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基因的认识

合集下载

基因的概念及发展

基因的概念及发展

基因的概念及发展基因(gene)这个名词是1909年由遗传学家约翰逊(W.Johannsen)提出来的。

他用基因这一名词来表示遗传的独立单位,相当于孟德尔在豌豆试验中提出的遗传因子。

顾名思义,基因不仅是一个遗传物质在上下代之间传递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功能上的独立单位。

在遗传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基因仅仅是一个逻辑推理的概念,而不是一种已经证实了的物质和结构。

由于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基因的概念也在不断的修正和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证明了基因是以直线的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因此人们认为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1953年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后,人们普遍认为基因是DNA的片段,确定了基因的化学本质。

20世纪60年代,本茨(S.Benzer)又提出了基因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可以区分为突变子、互换子和顺反子三个不同单位。

DNA分子上的一个碱基变化可以引起基因突变,因此可以看成是一个突变子;两个碱基之间可以发生互换,可以看成是一个互换子;一个顺反子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作为功能单位的基因应该是顺反子。

从分子水平来看,基因就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片段,经过转录和翻译能合成一条完整的多肽链。

可是,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这个结论并不全面,因为有些基因在转录出RNA以后,不再翻译成蛋白质,如rRNA和tRNA就属于这种类型。

另外,还有一类基因,如操纵基因,它们既没有转录作用,又没有翻译产物,仅仅起着控制和操纵基因活动的作用。

特别是近年来发现,在DNA分子上有相当一部分片段,只是某些碱基的简单重复,这类不含有遗传信息的碱基片段,在真核细胞生物中数量可以很大,甚至在50%以上。

关于DNA分子中这些重复碱基片段的作用,目前还不十分了解。

有人推测可能有调节某些基因活动和稳定染色体结构的作用,其真正的功能尚待研究。

因此,目前有的遗传学家认为,应该把基因看作是DNA 分子上具有特定功能的(或具有一定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

生物基因是什么理解基因的重要性

生物基因是什么理解基因的重要性

生物基因是什么理解基因的重要性生物基因是什么——理解基因的重要性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携带着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并决定着生物的特征和功能。

在生物学中,理解基因的重要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基因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并阐述了基因在生物进化、遗传疾病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重要性。

一、基因的定义与结构1.1 基因的定义基因是生物体内一段特定的DNA序列,能够编码蛋白质。

它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元,决定了生物个体的遗传性状。

1.2 基因的结构基因由若干碱基对组成,DNA的聚合物形式使得基因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基因内的碱基序列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从而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基因通常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指的是蛋白质编码的一段DNA序列,非编码区包括启动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

二、基因的功能2.1 遗传信息传递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的方式传递遗传信息。

在生物体细胞的复制和分裂过程中,基因能够准确复制并传递给子代,使得遗传信息得以传承。

2.2 决定个体特征和功能基因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特征和功能。

例如,人体中的基因决定了眼睛的颜色、身高的遗传倾向等。

不同的基因组合导致了个体间的差异,使得每个生物个体都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功能。

三、基因的重要性3.1 生物进化基因是生物进化的基石。

通过基因的突变和重组,生物个体能够产生新的特征和功能,进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基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遗传疾病基因突变也是遗传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人类或其他生物遭受各种遗传疾病的困扰,如囊性纤维化、遗传性失明等。

通过对基因的研究和改造,可以为治疗遗传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3.3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基因的特性进行人工操作和改造的技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编辑、插入或删除特定的基因序列,以改变生物体的特征和功能。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和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了解人类的遗传和基因

了解人类的遗传和基因

了解人类的遗传和基因遗传学是一门研究基因传递和表现的学科,而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人类的遗传和基因对于我们理解自身的健康,疾病的发生以及进化的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人类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变异的来源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基因、染色体和DNA基因是由DNA分子编码的遗传信息,它们是决定我们的生理和行为特征的基础。

人类细胞中的DNA分布在46条染色体上,其中23条来自于父亲,23条来自于母亲。

二、遗传信息的传递人类的大部分特征都是由遗传信息在代际间传递而来的。

当人类繁殖时,父母各自传递给后代一半的基因。

这个过程称为遗传。

有时,基因会发生变异,导致后代出现与父母不同的特征。

三、遗传变异的来源遗传变异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

自然发生的变异称为突变,可通过DNA复制或外界辐射等因素引起。

外部因素,如环境、饮食和生活方式等也可能导致基因的改变。

四、遗传变异和人类健康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一些突变可能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如遗传性癌症、囊性纤维化等。

此外,人类的遗传背景也影响了我们对药物的反应,有些人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对某些药物敏感或有抗药性。

五、遗传学的应用遗传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遗传和基因,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通过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我们可以了解个人携带的遗传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六、人类的进化人类的基因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持续的改变与调整。

随着环境的变化,一些基因变异可以增加适应能力,而一些则可能对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研究人类的遗传和基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

总结人类的遗传和基因对于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身以及与疾病、药物反应等相关的因素。

同时,人类的遗传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遗传学将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与福祉做出重要贡献。

基因传读后感

基因传读后感

基因传读后感基因传读后感《基因传》是一部关于基因学的科普读物,全书从基因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基因与生命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基因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基因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基因是生命的基础,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决定了我们身体的各种特征和生命的过程。

通过基因的复制和传递,生命得以延续和演化。

每个基因都包含着生命的秘密,它们是我们生命的密码本。

其次,这本书也让我了解了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基因不仅决定了我们的遗传特征,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饮食、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物等。

这些因素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从而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过程。

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干预和控制生命的发展。

此外,这本书还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为我们提供了更精确、更快速地编辑基因的能力,这为治疗遗传性疾病、改良农作物等方面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但同时,这种技术也带来了一些伦理和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最后,这本书也提醒我们要正确对待基因学的发展和应用。

虽然基因学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和滥用基因技术。

我们应该尊重人类的生命和尊严,遵守伦理和法律规定,确保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价值。

总之,《基因传》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科普读物,它让我对基因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基因与生命的关系,还明白了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保护健康、促进人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因是什么?分子遗传学教学中的体会和理解

基因是什么?分子遗传学教学中的体会和理解
可 遗 传 的 核 酸 片 段 或 者 多肽 分 子 , 它们 可 以编 码 具 功 能 的 R A 分 子 或 多肽 分子 。 N
关键词 : 因;N 基 因; 学 . 基 RA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3 1 G 4 Q 4 ;6 2 文 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05—13 ( 02 0 0 9 0 29 7 6 2 1 )4— 02— 4
第2 9卷第 4期
21 0 2年 8月
生 物 学 杂 志
J OUR NAL OF B OL GY I O
Vo . 9 No 4 12 .
Aug,2 2 01
子 中 的一 个 , 而 产 生 数 目相 等 的 两种 类 型 配 子 , 独 从 且
质, 还揭示 了遗传物质 的化学本质 。
R NA) 。
在此 , 笔者将从孟德尔的抽象基因概念开始 , 简单
回顾 和 探 讨 基 因 的本 质 、 念 的形 成 和 发 展 以 及 挑 战 概
R A及其 功能 的发现 、 N 某些特殊生命 体遗传 中 R A在 N 遗传信息 的传递 过程 中所起 的作用 、 以及 朊病毒 的发
的实体 , 是物质 。他认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因是一个遗传 、 交换 和突变 的单 位 。14 9 1年 B al ed e和 T t 用紫 外 线 照射 粗 am u
糙脉孢 菌( ers r c ¥ ) 诱 变获得 了氨基 酸 和维 Nu p a F¥ , o o a a 生素 的营养缺 陷突变体 。这些突变体不能产生 具有某 种功 能的酶 。例 如 , 有一个 突变 体不 能合成 色氨 酸是 由于它不 能产生色 氨酸合成酶 。而且这些 突变性状可
“ 自由组合” “ 、 独立分离 ” 显性原则” 和“ 等三大 遗传学

科普认识人类的基因组

科普认识人类的基因组

科普认识人类的基因组人类基因组是指人类所有基因的集合,其中包含了构成人体的DNA序列信息。

我们通过了解人类基因组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我们自身的生物学特征以及疾病的发生机理。

本文将科普人类基因组的一些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类基因组。

1. 什么是基因组?基因组是指个体或物种所有基因的总和。

基因是指存在于细胞核或线粒体中的DNA序列,它们携带了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单位。

人类基因组的大小约为3亿个碱基对,被编码为大约2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2. 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于1990年启动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决定人类基因组的序列。

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使得我们能够详细了解人类基因的组成。

3. 人类基因组的组织和结构人类基因组是以染色体为单位进行组织的。

人类细胞核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性染色体。

基因组包含了来自父母的遗传信息,这些信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组织成线状染色体。

4. 基因与基因组的关系基因组是由一系列基因组成的。

基因是基因组中的一个个单位,用于编码蛋白质的信息。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DNA编码转化为蛋白质。

基因组的功能和特征是由基因的序列信息和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5. 人类基因组的重要性人类基因组对于认识人类的生物学特征、疾病的发生机理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组,我们可以预测个体患病的风险,开发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对人类进化、人种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6. 基因组编辑技术基因组编辑是一种通过改变基因组中特定基因的序列来修改生物个体遗传信息的技术。

近年来,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因组编辑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这项技术不仅在科研领域有重大应用,还有望为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提供新的方法。

总结:人类基因组是人类遗传信息的总和,通过了解人类基因组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人类生物学特征和疾病的发生机理。

基因概念的发展与认识

基因概念的发展与认识

基因概念的发展与认识摘要:基因作为遗传学中的核心概念,其每一步发展都意味着遗传学的一次革命和突破。

随着对基因的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对基因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人们也更多的利用对基因的认识,来实践我们的生活之中,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基因概念发展认识正文:一、基因的发展史:在遗传学发展的早期,基因仅仅是一个逻辑推理的概念。

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

基因的概念也不断的修正和发展。

基因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经典遗传学阶段1.1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阶段①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通过八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利用花色等几种相对性状,于1866年发表了著名的《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

文中指出,生物每一个性状都是通过遗传因子来传递的,遗传因子是一些独立的遗传单位。

这样遗传因子作为基因的雏形概念诞生了。

但此时并不知道基因的物质概念。

②1903年美国学者萨顿和鲍维里两人注意到在杂交试验中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减数分裂和受精中染色体的行为非常吻合,他们推论出“遗传因子”就在染色体上。

1.2基因术语的提出①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在《精密遗传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基因”概念,以此来替代孟德尔假定的“遗传因子”。

从此,“基因”一词一直伴随着遗传学发展至今。

1.3摩尔根等对基因的研究①通过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利用果蝇作了大量研究。

于1926年出版了巨著《基因论》,从而建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首次完成了当时最新的基因概念的描述,即基因以直线形式排列,它决定着一个特定的性状,而且能发生突变并随着染色体同源节段的互换而交换,它不仅是决定性状的功能单位,而且是一个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

“三位一体学说”②1941年,比德尔和塔特姆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证明基因通过它所控制的酶决定着代谢中生化反应步骤,进而决定生物性状。

因此经典遗传学认为:基因是一个最小的单位,不能分割;既是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具体指:①基因是化学实体,以念珠状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

对基因概念的认识

对基因概念的认识

对基因概念的认识郑国雁基因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有同性恋基因、奴性基因、离婚基因、犯罪基因、死亡基因、战士基因等等。

看一看这些基因名称,就会对基因产生浓厚的兴趣。

“基因”一词翻译自英文“gene”,”gene”是由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创造的。

该词又是由德夫里斯创造的“泛生子”(Pangene)一词缩写而成,而“泛生子”(Pangene)则衍生于达尔文的“泛生论”(theory of pangene)。

达尔文认为生物体各部分的细胞都带有特定的自身繁殖的粒子,称为“泛子”。

而这一“泛子”正是起遗传作用的“基因”。

汉语“基因”从字面来看其含义非常贴切到位,符合其本质内涵。

基因是什么?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说的过于专业了一点,通俗讲基因就是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决定这我们的遗传和变异的物质。

总之,基因是非常重要,非常厉害的物质。

可以说一切生物的一切性状和一切生命活动,本质上都受到基因的控制。

基因的发现要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的孟德尔先生。

孟德尔先生历经8年,通过植物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也预见到在遗传过程中必定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物质,而这一物质就是基因。

当时孟德尔将之称为“遗传因子”,直到20世纪初“基因”一词才由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首次提出,并一直沿用至今。

至于基因究竟是什么,基因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当时有人认为基因是蛋白质,也有人认为基因是DNA。

这一争论直到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才终止。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充分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那么为什么基因能决定我们的性状呢?为什么基因能控制我们的生命活动呢?因为基因中储藏着大量的遗传信息,我们的性别、样貌、肤色,甚至是性格都写在基因的遗传信息里。

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其内部储存的遗传信息表达出来,进而控制了我们的性状和生命活动。

所以,基因是我们生物最本质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基因的认识
摘要: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息。

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

它同时也决定着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关键词:遗传因子基因工程发展历程
在遗传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基因仅仅是一个逻辑推理的概念,而不是一种已经证实了的物质和结构。

由于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基因的概念也在不断的修正和发展。

从遗传学史的角度看,基因概念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阶段;摩尔根的基因阶段;顺反子阶段和现代基因阶段
一、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阶段
19世纪60年代初,孟德尔对具有不同形态的豌豆作杂交实验,在解释实验中每种性状的遗传行为时,用A代表红花,a代表白花,表明生物的某种性状是由遗传因子负责传递的,遗传下来的不是具体的性状,而是遗传因子。

遗传因子是颗粒性的,在体细胞内成双存在,在生殖细胞内成单存在。

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是代表决定某个性状遗传的抽象符号。

孟德尔在阐明遗传因子在世代中传递规律时,就已经认识到了基因的两个基本属性:基因是世代相传的,基因是决定遗传性表达的。

现在所说的“基因是生物体传递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基本物
质单位”,实际上就是孟德尔所阐明的基因观。

二、摩尔根的基因阶段
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创造了“基因”这一术语,用来表达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但还只是提出了遗传因子的符号,没有提出基因的物质概念。

摩尔根对果蝇的研究结果表明,1条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一些性状的遗传行为之所以不符合孟德尔的独立分配定律,就是因为代表这些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彼此连锁而不易分离。

这样,代表特定性状的特定基因与某一条特定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联系起来。

基因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从而赋予基因以物质的内涵。

三、顺反子阶段
1957年,本泽尔以T4噬菌体为材料,在DNA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内部的精细结构,提出了顺反子的概念。

顺反子是1个遗传功能单位,1个顺反子决定1条多肽链。

能产生1条多肽链的是1个顺反子,顺反子也就是基因的同义词。

1个顺反子可以包含一系列突变单位——突变子。

重组子代表1个空间单位,有起点和终点,可以是若干个密码子的重组,也可以是单个核苷酸的互换。

如果是后者,重组子也就是突变子。

四、现代基因阶段1.操纵子2.移动基因3.断裂基因4.假基因5.重叠基因
由此可见,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基因概念的理解也不断深入。

在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生物科学将会有更多新的突破性进展,基因的概念不可避免的将会被赋予新的内容。

1、基因工程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生产法具有许多优越性,结合基因工程手段,可实现许多美好的设想。

例如,用100 kg胰脏只能提取3—4 g胰岛素,而用“工程菌”进行发酵生产,则只要用几升发酵液就可取得同样数量的产品。

1978年美国有两个实验室合作,使大肠杆菌产生大白鼠胰岛素的研究已获成功。

接着,又报道了通过基因工程使大肠杆菌合成人胰岛素实验成功的消息。

1982年,中国科学工作者也利用遗传工程技术,
将人工合成的脑啡肽基因移植到大肠杆菌中,并实现了表达;同时,把人干扰素基因移植到大肠杆菌中合成α-干扰素的工作也获成功。

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是当前基因工程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例如有抗肿瘤、抗病毒功能的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有尿激酶原、链激酶及抗凝血因子等;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如乙型肝炎疫苗、口蹄疫疫苗等。

传统工业发酵菌种生产的发酵产品数量大,应用广,如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醇类和维生素等。

这类菌种基本上都经过了长期的诱变或重组育种,生产性能已经很难再有大幅提高,要打破这一局面,必须使用基因工程手段才能解决。

目前在氨基酸、酶制剂等领域已有大量成功的例子。

2、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
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①将固氮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生长在重要作物上的根际微生物或致瘤微生物中去,或将它引入到这类作物的细胞中,以获得能独立固氮的新型作物品种。

②将木质素分解酶的基因或纤维素分解酶的基因重组到酵母菌内,使酵母菌能充分利用稻草、木屑等地球上贮量极大并可持续利用的廉价原料来直接生产酒精,可望为人类开辟一个取之不尽的新能源和化工原料来源;③改良和培育农作物和家畜、家禽新品种,包括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以及各种抗性(植物的抗盐、抗旱、抗病基因,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等。

3、基因工程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三千多种。

现已能用正常基因弥补有缺陷的基因,以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并可能治愈大多数遗传性疾病。

还可以通过转移基因以刺激免疫力,治疗肿瘤和艾滋病。

例如:1971年就有人对人类半乳糖血症遗传病患者的成纤维细胞进行过离体培养,然后将大肠杆菌的DNA作为供体基因,并通过病毒作载体进行转移,结果使这一细胞的遗传病得到了“治疗”,使它也能利用半乳糖。


前尚无法治疗的遗传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可望通过基因工程得到治疗。

4、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利用基因工程可获得同时能分解多种有毒物质的新型菌种。

1975年科学工作者把降解芳烃、萜烃、多环芳烃的质粒转移到能降解酯烃的一种假单胞菌细胞内,从而获得了能同时降解4种烃类的“超级菌”,它能把原油中约三分之二的烃消耗掉。

据报道,自然菌种消化海上浮油要1年以上,而“超级菌”只要几小时即可完成。

另外,生物农药代替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学农药是未来农药发展的方向。

200年以来,中国学者已研制了兼具苏云金杆菌和昆虫杆状病毒优点的新型基因工程病毒杀虫剂,还研究成功重组有蝎毒基因的棉铃虫病毒杀虫剂,它们都是高效、无公害的,堪称是生物农药领域中的一大创新。

五、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
1、健康危机致使基因检测前景光明
据统计中国的亚健康人群高达75%以上,仅医疗服务一项,医疗费用总支出已接近7000亿元,且还在以较快速度递增。

虽然很多单位和有健康意识的人都会定期去医院做体检,但目前医院的检查只能对已经产生的疾病进行诊断,一旦确认有病,往往又会因发现太晚而束手无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们对自身健康愈发关注,人们愿意在健康上作更有价值的投资,来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同时在不断寻求一种快捷准确的途径来进行疾病预测。

基因检测就是最科学最有效的途径。

不仅如此,基因检测对疾病的预防、生活方式的科学干预以及如何正确合理的用药等方面,都能给予最准确最权威的指导。

2、基因检测—体检行业的新宠儿
目前体检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体检机构都在寻求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基因检测也能很好的弥补传统体检的不足,越来越受到体检行业的欢迎。

现代人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定期体检已成为热门,但体检只能针对
已发疾病进行诊断,属于二级预防,不能将病症消除于未发时。

基因检测,完全实现未病而预测的梦想,彻底改变人们未来病发的命运,为世界公认的零级预防。

每个关注自身健康的现代人都不会拒绝这样的预防良机,难怪业内人士感叹:只有基因检测才能帮助人们彻底实现活到120岁的愿望!
3、保健品行业期待基因检测规范并促进销售人
们对健康的重视直接导致保健品行业长久不衰,但众多人面对着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保健品往往不知道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更不清楚它的安全性与适用性。

无疑,人们在使用保健品上大多是盲目的。

例如,带有肝硬化疾病易感基因的人群,不可以长期补充铁质类的保健品,因为铁质会诱发肝硬化疾病的发生;带有红斑狼疮的疾病易感基因人群,不可以大量补充蛋白质……如果不了解身体的根本,长期盲目服用保健品,后果难以估计!今天,基因营养学在国外非常盛行,人们首先通过基因检测了解自己的基因状况和可能会发生的疾病,然后再按专家的指导去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科学选择保健食品。

为此,很多保健品商,已经把基因检测作为进一步打开保健品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总结:二十多年前诞生的基因工程使整个生物学科学、生物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传统的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的结合,焕发了青春,产生了富有无限生机的现代技术。

基因工程前景广阔,各国科学家都在加紧研究。

我们国家的基因工程研究,与国外相比,虽起步较晚,但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 何永林,《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2008.5
[2] 舒慧国,《基因工程概论》,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1
[3] 王培林,《遗传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
[4] 史密斯,《种子的欺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