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作业表单4: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教学目标】1.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2.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4.了解空集的含义.【学法指导】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所构成的集合,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类比对发现新结论的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子集的概念难点:解决有关集合的关系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学生阅读,完成练习:1.子集的概念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或),读作“”(或“”).2.Venn图用平面上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3.集合相等与真子集的概念(1)集合相等:如果,就说集合A与B相等;(2)真子集: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4.空集(1)定义:的集合叫做空集.(2)用符号表示为:.(3)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5.子集的有关性质(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2)对于集合A,B,C,如果A⊆B,且B⊆C,那么例1观察下面几组集合,集合(1)A={x|x>3},B={x|3x-6>0}(2)A={正方形},B={四边形(3)A={育才中学高一(11)班的学生小结在判断两个集合的关系时,对于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一般要变成用列A{ P T PAP∅22,x∈R},给定下列关系:①π∈M;②{π}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x<2},B={x|x<a},若A B,则实数{1,2,3,4,5}S P M P M {2,3,7}。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是
4.是否把评价的结果转化为反馈信息指导或促进学生的学习?
是
5.评价主体是否多元?评价的方式是否多样?
评价主体是多元,评价的方式是多样.
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单元学习主题评价设计持续性评价设计检验提示检验指标实现程度1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单元学习主题
Great scientistsPeriod 1
评价设计
一、学生自我评价即学生自主阅读情况反馈表
二、小组成员相互评价表1.缺席次数和迟到次数;2.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3.与同学合作的情况;4.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主动提问;
三、分组活动中的合作行为评价标准表1.全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发表意见,提出建议;2.能互相倾听和尊重对方意见,给予他人发表意见的机会;3.能合作完成小组任务;4.能按时向全班报告和展示完成任务的结果;5.能体现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意识,有创见地完成任务。
四、教师评价即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反馈表的综合评价
持续性评价设计检验提示
检验指标
实现程度
1.评价标准的设计是否与深度学习目标一致?是否指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评价标准的设计是与深度学习目标一致,是指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2.评价活动是否贯穿学习活动始终?是否向学生公开了评价的标准?
评价活动是贯穿学习活动始终,是向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开了评价的标准.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估设计及验证指南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估设计及验证指南本文档旨在提供持续性评估设计及验证的指南,以帮助确保评估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持续性评估设计持续性评估设计应包括以下关键要素:1.1 目标和标准明确评估的目标和所采用的标准。
目标应该明确且可衡量,而标准应该与目标相对应。
1.2 定义评估方式确定评估的方式和方法。
这可能包括问卷调查、观察、实地访察等。
选择适合的评估方式需要考虑到被评估对象的特点和需求。
1.3 设计评估工具和指标根据评估目标和标准,设计适当的评估工具和指标。
这些工具和指标应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被评估对象的情况。
1.4 确定样本和样本量确定评估所需的样本和样本量。
样本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并能够反映总体情况。
1.5 制定评估计划和时间表制定评估的计划和时间表。
评估计划应明确评估的步骤、责任人和时间安排,以确保评估按计划进行。
2. 持续性评估验证持续性评估验证应包括以下关键步骤:2.1 数据收集和整理收集所需的评估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归档。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2 数据分析和解释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根据评估目标和标准,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归纳,以得出评估结果。
2.3 结果报告和反馈根据评估结果,编写评估报告并提供反馈。
评估报告应包括评估结果的总结、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2.4 评估改进和追踪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进行评估的改进和追踪。
持续性评估应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持续性评估设计及验证的指南,以帮助确保评估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明确目标和标准、选择适当的评估方式、设计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指标、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制定评估计划和时间表,并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最终可以得出准确的评估结果,并提供改进措施和持续追踪。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评价设计提示:
1.明确评价目标:确定需要评价的学习目标和能力,确保评价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2.选择评价方法:根据评价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作业、考试、小组讨论、观察、实地考察等。
3.确定评价指标:将评价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以便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4.制定评价标准:明确每个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5.确定评价时机:考虑评价的时机,如课堂中、课后、学期末等,确保评价能够反映
学生的学习进展。
6.收集评价数据:使用评价工具收集学生的评价数据,如答题卡、问卷调查、观察记
录等。
7.分析评价数据:分析收集到的评价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8.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向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
学习效果。
检验提示:
1.评价的全面性:评价设计是否覆盖了学习目标的各个方面,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
习情况。
2.评价的准确性:评价指标和标准是否能够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结果是
否具有可信度和有效性。
3.评价的公正性:评价标准是否公正、客观、公平,能够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
准确的评价。
4.评价的有用性:评价结果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方法
和学习效果。
5.评价的可操作性:评价方法和工具是否简单易行、易于操作,能够方便地收集学生
的评价数据。
6.评价的时机性:评价时机是否合适,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成果。
7.评价结果的可读性:评价结果是否能够清晰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学生和家长理解和接受。
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倍的认识
评价设计
一、课堂导入:是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知识掌握:是否在学生掌握“几个几”的知识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认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倍”的表象,理解“倍”的含义。
三、学生行为:是否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以此推动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完善对“倍”的认识。是否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凸呈学生思维的真实状态,并在比较中不断的修正和提升,从而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四、练习效果:设计的题组练习,是否具有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在比较、表述的过程中,是否进一步内化了“倍”的概念,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持续性评价设计检验提示
检验指标
实现程度
1.评价标准的设计是否与深度学习目标一致? 是否指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评价标准的设计与深度学习目标一致,指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5.评价主体是否多元?评价的方式是否多样?
评价主体多元,评价的方式多样
2. 评价活动是否贯穿学习活动始终?是否向学生公开了评价的标准?
评价活动贯穿学习活动始终,向学生公开了评价的标准
3. 评价证据是否来自于学习活动中的学生行为、语言和作品?
评价证据来自于学习活动中的学生行为、语言和作品
4.是否把评价的结果转化为反馈信息指导或促进学生的学习?
把评价的结果转化为反馈信息指导或促进学生的学习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蒸馏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单元学习主题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蒸馏评价设计评价设计的目的应与本节内容的学科素养一致,就是通过蒸馏水制备的学习,建立根据混合物组分的特征采取合适分离操作的思维模型,通过Cl-检验的学习,初步理解干扰离子排除的方法;初步学会蒸馏操作的实验技能,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所以落实这些素养时,设计了三个环节的评价方案,一是课堂评价,即时通过提问或观察学生学案完成的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的掌握的情况,做到即时有反馈,即时有调整。
具体如下:课堂练习: 1.两种液体混合物A和B,已知A、B互溶。
且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
在常温下,A的沸点为35℃,B的沸点为200℃。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蒸馏方法分离物质和提纯混合物必不可少的仪器和用品?(2)当随着温度的升高,哪一种物质先分馏出来?(3)如果加热升温后,第3min—10min收集第一个馏分,第15min—25min收集第二个馏分。
请在右图中画出蒸馏法分离提纯该混合液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示意图。
2.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其作用是。
(3)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完蒸馏水后,是先撤酒精灯还是先停冷凝水?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CaO+H2O===Ca(OH)2。
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可采取的分离操作是。
(2)在你选择需要加热的实验方法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
作业表单4:函数的奇偶性----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训练5设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且f(x)+g(x)= ,求函数f(x),g(x)的解析式.
【当堂检测】
1.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为奇函数
B.如果一个函数为偶函数,则它的定义域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C.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为偶函数
D.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这个函数为奇函数
2.f(x)是定义在 上的奇函数,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f(-x)+f(x)=0 B.f(-x)-f(x)=-2f(x) C.f(x)·f(-x)≤0 D. =-1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单元学习主题
1.3.2奇偶性
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
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3.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与步骤.
学法指导:
通过自己动手计算,独立地去经历发现、猜想与证明的全过程,从而建立奇偶函数的概念.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例1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偶函数.
(1)f(x)=x2+1;(2)f(x)=x2,x∈[-1,3];(3)f(x)=0.(4)f(x)=x3+2x
小结利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首先应看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即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
作业表单4:《赤壁赋》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1)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
于是他多次来到黄州壮美的赤鼻矶,寄情山水、凭吊古人。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看看是赤壁究竟凭借怎样的一种魅力一再吸引苏轼?课件播放介绍赤壁的视频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假设你们现在就在畅游赤壁,说一说赤壁给你怎样的一种感受?(学生各抒己见,不做统一要求)气势磅礴浓浓的人文气息历史厚重感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同学们,我们只凭借想象就对赤壁就有如此丰富的感受,那么,曾经几度畅游赤壁的苏轼对赤壁的感受应该更不同寻常。
在赤壁下,苏轼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
我想此刻大家对苏轼笔下的赤壁一定充满好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轼——《赤壁赋》(写板书)。
三、释题:1、关于“赋”(1)看看文章的标题,指出标题的中心语是什么?赋(2)“赋”这一文体的相关知识(赋的特点、赋的演变、重点说说散文赋)?①赋的特点:a)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铺采摛文”是指赋的形貌体物,运用大量华丽的语句,张扬文采,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事物,不厌其详,不厌其细。
“写志”是指赋的内容)b) 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
②赋的演变:流变名称形成缘由特色代表作品骚赋楚辞多四、六言,句尾常加「兮」字体制宏伟、辞藻华丽、感情缠绵屈原《离骚》短赋荀子赋短小精悍荀子《赋篇》汉赋汉大赋骚赋的影响社会状况的影响以四、六言韻文為主,夾雜散文長句以描绘客观事物为主,极力铺排,讲究文采,流于官样文章,能表现文人的才华司马相如《子虚赋》班固《两都赋》抒情小赋由体物转入写志,个人的思想、感情成为作品的主要内容,篇幅较短小张衡《归田赋》曹植的《洛神赋》六朝赋骈赋骈文韵类汉赋而篇精短,崇骈偶、对句工、好融典,近于诗歌江淹《别赋》唐赋律赋诗格律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杜牧《阿房宫赋》宋赋散文赋古文运动趋向散文化:骈散相间、句式长短不一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赤壁赋》③关于散体赋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是否把评价的结果转化为反馈信息指导或促进学生的学习?
是
5.评价主体是否多元?评价的方式是否多样?
是
【作业表单4:持续性评价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单元学习主题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评价设计
通过学习,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法,是否知道火线和零线的区别,是否了解试电笔的使用方法,是否了解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能否解决家庭电路中的简单问题。
整个学习过程中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品质。看学生有无树立理论联用电的意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评价方法包含上课提问、随堂练习、测试、学生探究互评、单元考试等。
持续性评价设计检验提示
检验指标
实现程度
1.评价标准的设计是否与深度学习目标一致?是否指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是
2.评价活动是否贯穿学习活动始终?是否向学生公开了评价的标准?
是
3.评价证据是否来自于学习活动中的学生行为、语言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