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散文历年真题

合集下载

古代散文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古代散文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古代散文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左传》中的名篇?A.《史记》B.《战国策》C.《左传·宣公十五年》D.《汉书》答案:C2.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文学家的观点?A. 司马迁B. 王安石C. 苏轼D. 韩愈答案:D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庄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答案:A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散文家?A. 陶渊明B. 王羲之C. 范仲淹D. 欧阳修答案:B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苏轼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_。

答案:司马迁;历史学家2.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出自《________》,是孔子的名言。

答案:论语3.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范仲淹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名句,出自__________。

答案:《诗经·郑风·子衿》5.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__________所著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答案:刘义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左传》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案:《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鲁国为中心,详细记录了春秋五霸的事迹。

其特点是叙事详实,语言简练,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被判刑,后因赦免而得以完成《史记》。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十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十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十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说明:试卷号:1333;资料整理于2019年7月28日,收集了2011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论说文中属于韩愈的作品的是(B)。

A.《捕蛇者说》B.《师说》C.《美芹十论》D.《六国论》2.下列作品中属于七律的是(A)。

A.王维《出塞作》B.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C.王昌龄《出塞》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下列作品不属于骈文的是(C)。

A.《滕王阁序》B.《玉台新咏序》C.《与高司谏书》D.《与宋元思书》4.宋代古文家欧阳修擅长写亭台记,下列亭台记中(A)是代表作。

A.《丰乐亭记》B.《喜雨亭记》C.《黄州快哉亭记》D.《放鹤亭记》5.五律名篇《使至塞上》是诗人(B)的作品,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充满画意,是其诗歌的长处。

A.孟浩然B.王维C.杜甫D.李商隐6.著名赋体文《洛神赋》的作者是(D)。

A.司马迁B.司马相如C.曹丕D.曹植7.著名的乐府诗《西洲曲》属于(C)。

A.汉乐府B.新乐府C.南朝乐府D.北朝乐府8.从结构上看,下列词牌中属于双调的是(A)。

A.《浣溪沙》B.《兰陵王》C.《莺啼序》D.《如梦令》9.下列散曲作品中属于套数的是(B)。

A.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B.马致远【越调•夜行船】《秋思》C.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D.张可久【双调•折桂令】《九日》10.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D)。

A.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D.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二、填空题11.刘兰芝是著名叙事长诗《》中的女主人公。

孔雀东南飞12.《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的讽喻诗代表作。

白居易13.在《诗经》的风、雅、颂三体中,被认为是朝廷正乐的是。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参考答案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参考答案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吕氏春秋吕览杂家2. 吕氏春秋先王之法不可法循表夜涉引婴投江刻舟求剑3. 谏逐客书上秦王书逐客对秦不利4. 新书过秦论论治安策西汉宏文5.《论贵粟疏》6.《新序》《侯苑》《列女传》7.狱中上梁王书极任安书司马迁极任安书8. 骚体赋汉大赋小赋(抒情小赋)大赋9.楚辞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服鸟赋10、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11.扬雄《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司马相如12. 张衡 13.纪行赋述志赋幽通赋张衡归田赋刺世疾邪赋14.司马迁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5.本纪世家列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选择题、1.A2.A3. C4.A.5.B6.B7.A8. D9.C 10. A 11.D 12.B三、名词解释1.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

骚体赋的大都是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抒发一种不得帮闲的牢骚。

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

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

如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严戒《哀时命》,淮南小山《招隐士》等。

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贾谊。

2.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新体赋的体式,促进了汉赋的发展。

引起后世作者的效仿,在赋中形成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号为“七体”。

新体赋首先在内容上改变为对君主的赞颂,劝百而讽一;形式上改变楚辞句中多用虚词,句末多用语气词的句式,进一步散化,成为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

3.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4.“互见法”是《史记》选取、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汉代散文历年真题

汉代散文历年真题

汉代散文、辞赋历年真题一、单项选择题05.47.贾谊《吊屈原赋》的体裁是()A.大赋B.骈赋C.骚体赋D.散体赋9.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整体发展趋势是()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B.由抒情小赋向京都赋转变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06.49.贾谊政论散文的主要特点是()A.夸张渲染,辞藻华丽B.多用典故,造语艰深C.想象丰富,飞动飘逸D.气盛情切,纵横铺排10.《史记》的作者是()07.415.西汉初期的散文主要是()A.表达人生感慨的议论文B.为新朝歌功颂德的颂世文C.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文D.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论文16.贾谊《过秦论》归结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C.“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D.“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18.“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A.《高唐赋》B.《赋篇》C.《登徒子好色赋》D.《吊屈原赋》19.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A.《归田赋》B.《刺世疾邪赋》C.《穷鸟赋》D.《鹦鹉赋》08.49.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A.铺陈排比B.多用比喻C.质实无华D.婉转诙谐10.与汉初各家散文比较,枚乘《上书谏吴王》最主要的特点是()A.语言犀利,直说主题B.譬喻叠出,设辞委婉C.质朴无华,造语恳切D.铺排纵横,气势宏大11.以王充、桓谭为代表的东汉前期散文的主要创作倾向是()A.针对王朝的兴替翻覆发抒感慨B.针对东汉政治的腐败揭露抨击C.针对宦官、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提出批评D.针对图谶虚妄的政治文化予以批驳14.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是()A.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B.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D.从表达人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09.410.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A.枚乘《七发》B.王褒《洞箫赋》C.司马相如《子虚赋》D.贾谊《吊屈原赋》12.《过秦论》分析秦亡原因,归纳为()A.“恣行暴虐”B.“仁义不施”C.“举措太众”D.“刑罚太极”13.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A.《管子叙录》B.《列子叙录》C.《战国策叙录》D.《说苑叙录》14.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的是()A.屈原B.扬雄C.董仲舒D.蔡邕10.49.指出秦刻石文在内容上多为“颂秦德”的是()A.贾谊《新书》B.司马迁《史记》C.董仲舒《春秋繁露》D.刘勰《文心雕龙》10.汉代散文的行文造语向着骈俪方向发展出现在()A.西汉前期B.西汉后期C.东汉前期D.东汉后期13.把汉代大赋创作推向高峰的作者是()A.扬雄B.蔡邕C.班固D.司马相如11.4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A.史传散文B.纵横家书C.杂家著作D.志人小说8.秦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A.句句为韵B.二句为韵。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课程:先秦两汉散文专题(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课程:先秦两汉散文专题(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课程:先秦两汉散文专题(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1. ( 单选题) 《汉书》的写作图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本题3.0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2. ( 单选题) 言意之辩讨论的内容是关于诗歌的语言和意旨之间的关系。

( )(本题3.0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03. ( 单选题) 《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南朝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

( )(本题3.0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解析:4. ( 单选题) 《诗经》全集分为( )部分。

(本题3.0分)A、三B、五C、六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5. ( 单选题) 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是( )。

(本题3.0分)A、《与杨德祖书》B、《典论·论文》C、《诗品》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6. ( 单选题) “才秀人微”指的是( )。

(本题3.0分)A、谢眺B、鲍照C、左思标准答案:A解析:7. ( 单选题)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 )。

(本题3.0分)A、《庄子·外物》B、《汉书·艺文志》C、《左传》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08. ( 单选题) 《论语》是一部( )著作。

(本题3.0分)A、语录体B、编年体C、国别体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9. ( 单选题) 文学史上所称正始文学,实际上指曹魏(220-265)后期的文学现象。

( )(本题3.0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310. ( 单选题) 《枯鱼过河泣》采用了寓言的形式来表现乡愁。

( )(本题3.0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011. ( 单选题) 《郑风·出其东门》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本题3.0分)A、正确B、错误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312. ( 单选题) 《古歌》和《悲歌》是抒发思乡之愁的作品。

《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及答案

《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及答案

先秦两汉散文史题库及答案本科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散文是甲骨卜辞。

2、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3、“三表法”的提出者是墨子。

4、两汉散文的主流是汉赋。

5、贾谊、晁错是汉初政论文作家。

6、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尚书》。

7、先秦诸子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庄子》。

8、“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韩非。

9、两汉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史记》。

10、《汉书》先后经历四人之手而写成。

11、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的著作是《铁云藏龟》。

12、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分为文献结集型,编年体和国别体三类。

13、《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纵模家。

14、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15、东汉学术散文两大家是王充和应劭。

16、《周易》是上古的巫文化结晶,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最为完备的一部儒家经典。

17、《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

18、“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

19、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20、《史记》就史学角度而言,是纪传体之祖;就文学而言,是传记文学之祖。

21、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它由鲁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孔子的修改和润色。

22、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合称为《道德经》,又名《老子》。

23、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2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5、标志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张衡的《归田赋》。

26、《周易》中阳爻用“—”符号表示。

27、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语录体到对话体再到成篇文章的漫长过程。

28、《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29、我国最早的理论散文总集是《吕氏春秋》。

3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

二、词语解释1、《春秋》三传:配《春秋》而作的三部传。

《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作者据说是左丘明。

在汉代还有两部配《春秋》而作的著作,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一是谷梁赤的《谷梁传》,它们与《左传》合称《春秋》三传。

先秦两汉散文史答疑题[共五篇]

先秦两汉散文史答疑题[共五篇]

先秦两汉散文史答疑题[共五篇]第一篇:先秦两汉散文史答疑题先秦两汉散文史答疑题先秦部分第一章1、简析战国散文繁荣发展的原因。

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散文崛起的黄金时期,著者众多,百家纷呈,历时两个半世纪,后来散文的各种文体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

其原因如下:(1)社会原因。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都想“王天下”,不断争斗,他们一方面需要对历史上的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另一方面需要能够使他们“王天下”的理论指导,包括具体的施政措施,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各个学派应运而生。

(2)文化的普及及解放。

随着奴隶制的解体,贵族和官府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了,掌握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私人讲学之风盛行,统治者为统一天下,扩张版图,广泛招揽人才,罗致贤能。

(3)经济对文化的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大城市的出现以及交通的进一步便利,使各诸侯国的交往和文化交流愈加密切和广泛;各派著书立说,虽无意于以文采取胜,但不得不重视文采和作文技巧提高了散文质量。

(4)为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

文学中的任何体裁都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质向文的发展过程,在前述种种因素的促进下,散文发展的内因遇到了有利的外因条件,迅速出现一个高峰。

2、先秦散文总体上的特点。

先秦散文就其总体而言,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功利性,无论哪一部著作都是从实用的目的出发而创作的,还没有出现后世那样单纯的抒情写景而供人怡悦心情的散文。

(2)创造性,先秦的散文作家无处模仿和继承,因而各成体系,各具特色,各有秉性,成为后世各种体裁之源。

(3)综合性,这一时期,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均未独立,往往统一存在于一部著作中,即这些著作具有多学科的性质。

(4)殊途同归,尤其是战国时期,尽管史家的各自观点并不一致,但都在记述史实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为当时和后世统治者提供经验和教训,不单是为了史实本身;哲学家思想各异,但都是为了治理乱世,为了追求一个虽然各自不同但都是太平盛世的理想。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郑伯克段于鄢》中郑伯的性格特征是()。

A.有计谋、城府深B.斯文、淡泊C.沉稳、老实D.愚蠢、贪婪【正确答案】A2.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

A. 武姜B.公子吕C.京城大叔D.郑庄公【正确答案】C3.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A.《左传》B.《国语》C.《史记》D.《汉书》【正确答案】B4.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蹇叔非凡预见力的一项是()。

A.师之所为,郑必知之B.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C.晋人御师必于毅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正确答案】D5.下列成语出自《邵公谏厉王弭谤》的是()。

A.夙兴夜寐B.信誓旦旦C.其乐融融D.道路以目【正确答案】D6.《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之嫂前倨后卑的举止反映了()。

A.崇尚富贵、亲情淡漠的炎凉世态B.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C.反对连横、赞成合纵的政治态度D.苏秦远离亲人、落魄他乡的窘态【正确答案】A7.《秦晋靖之战》中认为秦国偷袭郑国必败,并两次哭师的是()。

A.弦高8.蹇叔C.孟明D.阳处父【正确答案】B8.《鲁仲连义不帝秦》选自()。

A.《左传》9.《战国策•赵策》C.《国语》D.《战国策•魏策》【正确答案】B10《论语•侍坐》中“浴乎沂,风乎舞琴咏而归”所表达的曾皙的志向是()。

A.以礼治国B.甘于淡泊C.制礼作乐D. 专心诗书【正确答案】B10.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以“缘木求鱼”喻指()。

A.以武力手段去称霸B.以羊易牛表达自己的不忍之心C.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D.邹人与楚人战【正确答案】A11.《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中“朕”是指()。

A. 楚王B.秦始皇C.屈原D.父亲【正确答案】C12.《齐桓晋文之事》提出要使“七十者可以食肉”,必须做到的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确答案】C1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提到的寓言故事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散文、辞赋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05.4
7.贾谊《吊屈原赋》的体裁是()
A.大赋
B.骈赋
C.骚体赋
D.散体赋
9.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整体发展趋势是()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抒情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06.4
9.贾谊政论散文的主要特点是()
A.夸张渲染,辞藻华丽B.多用典故,造语艰深
C.想象丰富,飞动飘逸D.气盛情切,纵横铺排10.《史记》的作者是()
07.4
15.西汉初期的散文主要是()
A.表达人生感慨的议论文
B.为新朝歌功颂德的颂世文
C.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文
D.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
论文
16.贾谊《过秦论》归结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
D.“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18.“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A.《高唐赋》
B.《赋篇》
C.《登徒子好色赋》
D.《吊屈原赋》
19.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
A.《归田赋》
B.《刺世疾邪赋》
C.《穷鸟赋》
D.《鹦鹉赋》
08.4
9.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铺陈排比B.多用比喻
C.质实无华D.婉转诙谐
10.与汉初各家散文比较,枚乘《上书谏吴王》最主要的特点是()
A.语言犀利,直说主题B.譬喻叠出,设辞委婉
C.质朴无华,造语恳切D.铺排纵横,气势宏大
11.以王充、桓谭为代表的东汉前期散文的主要创作倾向是
()
A.针对王朝的兴替翻覆发抒感慨
B.针对东汉政治的腐败揭露抨击
C.针对宦官、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提出批评
D.针对图谶虚妄的政治文化予以批驳
14.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是()
A.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B.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
D.从表达人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
09.4
10.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
A.枚乘《七发》
B.王褒《洞箫赋》
C.司马相如《子虚赋》
D.贾谊《吊屈原赋》
12.《过秦论》分析秦亡原因,归纳为()
A.“恣行暴虐”
B.“仁义不施”
C.“举措太众”
D.“刑罚太极”
13.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
A.《管子叙录》
B.《列子叙录》
C.《战国策叙录》
D.《说苑叙录》
14.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的是()
A.屈原
B.扬雄
C.董仲舒
D.蔡邕
10.4
9.指出秦刻石文在内容上多为“颂秦德”的是()A.贾谊《新书》B.司马迁《史记》
C.董仲舒《春秋繁露》D.刘勰《文心雕龙》10.汉代散文的行文造语向着骈俪方向发展出现在()A.西汉前期B.西汉后期
C.东汉前期D.东汉后期
13.把汉代大赋创作推向高峰的作者是()
A.扬雄B.蔡邕
C.班固D.司马相如
11.4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
A.史传散文
B.纵横家书
C.杂家著作
D.志人小说
8.秦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
A.句句为韵
B.二句为韵
C.三句为韵
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
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
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
A.“崇谶纬”
B.“陵霄汉”
C.“正是非”
D.“疾虚妄”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
A.《东都赋》
B.《蜀都赋》
C.《二京赋》
D.《三都赋》
二、多项选择题
06.4
33.以贾谊、晁错为代表的汉初政论散文的主要特点包括()
A.文章多讨论治国安邦的问题
B.切实中肯,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C.往往擅长分析,说理透彻
D.行文平浅质实,明白晓畅
E.受战国策士影响,有纵横之气
09.4
32.《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与骚体赋的不同
..在于()
A.骚体赋主要抒发愤懑哀怨之情
B.《天子游猎赋》逞竞文才和游戏文字
C.骚体赋之词好用典故,由繁富走向了僻涩
D.《天子游猎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E.《天子游猎赋》采用主客问答形式
11.4
32.属于西汉中后期的赋体作品有( )
A.《杨柳赋》
B.《洞箫赋》
C.《自悼赋》
D.《遂初赋》
E.《二京赋》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07.4
41.简述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42.简述扬雄对汉大赋创作的新发展。

40.简述晁错政论散文的特点。

09.4
40.简述贾谊骚体赋作的艺术特色。

11.4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