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0104班34号金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有人口生产的功能,为社会提供生物的人。更重要的是还有教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社会的人。在儿童从生物的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的过程。家庭是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的那样:“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迈进!”。家庭教育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一生的走向和素质的高低。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关于这个概念,我国家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家庭教育: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也有人认为“一般所说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子女,年长者对年幼者实施的教育。”还有人提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双向沟通,相互影响。”等等。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中外学前教育工作者对这个概念作出了不同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中:(1)“是实施学前教育的重要住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家庭中对学前儿童实施非正规教育,家庭教育一般有儿童家长——如法定监护人、养护人或其他亲属承担”。(2)“父母或家庭里其他年长者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施行教育和影响”(3)“虽称之为‘教育’,但并不是‘教’什么之类的特地有所准备的教育。而是亲子、兄弟姐妹之间在感情的自然流露中所进行的教育。而只有亲子、兄弟姐妹之间感情的‘自然流露’才是真正的婴幼儿教育”等等。

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启蒙性:教给幼儿的东西,必须是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东西。

(2)复杂性:复杂性首先是指家长对孩子不仅有抚养的任务,还要通过教育,使幼儿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诸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其次是指幼儿是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成长变化中,而家庭内外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要教育成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亲切性:因为父母与子女是血缘关系,加之孩子年幼,活泼可爱,家长对

幼儿有着天然的温存、体贴之心,亲切、轻柔的话语和动作。

(4)生活性:孩子是随着父母和家人在家庭生活中受教育的,家庭教育过程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过程。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是其特点之一。

(5)细致性:幼儿的行为表现,看起来都是些具体小事,但任何一件小事都关系着孩子的发展。家长应给予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枝大叶。(6)权威性:亲子感情,子女在生活上对父母的依赖,以及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三、什么是个性及幼儿期的个性特征

心理学上所说的“个性”又称“人格”它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或品质。

它又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

广义:(1),个性倾向性,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等。表明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等。这些特征突出表现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

(3),自我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控制系统。

(4)心理过程包括,感知、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及情感等。这些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成分或基础成分,是人对现实发生反映和联系的基本形式。

(5),心理状态,它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表明心理活动进行时候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平,起提高或降低个性积极性的作用。

狭义的个性只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或者说是指一个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不是各种心理成分随便凑合而成,它是各种心理活动有机组成的体系。个性总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每个人的个性都有自己独特的倾向性。它的特征是整体性、倾向性、稳定性、独立性、积极能动性。

在幼儿期,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所谓个性开始萌芽是指心理结构的各成分开始组织起来,并有了某中倾向性的个性系统。3~6岁儿童的个性开始形

成,或者说是个性初具雏形。在这个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开始发展起来,同时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了个人的独特性。

四、家庭教育与幼儿的个性

学前期儿童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家庭教育起着关键作用,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期(出生起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的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他号召家长要重视孩子性格的养成,孩子性格的养成教育,知难而上。加拿大科学家万可尔。米尼等人近年来对老鼠进行了研究,发现:幼鼠是从他们的母亲的行为那儿学到某些性格特征,而不是通过遗传继承的。继而指出:父母的行为为儿童性格特征的影响比遗传基因更大,母亲对婴儿的关怀程度对婴儿人格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3—6岁幼儿的身体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学习以模仿为其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好奇好问,乐于探索、爱动,易兴奋,以及独立意向的出现,因此也是发展独立性和自尊心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强烈的自尊、自重和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和渴望,以自我为中心、情感易变化,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性和信任性。因此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促进幼儿的发展。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正规但是它也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比如,家庭教育总是同家庭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应遵循教爱结合,严慈相济,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原则。

五、庭教育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虽然在个性形成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但后天的经验与培养更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母婴间的密切的感情联系、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结构、家庭环境、教育机构都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

(一)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核心家庭、大家庭、破裂家庭是三种主要的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是我国现阶段幼儿家庭的主要形式,它是由父母和子女两代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