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设计旅游活动》(人教)

合集下载

我的一节地理课——地理竞赛课《设计旅游活动》教学反思

我的一节地理课——地理竞赛课《设计旅游活动》教学反思
2 014 年 3 月
教 育教 学论 坛
ED U CA T1 0 N TE AC HI NG F OR UH
Ma g " . 2 Ol 4 N O. 12
第 1 2期
我 的一节地理课
— —
地 理竞赛课《 设计旅游 活动》 教 学反 思
十堰 4 4 2 0 0 0 )
分 注重 实用 , 所 以我认 为 , 在 高效 课 堂下 的 地理 教学 有两 个 基本要求 : 创设地理情境和地理教学氛围, 让学生置身于广 博、 生动的 自然与人文地理中 , 从更深广的社会 、 伦理等层 面激活学生 的个体意识 , 引发学生思想 、 情感 、 知识上的共 震, 从而学 、 乐相生 , 教、 乐共融 ;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 把讲台 还给学生 , 给每个学生提供发言 、 发挥 、 发展的平台 , 给学生 地 理 思维 能力 培养 和提 高 提供 无 限 的空 间 ,同时 还要 培 养 学 生 的实践 能 力 。基 于这 两点 , 对地 理竞 赛 课《 设 计旅 游 活 动》 这一 课采 取 了如 下设 计 。 课 堂教 学策 略与 设计 本课题 目是《 设计旅游活动》 。该课主要教学 目标是激 活学生学习 、 探究地理 的兴趣 , 培养学生热爱 自然 、 探索人 文的情感 , 以及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 转变学生传统的地 理学习方法。 我选择此课作为参赛课 , 是充分考虑该课题所 包含 内容 的生动性 、 开放性和启发性。在教学设计 中, 我在
二、 过程 与实 效

实 际教 学 过程 中 , 从 学 生方 面来 讲 : ( 1 ) 小 组 讨 论 的 方
- + 一 + 一 + * + - + - + - + 一 + ”十Fra bibliotek一 +

高中综合实践《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综合实践《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在正式设计本节课之前,做了这样的一个调查问卷,参与调查的学生为一个班级,调查结果如下。

本节课的设计和规划和调查问卷紧密相关。

【研学旅行在身边】引入:问:大家认为咱们学校有没有组织过研学旅行活动?答:清北研学、山大研学……问:有没有范围更广泛的?引导性回答:远足通过一段视频,再来体会一下上一届的同学们远足时的震撼与感动!一个活动的实施,前提是要有一个详尽的方案,将交通、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考虑清楚。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样的研学旅行方案该如何设计。

【研学旅行的背景】古: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些话:“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是荀子·劝学的名篇。

我们的历史上还有一位非常喜欢旅游的皇帝——乾隆。

他一生六下江南,据说他第六次下江南时已经74 岁高龄了。

他一路考察地方、体察民情。

也有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佳话,苏静好,纯妃就是美丽的江南女子。

乾隆这六下江南也可以说是事业爱情双丰收了。

还有明代画家董其昌给我们留下的名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更是给我们直接阐明了读书与增长见识的关系。

今:我们国家现在也是很支持我们中小学生走出去看一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定华给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研学旅行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

研学旅行自2013.2 首次提出,历经六年。

在此过程中2016 教育部等11 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的出台更是积极促进了研学旅行的推广。

这样的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新知储备】问:什么样的旅行是研学旅行?[定义]研学旅行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

[特点]校外活动、有意组织、集体活动、亲身体验、研学日志、总结报告。

[基本原则]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公益性原则。

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Travel Plans》(Lesson2)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Travel Plans》(Lesson2)教学设计

Unit3 Lesson2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3【主题】Travel Plans【课时】第2课时:Lesson2一、本课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关于某人想去某地旅游从事相关活动的旅游计划的功能句:Where do you want to go? I want to go to …及What do you want to do? I want to …能够初步在情景中进行口头交际,并能根据问句写出答句.2. 能够读懂和填写调查表格,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转述.3. 能够结合个人情况,写出下列问句的答句:Where do you want to go? What do you want to do? 并能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教学建议A. Look, listen and repeat.1. 热身活动.(1) 复习词汇.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学生快速进行朗读,教师将单词卡片贴于黑板上.(2) 合作介绍旅游地点.学生四人一组活动,选择主情境图中的图片介绍.教师先示范:This is ... We can...2. 呈现新的学习内容.(1) 通过课件将主情境图右边的Andy与妈妈交谈的图展示给全班,不要出现对话文字,并要求学生合上课本.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介绍情景:Who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2) 引导学生从主情境图回到本课A项图片.教师提问:What are Andy and his mother talking about? 请学生说一说.(3) 播放A项对话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对话内容并验证预测内容是否正确. 3. 语言学习.(1) 看课本听A项录音,再次感知对话.要求学生在他们认为重要的语句下画线.班议一议,看大家画的地方是否一样.(2) 教师顺势开展细致的语言教学步骤.教师特别提请学生注意到两个问句: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his summer vacation?What do you want to do there?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以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出现过Where is my grandmother? Where is she?本课出现的问句,助动词由be改成了do,还增加了一个动词want,后面紧跟以to引导的目的状语.want出现在第二册第四单元,例句是:I want rice and vegetables. want to do something作为词块整体记忆.例如:want to go, want to take photos, want to eat, want to sing 等等.第一个问句中出现本课新词汇summer vacation, summer 在第四册第三单元学习过,vacation发音是/vs'keiʃn/, 意思是“假期”,既可以作可数名词,也可作不可数名词.词语联想:winter vacation, Christmas vacation 等.what在第一册学习过,例句:What this? 可以将两个问句稍加比较.以前还学过以who, 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在答语中,教师提请学生注意介词短语in the sea.在B项答语中出现了介词短语with my parents, 这些介词短语使句子结构更复杂,提供的信息更多.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逐步学会使用这样的结构,丰富自己的口笔头表达.(3) 再听录音,手指着文字跟读对话.(4) 第三次听录音,跟读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语音语调,及时进行指导、评价.4. 语言操练.(1) 师生、男生、女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互换角色.(2) 学生结对朗读对话.(3) 小组展示,进行师生评、教师评、自评或互评.B. Do a survey and report.1. 明确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B项的活动要求,明确任务.2. 听力活动.(1) 要求学生合上课本,听Yaoyao和Bill的对话录音.第一遍先整体感知对话大意.教师提问:What are Yaoyao and Bill talking about? 如果学生回答说:They are talking about Bill’s travel plan. 或者Bill is telling Yaoyao about his travel plan. 确认大部分学生了解大意后,就进行下一步活动.(2) 听第二遍录音.这次要求两人一组,一个学生扮演Yaoyao, 另一个扮演Bill,互相问答.此时问答活动的语言控制在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之间.3. 填表活动.(1) 师生示范.教师用实物投影或课件形式出示调查表格,调查一名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调查表.(2) 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调查活动.4. 汇报调查结果.(1) 先呈现Yaoyao的汇报结果,逐步将人称转换到第三人称单数上.教师可以扮作Yaoyao, 请另外一个学生回答问题.T: Where does Bill want to go this summer vacation?S1: He wants to go to Dunhuang.T: What does he want to do there?S1: He wants to visit the Mogao Caves.T: Who does he want to go with?S1: Oh. He wants to go with his parents.备选活动为了将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整合,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要求学生编制较长、较复杂的一段对话.学生可以合作编制.如下例:S1: What’s this?S2: It’s my travel plan.S1: Where do you want to go?S2: I want to go to Huangshan Mountain. It’s in Anhui.S1: What do you want to do there?S2: I want to take many beautiful photos there. The tr ees are beautiful. It’s always cloudy there.S1: Wonderful. When will you go?S2: This summer vacation. I want to go with my parents and my cousin.S1: It’s April now. The summer vacation is still three months away.S2: Early planning is always good. I also want to go to Xinjiang. The fruits are delicious there. I want to go to Sanya. I can eat seafood and swim in the sea.S1: But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S2: This weekend?S1: We’ll have an English test next Money!S2: Oh, no!C. Let s write.1. 学生读问句,先口头回答问题.2. 两人一组说一说写句子需要注意的问题.3. 学生独立写出答句,并自我检查.4. 学生两人一组检査书写的结果,相互评价.5.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几个学生的书写,全班一起评价.6. 每个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改正.备选活动C项练习实际是个书面问答的练习,还可以把这个写的活动提升到补全对话层面.例如将第1课的听力文本修改后让学生填写在四线三格里.(答案:want, vacation, the Great Wall, old, long, What do you want to do there, take photos)【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美术导学案第18课《旅游节》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导学案第18课《旅游节》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导学案第18课《旅游节》人教新课标课程背景本次课程是五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第18课,主题为“旅游节”,旨在通过学生从旅游节中获取的视觉和体验,提高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和理解,激发他们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的热情。

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简单的艺术语言表现旅游节的场景、人物和氛围。

2.掌握绘画基本技法,包括线描、色彩搭配和构图。

3.了解和认识不同地方的旅游节活动和文化。

教学重点1.学生对旅游节的感性认识和体验。

2.提高学生的艺术造诣和绘画技能。

3.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和思考。

教学准备1.讲台、画板2.白纸、颜料、画笔3.相关的图片和图书教学内容与步骤内容1.带领学生了解“旅游节”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它对不同地方文化的影响。

2.通过幻灯片等图片介绍不同地方的旅游节活动和文化,并让学生感受和了解。

3.让学生自由发挥,绘制关于旅游节的场景、人物和氛围的作品。

4.收集学生的作品,展览或板书到教室的墙上。

步骤1.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2.讲解:讲解旅游节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对不同地方文化的影响。

3.观察:通过幻灯片等方式,展示不同地方的旅游节活动和文化,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

4.练习:让学生自由发挥,绘制关于旅游节的场景、人物和氛围的作品,可以在白纸上,也可以在绘画本上。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线描和颜色搭配的指导。

5.展示:收集学生的作品,让他们分享和展示到教室的墙上。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改进和完善。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对旅游节的定义和特点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出能够体现旅游节场景、人物和氛围的作品。

3.学生对不同地方的旅游节活动和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对其进行思考和表达。

推荐阅读1.《五年级美术教育课程标准》2.《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集》3.《中国旅游文化地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制作旅行计划》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综合实践活动课《制作旅行计划》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综合实践活动课《制作旅行计划》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旅行前要准备的必须物品,知道旅行中要注意到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旅行计划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及注意事项,合作完成一份旅行计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增强探究意识,树立家庭责任感,明白做什么事要有计划,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旅行中要注意到问题,提高整理、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生交流。

你是跟旅行团还是自己去的?在旅行前都会做哪些准备生会从吃的、穿的、用的这几方面回答。

如果把这些同学刚才说的都写下来,就是一份旅行计划。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研究制定旅行计划---一起去旅行(贴课题)二、观看微课研究制定计划同学们,除刚才这些同学说的我们在旅行前做的筹办工作外,在制定计划时我们还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呢?生交流,看来咱们同学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上面我们通过一个微视频来相识一下,(播放微课具体介绍出门旅行要考虑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相识之后我们再交流,学生认真观看。

哇,这么多各个方面的筹办,你都相识了吗?记住了吗?那我来考考你,记住了几何?咱们来个闯关游戏怎么样预设一:交通工具方便合理XXX想利用五一三天小长假去北京旅游,可是他只有三天的假期,你会帮她选择哪一种交通工具呢?飞机,为什么?飞机比较快,当然如果你的时间很充裕的话也可以选择火车。

2.XXX到达北京,从机场到酒店,你会帮她选择哪一种交通方式?出租车、地铁、公交车城市和城市之间交通我们叫它是大交通,不管选择飞机还是火车只要方便合理就行。

在一个城市里面的交通就是小交通,像刚才同学们交流的出租车、地铁、公交车、共享单车都是小交通二:准备物品准备齐全出发前XXX也做了充分的筹办,我们一同帮他看看他筹办的完全吗?图片展示落下身份证和应急药品。

【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travel plans》(lesson1)教案

【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travel plans》(lesson1)教案

Unit3 Lesson1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3【主题】Travel Plans【课时】第1课时:Lesson1一、本课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sea, ski, eat seafood, visit the Mogao Caves, West Lake, row a boat,the Great Wall, take photos 等描述旅游景点名称及相关活动的单词和短语;此够根据语境恰当使用它们,并能借助拼读规律认读、识记单词和短语。

2. 能够用We can ... 初步表达在风景名胜中所从事的相关活动。

3.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课所学词汇或运用已学词汇完成句子填空,同时强化良好的英文书写习惯。

4. 能够通过课堂交流,了解在风景名胜所能从事的活动,拓展视野。

教学建议A. Look, listen and repeat.1. 热身活动。

(1) 做Sorting game词汇游戏。

具体操作:将学生分为男女生两大组,教师先说park, museum等表示地点、场所的词汇,学生分组接续同类单词进行比赛;教师再说sing songs, swim等第二组表示动作的词汇,学生继续接续同类词汇。

之后,教师出示词卡快速帮助学生复习关于场所和活动的词汇。

例如:T: Park.Girls: Post office.Boys: Bank.T: Swim.Girls: Go boating.Boys: Go for a walk.(2) 师生交流。

教师基于上一活动的复习进行提问:What can you do in a park? 学生回答:We/I can ... 师生对话的语言为B项与C项的活动作了准备。

2. 呈现新的学习内容。

(1) 呈现A项主题图,引出单元话题。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A项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Andy and Lily are enjoying the pictures. What places are they?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se places for travelling?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人教版地理选修3《设计旅游活动》教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3《设计旅游活动》教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3《设计旅游活动》教案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一、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及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对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等的影响。

2、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时空可达性、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及旅游费用等。

3、了解普通旅游者在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

4、应用自己已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并了解应该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设计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保障旅游安全2、教学难点:选择不同旅游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三、基础梳理(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1.影响旅游者出游决策的主观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旅游动机①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要求,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

②人们的旅游动机非常丰富和复杂,主要包括___________、购物、_________________、娱乐、___________疗养、___________宗教朝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察、研究。

③影响因素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________________、经验、________________以及各种信息(包括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口碑等)的强烈影响。

同一个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旅游动机还会随着旅游地的_______________变化、人文环境的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而不断更新。

(2)旅游偏好每个人还会因为性别、___________、心理、兴趣、___________、经济收入、文化程度、_________________、家庭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而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旅游活动,因而对_________________的选择也有差异,这就是旅游偏好。

通用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玩转上海迪士尼_——制定旅游计划 》教学设计

通用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玩转上海迪士尼_——制定旅游计划 》教学设计

通用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玩转上海迪士尼_——制定旅游计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玩转上海迪士尼——制定旅游计划》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如何制定旅游计划,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上海迪士尼为例,让学生了解迪士尼的基本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如何制定旅游计划。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旅游经验,对旅游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但是,如何将旅游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如何合理地制定旅游计划,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海迪士尼的基本情况,包括景点、美食、交通等。

2.培养学生制定旅游计划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制定旅游计划的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制定出合理的旅游计划。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提前了解学生对旅游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3.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学习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旅游的喜爱程度,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向学生介绍上海迪士尼的基本情况,如景点、美食、交通等。

让学生对迪士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份旅游计划。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选取几个小组的旅游计划,让学生上台展示,并让大家对其进行评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旅游过程中,更好地安排时间和行程,提高旅游的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旅游活动》【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及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对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等的影响;2.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时空可达性、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及旅游费用等;3.了解普通旅游者在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

【过程与方法目标】1.应用自己已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设计旅游活动,形成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1.设计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保障旅游安全。

【教学难点】1.选择不同旅游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多媒体课件【讲授新课】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一)旅游者的主观愿望从主观上来说,个人的兴趣(旅游动机)和爱好(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旅游内容等的选择都会不同。

1.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

图5、1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们的旅游动机非常丰富和复杂,如观光、考察和研究、会议和商务活动、宗教朝拜、疗养和健身、学习、娱乐、探亲访友、购物等。

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口碑等)的强烈影响。

同一个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其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旅游动机还会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的变化、人文环境的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信息、旅游价格等而不断更新。

通过读图,了解以下知识:人们的旅游动机非常丰富和复杂,主要有:消遣娱乐、追新求奇、考察研究、会议、商务活动、宗教膜拜、疗养健身、学习、探亲访友、购物观光等。

讨论:(1)旅游动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同一个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变化?点拨:(1)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口碑等)的强烈影响。

(2)同一个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其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旅游动机还会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的变化、人文环境的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信息、旅游价格等而不断更新。

2.旅游偏好因为性别、年龄、心理、兴趣、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家庭结构、常住地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而喜欢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因而对旅游线路的选择也有差异,这就是旅游偏好。

图5.2 西安碑林和华山的游客文化图文资料显示:不同的旅游地其旅游活动内容存在明显的差异,人们的文化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旅游偏好,并影响人们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旅游地。

西安碑林和华山相距不远,前者是历史文化景观,后者是山地景观。

二者相比,碑林游客的文化程度高于华山游客。

当然这种文化程度对旅游地选择影响也是相对的。

思考1.读图5-2,说说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对旅游活动的偏好有什么不同?点拨:具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求知欲,因而乐于参加入文内涵比较丰富的旅游活动,如游览西安碑林;学历较低的人,一般相对比较喜欢健康欢乐的旅游活动,以娱乐和消遣为主要目的,因而倾向选择山地自然景点,如游览华山。

但是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

2.比较一下父母与自己喜欢的旅游活动有没有区别?为什么?点拨:一般来说,父母作为成年人,比较沉着老练,活动量相对比青年人小,喜欢到清静幽雅的地方去旅游;孩子则活泼好动,体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对新奇的地方比较感兴趣。

3.列举出三个你最想去的地方,并谈谈你的理由。

点拨:各人的选择虽然不同,但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进行原因分析。

(二)旅游者的客观条件1.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游客自己的经济收入以及游客自己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

2.闲暇时间是否能够出门旅游还依赖于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

一般而言,旅游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出游时间就越长。

但人们闲暇时间的分布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淡季与旺季分布,又反过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

活动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社区居民的旅游动机、旅游偏好、经济能力等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提示:设计步骤:1.以学校所在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

2.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学生分组设计调查问卷的基本框架(模块)并进行讨论修订。

3.布置学生分别对家长和周围邻居进行调查访问,讨论并初步决定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4.学生分别针对社区居民的个人情况(如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旅游偏好和旅游动机等问卷模块的具体问题及备选答案进行设计,注意备选答案应具有典型性和可选性。

5.调查问卷初稿成稿。

学生分批到社区进行小规模抽样调查,并以此检查调查问卷设计的合理性。

6.修改调查问卷,并最终定稿。

)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1、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2、应该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如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旅游住宿条件、旅游餐饮的种类和标准、导游服务、旅行费用等),以及大致的旅行费用等。

讨论:结合以往的实际经验,讨论旅游地的各种不同信息对选择不同旅游地有什么影响点拨: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特色不同,可以安排的旅游活动是不一样的,直接影响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因此,出游前首先就需要收集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点的特色等情况。

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

一般来说,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会使旅行的时间过长、旅行费用过高,经济距离增加,相应地降低了旅游者的出游能力。

而居住地与旅游地相距遥远,也意味着两地之间巨大的环境差异,这会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如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旅游住宿条件、旅游餐饮的种类和标准、导游服务、旅行费用等信息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选择。

图5.3西藏布达拉宫和图5.4云南香格里拉两幅图片显示了西藏布达拉宫、云南香格里拉与众不同的优美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近年来国内旅游的热点。

图5.5收集旅游目的地的有关信息该图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收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各种媒介,如电脑网络、书报、旅行社广告、电视广播等,另外还可以向亲朋好友或有经验的旅游者了解信息。

二是收集的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旅行费用等。

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普通的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时,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有效性,即以最少的金钱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满足。

(一)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人们之所以更愿意选择更有名的旅游地,一是知名旅游地的旅游吸引力较大,二是其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也相对完善。

思考:1.读图5.6,比较一下表5.1贵州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的规模、区位条件是否有明显的差异?点拨:从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的景观规模上看,二者差异不明显。

从区位条件看,黄果树瀑布距离贵阳150 km,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人口规模约89万,具有较好的旅游可达性(贵昆铁路、湘黔铁路、贵阳机场等)和比较完善的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十丈硐瀑布距离泸州78 km,虽然泸州人口只有53.4万,是四川南部一个重要的地级市,但其旅游交通条件(距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都比较近)和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均比较好。

因此,区位条件差异也不太明显。

2.试分析贵州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的旅游接待规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点拨:二者同为瀑布自然景观。

旅游接待规模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旅游地的知名度、服务设施等决定的。

黄果树瀑布知名度高,开发较早,接待设施比较齐全,其他服务设施如交通、住宿等条件较好。

十丈硐瀑布在这些方面有差距。

因而二者的旅游接待规模差异较大。

3.如果你来选择,你更愿意去哪一个瀑布游览?为什么?点拨:分两种情况:(1)愿意去黄果树。

原因在于其知名度高,交通方便,服务设施齐全等。

(2)愿意去十丈硐。

原因在于其开发晚,人为干扰少,游人少,新鲜刺激等。

(二)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探究问题:为什么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环境差异越大,人们的出游欲望越强?点拨: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人们为了摆脱日常事务,满足自己尝试、体验和欣赏异地人文、自然景观的需求,往往渴望了解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有较大差异的地方。

(三)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探究问题:1.什么是旅游时间比?2.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为什么总是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点拨:1.旅游时间比是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

2.由于人们的出游受到时间的限制,因此人们总是选择路途旅行时间较少而游玩时间较多的旅游地。

图5.7旅游活动的设计过程图5.7说明旅游活动的设计是一个综合了解和分析各方面信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几个不同的方案,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再确定最后的方案和路线。

活动1.收集有关资料,设计一条本地一日游线路。

提示首先让学生通过上网或走访调查,了解本地的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以及人们对各旅游点的兴趣大小,设计经济合理的一日游线路。

)2.自由组合一个4~5人的旅游团队,以2天时间、每人500元费用为限,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讨论并设计一份出游的方案,制作展板,进行交流。

提示:设计步骤:1.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自由组合分组,并推选出组长。

2.各小组分头讨论。

组员列举出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并通过新闻媒介、网络、旅行册、书籍、亲朋好友等,分头收集有关旅游地的信息。

3.各小组信息汇总,进行组内讨论。

比较各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并最终根据时间和费用的限制,共同确定旅游目的地、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

4.在教师指导下,制作展板。

5.在班级或校园内展出。

阅读背包旅游: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了背包旅游的起源、特点、旅游动机及活动方式,背包旅游是一种非常适合青年学生的旅游方式,并且也比较符合生态旅游的原则。

四、保证旅游安全旅游安全是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旅游安全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通安全;二是在旅游地的安全问题,包括在旅游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

1.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三个方面。

图5.9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本图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较为详细地列举了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其中,地形、天气、水文条件等属于旅游地自然环境条件,旅游交通、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等属于旅游硬件设施情况,流行病、居民态度、战争、社会治安等则属于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