬液中,如镀铬液中三价铬小于1.5g/l,则可加入草酸或酒精(1g/l 草酸生成0.4g/l三价铬,1ml/l酒精可以生成1.78g/l 三价铬);f) 加温至工作温度,并适当电解(1小时),以活化阳极和镀铬液;g) 开始正常镀铬⑵老镀槽转化a) 如果老镀铬槽液中不含稀土,而且镀铬质量正常的情况下即可转化;a) 分析老镀铬槽液中铬酐、硫酸和三价铬的含量,并调整至DW-1工艺要求范围;b) 在搅拌状态下加入DW-1添加剂于镀铬液中即可正常生产;c) 以上转化速度快,对正常生产无影响。

镀铬添加剂的分类

镀铬添加剂的分类

镀铬添加剂的分类自从1923年Fink、Sargent等人研究和发展了铬酸—硫酸镀铬:工艺并应用于业生产以来,由于铬镀层具有高硬度、耐磨、耐蚀、装饰性等忧点,一直被广泛使用,现已发展成为了三大镀种之一。

然而,铬电沉积还存在着电流效率低、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差、耗能高、污染环境等缺陷,严重制约了镀铬的进一步发展。

鉴于此,人们不断地探索研究改进传统的镀铬工艺,其中以对添加剂的研究最为活跃。

添加剂是指镀液中添加的不会明显改变溶液导电性而能显著改善镀层性能的少量物质,其对镀液及镀层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影响着镀液的稳定性、pH值、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另一方面,它还影响镀层的外观、厚度、孔隙率、机械性能、耐蚀性和金相结构等。

目前六价铬镀液的添加剂可以归纳为四类:(1)无机阴离子添加剂(如SO42—、F—、SiF6—、SeO32—、BO32—、ClO4—、BrO3—、IO3—等);(2)有机阴离子添加剂(如羧酸、磺酸等);· (3)稀土阳离子添加剂(如La3’、Ce3+、Nd3+、pr3+、Sm3+等);(4)非稀土阳离子添加剂(如Sr2+、Mg2+等):不同类型添加剂所所作用不同,得到的镀层性能不同,而由于镀层使用环境不同导致对镀层性能要求不同。

为更好地指导电镀生产,有必要对目前镀铬所用添加剂进行概括分析。

本文即是根据镀铬所存在的不同缺陷分别讨论了对应的添加剂。

2 镀铬添加剂2〃1克服难以形成镀层或镀层出现斑痕缺陷的添加剂镀铬过程中,由于析出氢气,在阴极表面逐渐形成了一层致密的胶体膜碱式铬酸铬(CR(OH)3·Cr(OH)CrO4),它只允许半径较小的H+通过胶体膜且放电,CrO42—的放电则受到阻碍,因而阻止了铬的沉积,出现难以形成镀层或镀层出现斑痕的缺陷,加入硫酸、氟离子和稀土后能克服此缺陷。

加入硫酸后,由于S042—吸附在胶体膜上,与膜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促使用胶体膜溶解,使阴极表面局部露出,致使局部电流密度增加,阴极极化增大,达到CrO42—在阴极析出的电位而获得铬镀层。

镀铬添加剂

镀铬添加剂

一般将单独使用硫酸为催化剂的镀铬液称为第一代镀铬液,同时加入二种或两种以上无机阴离子的镀铬液称为第二代镀铬液,这些无机阴离子主要为氟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等。

其中加入氟化物可以提高电流效率、覆盖及分散能力,但含氟化物的镀液在低电流区对工件腐蚀比较严重,目前比较先进的镀硬铬工艺都不含氟化物。

1 简介Mark Perakh在含100~1 600 g/L铬酸的镀铬液中加入0.3%~15.0%(wt)的氯化物或碘化物,可以使镀液阴极电流效率达50%~70%,但镀层灰暗无光,而且内应力较大。

镀铬的阴极过程相当复杂,1949年F.ogbum奥格本和A.Brenner布伦纳等人用放射性同位素Cr51进行研究,证实了铬酸盐溶液中电沉积是由六价铬直接还原为金属铬的。

但是,六价铬是通过怎样的过程还原的?是如何向阴极表面传输的?为什么CrO3/H2SO4偏离100/1,镀液的电流效率和沉积速度都会下降?等等问题至今都未提出满意的电沉积理论。

对于镀铬及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添加剂在镀液中以何种方式分解或参与阴极反应也都不了解。

镀铬溶液中的六价铬以CrO4 2-,Co2O7 2-,Cr3O10 2-,Cr4O13 2-等阴离子形式存在在时,阴极对它们有很强的排斥作用,使它们很难接近荷负电的阴极表面而发生电还原反应。

因此,可能存在一个化学转化步骤。

曹经倩认为能发生反应Cr2O7 2- + 2H2SO4- = 2CrO3(OSO3 )2- + H2O王先友则认为Cr6+能与H2SO4反应生成Cr(VI)-H2SO4的配合物,实现了Cr6+往电极表面的传输,1979年,美国科学家 J.P.Hoare霍尔提出了HSO4-与三铬酸分子的一端借助氢键封闭一端,裸露另一端的“单端屏蔽学说”。

但是,氢键能很小,容易断裂,依靠氢键形成的配合物是不稳定的。

以上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H2SO4与Cr(VI)生成了某种“配合物”,硫酸起配合剂的作用。

代替双层镀铬的高耐蚀镀铬添加剂

代替双层镀铬的高耐蚀镀铬添加剂

代替双层镀铬的高耐蚀镀铬添加剂以某型发动机的水泵轴为基体,在同一镀液和镀槽中电沉积制备乳白/光亮双层铬镀层。

工艺流程为:前处理─装挂─入槽─镀乳白耐蚀铬─镀光亮耐磨铬─出槽─清洗─除氢─抛光─检验。

镀液组成为:CRO3 200 -250G/L,H2SO4 2.2 -2.6G/CR3+离子2.0 -3.5 G/。

先在60 -65 °C、15 -25 A/DM2 下施镀30 分钟得到乳白铬镀层,随后在55 -60 °C40 -50 A/DM2镀90 分钟,即得乳白/光亮双层铬镀层。

双层铬镀层的孔隙率比单层光亮铬镀层小,二者显微硬度相近,耐磨性优越。

实际生产应用表明,双层铬镀层的耐蚀性优于单层光亮铬镀层。

得到的铬为乳白色,无光泽。

乳白铬镀层孔隙很少,耐蚀性好,但硬度稍低,不能作为最终硬铬层。

而光亮耐磨铬层的显微硬度为600 -900 HV ,完全满足零件硬化层的硬度要求,同时镀层光亮,满足产品外观要求。

Dw-032镀铬添加剂采用抗铬酸氧化的新材料,分解产物夹杂在镀层内,对镀液没有副作用,属于世界上最好的绿色环保镀铬添加剂。

比普通镀铬硬度增加300HV,耐磨性提高3倍,深度能力提高5倍,分散能力更佳,赫尔槽试片,镀铬层完全覆盖,全光亮。

比现在最好的镀铬走位剂(赫尔槽试片达90%)还好,完全没有镀不上的地方,对于复杂件,不用制作辅助阳极,是镀铬史上一次革命,镀铬耐盐雾超过500小时。

电流效率可达25-45%,是传统镀铬添加剂,永远也达不到的。

Dw-032镀铬添加剂是第四代镀铬添加剂的换代产品,该工艺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省电、省时、成本低、硬度高、有微裂纹、镀层均匀、光亮、无氟、无腐蚀。

镀液性能更稳定,操作更方便,镀层性能进一步提高。

Dw-032系列镀铬添加剂属于世界最新一代镀铬催化剂及工艺,也是国内最早推出的新型镀铬添加剂,它克服了硫酸催化剂,氟化物催化剂的许多不足之处,不断完善的工艺技术,多年的经验积累,使镀铬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度。

冷轧辊镀铬技术应用

冷轧辊镀铬技术应用

武钢冷轧工作辊镀铬工程图 六 镀铬工艺的新发展 自电镀铬用于工业以来,其电解液的组成一直是铬酐为 主,添加适量的 SO42 − 离子和催化剂,这一工艺最为成熟,就 是通常所说的六价铬镀铬工艺。但六价铬的毒性很大,大约
逐步用三价铬电镀取代六价铬电镀。我国也在加大研究力度 和科研投入,但由于三价铬镀铬生产在我国尚属新型产业, 因而取得的成绩还相当有限,还需要电镀工作者、专家、学 者们的大力关注和努力探索,以促进我国的三价铬镀铬技术 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αTniWTn 1 − exp(−nKton )
Gia Ci [ 1 − exp(− Kton )
]
式中 K——试验系 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 ton 后再(n-m)次制动前的平均体积温 度为: 从图 4 可知,当制动 n 次时其平均体积温度为 Ticp ' ,当
Ticp '' =
αTniWTn exp(O 2− 4 在溶液中不参加电极反应,但它的存在和含量影响着镀
铬层的质量,在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铬酐溶于水后,有两 种存在形式,在 PH=2~6 范围内,这两种形式之间存在着化 2− 2− + 学平衡关系:Cr2O7 + H 2O ⇔ 2CrO4 + 2 H 。镀铬电解液中存 在的离子有 Cr2O7 、 H + 、CrO42− 和 SO 42 − 。在反应一段时间后, 2− 2− 2− PH 值升高, Cr2O7 离子转化为 CrO4 。并且 CrO4 离子开始 被还原为金属铬在阴极上析出,反应方程式为:
动生产线工艺布置。 关键词:冷轧辊;镀铬;自动生产线 中图分类号:TG335.12 一、概述 由于电镀后工部件表面铬层与固体的金属铬有相似的特 性,如:具有高硬度、摩擦系数小、耐热性高、抗腐蚀性强、 线性膨胀系数小、导热性高等优良性能,因而从原来的装饰 性镀铬发展到对冶金工具进行镀铬。冷轧工作辊的镀铬技术 已在加拿大、德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其它国家得到了应 用和发展,目前在国内大型钢铁厂中,该技术的应用已在宝 钢取得了实际效益,继武钢之后,鞍钢于 2007 年底开始建 设轧辊镀铬项目。 二、冷轧辊镀铬的优点及经济意义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继美、日、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汽 车生产和消费国,与汽车增长率一致,国内汽车板供应能力 也在直线上升。除宝钢外,鞍钢、首钢、武钢等国内主要钢 厂都已将汽车板定位为主导产品,同时家电板的生产能力也 在不断提高,对板材的表面质量要求等级也日益提高。众所 周知,轧辊是冷轧厂的主要消耗件之一,它的质量的好坏直 接影响板材的质量, 另一方面轧辊消耗占总成本的比例很大。 而轧辊镀铬技术可提高冷轧辊使用寿命、 汽车板的表面精度、 光洁度;降低辊耗、换辊停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目 前的用户使用报告,宝钢在采用先进的冷轧辊镀铬工艺处理 后,1 550 冷轧平整机生产线每对冷轧工作辊由最初只能轧 制 250t 汽车板,跃升至 2006 年能够轧制超过 1 000t 汽车 板的高水平; 1420 冷轧生产线每天换辊量由 3 次降为 1 次, 减少了半小时的停机时间。武钢二冷轧连退生产线工作辊经 镀铬处理后,1 对冷轧工作辊的轧制公里数已达到了原来 4 对轧辊的轧制公里数。由于改善了轧制钢板的表面质量,提 高了轧制钢板的合格率和收得率,可使冷轧厂获得可观的经 济利益。 三、镀铬原理 目前使用的依然是六价铬镀铬工艺。镀铬通常采用纯铅 或铅合金等不溶性阳极,起到传递电子﹑导通电流的作用; 待镀工件为阴极。在外界直流电的作用下,在溶液中进行电 解反应,使待镀工件的表面沉积铬金属层。镀液(电解液) 以铬酐 CrO3 为主,添加适量的 SO 2− 4 离子和混合性催化剂。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8)07-0134-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轧辊镀铬设备及镀铬添加剂
轧辊是轧钢机在工作中直接与轧件接触并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重要部件它也是消耗性的零件,轧辊在轧钢生产中对高产、优质、低耗各项指标影响很大。

轧辊在工作时具备以下3个特点:
(1)工作时能承受很大的轧制压力和力矩,有时还有动载荷。

例如,初轧机工作时,轧辊承受很大的惯性力和冲击
(2)能在高温或温度变化很大的条件下工作、由于轧件温度很高而且还有冷却水,轧辊旋转辟热交替。

因此,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逐渐产生龟裂和裂纹在冷轧条件下,由于轧辊经受接触应力作用,辟轧压力很大.工作条件极为恶劣。

(3)由于轧辊在轧制过程中不断被磨损,直接影响轧件质量,反过来也影响轧辊寿命。

为了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首先可以不断改进轧辊的几何造型,轧辊的材质和制造工艺也随着轧辊的应用而不断发展它从早期的冷硬铸铁、普通铸钢、合金锻钢发展到球墨铸铁轧辊等。

低成本而综音性能较高的轧辊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消振性
以及低的缺口敏感性。

近年来,轧辊的热处理工艺进展很快,工艺设备也有许多创新,其中以淬火工艺及其设备创新最多。

淬火目的在于提高轧辊表面硬度,获得足够深的淬硬层,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

电解沉积金属是金属表面处理中一种古老的工艺,从1996年起,我们在宝钢2030单元CAPL连续退火平整机工作轧辊上采用dw-032,收到很好的效果。

工艺规范:
铬酐:250-300g/l 最佳值280
硫酸:1.8-2.5g/l
三价铬:2.5-5g/l
添加剂A(DW-032A):10-20ml/l
添加剂B(DW-032B):10g/l
无氟抑雾剂C(DW-026): 0.05~0.15ml/l
温度:45-59°注意温度不要过高
电流密度:35-90A/dm2
电流效率:30-35
KAH消耗 A 25- 50ml/l B 0.25- 0.5g/l 无氟抑雾剂C 0.01ml/l
100kg铬酐需加入A 1-3kg, B 0.5- 1kg C100ml
特别设计的液压/流体动力市场的过程中提供卓越的抗腐蚀能力,同时提供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替代与其他
PFOS快速镀铬添高效率,目前可用的蚀刻无裂纹硬铬工艺。

烟台电镀技术研究所推出无
加剂DW-032液压硬铬工艺消除与微孔和结节,以确保性能较低的拥有成本获得最高级别的无故障。

PFOS快速镀铬添加剂DW-032液压硬铬工艺赋予增强的微裂纹,微裂纹具体来说,无
PFOS快速镀铬添可达2500条/cm2对钢无孔镀铬。

(相比竞争力,高效率硬铬工艺,无
加剂DW-032液压硬铬工艺被证明可以提高生产率高达35%,由于其特殊的金属分布。

厚度更是实现在更短的时间液压杆最弱的点,同时降低电力和化学品的消耗。

耐腐蚀性盐雾试验可达750小时。

除了PFOS快速镀铬添加剂DW-032液压硬铬工艺硬铬快速沉积在不锈钢上,感应钢铁,无
淬火钢,铬的铬和镍底层。

无PFOS快速镀铬添加剂DW-032液压硬铬工艺系统包括一个无泡,无PFOS雾剂作为硬铬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DW-026抑制剂成分消除空气传播的辐射,并有助于过程的平滑度,亮度,硬度和耐用性,同时使易铬上镀铬的附着力和耐电流中断。

DW-026采用全无氟技术,泡沫更加细小,持续时间更久,镀层不会产生针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