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设计(2)
灰雀教学设计(10篇)

灰雀教学设计灰雀教学设计(1):知识潜力目标:1。
学会本课5个生字。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诚实”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读懂课文资料,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
4。
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爱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情景引入:(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
列宁每一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师:一天,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二、学习第3-10自然段1.提出学习要求。
师:列宁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
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1)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用“”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情绪。
)师板书(旁书):读、画、体会(师巡视,辅导)(2)检查学生自读状况:学生读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
师相机出示字幕:课文3、5、7、9自然段。
)2.自读体会。
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情绪呢?自我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
[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重点句。
](学生自读后抽查)(体会出列宁十分着急、惋惜的情绪。
体会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
)师: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四名学生各读一句,两名学生重复了别人的朗读。
)3.师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的四句话,进一步体会列宁的情绪。
4.比较体会。
(多媒体:课后第二题(2)的句子。
)师:老师也仔细体会了这句话。
来,仔细听听老师读的哪句话更能表达列宁失去鸟儿十分惋惜的情绪。
(师读)(抽生读)5?引导概括。
《灰雀》教学设计(4篇)

《灰雀》教学设计〔4篇〕《灰雀》教学设计篇一本课为精读课文,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讲解字词,初读课文,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以列宁的故事引出本课。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列宁与小男孩的两次谈话,从中体会列宁对灰雀和对小男孩的喜爱,以及列宁的教育艺术和语言艺术。
从小男孩知错就改的事实,提示学生要保护鸟类,保护大自然。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老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从列宁与小男孩的谈话中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挂图、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出示列宁的照片或挂图,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列宁的故事,由以前的故事引入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⑴检查读音: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特别注意以下读音: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⑵字形难点: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
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
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
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⑶理解词语: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老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三、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板书灰雀字音: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字义:郊外可惜老实自言自语欢蹦乱跳《灰雀》教学设计篇二教材简说:课文表达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表达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
教学设计(教案)《灰雀》

教学设计(教案)《灰雀》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灰雀》,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灰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常识。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记录、整理信息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持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灰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常识。
2.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查阅资料等方法,深入了解灰雀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灰雀图片。
(3)生字词卡片。
(4)查阅资料的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源。
3.2 教学环境:(1)教室环境舒适,光线充足。
(2)学生座位有序,便于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展示灰雀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灰雀的外形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灰雀的了解。
(3)简介课文《灰雀》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
4.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结合课文所学,谈谈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灰雀》教学设计

《灰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男孩的尊重、
爱护。
3.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体会列宁和男孩的情感。
2.难点
理解诚实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
展示灰雀的图片,引出课文。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认读生字。
(3)了解课文大意。
3.精读课文
(1)学习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①从语言、动作等方面体会。
②朗读相关语句。
(2)分析男孩的心理变化。
①从他的言行中感受。
②理解他知错就改的过程。
4.总结拓展
(1)总结列宁和男孩的品质。
(2)让学生说说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
5.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写一写自己做错事并改正的经历。
《灰雀》教学设计_2

《灰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18页至120页。
教学要求:1.通过本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文内容,能回答“思考,练习”中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重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文内容。
时:两时。
第一时一.揭题,质疑。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读通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正音:散,惹,渣,坚。
2.容易写错的字:惹,或,郊。
3.理解词语: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可惜:值得惋惜。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
4.朗读文,正音。
四.默读文,思考后的问题。
第二时一.导入新,讲读第一自然段。
1.在上一节,我们初读了文,了解了文的大意。
请打开本第118页,请大家小声自由读文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你可以用笔画一画。
2.全班讨论: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板:惹人喜爱3.文是怎样说灰雀惹人喜爱的?出示句子:(1)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它们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呢?(引导学生说出有了这两个词语,句子就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
)4.指导朗读句子(1)。
.灰雀这么惹人喜爱,文是怎样说列宁非常喜爱它们的?板:列宁每次……都要……经常带……二.讲读第二自然段至最后。
1.师:灰雀这么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
文还写了哪些人喜爱灰雀?板:男孩2.仔细默读文第二自然段至最后,特别是小孩说的话。
思考: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3、全班讨论:(1)灰雀后来到哪儿去了,你从哪些句子看出?①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灰雀》教学设计(2课时)

《灰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积累词语,知道灰雀的样子,感知灰雀的惹人喜爱。
2. 默读课文,寻找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的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3. 揣摩人物对话时的想法,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流程】板块一课题导入1. 出示课题,认识“雀”2.拓展带“雀”的词语鸦雀无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板块二初读课文,感知灰雀的可爱1.疏通词语郊外胸脯惹人喜爱婉转诚实2.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读好人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3. 文中写了几只灰雀?分别长什么样子?用横线勾画。
(1)生自读勾画(2)交流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3)理解“婉转”。
(4)指导朗读4.有故事的是哪只灰雀?(1)出示图片。
出示短语组:那只胸脯是深红的灰雀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2)小结同样的词语,放在不同的位置,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这就是汉语的魅力。
板块三默读课文,感受喜欢1. 两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那列宁喜欢吗?(1)默读课文,寻找表现列宁喜欢的句子和词语(2)生交流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他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2. 小男孩喜欢灰雀吗?你从哪里知道的?(1)默读课文,寻找(2)生交流那个小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说明小男孩把灰雀抓走了,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灰雀。
3.列宁和男孩对麻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呢?你更赞同谁喜爱的方式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积累词语,知道灰雀的样子,感知灰雀的惹人喜爱。
2. 默读课文,寻找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的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灰雀》教学设计2篇 灰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灰雀》教学设计2篇灰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下面是分享的《灰雀》教学设计精选2篇灰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供大家品鉴。
《灰雀》教学设计精选1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思考、讨论: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3、分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诚实的孩子?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
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词。
六、处理课后练习题。
七、布置课下扩展联系:1、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灰雀》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讲读第2~13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列宁怎样喜爱小麻雀,以及在他哎鸟的影响下,小男孩怎样自觉纠正错误,体会小男孩诚实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当个知错就改、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列宁怎样喜爱小麻雀,以及在他哎鸟的影响下,小男孩怎样自觉纠正错误,体会小男孩诚实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当个知错就改、诚实的孩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自然段,现在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我说上半句,你们根据课文内容说下半句,明白吗?(明白) 师:这段主要写了在公园里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上有——(三只灰雀)它们在树上——(欢蹦乱跳的唱歌)非常——(惹人喜爱)从这段,我们知道列宁非常——(爱灰雀)二、直奔重点,交流感受。
(一) 师:是啊,这自然界的小生灵的确招人喜爱。
可是,有一天,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
(揭下)你想列宁心里急不急?(急)师:大家把这段课文再默读一下,把你认为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也就是他替灰雀着急的句子找出来,在句子前面打上勾并想想为什么。
《灰雀》教学设计优秀3篇

《灰雀》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较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这里是勤劳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灰雀》教学设计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灰雀教案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简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列宁在公园了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深受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城实和天真。
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事件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动物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
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灰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小朋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维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课前演讲
二、新课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串讲课文内容。
2、学习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说说列宁为什么喜欢灰雀,你从哪看出来的?(指名学生发言)
3、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2-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4、用横线画出列宁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男孩说的话。
5、分角色朗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
6、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
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使用手势,指导学生增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7、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8、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9、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小组讨论“列宁为什么要问灰雀而不问小男孩?”(小组讨论,解答这个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10、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积累提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
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板书设计:
灰雀
爱放
找捉
列宁男孩
(爱)(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