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合集下载

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

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

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依赖手机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手机成瘾症。

本文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现象、成因、影响及干预策略,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对手机成瘾症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大学生中的表现特征。

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手机成瘾症的成因,包括心理需求、人格特质、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手机成瘾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将提出一系列干预策略,包括个人自我调控、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措施,以期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成瘾症的困扰,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症问题的关注,为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我们也期待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手机成瘾症的定义及诊断标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依赖手机也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手机成瘾症。

手机成瘾症,也被称为手机依赖症或手机过度使用症,指的是个体过度使用手机,以至于对其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心理状态。

诊断手机成瘾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但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已经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诊断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过度使用:手机成瘾者会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使用上,超出正常需要或预期。

他们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手机使用行为,即使知道这样做会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

强迫性使用:手机成瘾者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冲动或欲望去使用手机,即使在没有实际需要的情况下。

他们可能会因为无法使用手机而感到焦虑或不安。

浅谈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

浅谈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

浅谈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在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而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手机成瘾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手机成瘾所带来的影响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手机成瘾的定义、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手机成瘾的定义手机成功瘾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人对手机过度依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

手机成瘾的症状包括: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手机使用影响了睡眠,手机使用影响了日常生活,手机使用影响了学习,以及手机使用影响了人际交往等。

1. 社会环境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现代社会当中许多人要依赖手机来工作、上网和联系。

由于社交软件、微信、微博和游戏等多种应用的存在,许多大学生容易沉迷于手机,从而导致手机成瘾。

2. 个人心理另一个让大学生容易成瘾的原因是个人心理。

一些大学生因为内心孤独、焦虑等原因,而过度沉迷于手机应用。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沉迷就会愈发严重。

3. 课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而疲于应付。

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就成为了他们的一个逃避的手段。

在手机上面消磨时间的行为,就会孕育出手机成瘾的盛行。

1. 影响健康手机成瘾长时间地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社交媒体,使得人们的运动量和户外活动量减少,容易导致肥胖、近视等疾病。

2. 影响学业长时间地沉迷于手机当中,容易让人们忘却了学业的重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学习成绩发挥会受到影响。

3. 影响人际关系手机应用逐渐占据了人们的时间,沉迷于手机的人们很容易不顾及身边的人和事。

这样子的结果,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从而使得人们在生活当中变得越来越孤独。

四、手机成瘾的解决方法1. 自控在进行处理手机成瘾的问题时,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尝试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频率和情境等因素,有帮助减少成瘾的出现。

2. 多参与课余活动在进行处理手机成瘾的问题时,大学生可以选择多参加课余活动。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

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控制使用时间:大学生应该为自己设定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限制,例 如每天2-3小时,其余时间尽量远离手机。
2、制定使用计划:大学生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包括学习、休 息和娱乐等方面的时间分配,以避免长时间沉迷于手机。
3、发挥学校作用:学校可以加强课堂管理,限制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同 时组织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引导学生远离手机成瘾。
谢谢观看
参考越普遍,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都产生 了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演示旨在探讨运动干预方案对大学生手 机成瘾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验证其有效性。
手机成瘾是指对手机使用产生强烈的依赖和渴求,无法自行控制,导致负面影 响的行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受到手机成瘾的困扰。研 究表明,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针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现状
1、身心健康问题: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睡眠 质量下降等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学业影响:部分青少年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社交媒体,忽略学业,导致学习 成绩下降。
3、社交能力不足: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可能导致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 往能力下降,影响他们的社交技能。
2、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影响学习和睡眠质量,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3、对手机使用产生强烈的渴求,导致手机成瘾,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如 焦虑、抑郁等。
1、心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 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
2、行为干预:通过制定手机使 用规范、设置时间限制等措施, 直接控制手机使用行为
本次演示通过对大学生手机心理渴求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及成瘾干预方法的研 究,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提供了参考。然而,由于手机成瘾问题日益 严峻,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工作。也需要完善 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手机使用行为,以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分析与主动干预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分析与主动干预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分析与主动干预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日益严重,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手机成瘾不仅会对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有必要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并主动进行干预。

手机成瘾的心理危机分析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逐渐建立自我身份和独立性的过程中,他们对新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手机成为了他们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是导致他们手机成瘾的原因之一。

在面对种种艰难困苦时,大学生会依赖手机来获得一时的放松和快乐。

社交网络的兴起也给大学生手机成瘾蒸蒸日上提供了土壤,他们在手机上可以随时与同学和朋友进行交流,了解最新的社交动态,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手机本身的便捷性和多功能性也成为了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手机成瘾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机。

手机成瘾会让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失去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认同,对他们的正常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手机成瘾也会让大学生形成消极的情绪调节方式,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会让他们的心理得不到有效的调节和宣泄,进而产生情绪焦虑和抑郁。

手机成瘾还会让大学生形成浅薄的情感交流方式,长时间与手机为伴,他们会逐渐失去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形成情感上的孤立。

手机成瘾也会对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会让他们对学业和生活失去了应有的重视和投入。

面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社会各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主动干预。

家庭要建立科学的教育方式,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手机,养成正确的手机使用习惯,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

社会机构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沉迷于手机。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手机游戏已成为人们日常消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这其中,大学生成为了手机游戏成瘾的高发人群。

那么大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成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1. 社交因素大学生社交关系较为复杂,自尊和社交关系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很多大学生通过玩手机游戏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缓解压力,消磨闲暇时间,因此形成了“游戏陪伴”和“独处”状态。

所以,手机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2. 心理需求大学生是一个心理需求很强烈的群体,因此,他们通过玩手机游戏能够满足一些非常基本的心理需求,比如追求成就感、享受乐趣、追求挑战等。

3. 缺乏目标感缺乏目标感是大学生沉迷手机游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大学生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计划,他们可能觉得身处大学这个大环境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以致找不到精神寄托点,时间久了容易感到无聊和迷茫。

4. 空闲时间过多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时间上比较宽松,很多学生都有大量的空余时间,而手机游戏就是孩子们消耗时间的一种好的方式。

1. 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首先,大学生应该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等,以保证身体健康,减少游戏和网络的时间和频率。

建议大学生周期性地参加学校的课外兴趣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发掘自己的才能。

2. 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思考以及个性解放等通过游戏得不到满足。

因此,大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并重视实践训练,不要让电子设备掌控自己。

3. 健康游戏的引导礼仪指导与健康引导也是关键。

不仅适当地给大学生引导一些好玩的游戏,还要教会大学生一些游戏协议和礼仪,增强尊重和理解能力。

另外,家长和社会应该加强监管和引导,制定合理的学习和娱乐计划,合理利用时间。

如果大学生在游戏中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家庭和学校应采取合适的手段,适度地控制和帮助大学生。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及教育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手机普及率的增加,大学生手机成瘾现象逐渐受到社会关注。

手机成瘾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给个人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手机成瘾是一种相对新兴的问题,其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还有待深入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背后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如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社交压力过大、心理依赖等。

这些心理机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深入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对于有效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分析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并探究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认识并克服手机成瘾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目前,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日益严重,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找出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教育机构和家庭提供更科学的策略,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成瘾的困扰,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社交生活中去。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为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机制分析手机成瘾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突出。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游戏的诱惑:大学生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游戏中的虚拟世界让他们能够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和困扰。

2. 社交焦虑: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中可能感到不安和自卑,手机成瘾可以让他们通过社交软件获取虚拟的认可和关注。

3. 缺乏自律能力: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我控制和延迟满足的能力较弱,容易沉溺于手机带来的快感。

4. 孤独感和寂寞感: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时,可能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手机成瘾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一种途径。

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学业拖延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学业拖延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林白桦赵琴陈雨婷林白桦广东培正学院学生。

赵琴广东培正学院学生。

陈雨婷广东培正学院学生。

摘要在科技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交往、购物、娱乐的重要媒介。

手机带给大学生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风险———手机成瘾。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学业拖延及学业自我效能感三者的关系进行探讨。

结果显示:(1)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手机成瘾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学业拖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

(2)学业拖延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成瘾;学业拖延;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21.054———学业拖延的中介作用0引言随着手机自媒体软件的不断更新和各种服务平台的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沉迷于手机的娱乐功能,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业及生活。

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也称手机依赖、病理手机使用[1],手机成瘾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21.4%~27.4%)[2]。

此外,陈娟娟(2020)发现,手机成瘾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抑郁、焦虑及压力[3]。

以往研究表明,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存在影响。

学业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学生在学习活动或者学习情况中,将学业任务延后、推迟完成的行为或行为倾向[4]。

主要表现在学业任务因各种原因搁置不理,考试前几天“临时抱佛脚”等,常常伴有焦虑不安、抑郁失落等不良的情绪体验。

陈保华(2007)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80%的大学生存在拖延行为[5]。

学业拖延不仅会导致学生成绩下降,还会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黄明明等人(2019)的研究表示,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学业拖延的发生比很高,二者呈正相关[6]。

手机成瘾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手机成瘾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手机成瘾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手机成瘾与大学生拖延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调节的中介效应。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成瘾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手机成瘾不仅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还可能与其拖延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因此,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手机成瘾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解决大学生手机成瘾和拖延行为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本文首先将对手机成瘾和拖延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以明确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此基础上,将构建理论模型,探讨手机成瘾对拖延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可能存在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随后,将采用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大学生手机成瘾、拖延行为等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手机成瘾与大学生拖延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和拖延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也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过度依赖手机,特别是过度使用手机应用如社交媒体、游戏等,已被认为是一种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被称为“手机成瘾”。

另一方面,大学生拖延行为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学业和日常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手机成瘾与大学生拖延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多角度进行解释。

在心理学领域,手机成瘾被认为是一种行为成瘾,与物质成瘾有着相似的心理机制。

手机成瘾者常常表现出对手机的强烈欲望和无法控制的冲动,这可能与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自尊心和心理健康状况有关。

而大学生拖延行为则可能与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等因素有关。

社会学视角则强调了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对手机成瘾和拖延行为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ε (讠
根据中国互联 网信息 中心 (CNNIC)发 布的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 至 ⒛ 13年 12 月,中 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5亿 ,网 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 群占比提升至 81.0%,手 机上网是网民规模增长的 人 [I]。 随着手机 上网的普及 ,智 能手机作为大 要动力 主 学生的一项基本配置便利 了大学生 的生活 ,与 此 同 时,大 学生对于智能手机的不当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 的问题。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高 达 ⒛ .⒆ %的 大学 生 在参加活动或上课时使用过手机 ,有 弱 ,58%的 大学 生 在参加活动或上课时很难集 中注意力 ,经 常不 由自 主 地使用手机L2]。 本研究 通过 网上问卷调查和实体 问 卷调查来了解大学生智 能手机实际使用情 况 ,探 究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和 自我控制 之间的关系 ,以 及学 习 成绩排名对二者可能存在的调节作用。
, ,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网上 问卷调 查对 象 来 自全 国各地 的大学生 219名 ,其 中使 用 智 能手 机 的大学 生 191名 ,男 生 呢 名,女 生 ∞ 名 ;大 一学生 53名 ,大 二 学生 112名 ,大 三 学生 18名 ,大 四学 生 8名 。专 业 分 布 为文史 类 学 生 41名 ,理 工类学 生 146名 ,艺 体 类 学 生 4名 。平 均 年 龄为(20.18± 1.42)岁 。 1.2 实体 问卷调 查对 象 武汉市 2所 高校 的 5个 班中的 大学 生 zs2名 ,其 中使 用 智 能 手 机 的大 学 生 209名 ,有 效问卷 208份 ,男 生 119名 ,女 生 g3名 ,6名 未报告性 别 ;文 科 51名 ,理 工 147名 ,艺 体 10名 ;大 一 19名 ,大 二 131名 ,大 三 弱 名 ,大 四 12名 ,1人 未报告 年级 。91名 学生来 自城市 ,躬 名来 自乡镇 ,⒕ 名来 自 农村 ;平 均年龄为 (20.50± 1.夕 )岁 。 2 方法 本研究采用 了小组 内成员对 问卷进 行 网 络链接 转发 的 网上 问卷调 查 和抽 取 大学 班级 在课 堂 上进行 实体 问卷 调查 相 结合 的方 式 。对 于 网上 调 查 的问卷采取用 了 Coohe技 术来保 证 数据 的真 实性 和
我控制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 摘要】 回的 了解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为 探讨自 【 我控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中 大学生的智能手机使用和自 ,对 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上问卷调查和实体 采用网 10.6%的 “。 9%的 智能手机成瘾者。大学生智能手 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且 存在 智能手机普及率铰高,两 次调查中有 的 〓 -0.佰 0."9)无 关。自 0.“ 7)、 (J=2.31,P=0.匝 2),与 我控制与大学 ,P〓 专业 =1.刀 性别 ,P〓 源地有关 机成瘾与生 (r=o‘ 之间存在调节作用。结论 sO6,P<0.01)。 学习成绩排名在自 我控制和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 生手机成瘾呈正相关 生智能手机成瘾之间存在正相关 ,学 习成绩排名调节着两者关系的强弱。 我控制对大学 ,自 遍使用智能手机 大学生普 关键词】 智能手机 ;成 瘾 ;学 生 【
可靠性 :3],并 且根据网上答题时间判断问卷质量 : 1.2.1 一般普查 问卷 为 自编的大学生手机使用情 年龄、 专业 )、 年级、 况普查问卷 ,由 人 口学变量 (性 别 、 (平 均每天使用时间、 每月的话费、 手机基本使用情况 3部 分组成 ,用 于进行网 流量 )、 初步测查手机成瘾等 上调查 ,其 中初步测查手机成瘾采用是否式问题 ,符 “ ” “ ” 合题 目描述情况的选 是 ,计 1分 ;不 符合的选 否 计 0分 ,最 终得出被试在这部分的得分。另外收集被 试 自身的学习成绩排名 [(1)高 成绩组 :前 3O%;(2) 中等成绩组 :30%~70%;(3)低 成绩组 :后 ⒛%],以 年级 、 专业 、 生源地 )信 息。 及人 口学变量 (性 别 、 年龄 、 1.2,2 实体问卷调查 工具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 表 (sAS-C)L4] 该量表共有 22个 项 目,包 括戒断行 应用软件 (App)使 社交安抚 、 消极影响 、 突显行为 、 为、 App更 新 6个 维度 ,采 用 l(非 常不符合 )~5(非 常 用、 符合 )5点 记分。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睨 ,重 测信度 为 0。 93。 参照雷雳等对于青少年病理性 互联 网使用 [5],以 及实体问卷调查中的样本分数分布 量表的研究 [6],可 以将 sAs-C项 目得分 刀 分作 和原有调查结果 ” “ (即 sAs-C群 为确定 体 智能手机成瘾大学生 )的 建 sAs-C的 项 目得分大于等于 甾 分小 于 TT 议分数 ,将 ” “ 分者界定为 SAs-C边 缘群体 (即 具有智能手机成瘾 倾 向大学生 ),将 sAS-C的 项 目得分小于 66分 者界定 ” “ 为 SAs-C正 常群体 ,但 这一界定仅为粗略界定。 I.2.3 自我控制量表 (sCs)〔 " 该量表共有 19题 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862,重 测信度为 0。 gso,包 括了 抵御诱惑、 专注工作 和节制娱乐 健康 习惯 、 冲动控制 、 5个 维度 ,采 用 1(非 常不符合 )~5(非 常符合 )5点 计
广西高校大学生 口腔健康 知识态度行为 ……………¨ 李晓捷 ,陈 宇星 ,邹 宛桦 ,等 (60) 调查 ・ 大学 生环境 健康 知识 态度和行为及影 响 因素 ・ ………… .高 环 (65) 分析 ……………………………∶ 广西扶绥高 中生 乙型肝炎知 晓 ……………… 何 艾恩 ,蒙 定 武 ,詹 智 芳 ,等 (68) 现况 ・ 心理 卫生 …… 隋晓爽 ,陈 伟 (55) 中学生 自杀倾 向量表 的初 步编制 ・ 积极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学 习拖延与人格 的 …………¨…… ・丁垣红 ,祝 春 兰 ,俞 晓歆 (58) 关系 … 影 响飞行学 员飞行成绩 的人格特征 ………………… 黄 东林 ,管 晨 滔 ,徐 浩 ,等 (63) 研究 ・ 青海省大学 生 自我 同一性 调查 …………………… 宗群 川 ,邹 华 杰 ,马 楚苹 (70) 在校 医学生 心理 压力现况及 应对 方式 …・ ……………¨…・孙 晴 ,袁 慧 ,陈 燕 ,等 (72) 分析 ・ 职业 院校学生顶 岗实 习期心理健康 现状 …… ……………… 卢志 兴 ,孙 文敏 ,赵 玉 华 (76) 森林 警察学 院贫 困生心身健 康状况 与人格特 色 研究 ¨……………………… 李 洋 ,邹 友 宁 ,牟 新 (78) 地方 院校大学生 心理压力感特点研究 ……… 李俊 茹 (80) 大学 生社 交焦虑在家庭教养方式 与孤独感 间的 ……………………¨ 许 可 嘉 ,李 炳全 (82) 中介作 用 ・ 小学 生睡眠状况 与学 习成绩 和肥胖 的 …¨……・杨 全 军 ,郭 裕 ,葛 声 ,等 (85) 相关性研究 ¨ 大学生性别 角色与人 际交往 能力关 系 …・ ……………・徐 一梅 ,裘 惠冬 ,吴 央 ,等 (89) 分析 ・ 研究生心理 弹性 与社 会支持 的关 系 ……………………・伍艳 ,段 水连 ,尹 秋 香 (92) 研究 … 师范实习生对 中学生心理卫生 问题 的知晓度 ……………・ ……・钱 昀 ,张 锋 ,曾 凡林 ,等 (93) 调查 ・ 青海省汉族 与藏 回族大学生 亚健 康现状及影 响 因素 分析 … …………………………………… 李建英 (95)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量表在某 高校新员 工招 聘 中的 ………………………………… …・王雁 (97) 应用 … ∵ RE~ACH宽 恕干预改善 中职生人 际关 系归 因的 ……・ …………。郭夏 ,王 黎 明 ,梁 执 群 ,等 (99) 研究 ・ 初 二 学生艾森克个性 问卷 …………………・张艳 ,汪 涵涵 ,杨 玲 ,等 (1∞ ) 调查 … 医学 院校 90后 新生适 应状况 分析 ……………¨…………… 刘伟超 ,宋 玉 萍 (10z) 大学生 自我 分化 问卷结构及信效度 分析 ……………………… ……… 邱彩 虹 9安 芹 (10zI) 某高校 医学 生心理 资本人格 特质 与学 习倦 怠 的关 系 ………… ……・付福 音 ,宋 玉 萍 研究 … ,杨 蕊 ,等 (109) 包 头市学龄初期儿童 ADHD与 父母 生存质量关 系的 …¨………・韦 丽琴 ,侯 瑞丽 ,赵 若望 ,等 (110) 研究 ¨ 天津 市高职 医学生 职业成熟 度与心理 弹性 的关 系 …………………… 杜 吻 (112) ………………・ 研究 ¨ 男性犯罪 青 少年智商及相关 因素 ……¨…………・景璐 石 ,冯 军 ,徐 科 ,等 (114) 研究 ¨ ……・ … …・张文娟 (117) 五原县 中学生 主观幸福感研究 ・
“ ” 大学生 宅 现象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 ……………・ ………・李旭珊 ,安 然 ,董 妍 (118) 启示 ・ D型 人格量表 (Ds14)在 医学专科生中的应用性 研究 …………………………… 任光祥 ,江 文涛(1⒛ ) 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的 ……・ ………・ 相关性 ・ 郑方婧 ,莫 钧锐 ,郑 爱明(1” ) 一 例强迫症短程规范化心理治疗的个案 … … 任晓杰 ,宋 丽萍 ,卢 莉 ,等 (19b^) 分析 ……………… 体验式 NLP课 程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 …・刘大川 ,罗 月葵 ,李 幸民(1z,) ……………・ 影响 ・ 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控制感 ………………¨ 彭小丹 ,付 燕华 ,郭 文杰(1” ) 调查 ・ 卫校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 …………………………・刘美加 ,王 艳慧(1aO) 关系 … 对应分析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评价中 ……………… 杨顺心 ,苏 方宇 ,朱 燕波(1“ ) 的应用 ・ 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 分析 …………………… 张轩辉 ,邢 强 ,梁 嘉 ,等 (136) 高考生 自尊考试焦虑和心理症状 ………………・ 研究 ¨ 黄蔼妍 ,李 阳,曹 可欣 ,等 (138) 大学生抑郁及焦虑在孤独与睡眠质量间的 ………………… 刘斯漫 ,张 涛 ,卢 莉(141) 中介作用 ・ ¨…………・ 侯静 (1躬 ) 大学生情感关系特点的研究 …・ ∴ ・ ¨・ ∵ 刘阳,陈 鹏 (1钾 ) 钦州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三 ~六 年级小学生抑郁症状特点及其与 自尊的 关系 …………………………∴ 贾文静 ,郑 维廉 (1⒆ ) 朋辈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 自 信心 ・ …………………… 效果 许倩 ,梅 思佳 ,张 国华 (151) 低心理韧性青少年绘画评估 ………………・陈涛 ,裴 欢昌,王 鹏肿 ,等 (153) 分析 …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 自我控制的 ………………・苏双 ,刘 勤学 ,潘 婷婷 ,等 (l“ ) 关系 … 留守经历大学生成人依恋风格和总体幸福感的 ……………………………… 田峥 ,葛 操 (158) 关系 … 生长发育 富阳市受降镇 ”2名 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 分析 ………………………………………… 钱雅 (77) 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与中医基本体质类型 ……¨………¨・李婷 ,潘 敏 ,费 晓军 ,等 (1ω ) 分布 … 运动对某中学学生身 高增长影响 ……………・ …・ 王亚莉 ,郑 忠英 ,马 云芳 (1能 ) 分析 ・ 上林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状况 …………………………………¨ 黄晓兰(166) 分析 ・ 昆山市 zO12年 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 …………………………………¨ 沙汝明(1囵 ) 状况 ・ 疾病控制 食用豆片引起的某中学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 ………………… 李成林 ,高 静 ,许 子海 ,等 (67) 调查 ・ 普定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 晏升禄 ,杜 坤 ,陈 珊 ,等 (88) 分析 ・ 5所 开封市 高中人学新生 PPD试 验结果 ・ ・ … 程新征 ,朱 宁 ,李 卫彬 (1“ ) 分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